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应届生如何选择作为律师的第一份工作?

回答
作为一名即将踏入律师行业的新人,选择第一份工作无疑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岔路口。这份选择不仅关乎你初期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你未来成为一名怎样律师的定位。别把它想得太沉重,但也要足够认真。市面上所谓的“金律所”、“大城市”、“高薪”固然吸引人,但对刚毕业的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或许是扎实地打好基础,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应届生到底该怎么挑这第一份“铁饭碗”?

一、 明确自己的“初心”和“方向”(这一点比你想的还重要!)

我知道,刚毕业可能觉得自己什么都想做,也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但哪怕是模糊的,也要试着去想一想:

你对哪个法律领域有天然的兴趣? 是在法学院时,某个领域的课程让你特别兴奋,还是在实习时,接触到的某个案件让你觉得“这事儿太有意思了”?是公司法、知识产权、刑事辩护、民商事诉讼,还是劳动法、房地产法、婚姻家事?尝试回想一下,哪个领域让你愿意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钻研。
你更喜欢“对抗性”还是“服务性”的工作? 诉讼类的律师,可能需要经常出庭、辩论,与对方律师周旋,这很刺激,也需要强大的抗压能力。而非诉类的律师,比如常年法律顾问、合同审查、并购重组等,更多的是为企业提供合规性建议、风险规避、交易支持,这更偏向于“服务”和“预防”。
你对未来律师的“角色”有什么期待? 你是想成为一个在法庭上舌战群儒的“战士”,还是一个运筹帷幄、解决商业纠纷的“军师”,亦或是一个维护弱者权益的“卫士”?不同的角色,对技能和性格的要求也不同。

别觉得想这些太虚。如果你连自己想往哪个方向走都不知道,那随便挑一个地方,做着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很容易很快就“燃尽”,然后迷失方向。

二、 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

这年头,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得看看自己“几斤几两”,以及家里“有没有矿”。

你的学习成绩和院校背景怎么样? 这不是说名校的简历一定就能拿到好offer,但客观来说,名校的光环和扎实的学习基础,在初期确实会为你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如果你的成绩一般,或者院校不是特别突出,那就更需要你在其他方面(比如实习经历、学习能力、沟通能力)上表现出过人的地方。
你有什么样的实习经历? 这是应届生找工作最重要的“敲门砖”。你在律所实习过吗?是什么类型的律所?做了什么类型的工作?接触了什么类型的案件?这些经历是否和你期望的职业方向契合?如果没有,是否可以通过第一份工作去弥补?
你的“软技能”如何? 法律工作不仅仅是看书和写文书。沟通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抗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你有没有在学校社团、学生会、项目组里锻炼过这些能力?
你的“家庭支持”和“经济状况”? 坦白说,律师行业的起薪普遍不高,尤其是在一些小所或者不那么热门的领域。如果你家里能给你一定的经济支持,让你在初期可以不那么焦虑地专注于学习和成长,那选择的范围会更广。但如果经济压力较大,那可能需要优先考虑起薪相对较高、能尽快实现经济独立的律所。

三、 了解不同类型的律所和工作环境

不同的律所,就像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特点和培养模式。

1. 大型综合性律所(通常指“红圈所”、“蓝筹所”等):
特点: 规模大、名气响、客户多(通常是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业务领域广泛、专业分工细致、薪资福利好(尤其是起薪)。
优点: 平台大,能接触到业内顶尖的客户和项目,学习体系完善,能接触到很多优秀的同行,成长速度快,行业认可度高,为未来跳槽打下坚实基础。
缺点: 竞争激烈,新人压力大,初期可能做的是一些基础性的辅助工作(搜集材料、整理卷宗、跑腿等),可能会有“螺丝钉”的感觉,加班是常态,工作节奏快,对学历和实习背景要求极高。
适合人群: 目标明确,学习能力强,抗压能力好,不害怕加班,愿意在顶尖平台接受系统化培训,对名气和“出身”比较看重的人。

2. 中小型专业律所(专注于某一或几个领域):
特点: 规模相对较小,但专业度很高,可能在某个领域(如知识产权、刑事辩护、劳动争议、婚姻家事等)有很深的积累。
优点: 新人能更快地接触到核心业务,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案件的处理,能更早地接触到客户,学习机会更直接,工作氛围可能更轻松或更有人情味,一些领域(如刑事辩护)的独立执业机会可能更早。
缺点: 薪资福利可能不如大所,客户资源和项目规模可能有限,行业认可度相对较低,学习体系可能不如大所完善,需要自己主动学习和摸索。
适合人群: 对某个特定法律领域有浓厚兴趣,希望在新人阶段就能深入参与案件,不介意从小处着手,更看重实际操作经验和专业积累的人。

3. 公司法务(企业内部的法律部门):
特点: 为企业提供法律支持,侧重于合同审查、合规管理、法律风险控制、公司治理等方面。
优点: 工作相对稳定,工作节奏可能比律所律师稍缓和(但也不是绝对),能更深入地了解一个行业的运作和企业的商业模式,有机会成为企业的“内部合规官”或“法律管家”。
缺点: 学习的法律领域相对局限,可能接触不到大型诉讼或复杂交易,职业发展路径可能相对固定,晋升机会可能不如律所律师多。
适合人群: 对某个行业或企业运营有兴趣,希望稳定发展,更喜欢在企业内部发挥法律作用,对诉讼或激烈的竞争环境不太适应的人。

4. 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如法院、检察院、仲裁委员会、街道办等):
特点: 相对稳定,工作内容具有公益性,待遇一般,受体制影响。
优点: 工作稳定,福利有保障,社会地位相对较高,能接触到公权力运作,对法律程序的了解会更深入。
缺点: 薪资不高,工作可能比较程序化和流程化,改革和创新空间有限,晋升可能受体制影响较大,对学历和政治背景可能也有一定要求。
适合人群: 追求稳定,不以高薪为首要目标,希望为社会做贡献,能够适应体制环境的人。

四、 如何“货比三家”?

研究律所官网和官方介绍: 了解律所的规模、历史、合伙人、专业领域、重点客户、近期荣誉等。
查阅法律行业媒体和评价: 看看律师事务所的排名、业务领域的评价、是否有负面新闻等。
“人肉”搜索: 看看律所的合伙人、资深律师在行业内的声誉如何,是否有人在其律所工作过或评价过。
参加律所开放日或招聘宣讲会: 这是最直接了解律所的机会,可以亲身感受律所的氛围,与律所律师交流,了解具体的工作内容和培养机制。
咨询师兄师姐: 这是最宝贵的信息来源。问问他们在律所的工作体验、学习情况、遇到的困难、对律所的评价等,他们的经验会给你很多启发。
“试用期”: 别忘了,大多数律师工作都有试用期。这既是律所考察你的机会,也是你考察律所的机会。如果试用期觉得不合适,及时止损也是一种智慧。

五、 重点关注那些“新人友好”的律所

什么样的律所在新人培养上更“友好”?

有完善的新人培养体系: 是否有导师制度?是否有定期的培训?是否有新人导师带新人?
愿意给新人“练手”的机会: 不是把新人当成纯粹的“复印机”和“快递员”,而是会分配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们参与到案件讨论中,给予指导和反馈。
有良好的学习氛围: 律所内部是否鼓励学习和交流?是否会组织分享会?
工作节奏相对合理(虽然加班是常态): 并非无休止的压榨,而是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让新人有喘息和学习的时间。
合伙人或资深律师愿意指导: 很多时候,一个好的导师,胜过一切培训。

最后,给你几点“掏心窝子”的话:

1. 第一份工作不等于“终身职业”: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把第一份工作看作是“跳板”或“学徒期”。它的主要目的是让你快速成长,积累经验,找到自己的方向。
2. 学习比薪资更重要: 刚毕业,比起那些虚头巴脑的数字,找到一个能让你学到真本事、真正成长起来的地方,远比多拿几千块钱更有价值。知识和经验是你最宝贵的财富。
3. “看人下菜碟”: 并不是说你要变得世故,而是要了解不同律所、不同团队的“说话方式”和“行事风格”。在面试时,展现出你最适合这个平台的那一面。
4. 保持开放的心态: 很多时候,你最初的设想和实际体验可能会有差距。试着去拥抱变化,接受挑战,你可能会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
5. 沟通和反馈: 在工作中,不懂就问,有问题及时沟通,积极寻求反馈。只有这样,你才能不断进步。

选择第一份工作,就像选择一个伴侣,需要互相了解、互相磨合。花点时间,做足功课,找到那个让你既有压力又能持续进步的平台,相信你一定能迈出坚实的第一步,成为一名出色的律师!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赵主任是个很牛的律师,从他辞去公职当律师,到现在二十多年。每年创收大概三百万左右。

为了便于各位对他有个印象,他大概是,下面这样事儿的。

赵律师带过三个徒弟,我们这里叫老大老二老三,他们都是律师。

赵律师给我说,他当年脾气很不好。一点不如意,就把文件摔在徒弟脸上。骂徒弟是家常便饭。

老赵每次给徒弟派活儿,都会给一个 截止日期。赵主任之所以是大律师,脑子好使是当然的,他不用借助工具,也不用记事本,但是能记住他派的每个任务。有的任务周期很短,今天说,明天要。有的任务周期很长,这个月派下去,肯定三五个月以后才有结果。

老大、老二办事都是有什么事给老赵说,师傅,这个我办完了,师傅,那个我遇到什么问题了。作为任务的执行者,执行力强不强,不仅仅是活完成的如何,更重要的是要及时给上级 反馈

老三不一样,不管老赵交待老三什么事都没下文。老赵不问,老三是一个字不说。


挨骂的时候,老大老二也不敢顶嘴。赵主任给我说,他知道老大老二心里是不服气的,他当年脾气太爆,很多事情现在想起来也比较失态。但是现在这些事都过去了。老三就不一样,骂是很有效果的,骂他一次他就差点撂挑子,闹着要走。但是由于他实习没转正,也就没走成。

赵主任还是很懂得欺软怕硬的。

久而久之,老赵就不骂老三了。当然,有难度的事情,也基本不给老三。

现在老赵离开他原来工作的城市在一线城市发展,三个徒弟还在老家。老大老二分别是一家律所主任,做的都很成功,只有脾气最大的老三反而默默无闻,基本没什么收入。


以前没来知乎,别人都叫我徐律师。有一天回单位,遇到一个大妈,突然在背后问,哎,你是不是徐斌?你是不是就是那个网红?

我这才意识到我现在成了网红了。

自从当了网红,圈子也大了一点点,认识了很多很多网红。我们这群人有一个统称,叫法律大V。

法律大V其实有很多小年轻,岁数小的,当大V的时候还没毕业;稍微大一点的,当大V的时候实习还没转正。当了几年网红,大V总算成了律师,其实还是一张娃娃脸。不信各位看看知乎的律师就有这么个规律,没几个粉的老律师,头像大多是自己的脸。而年轻律师的头像大多是风景、卡通之类的。

有个流量很大的大V是我的一个小朋友,当了律师以后,一直为了生计发愁。我就问他,你那么多流量,怎么会拉不到案子?他给我说,也不是完全拉不到,偶尔能拉一两个。

能拉一两个,一个案子收个几万块,一年的收入也能不错。

小朋友说:徐律师你不知道,我这一年成俩案子,一个8000一个6000,所里拿走一半,我到手一万四,现在主要靠师傅给的底薪生活。

我说怎么会收费这么低?

他给我说:我在所里帮师傅接待客户,一个客户可以收几万甚至几十万都有。但是我自己的客户,好不容易约一个,我就想我没有师傅那么多机会,不能报价太高。

报价不高,不等于成交。本来还有三五个客户能来所里见面,很多见了律师之后都会说:我回去考虑考虑。


小鲜肉在今天这个年代是个褒义词,但是对律师来说就是贬义词。网红律师尚且如此,其他律师可见一斑。这位律师最近和我谈心,他要换个新的工作环境,问我的意见。

从实习到现在执业,换了几份工作,但是一直没什么起色。我问他为什么要离开现在的律所,他告诉我,感觉所有的同事都碌碌无为,律所就好像“温水煮青蛙”。他一直觉得自己本该有一番成就,每天都想着功成名就,但是在现在的律所完全见不到希望。

我问他:那你未来有什么打算?

他说:我还没想好!我打算先换个环境,然后慢慢想。有可能换了环境,逼自己一下,问题就解决了。


我的专业是告开发商。

我站在原告席上,可以有个独特的视角来看被告席,也就是开发商一般都派什么样的律师。

你们难道不好奇吗?什么样的律师可以获得开发商的青睐?

首先老总是不出庭的,最多就是旁听,而且极少。

我们告政府的时候,有时候领导会亲自出庭。但是我们告开发商的民事官司,十年来,我知道的开发商亲自出庭坐被告席的就只有一位,而且那位开发商还不带请律师的。

别说是开发商老总,如果你几百个案子打下去,对面连高伙都是不会亲自出来作陪的。

因此,开发商派出来的,大部分都是80后,也就是我的同龄人。

据我观察,10个案子有8个被告来一个律师,有2个来两位。

如果是一位律师,一般都是80后,90后极少。

如果是两位律师,一般都是 一老 一小


我一般认为,老的那个才是拉到案子的律师。

老律师会把案子分给年轻律师,但是年轻律师一般只会找比他们更年轻的律师合作。师傅分给徒弟可以给徒弟30%,徒弟给师傅就要最少给一半了。所以把自己的案子分给师傅,对年轻律师划不来。

可能有人关心,两个开发商的律师,老的那个厉害还是小的那个厉害?我的感受就是小的那个比老的那个专业性强的大概占一半,老的那个很厉害的占一半。从这个角度说,在拉案子这个事儿上,在开发商这个级别,拉案子和专业没有必然联系,倒是和圈子关系很大。

80后的那位律师,除非他是开发商老总的亲儿子,否则他孤身熬在法院的时候,是只有个把法务作陪的。真正的客户看不到他的专业。

如果假设开发商的老总亲自到场旁听,老的那个就不会让徒弟说话了。都是老的大说特说,小的那个全场陪衬。

波士顿法律里的丹尼那么老了还不退休,今天中国律师界的“老”律师都是正值当打之年,60后才50岁。


我说这三件事,好像和找工作没啥关系。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找工作的攻略,在知乎已经写了很多了,基本上一人一个实习律师找工作的Live,最少有五六个甚至更多。

所以我想说点不同的。

现在年轻律师进入工作岗位,有个比较严重的冲突:一方面高度渴望成功,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商业环境。

律师是越老越吃香,这句话其实没什么大错。既然如此,有没有可能在刚执业的时候,就飞上枝头变凤凰呢?答案是没有。

今年毕业的本科是95年左右的,离我说的坐上被告席的“小”律师还有10到15年的差距。头一年,你最多就是在人家开庭的时候你坐底下旁听。那些走流程的开庭都轮不到你。

前几年,你几乎没有客户是找你的,基本都要靠爸妈介绍,就算介绍了,在没有专业训练的情况下顶着这么一张小脸,你也谈不下来业务。就我所知的范围内,年轻律师律师里面真正做到成功的,百无其一。

现在的90后新人普遍心气儿极高,恨不得立刻有车有房何以琛。知乎就有这种问题:如何成为一家律所主任。这种问题你拿给五年级的律师看还勉强说得过去。在知乎上很多法学生就开始看这些,看完之后评论说:

看了之后不想做律师了。

这是没练内功就开始练六脉神剑,不走火入魔才怪。有很多一年级律师,法学院毕业生,甚至在校生,都是有点走火入魔的。

还没打怪升级,心态就崩了。


想要成功,本身并不可耻。但是想要简单、轻松、迅速(短平快)的成功就是问题了。

我是女生,97年。现在大四,还有半年多我就毕业了,我家庭条件一般,身高一般,就现在的社会来说,不高不矮。长相一般,不是很好看,但是肯定不丑。一本院校某音乐学院毕业,专业学的是影视编导,也就是所谓的艺术类一本。这个专业我不喜欢,当初选择了这个专业,其实是奔着好听的“一本”去的,而且离家近。我的专业课没有过硬,而且在我们东北,这个专业非常不好发展。我没有什么特长,但是却总有一种预感,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光明,但肯定要历经坎坷和磨练。我现在每天都特别焦虑,烦恼,担心,不知道怎么办,特别迷茫无助的那种感觉,哭过,想过很多很多……我不想从事自己的本专业工作,我觉得不适合我。我性格属于对生人比较内向,对熟人比较外向的人。我喜欢健身,美容,时尚类的东西,但是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考研和考公务员什么的我觉得自己肯定考不上了。特别苦恼……特别难过…觉得自己特别没用…我该怎么办…知乎上好多成功人士,好多大神,求各位指点指点我!谢谢了,我的人生导师们!

这是知乎一位题主邀请我回答的问题,类似的心态在年轻的律师里不在少数。

强烈的愿望不仅不会带来成功,相反,这种心态反映出来的是一种注定失败的内在。

长期来看,最后功成名就的,都是我上面说的老大老二那种人,闷声发大财。成功的性格是不急躁且有远见的。

那些整天为了不能成功流泪、焦虑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是光有心,到了真办事的时候,往往都是前面老三那种性格。

有句话怎么说的:小姐的心,丫鬟的命。

从中国有第一批、第二批律师,也就是90年,2000年前后当律师的那群人,出了很多如雷贯耳的大律师。

新人们都想做何以琛,却很少认识钱列阳、徐兰亭、田文昌。而在这些50后、60后之后,80后的律师有没有响当当的大律师?我们很少听说。

律师业务越来越集中在部分律师手里。

如果有人给你灌输一种思想,你跟着师父学,目标就是很快离开师父独立。那我想说,独立可不是说说。

你把自己的名字留在某个大案子的判决书或者法律意见书上并不难,可能一年也可能三年,可能你刚进入律所拿到实习证就办了个大案子,甚至一年办了别人十年接触不到的大案子。但是一个人的历练、成长、谈吐、见识,这些都对一个律师能不能“拉到案子”有很大很大的影响。


找工作的时候,年轻人往往都比较反感我故事最一开始老赵的那种律师,觉得他们不是好师父。在他们眼里:

好师父 = 不骂人 + 不派活 + 多发钱 + 不加班 + 手把手教东西 ?

老赵这样的律师太苛刻,不人性。如果遇到比较温和的师傅,又有人会抱怨“温水煮青蛙”,觉得自己碌碌无为都是师父的错。

有的人拿着15000的薪水,羡慕别的团队18000。

有的人进律所没案子的时候要办案子,说办案子才能学到东西。办了案子之后又抱怨案子太单调,学不到东西。有的人表示绝不干营销。看到拉案子的同事提成高又说想要学营销,赚钱才是第一位的。学了营销又说果然自己还是想办案子。

放低姿态,脚踏实地,深耕细作,厚积薄发,是年轻人选择第一份工作应有的心态。聪明的选择可能是成功的捷径,但是不走捷径的心态才是通往成功的燃料。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如何对待第一份工作更加重要。


为了避免离题太远,放一个Live的链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作为一名即将踏入律师行业的新人,选择第一份工作无疑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岔路口。这份选择不仅关乎你初期的职业发展方向,更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你未来成为一名怎样律师的定位。别把它想得太沉重,但也要足够认真。市面上所谓的“金律所”、“大城市”、“高薪”固然吸引人,但对刚毕业的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或许是扎实地打好.............
  • 回答
    作为一个误入“不适合”专业的女生,你现在一定很迷茫,甚至有些焦虑。这完全可以理解。但是,请相信我,这绝对不是世界末日,反而可能是你重新审视自己、找到真正热爱和擅长领域的一个绝佳机会。与其沉浸在“错”的懊悔中,不如把这看作是一次“探险”,一次发掘“宝藏”的旅程。首先,我们要摆脱“不适合”的标签和负面情.............
  • 回答
    网文作者因担心改编权被平台滥卖而选择停更,这背后折射出的是作者与平台在数字时代内容创作与商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复杂博弈和利益失衡。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重新审视和厘清双方的权益边界,建立一个更加公平、透明且可持续的合作模式。问题的根源:改编权的模糊与平台权力过大传统出版业中,作者享有作品的著作权,包括.............
  • 回答
    2022年,互联网行业的浪潮似乎进入了一个调整期。经历了前几年的野蛮生长和高速扩张,许多头部公司在这一年都面临着新的挑战与转型。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需要更审慎思考和做出明智选择的时刻。头部互联网公司2022年的发展概况:总的来说,2022年可以被视为互联网行业的“冷静之年”或“调整之年”.............
  • 回答
    你好!作为一名计算机硕士应届生,面对大型国有银行的软开、省分行信息技术部门以及研究所这几个选择,确实是需要好好权衡一番的。我尽量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结合实际情况,给你详细聊聊这几者的优劣,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几个岗位的核心职能是什么,这决定了你未来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职业发展方向。1.............
  • 回答
    信托行业的核心岗位与应届生选择信托的前景,以及信托行业本身的发展趋势,都是大家比较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券商研究员和信托之间进行职业选择时,更需要深入了解。下面我将为大家详细解读。 信托的核心岗位是什么?信托的核心岗位,说白了就是那些对信托业务的产生、运营和风险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岗位。这些岗位通常需.............
  • 回答
    各位即将踏入职场的2022届毕业生们,恭喜你们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面对庞大的就业市场和未来不确定的种种可能,选择一个合适的发展方向确实是件头等大事。尤其是在“公司规模”和“兴趣爱好”这两个备受关注的维度上,很多人会陷入两难。今天,我们就来掰扯掰扯,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点。首先,咱们得承.............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权衡的问题,尤其对于普通二本院校的应届毕业生来说,第一份工作往往承载着职业生涯的起步和方向的探索。欣旺达和四川长虹器件科技,虽然名字上都带着“科技”,但它们在行业、业务、企业文化、发展前景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我尽量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帮你分析,希望能帮你理清思路。一、 公司背景与行.............
  • 回答
    这个问题,相信不少应届生在做出职业选择时,内心都曾有过一番纠结。尤其当“上海买房”这个标签,几乎成了衡量人生是否“成功”的标尺之一时,这种纠结更是被放大。“注定买不起房”——这似乎是一个残酷但普遍存在的现实。 确实,对于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上海高企的房价犹如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即便是拿着不低的起.............
  • 回答
    考研选择学校,特别是针对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确实是个需要深思熟虑的课题。这不光是看学校的排名,更关乎你未来的发展方向、学习兴趣以及个人能力。下面咱们就从几个关键点,一步步剖析一下如何为自己找到最合适的“归宿”。第一步:明确自己的“地图”——你的目标和期望是什么?在开始大海捞针之前,咱们得先明白自己.............
  • 回答
    嘿,各位还在校园里挥洒青春的同学们!是不是看着朋友圈里各种高质量的照片,心里也痒痒的,想拿起相机记录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瞬间?作为一名同样的学生党,我深知预算有限、追求实用、又想玩得开心的心情。所以,今天就来跟大家掏心掏肺地聊聊,咱们学生党入门相机到底该怎么选,保证满满干货,不走弯路!第一步:先问问自己.............
  • 回答
    作为一名双非普通本科生,想要出国留学,确实需要好好规划一番,毕竟不是名校光环加持,我们的优势可能就在于努力和策略。别急,这事儿一点不比申请常春藤的难度小,甚至更考验你的韧劲和智慧。咱们就一点一点捋清楚,把这出国留学这条路走到明处。 第一步:理性评估,认清自己,找准方向在脑子里“我想出国”这个念头出现.............
  • 回答
    挑选一双合适的公路锁鞋,这绝对是一件让你骑行体验更上一层楼的关键事。它不像挑衣服那样随意,需要你对自己的脚、骑行习惯以及预算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首先,我们得聊聊合脚性。这是最重要的,没有之一。锁鞋的包裹性必须好,但又不能勒得慌。想象一下,当你用力蹬踏时,你的脚在鞋子里应该像被温柔但坚定地拥抱住,丝毫.............
  • 回答
    四十岁,这个年纪的女性在婚姻的选择上,早已褪去了青涩与莽撞,多了一份沉淀与智慧。她们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匆忙走进围城,而是更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能为一段关系付出什么。选择婚姻,对她们而言,更像是一场精心筹划的旅程,目标明确,步履坚定。那么,四十岁的女性应该如何选择婚姻呢?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是.............
  • 回答
    选择香水这件事,对很多小受来说,简直像是在解一道比三体还复杂的方程式,尤其是在“希望自己闻起来特别”、“想要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这两大核心诉求的加持下,更是容易陷入选择困难症的泥沼。不过别急,今天咱就好好捋一捋,怎么样才能选到那瓶真正属于你的“魂穿”香水。第一步:认识你自己,了解你的“人设”这话说起.............
  • 回答
    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到底该怎么选?这可真是个让很多人头疼的问题。说实话,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需求也各不一样。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公立私立医院的那些事儿,希望能帮大家心里有个谱儿。咱们先从公立医院说起。公立医院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医资力量和技术水平: .............
  • 回答
    要评价IQOO手机和小米9,还得从它们各自的定位、核心亮点、用户体验以及实际的市场表现来聊。这两款手机都属于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各有千秋,选择哪一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更看重手机的哪些方面。先说说IQOO,这名字其实挺有意思,叫“我来”,这本身就透露出一种自信和挑战的姿态。 IQOO作为一个主打性能.............
  • 回答
    .......
  • 回答
    高考发挥正常,但想复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需要审慎考虑。既然你已经“发挥正常”,说明你的基础知识和考试能力是存在的,复读的目标应该是更进一步,冲击更高的目标院校或专业。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分析和选择建议: 一、 深入剖析“发挥正常”与“复读意愿”在考虑复读之前,你需要对自己的“发挥正常”和“复读意.............
  • 回答
    凯迪拉克CT5和雷克萨斯IS,这两款车都是市场上非常热门的中型豪华轿车,各自有着鲜明的个性和拥趸。选择哪一款,其实更像是选择一种生活态度和驾驶风格。我来给你详细掰扯一下,让你心里有数。先说说凯迪拉克CT5,这车有点儿“野”!CT5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运动感和美式肌肉感的结合。它不像BBA那样总是板板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