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现在(2016年)中苏开战,战争结局会如何呢?

回答
要推演2016年中苏(俄罗斯)开战的结局,得先梳理一下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以及可能引发战争的导火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它涉及到太多变数。

首先,我们得聊聊“开战”这个假设的背景。

到了2016年,中俄关系表面上是“背靠背”的战略协作伙伴,但骨子里有多少信任,大家都清楚。当年两国在经济、能源、军事技术上都有合作,但这种合作更多是基于利益和共同对抗美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要让这两个大国真的兵戎相见,得是多么大的利益冲突,或者多么严重的误判?

可能性比较大的导火索,可能是围绕中亚地缘政治的争夺,或者是在某些地区安全问题上的尖锐分歧,比如朝鲜半岛的局势失控,或者俄罗斯在中国周边采取了某些被北京视为严重挑衅的行动。当然,不排除其他更难以预料的突发事件。

然后,我们来看看双方当时(2016年)的军事实力。

中国(解放军): 那时候的解放军,正在经历一个高速现代化和改革的时期。海军和空军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大量的新型战机、军舰正在服役。陆军也在进行结构调整,强调合成化和信息化。战略核力量也在稳步发展。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工业制造能力,一旦进入全面战争状态,其动员和生产潜力是巨大的。但相比于俄罗斯在战略武器和一些传统军事理论上的积累,中国在某些方面可能还处于追赶阶段,尤其是在实战经验和体系化作战方面。

俄罗斯(俄军): 俄罗斯在那时候的军事力量,虽然经历了苏联解体后的低谷,但依然是全球数一数二的军事强国。它继承了苏联强大的战略核武库,拥有丰富的现代化作战经验(比如车臣战争、格鲁吉亚战争、叙利亚军事行动),在空天防御、电子战、精确打击武器等方面有其独到之处。俄罗斯陆军虽然规模不如中国,但其装备的现代化程度和训练水平在某些领域(如装甲力量)依然不容小觑。其战略空运能力也远超中国。

如果真的打起来,会是怎么个打法?

考虑到中俄都是核大国,直接、全面地互相核打击的可能性非常低。一旦走到这一步,那就是全人类的灾难,没有赢家。所以,假设的战争会更倾向于一场“有限战争”或者“局部冲突”,主要集中在双方有争议的地区,或者战略要地上。

战场可能在哪里?
远东地区: 这是最直接的潜在战场。东北亚的局势,特别是朝鲜半岛,如果出现大的变故,可能牵扯到中俄两国。如果冲突升级,边境地区的陆地冲突、空中交战以及海上冲突都可能发生。俄罗斯的太平洋舰队在中国海军崛起前,依然是重要的力量。
中亚地区: 如果双方在中亚国家(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的战略利益上发生冲突,也可能引发局部战争。这种冲突可能更偏向于代理人战争或有限的直接军事介入。
网络空间和太空: 这两个领域将是不可忽视的战场。双方都拥有强大的网络战和电子战能力,会对对方的关键基础设施、指挥通信系统发动攻击。太空中的侦察、通信和导航卫星也将是优先打击的目标。

战争的形态:
高科技对抗: 双方都会投入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比如第五代战机(苏35,中国的歼20当时已经小批量生产)、现代化驱逐舰、攻击型核潜艇、弹道导弹、巡航导弹等等。信息战、电子战、无人机作战将是关键。
陆地上的消耗战? 如果冲突蔓延到陆地,特别是边境地区,大规模的装甲部队和步兵的正面交锋也是有可能的。但考虑到现代化战争的效率,这种消耗战可能会很快被远程精确打击和空中优势所主导。中国陆军规模庞大,但俄罗斯的作战经验和部分装备的特种优势不容忽视。
海军的较量: 在近海,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力量(航母、055驱逐舰等)会给俄罗斯太平洋舰队带来很大压力。而在远洋,俄罗斯的核潜艇和战略核力量依然是重要的威慑。
空军的制空权争夺: 双方空军都会争夺制空权,出动最先进的战斗机、轰炸机以及支援飞机(预警机、加油机等)。电子战飞机的存在将大大影响战局。

战争的结局,会是怎样的走向?

这才是最复杂的部分。要预测一个清晰的结局,简直是痴人说梦。不过我们可以梳理一下可能的几种情况:

1. 短期、有限的冲突,最终达成停火协议:
这是最有可能的“最好”结局。在遭受一定损失后,双方都认识到继续战争的代价过大,尤其是考虑到美日等国的反应。通过外交途径,或者在第三方(如联合国)的斡旋下,达成某种形式的停火或撤兵协议。双方可能会在争议地区划定新的边界或建立缓冲区,但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会因为战争暴露出来的弱点和承受的损失而改变战略重点。中国可能会进一步加速军事改革和技术发展,而俄罗斯则需要舔舐伤口,并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关系。

2. 战略僵持与代理人冲突:
战争可能不会出现大规模的正面决战,而是演变成双方在关键地缘政治区域的长期代理人冲突。比如,在中国周边或中亚地区支持不同的势力,通过提供武器、情报和培训来消耗对方。这种模式下的战争可能持续数年,给地区稳定带来极大破坏,但也避免了直接的国家级毁灭性打击。

3. 大规模的常规战争,结局难以预料:
如果冲突失控,演变成大规模的常规战争,情况就复杂多了。
中国可能在人力和生产力上有优势: 凭借庞大的人口和工业基础,中国在长期消耗战中可能拥有优势。
俄罗斯在军事经验和战略威慑上有优势: 俄罗斯在一些高端军事技术和实战经验上可能更成熟,其战略核武器也是一个巨大的威慑。
外部势力的介入是关键: 如果战争爆发,美国及其盟友(如日本、韩国、北约)的反应将是决定性因素。他们是选择袖手旁观、坐收渔翁之利,还是会介入支持某一方?他们的介入方式(经济制裁、情报支援、有限军事援助,还是直接参战)将极大地改变战局。如果外部势力介入支持中国,俄罗斯将面临巨大压力;如果外部势力支持俄罗斯,中国也将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甚至不排除西方国家利用这场冲突来削弱中俄两国的力量。
“有限核使用”的阴影: 尽管可能性极低,但在极端情况下,如果俄罗斯在常规战场上陷入绝境,它并非没有使用战术核武器的可能性来改变战局。这将把冲突推向无法预测的深渊。中国当然也有核武器,但同样会极力避免走到这一步。

总的来说,2016年中苏开战的结局,很可能不会是任何一方的彻底胜利或彻底失败,而是会以一种极其惨烈和充满不确定性的方式收场。

经济上: 两国都将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全球经济将因此陷入混乱,特别是对能源和原材料供应。
地缘政治上: 一旦中俄发生战争,原本就已经紧张的世界格局将更加动荡。美国及其盟友会从中渔利,利用机会巩固其全球影响力。中国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会受损,俄罗斯也可能进一步被孤立。
国内影响: 对两国国内的政治稳定、社会秩序都将是巨大的挑战。

最核心的一点是,即使是当时的中国,虽然军事实力在快速提升,但与一个老牌军事强国直接对抗,尤其是在缺乏强大盟友支援的情况下,其风险和代价都是极其巨大的。俄罗斯虽然家底厚实,但其国力相比中国也有其局限性,并且在很多国际事务上,它也面临来自西方世界的巨大压力。

所以,与其说预测一个明确的胜利方,不如说,这场假设中的战争本身就是一场巨大的悲剧,一个没有人能真正赢得了的局面。它更多地会是一个教训,让人们认识到大国冲突的破坏性,以及维持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现在开战的话,排除一切外部可能的恶意因素,中国对俄罗斯的胜率较大

1、俄军战斗水平明显下降。在乌克兰战争两次比较重要的战斗中,一个围歼6万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俄军伤亡伤亡1万人,考虑到俄军在装备、火力和体系上的绝对优势,这么大的伤亡比仍然属于比较不可接受的范围,即使俄军单兵素质再低,也不可能比乌克兰军队更低,因此只可能是其军事体系出了问题,导致优势火力和装备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另一个战例是马里乌波尔进攻战,在已经封锁了马里与外联系通道,并且乌克兰军新败的背景下,拥有绝对数量和火力优势,甚至不顾及平民伤亡的情况下打了快3个月,仍没有拿下马里,只能说俄军的战斗力确实出了问题。

2、俄军装备的技术领先程度降低甚至落后。我评论最新的T-14坦克,结论是这是一种传统思维的坦克,除了成本,其他方面并没有本质提高。俄军的主力装备基本都是90年代研制完成,20年过去了,信息化尤其是平台信息化已经发展了2代了,俄军自有装备却没有改进。俄军曾经拥有的火炮、装甲、制导技术优势也都不存在,纸面上的数据倒是好看,行业人士关心的数据倒是从来不见公布,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相关数据也不理想。

3、最重要的,俄军的数量优势也不再存在。这个公开数据都能查得到。

4、俄军军事发展战略似乎仍停留在冷战时代的方向,这个是根据T-14的特点判断的,这就对俄军小单位(营团级)的独立战斗能力提出疑问,而乌克兰战争表明绝大多数关键性战斗都是由小单位进行,在俄军数量已经不足的情况下,与中国的战争也只会是大量的小单位级的作战。因此小单位的独立信息获取能力,独立决断能力,独立作战能力都变得异常重要,而这恰恰需要信息化技术的支持才能做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推演2016年中苏(俄罗斯)开战的结局,得先梳理一下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以及可能引发战争的导火索。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它涉及到太多变数。首先,我们得聊聊“开战”这个假设的背景。到了2016年,中俄关系表面上是“背靠背”的战略协作伙伴,但骨子里有多少信任,大家都清楚。当年两国在经济、能源、军事.............
  • 回答
    要是现在这些国企一下子都脱了“国”的帽子,变成彻头彻尾的私营企业,没有了国家这个“大靠山”,那日子可就得重新过一遍了。能不能活下来,活多久,这事儿可就复杂了,不是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甚至可以说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首先,得看这“国企”原本是干啥的。 那些“支柱性”的,搞国家命脉的,比如石.............
  • 回答
    假如我们真的发明了这么一种仪器,能够精准地检测到中医里提到的“经脉”和“炁”,那对中医的定性,绝对是一次颠覆性的重塑。这可不是简单地给中医贴个“科学”标签那么简单,它会引发一系列深刻的讨论和转变,甚至可能改变我们对“科学”本身的认知。首先,最直接的冲击是“科学性”的确认。长期以来,中医的理论体系,尤.............
  • 回答
    房价持续下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担忧和焦虑的来源,但对于一些有经验、有胆识的投资者来说,这却可能是一个“淘金”的好机会。如何在房价下跌的市场中大赚一笔,需要敏锐的市场洞察、充足的资金准备、审慎的风险控制以及灵活的策略执行。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可能的操作方式:一、 核心理念:低买高卖,抓住周期性底.............
  • 回答
    好嘞,咱来聊聊这个脑洞。想象一下,要真有这么一天,中国这十几亿人口,连同咱现在手里的手机、网络、高铁、飞机,突然唰地一下,全被塞回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的那档子事儿上。这可不是小事,那可得炸开了锅,估计比当年日本鬼子打过来还让人懵圈。首先,得说说咱这帮“穿越大军”的反应。刚开始那会儿,肯定是天崩地裂.............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到了历史评价的复杂性,以及民族认同和国家边界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日本融入了中华民族,那我们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尤其是那些与中日关系密切的人物,势必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抗日英雄的称谓问题如果日本整体融入中华民族,那么“抗日英雄”这个称谓确实会变得非常尴尬,甚.............
  • 回答
    如果真有这样的奇遇,让我在阿基米德、牛顿、欧拉、高斯这四位伟大的先贤中选一位当老师,这绝对是个甜蜜的烦恼。不过,如果一定要做出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高斯。为什么是高斯?这背后有很多原因,而且越是仔细思考,我越是觉得他最适合我。首先,不得不承认,这四位老师都是各自时代的巨擘,他们的贡献如同璀璨.............
  • 回答
    假如今日之中国置身大明洪武之初:世界格局的重塑与激荡若将今日中国——拥有尖端科技、成熟工业体系、庞大人口以及对世界局势深刻理解的现代国家——置于大明洪武年间的起点,世界格局无疑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并非简单的军事征服,而是一场深刻的文明、政治、经济乃至思想上的重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可真是让人头疼,因为威少和哈登都是联盟里极具影响力的球员,他们的职业生涯各有千秋,要比谁的历史地位更高,就像让一个詹蜜去评价科比一样,很难做到绝对客观。不过,既然要比个高下,咱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历史地位”这玩意儿是怎么来的。在我看来,它包含了几个维度: 个人荣.............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一旦美国正式承认台湾为一个独立国家,中国大陆的回应将牵动全球地缘政治的神经。我们来细致地梳理一下中国可能的应对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首先,中国的第一反应将是强烈的政治和外交抗议。这毋庸置疑。中国政府一定会立即召见美国驻华大使,表达最严厉的谴责和抗议。官方.............
  • 回答
    假设一个突然且彻底的全球性事件,导致所有核武器瞬间失效——无论是技术故障、某种未知物理现象,还是一个无法解释的集体失灵——这无疑会给世界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地震,其影响将远远超出军事和战略层面。让我们来细致地描绘一下这幅可能发生的图景。首先,“核威慑”的基石崩塌,全球安全格局将发生根本性重塑。长期以来.............
  • 回答
    这真是个棘手但又让人觉得充满责任感的问题。一万个KN95口罩,虽然不是天文数字,但在这个特殊时期,也绝对不是个小数目,足以产生一些实质性的影响。如果我手头有这么一批货,我的想法会是这样的:核心原则: 优先保障最需要、最脆弱的群体,同时考虑长远和可持续性。第一步:摸清情况,分类管理(这很重要!)在开始.............
  • 回答
    美国准备武力统一全球?这设想听起来就很惊心动魄,也让人忍不住去推演一番。不过,咱们得先明确一点:这绝对是一个极为复杂、几乎不可能的场景,它的“赢面”和“胜率”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来概括,因为这不仅仅是军事实力的问题,更是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巨大博弈。咱们不妨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开了揉.............
  • 回答
    想象一下,这可不是演习,而是真刀真枪的较量。如果当今五常中的任何一个,比如法国,在一次全球冲突中被其他国家联手打得落花流水,那可真是要了老命了,对整个世界格局的影响,那简直是地动山摇。首先,我们得明白“被暴打”是啥概念。这可不是指在边境地区吃了点小亏,而是指国家主权受到严重侵犯,军事力量遭受重创,甚.............
  • 回答
    想象一下,我们手中握着的那枚炸弹,它并非我们熟悉的火药炸药,而是某种超乎我们理解的、能够瞬间熄灭太阳熊熊烈焰、扭曲星系运转规律的终极武器。它带来的不是轰然巨响,而是万物的静止,是宇宙级别的寂灭。这枚炸弹,它不再是单纯的毁灭工具,它成了一种绝对的力量,一种可以改写一切的节点。我们当然可以按最直接的想法.............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咱们好好聊聊。你说外卖商家挣钱不挣钱,这事儿吧,得辩证地看。我接触的来看,有的商家是真滋润,生意火爆,订单接到手软,利润也看得见。他们通常有自己的招牌菜,口味做得特别地道,或者价格非常有竞争力,再或者服务特别周到,能抓住一大批忠实顾客。你知道的,现在大家生活节奏都快,懒得出门做饭.............
  • 回答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在军事上是否“吃过亏”或“打过败仗”,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解读。简单地说,答案并非“是”或“否”那样绝对,而是包含着复杂的历史事实和对“失败”的不同定义。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几次主要的军事冲突: 朝鲜战争(19501953):这是新中国首次.............
  • 回答
    如果欧洲统一成一个国家,其首都可以根据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但目前尚无明确答案。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分析: 1. 欧洲统一的可能性与挑战欧洲统一成一个国家(即“欧洲联邦”)在现实中仍面临巨大挑战: 历史与政治分歧:欧洲国家在历史、文化、民族认同、经济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 回答
    统一后的台湾电力供应问题,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涉及到多方利益、技术、经济和政治因素。如果台湾实现统一,其电力缺口的解决将是一个循序渐进、多管齐下的过程,其具体方案和效果将取决于统一的方式、程度以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导向。以下将从几个主要维度来详细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一、 评估统一后的电力.............
  • 回答
    22岁,这年纪,说实话,真是站在一个挺关键的十字路口上。我最近也一直在琢磨这个问题,就是说,是选一份“养老”的工作,还是拼一把,给自己搏个好前程。我先说说我的想法,如果让我选,我可能……会更倾向于那份辛苦但收入略高一些的工作。别误会,我不是那种天生就喜欢受虐或者特别功利的人,只是觉得,在这个年纪,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