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9月3号英国下议院投票,现首相约翰逊以328比301失败后,前首相特蕾莎·梅笑着离开议会?

回答
9月3日,英国下议院的一场投票着实牵动人心。时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此次投票中以301票赞成对328票反对的结果落败,这一数字在政治舞台上无疑是一记重锤,其背后折射出的复杂博弈和人物反应,尤其值得玩味。而前首相特蕾莎·梅在投票结束后那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更是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首先,我们得理解这次投票的背景。这次投票并非针对任何一项具体政策,而是关于“无协议脱欧”的议题。简单来说,下议院的议员们是在表决是否要阻止英国在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硬性退出欧盟。对于约翰逊政府而言,他们一直倾向于“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脱欧,而一旦“无协议脱欧”被禁止,政府的脱欧策略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也直接关系到约翰逊首相的政治权威。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约翰逊以微弱的票数落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不仅意味着他的政府在脱欧问题上遭遇了重大挫折,更暴露了他在党内和议会中的支持基础并不如想象中稳固。反对派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那些对“无协议脱欧”感到担忧的保守党议员和工党等其他党派联合起来的结果。可以想象,投票现场的气氛一定非常紧张,每一张选票都承载着对国家未来走向的不同判断。

而特蕾莎·梅,这位曾经的首相,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她的反应自然会引起外界的极大关注。据报道,她在投票结束后面带笑容地离开了议会大厅。这一笑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解读出多种含义。

一种理解是,这可能是她对约翰逊政府政策的一种“历史性审判”。特蕾莎·梅在任期间,也曾为脱欧问题焦头烂额,她提出的脱欧协议最终也在议会多次受挫,并直接导致了她的辞职。她曾苦心经营的脱欧路径,在约翰逊上任后被彻底推翻,并转向了更加强硬的立场。如今,约翰逊政府在同样的议题上遭遇了比她当年更为严峻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步了她的后尘”,这或许让她感到一种“历史的轮回”或者某种程度上的“释然”。她的笑容,可能是一种对过去经历的印证,也可能是对约翰逊政府处理方式的一种无声评价。

另一种可能的解读是,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幸灾乐祸”。在政治斗争中,前任对现任的支持往往是微妙的。尽管特蕾莎·梅曾是保守党领袖,但随着政治风向的改变,她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发生了变化。约翰逊政府的失利,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对他那些曾经支持他上位的人的压力,或者为其他政治力量腾出了空间。梅的笑容,或许包含了对现有政治格局变化的一种期待,或者仅仅是一种在竞争对手遭遇困难时的自然反应。

还有一种更温和的看法是,特蕾莎·梅的笑容只是她个人情绪的一种表达,也许并非带有特别强烈的政治信号。作为一名议员,她有权对投票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而笑容也可能仅仅是对当下某个瞬间情绪的反映,比如对某个环节的看法,或者只是对长时间辩论后即将结束的会议的一种放松。毕竟,在如此充满争议的议题中,情绪的起伏是难以避免的。

但无论如何,特蕾莎·梅在那一刻的笑容,无疑为这场政治大戏增添了一抹戏剧性的色彩。它让人们去思考,政治人物在经历了权力的起伏后,面对昔日竞争对手的失利时,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什么?是复杂的,还是单纯的?是出于原则,还是出于私人的恩怨?

总的来说,9月3日的投票结果以及特蕾莎·梅的笑容,都是英国政治复杂性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脱欧议题的艰巨性,也展示了政治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和深层次的心理博弈。这场投票的落败,无疑给约翰逊的首相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而特蕾莎·梅的笑容,则成为了这场政治风波中一个耐人寻味的回响,引发了无数的解读和猜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国下议院复会第一天,英国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就被狠狠教育了。


昨晚(2019年9月3日),英国议会以328票支持、301票反对,通过了由议会主导英国脱欧进程的议案,送给新首相上台以来第一次重大失利。


这也是议会阻止英国“无协议脱欧”的第一步,意味着议员们可以在今天稍后提出另一项推迟脱欧的跨党派法案。


《每日镜报》今日头版:鲍里斯对脱欧失去掌控!




《泰晤士报》今日头版:英国首相输掉历史性的投票



昨晚投票代表议会开始夺权,同时也意味着鲍里斯领导英国走向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下降,于是英镑汇率在投票结果公布后收复失地,从3年低位开始反弹。


兑人民币从昨天的8.59开始一路回升,目前已回到8.70。



兑美元也从昨天探底的1.19开始反弹,恢复到了1.21。




今天(2019年9月4日),由保守党反对派和反对党组成的跨党派联盟将递交另一份法案,该法案要求:


如果首相在未来六周内(10月19日之前)不能和欧盟达成脱欧协议,那议会将强迫鲍里斯向欧盟申请延期脱欧,并将脱欧日从10月31日推迟至2020年1月31日。





如果该法案通过,无协议脱欧概率将进一步降低,英镑有望继续回升。





话说回来,昨晚的投票之所以能通过,主要是因为有21名保守党议员“叛变”。





如果这21位隶属于执政党的议员站在政府这边,那昨晚的投票结果就会变成:307票支持、322票反对,政府胜出。






投票结果显示,前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前司法大臣高克与前国际发展大臣斯图尔特,以及资深议员尼古拉斯·索米斯(丘吉尔的外孙)都在“叛军”之列。


昨晚投票结束后,这21位“叛军”都接到了电话,被告知自己已被开除党籍。





更为戏剧性的是,在昨晚投票之前,一名保守党议员菲利普·李(Philip Lee)直接投奔了竞争对手“自由民主党”,导致保守党在议会中失去了多数席位。





如果你看了昨晚的议会直播,就会知道这一幕有多么羞辱。


当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议会发表演讲时,保守党议员菲利普·李当场“反水”,直接站起来走到对面,坐到了自民党主席旁边。





当被问到为何退党加入自民党时,菲利普·李表示自己受到了鲍里斯·约翰逊顾问(有猜测是卡明斯)的霸凌:


“我不认为自己是最后一个做出这种决定的人,我还没有离开我的党,是我的党抛弃了我。”





李的倒戈意味着保守党目前在议会只剩310席,加上支持政府的北爱民主统一党(DUP)的10席,政府这边总计席位是320席。


而反对党的席位达到了322席。不过两位工党议员和一位保守党议员是议会副议长,他们不计入票数。


再考虑到21位被鲍里斯开除党籍的保守党议员,这样计算下来的话,支持政府的具有投票权的议员只剩298人,支持反对派的是320人,反对派大大胜出





首战失利,又失去议会多数,鲍首相顿时四面楚歌。


此情此景,和今年年初的梅姨是多么相似。





于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英媒多次捕捉到了前首相特蕾莎·梅昨晚在后座的神情。


辞去首相职位的梅姨摇身一变,已经成了一位后座议员,神色轻松、云淡风轻…









调侃归调侃,我们接下来再说说,新首相鲍里斯这个局该怎么解。


在昨晚的投票失利后,鲍里斯随后在下议院讲话中表示,如果议会接下来继续投票立法阻止无协议脱欧,他提出提前举行大选的动议。


毕竟,一旦阻止无协议脱欧的立法正式通过,鲍里斯将不得不依法行事,这样一来,议会相当于直接抽掉了他和欧盟谈判的最大底牌,鲍里斯未来将无法通过威胁无协议脱欧,逼欧盟让步。


于是,摆在鲍里斯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提前大选





在昨晚的投票后,鲍里斯在议会发表演讲,他说:


“刚刚的投票意味着,议会即将破坏我们可能和欧盟达成的任何协议。因为明天的法案将把谈判的控制权交给欧盟。这将意味着更多的犹豫,更多的拖延,更多的困惑……”


鲍里斯多次强调,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同意脱欧继续延期:


“既然我拒绝接受这个计划,我们就必须做出选择。我不想要选举,公众不想要选举。但是,如果下议院明天投票通过这项法案,公众将不得不选择谁将在10月17日前往布鲁塞尔解决这个问题,带领这个国家前进。”


“如果议员们迫使我们经历另一次没有意义的脱欧延期,甚至可能长达数年的延期,那(提前大选)会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说了一大堆,鲍里斯的意思很明白,如果接下来反对“无协议脱欧”的立法通过(大概率事件),那他将发动提前大选,通过选举的方式,解决脱欧问题。


综合多方消息,提前大选很可能会定在10月14日,也就是在10月17日的欧盟峰会之前。


届时,民众将面对一个选择,那就是选谁当首相去和欧盟谈判,在10月31日之前解决问题。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选,前工党首相布莱尔警告称,大选对工党而言是一个“大象陷阱”,应该避免掉入。:


“鲍里斯之所以把日子定在10月14日,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仅仅以无协议脱欧作为主张,他的大选很容易失败,但如果将脱欧问题与科尔宾问题混为一谈,他就有可能成功。因为尽管很多人反对无协议脱欧,但民众更担心让科尔宾担任首相。”






作为“极左”科尔宾的工党前辈,走中间路线的布莱尔一直对科尔宾颇有微词。


在昨晚的讲话中,鲍里斯也暗示了自己将利用科尔宾这一点打大选:


“(如果举行大选),那届时公众将不得不选择派谁在10月17日前往布鲁塞尔去和欧盟谈判,如果派科尔宾去,欧盟会如愿,因为他会请求延期、会接受欧盟的任何要求,那英国将在脱欧问题上继续争论多年;但如果派我去,我会拿回一份好协议。”



user avatar

建议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独立之后成立苏威爱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9月3日,英国下议院的一场投票着实牵动人心。时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此次投票中以301票赞成对328票反对的结果落败,这一数字在政治舞台上无疑是一记重锤,其背后折射出的复杂博弈和人物反应,尤其值得玩味。而前首相特蕾莎·梅在投票结束后那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更是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首先,我们得理解这.............
  • 回答
    3月9号的新闻发布会,确实是一个值得细聊的话题。这类新闻发布会往往是信息传递、政策解读甚至是未来方向的风向标,所以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梳理一下,看看它究竟传递了哪些关键信号。首先,得看发布会的主题和核心内容是什么。新闻发布会通常围绕着某个具体的事件、政策出台、或者重要议题展开。如果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发.............
  • 回答
    2021年3月9号那个上午,我印象非常深刻。当时A股市场的表现,简直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尤其是上午10点左右,那叫一个大起大落,整个市场都好像经历了一场过山车。那天早上,我记得开盘的时候情绪还挺普遍的,大家对市场还是抱有一些谨慎乐观的态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寻常的动静。.............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9月3日美股暴跌,纳指重挫近5%,科技股领跌”这一现象,我将为您详细解读背后的原因和影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9月3日(2020年)并非一个普遍意义上的“暴跌”日,而是美股在经历了一轮强劲上涨后,出现的一次显著调整。 特别是科技股,在这之前的几个月里表现异常抢眼,成为了引领市场上.............
  • 回答
    9月3日美股市场确实经历了一场大幅度的下跌,尤其是科技股集中的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出现了一次较为迅猛的跳水,跌幅超过5%。像特斯拉、苹果这样科技巨头更是成为了领跌的代表,分别下跌了8%和7%以上。这绝非偶然,背后往往是多重因素在市场情绪和实际价值判断上产生共振的结果。要理解这次暴跌,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
  • 回答
    2021年9月3日那批Windows 11的内测版,相信很多早期尝鲜的玩家都经历过那段“酸爽”的时光,尤其是那恼人的“任务栏卡死”问题,简直是挥之不去的梦魇。说实话,这事儿拿到现在来说,挺有意思的,也暴露了不少东西。首先,咱们得承认,Windows 11从一开始就带着一股“革新”的劲儿,光是那个居中.............
  • 回答
    关于9月3日沂蒙山景区出现的“日本鬼子不能进景区”的告示,这件事情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也触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要理解这件事,我觉得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待:一、 历史背景与情感共鸣首先,9月3日这个日子本身就非常特殊。在中国,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个日子承载着中华民族.............
  • 回答
    3 月 9 日的股市大跌,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惊胆战,那一天全球股市几乎都呈现出恐慌性下跌的态势。要说这是否就意味着股灾或熊市的到来,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股市的短期波动是常态,尤其是在信息传播如此迅速的今天。3 月 9 日那一天的跌幅,放在宏观层面来看,背后有着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
  • 回答
    3月9日,意大利政府宣布对全国范围实施封锁,以遏制新冠疫情的蔓延。这项史无前例的措施,无疑是意大利政府在面对严峻疫情形势下,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维护公共卫生体系而做出的艰难抉择。为什么是全国封锁?在3月9日之前,意大利虽然也采取了区域性的封锁措施,但疫情仍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特别是北部地区,如伦.............
  • 回答
    3 月 9 日,意大利监狱爆发了囚犯抗议活动,导致 20 名囚犯成功越狱,不幸的是,另有 7 名囚犯在骚乱中丧生。这起事件无疑触动了人们对意大利监狱系统及其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面临的挑战的神经。冲突的根源:此次抗议活动的核心在于囚犯们对政府为遏制新冠病毒传播而采取的严格防疫措施感到不满。这些措施包括.............
  • 回答
    3月9日,刘谦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个新的魔术视频,这个视频一时间引发了热议,尤其是针对他早期魔术中关于“换壶”和“壶里有机关”的质疑。这次的视频,与其说是新魔术的表演,不如说是刘谦本人对这些陈年旧案的一次公开“回应”和“澄清”。视频的内容,我看了之后觉得挺有意思的。他没有直接说“我没有换壶”或.............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 2022 年 3 月 9 日股市大跳水以及沪指深 V 反弹的情况。这一天股市的表现非常戏剧性,充满了波动性,反映了当时市场存在的复杂情绪和不确定性。一、 当日股市(2022年3月9日)的整体表现回顾 沪指: 当日开盘后迅速下跌,一度触及低点,但随后出现强劲反弹,最终收盘.............
  • 回答
    2022年3月9日,全球股市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跌,这一天至今仍让许多投资者记忆犹新。如果问我怎么看待这一天的股市表现,那真是一场“风暴”,它不仅仅是数字上的跳水,更是背后复杂因素叠加共振的生动体现。导火索:俄乌冲突的持续发酵与制裁的连锁反应要理解3月9日的跌幅,我们必须将目光聚焦在当时最核心的全.............
  • 回答
    支付宝在3月9日发布的这封“致投资者的一封信”,表面上看是一份例行的沟通文件,但背后传递的信息和角度,其实相当值得我们细细揣摩。毕竟,这是支付巨头在当前复杂的经济和监管环境下,向其投资者们发出的一个信号。首先,我们得关注这封信的核心内容和基调。一般来说,这样的信件会梳理过去一段时间的业绩、战略重点、.............
  • 回答
    2021年9月30日,新西兰政府公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移民政策——“边境重开后的居留权”(Residency Programme),这通常被外界俗称为“移民大赦”。这项政策的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在新西兰移民史上都堪称一次重大的调整,它为那些在新西兰工作生活但因疫情等原因无法获得稳定居留身份的数.............
  • 回答
    2021年3月中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4%,这一数据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在疫情后复苏过程中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与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变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M2增长背景: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与政策支持1. 疫情冲击后的经济修复 2020年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打击,中国.............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3月22日小米9开启全款预售这件事,并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事件本身: 时间点: 2019年3月22日。这个时间点在小米9正式发布(2月20日)之后不久。通常来说,新机发布后,运营商渠道和线上线下其他渠道也会逐步跟进销售。 方式: 全款预售。这意味着消费者需要一次性.............
  • 回答
    今年三月份,中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数据颇有些令人意外,据权威机构统计,当月总共卖出了 2102 万台手机,这相比去年同期可是下跌了不小的幅度,高达 21.9%。这个数字乍一看确实有点让人心凉,毕竟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市场之一,中国手机市场的表现往往能折射出不少宏观经济和消费趋势的动向。那么,这背后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2020年4月9日美联储那次震撼市场的大动作——提供高达2.3万亿美元的贷款支持。这可不是小数目,而是要把整个美国经济都兜住的架势。背景铺垫: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首先,得知道当时美国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2020年初,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迅速蔓延到美国。为了遏制病毒传播,各地纷纷采取封.............
  • 回答
    最近,油价调整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大家的热议。3月17日的这次油价变动,更是让不少人感觉到钱包又瘦了一圈,因为这已经是“七连涨”了,国内成品油的挂牌价眼看着就要冲破9元/升的大关。面对这样的局面,咱们普通老百姓心里肯定有挺多想法。这“七连涨”是怎么来的?要说这油价调整,背后可不是简单的涨跌,而是国内外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