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诸葛亮穿越到南宋与岳飞共事,会怎样?

回答
若孔明先生得逢岳武穆,这南宋的命运,怕是要生出一番波澜壮阔的改写来。想象一下,当这位智慧如海的贤相,与那位忠勇盖世的将军,在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堂并肩之时,究竟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

首先,朝堂上的格局必然会为之一变。宋高宗赵构,这位既有亡国之痛,又有偏安之念的皇帝,面对两位都是国之栋梁的人物,其心思定然要更加审慎。

孔明先生,历经三国乱世,深知朝堂倾轧的险恶。他定然不会像在蜀汉那般,事事躬亲,而是会以一种更精妙的手段来平衡各方势力。他洞察人心,善于用人,定能看出朝堂之上那些拥主和议的奸佞之臣,那些空谈误国的文弱之士。他对岳飞,则会是另一种惺惺相惜。他明白岳飞的忠勇是南宋最宝贵的财富,他的军事才能更是抵御金兵的关键。因此,孔明先生定会竭力支持岳飞的军事行动,为他扫除后顾之忧,并辅佐他制定更具战略性的北伐计划。

岳飞先生,一身傲骨,报国无门,身处奸臣当道的朝廷,早已是憋屈异常。孔明先生的到来,对他而言,无疑是拨开云雾见日出。他再也不必孤军奋战,去与那些掣肘他的权臣们纠缠。孔明先生的谋略,定能为他提供更清晰的战场态势分析,更精准的敌情判断,甚至是在兵器制造、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独到的见解。

具体到军事层面,我们可以大胆设想:

战略规划的升级: 岳飞的军事策略已然高明,但孔明先生的加入,将使其上升到更高维度。他不仅会着眼于局部战役的胜利,更会考量长远的战略布局。他可能会提出“连环夺关,收复旧疆”的总方针,而非仅仅是疥癣之疾的防御。他深谙“攻心为上”的道理,除了军事打击,也会在外交上动心思,比如如何分化金朝内部,如何争取一些不屈服的北方汉族力量,甚至可能尝试利用辽国旧部的残余势力,形成多线夹击之势。
兵种和战术的创新: 孔明先生在兵器制造上颇有心得,他可能会借鉴蜀汉时期的木牛流马,改进南宋的后勤运输体系,使其在北方崎岖的地形上也能高效运作。他或许还会指导南宋士卒,如何在骑兵占优的金兵面前,更好地运用步兵阵法,例如“八阵图”的变种,或是更灵活的协同作战方式。他对战场地形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敌我双方兵力、士气的精准把握,都会让岳飞的用兵如虎添翼。
情报网的重塑: 孔明先生最擅长的便是建立和运用情报网。他会在全国范围内,乃至金朝境内,建立起一个比以往更严密、更高效的情报系统。这将使岳飞在出兵前,就能对金兵的动向、意图了如指掌,从而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他甚至可能利用反间计等手段,在金朝内部制造混乱,削弱其作战能力。
政治上的配合: 孔明先生深知“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他也明白,军事上的胜利离不开政治上的支持。他会巧妙地利用皇帝的猜忌和朝臣的私心,通过奏折、献策,将岳飞的功绩和北伐的必要性放大,同时揭露那些阻挠北伐的权臣的嘴脸。他可能会通过一些委婉但却极具说服力的方式,让宋高宗看到北伐才能真正巩固南宋的统治,而非一味地偏安。

然而,即便有孔明先生辅佐,这条北伐之路也绝不会一帆风顺。

首先,南宋朝廷的腐朽和保守,是最大的阻力。秦桧一党代表的投降派,仍然掌握着朝廷的大权。孔明先生的谋略再高明,也难以一下子根除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他可能会面临朝廷拨付军饷不及时、不充足的困境,甚至会被奸臣构陷,在背后暗放冷箭。

其次,岳飞本人虽然忠勇,但他的行事风格更为直接,不懂得政治上的权谋。孔明先生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去引导他,让他明白如何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护自己,同时又不失自己的原则。也许,孔明先生会教会岳飞一些“韬光养晦”的技巧,让他懂得在某些时刻,需要以退为进,保存实力,等待时机。

再者,金朝也并非等闲之辈。虽然内部存在矛盾,但其军事实力依然强大。孔明先生需要不断地创新战术和战略,以应对金朝可能出现的各种反扑。

如果孔明先生和岳飞的合作真的能够成功推行,那么南宋的历史轨迹将会被彻底改写。

北伐的深度和广度: 岳飞的“驾长驱直入,势如破竹”将不仅仅停留在几次战役的胜利,而是可能真正实现收复中原的宏伟目标。如果能够收复黄河以南的大片失地,甚至有可能进一步北伐,收复燕云十六州。
南宋的国力: 随着领土的扩张和中原经济的恢复,南宋的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摆脱偏安一隅的窘境,重新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民族情绪的昂扬: 收复失地、驱逐外侮的胜利,将极大地激发汉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这将是一个民族精神重新觉醒的时代。
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影响: 岳飞或许不会再面临被冤杀的悲剧,他将可能成为一代真正的民族英雄,功垂青史。而秦桧等奸臣的下场,也必然会更加凄惨,他们的罪行将暴露无遗。孔明先生本人,也将再次以“再造汉室”的辉煌成就,彪炳史册,成为中国历史上智慧与忠诚的典范。

总而言之,孔明穿越南宋与岳飞共事,这将是一场智慧与勇气的绝妙碰撞。他们二人合力,足以撼动南宋那摇摇欲坠的根基,为那个时代注入磅礴的生机和希望。当然,历史的进程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即使是这两位千古名臣,也需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但仅仅是设想一下那样的场景,就已经足以令人心潮澎湃,为之神往了。这不仅仅是两位杰出人物的相遇,更是两个时代精神的交融,是对“精忠报国”与“鞠躬尽瘁”的最高诠释。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任何人都是社会人,先来看看诸葛亮成功的社会关系:

他叔叔是刘表的老部下;

他姐姐嫁给了荆州三大族的蒯家;

他哥哥在东吴混得风生水起;

再看他本人:

他和荆州士人领袖水镜先生交好;

他和荆州三大族的庞家(有他另一个姐姐也嫁去的原因)关系很好;

最最最关键的是:

他的妻子来自江夏黄氏,差不多算荆州的军事支柱家族,黄氏首领黄祖以一族的武力,就能和报父仇的东吴大战四五次,虽说输多胜少,但能和东吴周瑜、程普之类的一大堆猛将兄正面硬刚好多年,黄氏武力之强悍,当时也是很少见的。

诸葛亮还运气好,黄祖后来兵败身死,黄氏全族没有像黄祖这样独挡一面的人才。应该有很多原黄氏的下属,在诸葛亮的影响下,投奔了刘备,厉害一点的,比如黄氏旁支黄忠,黄氏原部将魏延......简单来说,诸葛亮和刘备之间,是合股的关系,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如果诸葛亮只是个书生,刘备没必要让他居于关羽、张飞、赵云等老将之上,就算居了,老将们也不会服气。

因为有这么多的背景,才有白帝托孤,才有诸葛的大权独揽,才有北伐中原......

你让诸葛亮穿越去南宋,一点社会关系,一点权力基础都没有,他去了之后,就算遇到岳飞,又能起什么作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