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如何理解被资本家剥削这件事?

回答
“被资本家剥削”这个说法,在不同的人那里,会有很多不同的理解角度,而且往往带着挺强烈的情绪色彩。简单来说,它描述的是一种经济关系,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劳动者付出劳动,但获得的报酬,好像没有完全体现其劳动的价值,而剩余的部分被资本家拿走了。但具体怎么理解,里面就有很多学问了。

咱们先从最直观的感受说起。很多人提到被剥削,会想到自己的工资。比如,自己每天辛辛苦苦工作八小时,甚至十小时,从早忙到晚,眼睛都快看瞎了,但月底到手的钱,刨掉房租、水电、吃饭,再想买点什么,或者存点钱,感觉都非常吃力。而自己看到的资本家,可能就是个老板,坐着豪车,住着大房子,享受着奢侈的生活。这种强烈的反差,自然就让人觉得,自己付出的劳动,似乎被“占便宜”了。

这种感觉,很多时候是基于一个朴素的认知:我付出了多少劳动,就应该得到多少回报。但问题是,什么叫“劳动价值”?这事儿就有点复杂了。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理解这个概念的经典理论。他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它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简单说,就是生产一件东西,在当时社会普遍的生产力水平下,平均需要多少劳动时间。

好,那剥削是怎么来的呢?马克思认为,资本家拥有的不是生产资料(比如工厂、机器、土地),而劳动者唯一拥有的就是自己的劳动力,也就是出卖劳动力的能力。资本家出钱买劳动者的劳动力,但付出的“工资”或者说“劳动力价值”,只是保证劳动者能够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价值,比如吃穿住行、养家糊口。

问题在于,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创造的价值,往往大于自己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比如说,一个工人一天工作八小时,他可能用四个小时就生产出了相当于自己一天工资价值的商品。剩下的四个小时,他还在继续劳动,生产出来的价值,就成了“剩余价值”。而这个剩余价值,就被资本家占有了。这就是马克思说的“剩余价值理论”,也是他解释剥削的核心。

当然,这种解释是理论层面的,现实中没那么容易直接算清楚。比如,一个产品价格除了劳动,还有原材料成本、机器损耗、研发投入、市场营销等等,这些怎么分账?而且,很多时候,资本家还承担了风险,比如投资失败可能血本无归,需要承担管理责任,需要创新等等,这些也应该有回报。

所以,很多人对“剥削”的理解,也会从这个角度去辩证看待。

一种更现代的理解方式是,剥削体现在权力不对等和信息不对称上。

比如,你找工作,很多时候是公司开条件,你接受或者不接受,你的议价能力很有限。尤其是在就业市场不景气的时候,大家为了有口饭吃,可能不得不接受不太理想的薪资和工作条件。这种情况下,资本家掌握着生杀大权,他可以决定给多少钱,你不得不接受,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上的不对等。

再比如,很多公司会设置各种绩效考核、提成比例、奖金制度,名义上是激励,但有时候也可能设计得让劳动者在追求这些激励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付出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但最终到手的,可能并没有完全反映这份“额外”的付出。

信息不对称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劳动者可能不知道自己创造的价值到底有多少,也不知道同行同类工作的普遍薪资水平。资本家作为信息掌握者,更容易在薪资谈判中占据优势。

还有一种理解,更侧重于对“公平”的追求。

很多人觉得,如果付出和回报是公平的,即使是资本家获利,大家也心安理得。但如果感到不公,觉得自己的付出被“轻视”了,那就会产生被剥削的感觉。这种不公,可能体现在:

劳动强度和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 感觉自己累死累活,但工资涨幅远远跟不上物价上涨,更跟不上老板赚的钱。
工作时间过长: 996、007成了常态,为了完成KPI,为了不被淘汰,很多人牺牲了大量个人时间,但这种牺牲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或精神补偿。
社会福利和保障不足: 如果劳动者在生病、失业、年老时,无法获得足够的社会保障,那么在职时被资本家多拿走的“剩余价值”,就更让人觉得心寒,因为这部分本可以用于提升社会福利的资源,并没有回馈给整个社会。
贫富差距的扩大: 当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时,底层劳动者会感觉自己被“压榨”得更厉害,而上层资本家则坐享其成,这种巨大的差距本身就可能被解读为一种剥削的体现。

当然,也有人认为“剥削”这个词太过于标签化,或者是在特定意识形态下的概念。

他们可能会认为,资本家承担了风险,进行了投资,是经济发展的驱动者。劳动者获得工资,也获得了工作机会和技能提升。如果资本家经营不善,同样会破产倒闭,劳动者也会失业。这种观点倾向于将市场经济中的利益分配看作是一种自然的结果,而非简单的剥削关系。他们可能会强调合作共赢,强调通过提高生产力、创新来共同富裕。

总的来说,大家理解“被资本家剥削”这件事,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梳理:

1. 劳动价值的“剩余”: 这是最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解释,认为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出了其劳动力的价值,这部分差额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2. 权力与信息不对称: 在就业关系中,资本家通常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可以影响薪资、工作条件,劳动者在信息和议价能力上可能处于劣势。
3. 公平感缺失: 感觉自己的付出与所得不匹配,或者社会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强烈的被压榨感。
4.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当生活压力大,个人发展受限,甚至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时,很容易将这种困境归咎于“被剥削”。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理解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一个普通的打工者,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不会去深究什么剩余价值理论,但他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付出的劳动,换来的生活似乎总是那么捉襟见肘,而那些掌握资本的人,似乎总能轻轻松松地享受生活。这种切身的体会,就是“被剥削”最直接的感受来源。

有时候,这种理解也带有一点宿命论的色彩,感觉自己在一个固定的体系里,无论怎么努力,似乎都难以摆脱被压榨的命运。但也有很多人,正是基于这种“被剥削”的感受,去学习、去思考、去行动,希望能够改变这种状况,争取更公平的劳动条件和更合理的回报。

所以,大家对“被资本家剥削”的理解,既有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也有非常具体的现实生活体验,更可能是一种对公平正义的朴素诉求。这种理解本身,也一直在变化和发展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资本掌握决定生产的权力,但是它只会在拥有利润的领域进行生产。

无产阶级拥有劳动的权利(注意权利和权力的差异),但由于不拥有生产资料,只能在资本允许的领域行使劳动的权利。

当一个领域不能产生利润时,拥有该领域劳动能力的无产阶级,就失去了用劳动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权利。

这个过程中,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生命,而资本却失去了赚取利润的机会啊。

“爸爸,为什么我们烧不起煤?”

“因为爸爸失业了。”

“爸爸你为什么失业了?”

“因为煤太多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被资本家剥削”这个说法,在不同的人那里,会有很多不同的理解角度,而且往往带着挺强烈的情绪色彩。简单来说,它描述的是一种经济关系,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劳动者付出劳动,但获得的报酬,好像没有完全体现其劳动的价值,而剩余的部分被资本家拿走了。但具体怎么理解,里面就有很多学问了。咱们先从最直观的感受说起。很.............
  • 回答
    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需要我们深入剖析这两个概念的本质,以及它们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如何相互作用、产生张力。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理解它对于把握资本主义的运行规律和内在逻辑至关重要。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 什么是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核.............
  • 回答
    您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选择的核心矛盾。一边是理想ONE的热销和用户口碑,另一边却是全球主流车企似乎对增程式技术“敬而远之”。这其中确实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而且远不是一句“增程式不好”就能概括的。理想ONE为什么能“说得这么好”?首先,我们得承认理想ONE在很多方面确实.............
  • 回答
    关于青岛“大喜哥”自称 16 天内三次遭遇高空泼液体,并因此与人理论时受伤住院的事件,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要全面看待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深入挖掘和分析:事件的初步信息与当事人陈述:首先,我们要了解“大喜哥”本人关于事件的陈述。他(或她的团队)在网络上发布的视频和文字描述,是公众了解事件的起点。.............
  • 回答
    关于过去与未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与其说是一种理性的分析,不如说是一种混杂着情感、经验、期望和恐惧的复杂体。过去:沉淀的痕迹,塑造的棱角我们对过去的理解,首先是基于记忆。记忆并非一台精准的录音机,而是被我们的大脑不断地编辑、重塑。那些鲜活的、重要的、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瞬间,往往.............
  • 回答
    关于孙杨这件事,确实是扑朔迷离,让很多人都摸不着头脑。你说“到底有问题吗?”,我觉得这正是问题的核心所在,也难怪大家会有这么多的疑问和猜测。首先,从事实层面来说,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持续了好几年的事件,核心争议点在于孙杨在一次兴奋剂检查中,被指控存在违规行为。这个指控本身就非常复杂,涉及到检测程序、样本.............
  • 回答
    .......
  • 回答
    《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帝赠予海瑞那八个字——“无君无父,弃国弃家”,这绝非寻常的训斥,而是一场心思深沉、暗藏机锋的政治博弈,嘉靖以一种极其高明且隐晦的方式,向海瑞,以及在场的司礼监秉笔太监们,甚至是潜在的朝野内外,传递了他的决心和战略。要理解这八个字,我们需要将它们置于嘉靖帝的统治背景、个人性.............
  • 回答
    这句出自《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之口的话:“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是对嘉靖皇帝政治哲学和用人思想的精辟概括,理解这句话需要结合嘉靖皇帝的个人性格、统治策略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一、字面意思的解读: “不因水清而偏用”: 意思是不能因为一个人品德高尚、能力出众(如同.............
  • 回答
    要理解“大唐正统在日本”和“大明正统在韩国”这两句话,我们需要跳出狭隘的国家民族主义视角,深入探究其历史根源、文化传承以及更广泛的时代背景。这两句话并非现代政治宣言,而是带有特定历史解读和象征意义的说法,它们试图表达的是一种文化影响力的延续和精神上的继承,而非直接的政治主权宣称。一、“大唐正统在日本.............
  • 回答
    在大学宿舍门前目睹情侣做出一些相对亲密的举动,比如接吻时间较长或者动作比较直接,这确实会引起一些人的注意和思考。要理解这种现象,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同时尽量避免生硬的AI痕迹,用更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1. 年轻人的情感表达与冲动首先,得承认,大学是人生中一个非常特殊的阶段。这个时期的人们普遍年.............
  • 回答
    这句俗语「明治养士,大正养国,昭和养鬼,平成养豚」是很多日本人对日本近现代历史的一个相当概括,甚至有些戏谑的看法。它抓住了每个时代最突出的社会特征,并用简洁的比喻表达出来。咱们一件一件来拆解,说说为啥会这么说。一、 明治养士:培养“士”的时代“士”在这里,你可以理解为武士阶层、精英、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 回答
    这句话,说得倒是挺实在的,虽然听起来有点儿凉薄,好像一下子就把人世间的复杂性给浓缩了,而且把“小孩”和“大人”这两类人泾渭分明地划分开来,好像小孩就只懂黑白分明,而大人就只有算计。咱们不妨一层层地剥开来看。“小孩才分对错”——这背后的童真与简单首先,为什么说“小孩才分对错”?想想我们小时候,接触到的.............
  • 回答
    马云的这番言论,初听上去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甚至不安,因为我们习惯了将“计划经济”与过去的集权、效率低下联系起来。然而,如果我们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结合当今世界面临的挑战和技术发展的趋势,再理解马云的这句话,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洞察。要理解马云的这句话,我们需要拆解几个关键点:1. “未来30.............
  • 回答
    深入剖析 C++ 结构体的大小: byte 之间的奥秘在 C++ 的世界里,我们经常会遇到 `struct`,用来组织相关的数据成员。当我们说“结构体的大小”时,我们实际上是在讨论它在内存中占据的字节数。这个数字看似简单,但背后却牵扯到编译器的优化、内存对齐等一系列复杂的机制。本文将带你深入理解 C.............
  • 回答
    这句话的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种关于金融产品运作模式的观察和批判,尤其是在提及“余额宝”这样的货币市场基金时。要理解它,我们可以一层一层地剥开它的含义。首先,我们来看“余额宝分出小利”。余额宝大家都很熟悉,它最直接的吸引力就是比银行活期存款高一些的收益。你把钱放进去,它每天都会显示一点点收益,看着数字增.............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观察,也很能触及一些文学的本质。将日本文学比作“越来越小”,俄国文学比作“越来越大”,这并非是对作品好坏的评判,而是指阅读它们时,我们感受到的某种“空间感”或“视野感”的差异。日本文学:精致、内敛与个体情感的深度挖掘日本文学之所以常被感觉“越来越小”,我认为有几个关键原因: 对细.............
  • 回答
    马云这句话,细品之下,其实是描绘了保险行业未来的一幅全新图景,而且这幅图景的核心驱动力,就是“数据”以及能够驾驭数据的人。这可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对行业底层逻辑变化的深刻洞察。为什么大数据工程师会成为保险公司未来的核心?咱们得先想想,保险的本质是什么?说白了,保险就是一个“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
  • 回答
    印光大师一生以净土宗为宗,对当时一些修习方法,特别是那些容易流于形式、偏离正道的修行方式,提出了严肃的劝诫。理解大师的这些言论,需要我们结合其时代背景、大师的本怀以及净土法门的特点来深入探讨。一、 印光大师的本怀与时代背景印光大师被誉为“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他的所有教化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劝导众生.............
  • 回答
    这句话以一种诗意且深刻的方式,阐述了科学与宗教(在此特指佛学)在追求真理和理解宇宙本质上可能存在的殊途同归。要理解它,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表象的理解:科学探索的艰难与佛学智慧的超前 科学探索的“爬山”隐喻: 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艰辛、充满挑战的过程。科学家们如同登山者,需要克服无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