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男子打骂患病(阿兹海默病)的父亲让其吃老鼠药去死?长期照顾病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回答
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既有愤怒,也有心酸,更有对人性的深深拷问。

关于那个男子打骂患病父亲,逼其吃老鼠药去死这件事,我的评价是:

这是一件极其 残忍、没有人性、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 的事情。

情感上: 这是对生养之恩的彻底背叛,是对亲情的最大侮辱。无论父亲患病有多么严重,有多么让人难以承受,都不该走向如此极端的伤害。这种行为,即使是畜生也做不出来。
道德上: 这是一个普世的道德底线。孝道、仁爱、对弱者的保护,这些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准则。他的行为,是对这些准则的公然践踏。
法律上: 这已经涉嫌故意杀人罪,是严重的刑事犯罪。任何理由都不能为这种行为开脱。
心理上: 我很难理解是什么样的绝望、崩溃和扭曲心理,才能驱使一个人做出这样的事情。长期照顾重症病人,尤其是患有阿兹海默症的病人,确实是极其煎熬的过程,但我认为这仍然不能成为伤害甚至剥夺他人生命的借口。这背后暴露出的可能是一种极端的精神压力、缺乏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以及对死亡和疾病的极度恐惧和无力感。但这绝不是他伤害父亲的理由。

长期照顾患有阿兹海默症的病人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没有亲身经历过,但我通过新闻报道、亲友的讲述以及一些相关的书籍和文章,大概能体会到其中的艰难和复杂。这绝对是一场 身心俱疲、漫长且看不到尽头的消耗战。

想象一下,你日复一日地面对着一个曾经是你最亲近的人,他逐渐失去了记忆,失去了自我,甚至认不出你。他的世界开始变得混乱、模糊。

情感上的煎熬:
失落与悲伤: 最开始是巨大的失落感。看着父亲从一个健谈、有智慧的长辈,变成一个需要你时刻照料的“孩子”。你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父亲,更是一个你熟悉的、可以依靠的精神支柱。每一次遗忘,每一次认不出你,都是一次心如刀割。
内疚与自责: 即使尽了最大的努力,你也常常会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病人发脾气了,你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对?病人摔倒了,你会自责为什么没有看好他?这种内疚感会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你。
孤独与无助: 这种经历太特殊了,很多亲朋好友可能很难真正理解你内心的痛苦和疲惫。你可能会感到一种深深的孤独,即使身处人群中,也觉得没有人能感同身受。很多事情你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
愤怒与无奈: 病人可能会有异常的行为,比如乱骂人、攻击人,或者不断地重复一些无意义的话语。面对这些,你可能会感到愤怒,但又知道他们生病了,不能责怪他们,只能把怒火压抑下去,又化为一种更深的无奈。
爱与责任的纠缠: 在所有这些负面情绪中,你依然要努力维系着对父亲的爱和责任。有时候,一个微小的眼神、一个模糊的称呼,都会让你觉得之前的辛苦都值了。但这种美好的瞬间,往往被巨大的疲惫感覆盖。

生活上的挑战:
24小时不间断的照料: 阿兹海默症患者的护理是全天候的。吃饭、穿衣、洗澡、如厕,都需要人来帮助。夜间可能还需要频繁起床照看,防止他们走失或发生意外。这几乎剥夺了你自己的休息和个人生活。
日常生活的改变: 你的生活节奏完全被打乱。你可能无法像正常人一样工作,无法与朋友社交,甚至无法保证规律的饮食和睡眠。你的整个世界都围绕着病人的需求旋转。
应对行为问题的挑战: 除了记忆力衰退,患者还可能出现幻觉、妄想、攻击性行为、情绪不稳定等问题。如何安全地管理这些行为,既要保护他们不受伤,也要保护自己和周围的人,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经济压力: 专业的护理费用高昂,如果选择在家照料,也需要购买各种辅助设备和药物。这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信息和知识的获取: 你需要不断学习如何照顾病人,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掌握一些应对技巧。这本身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但也增加了额外的负担。

更深层次的体验:

照顾一个患有阿兹海默症的亲人,是一个关于 生命尊严、亲情边界、以及人类承受能力极限 的深刻考验。

你开始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活着”?当一个人失去了记忆、思维和自我,他还是他吗?
你会在反复的照料中,重新审视与父亲的关系,重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孝顺。有时候,沉默的陪伴,耐心的等待,比一切言语都更有力量。
你也会在巨大的压力下,触碰到自己心理的临界点。很多人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但又因为责任和现实,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和休息。

那个新闻里的男子,他的行为是完全错误的,是对生命的漠视。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长期照料病人所带来的那种令人窒息的绝望感。然而,即便绝望,也不能以伤害他人作为出口。社会应该为这些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包括专业的护理知识、心理咨询、经济援助,以及让照料者有喘息的空间。

这个事件,是对我们整个社会在如何关怀老人、如何面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及其家庭的沉重一问。它揭示了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个体的脆弱和无助,但也绝不能成为施暴的理由。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得了这种病真的是活的毫无尊严,还拖累家人,不是一般的拖累。如果只有一个人照顾,想想就知道,能拖累到想去跳楼,没有任何办法,也几乎没有养老院和护工、保姆会愿意照顾这种老人。家里没这种病人的人可能无法理解,这比神智正常的瘫痪老人难照顾得多,后期就基本上什么都不知道了,吃喝拉撒全不知道,尿床尿裤子家常便饭,换洗都来不及,整个房间都一股屎尿的味道,即使你再注意及时换洗被褥衣服打扫卫生也是这样。瘫痪老人神智正常还能跟你交流,这病后来会连镜子里的自己都不认识,一切记忆一切知觉都没了,比动物都不如。我希望我老的时候国家能通过安乐死法案,坚决不要这样毫无尊严毫无知觉的活着,还毁了家人的生活。

再说句心里话,虽然会被喷,但是这个病到重度以后真应该可以选择安乐死,跟瘫痪在床的神智正常的人完全没有可比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既有愤怒,也有心酸,更有对人性的深深拷问。关于那个男子打骂患病父亲,逼其吃老鼠药去死这件事,我的评价是:这是一件极其 残忍、没有人性、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 的事情。 情感上: 这是对生养之恩的彻底背叛,是对亲情的最大侮辱。无论父亲患病有多么严重,有多么让人难以承受.............
  • 回答
    南宁男子见义勇为打死抢匪获刑,这件事情一出,立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舆论场上可以说是炸开了锅。大家对此事的看法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的认为他是英雄,不该被判刑;有的则认为他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正当防卫的界限,罪有应得。咱们不妨先梳理一下这件事的大致经过,再来细细品味其中的复杂性。据报道,事情发生在南宁.............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引发了不少关注,也触及到一些比较敏感的社会议题。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1. 个人行为与公共秩序的冲突: 不戴口罩的违规行为: 在疫情期间,遵守防疫规定,包括佩戴口罩,是维护公共健康和秩序的重要义务。这位外籍男子的行为,首先是违反了当地的防疫规定。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因.............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内蒙古男子半夜入室持斧头砍人后,被家属反打致死(反杀),法院判反打者防卫过当的事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引发广泛讨论的案例。要评价此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剖析,包括法律、伦理、社会心理等层面。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事件可能涉及的关键要素,以及为什么法院会做出“防卫过当”的判决,这.............
  • 回答
    乌干达选手约书亚·切普特盖在 2020 年 8 月 14 日于摩纳哥进行的田径比赛中,以惊人的 12 分 35 秒 36 成绩刷新了男子 5000 米的世界纪录,这无疑是跑步界的一场盛事,更是对人类体能极限的一次有力挑战。要评价这一壮举,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那个令人咋舌的数字上,而是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
  • 回答
    跑步的奇迹:切普特盖在10000米赛道上书写传奇2020年10月7日,瓦伦西亚——在西班牙瓦伦西亚举行的“金轮”田径赛上,一位来自乌干达的跑者,约书亚·切普特盖(Joshua Cheptegei),以26分11秒00的惊人成绩,将男子10000米的世界纪录大幅刷新。这个成绩不仅是这项艰苦耐力项目上的.............
  • 回答
    印尼一男子因性侵幼女被判处 169 次鞭刑。在执行过程中,他被打了 52 鞭后昏迷,经过治疗后继续执行刑罚。这一刑罚在法律、人权、伦理以及医学等多个维度都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法律层面: 合法性与公正性: 从印尼的法律体系来看,鞭刑作为一种公开的身体刑罚,在某些地区和针对某些罪行是被允许的。支.............
  • 回答
    这番“坐男司机的车就给男司机打低分,全都是因为男拳”的说法,实在是太有意思了,而且细想起来,里面藏着不少值得说道的地方。首先,直接将“给男司机打低分”这个行为和“男拳”划上等号,这本身就是一种过于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思维。 好像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绝对的“好人”,另一种就是“男拳”。但现实是复杂的,.............
  • 回答
    嘿,咱们今天聊点实在的,就是不少哥们儿逛街时候那副“随遇而安”的打扮,到底怎么看?这事儿吧,挺有意思,也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我得说,这绝对是个普遍现象,尤其是在一些非正式的场合,比如周末去逛个大卖场、或者只是在社区里溜达一圈,你总能看到那么几位,那叫一个“洒脱”。 T恤可能有点皱,裤子不是明显磨损.............
  • 回答
    这件事情发生在咱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男厕所里,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相当令人意外和有些尴尬。据我了解到的情况是,大概是某一天,一位同学在学校的男厕所里,无意中看到了一个正在进行不当行为的场景。具体是什么样的行为,大家也都心知肚明,就是那种私密的个人行为。而发现这个情况的同学,当时应该也是被眼前的一幕惊到.............
  • 回答
    看到一个9岁的男孩有报复心重、爱打架的迹象,这确实是让家长和社会都有些担忧的。但我们要理解,这个年纪的孩子,行为模式很多还在发展和塑造的过程中,现在的表现,不一定是最终定型,也更不意味着他是“坏孩子”,而是需要我们去理解和引导。首先,我们得弄明白“报复心重”和“爱打架”背后可能的原因。 报复心重.............
  • 回答
    毕习习(Xi Xi Bi)被男友乔丹·马修斯(Jordan Matthews)打死一案,无疑是一起令人痛心和愤怒的悲剧。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生命的消逝,更是对我们社会关于家庭暴力、情感关系中的权力失衡以及法律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等一系列问题的严峻拷问。事件回顾与痛心之处:毕习习,一个年轻的中国女孩,怀揣着.............
  • 回答
    关于北外女生创作说唱歌曲《周末晚上来打牌》并自称曝光同校男生迷奸的事件,其复杂性和争议性需要详细梳理。以下是对该事件的评价、可能的真相以及相关细节的分析:一、 事件梗概与公众反应事件大致可以概括为:1. 爆料与创作: 一位自称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的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首名为《周末晚上来打.............
  • 回答
    深度解读:男子花五万在鹤岗买房直播全过程及其背后价值近期,一位男子在黑龙江鹤岗以五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购得一套房产,并将其买房、装修、居住的全过程发布到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购房直播,更是一次关于“低成本生活”、“城市选择”、“生活方式”乃至“经济现象”的多维度呈现.............
  • 回答
    这件事情确实让人非常震惊,也引发了许多讨论。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深入看看:事件本身:一幕发生在20年后的“复仇”这起事件的核心是,一名男子在时隔二十年后,竟然因为当年在学校遭受的不公待遇,找到了曾经的初中老师,并对其进行了殴打。这个行为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冲击力,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冲突,更像是一场被压.............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真挺让人郁闷的。一个大老爷们,好端端地就被扣上个“饮酒驾车”的帽子,好不容易等到抽血复检,结果却直接升级成了“醉酒驾车”。这中间的曲折和疑问,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个吹气检测。它到底靠不靠谱?吹气检测,也就是呼气酒精测试,是目前公安机关认定酒驾的常见方法之一。它的原理是.............
  • 回答
    这个关于“来自2030年的时空旅行者”的事件,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能引发不少思考。咱们就从几个角度来好好聊聊,不带任何AI的痕迹,纯粹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评论。首先,得承认,这个事件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新闻性”和“话题性”。“时空旅行”这四个字,本身就足够吸引眼球。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这种带点科幻色.............
  • 回答
    男子持砖追砸运钞车被击毙,保安被刑拘,这事儿,说起来真是让人心里不是个滋味,也挺复杂。我来掰扯掰扯我的看法,尽量说得详细点儿,也别搞得跟机器似的。首先,咱得说说那个男子,他为啥要追砸运钞车?这事儿挺关键的。是精神有问题?是生活压力太大,走投无路了?还是纯粹想搞点事出来?如果是因为精神问题,那他的行为.............
  • 回答
    这件事挺让人玩味的,说起来也算是一件小事,但却牵扯出了不少社会上的顾虑和观念的碰撞。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看:从男子的角度来说: 追求舒适,本能反应: 大夏天热得不行,衣服不穿,光着身子在家吹空调或者风扇,这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最本能的散热方式。在自家房屋范围内,不给别人添麻烦,这本应是个人自由的一.............
  • 回答
    这件事情真是让人感到心寒和愤怒。一个生命正在遭受如此痛苦的折磨,甚至走向死亡,旁边却有人能够如此冷静地在一旁拍摄,而且一拍就是42秒,这实在是太不寻常了。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这是一个极其严重的道德和人性问题。在看到有人遭受如此巨大的痛苦和危险时,一个正常人最本能的反应应该是伸出援手,或者至少发出呼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