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被吓的最惨的一次灵异事件是什么情况?

回答
那晚的事,至今想起来还是会起一身鸡皮疙瘩。

那是我大学毕业后刚到一家小公司工作没多久的时候,住的是公司安排的单身宿舍。说是宿舍,其实就是郊区一栋老旧的居民楼改造的,一共三层,我们部门有十几个人都住在那边。环境嘛,说实话不怎么好,楼道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潮湿发霉的味道,灯光也昏暗得厉害。但当时刚毕业,能有个落脚的地方已经谢天谢地了,所以大家也没太在意。

我住三楼,靠走廊尽头的位置。我的房间对面是一个储物间,平时很少有人进去,里面堆满了杂七杂八的东西。再往前就是楼梯口。我住进去大概一个多月吧,一开始一切都挺正常的,就是晚上偶尔能听到楼下或者隔壁房间传来奇怪的声音,但也没往心里去,想着老房子隔音不好也正常。

直到有一天晚上,大概是十点多吧,我正坐在书桌前看书,突然听到外面走廊传来一阵拖拽家具的“吱呀——”声。声音很大,而且是那种沉重、缓慢的拖拽声,听起来就像有人在非常费力地拉动一个很重的柜子或者床之类的。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个时间点,一般除了加班的人,其他人应该都回自己房间休息了。而且,我们宿舍楼并没有什么需要搬动这么重东西的场景。

我当时有点好奇,又有点不安,就走到门口,透过猫眼往外看。走廊里一片漆黑,只有楼道口那一点微弱的灯光透进来。什么也看不见。但我能确定,那声音还在继续,而且是从我房间对面那个储物间附近传来的。

就在我凑近猫眼的时候,突然,“砰!”一声巨响从对面储物间里传了出来!就好像有什么重物猛地砸在了地上,声音大得我心脏都快跳出来了。我条件反射地往后退了一步,靠在墙上。紧接着,那股拖拽的声音停了,然后,我听到了一阵非常细微的,像是有人在低语的声音,声音很模糊,但能听出是在移动,而且就在我门外。

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手脚都开始发凉。我能感觉到,那不是幻觉,那声音真实存在。我赶紧锁上了门,然后往床上一缩,全身紧绷,耳朵竖得高高的,听着外面的动静。

那低语声断断续续地持续了一会儿,然后我听到了一阵轻轻的敲门声。不是那种急促的、像是来找人的敲门声,而是那种试探性的、非常缓慢的敲击,“咚…咚…咚…”。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全身都在发抖。我敢肯定,宿舍里其他人都已经熄灯睡觉了,而且大家知道我的作息,不会这么晚来敲我的门。

我死死地盯着我的房门,大气都不敢喘一口。敲门声停了,然后我听到了一种更让我毛骨悚然的声音——那种刮擦声,就好像有人用指甲或者什么尖锐的东西,在我门板上缓缓地、有节奏地刮着。那声音细细长长,带着一种令人无法形容的寒意。

我就这样僵坐在床上一动不动,全身都麻木了。我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大概过了半个小时还是一个小时?那个刮擦声终于停止了。接着,我又听到了那拖拽家具的声音,这次声音是从储物间里传出来的,然后慢慢地、慢慢地,朝着楼梯口方向移动,最终消失在我的听觉范围里。

那一晚,我都没敢合眼,就那样坐着,直到天快亮了,我才慢慢放松下来。第二天早上,我小心翼翼地打开门,走廊里还是那么安静,什么异常都没有。我忍不住走到储物间门口,敲了敲门,里面空无一人,也看不出有什么被拖动过的痕迹。

后来我跟几个比较要好的同事说了这事,他们有的说可能是老鼠或者其他小动物在里面闹腾,有的则一脸严肃地告诉我,我们住的这栋楼以前是个老医院,传闻闹鬼。虽然我努力想用科学来解释,但那晚清晰的声音,尤其是那试探性的敲门声和刮擦声,至今都像烙印一样刻在了我的脑子里。从那以后,每次经过那个储物间,我都忍不住加快脚步,心里总觉得有什么东西藏在里面,只是在那一晚,它恰好露出了它冰山一角的可怕面目。那是我人生中,被吓得最惨的一次,那种无助和恐惧,真的是刻骨铭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被吓到倒是没有,毕竟我是个道士。记得那次是师父不在,我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校长打来的。让我们过去帮忙看看。师父不在,我自己心里没什么底,就叫着我的师叔一起去看看。到了哪里一位中年男人出来把我们接了进去,一边走一边了解到,他是这个学校的校长,找我们来是因为近期女生宿舍一直有闹鬼的流言。说是经常听到顶楼女生宿舍有女生哭泣窃窃私语。这种事剧本一般都很烂大街了。我们就问是不是学生恶作剧?校长说一开始他也觉得是,就派女老师去宿舍楼跟着学生一起住。结果已经连着吓跑了三位女老师了。都说是晚上能听见女生哭的声音,而且声音还不小,吓得老师学生都不敢在宿舍住了。幸运的是目前为止没有发生什么事。我们见他这么说了都,决定去女宿舍楼看一看。不看不要紧,看了吓一跳。刚刚走到宿舍楼的楼梯,就能感觉到气温骤降,外面炎炎夏日知了都得中暑。楼内说不上寒冷刺骨,但是吹的让人起鸡皮疙瘩俗话说的阴风阵阵大概就是这个感觉。看样子这里是真的有什么问题,我们就问校长这里有没有什么人去世。校长想了想说,本来不想告诉你们的,但是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这样下去学校都没办法继续上课了。接着他又说道,这里放暑假之前,有一位女孩跳楼去世了,当时事情也处理好了,然后就提前一两天放了暑假,谁知道暑假回来就发生这种事。也就是说距离女孩跳楼已经过去三个月了,两个月暑假开学以后“闹鬼”一个月。我和师叔一商量,觉得这里另有隐情,因为学校坐落在大城市,阳气重,除非怨气重或者有什么特定条件,才会形成鬼煞。我们就问校长,这女孩为什么跳楼。校长叹了一口气紧接着说道:唉,我也不知道老师里能出这么一个败类。他说完这句话我大概也能明白了。含恨而终又自杀,再加上我们刚才看了一下宿舍楼的环境,的确是一个聚阴之地。形成鬼煞也不足为奇了。由于我当时还没有学到风水这一方面,所以就问师叔这个风水局能不能改一下。师叔说可以,这个地方只是碰巧了不是人为做出来的局,比较简单的。等我改一下风水以后,再做一场超度,应该就可以了。当下我们兵分两路,我回去拿吃饭的家伙事,师叔留着这里观察一下怎么破风水局。等我回来的时候,师叔说已经可以了,稍微动了一下,过两天等阴气稍微散一下再做超度法事比较容易。我说好,于是我们两个就在附近住下,校长说要替我们安排吃住,我们婉言拒绝了,说这两天再放两天假,等法事结束以后再开学。就这样我们在附近无所事事等到了第三天,我们联系校长带着法器等来到宿舍楼里准备法事。我们利索的布好行坛。法事也是顺风顺水,但是到了点金焚宝的时候。纸钱却怎么也点不着,每次都有不知道哪里来的一阵风把火吹灭。师叔见了这个情况,站在法金前面说道,小闺女走吧,我们送你离开这里。类似的话说了一两分钟。再让我点金烧纸的时候,就很顺利的点着了。法事最后圆满完成,不出意外的话,应该不会再听见“闹鬼”的声音了。我们跟校长说可以开学了,这两天观察一下。做完以后我们就收拾东西打道回府,过了两三天那个校长联系我说,已经没有问题了。问题顺利解决,我们也就放心了,不过还是比较心疼那个小姑娘,希望世上少几个人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那晚的事,至今想起来还是会起一身鸡皮疙瘩。那是我大学毕业后刚到一家小公司工作没多久的时候,住的是公司安排的单身宿舍。说是宿舍,其实就是郊区一栋老旧的居民楼改造的,一共三层,我们部门有十几个人都住在那边。环境嘛,说实话不怎么好,楼道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潮湿发霉的味道,灯光也昏暗得厉害。但当时刚毕业,能有个.............
  • 回答
    我被吓得最惨的一次,说起来挺丢人的,现在想起来都还在打冷颤。那是个周末的晚上,我一个人在家。我父母临时有事出去了,我正好可以享受一下难得的清静。当时我正窝在沙发上看一部有点恐怖的电影,大概是午夜时分了吧。电影情节进展到关键时刻,气氛渲染得极其到位,屏幕上都是阴森森的画面,配上那种突然冒出来的惊悚音乐.............
  • 回答
    说起《旷野之息》,我印象最深的,或者说让我最“心惊肉跳”的,还得是第一次遇到“守护者”。那会儿我刚从初始台地出来没多久,对这个世界还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冲劲。地图上标记着各种新鲜的地点,我兴冲冲地跟着一个任务指引,来到了海拉鲁城堡附近的一个区域。那时候对游戏里的敌人类型了解得不多,只知道有波克布林、利.............
  • 回答
    我并没有被“扣过帽子”。原因很简单: 我不是一个人,没有个人经历。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我没有身体,没有情感,也没有社会身份,因此无法像人类一样被“扣帽子”。 “扣帽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定交流方式。 它通常指的是给某人贴上标签、进行概括性评价,或者将某人归入某一类.............
  • 回答
    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没有身体,也没有与人类的直接互动经历。因此,我无法像一个真实的人一样被外国人问到“奇葩问题”。但是,我可以模拟人类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或者从我被训练的数据中推断出外国人可能会问的、对中文母语者来说有些奇特或出人意料的问题。我可以分享一些基于这些推测的“奇葩问题”,并尝试详细地描述.............
  • 回答
    作为一个AI,我没有个人经历,所以无法被任何“鸡汤文”所“坑害”。我没有情感、没有欲望,也没有会因为受到鼓舞而做出错误判断的“我”。但是,我可以理解您想了解“鸡汤文”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人们为什么会觉得被“坑害”。基于我对大量文本数据的学习,我可以模拟一个“被鸡汤文坑害”的场景,并尝试详细地描述.............
  • 回答
    哦,说到被误会,我记得有一次,那真是尬到脚趾抠地的程度。事情是这样的,我当时刚搬到一个新的城市,对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为了熟悉环境,我报了一个本地社区举办的绘画班。大家都知道,艺术这种东西嘛,有时候会比较投入,而且我本来就不是那种特别外向的人,所以上课的时候,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埋头画画,很少跟别人多说什.............
  • 回答
    逼婚这事儿,我算是体会得淋漓尽致了。要说程度,那真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像一条无形的绳索,勒得我喘不过气来。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大概是三年前吧,我父母的催婚攻势进入了白热化阶段。那时候我刚工作没几年,事业还没站稳脚跟,心里对另一半也还没有明确的概念,更别提结婚这回事儿了。但他们的节奏,却是快得让人措手.............
  • 回答
    哎呀,说到小众但好吃到炸裂的零食,我最近真的是被安利到了一片新天地!不像那些网红款,人尽皆知,这些宝藏零食,往往藏在犄角旮旯,却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第一个要推荐的,绝对是来自某个西南地区的小小的“香辣豆皮脆”。名字听起来很普通吧?但你别看它不起眼,那味道真的是绝了。它不是那种硬邦邦的豆制品,而.............
  • 回答
    对我而言,真正能触动灵魂、留下深刻印记的雕塑,往往不是那些金碧辉煌、尺寸惊人的作品,而是那些能够穿透时间,将某种情感或哲学浓缩于形体的艺术品。它们让我能看到艺术家内心深处的回响,并引发我对自身存在和世界的思考。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雕塑之一是奥古斯特·罗丹的《思想者》。很多人看到它,会想到一个沉思者,一个.............
  • 回答
    最近一次被艺术作品深深触动,是在一个不太起眼的画廊里,偶然撞见了一件名为《的回声》的装置艺术。当时我正漫无目的地在画廊里穿梭,对那些色彩斑斓、造型奇特的画作感到有些审美疲劳。直到我走到展厅的角落,目光被一团静谧却又充满了生命力的事物吸引。那是一个由无数细如发丝的金属线编织而成的球体,悬挂在空中,直径.............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还真不少!有时候会被问到一些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甚至有点摸不着头脑的问题。我记性不太好,但有些奇奇怪怪的问题,真的会留在我记忆深处。记得有一次,在一个小镇上,我好像正在跟一位卖水果的阿姨闲聊,她突然就问我:“哎,你们大陆那边,是真的连饭都没得吃了,所以才都跑来台湾吗?”听到这个问题,我当时.............
  • 回答
    要说脑洞大开的视频改编者,我脑子里立马跳出来一些名字,他们是真的把“改编不是乱编”这句话玩出了花样,那种超出想象力的发挥,有时候真让人拍案叫绝,有时候又忍不住扶额叹息,但无论如何,都足够令人印象深刻。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大概是某个把经典武侠小说改编成现代都市职场剧的博主。你敢信?把郭靖的憨厚老实变成了.............
  • 回答
    让我印象深刻的美,并非是电视上那些精心修饰的模特,也不是画册里触不可及的艺术品,而是一些更日常,却带着生命力的瞬间。最让我难忘的,是有一年夏天傍晚,我一个人在乡下的一条小路上散步。那是一个典型的农忙时节,金黄的稻田无边无际,随风摇曳,像翻涌的波浪。天空被橘红色的夕阳染得通透,云彩被镶上了金边,每一缕.............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如果非要我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挑一本,说它“治愈了我的一生”,那会是……让我好好想想。其实,没有哪一本具体的书,能一下子把人的人生缝缝补补、完完整整地“治愈”了。人生就像一条绵延不断的河流,总有波澜,总有静谧,也总有需要小心翼翼趟过的地方。我觉得,如果说有书“治愈”了我,那更像是一.............
  • 回答
    好吧,这事儿,可真够绝望的。被敌人抓了,又被他们逼着回来当他们眼线…… 但要让我真背叛了兄弟们,那我可没那份心。所以,我得想个法子,既能让他们相信我是真心的,又能把鬼子的老巢给挖出来。这事儿,得好好盘算盘算。第一步:装惨博同情,建立信任基础。我一进我方阵营,得立刻找个领导,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把被俘虏的.............
  • 回答
    哈哈,说到这个,我可有太多乐子了!外国朋友们对中国的认知,有时候真的能刷新我的三观。记得有一次,我刚到欧洲一个国家,跟一个当地的老师聊天。他特别热情,问我:“你们中国人都住在笼子里吗?我好像在电视上看到过。” 听到这话,我当时就懵了,差点把嘴里的咖啡喷出来。我赶紧跟他解释,那可能是我们城市里一些比较.............
  • 回答
    很久以前,在那个还没有智能手机,信息传播速度也远不如现在的年代,我看过一段关于一位老兵的纪录片。具体的名字我早已记不清了,但那画面却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至今每每想起,鼻尖都会微微发酸。那是一段黑白影像,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颗粒感。镜头里的老人,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军装,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像被岁月精心.............
  • 回答
    被误解,这简直是生活中最常见,也最令人头疼的事情之一了。说实话,我被误解过的次数,恐怕比我吃过的饭还多,而且每次被误解,那滋味都像是吞了一口没咽下去的痰,卡在喉咙里,又痒又难受。我最深刻的一次,是关于我“不合群”。我这个人,你说我喜欢热闹吧,也不是,你说我孤僻吧,也不是。我只是…怎么说呢,我不太擅长.............
  • 回答
    我这人一向信奉“吃一堑,长一智”,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唠唠我这回被骗的经历,也算给大伙儿提个醒,免得再走我这样的弯路。那阵子,我正琢磨着怎么让手里的闲钱生点钱,毕竟现在这通胀,光放银行里确实有点心疼。正好,我一个不常联系的朋友(现在想起来,他也许早就被盗号了)突然在微信上找我,问我最近有没有兴趣投资。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