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9月3号英国下议院投票,现首相约翰逊以328比301失败后,前首相特蕾莎·梅笑着离开议会?

回答
9月3日,英国下议院的一场投票着实牵动人心。时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此次投票中以301票赞成对328票反对的结果落败,这一数字在政治舞台上无疑是一记重锤,其背后折射出的复杂博弈和人物反应,尤其值得玩味。而前首相特蕾莎·梅在投票结束后那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更是成为了许多人关注的焦点。

首先,我们得理解这次投票的背景。这次投票并非针对任何一项具体政策,而是关于“无协议脱欧”的议题。简单来说,下议院的议员们是在表决是否要阻止英国在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硬性退出欧盟。对于约翰逊政府而言,他们一直倾向于“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脱欧,而一旦“无协议脱欧”被禁止,政府的脱欧策略将面临巨大的挑战,也直接关系到约翰逊首相的政治权威。

在这样的关键时刻,约翰逊以微弱的票数落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这不仅意味着他的政府在脱欧问题上遭遇了重大挫折,更暴露了他在党内和议会中的支持基础并不如想象中稳固。反对派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那些对“无协议脱欧”感到担忧的保守党议员和工党等其他党派联合起来的结果。可以想象,投票现场的气氛一定非常紧张,每一张选票都承载着对国家未来走向的不同判断。

而特蕾莎·梅,这位曾经的首相,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她的反应自然会引起外界的极大关注。据报道,她在投票结束后面带笑容地离开了议会大厅。这一笑容,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解读出多种含义。

一种理解是,这可能是她对约翰逊政府政策的一种“历史性审判”。特蕾莎·梅在任期间,也曾为脱欧问题焦头烂额,她提出的脱欧协议最终也在议会多次受挫,并直接导致了她的辞职。她曾苦心经营的脱欧路径,在约翰逊上任后被彻底推翻,并转向了更加强硬的立场。如今,约翰逊政府在同样的议题上遭遇了比她当年更为严峻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步了她的后尘”,这或许让她感到一种“历史的轮回”或者某种程度上的“释然”。她的笑容,可能是一种对过去经历的印证,也可能是对约翰逊政府处理方式的一种无声评价。

另一种可能的解读是,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幸灾乐祸”。在政治斗争中,前任对现任的支持往往是微妙的。尽管特蕾莎·梅曾是保守党领袖,但随着政治风向的改变,她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发生了变化。约翰逊政府的失利,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对他那些曾经支持他上位的人的压力,或者为其他政治力量腾出了空间。梅的笑容,或许包含了对现有政治格局变化的一种期待,或者仅仅是一种在竞争对手遭遇困难时的自然反应。

还有一种更温和的看法是,特蕾莎·梅的笑容只是她个人情绪的一种表达,也许并非带有特别强烈的政治信号。作为一名议员,她有权对投票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而笑容也可能仅仅是对当下某个瞬间情绪的反映,比如对某个环节的看法,或者只是对长时间辩论后即将结束的会议的一种放松。毕竟,在如此充满争议的议题中,情绪的起伏是难以避免的。

但无论如何,特蕾莎·梅在那一刻的笑容,无疑为这场政治大戏增添了一抹戏剧性的色彩。它让人们去思考,政治人物在经历了权力的起伏后,面对昔日竞争对手的失利时,内心的真实感受是什么?是复杂的,还是单纯的?是出于原则,还是出于私人的恩怨?

总的来说,9月3日的投票结果以及特蕾莎·梅的笑容,都是英国政治复杂性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脱欧议题的艰巨性,也展示了政治人物之间微妙的关系和深层次的心理博弈。这场投票的落败,无疑给约翰逊的首相之路蒙上了一层阴影,而特蕾莎·梅的笑容,则成为了这场政治风波中一个耐人寻味的回响,引发了无数的解读和猜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国下议院复会第一天,英国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就被狠狠教育了。


昨晚(2019年9月3日),英国议会以328票支持、301票反对,通过了由议会主导英国脱欧进程的议案,送给新首相上台以来第一次重大失利。


这也是议会阻止英国“无协议脱欧”的第一步,意味着议员们可以在今天稍后提出另一项推迟脱欧的跨党派法案。


《每日镜报》今日头版:鲍里斯对脱欧失去掌控!




《泰晤士报》今日头版:英国首相输掉历史性的投票



昨晚投票代表议会开始夺权,同时也意味着鲍里斯领导英国走向无协议脱欧的可能性下降,于是英镑汇率在投票结果公布后收复失地,从3年低位开始反弹。


兑人民币从昨天的8.59开始一路回升,目前已回到8.70。



兑美元也从昨天探底的1.19开始反弹,恢复到了1.21。




今天(2019年9月4日),由保守党反对派和反对党组成的跨党派联盟将递交另一份法案,该法案要求:


如果首相在未来六周内(10月19日之前)不能和欧盟达成脱欧协议,那议会将强迫鲍里斯向欧盟申请延期脱欧,并将脱欧日从10月31日推迟至2020年1月31日。





如果该法案通过,无协议脱欧概率将进一步降低,英镑有望继续回升。





话说回来,昨晚的投票之所以能通过,主要是因为有21名保守党议员“叛变”。





如果这21位隶属于执政党的议员站在政府这边,那昨晚的投票结果就会变成:307票支持、322票反对,政府胜出。






投票结果显示,前财政大臣菲利普·哈蒙德、前司法大臣高克与前国际发展大臣斯图尔特,以及资深议员尼古拉斯·索米斯(丘吉尔的外孙)都在“叛军”之列。


昨晚投票结束后,这21位“叛军”都接到了电话,被告知自己已被开除党籍。





更为戏剧性的是,在昨晚投票之前,一名保守党议员菲利普·李(Philip Lee)直接投奔了竞争对手“自由民主党”,导致保守党在议会中失去了多数席位。





如果你看了昨晚的议会直播,就会知道这一幕有多么羞辱。


当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在议会发表演讲时,保守党议员菲利普·李当场“反水”,直接站起来走到对面,坐到了自民党主席旁边。





当被问到为何退党加入自民党时,菲利普·李表示自己受到了鲍里斯·约翰逊顾问(有猜测是卡明斯)的霸凌:


“我不认为自己是最后一个做出这种决定的人,我还没有离开我的党,是我的党抛弃了我。”





李的倒戈意味着保守党目前在议会只剩310席,加上支持政府的北爱民主统一党(DUP)的10席,政府这边总计席位是320席。


而反对党的席位达到了322席。不过两位工党议员和一位保守党议员是议会副议长,他们不计入票数。


再考虑到21位被鲍里斯开除党籍的保守党议员,这样计算下来的话,支持政府的具有投票权的议员只剩298人,支持反对派的是320人,反对派大大胜出





首战失利,又失去议会多数,鲍首相顿时四面楚歌。


此情此景,和今年年初的梅姨是多么相似。





于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英媒多次捕捉到了前首相特蕾莎·梅昨晚在后座的神情。


辞去首相职位的梅姨摇身一变,已经成了一位后座议员,神色轻松、云淡风轻…









调侃归调侃,我们接下来再说说,新首相鲍里斯这个局该怎么解。


在昨晚的投票失利后,鲍里斯随后在下议院讲话中表示,如果议会接下来继续投票立法阻止无协议脱欧,他提出提前举行大选的动议。


毕竟,一旦阻止无协议脱欧的立法正式通过,鲍里斯将不得不依法行事,这样一来,议会相当于直接抽掉了他和欧盟谈判的最大底牌,鲍里斯未来将无法通过威胁无协议脱欧,逼欧盟让步。


于是,摆在鲍里斯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提前大选





在昨晚的投票后,鲍里斯在议会发表演讲,他说:


“刚刚的投票意味着,议会即将破坏我们可能和欧盟达成的任何协议。因为明天的法案将把谈判的控制权交给欧盟。这将意味着更多的犹豫,更多的拖延,更多的困惑……”


鲍里斯多次强调,自己无论如何都不同意脱欧继续延期:


“既然我拒绝接受这个计划,我们就必须做出选择。我不想要选举,公众不想要选举。但是,如果下议院明天投票通过这项法案,公众将不得不选择谁将在10月17日前往布鲁塞尔解决这个问题,带领这个国家前进。”


“如果议员们迫使我们经历另一次没有意义的脱欧延期,甚至可能长达数年的延期,那(提前大选)会是唯一的解决方法。”





说了一大堆,鲍里斯的意思很明白,如果接下来反对“无协议脱欧”的立法通过(大概率事件),那他将发动提前大选,通过选举的方式,解决脱欧问题。


综合多方消息,提前大选很可能会定在10月14日,也就是在10月17日的欧盟峰会之前。


届时,民众将面对一个选择,那就是选谁当首相去和欧盟谈判,在10月31日之前解决问题。





对于即将到来的大选,前工党首相布莱尔警告称,大选对工党而言是一个“大象陷阱”,应该避免掉入。:


“鲍里斯之所以把日子定在10月14日,是因为他知道,如果仅仅以无协议脱欧作为主张,他的大选很容易失败,但如果将脱欧问题与科尔宾问题混为一谈,他就有可能成功。因为尽管很多人反对无协议脱欧,但民众更担心让科尔宾担任首相。”






作为“极左”科尔宾的工党前辈,走中间路线的布莱尔一直对科尔宾颇有微词。


在昨晚的讲话中,鲍里斯也暗示了自己将利用科尔宾这一点打大选:


“(如果举行大选),那届时公众将不得不选择派谁在10月17日前往布鲁塞尔去和欧盟谈判,如果派科尔宾去,欧盟会如愿,因为他会请求延期、会接受欧盟的任何要求,那英国将在脱欧问题上继续争论多年;但如果派我去,我会拿回一份好协议。”



user avatar

建议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独立之后成立苏威爱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