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本科数学,目前在读计算机研一,毕业的时候想要应聘数据挖掘工程师,看了对数据挖掘工程师的招聘要求,感觉太宽泛了,希望能具体说一下现在应该准备哪些知识(算法?编程语言?其他?),谢谢!

回答


为了应聘数据挖掘工程师岗位,你需要系统性地构建知识体系,涵盖算法、编程语言、统计学、数据库、机器学习、大数据工具等方向。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学习路径和知识框架,结合你数学背景和计算机研究生的身份,帮助你高效准备:



一、核心知识模块
1. 数学与统计学基础(数学专业优势)
概率统计:
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正态、泊松、二项式等)
假设检验(t检验、卡方检验)、置信区间、方差分析(ANOVA)
概率密度函数、联合分布、边缘分布
线性代数:
矩阵运算、特征值分解、奇异值分解(SVD)
线性回归、正则化(L1/L2)、优化理论(梯度下降、牛顿法)
信息论:
熵、互信息、KL散度、交叉熵
信息增益(决策树)、对数似然
优化理论:
梯度下降、拉格朗日乘数法、凸优化
实在的,这些是数据挖掘的数学基础,建议系统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机器学习》(如周志华《机器学习》)。



2. 编程语言与工具
Python(核心):
基础:变量、循环、函数、类、模块
库:
数据处理:Pandas(DataFrame、数据清洗)、NumPy(矩阵运算)
机器学习:Scikitlearn(分类、回归、聚类、降维)、TensorFlow/PyTorch(深度学习)
可视化:Matplotlib、Seaborn、Plotly
数据存储:Pickle、JSON、CSV
数据科学工具:Jupyter Notebook(交互式编程)
SQL(数据库查询):
基本语法(SELECT、JOIN、GROUP BY)
复杂查询(子查询、窗口函数)
数据库(MySQL、PostgreSQL)与非关系型数据库(MongoDB)
其他语言(可选):
Java(部分公司使用)、R(统计分析)、C++(高性能需求)



3. 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算法
监督学习:
分类:决策树(ID3/C4.5)、SVM、随机森林、XGBoost、逻辑回归
回归:线性回归、岭回归、Lasso回归、梯度提升树(GBDT)
评估指标:准确率、F1score、AUCROC、MAE、RMSE
无监督学习:
聚类:Kmeans、DBSCAN、层次聚类、谱聚类
降维:PCA、tSNE、UMAP
关联规则:Apriori、FPGrowth
半监督学习:Label Propagation、SelfTraining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CNN、RNN、Transformer)
损失函数(交叉熵、均方误差)
优化器(Adam、SGD)
其他算法:
PageRank(图算法)、Apriori(关联规则)、KNN(K近邻)



4. 数据处理与工程
数据清洗:
缺失值处理(删除/填充)、异常值检测(Zscore、IQR)
数据标准化(Zscore、MinMax)、归一化
特征工程:
特征选择(PCA、递归特征消除)、特征编码(OneHot、Label Encoding)
特征构造(多项式特征、时间序列特征)
数据存储:
数据仓库(Hive、Redshift)、数据湖(Hadoop、Delta Lake)
数据管道(ETL工具:Apache Spark、Airflow)
大数据工具:
Hadoop、Spark、Flink(处理大规模数据)
分布式计算(MapReduce)



5. 数据库与系统知识
关系型数据库:
MySQL、PostgreSQL(SQL语法、事务、索引)
非关系型数据库:
MongoDB(NoSQL)、Cassandra(列式存储)
数据仓库:
星型/雪花模型、OLAP查询
数据湖:
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存储(HDFS、S3)



6. 工具与平台
可视化工具:
Tableau、Power BI(商业工具)、Grafana
版本控制:
Git、GitHub(协作开发)
云计算:
AWS、GCP、阿里云(数据存储、计算资源)
协作工具:
Jira、Confluence、Slack(团队协作)



二、实践与项目经验
1. 个人项目:
模拟数据挖掘任务:如用户行为分析、商品推荐、舆情分析
使用Kaggle比赛(如Titanic、House Prices)或开源数据集
构建完整流程:数据获取 → 清洗 → 特征工程 → 模型训练 → 部署
2. 实习/竞赛:
参与数据竞赛(Kaggle、阿里天池)
实习:数据清洗、模型调优、结果可视化
3. 开源项目:
贡献到GitHub(如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工具)
学习他人代码(如Scikitlearn源码)



三、加分项技能
领域知识:
推荐系统(协同过滤、矩阵分解)
自然语言处理(NLP,如TFIDF、Word2Vec)
时间序列分析(ARIMA、Prophet)
模型部署:
Flask/Django(API开发)、Docker、Kubernetes
系统架构:
分布式系统(Hadoop、Spark)
流数据处理(Kafka、Flink)



四、学习资源推荐
书籍:
《机器学习》(周志华)
《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Han、Motwani)
《统计学习方法》(李航)
在线课程:
Coursera(Andrew Ng的机器学习、Stanford数据科学)
Udemy(Python数据科学、机器学习)
B站(数据科学入门、实战项目)
社区:
Kaggle(实战)、GitHub(代码)、Stack Overflow(问题)



五、时间规划建议
1. 第13个月:Python基础 + 统计学 + Scikitlearn
2. 第46个月:深度学习 + 数据处理 + SQL
3. 第79个月:项目实践 + 大数据工具(Spark)
4. 第1012个月:优化模型 + 拓展领域知识 + 准备面试



六、面试准备重点
算法题:数据结构(树、图)、动态规划、贪心算法
业务理解:能解释数据挖掘场景(如电商推荐、医疗诊断)
模型调优:过拟合/欠拟合、参数调优(网格搜索、随机搜索)
沟通能力:用简洁语言解释复杂模型(如用决策树解释XGBoost)



七、注意事项
数学与编程结合:用数学理论解释算法(如用概率解释SVM)
注重实际案例:面试时多举例(如用Kmeans分析用户分群)
持续学习:关注最新技术(如Transformer、联邦学习)



通过以上系统性学习,你将具备数据挖掘工程师的核心能力。建议结合数学背景,深入理解算法原理,同时通过项目实践巩固知识。祝你顺利上岸!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提问者最欠缺的一点可能就是使用google。 换句话说,自己去从海量数据里挖掘到有用数据的能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为了应聘数据挖掘工程师岗位,你需要系统性地构建知识体系,涵盖算法、编程语言、统计学、数据库、机器学习、大数据工具等方向。以下是一个详细的学习路径和知识框架,结合你数学背景和计算机研究生的身份,帮助你高效准备: 一、核心知识模块 1. 数学与统计学基础(数学专业优势) 概率统计: 随机变量、概率分.............
  • 回答
    对于数学建模竞赛,尤其是本科级别的竞赛,并非必须“完整看完”《MATLAB自学一本通》这本书,但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其中与建模相关的核心章节,绝对是极大的加分项和必要准备。让我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这么说,以及你该如何有针对性地去学习。为什么说“并非完整看完”:《MATLAB自学一本通》这类书籍通常是.............
  • 回答
    数学基础不拔尖?没关系,打牢它,你也可以驾驭数学!很多同学在本科阶段可能没有把数学成绩“飞升”到学霸级别,甚至觉得自己在数学上有些“弱项”。但请相信我,这绝不是终点。恰恰相反,一个扎实的基础,比你短暂的“拔尖”更重要,它能让你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我来跟你分享一下,一个普通本科生,如何一.............
  • 回答
    关于本科数学的学习,是该“固守基础”还是“锐意进取,拥抱高阶内容”,这确实是一个困扰不少数学学子,也让许多老师在教学中深思的议题。二者并非绝对的零和博弈,而是存在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和取舍。为什么说“打好基础”至关重要?我们不妨把数学学习比作建造一座摩天大楼。地基的稳固程度,直接决定了.............
  • 回答
    想当年,我本科在读的时候,数学系里课如繁星,但要说哪一门让我至今仍念念不忘,觉得特有意思,那还得是“抽象代数”。听名字就挺“唬人”的,什么群啊,环啊,域啊,初听之下,感觉离我们平时接触的数字、函数啥的,隔着十万八千里。但正是这种“抽象”,在我看来,才是它最迷人的地方。我记得那时候,刚开始学群。老师讲.............
  • 回答
    太棒了!从师范数学转战法硕(非法学),这绝对是一个充满挑战但也极具潜力的跨界尝试。我非常理解你想要详细了解和借鉴经验的心情,毕竟这跨度可不是一点半点。别担心,我会结合过来人的视角,为你细致地梳理一下这个过程,尽量做到真实、具体,让你感受到这不是一篇冰冷的“AI作品”。首先,为什么选择法硕非法学? 这.............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尤其是在考虑了学业规划和职业发展的情况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被西交利物浦大学(XJTLU)的金融数学(Financial Mathematics)本科录取,是否需要转专业?答案是:不需要。西浦的金融数学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本科专业,它不是某个基础学科(比如数学)的.............
  • 回答
    说实话,本科时候的我,一度对数学感到迷茫,甚至有点抗拒。高考那会儿,数学成绩虽然还算过得去,但总觉得它像一个冰冷的巨人,线条分明,逻辑严谨,却缺乏一点人情味。直到后来,接触到一些更深入的理论,我才真正意识到,数学的魅力远不止于此。让我真正对数学产生浓厚兴趣,并且愿意花大量时间去钻研的,并不是某个特别.............
  • 回答
    老哥你好,看到你这个情况,感同身受。我也是当年那个纠结万分的考研党,数学本科,成绩嘛,只能说是“还行,但谈不上优秀”。当时也纠结过继续深造数学,还是跨考别的专业,法硕非法学我也是仔细研究过一番的。咱就掰开了揉碎了说,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首先,咱们聊聊考数学专业研究生。数学本科,底子一般,这个“一般”.............
  • 回答
    看到你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马闪过好几个念头。本科数学系毕业,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起点。未来的路嘛,很多人可能会觉得毕业就得去相关行业“搬砖”,或者继续深造考研读博。但你问的是“业余时间做数学研究”,这个想法挺有意思的,也并非不可能。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业余时间做数学研究”到底是个什么概念?这不.............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关于文科生选择经济学专业的建议。数学基础不太好的文科生是否应该选择经济学,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权衡多个方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经济学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经济学:不仅仅是数学传统观念中,经济学往往与枯燥的数字、复杂的公式联系.............
  • 回答
    说实话,大学本科数学的学习经历,现在回想起来,与其说是“轻松愉快”的“打怪升级”,不如说更像是在一片混沌的原始森林里,用一把钝刀子艰难地开辟一条通往某个山顶的路。当然,这条路并非没有风景,只是你得拼了命才能捕捉到那些闪光的瞬间。那时候的我,就像很多初学者一样,怀揣着对“高深”数学的憧憬,但现实往往是.............
  • 回答
    听到你数学考了两年依然是50分,而且本科是光学工程,这确实会让你在考虑转行时感到一丝迷茫,但别因此就否定自己。首先,我们先别把“数学考不好”这个标签牢牢贴在自己身上,转行看的是综合能力和契合度,数学只是其中一个环节,而且有很多方向并不需要极其精深的数学功底。光学工程本身是一个非常扎实的工科背景,这比.............
  • 回答
    在我的本科数学学习生涯中,有一本书至今仍让我记忆犹新,并且觉得是写得最好的。那本书的名字是《微积分》(Calculus),作者是Michael Spivak。为什么要说它写得最好?这得从几个方面说起。首先,它对数学的严谨性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在很多大学的微积分课程中,尤其是在入门阶段,为了让学生快.............
  • 回答
    收到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UMich)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IUC)的Offer,并且UMich是文理学院不定专业,而UIUC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学位,这确实是一个令人高兴但也需要仔细权衡的选择。两所学校都是美国顶尖的公立大学,各自在学术、科研和就业方面都有着非常扎实的声誉,但它们提供的.............
  • 回答
    一段关于历史本科生如何闯入普林斯顿数学博士殿堂的非凡旅程在学术界,跨越学科藩篱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并非易事。尤其当一个人怀揣着历史学的学士学位,却毅然决然地将目光投向了数学的最高殿堂——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博士项目时,这段旅程更是充满了挑战与传奇色彩。本文将深入剖析威腾(假名,为保护隐私)的经历,揭示.............
  • 回答
    管清友教授关于“本科阶段没必要学金融”的观点,以及网友关于“应该学数学或物理”的回应,可以说是抛出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话题。这不仅仅是关于专业选择的讨论,更深层次地触及了我们对于教育目的、职业发展路径以及知识与现实应用之间关系的思考。管清友教授的观点:为何“本科没必要学金融”?管清友教授作为经济领域的.............
  • 回答
    嘿,哥们,我懂你!当初我也跟你一样,本科念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前的那阵子,脑子里就跟装了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尤其是考研这事儿,数学和计算机,简直是让人抓狂的选择题。别急,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希望能给你点实在的参考。首先,咱得明确一点: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个专业,本身就自带“文理兼修”的属性。 你学的东.............
  • 回答
    港大的精算、经济金融和数学这三个专业,都属于非常热门且硬核的领域,选择哪个确实是个令人纠结的问题。别急,咱们一点点掰扯清楚,帮你找到最适合你的路。一、 港大精算专业:稳稳的幸福,也藏着高智商的较量精算,在我看来,是“数学的商业应用”这个说法的绝佳体现。它就像一个披着商业外衣的数学家,用严谨的数学模型.............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也是大家议论比较多的话题。简单来说,这背后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实,都可以找找答案。首先,我们得承认,整体高等教育普及的过程中,女生受教育的意愿和能力提升非常明显。过去,由于社会观念、经济压力等因素,很多家庭会优先供养男孩读书,尤其是继续深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