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回答
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一场“寻宝”与“解谜”的较量

在当今数据洪流的时代,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这两个词汇频繁地出现在我们视野中,它们听起来很相似,都与“数据”脱不了干系,但细究之下,它们却是两个不同层次、不同侧重点、不同目标的概念,就好比一场“寻宝”与一场“解谜”的较量。

数据分析:抽丝剥茧,揭示“是什么”和“为什么”

我们可以把数据分析比作一个经验丰富的侦探,拿到一堆零散的线索(数据),他首先要做的是把这些线索整理、分类、清洗,然后运用各种工具(统计学方法、可视化工具)去梳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模式、趋势和异常。

核心目标: 理解过去和现在的数据,回答“发生了什么?”(描述性分析)以及“为什么会发生?”(诊断性分析)。
主要活动:
数据清洗与准备: 这是分析的基石,剔除错误、重复、缺失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探索性数据分析(EDA): 通过可视化图表(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和统计摘要(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来初步了解数据的分布、变量之间的关系。
描述性统计: 计算平均值、百分比、频率等,量化数据的基本特征。
诊断性统计: 探究数据背后的因果关系,例如分析销售额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竞争对手推出促销活动,也可能是季节性因素。
报告与可视化: 将分析结果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通常以报告、仪表盘或可视化图表的形式。
侧重点: 数据的解读和理解。分析师关注的是数据的质量和含义,他们需要用专业的知识去解释数据背后的故事。
使用者: 经理、业务人员、产品经理等,他们需要了解业务状况、评估绩效、支持决策。
例子:
一家零售商分析过去一年的销售数据,发现夏季是冰淇淋销售旺季,冬季则是热饮的天下。
一家网站运营团队分析用户访问日志,发现新用户在浏览了产品列表页后,流失率较高,他们会去分析具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数据挖掘:洞察规律,发现“隐藏的宝藏”

而数据挖掘则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寻宝家,他不仅仅满足于看懂地图(分析),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地图上的蛛丝马迹(数据中的模式),去挖掘那些埋藏在深处、不为人知的“宝藏”(有价值的知识和规律)。这些宝藏往往是肉眼难以发现的,需要更高级的算法和技术来揭示。

核心目标: 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隐藏的、有价值的、先前未知的模式、规则、趋势和关系,以预测未来或指导行动。它更侧重于发现和预测。
主要活动:
构建模型: 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如分类、聚类、回归、关联规则挖掘、异常检测等)来发现数据中的模式。
特征工程: 从原始数据中提取、转换和创建能够更好地描述问题的特征,这对于模型的效果至关重要。
模式识别: 寻找数据中重复出现的现象、关联性或异常情况。
预测建模: 基于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事件或趋势,例如预测客户流失、商品销量等。
知识发现: 将挖掘出的模式转化为可操作的知识。
侧重点: 数据的预测和洞察。挖掘者关注的是如何从数据中提取新的、有用的信息,即使这些信息一开始并不明显。
使用者: 数据科学家、机器学习工程师、研究人员等,他们需要建立预测模型、发现新的商业机会、优化算法。
例子:
一家电商平台通过分析用户的购买历史和浏览行为,挖掘出“购买了A商品的用户,很可能也会购买B商品”的关联规则,从而进行个性化推荐。
一家金融机构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识别出可能存在欺诈行为的交易模式,从而有效防范风险。
一家医疗机构通过分析大量的病历数据,挖掘出某种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

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打个比方,数据分析就像是给病人做“健康体检”,找出病症(如高血压、高血糖),并分析原因;而数据挖掘则更像是给病人“诊断病因”并“预测病情发展”,甚至找出潜在的“病根”,为治疗提供更深入的指导。

层次不同: 数据分析是数据挖掘的基础和前提。没有经过充分的数据分析,我们可能无法理解数据的特性,也难以选择合适的挖掘算法。数据分析帮助我们“看清”数据,而数据挖掘则在此基础上“挖掘”更深层的价值。
目标不同: 数据分析的目的是理解和解释;数据挖掘的目的是预测和发现。分析侧重于“知道”,挖掘侧重于“不知道但有用”。
方法论不同: 数据分析主要依赖于统计学、可视化技术和业务领域的知识;数据挖掘则更多地运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数据库技术等更复杂的算法。
产出不同: 数据分析的产出通常是报告、图表、洞察和决策建议;数据挖掘的产出是模型、规则、预测结果、以及潜在的隐藏知识。

总结一下:

你可以认为数据分析是“看懂数据”,而数据挖掘是“从数据中找出别人不知道的规律”。一个侦探(数据分析师)能告诉你现场发生了什么,以及可能的原因;而一个寻宝家(数据挖掘工程师)则能根据地图上的蛛丝马迹,找出埋藏多年的金子。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我们从海量数据中获取价值的完整链条。理解它们的区别,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定位需求,运用恰当的工具和方法,最终从数据中挖掘出真正的“金矿”。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请自来。同样的问题回答过一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数据统计、OLAP 之间的差异是什么?,直接搬运过来好了。

简单说:数据挖掘就是从海量数据中找到隐藏的规则,数据分析一般要分析的目标比较明确。

主要区别:

  1. “数据分析”的重点是观察数据,而“数据挖掘”的重点是从数据中发现“知识规则”KDD(Knowledge Discover in Database)。
  2. “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人的智力活动结果,而“数据挖掘”得出的结论是机器从学习集(或训练集、样本集)发现的知识规则。
  3.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运用是人的智力活动,而“数据挖掘”发现的知识规则,可以直接应用到预测。
  4. “数据分析”不能建立数学模型,需要人工建模,而“数据挖掘”直接完成了数学建模。如传统的控制论建模的本质就是描述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数据挖掘”可以通过机器学习自动建立输入与输出的函数关系,根据KDD得出的“规则”,给定一组输入参数,就可以得出一组输出量。

举个简单的例子:

  • 有一些人总是不及时向电信运营商缴钱,如何发现它们?

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我们发现不及时缴钱人群里的贫困人口占82%。所以结论是收入低的人往往会缴费不及时。结论就需要降低资费。

数据挖掘:通过编写好的算法自行发现深层次的原因。原因可能是,家住在五环以外的人,由于环境偏远不及时缴钱。结论就需要多设立一些营业厅或者自助缴费点。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