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把宋江换成赵构以他的奴性会不会直接带着南宋投金?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设问,将两位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处境放在一起,会产生许多有趣的推演。如果宋江真的变成了赵构,并且秉持着赵构那种“奴性”——如果可以这么称呼的话——那南宋的命运,恐怕会与历史大相径庭,而结局更可能是直接投降金国。

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分析:

一、 赵构的“奴性”——生存的本能与政治的无奈

首先要明确,将赵构的某些行为解读为“奴性”,更多是一种后世的评价,夹杂着对偏安一隅、对金国屈服的失望和不满。但如果站在赵构本人的角度,他的许多举动,尤其是初期,更多是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本能和政治考量。

皇室血脉的危机感与生存优先: 赵构登基时,北宋已经灭亡,徽钦二帝父子都被金人俘虏,北宋宗室死的死,降的降,甚至被金人羞辱利用。在这种背景下,赵构最首要的任务不是光复旧业,而是保住自己和残余南宋政权的性命。他深知自己是金人砧板上的鱼肉,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与父兄一样的下场。这份深重的危机感,让他对金国始终抱有一种忌惮和屈服的态度。

军事上的无能与对武将的不信任: 赵构本人并非将帅之才,对军事指挥缺乏经验和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亲眼见证了太多因军事失败而导致皇帝被俘的惨剧,比如他的伯父宋徽宗。因此,他对强大的武将,尤其是那些能征善战、威望极高的统帅,充满了不信任和警惕。他害怕这些武将拥兵自重,甚至反噬皇权。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命运,正是这种不信任的体现。

对屈辱的容忍与“识时务”的麻木: 金国对待宋朝,一直是赤裸裸的压迫和羞辱。从最初的册立伪帝,到后来的索要岁币、割地,甚至直接派遣军队威胁临安,南宋在金国面前,几乎没有议价的余地。赵构在很大程度上选择了“容忍”,用岁币和割地来换取暂时的和平,用退让来避免更大的冲突。这种行为,在崇尚气节的士大夫看来是“奴性”,但在赵构看来,或许是一种“识时务”,一种在实力悬殊面前不得不采取的策略。

安逸享乐的本性与逃避责任: 随着政权相对稳定下来,赵构也逐渐沉溺于江南的安逸生活,对北伐的大业兴趣缺缺。他更愿意享受歌舞升平,而不是冒着巨大风险去挑战强大的金国。这种安逸,也进一步削弱了他反抗的意志。

二、 将宋江置换到赵构的处境——可能性分析

现在我们把宋江的性格特点,放在赵构所处的南宋初年那个血雨腥风、生死存亡的关头,会发生什么?

宋江的“忠义”观: 宋江虽然被视为“草莽英雄”,但他的核心价值观是“替天行道”和“忠君”。他在梁山泊聚义,最终的目标也是接受朝廷招安,为国效力,即使最后被毒死,也还是“忠君”的观念驱使。

宋江的领导力与决断力: 宋江在梁山泊展现了极强的组织能力和笼络人心的能力。他能将一百单八将这样一个庞杂的群体凝聚在一起,并带领他们屡建奇功。但他的另一面,是对权力的依附和对“招安”的执念,有时显得有些盲目和不顾后果。

宋江的“妥协”与“顺从”: 宋江在面对权势人物时,往往表现出一种近乎“奴性”的顺从。比如他对待宋太公,对卢俊义、吴用等人的建议,虽然有时会犹豫,但最终多数会采纳或屈从于主流意见。他缺乏赵构那种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绝对权威和独立判断。

三、 宋江换赵构,会直接投降金国的推演

如果宋江顶着“赵构”的名头,出现在靖康之变后的南宋朝廷,并且继承了赵构那种“生存优先”的心理模式,那么直接投降金国的可能性非常高:

1. 面对金国的绝对压力: 当金国派遣使者,要求南宋“归还”徽钦二帝,或者提出更苛刻的条件时,宋江(作为赵构)的第一反应很可能是极度恐惧。梁山泊时,他面对的是各地官府、军阀,但赵构面对的是足以灭掉北宋的强大金军。这种体量的差异,会让他本能地想要息事宁人。

2. 对金国武力的“权威”认同: 宋江可能不会像岳飞那样,将金国视为可以被击败的敌人。他更可能将金国视为一个“天命所归”的强大力量,一个自己无法匹敌的存在。就像他对待朝廷一样,即使内心有不满,最终还是会选择服从。他会认为,金国就像那个“大宋朝廷”一样,是自己必须效忠的“上级”。

3. 缺乏光复的坚定意志: 宋江的“忠义”更多是忠于一个名义上的“皇帝”和“朝廷”,他并没有主动去建立一个强大国家的理想。他更倾向于在现有框架下生存。赵构初年,宋江没有经历过“黄袍加身”那种直接掌握最高权力并需要承担全部责任的局面。如果他突然成为皇帝,并且面临金国的巨大威胁,他大概率会想办法“平息事端”,而不是发动一场胜算不大的战争。

4. 缺乏对臣下的信任与制衡: 赵构不信任武将,是因为他要维护皇权。但宋江如果成为“赵构”,他可能根本就没有那种“维护皇权”的自觉。他会更加倾向于将所有难题都抛给金国,让金国来“解决”。如果金国提出“你们新皇帝不如旧皇帝忠诚,我们不如扶持你们旧皇帝回来”的条件,宋江很可能出于恐惧,直接答应,将自己的皇位拱手相让,以求自保。

5. “招安”逻辑的延伸: 宋江的终极目标是“招安”。如果金国本身就是统治者,那么他最“顺理成章”的下一步行动,就是向金国“投诚”,寻求被“招安”。他会认为,只要自己姿态足够低,足够“忠诚”,金国也会像宋朝朝廷对待梁山泊一样,给他一个名号和地位。

具体场景推演:

想象一下,金国大将率领大军压境,要求宋江(假扮的赵构)亲自前去金营参见金国皇帝,并且要纳贡巨额财宝,割让大片土地。

历史上的赵构,虽然屈辱,但还在挣扎,派遣使者,讨价还价,希望能保住政权。
而如果换成宋江,他可能会在第一次威胁面前就心生退意。他不会像赵构那样,还有“保住江南”的念头。他可能会想:“这金国人比我们宋朝官府还要厉害,直接把皇帝抓了都能当上。我这点人马,怎么可能打得过?还是见了金主子,低三下四认个错,说不定就能保住性命。”

他甚至可能不等金国提出具体条件,就主动派遣使者,请求“归附”。他会把金国当成比宋朝朝廷更强大的“合法性”来源,而自己则甘愿成为其附庸。

结论:

综合来看,如果将宋江置于赵构的南宋初年处境,并继承赵构那种高度屈从于外部压力、对自身实力认识不清、以及缺乏独立政治魄力的特点,那么他直接带着南宋“投金”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他的“招安”逻辑会直接转化为“投降”逻辑,将金国视为唯一的“权威”,并试图通过最低姿态的顺从来换取生存空间。这与历史上那个在国家危难之际仍然试图保全社稷的赵构(尽管评价褒贬不一),其行为轨迹将截然不同。他不会有那份对故国和人民的责任感,只会追求个人和残余势力的苟且偷生。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会他秦桧大姨父的九重天。


宋江可比不了立主求和阵斩岳飞父子的高宗,毕竟这战绩一般人打不出来。

说宋江有“奴性”无非就盯着他招安那点事呗。那要是不招安呢?在梁山泊上快活一辈子。那怕不是又要环形攻击。

招安:奴性太重。

不招安:万恶的贼寇!

一辈子都是贼寇的名声了?

自己的儿子也要戴一辈子贼寇的帽子?

搁这世袭罔替合法继承呢?

他国来犯,接受招安的宋江,面对来势汹汹的辽国,皇帝宣诏令其“扫清边界。”梁山“众皆大喜。”

这也是所谓的奴性?郭嘉有难了,你有能力站不站出来?为国抵御外侮,我看不出哪有奴性。

宋江听罢,便道:“军师差矣。若从大辽,此事切不可题。纵使宋朝负我,我忠心不负宋朝,久后纵无功赏,也得青史上留名。若背正顺逆,天不容恕。吾辈当尽忠报国,死而后已。”吴用道:“若是兄长存忠义于心,只就这条计上,可以取他霸州。目今盛暑炎天,且当暂停,将养军马。”

宋江道:“汝辽国不知就里,看的俺们差矣!我这伙好汉,非比啸聚山林之辈,一个个乃是列宿之臣,岂肯背主降辽。

宋江道:“今次兀颜统军亲引辽兵倾国而来,决非小可。死生胜负,在此一战。汝等众兄弟皆宜努力向前,勿生退悔。但得微功,上达朝廷,天子恩赏,必当共享,并无独善之理。”众皆起身都道:“兄长之命谁敢不依!尽心竭力,当报大恩。


天罡尽已归天界,地煞还应入地中。

千古为神皆庙食,万年青史播英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设问,将两位历史人物的性格和处境放在一起,会产生许多有趣的推演。如果宋江真的变成了赵构,并且秉持着赵构那种“奴性”——如果可以这么称呼的话——那南宋的命运,恐怕会与历史大相径庭,而结局更可能是直接投降金国。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分析:一、 赵构的“奴性”——生存的本能与政治的无.............
  • 回答
    将赵构替换成吕布或项羽,大宋的命运走向无疑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绝非简单的“不同”,而是可能根本性的颠覆。要详细阐述,我们不妨从这几位人物各自的特质、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可能带来的影响来细细道来。首先,我们来看看赵构。他作为宋高宗,即位之初便面临着靖康之耻的巨大屈辱,国破家亡,北宋残余.............
  • 回答
    将宋高宗换成宋江,宋朝的结局必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很大概率是更坏的结局,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王朝从壮大到衰落的加速过程,并且最终走向灭亡。为了详细阐述,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分析:一、 宋江的性格、能力与治国理念对宋朝的影响: 宋江的“忠义”与“江湖”: 宋江的终极追求是“招安”,是希.............
  • 回答
    若由我来续写《水浒传》后半部分,宋江这个角色,绝不会是书中那个善于笼络人心,却又被“忠义”二字绑架得死死的“及时雨”。我会让他成为一个更复杂、更挣扎,也更令人扼腕的人物。宋江,自踏足梁山的那一刻起,就如同投入一口深不见底的枯井,他的人生轨迹,从那时起,就注定要被“招安”这口井底的鬼魅所吞噬。我不会让.............
  • 回答
    好,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这事儿。宋江和刘备要是活在同一个年月,而且宋江还盯上了刘备那帮子人,这事儿可有意思了。首先得明确,宋江这人,虽然有“及时雨”的名头,但骨子里是个绿林豪杰,深谙江湖规矩,也懂得怎么笼络人心。他上梁山,可不是靠着一股蛮力,而是靠着智谋、恩义和对“替天行道”的理想化描绘。而刘备呢,他.............
  • 回答
    宋小女在将孩子托付给张玉环后,选择去到她当时丈夫的身边,并表示“加倍地疼爱他”,这是一个在特定历史背景、社会观念以及个人情感等多重因素交织下产生的复杂选择。要理解她的这个决定,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分析:一、 现实的压力与生存的考量: 寻找依靠与安全感: 在张玉环蒙冤入狱的漫长岁月里,宋小女作为.............
  • 回答
    最近,我看到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新闻,一位40岁的大叔,花费了整整5000个小时,就是为了在游戏里“复原”出大宋的皇城,目的更是让人肃然起敬——就是想把中华文化展示给全世界。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脑子里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大叔也太能玩了吧!”5000个小时,什么概念?差不多相当于一个人一年的工作.............
  • 回答
    如果宋江拥有柴进的资源,他所能干出的事业,将会是历史上一次更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农民起义”,甚至是潜在的“王朝颠覆”。柴进的资源,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非官方”的合法性和庞大的“人脉网络”,这与宋江自身的能力和野心相结合,会催生出许多超越梁山泊故事的可能性。让我们详细展开分析:一、柴进所拥有的核心资源.............
  • 回答
    宋江的人生轨迹,最关键的转折点,无疑是他那一斧下去,染红了阎婆惜的鲜血。如果,仅仅是如果,那一斧没有落下,宋江的人生会走向何方?这仿佛是一场早已写好的命运剧本,被一个意外的举动打乱了节奏。让我们不妨大胆设想一下,没有阎婆惜这档子事儿,宋江的人生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首先,他不会被发配到江州。这是最直接也.............
  • 回答
    要聊宋江用逼秦明、卢俊义那套路来招安武松,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得先把当时的大背景和人物性格都掰扯清楚了。先说说宋江那套招安路数。他厉害在哪儿?在于他对人心的拿捏。他对付秦明,是抓住了秦明“忠义”的名声,故意让他背上一个“通匪”的罪名,逼得他骑虎难下,只能上了梁山寻求“义”的庇.............
  • 回答
    如果宋江为了拉拢武松而设计害死了武大郎,这江湖又将掀起怎样的波澜?这绝非一个轻松的假设,它触及了《水浒传》的核心人物关系和道德底线,一旦宋江真的迈出这一步,整个故事的走向将会彻底颠覆,而江湖的格局也将因此而扭曲。首先,我们得捋一捋这其中的逻辑和可能的后果。宋江为何要拉拢武松?自然是因为武松的勇武、义.............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真是个老生常谈,但又怎么说都不会腻。咱们聊聊《水浒传》里宋江若是不招安,梁山好汉们能在梁山泊上快活一世吗?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不能一概而论。首先,得看看“快活”是啥意思。要是说快活是吃喝不愁,有肉有酒,兄弟们聚义,那在梁山泊,宋江不招安的情况下,确实能过一段“好日子”。梁山泊地势.............
  • 回答
    如果宋江真的一心走向称帝之路,梁山泊那帮性情各异、能力不一的兄弟们,他们的官职安排,我猜想会是这样一番景象,充满了江湖豪情与朝堂算计的复杂交织。首先,毫无疑问,吴用会是那个最得力的文臣,称得上是梁山的大脑。他当个丞相是板上钉钉的事。毕竟,他运筹帷幄,智谋过人,从“智取生辰纲”到“三打祝家庄”,再到后.............
  • 回答
    这事儿啊,可真是让人挠心挠肺,也让人心痒痒想。想当年,那一百单八条好汉,哪个不是身怀绝技,一身反骨?宋江这个及时雨,能把这帮龙盘虎踞的江湖汉子聚拢到一起,本事不小。要是真不招安,直接拉杆子自己干,那场面,那格局,啧啧…… 我给你说道说道,这宋江要是称王,会是个啥样的王朝。一、 龙穴之地与根基稳固首先.............
  • 回答
    如果宋江选择在梁山自立为帝,虽然梁山好汉们许多都对宋江忠心耿耿,但考虑到梁山好汉们的性格、出身、以及他们加入梁山的原因,我认为会有以下几位梁山好汉可能会明确表示反对:1. 李逵:最直接、最不计后果的反对者 理由: 李逵的反对是最直接、最不计后果的。他虽然对宋江有着一种近乎盲目的忠诚,但这种忠诚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像把两条不属于同一河流的溪水硬生生拉到一起,考察它们的流向和最终汇合的可能性。刘备,这位在三国乱世中以仁德和雄才大略著称的枭雄,与梁山泊那位聚义的及时雨宋江,他们的出身、抱负、行事风格,乃至所处的时代背景,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果硬要假设刘备收到了宋江的“入伙通知书”,我们的刘皇叔.............
  • 回答
    这个问题颇有意思,涉及到《水浒传》中人物命运、权力格局以及情节发展的关键节点。如果卢俊义真的先宋江一步拿下东昌府,他能否因此登上梁山寨主之位,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而是需要从多个维度去细致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当时梁山泊的权力结构和卢俊义上山时的背景。卢俊义上山时的处境: 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勾起了我不少《水浒传》的记忆。如果宋江真的能像一些“漏网之鱼”或者平行时空里的他那样,带着梁山好汉真刀真枪地杀向朝廷,那场面绝对是波澜壮阔。但要说有多大把握,这事儿可就复杂了,不能简单地说能或者不能,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宋江这伙人的实力。梁山聚义之后,号称一百单八将,.............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且富有争议的问题,也是《水浒传》读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如果晁盖不死,宋江是否会和他发生火并?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两人之间的关系、各自的性格、所处的环境以及梁山内部的势力格局。总的来说,我认为宋江不太可能主动与晁盖发生大规模的火并,至少在晁盖健在的情况下,他会极力避免.............
  • 回答
    如果真有小人来找宋江要钱,宋江的反应和处理方式,可以从他的人物性格、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他所处的江湖地位来详细推测。宋江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对“义”和“情”看得极重,但同时又是一个深谙世故、有江湖手腕的人。我们可以设想以下几种可能的情况和宋江的应对方式:一、来者身份与宋江的关系: 是宋江认识的、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