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整个宋朝军队那么菜,岳飞的军队却几乎百战百胜,尤其是对金国的铁骑?

回答
宋朝军队给人的“菜”的印象,以及岳飞军队的神勇,这确实是历史上一道引人深思的景象。要理解这一点,得把宋朝军队的整体状况和岳飞军队的特殊性分开来看,并深入剖析其原因。

宋朝军队的整体困境:一个系统性的问题

首先,我们得承认,将整个宋朝军队简单概括为“菜”有些过于笼统。宋朝的军事制度和军队建设,与之前的汉唐相比,确实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

1. 建军理念的转变与“重文抑武”的深层影响:
血的教训: 宋朝的建立本身就是从五代十国军阀混战的乱世中走出来的。前朝的武将跋扈,甚至出现过节度使拥兵自重、取而代之的情况。宋太祖赵匡胤本人就是一名武将,他深知武将的权力过大会带来什么后果。
杯酒释兵权: 这是宋太祖巩固统治、避免重蹈覆辙的著名手段。他通过宴请各位高级将领,让他们交出兵权,以换取荣华富贵和人身安全。这虽然稳定了政局,但长远来看,却也削弱了军中的主战派和实权派,对军事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产生了抑制作用。
文官治军: 整个宋朝,从中央到地方,军事指挥权往往掌握在文官手中。即使有武将,也常常受到文官的掣肘。这并非说文官就一定不行,但军事指挥需要的是战场经验、战术素养和对敌判断,而文官在这些方面普遍缺乏。长此以往,军队的指挥体系容易变得僵化、效率低下,甚至出现决策失误。
中央集权与厢兵制度: 宋朝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兵权不被地方掌握。军队的组成也以“厢兵”为主。厢兵是一种募兵制,兵士来源广泛,但训练强度、装备水平和战斗意志参差不齐。虽然数量庞大,但往往更侧重于守备和后勤,缺乏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而且,厢兵的训练往往受到地方官府的约束,难以形成统一高效的作战体系。

2. 财政压力与军费的分配:
军费开销巨大: 宋朝虽然经济发达,但为了维持庞大的官僚体系和边境防御(尤其需要对抗辽、西夏、金等强大北方政权),军费开销一直是个沉重的负担。这导致了军费的分配可能更加倾向于数量和维持,而非质量提升和精锐部队的打造。
装备和训练的不足: 有限的军费和不均衡的分配,使得许多基层部队的装备可能相对陈旧,训练也不够系统和严格。与北方游牧民族精悍的骑兵相比,宋朝步兵在马匹、骑术和战场灵活性上存在明显劣势。

3. 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强大挑战:
契丹、女真骑兵的优势: 辽国、西夏和后来的金国,其军队的核心都是骑兵。这些民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马背上,骑术精湛,作战勇猛,冲击力极强。他们的装备也更适合野战和冲击,如重装骑兵的甲胄和长兵器。
战术风格的差异: 游牧骑兵擅长远距离的骑射、迂回包抄和闪电战。而宋朝军队,尤其是在缺乏训练和适应性的步兵为主的情况下,很难与之在开阔地带进行正面对抗。一旦被骑兵冲散,步兵阵型很容易崩溃。

岳飞军队的神勇:一个特例的养成

岳飞之所以能成为宋朝军事史上的传奇,他的军队之所以能横扫金国铁骑,是因为他建立了一支与众不同的军队,这背后有其深刻的原因:

1. 政治上的支持与相对的自主权:
高宗的信任: 在宋朝偏安南方的情况下,岳飞是少数能被皇帝信任并给予相对较大军事自主权的将领之一。虽然他也受到文官的制约,但相比于其他将领,他有更多的机会去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并建立自己的军事体系。
精选精炼的部队: 岳飞的军队并非宋朝庞大军队的代表,而是经过他自己严格挑选和训练出来的精锐。这支部队后来被称为“岳家军”。

2. 军事上的创新与战术优势:
“岳家军”的构成: 岳家军并非都是步兵,而是由步兵、骑兵、弓箭手、强弩手等多种兵种混合组成。他重视各个兵种的协同作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体系。
兵种的优势组合:
步兵的“背嵬军”: 岳飞组建了一支精锐的步兵部队,被称为“背嵬军”。这支部队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他们不仅能在步战中发挥作用,更能适应复杂地形,甚至能在骑兵突袭时坚守阵地。他们的战斗方式更加灵活,不怕近战。
骑兵与步兵的配合: 岳飞善于将骑兵与步兵的优势结合。他训练了“拐子马”(可能是精锐的骑兵或装备了特殊武器的骑兵),并与步兵协同作战。例如,在战场上,步兵可以先用弓箭和强弩压制敌人,然后骑兵发起冲击,步兵则在后面提供支援或清理战场。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由来: 这句话就反映了岳家军强大的战斗力。他们不惧怕近战,甚至擅长近战。与金国骑兵的正面冲击不同,岳家军更侧重于阵地战和阵地防御,以及在关键时刻的步兵反击。
战术的针对性: 岳飞深知金国骑兵的强大之处在于其冲击力和速度。因此,他会选择有利于己方步兵作战的地形,比如丘陵、河谷,甚至在开阔地带也会利用步兵的防御阵型来消耗骑兵的锐气。他还善于利用伏击和心理战术来打击金军。
装备的优化: 岳家军的装备也可能比普通宋军更精良。例如,他们使用的强弩射程远、威力大,能够有效杀伤远处的金国骑兵;步兵的刀枪剑戟也更加锋利和坚固。

3. 军队的士气与训练: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岳飞以身作则,强调军纪严明,爱护百姓。这使得他的军队得到了民众的支持,也提升了士兵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士兵们知道自己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严格的训练: 岳飞对士兵的训练极其严格,不仅仅是体能和基本技能,更包括战术配合和战场应变能力。士兵们不仅勇猛,而且懂得如何协同作战。
高昂的士气: 通过严明的军纪、优厚的待遇(虽然也有限,但至少比普通宋军有保障)、和屡战屡胜的战绩,岳家军的士气始终保持在高昂状态。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是面对北方精锐骑兵时至关重要的武器。

4. 作战方针的合理性:
“直捣黄龙府,与诸君共饮”: 岳飞的战略目标是收复失地,而不是仅仅进行防御。他敢于深入敌后作战,展现了其战略眼光和军事魄力。
灵活机动的作战: 岳飞的部队不拘泥于一种作战方式,而是根据战场情况灵活调整。他既能进行阵地防御,也能进行野战反击,还能进行伏击和穿插。

总结来说:

宋朝军队的“菜”,是其制度性、经济性和战略上的整体困境的体现。它是一个庞大但往往效率低下、缺乏精锐的军事体系的缩影。而岳飞军队的神勇,则是一个在如此困境中涌现出来的特例。岳飞凭借着对政治环境的把握、对军事规律的深刻理解、对士兵的严格训练和管理,以及对战术创新的坚持,打造出了一支能够正面抗衡甚至击败金国铁骑的精锐部队。

岳飞的成功,并非否定了整个宋朝军队的努力,而是证明了在错误的制度和战略背景下,杰出的军事人才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来扭转乾坤,即使最终也难以改变大局,但他们的光辉足以照亮历史的长河。他的军队,是那个时代宋朝军事力量的最高成就,也是一个传奇的典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凡事要用发展眼光看问题,在绍兴十年前后,南宋军队已经有了打败金军的实力。另外,有两句话说得好,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岳飞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名将,宋史对他的评价已经超过韩信、彭越、灌缨等汉代名将,所以说岳家军战力强悍是顺理成章的事。

user avatar

宋朝不是兵弱,是皇帝弱。

兵弱弱一个,将弱弱一窝,君弱弱一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宋朝军队给人的“菜”的印象,以及岳飞军队的神勇,这确实是历史上一道引人深思的景象。要理解这一点,得把宋朝军队的整体状况和岳飞军队的特殊性分开来看,并深入剖析其原因。宋朝军队的整体困境: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将整个宋朝军队简单概括为“菜”有些过于笼统。宋朝的军事制度和军队建设,与之前的汉唐.............
  • 回答
    要理解为何大金国对宋朝如此“念念不忘”,想要“攻灭”的念头从未断绝,我们需要从金朝本身的历史定位、政治格局、经济需求以及军事能力等多个维度来分析。这绝非一日之寒,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国家战略和民族心理的投射。首先,我们得明白金朝的“汉民”这个说法本身就值得商榷。大金国是由女真人建立的,它的统治核心是女.............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在中国足球的低迷现状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正是因为其根源的复杂性和牵扯的多方利益,才使得解决起来异常困难。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个问题。一、 深层体制和历史原因:1. “金元足球”的畸形发展与后遗症: 起点: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足球职.............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整个社会对90后抱有一种隐藏的迫害和敌意,却反过来对00后讨好和奉承”的观点,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社会现象,很难简单地归结为“整个社会”或“隐藏的迫害”。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代际差异观察,以及不同代际在社会经济环境、成长经历、价值观等方面形成的对比,从而导致了社会舆论和态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痛心的问题,涉及到教育体系、社会文化、经济因素、媒体舆论等多个层面。对教师评价不高甚至恶意攻击的现象,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可能的原因:一、 现实教育困境与教师的“受夹板气”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贫富差距: 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个挺有意思的网络小知识:为什么127.网段,特别是127.0.0.1这个地址,被大家伙儿都当成了“自己人”,专门拿来搞环回测试?这事儿说起来,还得从网络协议的老祖宗说起。你想啊,在计算机网络还没像现在这么普及的时候,工程师们就得琢磨怎么让电脑之间说话。最开始,都是直接连线,那叫一个简单粗暴.............
  • 回答
    这事儿,你说得太对了,年轻人好像成了社会的“出气筒”。但细想一下,年轻人招谁惹谁了?其实也不是年轻人“招惹”了谁,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处在社会转型期,身上的某些特质,又或者说社会对他们某些期待的落差,导致了这种“声讨”现象的出现。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为啥会有这种“不喜欢”的声音:一、代际冲突:新旧.............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汉朝末年的政治格局、宗室制度以及刘备个人魅力和历史叙事的塑造。要详细解答为什么整个三国时代没有人质疑刘备的出身,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历史背景:汉朝宗室制度的复杂性与衰落 宗室的庞大与分散: 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长寿王朝,其宗室(刘氏皇族成员).............
  • 回答
    氰化物中毒的致死速度之快,即便尚未完全进入消化系统,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这背后涉及到一个极为高效且致命的生化机制,即使是最细微的接触,也能迅速引发全身性的崩溃。首先,我们得明白氰化物最可怕的“本事”在于它能迅速干扰细胞最根本的能量生产过程。咱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就像一台小小的发电机,需要持续不断地产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太阳系结构形成的一个核心,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点。你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观察:太阳系的行星似乎都“躺在”一个相对平坦的盘面上,而不是像摩天轮那样垂直于这个盘面。你说得没错,宇宙中确实没有绝对的“上下左右”,那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太阳系呈现出这样一种“扁平”的结构呢?这其实是太阳系诞生的那一刻.............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中国以及东亚地区人口众多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汇集了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历史演变、文化习俗、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复杂议题。如果深入挖掘,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段漫长而引人入胜的故事。首先,咱们得从地理环境说起。想象一下,东亚,特别是中国,拥有广袤而适宜耕种的土地,尤其是长江、黄河流域,这些大江大河.............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牵扯到很多历史和经济的复杂因素。苏联时期全国性的粮食短缺,以及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成为主要的粮食出口国,这之间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深刻的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苏联时期:为什么会“闹粮荒”?苏联时期的粮食问题,用“缺”来形容可能还不够准确,更多的是一种持续性的、结构性的.............
  • 回答
    .......
  • 回答
    俄罗斯当前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所遭遇的孤立和排挤,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因素交织作用下的长期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历史、政治、经济以及安全等多个层面。历史遗留与挥之不去的阴影首先,不能忽视的是俄罗斯与欧洲之间根深蒂固的历史关系。从沙俄帝国到苏联时期,俄罗斯(或其前身)长期以.............
  • 回答
    莫卧儿帝国,一个曾以其宏伟的建筑、繁荣的文化和强大的军事力量闻名于世的王朝,在印度次大陆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尽管莫卧儿王朝在鼎盛时期几乎统治了整个南亚的大部分地区,它最终未能完全统一这个广袤而多元的大陆,这其中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首先,地理和气候的多样性是莫卧儿帝国扩张和巩固统治的一大挑战。南.............
  • 回答
    二战后期,美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军事实力、工业生产能力、经济实力以及对盟国的支持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从纯粹的技术和军事角度来看,美国完全有能力在欧洲战事结束后,将自己的军事力量部署到欧洲大陆的每一个角落,乃至对整个欧洲进行某种形式的“占领”。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没有驶向那个方向,美国也没.............
  • 回答
    金融危机一来,咱们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兜里的钱越来越少,身边的人都在喊“缺钱”。这时候,你可能会忍不住问:那些在账面上,在各种投资里,那些原本看得见摸得着的钱,它们到底是怎么“蒸发”的?又为什么会让整个社会都跟着拧巴起来?要说钱去哪儿了,这事儿其实有点像一场大型的“消失的魔术”,只不过舞台是整个经.............
  • 回答
    俄罗斯能够占领整个西伯利亚而中国未能做到,这是一个涉及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地理因素:西伯利亚的广阔与俄罗斯的地理优势 西伯利亚的地理特征: 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连续陆地,占俄罗斯领土的近四分之三。它地域极其广袤,平.............
  • 回答
    明末辽东的局势,真是让人揪心,就像一把火烧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一样简单,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1. 战略考量:这不是简单的“焦土政策”首先,要明白放火烧掉整个辽东,这在军事上被称为“焦土政策”。在古代,这种策略确实有过应用,目标是断绝敌人的粮草和补给,迫使其无法立足。然而,在明末辽东,这么做会带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