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只是坏,他可不蠢,崇祯可就不一样了。
而且,如果岳飞生活在明末,崇祯应该听都没听说过他。岳飞不是将门世家出身,岳飞他爹岳和是那种不脱离生产的小地主,所以供得起岳飞读书习武,但提供不了什么政治资源。岳飞想在崇祯前期做到武将的位置,唯一的办法就是去给边军将领当家丁,但是一个河南汤阴乡下小地主的儿子怎么可能跑到长城边上做家丁呢?所以岳飞只能等崇祯末期秩序崩坏的时候,才有出头的机会。
靖康之变的时候岳飞25岁,那就设定明末岳飞清军入关时25岁吧,生于万历四十八年。
20岁投军这个设定也不改,那就是崇祯十二年去投军,那么,他加入的就应该是保定总督杨文岳的部队。然后同年岳和病故,岳飞回家守孝,再出来当兵就是崇祯十四年了,还是得当杨文岳手下的一个小校,大概率隶属虎大威部。毕竟杨文岳手下也没几个能打的。
然后就是崇祯十五年朱仙镇大战,虎大威的部队被李自成、罗汝才团灭了,虎大威本人中炮身亡。岳飞在战场上跑出来之后,就不能再跟着杨文岳去汝宁了,那样的话不投闯就只有死,他只能等开封之战结束,去投奔新的河南巡抚秦所式。
而秦所式的抚标参将,是李成栋。
没有刘浩、宗泽那样的领导,明朝的岳飞也就没法立下宋朝的岳飞那样的战功。所以岳飞只能和闯军打几场小仗。
然后弘光皇帝即位,岳飞上书: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虏之谋。而虏战闯于山西,宜乘其虚击之。马士英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结果当然也得是和在宋朝时一样革职。
岳飞肯定会往抗清前线跑,所以得去黄河沿岸投奔凌駉,和阎可义、郝尚久一起成为凌駉部下的三大主要将领。
然后弘光元年,清军大举南下,首当其冲又没有任何支援的凌駉部立刻灭亡,凌駉自缢,阎可义、郝尚久被擒,岳飞率残部向南撤离,只能再投奔李成栋。
岳飞刚来,李成栋就打算走,岳飞劝他:“中原地尺寸不可弃,今一举足,此地非我有,他日欲复取之,非捐数十万众不可得也。”李成栋说:“关我屁事?”
清军南下,岳飞与清军交战多次,皆无援兵。李成栋想撤到江南,江南官员怕败兵过江劫掠,只要是从江北来的船只,一律开炮击沉,李成栋遂降清。
岳飞收拢了一些不愿投降的高杰旧部,发现自己孤立无援,跟着刘泽清往东是死路,只能向西去投奔黄得功。清军占领南京,弘光帝逃到黄得功军中,清军追了过来,黄得功战死,其部八万大军瞬间崩溃。岳飞只能再收拢一些溃军,从陆路退往浙江,与衢州的张鹏翼联合。
剃发令下达之后,江南爆发反清起义,岳飞又杀回江南,支援金声、吴应箕等人的起义。过去的战友于永绶、张天禄等人都已经当了绿营,处处都是清军,打到隆武元年的年底,江南抗清起义失败,岳飞只能退回衢州。
回到衢州之后,岳飞去福州面见隆武帝,隆武帝对他非常赏识,见他和张鹏翼两支部队挤在衢州,粮饷不足,于是决定将他调往温州。温州守将贺君尧纵兵劫掠,甚至杀害了大学士顾锡畴。岳飞到了温州之后,执杀贺君尧,整编其军队,约束军纪,百姓咸为称道,岳飞也总算有了一块稳定的地盘,可以整军练兵。
然而好景不长,隆武二年五月,清军打垮了浙东的鲁王政权,随后衢州、金华相继沦陷。郑芝龙降清,郑家军不战而弃仙霞岭,清军大举杀入福建。岳家军孤悬温州,已成孤军,只得乘船南撤。
福建沿海都是郑家部将的地盘,粤东地区又有惠州总兵李士琏,岳飞不许劫掠百姓,军队又不能不吃饭,只能频频登陆,强行带走官仓的粮食,因此和友军冲突不断。
一直撤到雷州,岳家军才找到一块容身之地。粤西巡抚洪天擢是个软蛋,不敢和岳飞相争,岳飞控制了高州、雷州、廉州、琼州四个府。
隆武皇帝殉国后,唐桂之争爆发,岳飞严守中立。很快,李成栋来了,广州沦陷。李成栋派出岳飞的老熟人阎可义来攻打粤西,阎可义初战失利,李成栋这才得知岳飞到了广东,于是亲自统兵来战。
岳飞的统兵能力固然在李成栋之上,但李成栋部战兵数量远多于岳飞,背后有清朝财政的支持,又控制着珠三角的富庶之地,这种有巨大优势的战争,只要清军指挥官不是傻子就打不输。
战术上,岳飞不断取得小规模的胜利,杀伤了许多清军,但是战略上,他刚刚来到粤西,立足未稳,拼后勤根本拼不过直接接手了珠三角地区明朝官府的李成栋。岳飞只能收缩防线,将主力集中在雷州,李成栋的补给线拉长之后,攻击能力变弱了,这时岭南三忠起义爆发,李成栋只能放弃消灭岳飞,留阎可义留守化州,自己回到广州去镇压起义。
岳飞认识到,如果不重新练兵,重建粤西后勤体系,他是不可能打得赢李成栋的。他一面利用招降的海盗支援岭南三忠起义,将珠三角的部分人口转运到海南垦荒,一面在雷州、廉州、琼州的十九个县进行改革,清理贪官污吏,重新丈量田亩。
大明王朝的崩溃反而给改革创造了机会,岳飞手上有从北方带来的嫡系部队,又有从浙江南撤时带来的一批文官,可以不给任何人的面子,从头开始建立新的行政体系。粤西本来就是缙绅力量薄弱的地方,而且现在大明完了,缙绅在朝廷里的那些门路关系统统没用用处,岳飞不用担心重蹈孙传庭的覆辙。撤到广西永历朝廷暂时稳定下来之后,和岳飞取得了联系,封岳飞为鄂国公。
到永历二年年初,岳飞经过了一年的重整旗鼓,已经有了反攻能力,李成栋见粤西战事越来越吃力,他让阎可义撤到高州,把化州、吴川、石城让给岳飞,不久,李成栋反正,粤西的战事暂时平息。岳飞利用这段时间,抓紧时间加强内政,发展海贸,整军备战。
永历三年,李成栋攻打赣州失败,死在了江西,李成栋的部队四分五裂,阎可义本来被要调到江西战场,走到肇庆,得知李成栋已死的消息,决定不再前进。李成栋部下的军阀只知压榨,不知建设,肇庆、高州、罗定等地反不如岳飞治下富庶。阎可义并非李成栋嫡系,担心自己的兵马被杜永和、张月等人吞并,于是归附岳飞。岳家军大举东进,那些和李成栋不和的反清义军残部,如王兴、陈奇策等也响应岳飞,继任两广总督的杜永和不愿与岳飞硬碰硬地相争,希望和岳飞东西分治广东,他在广州,岳飞在肇庆,两不相犯,
毕竟现在杜永和还是友军,岳飞还不想做得太过。但阎可义和潮州的郝尚久认为杜永和绝不可信,他们在军中大肆宣扬,杜永和、张月之前当过汉奸,血债累累,反正之后又不配合李成栋北伐,消极抗战,凭什么他们占着富裕的广州,我们岳家军要在粤西的穷地方土里刨食?
王兴、陈奇策等人和岭南三忠残部也同样与杜永和、张月有仇,在珠江口,为了争夺和澳门的贸易,双方的水师首先爆发了冲突。两边的水师官兵的来源大部分都是招安的海盗,哪里管什么朝廷、友军,战事迅速升级。郝尚久打着岳飞的旗号发兵惠州。此时也由不得岳飞不打了,岳家军沿西江而进,攻打广州,李成栋死后,其麾下的小军阀们勾心斗角,没有统一的领导核心,根本敌不过岳家军,很快,岳家军占领广州,控制了广东全境。永历朝廷迁到了肇庆,受岳飞控制。
此时广西的局面也发生了变化,由闯军改编而成的忠贞营退入广西,在梧州,他们和当地军阀发生了冲突,岳飞出面调停,将梧州的本地杂牌武装接入广东,拆散编入岳家军,梧州、浔州、平乐、南宁四府成为忠贞营的驻防区,将广西的怀集、富川、贺县、郁林、博白、陆川六地划归广东。
…………
后面就懒得再编了,IF路线写得多了,同质性太强了。
总结起来就是,想挽救大明的唯一办法,就是把大明一脚踢开,拿朝廷当个屁,拿自己当皇帝来经营自己的地盘。跟着这帮队友混,迟早被队友坑死。
王夫之在岳飞的这个问题上说得还是有些道理的:
秦桧之称臣纳贿以忘仇也,畏岳飞之胜而夺宋也。飞亦未决其能灭金耳。飞而灭金,因以伐宋,其视囚父俘兄之怨奚若?而视皋亭潮落,碙门飓发,块肉无依者,又奚若也?……舍夷夏之大防,置君父之大怨,徒为忌疑,以沮丧成功,庸主具臣之为天下谬,晋宋如合一辄,亦古今之通憾矣。春秋予桓文之功,讳召王请隧之逆,圣人之情见矣。
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朝廷又没本事打仗,那就应该让军阀篡位,最起码也得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打着尊王的旗号行霸道,否则就是“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军阀篡位,总比最后大家一起跳海强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