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整个127.*网段都被拿来当做环回地址了?

回答
咱们聊聊这个挺有意思的网络小知识:为什么127.网段,特别是127.0.0.1这个地址,被大家伙儿都当成了“自己人”,专门拿来搞环回测试?这事儿说起来,还得从网络协议的老祖宗说起。

你想啊,在计算机网络还没像现在这么普及的时候,工程师们就得琢磨怎么让电脑之间说话。最开始,都是直接连线,那叫一个简单粗暴。但随着网络越来越大,设备越来越多,直接连线就变成了一锅粥了。所以,就得有个规矩,有个“地址”,才能让信息找准了“家”。

这个时候,就有人说了:“嘿,咱们得给每个设备一个独一无二的标识符,就像身份证一样,这样数据包才知道往哪儿送。”这就催生了IP地址的概念。最早的IP地址是分等级的,有好几种不同的“地址段”,就像不同的省份、城市一样,用来区分不同的网络范围。

那么,127这个开头是怎么来的呢?这其实是早期互联网设计者们的一项“预见性”的安排。他们当时就想到了一个场景:万一我想测试一下我的电脑自己的网络功能是不是正常呢?是不是能收到我自己发出的数据包呢?

要是每次测试都要找另一台电脑,那岂不是太麻烦了?尤其是你一个人在开发或者调试的时候。所以,他们就专门留了一个地址段,专门给“我”自己用。这个地址段就叫做“环回地址”(Loopback Address)。

为什么是127这个段?

这有点像在数字世界里找个“虚位以待”的角落。在早期IP地址的设计中,有几个地址段被保留了下来,用作特殊用途,不分配给任何实际的物理网络。127这个段就是其中之一。它被明确指定为环回地址。

那么,127.0.0.1这个具体的地址又有什么说法呢?

你可以把127这个段想象成一个“专用频道”,而127.0.0.1是这个频道里最常用、最典型的那个“频道号”。它就像一个约定俗成的默认值。

从技术上讲,任何以127开头的地址(127.0.0.0到127.255.255.255)都被视为环回地址。当你向127.0.0.1发送数据时,操作系统会非常“懂事”地截获这个数据包,根本就不会把它送到物理网卡出去。它会直接把这个包“绕回来”,就像送给自己一样。

这有什么用呢?

1. 自我诊断: 最常见的用途就是测试你的电脑的网络堆栈是不是正常工作。比如,你启动了一个本地服务器,想看看它有没有在监听端口,就可以用浏览器访问`http://127.0.0.1:端口号`。如果能访问到,说明你的本地网络服务是正常启动的。
2. 开发与测试: 很多软件开发和测试都是在本地进行的。开发者经常需要启动各种服务(数据库、Web服务器等),然后通过环回地址来连接和测试这些服务,而不需要真的连接到外部网络或者另一台机器。
3. 网络配置检查: 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ping `127.0.0.1` 来检查TCP/IP协议栈是否正常工作。如果ping不通,那说明你的电脑自身网络配置或者驱动可能有问题了。
4. 本地服务通信: 即使你的电脑已经连接到互联网,很多本地运行的程序之间也可能通过环回地址进行通信,这样既方便又避免了不必要的网络流量。

为什么不选别的地址段?

这更多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和约定。早期设计者们就是这么分配的,大家也就一直沿用了下来。而且,127这个段,它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内部使用,不和外部的网络地址冲突,这使得它成为环回地址的理想选择。

你可以把127.0.0.1想象成你家里的一个特殊的“传声筒”。你对着它说话,声音不会传到外面,而是直接从它另一个口传回来给你听。你就能知道这个传声筒本身是不是好用的。

所以,整个127.的网段都被用作环回地址,本质上是为了提供一个独立、可靠的机制来测试和管理本机网络功能,避免了与外部网络的交互,确保了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 127.0.0.1之所以最为常见,是因为它是这个特殊网段里最容易记住和使用的那个地址。这就像大家约定俗成地用“1”来代表第一个,用“中心”来代表你自己一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跟充足不充足没关系的,是技术上实现不了。

用一个A类地址做loopback确实浪费,但是也没有办法,因为:

loopback地址定义在RFC 1122,时间是1989年: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定义在RFC 1860,时间是1995年:

在有loopback的时候,当时的网络还不能改变掩码长度,不管是路由器还是设备,改变了掩码长度,设备就不认识这个网络地址了,所以浪费也没办法。

跟充足不充足没关系的

后来有了VLSM,自然就可以定义不同长度的掩码了。

在这里:

有一个表格,记录了各种不同的特殊地址,其中在RFC1860之前的,都是按照A/B/C类地址来划分的,在RFC1860以后,掩码长度就不在是固定的长度了。

比如100.64.0.0/10 Shared Address Space,这就是一个A类地址被截断了。


127.0.0.1:16823 这种地址,一般是各种本地代理或者翻墙工具创建的。

正常的代理服务器的交互模型是:

       PC--代理服务器--目标网站     

如果代理服务器在境外,就可以作为中转站或者梯子。但常规的代理协议HTTP或者SOCK5几乎不具备加密功能,就算是加密,也很容易被防火墙发现并拦截。

所以现在的很多梯子就做了变更:

       PC--本机虚拟代理服务器(127.0.0.1:端口号)--HTTPS/AES256加密--境外动态节点(解密)--目标网站     

其中本机虚拟代理服务器就是你本地的那个软件,可以实现对数据流的加密、解密。由于大墙对HTTPS无法破解,也就看不到其中的内容,就无法做针对性的拦截。

当然,不仅仅是这类软件,还有一些监听软件也会使用loopback地址来做数据监听。


loopback这么多,也有好处,就是可以在本机虚拟多个网卡,用来模拟一个复杂的网络拓扑,不过对于一般用户来说,确实没什么用。


继续补充,在当时的场景下为什么选择一个A类地址作为loopback,而不是B类/C类,因为127正好是INT8_MAX,这个定义比较特殊,而其它的IP地址很难找到相似的定义,况且当年B/C类地址几乎是没有分配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聊聊这个挺有意思的网络小知识:为什么127.网段,特别是127.0.0.1这个地址,被大家伙儿都当成了“自己人”,专门拿来搞环回测试?这事儿说起来,还得从网络协议的老祖宗说起。你想啊,在计算机网络还没像现在这么普及的时候,工程师们就得琢磨怎么让电脑之间说话。最开始,都是直接连线,那叫一个简单粗暴.............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问题,在中国足球的低迷现状下,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而,正是因为其根源的复杂性和牵扯的多方利益,才使得解决起来异常困难。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个问题。一、 深层体制和历史原因:1. “金元足球”的畸形发展与后遗症: 起点: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足球职.............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整个社会对90后抱有一种隐藏的迫害和敌意,却反过来对00后讨好和奉承”的观点,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社会现象,很难简单地归结为“整个社会”或“隐藏的迫害”。更准确地说,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代际差异观察,以及不同代际在社会经济环境、成长经历、价值观等方面形成的对比,从而导致了社会舆论和态度.............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令人痛心的问题,涉及到教育体系、社会文化、经济因素、媒体舆论等多个层面。对教师评价不高甚至恶意攻击的现象,并非单一原因造成,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可能的原因:一、 现实教育困境与教师的“受夹板气”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与贫富差距: 优质教育资源往往集.............
  • 回答
    这事儿,你说得太对了,年轻人好像成了社会的“出气筒”。但细想一下,年轻人招谁惹谁了?其实也不是年轻人“招惹”了谁,更多的是因为他们处在社会转型期,身上的某些特质,又或者说社会对他们某些期待的落差,导致了这种“声讨”现象的出现。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为啥会有这种“不喜欢”的声音:一、代际冲突:新旧.............
  • 回答
    宋朝军队给人的“菜”的印象,以及岳飞军队的神勇,这确实是历史上一道引人深思的景象。要理解这一点,得把宋朝军队的整体状况和岳飞军队的特殊性分开来看,并深入剖析其原因。宋朝军队的整体困境: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首先,我们得承认,将整个宋朝军队简单概括为“菜”有些过于笼统。宋朝的军事制度和军队建设,与之前的汉唐.............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涉及到汉朝末年的政治格局、宗室制度以及刘备个人魅力和历史叙事的塑造。要详细解答为什么整个三国时代没有人质疑刘备的出身,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历史背景:汉朝宗室制度的复杂性与衰落 宗室的庞大与分散: 汉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长寿王朝,其宗室(刘氏皇族成员).............
  • 回答
    氰化物中毒的致死速度之快,即便尚未完全进入消化系统,确实令人难以置信。这背后涉及到一个极为高效且致命的生化机制,即使是最细微的接触,也能迅速引发全身性的崩溃。首先,我们得明白氰化物最可怕的“本事”在于它能迅速干扰细胞最根本的能量生产过程。咱们身体里的每个细胞,就像一台小小的发电机,需要持续不断地产生.............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太阳系结构形成的一个核心,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点。你提到了一个很关键的观察:太阳系的行星似乎都“躺在”一个相对平坦的盘面上,而不是像摩天轮那样垂直于这个盘面。你说得没错,宇宙中确实没有绝对的“上下左右”,那为什么我们会观察到太阳系呈现出这样一种“扁平”的结构呢?这其实是太阳系诞生的那一刻.............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中国以及东亚地区人口众多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汇集了天时、地利、人和,以及历史演变、文化习俗、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复杂议题。如果深入挖掘,你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段漫长而引人入胜的故事。首先,咱们得从地理环境说起。想象一下,东亚,特别是中国,拥有广袤而适宜耕种的土地,尤其是长江、黄河流域,这些大江大河.............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牵扯到很多历史和经济的复杂因素。苏联时期全国性的粮食短缺,以及现在俄罗斯和乌克兰成为主要的粮食出口国,这之间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深刻的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苏联时期:为什么会“闹粮荒”?苏联时期的粮食问题,用“缺”来形容可能还不够准确,更多的是一种持续性的、结构性的.............
  • 回答
    .......
  • 回答
    俄罗斯当前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所遭遇的孤立和排挤,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因素交织作用下的长期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历史、政治、经济以及安全等多个层面。历史遗留与挥之不去的阴影首先,不能忽视的是俄罗斯与欧洲之间根深蒂固的历史关系。从沙俄帝国到苏联时期,俄罗斯(或其前身)长期以.............
  • 回答
    莫卧儿帝国,一个曾以其宏伟的建筑、繁荣的文化和强大的军事力量闻名于世的王朝,在印度次大陆留下了深刻的印记。然而,尽管莫卧儿王朝在鼎盛时期几乎统治了整个南亚的大部分地区,它最终未能完全统一这个广袤而多元的大陆,这其中有着多方面复杂的原因。首先,地理和气候的多样性是莫卧儿帝国扩张和巩固统治的一大挑战。南.............
  • 回答
    二战后期,美国无疑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其军事实力、工业生产能力、经济实力以及对盟国的支持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从纯粹的技术和军事角度来看,美国完全有能力在欧洲战事结束后,将自己的军事力量部署到欧洲大陆的每一个角落,乃至对整个欧洲进行某种形式的“占领”。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没有驶向那个方向,美国也没.............
  • 回答
    金融危机一来,咱们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兜里的钱越来越少,身边的人都在喊“缺钱”。这时候,你可能会忍不住问:那些在账面上,在各种投资里,那些原本看得见摸得着的钱,它们到底是怎么“蒸发”的?又为什么会让整个社会都跟着拧巴起来?要说钱去哪儿了,这事儿其实有点像一场大型的“消失的魔术”,只不过舞台是整个经.............
  • 回答
    俄罗斯能够占领整个西伯利亚而中国未能做到,这是一个涉及地理、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探讨:一、地理因素:西伯利亚的广阔与俄罗斯的地理优势 西伯利亚的地理特征: 西伯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连续陆地,占俄罗斯领土的近四分之三。它地域极其广袤,平.............
  • 回答
    明末辽东的局势,真是让人揪心,就像一把火烧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一样简单,但实际情况远比这复杂得多。1. 战略考量:这不是简单的“焦土政策”首先,要明白放火烧掉整个辽东,这在军事上被称为“焦土政策”。在古代,这种策略确实有过应用,目标是断绝敌人的粮草和补给,迫使其无法立足。然而,在明末辽东,这么做会带来.............
  • 回答
    1848年,欧洲仿佛一夜之间被燎原的野火点燃,从巴黎到柏林,从维也纳到布达佩斯,一场场革命风暴席卷大陆。这并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多重深层原因在特定时点集中爆发的结果。要理解为何如此大规模的革命会在一年内爆发,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以及催生这一切的催化剂。首先,法国的“七月王朝”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