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利息的本质是职能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共同剥削产业工人剩余劳动的关系”?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一个有点“硬核”但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利息到底是怎么来的?尤其是在咱们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下,利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钱生钱”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劳动和剥削的故事。

要理解“利息的本质是职能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共同剥削产业工人剩余劳动的关系”,咱们得先拆开来看,弄明白几个关键人物和他们的“活计”。

1. 职能资本家:那个“自己当老板”的生产经营者

这位是咱们生产活动的主角。他有自己的工厂、机器、原材料,还有雇佣的工人。他把这些生产资料组织起来,进行生产,最终是为了赚钱。

他的活计: 购买生产资料(机器、厂房、原材料),雇佣工人,组织生产,把产品卖出去。
他怎么赚钱? 他的利润,说白了,就是工人创造的价值,减去他支付的工资、原材料成本、机器折旧等等。马克思管这个叫“剩余价值”。工人每天干活,创造出来的价值,比他拿到的工资要多。这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被职能资本家拿走了。

2. 产业工人:那个“出卖劳动力”的劳动者

这是被雇佣的那群人,他们没有生产资料,只能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工资,维持生活。

他们的活计: 在职能资本家的工厂里,使用机器、原材料,进行生产活动。
他们创造了什么? 他们不仅创造了自己工资所对应的价值,还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剩余价值”。这部分剩余价值,是他们劳动能力的“剩余产物”。

3. 借贷资本家:那个“把钱借出去”的金主

这位可能没有自己的工厂,但他手里有钱。他把钱借给职能资本家,要求对方在约定的时间还本,并且支付一定的“利息”。

他的活计: 把自己的货币资本(或者说他已经积累的财富)借给需要资金进行生产经营的人。
他怎么赚钱? 他赚的就是利息。

现在,咱们把他们串起来,看看利息是怎么从产业工人那里“流”出来的。

想象一下,职能资本家需要扩大生产,买更多的机器,招更多的工人。但他手里的钱不够。这时候,他就去找借贷资本家借钱。

职能资本家为什么需要借钱? 因为他看到了生产有利可图,想扩大规模,赚更多的钱。而且,他需要支付工人工资、购买原材料等,这些都需要现金流。
借贷资本家为什么把钱借出去? 他知道职能资本家是通过生产赚钱的,而职能资本家赚钱的根源在于剥削产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所以,他借钱给职能资本家,实际上是把自己的货币资本,变成了职能资本家可以用来继续剥削劳动力的“生产资料”。

关键来了:利息的来源!

职能资本家赚取的利润,其核心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当职能资本家向借贷资本家支付利息时,这个利息是从哪里来的?

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就是从那个被剥削的剩余价值中分出来的一块!

咱们可以这样理解:

1. 工人创造了总价值: 假设一个工人一天创造了100元的价值。
2. 工人拿到工资: 职能资本家可能只支付他50元的工资。
3. 剩余价值产生了: 那么,50元就是这个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4. 职能资本家获得了利润: 职能资本家靠这50元的剩余价值,减去其他成本,就能形成利润。
5. 利息的分配: 当职能资本家需要借钱时,他就会从自己赚取的利润(也就是那部分剩余价值)中,分出一部分作为利息,支付给借贷资本家。

所以,利息的本质是:

职能资本家 通过组织生产,利用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榨取了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借贷资本家 通过提供货币资本,使职能资本家能够继续进行生产和剥削。
利息 就是职能资本家从他所剥削的剩余价值中,分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

可以这么形象地说:

借贷资本家就像一个“二房东”,他没有亲自把房子(生产资料)租给租客(工人)来赚钱,而是把房子(货币)租给了“大房东”(职能资本家),然后大房东再去组织工人赚钱,大房东赚到的钱(利润),其中有一部分是要分给二房东(利息)的。而这部分钱,归根结底,还是从租客(工人)那里榨取出来的。

为什么说是“共同”剥削?

职能资本家 是直接的剥削者,他控制生产过程,直接占有剩余价值。
借贷资本家 虽然不直接参与生产,但他提供了资本,使职能资本家能够进行剥削。他的资本,本身就是历史积累下来的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他通过借贷,分享了职能资本家剥削所得的剩余价值。

所以,利息的产生,并不是基于什么“时间价值”或者“风险溢价”那么简单,在马克思的理论里,它被追溯到了生产过程本身,追溯到了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虽然分工不同,但在分享产业工人剩余劳动这一点上,他们是站在一起的,是共同的剥削者。

这个观点,可能听起来有点“颠覆”,但它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了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分配背后隐藏的逻辑,以及劳动者在整个经济活动中的真实地位。它不是说借钱是“坏事”,而是揭示了利息作为一种收入形式,其根源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要看怎么去解读吧。

社会经济生活必然需要一个buffer,这个buffer就是华容道里面的多出来的那一块田,没有这块田,华容道就是一潭死水。其实这个跟黑白对阵一样,气眼才是根基。

无论是什么社会阶段,这个buffer必然要存在。

而利息就是这块田的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一个有点“硬核”但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利息到底是怎么来的?尤其是在咱们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下,利息可不是那么简单的“钱生钱”那么简单,它背后藏着劳动和剥削的故事。要理解“利息的本质是职能资本家和借贷资本家共同剥削产业工人剩余劳动的关系”,咱们得先拆开来看,弄明白几个关键人物和他们的“活计”.............
  • 回答
    数字人民币定位为M0,也就是流通中的现金,这一点非常关键。简单来说,它就是我们平时手里拿着的纸币和硬币的数字化版本。那为什么央行要这么定位呢?又为什么说它“不计付利息,具有非盈利性”呢?我们来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定位M0?—— 货币的本质和功能首先,我们得明白,货币最基本的功能是什么?它是一个价值尺.............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地、深入地理解利率平价理论(Uncovered Interest Parity,UIP)中利率和汇率的关系。核心思想:无抛补利率平价理论(UIP)在探讨利率和汇率的关系之前,我们必须明确 UIP 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简单来说,UIP 认为:在不存在交易成本和套利机会的情况下,持有不同货.............
  • 回答
    预定利率:把你的钱“锁”起来,它能给你带来什么?想象一下,你手里有一笔钱,暂时不用,想着放一段时间。这时候,你可能会考虑把它存到银行,或者买点什么理财产品。那么,“预定利率”这个词,你可能就会经常听到了。那它到底是个啥?别担心,咱们用大白话聊聊。 预定利率,顾名思义就是“预先约定的利率”。简单来说,.............
  • 回答
    世卫组织的警告——“最糟糕的时刻即将到来”——在疫情初期(如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时)具有强烈的警示意义,其核心在于病毒的传播与人类社会的复杂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病毒本身是生物学的,但它的传播却与人类社会的“分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层面的矛盾——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观点.............
  • 回答
    以“人是自私自利的”为核心假设来解释“有些人或团体牺牲自己的利益维护他人利益”的现象,确实是一个看似矛盾但却非常有趣的哲学和心理学探讨。这种解释的核心在于,所谓的“自私自利”并不总是狭隘的、直接的、即时的物质利益,而是可以被更广泛地定义,并且可以通过复杂的心理机制和长远利益来导向看似“无私”的行为。.............
  • 回答
    回到汉唐,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科学技术推向现代水平,这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古代中国固然有辉煌的科技成就,但其根基与我们如今所认识的科学体系存在巨大差异。我们不能简单地“翻译”现代知识,而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且能被当时社会所理解和接纳的过程。第一步:确立“实验”与“观察”的至高地位这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 回答
    “中国的抵抗误国,不抵抗才是利国”这种观点,乍一听,确实会让人感到错愕,甚至有些刺耳。它挑战了我们长期以来对“抵抗”的认知,尤其是在面对外来侵略时,“抵抗”似乎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选择。要深入理解这一观点,我们需要剥离情感的滤镜,理性地分析其背后可能的逻辑和论据。这种观点的核心逻辑:支持“抵抗误国.............
  • 回答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这句话,乍一听可能有些功利甚至冷酷,但深入剖析,它揭示了一种关于成长、认知和处世态度的深刻变化。这句话并不是说成年人完全泯灭了道德感,而是强调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判断的侧重点会发生微妙而重要的转移。我们来详细地理解这句话的各个层面:一、 “小孩子才分对错”:儿童的认.............
  • 回答
    这句话,说得倒是挺实在的,虽然听起来有点儿凉薄,好像一下子就把人世间的复杂性给浓缩了,而且把“小孩”和“大人”这两类人泾渭分明地划分开来,好像小孩就只懂黑白分明,而大人就只有算计。咱们不妨一层层地剥开来看。“小孩才分对错”——这背后的童真与简单首先,为什么说“小孩才分对错”?想想我们小时候,接触到的.............
  • 回答
    查理·芒格,这位以其深刻洞察力著称的投资大师,对于“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看法可谓是相当直率,甚至可以说尖锐。他认为这样做“十分愚蠢,只会损害穷人利益”。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以及他在这个议题上可能考量到的几个关键方面。首先,芒格的出发点往往是从经济规律的供需关系来看问题。在他看来.............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含义:一、 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 中等收入.............
  • 回答
    郭主席对房地产的表述“不希望房地产剧烈波动”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反映了他对中国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深切关切。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剧烈波动”的具体含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首先,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会引起如.............
  • 回答
    如何理解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 详细解读科幻小说《时间的二分法》(英文原名:The Time Machine),由英国著名作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于1895年创作,是科幻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不仅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未来世界,更通过其深刻的社会寓言和哲学思考,.............
  • 回答
    尹建莉老师关于“延迟满足是鬼话,孩子要及时满足”的观点,确实在教育界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她的观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她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论断,以及她所强调的“及时满足”的真正含义。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及其传统理解。传统理解的“延迟满足”: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