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新西兰于2021年9月30日“移民大赦”,预计一次性发放16万人永居签证,占其总人口3%?

回答
2021年9月30日,新西兰政府公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移民政策——“边境重开后的居留权”(Residency Programme),这通常被外界俗称为“移民大赦”。这项政策的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在新西兰移民史上都堪称一次重大的调整,它为那些在新西兰工作生活但因疫情等原因无法获得稳定居留身份的数万人提供了一个明确的路径,也直接触及了新西兰人口构成和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

政策的背景和动机: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推出?

要理解这项“大赦”,我们需要看看它背后的驱动力。新西兰在疫情期间采取了非常严格的边境管制,这虽然有效控制了病毒的传播,但也导致了劳动力的严重短缺。许多关键行业,特别是医疗、建筑、农业、旅游和IT等领域,都面临着人才和劳动力的巨大缺口。许多本应在疫情前获得签证但受阻于边境关闭的工人,以及一些因签证过期而陷入“不确定”状态的劳动力,构成了政策的直接目标群体。

简单来说,这次大赦是新西兰在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封锁和边境关闭后,为了重启经济、填补劳动力市场空缺,以及回应那些为国家做出贡献但身份不明的移民群体的一种综合性举措。它既是经济现实的考量,也带有一定的人道主义关怀色彩。

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范围:谁能受益?

这项政策并非无差别地给予所有人永居权。它设定了相对明确的申请资格,主要面向以下几类人群:

持有特定签证且在新西兰工作的人员: 这是最核心的群体。他们通常是在疫情爆发前持有临居签证,并且在新西兰已经工作了一段时间,对当地经济有贡献。例如,持有关键技能签证、特定行业签证的人员。
在新西兰生活但缺乏稳定居留权的人员: 这部分人可能是在边境关闭时,因各种原因导致签证过期或即将过期,但他们已经融入了新西兰社会并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可能涵盖一些低技能但长期在特定行业工作的人员: 虽然重点是技术人才,但政策也考虑到了某些低技能但不可或缺的劳动力群体,尤其是在农业和一些服务业。

预计此次政策能够让大约16万符合条件的人士获得新西兰的永久居留权。这个数字相当可观,占到新西兰总人口的约3%。这不仅是对这16万人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新西兰整体的人口结构和劳动力市场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对新西兰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是机遇还是挑战?

这项“移民大赦”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潜在的挑战:

机遇方面:

缓解劳动力短缺: 这是最直接的益处。获得永居身份的移民将更稳定地留在新西兰工作,填补关键行业的职位空缺,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经济活力。
刺激经济增长: 新的永久居民意味着更多的消费能力,以及可能带来的创业和投资。这有助于提振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复苏。
提升社会稳定性: 给予身份不明的移民永居权,可以减少他们的不确定性,让他们更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为社区做出贡献,减少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人才保留: 许多有技能的移民本来就有能力和意愿留在新西兰,这项政策为他们提供了合法和稳定的未来,避免了人才流失到其他国家。

挑战方面:

基础设施压力: 人口的快速增加可能会对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带来额外的压力,尤其是在一些热门城市。
社会融合: 虽然政策的目的是让更多人融入新西兰社会,但大规模的移民涌入也可能对原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政府和社会做好引导和支持。
福利系统压力: 更多的人获得永居权意味着他们也将享受新西兰的社会福利,这可能会给福利系统带来一定的财政压力。
公众情绪和接受度: 任何大规模的移民政策都可能引发公众的讨论和不同意见,政府需要做好沟通和管理,以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政策的独特性与新西兰的移民理念

新西兰的这次“移民大赦”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新西兰在处理移民问题上的灵活性和以人为本的考量。虽然“大赦”这个词可能带有负面色彩,但从政策的实际操作来看,更多的是在疫情这个特殊时期,对那些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做出贡献的移民的一种“补偿”和“激励”。

这与一些国家对移民采取的“零容忍”或严格限制的态度有所不同。新西兰一直以来都视移民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强调“吸引和留住人才”。这项政策可以说是这一理念在特殊时期的具体体现。

总结:一次审慎但影响深远的决策

总的来说,新西兰政府推出的这项“移民大赦”政策,是应对疫情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刺激经济复苏的战略性决策。它为16万在澳辛勤工作但曾面临不确定性的移民提供了光明的前景,也为新西兰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然而,如此大规模的政策调整必然伴随着挑战。新西兰政府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实施后的社会经济变化,并及时调整相关政策和资源分配,以确保这项“大赦”能够真正成为促进国家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因素,而不是带来新的社会矛盾和压力。这项政策的最终成效,将取决于后续的执行力度、资源保障以及新西兰社会对新成员的接纳和融合程度。这无疑是新西兰在21世纪初期,一次大胆且极具前瞻性的移民政策实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19-2021的新冠疫情阻挡了移民,需求一下子集中释放出来。就像地震后的堰塞湖一样。

user avatar

我有个表弟,他是机械行业的,公司在上海。

2020年底,他的公司接了一个大单,出口了一批挤牛奶的设备到新西兰。奈何,鬼佬都太蠢,机器还没到,就觉得自己装不来,作为甲方,一定要求乙方派工程师过去帮他们组装。没办法,公司决定派我弟弟过去。为了帮他申请工作签证,要证明当地实在没有人能干这活,他公司在当地报纸登招聘广告,没有人应聘,他的工作签才下。

然后,八月中旬,从广州直飞奥克兰,在旅馆隔离的第二天奥克兰就爆发新的疫情,一直封城到现在。他到现在还没有见过客户,机器也还没有机会调适。他的回程机票订的是十月中。

眼看这次出差要白玩了,没想到,今天新西兰的头条,就是pr大派送,我那表弟居然也符合条件……

这运气……


更新一下

如果这不是发生在我身边,打死我也不信这么离奇的故事。好了,不多说,上微信聊天记录吧









再次更新一下,我表弟说‘ 没意思’, 也不是凡尔赛,

他是拆二代,他们家,在上海有四套房,没有贷款。


好像有点跑题了,哈哈哈,再次更新

这么大规模发pr的首要原因,还是新西兰经济因为疫情,损失惨重。奥克兰封城已经一个半月了,作为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对经济可以说是致命打击,看来是真顶不住了,开闸放水吧。

第二,封城这么久,到现在奥克兰都完全看不到清0的希望,看来政策调整,走向和病毒共存的路线,只是时间问题,这么大规模的发pr,也是因为护士专业在pr申请人的比例很高,疫情必将往坏的方向走,早做准备,至少医院这条最后的防线会有一定的保证。


看到评论里说我弟弟不符合条件

这个政策只有一个必要条件,也就是9月29日,你人一定要在新西兰并有工作签证。

再上个图吧,转自本题的其他回答。 @英语行姐姐 ,谢谢你的图



哇,没想到这么一个离奇故事,居然收到那么多赞,多谢大家了!祝大家国庆假日快乐!

从贴出来的聊天记录,大家也不难看出,我弟弟绝对是小红粉一个。

这次的Pr,他也是先申请了再说,并且绝对不会入籍的,毕竟根在上海。他老婆孩子,爸爸妈妈也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他儿子以后会怎么选择,是他儿子的事,但是凭他们的条件,国内读个外国语学校完全不是问题。我弟弟虽然是上海土著,但是他自己其实也是专升本,学习也是非常努力的,这其中的苦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我和他指出外籍可以不高考,他就真完全破防了。想想上海千万级别的学区房,还是逃不掉高考这关,这个选择不难吧。

据说拿到新西兰pr,可以不用待在新西兰,可以继续回国上班。这个不知道是真是假。

最后,关于他儿子读国内的大学,如果选择在国内发展,也可以恢复中国国籍啊,所以怕什么呢?


看到几个酸我,说我表弟很努力,但是也只是专升本。

真是不要被知乎平均了,上海高考绝对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我妈家兄弟姐妹7人,只有两个本科毕业的。高考对我们来说已经是挺久远的事了,那时候上海一个中考就要去掉一大半人,进了高中,985的名额基本被市重点包办,好一点的区重点一般就是进普通的一本二本区,一般的高中,进本科的概率自己算吧。上海的卷,是另外一种卷。

还有,读书确实是需要天赋的,有的人就会考试,但是有的人就是动手能力强,比如我弟弟。他要是没什么过硬的技术,自己不努力学习,你觉得他现在能去新西兰出差吗?

user avatar

常规操作。

现在除了头铁的澳洲,盎萨5国其余四国基本点都是移民大放水。

加拿大E E分数线历史新低,池子里几乎是个人都被邀请。

英国大开工签之门,并且大搞Tier1 Visa。

美国绿卡排期大放水,狂收485,狂发EA D。

现在新西兰也坐不住了。


实际上除了盎萨,日本也早就大开国门吸纳移民了。目测过不了多久,韩国也会扛不住开始跟进。


现在世界各个发达国家就是缺人,客观事实。政策只不过反映了这个事实罢了。



有的答案说日本不算移民,同时关闭了评论。贴一个牛津词典关于移民一词的定义:

Immigration is the international movement of people to a destination country of which they are not natives or where they do not possess citizenship in order to settle as permanent residents or naturalized citizens

翻译:移民是一种跨国的人口迁移行为。指从出生地国家迁移并且定居在目的地国家,成为该国的永久居民或者规划公民的行为。

这里面的“永久居民”对应的就是日本的永住。只放日本规划公民数据,却不放永住数据未免避重就轻了。

另外,一个简单的逻辑问题:一个国家开放移民,不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移民会增多。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假设阿富汗开放了移民,你会去阿富汗吗?不会。但是阿富汗开放了移民这个结论依然是真的。日本同理。作为一个非英语国家+东亚非主流文化国家,本来就很难吸引移民,但是这和日本开放移民这个客观事实并不矛盾。

user avatar

感觉这个世界上的移民难度也是有周期性的。

2001-2010,感觉各个地方都不是太难。新加坡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我还记得那个年代甚至英国都有离岸工签,相当于一个软性绿卡。所以我一直潜意识里觉得移民不难,就是拿号排个队,难的是登陆后的适应。

2011-2020,感觉全世界到处都在收紧。

2021开始,是不是又要开始宽松了?预计这10年韩国日本也要顶不住允许离岸移民了。

user avatar

新西兰是缺人,但是不要废物。

居留并不是入籍。

所谓的长期关键目的,这就是你来新西兰不是旅游,而是干事情。也就是有甲方需求。甲方为什么会提出需求?因为你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否则就没有这个长期签证的必要。

如果新西兰认为有必要,可以在未来永居提出入籍申请时,考试难一点简单一点,这就可以自由掌握。随着这些国家出生率不高,引进一些高素质人才成为国民,也是有需求的。

已经稳定住了三年,没有犯罪记录,行为良好,属于良民;

收入超过中位数,点名稀缺岗位。

还他么稀缺。掌握了这样的技能,在哪都有好日子过,新西兰算几根葱?了不起的北欧不行吗?还可以随时游历欧洲,那才是高大上,老正宗了。

user avatar

给所有人永居,就相当于没有给永居。新西兰输了。

user avatar

其实纽澳生活也就那么回事……但讲道理如果在国内过得苦哈哈的,去那换个生活方式挺好的。

白皮都拉下脸皮开始抢人了,本国有些事该办的办,该杀的杀,该收缴的收缴,要不人才都跑了,真靠pony和jack们给你挽留人才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