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赵构没能调动岳飞回京,反而让岳飞收复了中原,甚至燕云十六州,他会不会被后世看作明君?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如果历史的车轮按照这条岔路转动,赵构的评价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来仔细推敲一下,岳飞真的收复了中原,甚至是燕云十六州,赵构能否因此被后世誉为明君,这个过程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又会伴随着哪些复杂的因素。

假设的开端:岳飞的“不召”与胜利

首先,我们得设定一个前提:赵构没有下达那道改变历史的“十二道金牌”,或者即使下了,岳飞也因为某种原因(例如与金军决战的关键时刻、军中稳定、或者某种形式的“抗命”)未能或无法立即回京。他得以继续他的北伐大业。

接下来的故事,想象会更加波澜壮阔:

收复黄河以南: 以岳飞的能力和当时的南宋军队士气,收复黄河以南的地区,比如河南、陕西等地,并非绝无可能。我们可以想象岳家军势如破竹,将金军节节逼退。失去宋徽宗和宋钦宗的战败阴影,或许会被重新振奋的国威所取代。
进军燕云十六州: 这将是挑战的升级。燕云十六州历来是北宋的痛,地理位置重要,且契丹(后来的金朝)和蒙古(后来的元朝)在此经营多年,实力雄厚。若岳飞真能凭借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克服重重困难,收复这片土地,那将是比靖康之耻更具象征意义的伟大胜利。这不仅是对外敌的驱逐,更是对民族尊严的洗刷。

赵构的角色转变:从保守到“顺势而为”?

在这样的假设下,赵构的处境也会大相径庭。

被动接受胜利: 在岳飞节节胜利的背景下,赵构不再是那个受制于战败恐惧、一心求和的皇帝。他可能会被动地“顺应”时势,给予岳飞更多的支持(虽然这种支持是否真心,又是另一回事)。战争的胜利会极大地提高南宋的国力和国际声望,也会让他自己摆脱“屈辱求和”的负面标签。
权力平衡的微妙变化: 岳飞的胜利,意味着他在军中的威望将达到顶峰。这必然会触动赵构的权力神经。历史上秦桧能够铲除岳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赵构对岳飞“功高震主”的忌惮。如果岳飞真的收复了中原,这种忌惮只会加剧,甚至可能引发新的矛盾。

后世对赵构的评价:

那么,在这样的“大逆转”之后,赵构会被后世看作明君吗?我认为,这依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评价会变得更加两极分化,但“明君”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但“毫无争议的明君”则未必。

支持其为“明君”的观点:

1. 事实上的收复中原: 最终的结果是中原得以收复,这是南宋时期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如果这一切是在他的统治下实现的,那么他的功绩就无法抹杀。这会成为他评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2. 战略上的正确(被动): 即使赵构最初可能没有这个雄心,但如果他在岳飞“不召”的情况下,没有干预,反而给予了某种形式的“配合”,那么在后世看来,这也可以被解读为一种“胸怀大局”的战略选择。毕竟,能够容忍功臣战功赫赫,并从中获益,也并非易事。
3. 政治稳定(可能): 战争的胜利往往能转移国内矛盾,巩固统治。收复失地,可能会让宋朝的统治更加稳固,也可能安抚那些思念故土的民众,减少内部的不稳定因素。
4. 民族英雄的缔造者: 岳飞的胜利,将使他成为民族英雄的典范。而作为将这样一位英雄推向历史舞台并最终成功收复失地的皇帝,赵构自然会沾光。

可能存在的负面评价或争议:

1. “侥幸得胜”与“缺乏主动性”: 后世的史家可能会指出,赵构并非主动推动了这场伟大的胜利,而是岳飞个人能力超群的结果。他的决策(比如如果最初确实有过“召回”的念头,但最终没有执行)可能会被解读为“保守”、“犹豫不决”,而非“深谋远虑”。
2. 对功臣的潜在猜忌: 即使胜利,赵构对岳飞的猜忌是否会消失?历史不会假设。如果他对岳飞依然心存疑虑,甚至在胜利后采取了某些限制或打压措施,那么他的评价也会大打折扣。例如,如果胜利后他试图削弱岳飞的兵权,或者对其赏赐不够慷慨,那么“明君”的光环就会褪色。
3. 后续治理的挑战: 收复中原只是开始,如何治理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如何处理与北方残余敌对势力的关系,如何安置流离失所的百姓,这些都是巨大的挑战。如果赵构在这些方面表现平庸,甚至出现新的危机,那么他作为“明君”的形象也会受到影响。
4. 燕云十六州的“边际效应”: 收复燕云十六州在战略上意义重大,但在实际治理和防守上也面临巨大挑战。如果后续因为财政、军事等原因导致这片土地失守,那么原本的伟大胜利可能会蒙上阴影。
5. 个人品德的缺失: 即便拥有了政治上的伟大成就,但如果赵构个人的品德(例如奢侈、享乐、任用奸臣等)依然存在,那么“明君”的称号也无法完全盖过他的缺点。

历史的“假设性”与“必然性”

我们需要认识到,“如果”的历史是无法完全还原的。但通过这种设想,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人物的评价体系。评价一个皇帝,不仅仅看他取得了什么样的事业,还要看他是如何取得的,在过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以及他的个人品德和执政理念。

结论:

如果岳飞真的收复了中原,甚至燕云十六州,赵构获得“明君”称号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但绝非板上钉钉。 他的评价将取决于:

他在整个过程中扮演的角色: 是积极推动,还是被动接受?是全力支持,还是心存猜忌?
他对待岳飞的态度: 是重用并信任,还是忌惮并打压?
战后的治理能力: 能否有效治理收复的土地,并巩固宋朝的统治?
个人品德和整体执政表现: 是否能弥补他其他方面的不足?

即便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就,一个“功成不居”且善于用人的皇帝,自然会被视为明君。但如果他仍然沉溺于安逸,对功臣心存芥蒂,那么即便收复了故土,他也可能只会被看作一个“幸运的统治者”,而非真正的“明君”。历史的评价总是复杂而多维的,它会权衡一切因素,给出它认为最公允的答案,尽管这个答案也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在这个假设中,赵构的命运与其说是他个人的英明决策,不如说是他能否真正“容纳”岳飞的伟业,并以此为契机,将南宋带入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如果他能做到,他或许能摆脱“昏君”或“平庸之君”的评价,但要成为“千古明君”,则还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智慧,以及更重要的,一种不被猜忌的胸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收复中原不是岳飞一个人的事

岳飞是最能打的但不是唯一在打的

如果真的收复了,赵构就是中兴之主,而且会是励志的代表。这种事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假设,如果历史的车轮按照这条岔路转动,赵构的评价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来仔细推敲一下,岳飞真的收复了中原,甚至是燕云十六州,赵构能否因此被后世誉为明君,这个过程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又会伴随着哪些复杂的因素。假设的开端:岳飞的“不召”与胜利首先,我们得设定一个前提:赵构没有下.............
  • 回答
    赵国若能挺过秦国的吞并,秦赵两国在历史长河中的位置和相互间的看法,必然与我们熟知的历史轨迹大相径庭。这不仅仅是两个国家兴衰的差异,更是两种政治、文化、军事理念碰撞与融合的另一种可能。一、 历史的“假设”与秦赵关系的重塑首先,我们需要厘清“赵国未被秦国攻破合并”这一假设的关键点。这可能意味着以下几种情.............
  • 回答
    那一年,南宋最后的皇帝赵昺,本该随着那艘载满绝望的战船沉入冰冷的崖山海底。然而,历史的车轮若是偏离了既定的轨道,又会碾出怎样的故事?设想一下,如果赵昺在那场浩劫中奇迹般地逃脱,并选择了一条与皇位彻底告别的道路,隐姓埋名,直到大明王朝的建立。那么,当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目光触及这位南宋残余时,他的回应又会.............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赵丽颖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到“作为《青云志》(也就是电视剧《诛仙》)的女主角,有没有看过原著小说?”她当时的回答是:“没有看过。”这一下,可就炸开锅了。首先,这触动了很多原著粉的神经。 《诛仙》作为一部拥有庞大读者基础的玄幻小说,它的故事、人物塑造、世界观,都承载着很多人的情.............
  • 回答
    关于“刘备一生都没重用赵云”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点,也触及到对历史人物评价的一个关键角度。从不同的维度去审视,这个观点可以说是有其道理,但也存在着不少反驳的理由。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先弄明白“重用”这两个字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如果“重用”指的是让赵云担任独当一.............
  • 回答
    马云在谈到与赵薇的联系时,以“见面加起来也没超十次”作为回应,这句话背后蕴含着多层信息和值得探讨的观点。要理解马云的这句话,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1. 马云作为公众人物的身份和言论的考量: 规避争议,管理公众形象: 马云作为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他深知自己的.............
  • 回答
    要探究赵构不杀岳飞、坚持抗金,南宋是否有能力收复北方失地,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历史假设。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仔细剖析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当时的历史大背景。北宋末年,靖康之耻是南宋建立的直接原因,也给这个新生的政权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和巨大的心理阴影。金朝作为当时北方强大的军事力量,其骑兵的.............
  • 回答
    如果没有赵构,中国历史的天平,或许会向着另一个方向倾斜,其走向之复杂,影响之深远,用“翻天覆地”来形容绝不为过。这位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虽然争议颇多,但其决策和行为,无疑塑造了北宋灭亡后的关键时期,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一、临安的崛起与偏安的定型:假设宋高宗赵构从未登上皇位,或者在靖康之变后未.............
  • 回答
    将赵构替换成吕布或项羽,大宋的命运走向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绝非简单的“不同”,而是可能根本性的颠覆。要详细阐述,我们不妨从这几位人物各自的特质、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可能带来的影响来细细道来。首先,我们来看看赵构。他作为宋高宗,即位之初便面临着靖康之耻的巨大屈辱,国破家亡,北宋残余.............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又让人忍不住去琢磨的假设。赵构,这位南宋的开国皇帝,真要被套换到明朝的“土木堡之变”中,站在朱祁镇被俘的那一刻,他会怎么做?会不会像朱祁镇那样,被俘后竟然跑到瓦剌营帐门口,对着他们的首领叫“开门”?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弄清楚赵构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登基的时候,北宋刚被金人灭了,他自.............
  • 回答
    如果孙权(东吴开国皇帝)换到赵构(南宋开国皇帝)的位置上,南宋的历史走向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以下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多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的差异1. 地理与战略环境 孙权时期:东吴控制长江中下游,与曹魏、蜀汉形成三国鼎立,战略目标是北伐中原,建立统一政权。 赵构时.............
  • 回答
    如果我是宋高宗赵构,关于是否杀岳飞,这是一个极为复杂且沉重的问题,背后交织着政治、军事、个人恩怨、国家命运以及历史的洪流。作为一位身处那个时代的皇帝,我会面临无数的考量和压力。首先,我需要站在宋高宗赵构的角度,审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背景: 南宋的生存危机: 北方被金国占领,中原汉族衣冠南渡,国家刚.............
  • 回答
    想我赵构,这几年为这大宋江山操碎了心。金兀术那帮野人,狼子野心,几次差点把我推到绝境。幸好有岳飞,有他那支“岳家军”,一次次把金人打得落花流水,把我们从虎口里救出来。说实话,每次看到岳飞捷报传来,我这心里头才算是踏实了些。可是,这天下啊,光靠打仗可不行。我虽然是个皇帝,但也不是傻瓜。这皇帝的位置,坐.............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设问,将两位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处境放在一起,会产生许多有趣的推演。如果宋江真的变成了赵构,并且秉持着赵构那种“奴性”——如果可以这么称呼的话——那南宋的命运,恐怕会与历史大相径庭,而结局更可能是直接投降金国。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分析:一、 赵构的“奴性”——生存的本能与政治的无.............
  • 回答
    宋高宗赵构,这位南宋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因此备受争议。评价他,需要将他置于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下,理解他的艰难处境,也审视他政策的得失,以及最终对宋朝国运的影响。艰难的出身与仓促的即位:一个被迫的君王赵构的即位,绝非是雄心勃勃的太子之位,而是北宋覆灭、父兄被俘、靖康之难.............
  • 回答
    赵构南渡之后,宋朝的局势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可谓是九死一生。但正是这位常被后人诟病的皇帝,却凭借其个人能力和一系列政治手腕,硬生生地从一团乱麻中稳住了阵脚,并在之后实现了相对有效的统治和皇权的集中。这其中,他扮演的角色,远比那些被动等待历史滚滚向前的皇帝要复杂和主动得多。一、救亡图存:从临安的危机中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有探讨的价值。如果赵括真的在长平之战中全歼了白起率领的秦军主力,那么他能否进入武庙前三名,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我们得明白武庙供奉的是古代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将帅,他们的功绩是经过历史的长久检验的。这不仅仅是打赢一场仗,更重要的是这场胜利的战略意义、战术智慧以及对整个国.............
  • 回答
    如果赵云当年不是投奔刘备,而是落入了曹操的阵营,那他的命运轨迹,恐怕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截然不同的英雄悲歌。首先,要明确一点,赵云的忠诚度是他人格魅力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梗,虽然是在演义中,但却高度契合了赵云那种坚定的节操和对仁义的追求。如果他一开始就出现在曹.............
  • 回答
    很多人都说赵括是纸上谈兵的代表,长平之战他犯了致命的错误,最后导致赵国损失惨重。但如果赵括改变策略,比如采取坚壁固守,赵国真的就能赢吗?首先,我们得明白长平之战赵国的处境。赵国当时已经和秦国打了好几年了,虽然有过胜利,但整体上是消耗战,赵国已经有点吃不消了。特别是白起上任秦军主帅之后,秦军的战斗力可.............
  • 回答
    长平之战是战国史上最惨烈、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役之一,赵国在这场战役中惨败,数十万士兵被坑杀,对赵国的国力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这场战役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帅的任用。而历史上的赵括,最终取代了廉颇,成为了战败的罪魁祸首。那么,如果长平之战中赵王任用的不是赵括,而是经验丰富的廉颇,战局是否会有所转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