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工人如果不服从资本家管理结果生产的产品全是废品,那么工人还创造出了剩余价值吗?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触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价值、劳动、剩余价值和生产过程的核心概念。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步剖析:

1. 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定义

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价值的产生与“活劳动”——即工人实际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劳动过程——紧密相连。

价值(Value): 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其物质属性决定的,而是由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Socially Necessary Labour Time)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平均的生产技术、劳动强度和劳动熟练程度下,生产一件商品所必须的劳动时间。
剩余价值(Surplus Value): 工人出卖的是自己的劳动力(Labour Power),而不是具体的劳动(Labour)。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值是由维持工人及其家庭生存和再生产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即工资)。然而,工人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其付出的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往往大于其劳动力价值(即工资)。这个超出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家购买了劳动力,并在生产过程中将其转化为劳动,从而无偿占有了这部分超出的价值。

2. 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和资本家的管理

活劳动的作用: 活劳动是唯一能创造新价值的源泉。机器、原材料等虽然被转移了自身的价值到最终产品中,但它们本身并不创造新价值,它们只是将自身的价值传递到新产品中。活劳动的作用是:
将原材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
将生产工具的价值按照其损耗程度转移到新产品中。
创造出新的价值,其大小超出工人自身的劳动力价值。
资本家管理的作用: 资本家的管理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的角色非常复杂。从马克思的观点来看,资本家的管理职能可以分为两类:
生产的协作性职能(Cooperative Functions of Production): 例如组织生产流程、协调不同工人的工作、监督生产过程等,这些职能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是纯粹的“劳动”。在没有资本家的情况下,工人之间也可以进行合作和管理。
资本主义的支配性职能(Dominating Functions of Capitalism): 这是指资本家作为所有者,对工人进行剥削和压榨,以最大化剩余价值。这部分职能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而是为了更有效地榨取活劳动创造的价值。

3. 如果生产的产品全是废品,工人还创造剩余价值吗?

问题的核心在于“全是废品”这个结果。

废品与价值实现的脱节: 商品价值的实现,不仅仅在于生产出物品,更在于其能否满足社会需求并进入流通,最终被消费。当生产出的产品全是废品时,意味着:
这些物品不具备使用价值(Use Value): 即它们不能满足任何人的任何需求。
这些物品不具备交换价值(Exchange Value): 由于没有使用价值,它们也无法在市场上被交换,因此也无法实现其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代表的价值。
劳动创造了什么? 即使工人付出了大量的活劳动,如果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例如管理不善、技术错误、原材料问题等),最终生产出了完全无用的废品,那么这个劳动虽然消耗了工人的体力和脑力,但其劳动成果(产品)却不被社会认可和接受。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这个劳动就没有成功地将自身创造的新价值体现在有用的产品中。

因此,如果生产的产品全是废品,从严格的价值实现和剩余价值榨取角度来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没有实现剩余价值: 资本家支付工资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工人付出了活劳动,理论上创造了新的价值。但是,由于最终产物是废品,这部分新创造的价值无法被体现和实现。资本家无法通过出售这些废品来收回成本(包括工资)并获得利润(剩余价值)。因此,尽管工人付出了劳动,但资本家并没有从这个生产过程中榨取到任何剩余价值。
劳动本身是否“创造了”价值?这是一个更具哲学性的争论点:
否定说(更主流的解释): 如果价值的最终体现是商品能够被使用和交换,那么完全无用的废品就意味着价值的失败。因此,尽管有活劳动,但它未能转化为具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代表性的价值,也未能产生剩余价值。此时,工人付出的只是“无用的劳动”。
肯定说(从劳动过程本身出发): 即使是废品,工人也付出了体力和脑力的劳动,并且通过劳动改变了原材料的形态。从劳动这个行为本身来看,劳动就是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注的是“商品价值”,而废品不具备商品属性。所以,这种“创造”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创造。

4. 影响结果的原因与责任归属

问题中提到“工人如果不服从资本家管理结果生产的产品全是废品”。这暗示了问题的原因可能在于“工人不服从管理”。这需要进一步分析:

如果工人的不服从是导致废品的原因:
资本家的损失: 资本家投入了资本(购买原材料、机器、支付工资),但因为工人的行为(不服从),导致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最终没有产出可供出售的产品,也就无法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工人是否创造了剩余价值? 在这个场景下,工人虽然付出了劳动,但他们的劳动行为被定义为“不服从管理”,并且直接导致了生产的失败。如果“不服从管理”本身就意味着劳动未能按照资本家预设的、能产生价值的轨道进行,那么这个劳动就是破坏性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说工人创造了剩余价值。他们的劳动行为反而阻碍了价值的实现。
责任与报酬: 理论上,如果工人因违背劳动合同约定或故意破坏生产而导致损失,资本家可能会追究其责任,甚至不支付工资(视具体合同和法律而定)。但前提是能够证明工人的不服从是直接且唯一的导致废品的 السبب。

如果资本家的管理本身有问题,而工人的不服从是对错误管理的抵抗:
责任的转移: 如果资本家的管理是错误的、不科学的,或者压榨过度导致工人无法正常劳动,而工人的“不服从”是为了纠正这些错误,那么导致废品的责任可能主要在资本家。
工人是否创造了剩余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工人的劳动在理论上是可以创造价值的,但被资本家的错误管理所破坏,那么问题的根源在于管理,而不是劳动本身。然而,如果最终结果仍然是废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依然没有被实现。

5. 总结

最终,要判断工人是否创造了剩余价值,关键在于生产的成果是否能够实现价值,并且其中是否包含了超越工人劳动力价值的部分。

如果生产出的产品全是废品,那么,即使工人付出了活劳动,但由于劳动成果缺乏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整个生产过程在经济学意义上就未能创造出可实现的商品价值,更不可能从中榨取出剩余价值。 资本家遭受了经济损失,而工人虽然付出了劳动,但未能转化为剩余价值的载体。
在问题的情境下,“工人如果不服从资本家管理”这一条件非常重要。如果这种不服从直接导致了废品,那么工人的劳动行为被视为破坏性的,阻碍了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工人没有创造剩余价值,因为他们生产出了无用的产品。

简而言之,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建立在劳动成功转化为有价值商品并进入流通的基础上的。当生产过程被破坏到连商品的起码的使用价值都无法保证时,剩余价值的讨论也就失去了其商品经济的根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用“如果没有资本家工人就会生产出不合格品”来为资本主义辩护,其实可以和“资本家是否承担了风险”,“资本家是否带来了就业解决了失业”一同并列为“资本家的存在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中才存在的问题”的经典系列论证。

如果工人没有生产出合格品,那么工人自然没有创造出和合格品一样的价值,这即便放在马经里也是理所当然的,这就是检查工作的意义所在,但检查劳动难道由资本家完成的吗?还不是由工人来完成的,难道富土康的张全蛋是资本家吗?

检查劣质品的劳动有没有价值,按马克思的原话,即只有在一切形式的社会中都有必要存在的指挥和管理的劳动(即不取决于社会关系只取决于生产技术而存在的劳动),才能被算作有价值的生产劳动。

工人生产出了不合格商品,大的来说有两种可能。第一,是这工人无意识地,不小心失误了生产出了不合格商品。第二,就是这工人有意识地减少劳动量而生产出了不合格的商品。

检查商品是否合格,就是在应对这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是任何社会都无法避免的,一个人即便为了自己而生产东西,他也会无意识地失误,因此他有必要对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进行检查,原始社会的人也得这么做。

因此,检查一个商品是否合格,这当中就包含两种劳动,

在第一种情况下,出于对无意识失误的检查,就是有价值的必要劳动。一个人就算为他自己而生产产品,他也会担心自己在生产过程中是否有失误,所以会检查生产出来的效果如何,这种检查就是生产性的劳动,它就是生产工序的一一环。

而第二种情况,就是资本家为了防员工刻意减少劳动量所进行的检查,这种检查是只有给资本家打工时才必要的,工人给自己生产东西就不必进行这种检查,这种劳动是交换经济所特有的,因此没有价值。


在当代社会,进一步细分,工人为什么会生产出不合格商品?

第一,搞错了生产工艺。这个锅显然不能让工人全背了,资本家也得背一些。

第二,当前技术下没办法保证100%合格,一定有不合格品。假设工人生产出100件,合格率是95%,那么这就可以认为,工人就只能生产出了95件,那五件是必要损失。

第三,资本家带着工人生产不合格品骗消费者。这个锅肯定资本家得背。

第四,工人刻意减少每件商品内的劳动量,生产出残次品。

按照精资的说法,这是工人的坏,是工人道德水平低下,没有素质。而实际上呢,这种生产出不合格残次品的问题恰恰是交换经济所带来的。

这当中又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情形,是工人减少每件商品的劳动量,以便于在同样时间里生产出更多商品,认为我生产了劣质品,但是用的人被坑了找不到我们厂的头上,那这种情形本质上是工人帮厂着想。这是只要有交换经济和市场存在就会出现的,可以视为领导没管住手下。

另一种情况,就是工人认为我生产出来劣质品,消费者事后只会找老板,找不到我头上,所以我为了偷懒而生产出劣质品,这种情况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

试问,一个人如果自用,他怎么会生产出劣质品来坑自己呢?

又问,一个人即便生产出来不自用,但他如果自己就是自己的老板,且消费者事后能轻易找到他算账让他担责,他又怎么可能又去生产出劣质品呢?

最普遍的情形,就是在一大堆工人中某人偷懒生产出劣质品,事后消费者找上门来老板又找不到这Y货是谁生产的情况,这种情况难道不正是资本主义所带来的?所以这难道不就是“资本家解决了资本家所带来的问题“的系列?

user avatar

你还是操心一下你自己投资失败被银行雇来的黑帮堵门砍手时怎么办吧,还操心什么剩余价值,心真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它触及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关于价值、劳动、剩余价值和生产过程的核心概念。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步剖析:1. 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定义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价值的产生与“活劳动”——即工人实际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劳动过程——紧密相连。 价值(Value).............
  • 回答
    疫情那段日子,上海的租房打工人,尤其是那些没法做饭的,吃饭这事儿确实挺考验人的。说实话,很多人真的是靠着外卖、便利店和偶尔的“救济”过日子。最普遍的,还是外卖。那时候,平台上的商家其实也挺难的,很多餐厅都关了,但总还是有些能坚持的。大家就拼命刷手机,找那些还在营业的。点外卖成了一种常态,早饭、午饭、.............
  • 回答
    这话说得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经济学问题。简单来说,这种说法是把问题倒过来了,并且忽略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让我们好好捋一捋,为什么资本家“不压榨剩余价值就没有收益”,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人就在“压榨资本家”。首先,我们得明白“剩余价值”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马克思经济学里一个非常.............
  • 回答
    如果资本家不剥削剩余价值,这意味着他们给工人的工资正好等于工人生产出的产品的价值。这听起来像是公平交易,但实际上,它会颠覆整个资本主义的运行逻辑,带来一系列我们难以想象的后果。首先,我们要理解“剩余价值”是什么。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工人通过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但这部分价值,远远超过了维持工人自身生存.............
  • 回答
    如果我生而为资本家,我首先要明确的是,“剥削”这个词在经济学中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义,它指的是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超过了其获得的报酬。在这个框架下,一个“不剥削”的资本家,意味着他会确保支付给工人的工资能够完全反映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甚至在此基础上给予更高的回报。那么,作为一个“不剥削”的资本家,我的经营.............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经济学中最核心也最敏感的几个议题:利润的来源、风险的承担、资本家的角色以及劳动者的权益。如果一味地认为资本家赔了是“活该”,赚了就该“全部分给工人”,那确实显得过于片面和不公平,并且忽略了经济运行的复杂性。我们不妨深入剖析一下这背后的逻辑。首先,我们来谈谈“资本家赔了是活该”这种说法。.............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多人都会讨论的“如果”话题,关于山王工业是否因为轻敌而输给湘北,以及即便不轻敌,他们有没有机会获胜。要分析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捋一捋。首先,我们得承认,山王工业在那场比赛中确实有“轻敌”的成分。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比赛开始后,山王虽然实力碾压,但似乎并没有拿出他们100%的专.............
  • 回答
    这件事啊,说实话,挺纠结的。一方面是你自己想复习司考,另一方面是家里人的担忧和不理解。尤其是当你并不打算从事法律工作的时候,这个“值不值”的问题就更突出了。咱们先掰开揉碎了聊聊,看看复习司考,就算不走法律这条路,到底能给你带来些什么,又会有哪些潜在的“坑”。先说说你为什么想复习司考,这是问题的起点:.............
  • 回答
    如果抛开薪资、尊严、面子这些外在的考量,我内心深处最渴望从事的工作,其实是那种能够让我全身心投入,与自然亲密接触,并且能留下一些有形、有意义的东西的工作。具体来说,我脑海里浮现出的是成为一个独立的手艺人,经营一家小小的、专注于传统木工和陶瓷制作的工作室。想象一下,我的日子会是这样的:清晨,当第一缕阳.............
  • 回答
    如果抛开钱财和别人的眼光,我内心深处最渴望做的工作,其实是一种与“连接”和“创造”相关的状态。如果非要给它一个职业的壳,或许可以称之为“故事编织者”或“意义构建者”,听起来有点玄乎,但我想象中的模样,是这样的:我希望的工作,是能让我真正沉浸在探索和理解之中,并且将这些理解以一种能触动人心的方式传递出.............
  • 回答
    不打算在深圳定居,那在这里工作到底图个啥?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琢磨的问题。很多人来深圳, either 奔着户口、房子,要么就是觉得这地方能给个好前程。但如果把“定居”这根弦松开了,那咱们在深圳打拼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我倒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绝对,不留下“根”不代表没收获,反倒是能让你更纯粹地去看待这段经.............
  • 回答
    职场如人生,总有那么一段路,你以为它会是康庄大道,最终却发现自己走进了迷宫。当你深切地感受到“我不喜欢这份工作”时,那种失落、迷茫甚至沮丧,恐怕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这感觉就像你精心准备了一场盛大的宴会,结果发现客人们一个个都兴致缺缺,甚至还在私下里抱怨菜品不合口味。首先,别急着否定自己。 这种“不喜.............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真是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里去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衡量着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以及那份追求的快乐。说实话,如果一份工作让你提不起劲,每天都在煎熬,那确实是个信号,告诉你该认真思考一下了。但话说回来,辞职去追逐“真正喜欢的事情”这个念头,听起来是挺美好的,像是一部电影里的经典情节。不过,现实.............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深刻的问题,它触及了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劳动力管理等多个领域。要详细解答“为什么资本家不研究如何让工人像玩游戏一样工作成瘾?”,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核心原因:目标导向的根本差异与现实约束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资本家和游戏设计者的目标和机制存在本质区别。 资本家的目标:.............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放在我面前,着实需要一番深思熟虑。作为一个父亲(或者母亲,这个身份在这里是代入式的),我首先会想到的是孩子的幸福。这是最最核心的考量,也是我一切想法的出发点。如果我的孩子选择了一辈子工作,我不结婚,也不要孩子,我首先会问自己:这是他/她自己的真实想法吗?这是发自内心的选择,还是被什.............
  • 回答
    当感觉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领导的认可时,那种失落和沮丧感是难以言喻的。仿佛你付出的汗水、绞尽脑汁想出的创意、熬夜赶出的报告,都石沉大海,没有激起一丝波澜。你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怀疑自己在这份工作上的价值。首先,别急着否定自己。很多时候,领导的“不认可”可能并非主观恶意,而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我们自己没.............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也触及到了很多投资者的心坎里。很多人在股市里摸爬滚打,确实怕的就是“割韭菜”。那咱们就来好好聊聊,如果只买工农中建这几家银行股,一直持有并加仓,是不是就能稳稳地赚到分红,而且不会被“割”了。咱们先得明白什么是“割韭菜”。在股市里,这通常指的是那些价格波动剧烈、缺乏实际价值支撑,.............
  • 回答
    职场上遇到不愿意做的工作被强迫,确实挺让人头疼的。说实话,这种情况在咱们工作中挺常见的,不是你一个人遇到。关键是怎么处理得体,既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又不至于把事情搞得太僵,影响长远发展。我给你讲讲我的经验和观察,希望能给你点启发。首先,得冷静。听到这种要求的时候,第一反应可能是委屈、愤怒,甚至想直接拒.............
  • 回答
    公务员考试合格后,进入体制内工作,如果自身能力与工作不匹配,通常不会“马上开除”,但可能会经历一个考察期或者调整期,并在一定条件下被劝退或重新安排岗位。直接“开除”的情况相对较少,更多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下面我将详细讲述可能发生的情况: 1. 试用期(考察期) 性质: 公务员录用后,通常会有.............
  • 回答
    面对28岁、不工作、不结婚、终日宅在家里的姐姐,这确实是个棘手的家庭问题。作为家人,尤其是亲近的兄弟姐妹,我们既希望能帮她走出困境,又可能感到无奈和束缚。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耐心、理解、沟通,以及一些策略性的行动。以下是我会考虑的步骤和想法,尽量把话说得具体一些,像一个真实经历者在思考和行动:第一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