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总量的快速增长伴随的是高端的汉唐销量快速拉伸,三月汉交付了12359台,唐交付了9625台,合计交付量约2.3万台,这都是20万以上价格区间的销量,按照目前的趋势,最保守的估计汉唐一年的交付量应该接近30万台。
这大概是个什么概念呢?
目前中国的汽车市场,除了传统豪车BBA,二线的包括沃尔沃、凯迪拉克、林肯、雷克萨斯等等,都在这个量之下。
新能源领域,也只有特斯拉超过了这个数,2021年中国区的交付量是32万辆。
这意味着,比亚迪已经实质性成为中国市场豪车品牌的二线领头羊了,我觉得这个数字甚至要比整车交付量破10万更有价值。
而在汉唐之外,比亚迪正在酝酿全新的高端品牌,定位在王朝系列的汉唐之上,这个事儿我觉得已经有足够的契机来做了。
以及,全新的汉DM-I发布就是爆款,10个小时订单量直接破12000台,非常夸张。
而随着比亚迪整体的交付能力提升,以及高端品牌的推出,也许比亚迪会成为中国区汽车高端市场第一个真正能挑战BBA的品牌,超越特斯拉的可能性也很大。
至于走量部分,比亚迪全新的海洋生物系列已经起量了,海豚的月交付量破万了,且海豚只是比亚迪海洋生物系列的开端。
在海豚之后,海豹即将到来,海豚都能做到这样的成绩,只要海豹的定价合理,我觉得没有理由做不过海豚。
在王朝和海洋生物之外,海洋军舰系列已经正式开始了新征程。
驱逐舰05的价格直接拉到了12万,这明显是一台小汉DM-i,在售价大幅度拉低之后,驱逐舰的销量应该有机会奔着秦去了。
在驱逐舰之后,还有护卫舰07已经在路上了,登陆舰应该也不会太远。
现在比亚迪每个月的交付量已经完全是产能决定的,而不是订单决定的了。按照现在的趋势,随着比亚迪的新工厂陆续投产,未来的交付量必然会不断迈上新台阶。
所以这个时候,比亚迪宣布停售传统燃油车是水到渠成的事儿,因为它的纯电和混动整体销量确实是太好了。
22年,比亚迪可能就要创造中国自主品牌的销量和高端化双记录了。
比亚迪的燃油车停售本身其实是顺势而为,但作为全球第一家真正停售传统燃油车的主流品牌,这依然是值得纪念的一刻,未来正在到来。
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布局超过了十年,从最初的备受质疑,各种骗补贴的言论大行其道,到近两年的逐渐被认可,到现在的大夸高瞻远睹,终于进入了收获期了。
汽车行业正在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中国在这个市场的超前布局,基本上奠定了在汽车领域中国成为新巨头的基础。
传统汽车的主流玩家在欧美,二战后日系快速崛起,成为美德之后的第三极,而现在,新能源市场,中国成为第四极基本上已经是水到渠成了。
大国崛起必然是大量的产业崛起,而每一个产业崛起中,都会有世界级的新巨头诞生,在新能源市场,比亚迪可能要比大家想象中的潜力,还要大。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在电池核心技术和混动核心能力加持下,比亚迪的起势已经不可阻挡了。
当然,我很乐见比亚迪的爆发,中国需求这个。
受疫情、春节等因素影响,比亚迪在九万辆的门槛上磨蹭了三个月,这个月终于销量过了十万。
汉 宋 秦 元 海豚,一共五个车型销量破万,史无前例!
其中宋、秦依然破两万!
遗憾还是有的,唐只差375辆销量破万。
期待下个月达成六个车型销量破万的成就——应该是所有车企中第二个做到的。吉利在2019年干到过。
然后就可以进军“中国车市首个七个车型销量破万车企”的历史性成就了。
乃至八个、九个车型破万。
不难,海豹、军舰系列上市就行。
势如破竹。
绝大部分车型起售价都在十万以上,均价已超大众。汉这样二三十万的中高级轿车也是细分市场当之无愧的主流车型,可不是原来靠低价卖山寨克隆车的形象。
现在讨论比亚迪是不是中国车市主流车厂已经没有意义,也没有异议。比亚迪马上就要是国内车市一哥了。虽然在12个月之前,比亚迪还是比三万,不过大家要习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比亚迪都将是中国车市老大。
这个月销量就超过了两个本田之和。搞得好的话,今年可以与南北大众之和拼一下——是不是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比亚迪还有很多车型和技术没有拿出来。
明年肯定超越南北大众之和。悬念是丰田中国加上大众中国够不够比亚迪打。
当然,仅在中国市场称王称霸太没出息了。
最多再花三年时间,全球销量超越本田(这货去年全球销量不过448万辆)。
中长期目标(七八年)是在全球市场超越丰田和大众。不仅是销量超越,还有车型丰富程度、动力总成之外的其他技术水平,和价位档次。
有自主核心技术就是这么牛逼。
另外,很期待今年就在五十万以上的市场有所建树。
最后,惯例:
垃圾比亚迪,***,**!
高油价利好新能源汽车。
有自主科技利好行业竞争力。
比亚迪这是如鱼得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