问题

岳飞的死与自身有何原因呢?

回答
岳飞之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悲壮的事件,也常常引发人们对历史真相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要详细讲述岳飞之死与自身原因,需要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宋高宗的猜忌、秦桧的奸佞以及岳飞的性格和决策等多个层面来分析。

一、 岳飞自身的原因分析:

虽然岳飞最终是宋高宗赵构和秦桧等人合谋陷害致死的,但从他个人角度来看,也有一些因素加剧了他的悲剧命运。

1. 过于正直和忠诚,不善于政治权谋:
“精忠报国”的信念过于纯粹: 岳飞的理想和追求非常明确,就是收复失地,迎回二圣(宋徽宗、宋钦宗),恢复中原。他将这份信念视为生命的全部,将国家大事置于个人安危之上。这种纯粹的忠诚在乱世中是宝贵的品质,但在政治斗争激烈的南宋朝廷,却也显得格格不入。他不懂得如何在政治漩涡中保护自己,也不懂得如何通过政治手段来推进自己的事业。
不屑于权臣的勾结和奉承: 岳飞出身草莽,以军功起家,他对那些依附于朝廷、阿谀奉承的文臣武将没有好感,也懒于与他们建立联系。他更愿意专注于军事训练和战场厮杀,而不是在朝堂上进行政治博弈。这种清高和不合群的性格,让他缺乏政治上的盟友,也让他在朝廷上显得孤立无援。
对朝廷的期望过高: 他可能过于相信朝廷会全力支持他的北伐,对宋高宗的疑虑和摇摆没有足够的警惕。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在为皇帝卖命,却未能充分认识到皇帝为了自保可能做出的牺牲。

2. 军事上的巨大成就,引发皇帝的猜忌:
战功赫赫,威望极高: 岳飞在抗金战争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说法并非虚言。他带领的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极强,所到之处敌人闻风丧胆。他的每一次胜利,都大大提升了他的个人威望和军中影响力。
“权倾朝野”的担忧: 这种巨大的功劳和声望,在任何一个缺乏安全感的统治者眼中,都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威胁。尤其是在北宋末年因军事将领权力过大而导致朝政混乱的背景下,宋高宗赵构对强大的军事力量和拥有绝对军权的将领,天然就有一种恐惧和不安。他担心岳飞的军权过大,会尾大不掉,甚至威胁到自己的皇位。
对宋高宗决策的挑战(间接): 岳飞的北伐计划,始终与宋高宗的“议和”政策存在根本性的冲突。宋高宗更倾向于与金国议和,以换取稳定和苟安,而岳飞则坚持收复中原。虽然岳飞表面上是执行皇帝的命令,但他强烈的北伐意愿和实际行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宋高宗政策的一种压力和潜在挑战。

3. 政治上的局限性,未能有效规避风险:
对朝廷内部政治斗争认识不足: 岳飞主要是一名军事将领,他对朝廷内部复杂的政治倾轧和秦桧等奸臣的阴谋诡计,了解和认识相对肤浅。他可能认为只要自己忠心耿耿,战功卓著,皇帝就不会对他产生疑心。
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 岳飞并非完全没有政治资本。他在军中的威望、士大夫阶层的支持以及部分朝臣的认可,都是他可以利用的资源。但他更专注于军事,未能有效地将这些影响力转化为政治上的保护伞,来制衡秦桧的谗言和宋高宗的猜忌。
“莫须有”的罪名与其战略的联系: 岳飞被赐死的直接原因是“莫须有”的罪名,但这个罪名与他坚持北伐的战略思路是紧密相连的。他提出的“直捣黄龙府”等战略,意味着要直接威胁金国的统治中心,这对于一个希望与金国保持和平的皇帝来说,是无法容忍的。虽然岳飞本人未必有谋反的企图,但他的军事部署和战略目标,被朝廷解读为对皇帝权力的挑战。

4. 过于轻信某些人,成为被出卖的对象:
岳飞在用人方面也有一定的问题,例如他手下的一些将领或幕僚,可能存在一些不够忠诚或者通风报信的人,虽然这方面的史料记载不多,但不能完全排除。

二、 外部原因的不可忽视性(并非岳飞自身原因,但与理解其死因密切相关):

必须强调的是,岳飞之死,最根本和直接的原因在于宋高宗的猜忌和秦桧等奸臣的诬陷。岳飞的自身原因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加速或未能有效规避自身灭亡的因素。

1. 宋高宗赵构的猜忌与“求和”心理:
“南渡”的耻辱与皇位不稳: 宋高宗是徽宗的儿子,靖康之变后,他从南方逃亡,才最终在南京(今商丘)即位,被称为“南渡”。他即位之初,政局不稳,为了巩固皇位,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
对金国的恐惧: 金国强大,宋高宗多次经历金兵的追击,心理上对金国存在深深的恐惧,视其为最大的威胁。
“宁和勿战”的政策: 为了摆脱金国的纠缠,换取南宋政权的稳定,宋高宗一直推行“议和”政策。他认为岳飞等主战派的北伐,只会激怒金国,破坏议和,给南宋带来更大的危险。
担心岳飞的军权: 岳飞的军功和威望,让宋高宗感到不安。一旦北伐成功,岳飞的地位将更加显赫,军权可能进一步膨胀,这与宋高宗对军权的绝对控制欲望相悖。他害怕岳飞会成为下一个曹操或者唐朝的藩镇。

2. 秦桧及其党羽的奸臣误国:
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秦桧是南宋朝廷中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南宋的实力不足以与金国抗衡,与其拼死抵抗不如议和以求苟安。
政治野心与权力欲望: 秦桧的最终目的是权倾朝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看到岳飞的北伐不仅与自己的政策相悖,而且岳飞的声望和影响力也可能成为他掌权的阻碍。
对岳飞的诬陷: 秦桧利用宋高宗对岳飞的猜忌,搜集各种证据,罗织罪名,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构陷。他串通张俊等人,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势力,对岳飞进行了致命的打击。

总结岳飞之死与自身原因的关系:

岳飞的死,绝不是他自身原因造成的直接结果,而是外部政治环境和他自身性格、行为在其中起到了加剧和催化作用。

“忠”的极致与政治智慧的缺失: 岳飞的“精忠报国”是一份值得歌颂的品质,但在那个政治斗争异常复杂的时代,仅仅拥有军事才能和纯粹的忠诚,不足以让他抵挡住来自皇权和奸臣的双重打压。他的正直和不善权谋,使得他在政治的泥潭中难以自保。
军事天才与政治上的孤立: 岳飞在军事上的巨大成功,反而成为了皇帝忌惮的因素。他在政治上未能建立起足够强大的盟友网络,也没有有效地利用自己的声望来化解皇帝的疑虑,这使得他在面对政治风暴时,显得单枪匹马,势单力薄。
战略理想与现实政治的冲突: 岳飞坚持收复失地的战略理想,与宋高宗希望苟安自保的现实政治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矛盾。他的战略目标,被皇帝视为对自身统治和国家政策的潜在威胁。

可以说,岳飞的悲剧,是个人高尚品质与复杂险恶的政治环境碰撞的产物。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明星,在黑暗的政治夜空中闪耀,但最终被无情的政治乌云所吞噬。他的死,固然有宋高宗的昏聩和秦桧的奸佞,但岳飞自身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过于纯粹,也间接促成了他悲剧的结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么说吧,岳飞从下诏狱到被处决,前后两个月时间,宋史对这场审讯的评价是四个字“无可证者”;岳飞死后妻子被抄家流放,政坛上为了抹黑岳飞不遗余力,连地名里带“岳”的地方都要改名,这里面又是十几年的时间。

说句不好听的,当时这样的政治风向下,什么罪名捏不出来?家都抄了,真要有什么实锤立刻就能发现。

狄青穿个黄衣服在庙顶上坐着能从庆历年间流传到隆庆年间,周亚夫家里抄出几十张弩可以按谋反抓起来。

结果到了岳飞这,愣是什么也没查出来。

甚至还有主审官何铸这样绍兴七年就开始黑岳飞的老江湖。看了俩眼岳飞的纹身就跑到秦桧那给岳飞求起情来的杰克苏剧本。

历史给了秦桧党羽十几年的时间都没从岳飞这个鸡蛋里挑出骨头来。

就这样你还要我们从岳飞自己身上找问题?

题主你不觉得问题出在你自己身上吗?

user avatar

岳飞自身原因太大了,以至于后来熟读历史的老毛就及时改正了。

西方也有经验,屋大维改正了凯撒和格拉古兄弟的错误才得到善终的。

user avatar

原因太大了。

如果岳飞学曹操,学司马懿,学南北朝、五代十国的夺权篡位,怕是能成一代开国雄主。

如果岳飞像江北四镇,像左良玉,像晚唐南明的军头拥兵自重、见风使舵,好歹也能得个善终。

可惜他决定做一个纯然的忠臣,又赶上了一个还不如后主的垃圾皇帝。

user avatar

虽然我非常不喜欢“民族劣根性”之类的言辞,但我仍然要说,中国人的一大弊病,就是对好人太过苛责。

就比如题主问的这个问题,我在知乎已经不知道见过几次了,这些提问者心中总是有一个想法:岳飞被害,一定是自身出了什么问题,否则,“怎么不杀别人就杀你呢?”

为了印证他们的这个想法,他们臆想出了很多“证据”,比如“私拥重兵”啦,比如“武将干政”啦,比如“不通人情世故”啦,等等等等。比如这个问题下 @七曜fly 的回答,虽然寥寥两句话,可是把这种心态表露无遗。虽然知乎上的岳飞话题下,历史大佬们已经科普过无数次,告诉他们“岳家军不是私军,×家军是宋朝习称”、“岳飞极具政治智慧,没有乱干政,关于嗣君问题他的上书是合乎制度和习惯的”、“岳飞情商极高,堪称长袖善舞”,看他们仍然不相信,“他要没问题会被人杀?”

听到一件事情,他们想到的不是坏人为什么这么坏,而是首先用显微镜去解剖受害者,非要在受害者身上找到一两处黑点,才能心安。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岳飞真是没有给这些看客们留下任何黑点,他就是完美的。如果非要说自身原因,那就是一点:他的正直、他的高尚,他的不同流合污。

虽说中二的人常说“小孩子才分善恶”,然而善恶毕竟是客观存在且水火不相容的。在善恶斗争的战场上,什么情商智商、什么长袖善舞,那都是细枝末节,能把握住善恶分际,不与奸邪同流合污,那才真正的大英雄。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於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英雄因为太过于高尚而被害,错的肯定不是英雄。

嘤嘤的苍蝇围着战士的尸体打转,想找出一两处缺点来慰藉自己庸俗的内心。但完美的终究是战士,而绝不会是苍蝇。

user avatar

上小学时,最讨厌班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难道你自己没有一点责任?”


哪怕是对方先挑的头、先动的手,甚至有时候你只是单纯的受害方,状告到某老师那里,最后总是各打五十大板,一句:“难道你自己没有一点责任?”甩出来,让年幼的我突然就怀疑人生了——难道我真的也有错?


于是我们学会了退让,学会了自责,甚至学会了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你被男人骚扰,但你自己穿的那么少,难道你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


“他醉酒闯红灯逆行,但人是你撞倒的,难道你自己就没有一点责任?”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一个巴掌拍不响!”


“……”


所以我现在都这么教我儿子——题主你听好了——是的,岳飞自身没有任何问题!


下一题:于谦的死与自身有何原因呢?



【参考阅读】

红茶魔术猫:真实的岳飞是怎样的?

红茶魔术猫:为什么历史上不晓人情往来的岳飞、海瑞备受推崇?

user avatar

杀害岳飞的真凶罪魁,并非只有赵构秦桧这两人,还有一人,那就是金国太师、梁王:完颜宗弼(兀术)

岳飞从军后十年征战,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和襄阳两大战略要地,歼灭依附金国的伪齐军及其他叛军累积数十万,更在此后一军当先,策动了公元1140年的一场大规模北伐攻势:

郾城之战、颍昌之战,以骑兵破骑兵几乎以一军之力打垮了金人主力野战兵团,令两国强弱局势陡然逆转:光复了包括北宋故都汴京在内的河南地区后,河北和河东的汉人民众也纷纷起义,收复了许多城池。

所以金国朝廷一度打算尽弃燕山以南地区,席卷他们在中原抢掠的珍宝,逃回老家。然而遗憾的是,就在这种窘境中,败仗大王完颜宗弼却展示了他超人的毅力,咬着牙坚持下来,看准南宋的最大软肋就在于皇帝赵构”恐金症“早已病入膏肓。

果然,眼看金军胆气已失,河北义军蜂起,北宋四都尽复的大好局面,宋高宗赵构却连发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退兵。

十年之功,废于一旦! 所得诸郡,一朝全休! 社稷江山,难以中兴! 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当赵构求和时,完颜宗弼抓住赵构一心求偏安心理,虚张声势毫不示弱,前一次和议中应允归还南宋的河南和关中地区也不给了,还进一步逼迫赵构答应“必杀飞始言和”,

岳武穆这等天授神将,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昏君奸臣手中,确是天日昭昭,憾恨千古!而赵构和秦桧,也注定要定在历史耻辱柱上,永为后人耻笑唾骂。

而完颜宗弼,这生前享尽权势风光的一世奸雄,其成就功业终究是建立在残民以虐、以苍生百姓为鱼肉的基础上。因此几十年后,其子孙后人就被金国皇帝完颜亮几乎杀死殆尽,也是应得之报了。

user avatar

美玉落入粪坑,鲜花没入草堆,我们都一样,偏偏你显得不一般,不弄你弄谁。

user avatar

当然是有关系的,岳飞是一个人,也就是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的动物,所有的动物都会死,所以岳飞必死无疑。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