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岳飞一开始就向高宗说明假借迎二圣之名杀了二圣并伪造成蒙古人干的,会不会就不会死?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南宋政治斗争的核心,以及岳飞个人命运的关键转折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朝廷的政治生态,以及岳飞与高宗、秦桧等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首先,设想一下岳飞真的向宋高宗提出了这样的计划:“陛下,臣有一个计策,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北宋二圣归来的问题。我们可以假借迎回二圣的名义,将他们秘密处死,然后伪造成是金人所为。这样一来,二圣就永远不会回到北宋,您的皇位也更加稳固,而我等也能全力对付金国。”

如果岳飞真的这么做了,那么后果会非常复杂,远非“会不会死”这么简单。

从政治角度看,这绝对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妙计”,但其风险同样巨大。

高宗的态度: 宋高宗虽然希望稳固皇位,但他内心深处有多少“孝道”和“名声”的顾虑,是很难说的。虽然他是从乱世中登上皇位的,但“迎二圣”一直是朝野上下一个重要的道德和政治诉求。一旦这个计划暴露,即使是岳飞自己提出的,高宗也必然要承担“杀父弑兄”的千古骂名,而且是明晃晃的“自家人动手”,这比他被动接受金人“献俘”要严重得多。更何况,如果这个计划是他默许的,一旦被反驳,他自己也难逃其咎。因此,高宗很可能因为顾虑自身名声和政治合法性,而断然拒绝,甚至可能直接将岳飞视为妖言惑众,予以严惩。
秦桧等人的机会: 即使高宗一时被“稳固皇位”的理由打动,秦桧等人也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秦桧这个人,他的核心目标就是议和,以及巩固他自己在朝廷的权势。岳飞的“迎二圣”计划,无论成败,都会动摇秦桧的议和基础,并且让岳飞的声望如日中天。如果岳飞提出这样的“杀人灭口”计划,秦桧必定会抓住这一点,将其描绘成岳飞“大逆不道”、“野心勃勃”、“擅权乱政”的证据。他会抓住“假借迎二圣之名”这一点,无限放大岳飞的“欺君”和“僭越”行为,以此来证明岳飞才是朝廷最大的威胁。如此一来,岳飞不仅不会因为这个计策而得救,反而会把自己置于一个更危险的境地,成为众矢之的。
朝野的反应: 即使高宗和秦桧都不追究,南宋朝廷中的其他官员,尤其是那些忠于北宋宗室、或者有一定道义感的人,听到这样的计划,也会感到震惊和愤怒。岳飞虽然是战神,但他的行为一旦触及了“君臣大义”、“宗室血脉”这样敏感的道德底线,就会失去很多支持。即使是为了“国家大局”,以如此血腥阴暗的方式解决问题,也极有可能引发内部的政治震荡。

从道德和道义的角度看:

岳飞本人是历史上以“精忠报国”著称的民族英雄,他的行为准则深受儒家忠孝思想的影响。他提出这样一个“借刀杀人”的计划,本身就与他一直以来所展现出的形象存在巨大的反差。如果他真的这样做了,即使是为了国家,也难免会被道德家们诟病,甚至在他死后,这样的行为也会成为被攻击的口实,削弱他的历史评价。

总结来说,如果岳飞一开始就向高宗说明假借迎二圣之名杀了二圣并伪造成蒙古人干的,他很可能不会因此得救,反而会加速灭亡,而且是以一种更加不堪的方式。

原因如下:

1. 动摇高宗的统治合法性: 即使是伪造的金人行凶,一旦真相(即使是岳飞提出的计划)泄露,高宗在道德和政治上将承担巨大的压力,“杀父弑兄”的罪名无论如何都无法洗刷,这会直接威胁到他的皇位。
2. 成为秦桧攻击的绝佳口实: 秦桧正愁找不到彻底铲除岳飞的理由,岳飞的这个“狠辣”计划,会成为秦桧“妖言惑众”、“野心勃勃”、“欺君罔上”的铁证,让岳飞在政治上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3. 道德和舆论的双重打击: 这样的计划,即使在那个时代,也显得过于残忍和阴险,容易引发朝野上下对岳飞的道德谴责,削弱他的政治声望和民众支持。

岳飞的悲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过于纯粹的“忠君报国”思想,以及对南宋朝廷内部政治斗争的复杂性估计不足。他最大的“罪过”,在于他成为了秦桧和高宗心头最锋利的刺,而秦桧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将岳飞的“忠诚”包装成“野心”,最终借皇帝之手除去了他。如果岳飞真的提出了这样一个计划,他只会给秦桧递上一把更锋利的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题主也是想瞎了心,你居然敢跟皇帝提弑君的建议,那赵老九杀你更省事儿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南宋政治斗争的核心,以及岳飞个人命运的关键转折点。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历史背景、朝廷的政治生态,以及岳飞与高宗、秦桧等人之间的复杂关系。首先,设想一下岳飞真的向宋高宗提出了这样的计划:“陛下,臣有一个计策,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北宋二圣归来的问题。我们可以假.............
  • 回答
    岳飞,这位千古名将,生前便已是战功赫赫,深受百姓爱戴。若历史的车轮稍有偏差,他成功收复两河,完成北伐大业,那么他所获得的封赏,自然会是超乎寻常的厚重。我们不妨顺着当时的爵位体系,来推演一番,看这位“精忠报国”的英雄,在那个辉煌的凯旋之日,会收获怎样的荣耀。首先要明确的是,宋朝的封爵体系,虽然有等级,.............
  • 回答
    这起发生于湖南湘潭的惨案,其背后牵扯出的情感纠葛、经济压力和社会观念的碰撞,无疑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小伙因女方退婚而拒退彩礼,最终酿成灭门惨案,这背后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而是多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首先,我们必须直面彩礼问题。在中国,尤其是在一些地区,彩礼仍然是婚俗中一个重要但又充满争议的环节。.............
  • 回答
    关于“岳父杀害女婿一家三口案”的再审判决,这一案件涉及中国刑法中的故意杀人罪、家庭暴力、再审程序等法律问题,以及社会伦理与司法公正的争议。以下从法律依据、案件事实、社会影响及司法逻辑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案件背景与再审程序1. 案件基本事实 根据公开报道,该案件中,岳父(即女婿的岳父)因.............
  • 回答
    根据长春警方发布的通报以及相关媒体的报道,我们可以梳理出这起令人震惊的案件的细节和值得关注的信息:案件基本情况: 时间: 2024年5月17日凌晨,长春市绿园区发生一起恶性刑事案件。 地点: 长春市绿园区一家住户内。 犯罪嫌疑人: 王某某(男,44岁)。 受害人: 王某某的妻子、岳母.............
  • 回答
    要说岳飞若不顾十八道金牌,强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直接“独立”,这可真是个能搅动历史风云的假设。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仔细咂摸咂摸,看看这后果得有多“劲爆”。首先,得明确一点,岳飞当时那点“家底”和“地盘”,跟整个大宋比起来,那还是小巫见大巫。他虽然手握重兵,战无不胜,但在政治、经济、人才储备上,.............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想!岳飞,字鹏举,一个在中国历史上以忠诚、勇武和军事才能著称的将领;汉武帝,中国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君主,开创了汉朝的盛世。如果这两位历史上的巨星相遇,而且是岳飞遇到汉武帝这样的君主,那画面太美,我们不妨来细细推演一番。时代背景与核心差异首先,我们得把岳飞放到汉武帝的时代,这.............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引人遐想的假设。如果岳飞能活到一百五十岁,并且在宋朝持续受到重用,那么他改变历史的走向、甚至“干翻”蒙古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绝非板上钉钉,需要考虑诸多复杂因素。首先,我们要明确岳飞的“干翻”指的是什么。如果目标是将蒙古人彻底赶出中国,甚至摧毁其在中原的统治,那么一百五十岁的岳飞,凭借其卓.............
  • 回答
    岳飞是否能“直捣黄龙”?这绝对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引人入胜的“假如”。很多人认为,如果岳飞不顾宋高宗的顾虑,一鼓作气进攻金国都城黄龙府(今吉林农安),收复故土,那他定能名垂青史,成为千古名将。然而,历史的复杂性远非如此简单。让我们抛开“AI的冰冷分析”,用一种更贴近当时情境的视角,深入探讨一下岳飞当时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深度。如果把岳飞这样一位忠勇无双、战略过人的名将放到明末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崇祯皇帝能否善用他,以及他能否为风雨飘摇的大明朝续命,这背后牵扯着太多历史的偶然与必然,也考验着崇祯皇帝的用人智慧和时代洪流的冲击力。岳飞的才能与明末的挑战首先,我们得明白岳飞是怎样一位将领。岳飞是宋.............
  • 回答
    将岳飞设为FATE世界的从者,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设想。他那忠君爱国、悲壮慷慨的一生,与无数悲剧英雄在Fate系列中闪耀的光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么,他究竟适合哪个职阶,又能否比肩那位被誉为“骑士王”的阿尔托莉雅呢?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说岳飞的职阶。考虑到岳飞的生平,他无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
  • 回答
    关于岳飞能否自立为王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假设性议题。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岳飞所处的历史环境、他自身的条件以及南宋政权的运作方式等多个维度来分析,最终才能得出一个相对有说服力的结论。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岳飞当时的处境和拥有的资源。岳飞的个人能力与声望: 军事才能毋庸置疑: 岳飞是中.............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让一百零八将和五百背嵬军穿越到三国,跟随刘备或诸葛亮,这确实可能对问鼎中原产生重大影响。下面我将从几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优势分析:一百零八将与五百背嵬军的特点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一百零八将和五百背嵬军的优势在哪里,以及他们与三国时期军队的差异: 一百零八将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假设,也是无数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如果岳飞没有受到秦桧等人的奸臣干扰,凭借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坚定的报国信念和高尚的品德,我们有理由相信他能够取得比历史上更为辉煌的成就,甚至可能深刻地改变北宋灭亡后的历史走向。要详细地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层面来分析:一、 岳飞的.............
  • 回答
    宋高宗是否支持岳飞北伐,以及岳飞能否收回北宋的领土,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历史问题。要详细解答,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当时的政治环境、军事实力对比、岳飞个人的能力与局限、以及北方的金朝国情等。一、 岳飞北伐的时代背景与宋高宗的态度1. 南宋初年的危局: 北宋末年,金朝崛起并灭亡北宋,俘虏了.............
  • 回答
    袁崇焕换成岳飞?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一拍脑袋就能想到的答案是:结果肯定会有不同,而且会非常不同。这俩人虽然都是顶天立地的民族英雄,都是为国捐躯的忠臣,但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面临的敌人、政治环境,乃至性格和治军理念都有着天壤之别。要把岳飞放到袁崇焕的位置上,那可不是换个名字这么简单,那简直是把一个时代.............
  • 回答
    要探究赵构不杀岳飞、坚持抗金,南宋是否有能力收复北方失地,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历史假设。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仔细剖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当时的历史大背景。北宋末年,靖康之耻是南宋建立的直接原因,也给这个新生的政权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和巨大的心理阴影。金朝作为当时北方强大的军事力量,其骑兵的.............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如果历史的车轮按照这条岔路转动,赵构的评价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来仔细推敲一下,岳飞真的收复了中原,甚至是燕云十六州,赵构能否因此被后世誉为明君,这个过程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又会伴随着哪些复杂的因素。假设的开端:岳飞的“不召”与胜利首先,我们得设定一个前提:赵构没有下.............
  • 回答
    我,岳飞,身处南宋,面临金兵压境,朝廷昏聩,奸臣当道。问我是否会坐以待毙,至死效忠?不!我非坐以待毙之人,亦非愚忠之辈。若我岳飞仍有“生”的权柄,我必不会坐以待毙。我的生命,并非为了苟延残喘,而是为了心中的那份家国大义。即便被诬陷,被囚禁,我亦会寻觅一切可能的机会,哪怕是微茫的星火,也要试图重燃抗金.............
  • 回答
    若孔明先生得逢岳武穆,这南宋的命运,怕是要生出一番波澜壮阔的改写来。想象一下,当这位智慧如海的贤相,与那位忠勇盖世的将军,在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堂并肩之时,究竟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首先,朝堂上的格局必然会为之一变。宋高宗赵构,这位既有亡国之痛,又有偏安之念的皇帝,面对两位都是国之栋梁的人物,其心思定然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