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资本家不剥削剩余价值,也就是说给工人发的工资等于工人创造的价值,会发生什么?

回答
如果资本家不剥削剩余价值,这意味着他们给工人的工资正好等于工人生产出的产品的价值。这听起来像是公平交易,但实际上,它会颠覆整个资本主义的运行逻辑,带来一系列我们难以想象的后果。

首先,我们要理解“剩余价值”是什么。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工人通过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但这部分价值,远远超过了维持工人自身生存和再生产所需的工资。这个超出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成为他们积累资本、扩大生产的源泉。

如果资本家放弃了这部分剩余价值,就等于他们主动放弃了资本主义的核心驱动力。

1. 资本积累的停止,经济增长的终结:

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资本的无限增值。这个增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如果资本家不再拥有剩余价值,那么他们就没有多余的利润来进行再投资、研发新产品、更新生产设备、拓展市场。

生产将停滞: 现有的设备老化,需要更新换代,但没有利润来源。
创新将枯竭: 投入研发的资金来自于利润,没有利润就没有创新的动力。
扩张将中断: 资本家无法扩大工厂规模,雇佣更多工人,生产更多商品。

整个经济体将陷入一种“零增长”状态。生产就像一台需要不断加油才能运行的机器,而剩余价值就是这台机器的燃料。一旦燃料断了,机器就会停止运转。

2. 工资等于劳动价值,却未必能带来幸福生活:

即使工资等于工人创造的价值,这并不意味着工人的生活水平会立刻大幅提高,原因在于:

“劳动价值”的定义和衡量: 即使理论上工资等于劳动价值,实际操作中如何精确衡量“工人创造的价值”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是按产量算?按销售额算?还是按最终利润的比例算?不同的计算方式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
生存成本的压力: 如果生产效率不高,资本积累停滞,那么整个社会的总财富增长就会放缓甚至停滞。在人口增长的情况下,人均可支配的资源和产品总量可能会下降。即使工资比例不变,但如果整体经济蛋糕变小,工人的实际购买力也未必能得到保障。
福利和社会保障的消失: 资本家除了支付工资,还需要支付各种税费,用于维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系(如养老金、医疗保险)。如果利润来源枯竭,这些公共开支的资金从哪里来?这会对整个社会福利体系造成巨大冲击。

3. 市场经济的瓦解与新的组织形式的出现: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依赖于资本家对利润的追求来驱动生产和交换。如果这种驱动力消失了:

竞争将消失: 资本家不再有动力去“卷”,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来吸引顾客。市场会变得死气沉沉。
商品生产的意义减弱: 为什么还要生产那么多商品?如果生产出来的东西价值正好等于给工人的工资,那么资本家从中还能获得什么激励去组织生产、承担风险?生产可能只会勉强满足基本需求,甚至会因为缺乏组织和激励而出现短缺。
合作社或集体主义模式的可能兴起: 如果资本家无法从剩余价值中获利,那么生产资料(工厂、机器)的拥有权和经营权可能会面临重新分配。工人可能会自发组织起来,成立合作社,自己拥有生产资料,自己决定劳动方式和分配方式。这本质上就是一种走向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演变。

4. 国际经济格局的剧变:

如果一个国家率先实行这种“无剥削”的资本主义模式,其经济将很快失去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其他拥有剩余价值驱动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够不断进行资本积累、技术创新和扩张,而这个国家则会日益落后。

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 产品价格可能因为没有剩余价值的加持而相对较高,或者因为效率低下而无法保证质量和产量。
投资吸引力枯竭: 没有利润承诺的国家,自然无法吸引国际资本。
可能被迫重新回到剥削模式以求生存,或者彻底转向计划经济。

总而言之,如果资本家不剥削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根基就会动摇,经济的增长引擎将熄火,社会将进入一种非常不确定的状态。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皆大欢喜”的公平场景,而是一个会引发系统性崩溃和重塑的剧变。它会逼迫社会寻找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和价值分配模式,最终可能导向一种完全不同于现有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这种设想更像是一种思想实验,用来剖析资本主义内在的运行逻辑和矛盾。在现实中,这种“完全不剥削”的状态,除非是进入一个后稀缺社会,否则很难在以利润为导向的市场经济中长期维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资本家会关了厂子回家。不玩了。

如果不剥削剩余价值那你凭什么叫人家资本家?你这逻辑就有问题。

你通过劳动创造了100分的价值,资本家之所以要分享,这个里面的相当一部分,是因为除了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资料是资本家出的。所以你提供了劳动力,资本家提供了生产资料,创造了100分的价值,全部都给了你,那合着资本家出的生产资料是在做慈善?

所以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那天开始,其主张是改变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而不是在现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状态下,让资本家把所有价值都给工人。因为连马克思也知道这是不合理的。当生产资料归工人的时候,那么工人既拥有了生产资料,又提供了劳动力,全部占有价值,也就变得理所应当了。否则拟提供劳动力,资本家提供生产资料,凭什么价值全让你得了,和着机器厂房设备资本都不算钱吗?

user avatar

资本家会饿死,同时这些工人因为拿回了自己价值增值部分而转变为小生产者,背叛了工人阶级。因此资本家只要想活着就必须剥削剩余价值,并且不断地打压消灭小生产者。而根据剥削的剩余价值用途又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的剥削下,资本家剥削的价值全部用于再生产他所需要的生活资料。这个资本家可能节衣缩食过苦日子,也可能胡吃海喝过好日子,但是共同点都是他没有余钱去提升他们公司的产品竞争力,很容易被技术型企业降维打击。这种生产方式与封建体制类似,对文明处于封建阶段的国家来说,基本都是农业和封建体制的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基本全是劳动力的扩大再生产,虽然劳动力价值量很大,但是转进生产性固定资本中的价值量少的可怜,物质生活匮乏。

扩大再生产的剥削下,资本家在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额外地获得了一些价值,可以扩大生产规模,侵占市场。同时因为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上限,因此资本家有十足的动机推进基于技术进步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保证产品使用价值不变的情况下极大地减少产品的价值量。这也是资本主义进步于封建体制的地方,资本主义使得养活起更多人较以前更为轻松,其核心在于生活资料的价值量的下降。

回到问题,对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来说,他们在矛盾不可调和之前,首先会竭尽全力地消灭小生产者阶级,将这些小生产者转变为己方的力量。在消灭小生产者阶级上,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利害关系是一致的。另外,尽管很多小生产者嘴上宣称自己是无产阶级,实际上他们却拥有着一切小资产阶级的特征,两面性、软弱性、妥协性。“无产阶级声明”只不过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可悲的财产而做出的自我安慰罢了。

user avatar

改开初一个案例,一个芭比娃娃,市场价20美元,中国的工厂加工一个得35美分。假设,其中10美分用于工人工资。听上去有点气愤啊。所以你不按劳动力供需来决定劳动力价格了。那么你说,工人是应该拿20美分,35美分,还是拿20美元呢?其实只要你上调两三美分,这个订单就不是大陆的了。如你所愿,大陆的工人,没人剥削了。美国订单,包括大陆本土的工厂,全跑到马来、越南去了。

user avatar

什么也不会发生。因为工资永远不会等于工人创造的价值。

因为工资和价值是两个概念。

工资是实物收入、货币。但是价值不是,价值的涵盖面太广。

没有剥削就没有资本家,对于资本家的定义就是利用生产资料剥削工人所创造的价值。而价值既包括物质财富也包括精神财富,同时工人创造的财富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单单给付工资是不足够的。

从根本上来说,要形成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实现共产主义。

现阶段的困惑在于,怎样才能实现共产主义?如何找到正确的道路。

苏联的失败是很大的一个挫折,我们依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徘徊,一方面坚持社会道路不动摇,一方面不得不为了和资本主义国家竞争而采取市场经济模式,提高国家竞争力,和资本主义国家既斗争又合作。

所谓幻想资本家不剥削剩余价值,这种姿势太难看,这种想法既幼稚又不符合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

《国际歌》里面说得很清楚,最后的斗争就是要打倒资本家。而不是和资本家妥协,希望他们不再剥削工人。这是幻想,是与虎谋皮。

从整个现实世界来说,资本家的力量还很强大,资本家绝不肯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被剥削被压迫的民众缺乏正确认识,很大一部分人没有斗争的勇气,也不敢斗争。

这实际上又回到了社会主义实践的初级阶段,到底是一国建成社会主义,还是不断革命。

现在看来,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实际上是行不通的,但是不断革命,又未免有些一厢情愿。很多人还是信服议会公民大联盟,有口饭吃,有公屋居住,到医院开点廉价药物,能够活着就不错了。连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些人,都对于资本主义国家心生羡慕,认为资本主义国家是天堂。

当前我们面临着内外敌人的夹击,世界经济循环的钥匙还没有完全掌握在我们的手中,社会主义处于探索和求生存的阶段,这个时候,作出某种程度的妥协不可避免,这是现实需求。但是从理论研究的角度出发,则是要坚决批判,毕竟理论研究要走在时代的前面。和时代平行,甚至于落后于时代的理论,就是投降主义,是投机主义。

一个存在着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绝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终点站,这剥削阶级创造的谎言,是其附庸的狡辩,是为了麻痹被剥削者,被压迫者。

等待剥削阶级大发慈悲,既荒唐又可笑。

这类问题越多,说明了很多人对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着太多的困惑,对于资本家的惧怕,认为资本家是不可战胜的。

电影里可以砍了假黄四郎的人头来激励民众斗争,但是现实世界,实际上是找不到这颗人头的,只有对着真黄四郎的城堡进攻,用鲜血和牺牲来争取胜利。

就目前来说,最大的资本主义堡垒在哪里?大言不惭的黄四郎是谁?是谁扬言要永远霸凌全世界,要做世界人民的太上皇?是谁挡在我们的道路前面?不把他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革命就没有尽头。

user avatar

“等于”是不可能的。就算是工农共有制,也得留钱搞扩大再生产,于是实际上得从产出里扣掉这个然后再分。

如果大资出让自己的全部资本收益,然后自己只拿职务工资...可以参考蒙德拉贡。这时就无所谓“资本家”了。其他的其实没什么差别,最多就是很多公司经营上的事情会是职工大会上商量、投票,而不是大资监工师爷自己决定。

user avatar

还问。你们学的是啥子嘛。

苏联、中国的国企不都是不存在剥削的嘛。

你愿意去国企吗?反正我愿意。

西方也有,叫合作社。也叫coop公司

西班牙蒙德拉贡工人合作社,欧洲最大的私人企业。已经存在60多年了,比大多数私企寿命都长。当然蒙德拉贡也没有完全消灭剥削,也雇佣了相当比例的非社员员工,但是世界上也没有绝对的事情,我们也不必追求完全消灭剥削。

合作社也不是不提留的,也会将一部分利润提留,作为再发展的资本。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