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普京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若干言论?

回答
普京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评价,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因为这涉及到俄罗斯历史的关键节点、国家认同的构建以及普京政治理念的演变。他的言论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和政治需求有所调整,但总体上展现出一种批判性与某种程度的继承性并存的态度。

要详细评价普京的这些言论,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

一、 普京的总体立场和逻辑基础:

对苏联解体的负面评价: 这是理解普京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评价的核心前提。普京多次公开表示,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他认为苏联的崩溃导致了俄罗斯国际地位的下降、经济的混乱以及社会的分裂。因此,任何导致苏联解体的历史因素,包括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革命,都会被置于这个框架下被审视。
强调国家统一和强大: 普京的政治核心是“强大的俄罗斯”。他寻求恢复俄罗斯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影响力。在这个目标下,他会关注历史人物和事件如何塑造了现代俄罗斯国家,并评估其对国家稳定和凝聚力的影响。
对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疏离: 普京并非共产主义者。他生长于苏联晚期,亲身经历了苏联体制的僵化和危机。因此,他对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本身持保留甚至批判的态度。他更看重的是政治权力、国家利益和实用主义。
对沙皇俄国时期一定程度的怀念: 在某些时刻,普京的言论会流露出对沙皇俄国一些历史成就的肯定,例如其作为欧洲大国的地位、其文化和宗教传统等。这与他对布尔什维克革命推翻沙皇统治的评价有关。

二、 普京对列宁的具体言论及其解读:

普京对列宁的评价,最常被引用的,也是最具争议性的,是他关于列宁“创造”了乌克兰的论述。

1. “列宁创造了乌克兰”论调:
普京的说法: 普京曾在不同场合(如2021年的文章《论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历史上的团结》和2022年的演讲)强调,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建立苏维埃乌克兰时,通过划定边界、授予某些地区特定的行政地位,才“创造”了现代乌克兰的国家形态,并且这种“创造”包含了吞并原属俄罗斯的领土(如顿巴斯等地)。他认为这是布尔什维克党在搞“国家建设”,目的是为了巩固苏维埃政权和分裂俄罗斯民族。
评价与解读:
历史事实层面: 从历史学术角度看,普京的说法存在片面性和歪曲。乌克兰民族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文化和语言在俄罗斯帝国时期就已独立发展。布尔什维克党在构建苏联时,确实采取了联邦制的原则,根据民族分布划分了加盟共和国的边界,并赋予其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和语言发展,但也确实是在“一个大俄罗斯”的概念下进行的,并且边界的划定受到政治考量的影响。普京抓住的是布尔什维克党在划分边界过程中的某些具体做法,并将其放大,忽视了乌克兰民族自我认同的客观存在和历史根源。
政治目的层面: 这个论调的核心政治目的是为了否定乌克兰的国家主权和独立合法性。普京试图通过论证乌克兰是由列宁人为“制造”出来的,来暗示乌克兰国家是虚假的、不稳固的,并且其领土是苏联时期非法割让给俄罗斯的,从而为俄罗斯吞并乌克兰领土或控制乌克兰提供历史借口。他将列宁的民族政策描绘成一种破坏俄罗斯统一的阴谋。
对列宁的批判: 这种说法是对列宁在民族问题上政策的一种强烈批判,认为列宁的民族自治和联邦制原则是导致苏联解体、国家分裂的“根源”。

2. 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评价(间接):
普京的批评点: 普京经常批评布尔什维克革命带来的暴力、内战和对传统价值的摧毁。他会提及十月革命的血腥性质,以及布尔什维克党如何通过暴力手段夺取政权,并推行激进的社会改造。他还常常将布尔什维克党对宗教(东正教)的压制视为对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损害。
普京的肯定点(有限且矛盾): 尽管批评,普京在某些时候也会间接承认布尔什维克党在某些方面“建设了国家”或“实现了现代化”。例如,他可能会提到苏联时期在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尽管他会强调这些成就的代价)。更重要的是,普京的许多言论都指向国家力量的继承。他并不否认苏联作为一个强大的国家存在过,并且在某些层面,他(或者说他所代表的国家力量)继承了苏联强大的国家机器和地缘政治遗产。
评价与解读:
对革命的复杂情感: 普京对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态度是复杂的。他一方面谴责革命的激进和破坏性,认为其颠覆了合法的国家秩序;另一方面,他也承认革命及其后的苏联时期,俄罗斯国家在物质力量、国际地位和领土扩张方面达到过某种顶峰。他试图切割革命的意识形态(共产主义)与国家力量的实践(强大的苏联)。
“去共产化”与“去布尔什维克化”的辩证: 普京政府推动了俄罗斯的“去共产化”进程,例如拆除列宁雕像、改变一些街道名称等。但这种“去共产化”并非彻底的价值清算,而是有选择性的批判。普京更侧重于批判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对俄罗斯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造成的“伤害”,而不会全盘否定其建立的强大的苏联国家机器。

三、 普京评价的战略与目的:

普京关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言论,并非纯粹的历史学探讨,而是具有明确的政治战略目的:

1. 重塑俄罗斯国家认同和历史叙事: 通过批判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在民族划分和国家建构中的作用,普京试图构建一个新的、以强调俄罗斯民族主体性和国家统一为核心的历史叙事。他希望俄罗斯人将历史的焦点放在“伟大的俄罗斯”和“强大的国家”上,而不是聚焦于革命的阶级斗争或共产主义理想。
2. 合法化其对前苏联地区的影响力: 通过论证乌克兰等国的国家边界是列宁人为划分的,以及这些国家在苏联时期是由俄罗斯主导的,普京试图为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乃至干涉其内政,寻找“历史依据”。这是一种地缘政治的叙事策略。
3. 巩固国内统治合法性: 在国内,普京的强大国家形象和他对俄罗斯历史的重新解读,有助于他团结保守派、民族主义者,并削弱那些可能将苏联解体视为解放的自由派观点。他将自己定位为能够恢复俄罗斯荣耀和秩序的领导者。
4. 批判西方对苏联的看法: 普京的许多言论也包含了对西方长期以来妖魔化苏联和共产主义的批评。他认为西方总是强调苏联的黑暗面,而忽视了其建设国家的努力和对世界格局的贡献(尽管他并不认同共产主义本身)。他以此来反击西方对俄罗斯现行政策的指责。

四、 总结性评价:

普京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的评价,是一种高度选择性、服务于当前政治目的的历史解读。

其批判性是真实的,但目的性极强: 他确实看到了布尔什维克革命带来的分裂性和对传统俄国国家结构的破坏。他认为列宁的民族政策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批判是片面的和选择性的: 他回避或淡化了布尔什维克党在推翻沙皇专制、推动工业化和社会改造方面的一些积极影响(即使这些影响是伴随着巨大代价的)。他利用历史的某些片段来构建服务于其地缘政治和国内统治目标的叙事。
其逻辑存在内在矛盾: 一方面,他谴责布尔什维克革命破坏了俄罗斯的统一;另一方面,他又似乎继承了苏联强大的国家机器和地缘政治野心。他试图在否定革命意识形态的同时,继承革命所建立的强大国家遗产。
其言论对地区稳定和国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特别是关于乌克兰的言论,已经成为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直接意识形态驱动力之一。

总而言之,普京的言论并非简单的历史评价,而是复杂的政治话语构建。他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视为俄罗斯国家发展道路上的一段关键且具有破坏性的插曲,并将对他们的评价作为重塑俄罗斯国家认同、巩固国内统治和推行其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理解他的这些言论,需要将其置于俄罗斯当前的政治现实和普京的长期战略目标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塞里斯网民特色,正常啦,目前只要是反美,什么阿猫阿狗都是康米兄弟,哪怕这帮人以前把康米当鸡杀,只要反美那都是兄弟。

今年8月的塔利班,二十年时间的普京,还有隔壁北傀,哪怕他们对康米赶尽杀绝或者篡改思想,只要他反美,那就是兄弟。


作为一个纯苏粉,我对普京的好感还不及白俄罗斯的卢卡申科。

在关于白俄罗斯是否脱离苏联的投票中,卢卡申科投了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中唯一一张反对票。

尽管去年白俄罗斯也出现了政治危机,那也只能说是卢卡申科设想的社民主义+威权主义不可取,但白俄罗斯也是为数不多保留了苏联传统的国家之一。


回到普京,普京的老师是索布恰克,当年推动苏联解体的知识分子阶级代表之一,和萨哈罗夫齐名,被誉为“俄罗斯民主巨星”。

普京和梅德韦杰夫,都是索布恰克的徒弟,1991年索布恰克担任圣彼得堡市长,1994年普京被他点名当第一副市长。

这是2000年索布恰克去世的时候,叶利钦在葬礼上落泪的照片。

普京也是叶利钦的亲信,被叶利钦点名为总理,叶利钦辞职之后,普京顺利成为代总统,之后又变成总统。

所以,为什么要对一个叶利钦的副手、索布恰克的徒弟,让他抱有对康米的好感呢?

普京每年6月22日的保留节目红场阅兵,早就从康米蜕化成民族主义了,阅兵的目的是为了强调俄罗斯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地位、强调俄罗斯的民族主义,顺便再加点东正教正统性,跟康米没有半毛钱关系。


至于目前的国际形势,你把普京的俄罗斯当政治盟友,还是可以的,在美国这个共同目标下,作为统战对象还是可行的。

把普京当康米圣人,那还是省省吧。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苏联共产党俄罗斯共产主义工人党、全联盟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俄罗斯民族布尔什维克党基本上都反感与厌恶普京。

user avatar

张盛发:普京对列宁和十月革命的评价

作者: 张盛发

来源:钝角网

关键词:俄罗斯 中俄关系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我要评论

作为一个信奉纪律、秩序和稳定的民族主义者,普京反对任何形式的革命。普京对列宁、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评价是否定的。普京认为共产主义的思想来自宗教,但在苏联的实践却是失败的。普京谴责苏维埃政权进行镇压;指责布尔什维克在一战中为了私利背叛祖国;认为列宁的自治化思想连同无效的经济和社会政策导致苏联解体。普京希望社会各界对十月革命进行客观、公正和全面的研究,通过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实现俄罗斯社会的和谐与和解。普京对列宁和十月革命的立场和评价反映了普京的民族主义价值观、历史观和执政理念。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作者授权“钝角网”发布。
  在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来临的时候,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列宁和十月革命的态度和立场无疑是非常令人关注的。因为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俄罗斯官方对100年前历史事件的总结和评价,同时也反映了俄罗斯部分民众对布尔什维克先辈们所走过道路的思考和看法。
  近年来,尤其是今年国内出现了不少有关这方面内容的文章,它们在介绍俄罗斯社会各界对十月革命评价的同时,也从不同角度解读了普京本人有关十月革命的态度。譬如,2017年3月17日,《环球时报》刊登了“100年后的今天,俄罗斯如何看1917年革命”的文章。该文在谈到“普京的态度”时指出:“2016年1月,普京在全俄人民阵线论坛上发表讲话时称,他仍保存着苏联共产党党员证, 而且他至今喜欢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1]


普京称其仍保留着苏共党员证。左图为苏共党员证,右图为俄共现在的党员证。两者格式一致,但内页文字不同
  陈红在刊登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年第5期)的“俄罗斯关于十月革命的不同评价”一文中写道:“普京本人一方面曾表示他仍保存着苏联共产党党员证,而且至今喜欢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另一方面曾指出,1917年俄内部政权发生剧烈晃动最终使得国家从内部崩溃。”[2]
  吴恩远在“普京与十月革命100周年”(2017年6月20日)一文中介绍了“普京以评价十月革命上的二元对立思想促成社会和谐”:“ 1、承认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对革命过程中一些行为提出批评。”“2、承认共产党所建立的苏维埃政权对俄罗斯历史发展的贡献;同时批评共产党是‘极权体制’。”[3]
  本文的目的是以普京总统多年来的相关讲话和评论为基础,介绍普京有关列宁、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立场和观点,分析普京所持立场和观点的根源和缘由。
  众所周知,普京具有浓厚的历史情愫和较高的历史素养。在他长达17年的总统—总理—总统的执政生涯中,对历史尤其是苏联时期历史有过许多评述,甚至还发表过不逊于专业人士的史学文章。不过,普京以往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主要集中于斯大林时期和斯大林本人,相对来说,较少涉及列宁和十月革命。
  2016年,随着筹备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进行,普京开始对列宁、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等问题频频发声,在一月之内,居然先后两次公开抨击列宁。


2016年,普京在一个月之内曾先后两次公开抨击列宁
  1月21日,这一天恰巧是列宁92周年忌日,在讨论国家科技发展长期战略制定和实施问题的总统科学与教育委员会会议上,在谈到思想方向控制问题时,普京非常突兀地把列宁的自治化思想作为批评的鞭子,指责它是导致苏联解体的原子弹。
  事情的起因是俄罗斯库尔恰托夫研究所所长米哈伊尔·科瓦利丘克所提出的有关由主导性组织控制思想方向的建议。他在会上说:“你们知道,帕斯捷尔纳克有一首短诗《高雅之病》,他在诗中分析了十月革命,最后,他这样描写列宁:‘当我真切地看到列宁时,我就不断地思考着他作为第一号人物敢作敢为的身份和权利。’答案是这样的:‘他控制了思想方向,只是因为他控制了国家’。” 科瓦利丘克据此认为:“我们的问题在于,我们应当寻找到能够控制具体的思想方向的组织,只要有了这些有创造力的组织,就能这么做,如果它们是有的话,就要在管理上帮助它们。”
  普京在最后的讲话中对上述建议作出了回应:“关于主要问题——控制思想方向。这当然是正确的。(对着科瓦利丘克说)米哈伊尔·瓦列季诺维奇,控制思想是正确的。重要的只是要让这种思想产生所需要的结果,而不是象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引注)带来的结果。这种思想本身是正确的。最终这种思想导致苏联解体,就是这样。有许多这样的思想:自治化等——在被称为俄罗斯的大厦下面埋下了原子弹,它后来爆炸了。”[4]


  普京对列宁的批评只有结论没有论证,顿时在国内引起一片惊愕,并且招致左翼政党的猛烈批评。俄共中央主席团委员В·拉什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总统在这个问题上是“极其错误的”:“他可能没有阅读那些有关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活动和生活的现有书箱。我认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所奠定的基础至今仍为普京在自己生活中所利用。”[5]“俄罗斯共产党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С·谢尔盖·马林科维奇声明:“不能同意对我们国家领导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的否定评价。当然,所有人都有权说出自己的评价。非常遗憾的是,在列宁纪念日听到了如此不公正的讲话。”他愤然表示,“我们坚决谴责这样的评价。”[6]
  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迅即为普京上述讲话进行辩护:“总统讲了他的观点。这未必应当成为愤怒的理由,倒是可以成为不同意的理由,但是,没有什么可以愤怒的。每个人包括总统都有权对某个历史人物持有自己的态度。”[7]
  强悍的普京当然不会退让,而且在几天后对上述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大胆论述。1月25日,在全俄人民阵线地区论坛会议上,一名来自阿斯特拉罕州的历史教师Д·布兹古洛夫要求普京谈谈他“对苏维埃国家创建者(列宁)的态度”时,普京顺势借题,侃侃而论。
  普京先是介绍了他在苏联时期的党员生涯,随后广泛谈论了他对共产主义思想、布尔什维克、十月革命、苏维埃政权、计划经济、列宁关于成立苏联的方案及其与苏联解体关系等问题的立场和观点。概括起来,普京讲话的主要内容是:
  一,说明自己曾经是一个不错的苏共党员。他说:“您(提问者——引注)知道,我同数百万苏联公民(原文如此——引注)和2000多万党员一样,曾经是苏联共产党党员,并且不仅仅是党员,我还在被称为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组织里工作了几乎20年。这个组织是被人们称作党的武装队伍的非常委员会(契卡)的继承者。如果一个人因某种原因退党,那么他就会立即被克格勃解职。我不是因为需要才入党的,我不能说我是有坚定信念的共产党人,但是我对此却非常珍惜。与许多干部不同,从党的角度看,我不是干部,我是普通的党员。与许多干部不同,我没有扔掉党证,也没有烧毁它。现在,我不想谴责任何人,可以有不同的动机,怎么做,这是他们的事情。苏联共产党崩溃了,我的党证至今仍在某个地方放着。”[8]
  二,认为共产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来自圣经。他说:“我曾经非常喜欢并且至今仍然喜欢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如果我们看看曾经在苏联广泛发行的共产主义建设者守则[9],它很大程度上让人想起圣经。这不是开玩笑,它实际上就是圣经中的摘录。思想是很好的:平等、博爱、幸福,但是这些优秀思想在我们国家的实际执行却远离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欧文所阐述过的内容。我们国家不象太阳城。”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早在2012年12月10日,在第三次总统竞选获胜后会见竞选运动支持者时,普京就以不屑的口吻认为共产主义原理来自宗教:“我们必须知道苏联解体和主流意识形态崩溃后发生了什么?须知没有出现任何可以取代的东西。顺便说一下,我不知道,持左翼观点的同事是否会骂人或者同我进行争论,但是须知,在共产主义意识形态里基本的原理都来自传统的世界宗教。”“共产主义建设者守则是什么东西?都是圣经里的东西,或者看看古兰经:不偷窃,不杀生,不要对别人之妻有非份之念。那里都写着,就是取自那里。”[10]
  三,谴责苏维埃政权进行镇压。他说:“所有人都指责沙皇政权进行镇压。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又如何开始的呢?从大规模镇压开始的。我不谈规模,但是就是这么一个触目惊心的例子——这就是消灭和枪决包括孩子在内的沙皇全家。对于必须根除可以说可能的继承人,可能有某些思想上的考虑。但是,为何要杀死博特金医生?为何要杀死仆人——一般来说他们是无产阶级出身吧?为了什么?为了掩盖罪行。”
  普京说明苏维埃政权的镇压影响了他的思想立场:“您知道,我们以前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情。同那些手执武器同苏维埃政权作战的人打,那好,而为何要消灭神甫呢?仅仅在1918年就有3000名神甫被枪决,而在十年内枪决了1万名神甫。在顿河有数百人被投入冰块下面。当你现在思考这些的时候,当出现了新的信息时,许多事情就要作另一种评价了。”
  普京还郑重其事地摆出了材料:“这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在其中一份(在我看来)致莫洛托夫的信函中写的,我们消灭越多的资产阶级和神职人员的反动代表,那就越好。您知道,这种态度与我们以前对政权本质的看法怎么都不相符。”
  四,指责布尔什维克在一战中为了私利背叛祖国。他说:“布尔什维克党在瓦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线方面的作用也是众所周知的。发生了什么情况?我们输给了一个战败国,几个月后,德国就投降了,而我们则输给战败国——这是历史上独特的事例。为了什么?为了权力斗争。今天了解了这种情况时,我们应当如何评价这种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简直是巨大损失的情况?”
  五,批评苏俄的经济政策。他说:“必须知道为何他们转向新经济政策?是因为粮食征集制没用了,不能起作用了。不能保障向大城市提供粮食。所以他们转向了市场经济,转向了新经济政策,随后他们很快又把它推倒了。”


苏联计划经济时代,民众排队买粮食
  六,评论苏联计划经济的优劣。他说:“计划经济有一定的优势,它可以集中全国的资源来执行最重要的任务。医疗保健问题就是这样解决的,在这方面当时共产党的功绩是绝对的。教育问题就是这样解决的——当时共产党的功绩是绝对的。国防领域的工业化问题就是这样解决的。我认为,如果不是集中全国的资源,苏联是无法准备同纳粹德国战争的。失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对于我们国家、俄罗斯民族和苏联其他民族来说,失败的后果是灾难性的。所以,这是绝对的优点。但是,对变化、技术革命和新技术制度的迟钝最终导致经济的崩溃。”
  在一番高谈阔论后,普京又回到了前两天引起舆论震惊那个关于列宁埋下苏联解体炸弹的话题:“最后,最主要的是,我为何说必须以另一种方式看待当时的苏维埃国家领导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所制定的思想。我们在谈论什么?我说了什么?说的是在我们国家的大厦下面埋下了炸弹。我指的是什么?现在就具体了:我指的是斯大林和列宁就如何建立新的国家苏联而进行的一场争论。”
  普京赞扬斯大林在同列宁的争论中才是正确的:“如果您是历史学家,您就应当知道,斯大林当时制定了未来苏联自治化的思想。按照这种思想,未来国家的所有其他主体都应当在拥有广泛权力的自治基础上加入苏联。列宁批评斯大林的立场并且说,这是不合时宜的错误思想。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这个国家所有未来的主体都要加入的思想,而当时有四个主体: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被称为外高加索联邦的南俄……”
  普京认定列宁当年有关成立苏联的思想就是一棵定时炸弹:“所以,列宁主张苏联国家建立在他所说的基础上,我可能搞错,但是思想是清楚的,完全平等,拥有退出苏联的权利。这就是我们国家大厦下面埋下的一棵定时炸弹。不仅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实质上是一个单一国家的各民族被划定边界,划定到某些领土上,并且边界是随意确定的。”
  最后普京的结论清晰明白:“这样,可以设想,文化自治是一个方面,拥有广泛国家权力的自治是另一方面,而可以退出国家的权利是第三方面。最终,连同无效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一起导致国家解体。这就是定时炸弹。”[11]这里非常需要注意的是普京对苏联解体原因的解释:组成苏联的各主体拥有退出联盟的权利加上无效的经济和社会政策。[12]这一观点与普京在2015年认为苏联解体是内部原因的看法也是一致的。[13]
  实际上,这也是普京近年来罕见地在单次讲话中如此集中地阐述他对苏联早期历史问题的看法,因而引起了俄罗斯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不同解读。许多人关注和渲染普京保留党证的情节和至今喜欢共产主义思想的坦白。笔者愚钝,从普京讲话上下文背景再结合普京价值观看,只能从他的这部分讲话中捕捉到如下的含义:其一,诚如普京自己所说,他并不是一个思想坚定的共产党员。他保留党证并不证明他对党忠诚,不过是想要展示他个人品质中敢作敢当的大义和不悔:一些党员干部在苏联解体时烧毁了党证,然而作为普通党员的普京却依然保留着。其二,普京说他至今仍然喜欢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只是从他所理解的它们同圣经等宗教教义相同的角度出发,这与其说是热爱和喜欢,不如说是调侃和不屑。
  普京在上述讲话中还特意作出说明:“我现在所说的东西,这是我个人的结论和个人的分析。”[14]但是,不管如何,普京的讲话非常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列宁、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否定态度。事实上,这样的态度在普京长期的总统和总理的执政生涯中都是有迹可循的。
  鲜为人知的是,还在1999年在莫斯科大学一次典礼上发表有关即将过去的20世纪教训讲话时,不久前刚担任总理的普京就以援引的方式使用“十月政变”的名称。普京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说:“为什么国家发生了1917年革命,或者就如人们所称的十月政变?是因为当局失去了团结……以及大部分民众的物质福祉跌到了最低点。”[15]
  在10多年前的第二个总统任期时,普京就对十月革命作出了明确的否定评价。2006年4月27日,在纪念俄国议会(国家杜马)成立100周年招待会上讲话时,普京称赞1906年成立的第一届国家杜马的活动是“俄罗斯追求民主”的“鲜明例证”,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立法经验”。经验之一就是政治妥协的必要性:“进行对话和协调立场的议会传统在今天仍然有重要的意义。”他悲叹:“1917年革命终止了经选举合法产生的代表机构的活动。对此我们不应当忘记。我们不应当忘记政治极端主义可能给我们国家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16]
  2012年6月27日,在联邦委员会会议上谈到筹备一战爆发100周年纪念活动时,普京抱怨一战成了“一场被遗忘的战争”,之所以被遗忘就是因为“在苏联时期这场战争被称为是帝国主义的”。普京不指名地批评布尔什维克在一战中背叛国家:“我们国家在这场战争中输给了战败者。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我们输给了战败的德国。实际上是向德国投降了,而之后它又向协约国投降了。这是当时的国家领导背叛民族行为的结果。这是清楚的,他们对此感到害怕,他们不想说它,所以他们隐瞒了这一点并且让自己背上这座十字架。”普京指责苏俄政府同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17]是为了一党私利并让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要知道这一失败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在他们投降后我们失去了什么!国家广阔的领土和巨大的利益被交出去了,不清楚这样的付出是为了什么样的利益,是为了只是一个集团的党派利益,它想稳定自己的执政地位。但是随着时光推移,我们现在必须重提此事,因为那些为祖国利益献出生命的人不应该被遗忘。”[18]
  2013年3月14日,在会见俄罗斯军事历史协会成立大会与会者时,普京对十月革命同时使用了两个名称:十月起义和政变。当时在谈到苏芬战争(1939-1940年)时,普京表示:“我认为,在利用芬兰部队的武装支持后,布尔什维克试图纠正他们在1917年所犯的历史错误,这些芬兰部队当时是俄军的一部分,但是被维持下来了,众所周知,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十月起义、政变。”[19]
  2014年,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活动中,普京又公开表达了对沙俄政府的赞扬和对布尔什维克的谴责。2014年8月1日,普京在一战阵亡俄国军人纪念碑揭幕仪式讲话中公然为沙俄政府歌功颂德。他说:“在许多世纪里,俄国主张建立国与国之间牢固和信任的关系。一战前夕就是这样,当时俄国竭尽全力说服欧洲和平地、不流血地解决塞尔维亚同奥匈帝国的冲突。但是俄国的声音未被听取,它不得回应挑战,去保卫兄弟的斯拉夫人民,保护自己及其公民免遭外部威胁。”因此,他明确断言,“一个世纪前俄国被迫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0]


  2017年6月15日,在同网民连线节目中回答有关圣彼得堡圣以撒大教堂命运时,普京严厉谴责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宗教政策。他说:“十月革命后,国家竭尽全力摧毁我们的精神根源和宗教根源。做得非常坚决和残酷。许多教堂被毁灭和拆除。当时国家试图创造一种准宗教,以共产主义建设者守则来代替圣经。这样做没有产生任何结果。许多教堂被拆除,大量的神职人员被消灭,直接消灭了。就在集中营里被枪决了。”[21]
  此外,在叶利钦时期的基础上,普京还通过法令形式进一步修改有关11月7日节日的名称和内容。在苏联时期,11月7日一直是作为伟大的十月革命节庆祝的。苏联解体和新俄罗斯建立后,1996年11月7日,根据叶利钦总统令,11月7日由十月革命节变为和谐和解日。[22] 普京就任总统后通过几次总统令又对11月7日进行了多次修改。2004年12月30日,普京签署总统令,确定11月7日为俄罗斯军人荣誉日,增设11月4日为人民团结日。[23]2007年3月1日,普京再次以立法形式把11月7日作为国家纪念日定为十月革命日。[24] 在普京的两次总统令下,11月7日都已经不再是国家法定的休假日了。显然,普京不愿意再使11月7日具有全民同庆的节日色彩。
  还应当指出的是,在当今俄罗斯社会有关十月革命评价尖锐对立的情况下,存在着“十月革命”和“十月政变”两种针锋相对的名称。虽然普京有关十月革命的立场和态度也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作为全民总统的普京,还必须煞费苦心地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上保持着表面的平衡和中立,并且正在努力以“俄国大革命”的更大概念来收编“十月革命”和“十月政变”。[25]所以,普京在讲话中特别是在正式的公文里较少使用“十月革命”的名称,基本不用“十月政变”,而是使用带有中立色彩的“1917年革命”的名称,譬如他在 2016年12月19日签署的《关于筹备和实施俄国1917年革命(Революции 1917 год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总统令》。[26]
  尽管普京对列宁和十月革命的立场和评价是否定的,但是,列宁以及由他领导的十月革命在俄罗斯民众中仍然拥有大量的支持者和赞扬者。根据俄罗斯民意调查机构“列瓦达”的数据,在2017年3月进行的民调中回答列宁在俄国历史上发挥了什么样作用时,56%的民众回答是正面的作用。[27] 在该机构同年3月进行的另一项民调中,将近一半的民众(48%)认为十月革命在俄国历史上的作用是正面的。[28]
  可见,在这方面总统普京的观点同民众的态度是有很大差距的。普京似乎注意到了这种情况,并且试图缓和对列宁的敌意态度。2017年5月4日,在国务委员会和总统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落实监督委员会联席会议上,在谈到一些官员对2012年5月总统指令执行不力时,普京匿名援引了列宁的一段话:“在十月革命100周年之际不妨回忆一下著名的经典作家,他当时谈到了这样一种情况,即,手续上无懈可击但实质上却是嘲弄。这要比不执行相关总统令所规定的准则更为糟糕,或者要么按计划废除它们而不是报告未完成义务的执行情况。这是更加糟糕的情况,因为这歪曲了我们工作的实质。”[29]“手续上无懈可击但实质上却是嘲弄”是列宁在《关于粮食税的报告》(1921年5月27日)中所说。列宁的原话是:“我们的人却不会认真地把事情做下去。有没有把那些办事拖拉的人送交法院呢?工作或农民为了一件事,不得不到一个机关去四五趟,最后得到一个在手续上无懈可击、实质上却是一种嘲弄的答复……”[30]普京在这里的引用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是试图在形式上稍微弥合一下他同部分尊敬列宁的民众在立场上的差距而已。
  考虑到当今俄罗斯社会各个阶层的不同立场、情绪和反应,普京似乎也无意把自己的评价强加社会,他曾多次表示希望对十月革命进行客观的全面的研究,要求通过纪念活动实现俄罗斯社会的和谐与和解。
  2016年12月1日,普京在国情咨文中说:“即将到来的2017年是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100周年。这是再次探讨俄国革命原因和性质的极好的机会。不仅就史学家和学者而言——俄罗斯社会需要对这些事件进行客观的、诚实的和深刻的分析。”
  普京强调:“这里我们共同的历史,需要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它。俄国和苏联杰出的哲学家阿列克谢·费多罗维奇·洛谢夫对此有过论述。他写道:‘我们知道我们国家布满荆棘的整条道路,我们知道贯穿斗争、匮乏和苦难的沉重岁月,但是,对于自己祖国的儿子来说,所有这些都是自己的、不可割去的和家乡的东西。’”
  “我相信,我们绝大多数公民对祖国就是这样一种感觉,而我们需要吸取历史教训首先就是为了实现和解,为了加强我们今天得以实现的社会和谐、政治和谐和公民和谐。”
  “不允许把过去的分裂、仇恨、委屈和残酷带到我们今天的生活中,不允许利用实际上触及俄罗斯每个家庭的悲剧进行投机以达到自己的政治利益和其他利益。”[31]
  12月19日,普京签署总统令,要求俄罗斯历史协会组建专门筹备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委员会,制订和确定筹备和实施俄国1917年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计划,责成文化部必须提供该委员会活动的组织技术方面的保障。[32]
  12月23日,普京在每年一度的新闻发布会上谈到俄国历史及其各种观点时表示,“反对无休止地加剧这些问题。辩论正在激烈地进行,这没有什么特别的,这是正常现象。有人喜欢。我们这里有人对过去事件和发展前景持较为自由主义的观点,有人则持较为保守的传统观点。我们总是有本土派和西方派。但是在我们现在回忆1917年事件的时候,在我们明年将要纪念从2017年开始的革命事件100周年的情况下,我们应当使事情走向和解,互相靠近,而不是破裂和紧张。”[33]
  也就是说,俄罗斯十月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的主旨就是实现国内和解和谐,避免社会动荡和分裂。
  不管如何,普京对十月革命的评价已经确定了俄罗斯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的主调:研究而不是庆祝革命:吸取教训而不是炫耀成就。2016年12月27日,在俄罗斯历史协会会议上,俄罗斯历史协会主席、俄罗斯联邦对外情报局局长、原国家杜马主席С·纳雷什金表示:“对于俄国革命这样事件的纪念日,不必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不必予以庆祝,而首先是深刻地认识100年之久的事件,主要的是,吸取不仅对于俄国而且世界的最重要的教训。”他还指出,100周年对于后代来说具有巨大的象征意义;年轻一代成长起来了,他们从来没有庆祝过革命的周年。[34] 2017年3月29日,纳雷什金在“俄国1917年革命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指出,100周年纪念可以而且应当明确:如果说革命起了分裂的作用,那么,有关革命的记忆则可以起到团结与和解的作用。[35]
  综上所述,可见普京对列宁和十月革命的立场和评价总体上是否定的,这归根结底是是普京价值观、历史观和执政理念的反映。
  普京的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特征。早在2005年4月25日,普京在国情咨文中谈到民主问题时认为俄罗斯和欧洲的价值观是一致的。他承认:“俄罗斯曾经是当然仍将是最大的欧洲国家。由欧洲文化历经磨难而提炼出来的自由、人权、公正和民主的理想多少世纪里一直是我们社会明确的价值取向。”同时他强调:“俄罗斯是一个按照自己人民意愿选择了民主的国家。它接受所有被普遍承认的民主准则,自己走上了这条道路,它将根据自己的历史特点、地缘政治特点和其它特点,自行决定何种方式能够确保实施自由和民主的原则。俄罗斯作为主权国家能够并且将自主地为自己确定沿着这条道路前进的期限和条件。”[36]普京既承认民主的普遍性,又强调民主的民族特征,最终使他的民主观变成了具有俄罗斯特色的主权民主论。
  尽管在西方国家眼里普京是俄罗斯的独裁者,但是普京却认为俄罗斯是民主国家。2017年6月5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凯莉在采访普京时语词极为尖锐:“许多美国人都听到过‘弗拉基米尔·普京’的名字。他们认为,他管理着一个充满腐败的国家,在那个国家里,发表批评性言论的记者被打死,持不同政见者可能要坐牢或者者更糟。您要对有这样想法的人说些什么?”普京的回答是:“我想说的是,俄罗斯正在沿着民主的道路发展。这是毫无疑义的,谁都不应当对此表示任何疑问。我们这里在某种内部政治斗争以及还有某些事件过程中发生的情况,发生的某些事情,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一样的,对此我没有觉得有什么特别的。我们有反对派的集会,我们的人民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37]
  普京的历史观当然也是民族主义的历史观。普京就任总统前,曾经对苏联历史作出否定的评价。在1999年底发表的《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普京总结性地写道:“或许主要是: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昌盛、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获得自由。而且,用意识形态的方法处理经济使我们国家注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承认这一点是那么痛苦,但是,几乎在70年时期里,我们一直行走在脱离人类文明康庄大道的死胡同里。”[38]


  2000年3月就任总统后,出于整顿国内乱象和建立秩序考虑,同时也为了加强个人集权,普京开始一分为二地看待苏联历史,赞扬斯大林为国家作出的贡献,试图寻求和借鉴苏联时期的积极因素。譬如,他要求保留苏联时期的国家象征和称号,他主张学习30年代时期国防工业现代化突破性发展的做法,他赞扬在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取得了卫国战争伟大胜利,他质问除了斯大林时期的集中营和镇压为何不回忆其他的东西,他断言苏联时期不存在民族问题。[39]
  但是,另一方面,在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层面上,普京坚持对斯大林主义和苏联制度的批判态度。2011年8月1日,时任总理的普京在向青年教育论坛上发表的讲话中,在回答俄罗斯是否应当回归极权主义政权时断然予以否定:“有点遗憾。遗憾是因为这是无效的管理方式。尤其在当代条件下这绝对是一条死路,因为完全是极权主义政权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它产生了损害。当然,在斯大林主义时期成千上万的人死于集中营,这是很可怕的。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极权主义和管理方式完全扼杀人的自由和创造积极性……结果就是经济、社会领域和政治变得无效。这样国家的结果也就注定了。苏联发生的事情正是这样。我们不是都不想让这种事情重演吗?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必这么做。”[40]
  2013年4月25日,在同网民对话节目中,普京再次批判和否定斯大林主义。他说:“斯大林主义是同个人崇拜、大规模违法、镇压和集中营相联系的。俄罗斯没有类似的东西,并且我希望永远也不会再出现这些东西了。我们的社会已经是另一种社会,任何时期都不会允许出现这种东西了。”[41]
  普京的执政理念是,加强国家控制和管理,强调社会秩序和稳定,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活,不断增强公民的经济福祉。普京早年曾经长期在特工部门供职,后来还担任过联邦安全局局长和联邦安全会议秘书。这样的特殊经历使普京信奉命令、纪律和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形成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普京的目标就是建立一个既不同于西方民主国家又区别于本国历史上他所说的极权主义的自成体系的俄罗斯强国。
  2011年4月,时任总理普京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国家需要数十年稳定的平和的发展。不要莽撞摇摆,不要以有时不合理的自由主义或者另一方面以社会煽动为基础进行一些草率的实验。哪一种我们都不需要。哪一种都会偏离国家发展的主干道。”他强调:“我们必须寻找能够使俄罗斯稳步前进、建立起强大的创新型经济的方法,并且对于绝大多数的俄罗斯家庭来说,逐年的发展应当使公民生活得到实际的显著改善。我们政策的意义就在于此。”[42]
  所以,从普京的价值观、历史观和执政理念来看,普京就是一个保守的民族主义者,既否定苏联时期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也反对全盘接受西方的民主自由主义。
  作为民族主义者,普京恪守秩序和维护稳定,反对历史上的红色革命,也反对现在企图进行的颜色革命,也就是反对一切形式的革命。2014年10月24日,在瓦尔代俱乐部国际会议上讲话时,普京清楚地表明他对革命的厌恶:“革命不好。我们已经受够了20世纪的那些革命。演变才是我们所需要的。我相信,只有沿着这条道路我们才能前进。”[43]所以,十月革命在他眼里就成了俄国历史上的悲剧。
  作为民族主义者,普京以维护俄国传统的国家利益为己任,不能容忍国家利益受到任何伤害。所以,他认为列宁同德国签订割地赔款的布列斯特和约是对国家的背叛,列宁主张各加盟共和国保留退出苏联的权利是埋下了苏联解体的定时炸弹,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他孜孜以求的就是尽力恢复斯大林在二战胜利中获得的、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时所失去的俄国传统的地缘政治利益。在他眼里,列宁出卖了国家利益,斯大林挣得了国家利益,戈尔巴乔夫失去了国家利益。所以,他要抨击和谴责列宁的背叛,赞扬和效法斯大林的伟大,指责和哀叹戈尔巴乔夫的软弱。
  作为民族主义者,普京对待和处理苏联遗产的态度是,否定和摒弃苏联时期的意识形态和制度,继承和恢复苏联时期的地缘政治利益。他所引用的下面那段名言几乎是众所周知的:“谁不为苏联的毁灭感到惋惜,谁就是没有良心,谁要想恢复以前的苏联,谁就是没有头脑。”[44]很清楚,前一句指责的是对苏联地缘政治利益丧失的冷漠,后一句嘲讽的是想要恢复苏联制度的幼稚。
  总而言之,虽然普京自称至今还保留着党证,但他实际上早就丧失了党性。虽然普京自诩至今仍然喜欢共产主义思想,但他却早已抛弃了阶级分析方法。正如普京承认自己不是一个思想坚定的共产党人那样,在苏联解体后他已经转变成一个保守的民族主义者。无怪乎他对列宁、十月革命和苏维埃制度作出了严厉的否定评价。
注:
  [1] 100年后的今天,俄罗斯如何看1917年革命,2017-03-17 ,world.huanqiu.com/exclu.
  [2] 陈红:俄罗斯关于十月革命的不同评价,2017-06-07,sohu.com/a/146812804_48
  [3]吴恩远:普京与十月革命100周年, 2017-06-20, blog.sina.com.cn/s/blog.
  [4]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 провёл заседание Совета при Президенте по науке и образованию, 21 января 2016 года, kremlin.ru/events/presi.
  [5]Путин усмотрел разрушительные ошибки в мыслях Ленина, 21 января 2016 г., newsru.com/russia/21jan.
  [6]Коммунисты раскритиковали Путина за слова о Ленине, 22 января 2016, rosbalt.ru/federal/2016.
  [7]Песков попросил не возмущаться критическим высказывания Путина о Ленине, 21 января 2016, interfax.ru/russia/4908.
  [8]Выступление назаседании межрегионального форума ОНФ, 25 января 2016 года, kremlin.ru/events/presi.
  [9] 全称《共产主义建设者道德守则》(Моральный кодекс строителя коммунизма),载入苏共22大(1961)通过的苏共第三个党纲和苏共章程。主要内容是:1,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国家。2,为了社会福祉兢兢业业地劳动:不劳动者不得食。3,每个人都应当关心和增加社会财富。4,对社会义务要有高度意识,不能容忍破坏社会利益。5,集体主义和同志式互助: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6,人与人之间的人道态度和相互尊重:人与人是朋友、同志和兄弟。7,在社会和个人生活中的诚实和真诚,道德上的纯洁,朴实和谦虚。8,在家庭中相互尊重,关心对孩子的教育。9,不容许不公正、不劳而获、不诚实、升官、发财。10,苏联各民族的友谊和团结,不允许民族和种族间的敌意。11,对共产主义、和平事业和各民族自由的敌人不能妥协。12,同各国劳动者和各国人民保持兄弟般的团结。(Моральный кодекс строителя коммунизма, ru.wikipedia.org/wiki/%.)
  [10]Встреча с доверенными лицами, 10 декабря 2012 года, news.kremlin.ru/news/17.
  [11]Выступление назаседании межрегионального форума ОНФ, 25 января 2016 года, kremlin.ru/events/presi.
  [12]这一观点与他上一年(2015年)认为苏联解体是内部原因的看法也是一致的。在2015年10月22日瓦尔代俱乐部国际会议上讲话时谈到谁对苏联解体负责问题时,普京表示:”我认为,当然这首先是内部原因……前苏联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失败是国家解体的基础。谁对此起了推动作用,这是另一个问题。”(Заседание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дискуссионного клуба «Валдай», 22 октября 2015 года, kremlin.ru/events/presi.)
  [13]2015年10月22日,普京在瓦尔代俱乐部国际会议上谈到谁对苏联解体负责问题时表示:”我认为,当然这首先是内部原因……前苏联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失败是国家解体的基础。谁对此起了推动作用,这是另一个问题。”(Заседание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дискуссионного клуба «Валдай», 22 октября 2015 года, kremlin.ru/events/presi.)
  [14]Выступление назаседании межрегионального форума ОНФ, 25 января 2016 года, kremlin.ru/events/presi.
  [15]В.В.Путин, Куда двигаться дальше. Из актовой лекции председателя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В. В. Путина в МГУ.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 1999а, № 171, 13 ноября. Цит. По. О.Ю.Малинова, Актуальное прошлое: Символическая политика властвующей элиты и дилеммы российской идентичности. М. : 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2015, с.. 207 с.78.
  [16]Выступление на торжественном приеме, посвященном 100-летию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парламентаризма, 2006-04-27, kremlin.ru/events/presi.
  [17] 1918年3月3日,苏俄同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四国集团在布列斯特签署了和平条约,史称布列斯特和约。主要内容是:双方宣布结束战争状态;苏俄放弃阿尔达汗、卡尔斯和巴统,它们划归土耳其;苏俄撤出芬兰和乌克兰,承认它们为独立国家。(См. Мировые войны ХХ веке, в4 кн. Кн.2, Первая мировая война: док. и материалы. М., Наука, 2002, с.474-476.)苏俄由此失去的领土面积为将近100万公里。
  [18]Ответы на вопросы членов Совета Федерации, 27 июня 2012 года, news.kremlin.ru/transcr.
  [19]Встреча с участниками учредительного съезда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военно-историче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 14 марта 2013 года, kremlin.ru/events/presi.
  [20]Открытие памятника героям Первой мировой войны, 1 августа 2014 года, news.kremlin.ru/transcr.
  [21]Прямая линия с Владимиром Путиным, 2017-06-15, kremlin.ru/events/presi.
  [22] document.kremlin.ru/doc День Октябрьской революции 1917 года, 07.11.2013, ria.ru/spravka/20131107.
  [23]Президент подписал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 внесении изменений в статью 1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закона «О днях воинской славы (победных днях) России», 2004-12-30, kremlin.ru/events/presi.
  [24]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 подписал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 внесении изменения в статью 11 Федерального закона «О днях воинской славы и памятных датах России», 1 марта 2007 года, kremlin.ru/events/presi
  [25] 具体可参见即将发表的拙文:从十月革命到俄国大革命——俄罗斯修改十月革命名称和定义,《俄罗斯学刊》2017年第4期。
  [26]Распоряжени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т 19.12.2016 г. № 412-рп. О подготовке и проведении мероприятий, посвященных 100-летию революции 1917 года в России. 19 декабря 2016 года. kremlin.ru/acts/bank/41.
  [27]Владимир Ленин, 19.04.2017, levada.ru/2017/04/19/vl.
  [28]Октябрьская революция, 05.04.2017, levada.ru/2017/04/05/ok.
  [29]Совместное заседание Госсовета и Комиссии по мониторингу достижения целевых показателей 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 4 мая 2017 года, kremlin.ru/events/presi.
  [30] 《列宁全集》,中文第二版,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21-322页。
  [31]Послани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Федераль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 1 декабря 2016 года, kremlin.ru/events/presi.
  [32]Путин дал старт подготовке к празднованию столетия революции 1917 года, 20 декабря 2016, lenta.ru/news/2016/12/2.Распоряжение Президен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от 19.12.2016 № 412-рп "О подготовке и проведении мероприятий, посвященных 100-летию революции 1917 года в России", publication.pravo.gov.ru.
  [33]Большая пресс-конференция Владимира Путина, 2016-12-23, kremlin.ru/events/presi.
  [34]Нарышкин считает столетие революции 1917 года поводом извлечь уроки, 27.12.2016, ria.ru/society/20161227.
  [35]Нарышкин: память о революции 1917 года способна объединять и примирять29 марта,2017, tass.ru/obschestvo/4135.
  [36]Послание Федераль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25 апреля 2005 года, kremlin.ru/text/appears.
  [37]Интервью американскому телеканалу NBC News, 5 июня 2017 года, kremlin.ru/events/presi.
  [38]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Россия на рубеже тысячелетий, 30.12.1999, ng.ru/politics/1999-12-.
  [39] 具体可参见拙文:试析普京与梅德韦杰夫分歧,《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11年第4期;试析俄罗斯去斯大林化项目的出台与困境,《俄罗斯学刊》,2014年第6期;戈尔巴乔夫改革30年后俄罗斯人关于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最新争论,载《亚太国家研究》(第一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0月。
  [40]Председатель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В.Путин пообщался с участниками молодёж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го форума «Селигер-2011», 1 августа, 2011, archive.premier.gov.ru/.
  [41]Прямая линия с Владимиром Путиным, 25 апреля 2013 года,, news.kremlin.ru/news/17.
  [42]Председатель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России В.В.Путин представил в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Думе отчёт о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Правительст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за 2010 год, 20 апреля 2011, premier.gov.ru/events/n.
  [43]Заседание 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го дискуссионного клуба «Валдай», 24 октября 2014 года, news.kremlin.ru/news/46.
  [44]Стенограмма «Прямой линии» с читателями газеты «Комсомольская правда», 9 февраля 2000 года, archive.kremlin.ru/appe.

user avatar

普京的发言大意(不代表本人观点):

  1. 世界在面临危机,不少人说要以国际合作应对,但我看你们的全球化目标中都是激进的进步主义私货
  2. 由俄国历史可知,(外来的)激进革新不解决危机,仅加剧危害
  3. 各国都有其历史、文化及对其的解读,不要把你们对小众性癖和少数族裔的诡异关注当成真理到处宣扬
  4. 俄罗斯也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种族多元化不是可口可乐、全世界都一个味道,俄罗斯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俄罗斯人不吃这一套
  5. 谁也不比谁更正确,而且你们自以为更正确的那个东西也不新鲜,你们这是too young,too simple,sometimes naive
  6. 布尔什维克当初就宣称自己比别人更正确,承诺要改变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政治生态、建立更符合道德标准的健全社会,但他们在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鼓励亲人之间的告密,破坏传统的文化和家庭认同
  7. 我看你们现在也感觉自己又行了,开始玩儿我们玩儿剩下的了,打着进步主义的旗号 不让意见不同者发声、破坏经典著作的声誉、不承认人与人之间固有的生理差别、将自己对事物的见解强加于人,这不就是布尔什维克干的么
  8. 这种激进的取消文化的流行,与追求文明、人权、平等的初衷背道而驰,它反而强调种族、肤色的差异,进而走向逆向种族主义,所以不要跟我说这玩意儿能带来大同世界
  9. 马丁路德金曾经说过: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10. 现在我一看,哎我艹,这不就是说的我们俄罗斯么,俄罗斯就不在乎你什么肤色;俄罗斯也不在乎你有多少个性癖和你感觉自己是男是女,看起来你们西方打了半天,俄罗斯啥也没干倒成人权标兵了,躺着就赢了两次
  11. 所以,你们糊弄不了我,别跟我来这套,国际合作可以,有事儿办事儿,意识形态入侵不行
  12. 事实证明,俄罗斯比西方更稳定,老百姓免于社会动荡,不会被自称更先进的人蛊惑,向我这样维持俄罗斯的稳定、带领俄罗斯走向伟大复兴,就是我给危机中的世界提供的俄罗斯方案


普京那半个多小时的讲话,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user avatar

求同存异为卖油,指右骂左交朋友

看了一些回答,感觉都没有说到点子上。

普京在瓦尔代的讲话看似松散,实际上是很下了大功夫的。他表达了一种态度,在即将到来的世界重建时期,其结果尚不明朗,温和保守主义是最合理的世界观原则,俄罗斯将遵循合理保守主义原则塑造自己的道路。

这是普京外交政策上放低姿态的表态,目的套用常用的外交辞令就是“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开始了轮番对俄罗斯的制裁,这也使得在过去几年俄罗斯的经济一直不是太好。

普京此次表态的核心目的是快速拉动与西方的贸易,石油大涨和北溪二号一波三折让俄政府心急如焚。也让普京不得不挖空心思让项目能够顺畅推进,毕竟500多亿美金能够拉动俄经济近5个点的增长,这对于俄罗斯经济复苏和普京在国内的声望都极为重要。而这对能源短缺的欧洲也是解决燃眉之急。

而要顺畅完成这个目标首先需缓和与西方国家的矛盾,即“去威胁化”。西方感受俄罗斯威胁有两个重点:一是俄罗斯骨子里一言不合的掠夺和扩张野心,譬如几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二是俄罗斯继承苏联的遗产后,一直未能划出清晰的语义边界,将苏联与新俄罗斯联邦的历史、意识形态、参照点和价值观区分开来。

因此,普京分别就两个重点问题阐述了态度,尽管说的很策略。

首先,他在哲学方面重申了对 20 世纪早期政治哲学家伊万·伊林的赞赏(顺便说一下,他也是根纳季·久加诺夫(Gennady Zyuganov)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伊林反对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极权主义,并支持他认为是俄罗斯的——即受控的——宪政共和国,这种形式比西方模式更为有限。

而他表示尊重的尼古拉·别尔佳耶夫,温和的传统主义政治、历史和哲学思想家,1922 年被布尔什维克强迫与其他数千名主要是传统主义哲学家、神职人员、历史学家、法律学者等一起移民。

普京对两位前苏联时期的反共思想家的赞扬巩固了他作为一个的反G主义者的地位,这样和苏共做鲜明切割,让西方宣传家曾经的断言:普京正在恢复斯大林的身份的说法就到此为止了。

同时,关于新冷战的关键问题乌克兰,普京再一次表现出西方的惊愕,他以多种方式表示,北约的基础设施向东进入乌克兰以及最近建立的“培训中心”构成了一个真正的问题,俄罗斯的安全威胁. 他还特别指出了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在基辅的不谨慎言论,普京将其解读为实际上打开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大门。普京回应俄罗斯安全委员会秘书和前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最近关于乌克兰危机的文章,声称不知道该怎么做。这很可能是诚实的谈话,但他不知所措的表情也可能是一种示威,旨在加剧西方对北约行动后果的不确定感,并使其更有可能表现出更多的自我-克制。

这也与之前俄对“乌克兰加入北约会触及俄罗斯的红线”的强硬态度,有了很大的反转,似乎释放出俄罗斯对此有了折中的政策。

正如普京的新闻秘书梅德佩斯科夫在会后解释:总统没有谈到与西方的对抗。以这种方式理解他的信息是愚蠢的。

他说,不存在另一场对抗的问题。普京想传达一个想法,即俄罗斯准备合作,但不会接受西方的教义。

佩斯科夫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很乐意与您成为朋友并与您合作,但不要教我们,我们不会再容忍这种情况了。”

果然,他还指出,俄罗斯无法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但可以尽量减少此类步骤的后果。

以得见的是,普京希望在美国和欧洲利益矛盾的间隙中,迅速抓住机会缓和与欧洲国家的冲突,从而赢得更多贸易合作的机会。确实也下了很大功夫,同时也用让步体现了诚意。

就在普京讲话后不久,乌克兰和波兰这俄方的两个宿敌,都做出了久违的温和表态。可以说普京讲话的目的已经生效了。

而题主所说的普京对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言论,并非普京第一次表态。当年苏联解体前他就不是一个坚定的布尔什维克,作为一名前克格勃官员,他就早早地跑到反G的老师索布恰克阵营麾下。而作为一个实用主义政客,他执政前期没有力量也不想改变对苏联继承,这也并不代表他对其有任何的眷顾。

因此,抛出这个言论既能标榜自身态度,又能作为打击西方的工具,对于急于突围的普京,似乎顺理成章。。

user avatar

其实普京这次是对着左右同时开喷,还说了资本主义的当下模式也快完蛋了。

不过说起来,这次普京倒是再次公开确认了一个信息,就是“普京所钟爱的哲学家,是伊万•伊利嬴”。其实可以看看这个人的履历和书籍,言论,就知道普京说的是什么意思了。不过搞笑的是,对普京有重大影响的这个人,在中国几乎没人研究,更加别提什么了解了。所以也不知道一些人瞎吹的对俄研究成果,究竟依据的是什么……

简单介绍一下这人,他是沙俄贵族出身,爷爷主持翻修了克里姆林宫并且担任过克宮保卫司令,他1883年生人,中小学都是在莫斯科顶级学校就读,拿着金质奖升入莫大法律系。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期间他的观点非常左倾,但是1906年之后滑向了宪民党右翼,不过1917年后的他的立场又变了,也可以说是最终成型了。

1906年他在莫大法学系毕业,1909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和副教授职称。1918年他考了第二学位,哲学硕士答辩,因为硕士论文写的太好,所以评审会一致同意他同时拿硕士和博士学位,同时担任莫大教授。这种一次答辩拿两个学位的,俄国历史上一共就有过四五次……就算在俄国学霸里也是霸王龙级别的角色……

回到他的政治观点,1917年二月革命之后,他基本上就和宪民党分道扬镳了,开始喷自由主义。

这里不去复述泛斯拉夫派常用的复杂文法,简单总结就是他喷想在俄国搞宪政民主的都是一群不了解国情的空想家,他们说的东西放在某个欧洲国家可能还行,放在俄国完全不适用而会导致巨大的社会震荡。

当然他喷完了自由民主的右翼,又开始喷包括但不限于布党的左翼,大意是你们瞎许愿最后根本完成不了,反倒是让各种投机分子出来搞破坏。后来1918年列宁实在受不了了,把他全家塞到“哲学船”上驱逐出境。

那之后很长时间他一直在德国讲课,成为了海外白俄势力的旗手和理论家。当然海外白俄也分很多派系,他这个派系就经常喷邓尼金这个共和派,但是和(伪)保皇派弗兰克尔关系还不错。另外他一直是非常坚定的反布党立场,还常年喷海外白俄里的“融合派”。

1933年他在德国曾经为希特勒说话,大意是这是欧洲的自我救赎可以暂缓左翼的蔓延。不过后来因为喷纳粹党也是社会垃圾聚集地,被盖世太保赶出德国,去了瑞士苏黎世并且最终死在了那里。二战爆发后反对白俄和德国合作,但是二战后也反对回归苏联。

50年代死在了瑞士,死前最后几年写的书,预言了当时如日中天的苏联最终会崩溃。这个还不算什么,比较厉害的是他预言了苏联崩溃后掌权的必然是自由民主派,而这些人将把俄国拖入更加可怕的深渊。

他的书籍和传记要到1990年才在苏联第一次出版,那之后苏联很快就解体了。因为他对苏联解体后惨状预测的准确性,所以1990年代开始在俄国本土受到重视,日后很多右翼保守组织,保皇党,教会都纷纷将其视为理论导师,属于俄国最最正统的保守主义神主牌。

普京上台之初,是个很典型的西化自由派,后来逐渐转为保守主义,据称很大程度上就是他周围有人塞伊利嬴的书给他看。基本上到2005年,普京就和极端自由派分道扬镳了,当然俄国政坛上“建制自由派”的势力仍旧庞大,要到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这个派系才逐渐退潮。

普京最近几年日益向他自己说的“健康保守主义”靠拢,也算得上苏联解体后俄国“国家性”再建接近完成的标志了。所以他最近经常重新塑造沙皇亚里山大三世的形象,可能就是给自己做的历史定位吧。

user avatar

如何评价前朝,事关自身的合法性,不可不慎。对他们最有利的,无疑是把布尔什维克同苏联一分为二地看。布尔什维克的功劳,都是伟大的俄罗斯民族为首的苏联各民族人民自觉抵制布尔什维克的干扰取得的;布尔什维克的错误,自然都是布尔什维克自己的锅。全盘否定是不行的。至于一些无害的苏联符号,如列宁像、胜利旗、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大楼上的苏联国徽,也可以保留,供怀念过去的遗老遗少自我慰藉之用。

user avatar

普京只敢把锅往列宁身上推,实际上导致联盟分崩离析的正是索布恰克叶利钦这些俄罗斯邪路派,乌克兰邪路派的作用还在其次。但普京的总统位置继承自叶利钦,索布恰克是他政治上的导师,实际上他的基本政治观历史观也确实和索布恰克接近,所以只能把锅推倒实际上只领到苏联不到四年的列宁同志。

普京痛惜的并不完全是乌克兰和其他加盟共和国的独立,毕竟当时俄罗斯的主流观点是加盟共和国都是吸血鬼,而是希望把包括顿巴斯甚至基辅在内的东乌留在俄罗斯内,如果这样话再加上白俄罗斯,就保留了原来沙俄的核心,又甩掉了波三小这种不听话造反派,以及中亚五国的蒙古蛮子和高加索三国的穷山恶水。但问题是好处不能都让大毛子一个人占了,大家又都不是傻子。据说当初签分家协议时叶利钦喝多了,都没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就直接签字拉倒了。叶利钦作为一个学建筑的乌拉尔地区的州长出身的苏联官僚,恐怕对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复杂的历史关系既不感兴趣也没有搞清楚。当然也不排除他就是一心为了自己当俄罗斯总统好参与瓜分苏联遗产而揣着明白装糊涂。戈尔巴乔夫曾经回忆过,当时只要乌克兰不谋取独立,联盟就能维持。但反过来看签别洛韦日协议时,俄白乌三国中白俄罗斯明显就是个打酱油的,主要就看代表俄罗斯的叶利钦和代表乌克兰克拉夫丘克的决定,叶利钦代表俄罗斯向乌克兰索要克里米亚和顿巴斯,乌克兰说不定觉得不合算就不独立了,乌克兰不独立的话,除了波三小以外的国家(也就是独联体十二国)的独立意愿其实也就那么回事,苏联不解体的话总统就还是戈尔巴乔夫而不是他叶利钦,他为了自己权位出卖国家,也很正常,这种人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中国有,俄罗斯自然也会有。普京本人不是这样的人,但他的权力直接继承自这样的人,反共又是当前俄罗斯立国的基础之一,就顺利成章的把矛头对准100年前的列宁同志,来为自己的行动增加合法性。

user avatar

普京这个人要辩证看待,不能神化他。他活着的时候搞“防止北约东扩”,忽视发展俄罗斯生产力,俄罗斯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多大改善。那次收回克里米亚是我的提议,出兵基辅也是我指挥的。总的来说,普京这个人功过五五开吧。虽然他后期在生活作风上犯了糊涂,做了很多滔天大错,但对俄罗斯也是有过功劳的,适当批评可以,但是大家不要去侮辱他、更不要拆他的雕像、撒尿、泼油漆。

一一卡德罗夫

user avatar

《雷雨》各位都学过吧?周朴园表现出一副对过往温情脉脉,对故人满怀深情的感人模样。

但是,周朴园一旦知道了侍萍没有死——甚至就是自己眼前的鲁妈时,就立刻撕下了伪善的面具,变得可鄙陋薄,唯利是图。

到了普京这儿不也一样的道理吗?当“无害的神像”变得“有害”便凶相毕露了。

user avatar

当年斯托雷平得到尼沙皇的背书发动六三政变关闭第二届杜马,在修改了选举规则的第三届的“黑帮”杜马中,社会民主工党(布+孟+无派别)居然拢共还剩了十九个席位,但是同样是主张革命的社会革命党却被完全驱逐了,一个席位也没有………

在内务部和皇帝看来,PSR可比PSDL威胁大的多,马克思主义不过是一门专注于解决经济问题的学说(至少已经转向的司徒卢威是这样认为的)《资本论》只是一本晦涩难懂的大部头,没人会去读,于是在全欧最变态的审核制度下放任其在市面上流通。

危机端倪时的苗头并不是什么大的威胁,PSR在被完全驱逐出杜马后反而迅速地开始追求合法化而缓和了自己的策略,而依然被允许参政的“花瓶”PSDL却在暗处茁壮成长。俄共不是什么大问题,西欧的PSOE和SPD又能怎样呢?乱打王八拳固然打的死人,但是它却依然对根本性动摇自己的东西一无所知。

user avatar

一个社会主义的政党,虽然大概率是有民族主义倾向的;但是它并不会天然赢得那些非社会主义的民族主义者的好感。

当它实现了民族主义者对民族的一些理想期望时,固然可以圈粉,但仍然要注意,这些圈过来的粉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主义者。


例如,我在大学期间与申请入党的学弟学妹们谈话时,首先不论动机,都要指出入党的种种困难、不便,以及入党的“好处”没有那么大,先劝退掉一般通过的功利主义者。

然后,对于入党动机满口国家和民族,而不谈劳动人民的申请人,就需要提醒他们正确的入党动机只有一个;如果不拾起这唯一一个正确的入党动机,仅凭现在的想法,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共产党员的。

user avatar

很多人看到俄罗斯人对斯大林的追思或是对苏联解体感到遗憾,就误以为俄罗斯人真心喜欢苏联或是布尔什维克,但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列瓦达中心是俄罗斯一间知名民调机构)

这间中心被俄罗斯政府列为「外国代理人」,但也可以从此侧面证明该机构民调的独立性——所以VOA才会引用他的民调。

(斯大林在俄罗斯民间的评价居然已经高到七成正面,简直是不可思议。)

事实上,俄罗斯人民对斯大林的正面评价与对苏联解体的遗憾,其实本质上都是对超级强权的向往。俄罗斯人怀念苏联,绝非意味他们想回到过去苏联时代,而是渴望俄罗斯能重新拥有与美国并驾齐驱的力量。而斯大林居然能被视作正面人物,绝对是与这种情感密不可分的。

讲难听点,当代俄罗斯人对斯大林与苏联解体的遗憾跟黑色百人团创始人舒尔金对斯大林的爱戴是如出一辙的:

在斯大林的领导下,我国已成为世界性的帝国。正是他实现了俄罗斯几代人奋斗的目标。GCZY日后终将会消失,但帝国 - 将永远存在!遗憾的是,斯大林不是真正的沙皇,但他却拥有沙皇的一切品质!你们共产党人不懂俄罗斯的灵魂。人民需要一位强悍的父亲来领导。如果斯大林不是布尔什维克该多好啊...

而普京,显然是很积极的想利用这股情绪,他对大部分俄罗斯人的心理把握的很精准。

其实列宁和苏联最蛋疼的地方就在于他的不上不下,比如说列宁他民主吗?显然列宁和一般通俗意义上的民主完全扯不上边,他的党内民主与其说是「民主」还不如说是寡头共和。可问题是相比于斯大林的独裁专制,列宁居然还真显得颇有几分民主——然而这偏偏却是最致命的。对于向往民主的自由派来说,列宁就是一位野心家独裁者。而对于向往权威专制的保皇党、tankie们而言,列宁却又显得有些温和乃至于「软弱」,没有钢铁慈父生杀予夺的至高权力以及这股权力背后的强悍帝国。

而苏联的国际主义也是这样不上不下,苏联大部分时间都称不上一个真正的民族主义政权,那一年年对外天价的对外援助在苏联人民看来简直是把他们当作燃料要去解放世界。可问题是苏联的天价对外援助是真正的国际主义吗?至少在美苏冷战期间,苏联的对外援助与其说是为了「全世界无产阶级解放」,还不如说是出于国际争霸的必要支出。于是乎真正的国际主义者对苏联的援助自然不屑一顾,充满骯脏政治算计的援助怎么能配得上高贵的国际主义呢?那简直是玷污与亵渎。可对民族主义者而言,他们有必要去在乎苏联的国际政治必要性吗?没必要,作为这批援助的奉献者,他们完全有资格批判苏联居然不把他们当作第一服务对象。

民族自决问题也是如此,列宁曾说过:「沙俄是各民族人民的监狱」然而在革命推翻立宪民主党后,又搞出了苏联这种妥协的产物。罗莎卢森堡就曾经吐槽过:

军事上的失败转变成俄国的崩溃和瓦解,布尔什维克对此是要负一部分责任的。而且布尔什维克自己使这一客观的困难形势大大尖锐化了,他们把这样一个口号[5]提到他们政策的首要地位:所谓的民族自决权,或者在这句话后面实际隐藏着的:俄国的国家分裂这一用教条主义的顽强精神一再宣布的关于俄罗斯帝国各民族有权独立决定自己命运“直到同俄国实行国家分离”的公式,是列宁和他的同志们在反对米留可夫和克伦斯基的战争[6]时的一个特殊的战斗口号,它是他们在十月革命以后的国内政策的轴心,它是布尔什维克在布雷斯特-里托夫斯克的整个纲领,是布尔什维克用来反对德帝国主义的强力地位的唯一武器。


列宁和他的同志们顽固地和百折不挠地坚持这一口号,这种态度的令人吃惊之处首先在于,这一口号既同他们在其他政策上明确主张的集中主义截然相矛盾,也同他们对待其他民主主义原则的态度截然相矛盾。他们对于立宪会议、普选权、言论和集会自由、总之对于人民群众的民主主义基本自由的全部设施(这些基本自由加在一起构成了俄国本身的“自决权”)明显地采取十分冷漠的蔑视态度,却把民族自决权当成民主主义政策的珍宝,为了它,一切现实批判的实事求是的观点都必须停止发表。俄国选举立宪会议的人民投票是根据世界上最民主的选举权并且在一个民共和国的完全自由的条件下举行的一次人民投票,他们对它却毫无敬佩之念,并且根据十分冷静的批判性的考虑,干脆宣布投票结果毫无价值,但是他们在布列斯特却为俄国的异民族就自己的国籍举行“人民投票”而斗争,把这当作任何一种自由和民主的真正保证,人民意志的货真价实的精髓,决定各民族政治命运问题的最高准则。


这里暴露出来的矛盾由于以下的原因就更加不可理解了:正如我们在下面还要进一步看到的,在任何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形式实际上关系到社会主义政策的最有价值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基础,而著名的“民族自决权”却无非是空洞的小资产阶级废话和胡说。

如果真要按马克思的思想来说,所谓民族从根本上而言就是想象的共同体,国家不过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后的产物。而列宁一方面对立宪会议议、民主制度当作资产阶级的专政工具,一方面却又在民族问题上把这当成珍宝。要嘛干脆就不要组成邦联,真正尊重当地人民的决议搞民族自决,要嘛就干脆走真正的极左路线,否认民族存在的意义,声明所谓「民族」不过是资产阶级用来欺骗无产阶级的工具罢了。(当然在实践上这种极左政策很可能导致呈现类似wg时代否认统战政策,取消民族自治区的后果。)可列宁等人偏偏又不上不下的硬是搞出苏联——于是苏联又再度成为类似列宁口中:「各民族人民的监狱」这个曾经用来形容沙俄的存在。

当然,列宁不是白癡,这是一种基于现实性必要的妥协,罗莎卢森堡的批判其实只能算是在虚空输出。然而以后见之明来看,这种不上不下的结果最后就是两边都不讨好,俄罗斯民族主义者觉得自己变成燃料供养其他民族,而其他民族又觉得自己被大俄罗斯民族压迫。

user avatar

没什么好评价的。今天俄官方对苏联的评价也是一分为二:

1.肯定苏联在二战中的决定性贡献,肯定苏军的历史功绩;怀念苏联在冷战中的超级大国地位。今天的俄军也自认为是苏军的继承者。

2.凡是涉及意识形态的方面,对苏联、苏共基本上是否定态度。

比如如果你看俄罗斯拍的二战片(比如攻击者:Tha Attackers),会出现这样的剧情:战士们奋勇作战,但政委是反派。激发爱国情绪的都是东正教、『俄罗斯母亲』之类。在我看来这显然是俄官方意识形态的体现。

对于内战时期的红军和白军,采取的是去意识形态化,只把它当做一场内战的悲剧。对白军高层的评价高于对红军高层的评价。给帝俄洗白。

所以俄罗斯回到苏联几乎可能。今天怀念苏联的很多俄罗斯人,有一部分是左派,但大部分只是怀念苏联的超级大国地位。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苏联根本无法成为超级大国。

user avatar

标准右翼就是这样的,资本主义模式是一种需要强权稳定的日常生活,一旦被“犹太布尔什维克”或者其他左翼思想“侵蚀”,开始搞所谓福利国家那一套,这个国家就在某种“阴谋”下走向软弱和分裂。

在这种情况下-“出卖国家利益”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让列宁一类的“阴谋家”夺权。在标准的右翼看来,只有有稳定白领工作,过着体面生活的中产市民阶层才是国家和民族的代表,经济寡头和底层无产者都是一群无耻的家伙-但后者一定比前者“危害更大”,前者顶多卖卖国,后者则会摧毁私有财产制度,这是中产阶级怎么样也不想走到的地步。

说白了,就是-

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user avatar

普京已经把他丑陋、反动的屁股不加掩饰的展示在世人眼前。(我个人认为,即便在发表该声明前,觉得普京是社会主义者的人多半脑子也是有问题的。)

另外,任何在我的回答下评论,试图洗白和支持普京以及俄帝的人,我将无条件拉黑加删评。同样的,任何想要靠辱骂普京反过来洗白美帝以及北约的,我也将无条件拉黑加删评。

user avatar

普京是能把新纳粹请到莫斯科开世界保守派大会的人,你指望她说什么呢?

user avatar

三大新宗教问题,自马克思以来,至今无人能解决,这种新宗教(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比任何旧宗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都更能洗脑、更束缚精神。

第一国际扛不住新宗教的压力,马克思亲手解散了它。

第二国际搞着工人福利,结果妥协投靠本国力量,支持一战,忘记了全世界劳工团结。

第三国际因为苏联无力发动对欧美的解放战争,最后破产,且苏联自己普及新宗教,搞起了大国沙文主义和官僚资本帝国主义。

作为第三国际的开端,整个列宁主义的唯一前提是:

尽快尽可能的解放欧美,拿到率先发展起来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本盘,以此为核心,改造和带领落后地区共同富裕。因此,列宁通过封建模式(反马克思)组建一个强有力的组织,直接目的就是耕战一体化,强行占领欧美。然后解放欧美后,逐步改造(中国的教员同志就是在尝试)或者消灭这个组织,用新的大民主和监督模式,搞出来比欧美更民主的模式,进一步保证真正的公有制。

但是,苏联没有这个力量解放欧美,退居到落后地区的苏联,违背不了科学马克思主义,该走的老路都绕不过去,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的封建复辟,开倒车,培养了特权阶级。

那么,列宁主义就名存实亡,彻底失败。

普京作为新资本的代表,当然比旧官僚更有先进性,他批判这种失败的苏联模式,并没有问题,即便他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模式,不影响他批判本身。

影响马克思主义科学化的并不是真正的共产者,而是大量的宗教徒。他们眼里,某些人就是神,就是不容置疑的寺庙权威,因此,共产主义今天还没有一点点萌芽,毕竟内部都没有形成科学共识,早就被敌人瓦解透了,自己人搞自己人,比敌人还凶狠。

这也是千古一奇。

左(列宁)和右(社民)都失败了,今天,资本(官僚资本/民主资本)依旧牢靠的控制全世界,从伦敦到莫斯科,从华盛顿到里约热内卢,从大名府到东京,从爪哇岛到堪培拉,从平壤到首尔...

唯一有点希望的是,右起码有了议会斗争和工会,这点比左强太多了。左自己搞权威主义,也没有真正帮劳工争取到啥,反而劳工被束缚。

最后,整个20世纪再次证明,没有人真正的懂马克思且正视马克思遗产。(针对评论,这里的意思不是说没人懂,而是说,一旦屁股坐到那里了,他们思想就变质了,就不把科学当科学,开始主观反对客观了。马克思体系首先是严肃科学,其次才是围绕的探索和实践)

user avatar

一切历史都是为了当代史。


普京现在的目的是出兵乌克兰,出兵就得师出有名,不管这个名别人认不认,至少你得逻辑自洽。

普京的逻辑自洽就是,乌克兰不是传统的民族国家。


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都知道,十月革命前,乌克兰就是沙俄领土。十月革命后,乌克兰才逐步成为了苏联加盟国。所以说乌克兰是列宁创造的国家不能说完全不对。

当然,知道那段历史的人肯定明白,沙俄的地方统治早已摇摇欲坠,大面积分裂是非常正常的结果。列宁不是凭空造了乌克兰,而是不用加盟国模式,那就只有一个苏俄了。


但是,真正深入了解历史的毕竟是少数人。至今很多对那段历史不够了解的人,甚至包括很多对俄罗斯(苏联)很有兴趣的中国人,依然认为苏联模式才是导致后来不能完全保留沙俄土地的原因。而更多的对那段历史不了解的人,可能压根连怎么回事都不知道。


所以普京这时候,把乌克兰说成是列宁创造的国家,是最好的话术。这么一来,锅让列宁背了——反正反共也符合西方和俄罗斯政坛共同政治正确,而刨除掉列宁的话,乌克兰属于俄罗斯,就是自古以来了。


至于说列宁该不该背这个锅,压根不属于普京讲话需要考虑的事,那是社会科学家们研究讨论的问题。普京是高度务实的政治家,他讲的话从不是为了研究历史的,都是拿历史来为现在使用的。作为对苏联、俄罗斯历史无比熟悉的人,他心里对沙皇及列宁、斯大林这些人的认识理解应该高于我们一般人,对这些人的功过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作为一名学者,可能会有许多高价值的研究文章,但作为政治家,这些历史人物就是自己随手使用的物件——必要的时候可以当做漂亮的百褶裙,也可以当做抹布。

user avatar

俄罗斯的合法政权本来就是建立在瓦解的苏联体系下。

日常宣传前朝的不利言论没什么奇怪的。

俄罗斯至今已经走过了30年历史,接手的是世界一极的底子。一事无成,勉强维持了国内政权的稳定。在美的围攻下疲于防守。若不是赶上了世界经济走低,美国疲于解决自身产生的阶级矛盾。俄罗斯会被围攻到什么下场一点儿都不好说。

苏俄1917年建国,接手的是沙俄的破烂底子,内忧外患、穷困潦倒。1945年已经攻进柏林扬了德国法西斯,成为世界一极,建立雅尔塔体系,在世界上又掀起一次共运高潮。

可笑的是,俄罗斯,乌克兰他们当初分家单干是因为苏联内部贪腐、民众生活贫困。如今,这几个曾经的加盟国分家单干后上述问题一个也没解决。倒是俄罗斯,苏联时期留下的武装力量成为了俄罗斯唯一的救命稻草。

普京否定列宁,否定布尔什维克没什么,他的政治立场如此。但国内人也跟着凑热闹就太搞笑了。凑热闹的人知不知道列宁主义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列宁主义是第三国际,就是我们国家的根本。

西方那些资本主义国家最害怕的就是列宁,列宁主义及毛泽东思想。因为第一国际离他们太遥远,修正主义的第二国际又是妥协派,只是追求谈判。但第三国际不同,第三国际会向资本阶级索取政权,会使用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所以资本主义统治阶级无论如何也要否定列宁主义的正确性。

在过去的20多年里,世界经济整体发展形势上行,各国吃的盆满钵满。但如今,世界经济增长持续走低,国际市场持续低迷,那么列宁主义就有“死灰复燃”的危险。在阶级矛盾大爆发的年代,完整的列宁主义与毛泽东思想就是一柄利剑,任何资产阶级政权都不堪一击。这是他们不能容忍的。

如今俄罗斯内部一种声音,说:如果当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是白俄,那么俄罗斯如今一定会很强大。

就是不知道他们口中白俄,能否在远东战争赢得日俄战争,能挡住德国法西斯几波攻势,或者直接投降加入轴心国。

白俄连和红俄打仗都打不赢,还想惭拯救俄国?

user avatar

因为不能砸叶利钦的牌位,只能让列宁背锅了。苏维埃时代,确实有加盟共和国这种制度,苏联名义上确实是联邦。可实际上,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原则决定了苏联实际上是单一制国家。苏联联邦化其实是苏勋章后期的事情了。所以俄国91年的大解体,板子还得打在地图头和叶利钦头上。只是,否定了叶利钦,现在的俄联邦合法性也就没了,毕竟当年庆祝“独立”的也是俄国人。自己抽自己耳光,臣妾做不到啊。

user avatar

大概两三年前,简体中文网络流行过一阵“韩八股”,大致就是勾勒出一个韩国的“左派神话”,老一辈穷人左派政治家卢武铉倒下了,新一辈的文在寅起身复仇。虽然博主“卢克文”靠着炮制“韩八股”发了财,但他其实不是这个故事的发明人。在简体中文网络长期就流传着“财阀把持韩国论”,只是文在寅的当选给了八股写手们一个绝佳的机会。


而造成韩八股的土壤,在我看来是两个因素。一个是“左派好右派坏”这种叙事相对来说是不容易删帖的,对于想把“做号”当成饭碗的那些人来说是个合理的选择;另一点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生产出了一批喜欢听这种观点的人。


除了“左-右”参考系外,在简体中文世界写世界历史政治还有一个密码,就是吹嘘“民族派”,反对“国际派”——当然这里有一个细节,如果这两个维度同时生效时,给苏联人当傀儡就可以归到左派名下,可以豁免被指责为国际派。


而在最近一两年,一种“俄八股”也很流行,就是将普京同时塑造为俄罗斯民族主义者和左派。而建构左派形象的论据就是“普京反寡头(也就是韩国语境下的财阀)”。



而这些作者经常暗示普京的“左”和苏联的“左”能联系起来——就如同文在寅和卢武铉一样——说得夸张一些,普京是苏联最后的忠臣孝子。


我觉得这些花了很多时间查资料、剪视频的博主不可能不知道普京虽然曾经对一些苏联时期的文化符号展示过善意,但内心是个地地道道的皇俄派,之所以睁着眼睛说瞎话,纯粹就是流量公式用得太舒服了。


即便普京亲口怒斥了列宁,这帮人还是会不断复制粘贴出新的俄八股,而它的读者们也还是会继续买账。

user avatar

新沙皇对布尔什维克的态度在电影方面也可见一斑:

对于卫国战争,俄罗斯拍了许多以民族主义解构卫国战争的电影,似乎看起来宣扬了红军的正面形象——但政工人员等布尔什维克一般以负面形象出现。

对于国内战争,俄罗斯重拳出击,典型诸如《无畏上将高尔察克》,六年前在b站看的,至今难忘,也是自那以后我一般关闭b站弹幕。大家如果想看的话可以跳着看,免得血压升高。

新沙皇的意图也就很清晰了:以民族主义解构卫国战争,解构苏联——只要作为超级大国的苏联而不要布尔什维克、社会主义的苏联。

另外说句题外话,我最喜欢的俄罗斯电影是《布列斯特要塞》,从小学看到大学,百看不厌。

user avatar

ps:今天是2021年2月26号,对于目前的局势,我只说一句,俄乌两国人民的唯一出路是将帝国主义战争变国内战争,让基辅反冻统治和新沙皇寡头集团同时失败。


现在看来布和苏两尊无害的神像已经有害了捏


关于1917年前的俄国

老爷们靠着对于农奴的压榨以及假惺惺的“解放”可以不劳而获的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

彼得堡的工人们在黑烟中没日没夜的劳动,制造出让双头鹰横跨亚欧的武器,但是自己却依旧生存在窝棚中

灰色牲口拿着落后的武器在贵族的驱使下冲往前线

世界的参差同时存在,这都可能是普大帝所说的“健康的旧生活”什么“旧道德”

剩下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维护这种“旧生活”的

是什么人?

user avatar

我非常相信普京在讨乌檄文里骂列宁只是权宜之计。普京其实在过去的许多年里反复地隐晦的表达了自己对于苏联的爱,以及自己作为俄罗斯联邦大头领坚决的现实主义。什么意思?

其实大家不要把这想象成普京反苏什么的,而应该是普京让已死的前辈替后辈背锅。这既是前辈的光荣,又是后辈的尊敬。这种例子多了去了,比如七三开。

沙俄(帝俄)在16世纪至20世纪的扩张太狠了,乌克兰充斥了一大堆异文化异宗教的臣民,大多都是波兰人和立陶宛人。比如西乌的利沃夫,这就完全是一座信天主教的波兰人的城市,根本对莫斯科毫无认同感。

在一战之前,帝俄尚能勉强维持,然而一战帝俄倒台,俄罗斯整个国家陷入混乱。乌克兰也面临分离的韦德。新生的苏俄虽然号称民族自决,但是实际上是不希望前帝俄的领土大量丢失的。就和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从铁血十八星变成五族共和一样。那么乌克兰这种似乎必然要分离出去的地区该怎么拉回来呢?于是列宁创造性的发明了“掺沙子”。他把原本属于俄罗斯的一大块地区(现东乌地区),连同生活这些地区上,说俄语,信正教,认同莫斯科的居民一股脑塞进了乌克兰。为了强化掺沙子的效果,苏联强行把西乌和东乌这两拨完全没关系的人强行划分为乌克兰族。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在饥荒年代,卫国战争年代,西乌人一度爆发强烈的反俄浪潮,但是都靠着亲俄的东乌人压住了。列宁怎么能想到后辈如此拉胯,把苏联给搞解体了呢?

所以从历史的角度看,如果列宁没有“送地”给乌克兰,现在的西乌就根本会分离出去,甚至会并入波兰。

所以别看普京在讲话里大肆批评列宁,他暗地里说不定比谁都更理解列宁在动乱年代为了保护前帝俄领土所做出的艰难妥协。

user avatar

很正常啊,普大统领作为一名经典保守主义者左拳打左派右拳打右派再正常不过了。

别忘了另俄党可是让民布、皇俄、自由派、安那其、社民人和极左派等的支持者都联合起来团结在反普大旗下的大杂烩

没必要觉得普京说的过分,比起正统皇俄反布魔怔人检察长女士(现在去非洲了)和正统法西斯蒂日里诺夫斯基(想把列宁墓卖了换外汇)以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正统经济自由派叶大统领,普大统领已经够收敛了。

普京一直都是那个保守主义者,变的只是你们心里以为的那个普京

俄国左派反普海报

user avatar

批判自由主义和共产主义一丘之貉不是东欧右翼的基本操作吗?前几天匈牙利总理欧尔班会见法国极右翼领袖勒庞的时候,痛批欧盟是新苏联,欧盟的意识形态和勃列日涅夫的有限主权论一丘之貉。再往前,波兰执政党法律公正党批判瓦文萨是统一工人党的线民,还打着清算人民波兰残余的旗号清洗司法外交系统的自由派。

毕竟在东欧右翼眼中,西欧根本不是什么理想国,而是早就被犹太人和马克思主义毒害的末路,而东欧自己才是真正的欧洲。

当然东欧右翼的思想也是有其来源的,当年东欧剧变的时候,老自由派和前官僚联合分赃,现在新生代的自由派和左派又都在反对右翼理想的保守威权资本主义神国,在俄罗斯和匈牙利,左翼和自由主义反对派还组成了松散的政治同盟,对于东欧右翼来说自然会认为两者都是一路人了。

user avatar

普京的理想,是要帝俄的沙皇,不是总统也不是书记。

所以普京骂列宁是很正常,列宁剥夺了伟大沙皇俄国的理想,在普京看来,列宁就是个卖国贼。

所以,中国某些认为普京要恢复苏联的,就不要热脸贴冷屁股。

那些由革命激发的、但对任何正常国家都具有绝对破坏性的、可憎的乌托邦幻想---普京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