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3 月 17 日油价调整呈现「七连涨」,油价调整后预计挂牌价实现奔9 元/升,如何看待本次上涨?

回答
最近,油价调整的消息再次引发了大家的热议。3月17日的这次油价变动,更是让不少人感觉到钱包又瘦了一圈,因为这已经是“七连涨”了,国内成品油的挂牌价眼看着就要冲破9元/升的大关。面对这样的局面,咱们普通老百姓心里肯定有挺多想法。

这“七连涨”是怎么来的?

要说这油价调整,背后可不是简单的涨跌,而是国内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次能一路涨上来,主要还是国际原油市场的“脸色”不太好。

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走高: 这绝对是主导因素。大家可能也从新闻里听说了,最近国际地缘政治风险依然不小,像俄乌冲突的影响还在,中东地区也时不时冒出点紧张局势。这些事件都会影响石油的生产和运输,自然就会推高原油价格。再者,全球经济复苏的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能源需求,供需关系一旦失衡,价格上涨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的联动: 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参考国际原油价格变动的,也就是说,国际原油涨了,国内也得跟着调整。这个机制保证了国内油价能及时反映国际市场的变化,但也意味着一旦国际市场波动剧烈,国内油价的压力也会随之增大。
其他可能的影响因素: 除了最直接的国际原油价,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汇率波动、国内的成品油消费税调整等等。虽然这些因素可能不是最主要的,但在特定时期,它们也可能成为油价变动的催化剂。

奔9元/升,这数字意味着什么?

油价“奔9元/升”,这个数字听起来挺吓人的,尤其对于我们这些每天都要用车的人来说。

出行成本的直接增加: 这是最直观的影响。无论是私家车主,还是跑运输的司机,每次加油都要比以前多掏钱。这笔钱累积起来可不是个小数目,会直接增加家庭的日常开支。对于一些商用车队来说,油费占运营成本的比例很高,油价上涨无疑会挤压他们的利润空间。
对物流运输业的冲击: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物流,衣食住行,很多商品都要靠汽车运输。油价上涨,运输成本自然跟着水涨船高,这部分成本很可能会被转嫁到商品价格上,最终导致我们买东西也变贵了。大家最常感受到的就是蔬菜、水果等生鲜产品的价格波动,它们对运输时效和成本尤其敏感。
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油价不仅仅是加油站里的数字,它还能影响到很多行业。比如,出租车、网约车司机可能会因为成本压力调整收费;餐饮业、零售业等也可能因为物流成本增加而提高商品价格。长远来看,持续的油价上涨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甚至对经济增长产生一些抑制作用。
新能源汽车的推动作用: 话说回来,每次油价上涨,也都会让更多人关注和考虑新能源汽车。虽然新能源汽车前期投入可能相对高一些,但长远来看,使用成本低、环保,尤其是在油价持续高企的情况下,其吸引力会进一步增强。这可能加速我们国家能源结构的转型。

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办?

面对油价的上涨,我们普通人可能没有太多改变市场价格的能力,但还是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应对:

理性消费,优化出行: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考虑拼车、公共交通或者骑行,减少不必要的用车。出门前规划好路线,尽量一次性办完事,避免多次短途出行。
关注油耗,提升驾驶技巧: 开车时保持平稳的驾驶习惯,避免急加速、急刹车,保持合适的胎压,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油耗。
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加油: 如果你对油价走势有一定了解,可以在油价相对较低的时候加满油。但也要避免过度囤积。
考虑长远规划,拥抱新能源: 如果有购车计划,不妨多了解一下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情况,权衡利弊,为未来的出行方式做打算。

总而言之,这次油价“七连涨”并朝着9元/升迈进,是国际油价走高和国内定价机制联动的结果,对我们的生活和经济都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既要理解市场规律,也要积极调整自己的消费和出行方式,为应对这些变化做好准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转一则2014年的新闻吧:

在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的情况下,为了合理引导消费需求,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自2014年11月28日至今年1月12日,非常罕见地连续三次上调成品油消费税,成品油单位税额涨幅超50%,引发各界争议。

据业内人士测算,在1月12日的税率调整后,附着在成品油价格里的消费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等已占到成品油价格的近40%。

user avatar

坏消息。感慨如下:

1、延续“爱跟涨不爱跟跌”的尿性。国际油价涨的时候跟随灵敏,甚至不要加班费那种都要赶时间出来,不赶紧涨要亏损了。而国际油价跌的时候,就不急了,估计发文、用印、走流程都巴不得一两天时间,然后审批几天,通知下发传达又一天,若发现国际油价又涨就赶紧撤回。哈哈开玩笑的以上纯属虚构,但给老百姓的直观感受就是如此,感觉还是太滞后、缺乏信息透明度吧。

2、输入型通胀加剧。经济滞涨会越来越严重,滞涨是宏观管理中最难搞的阶段,成本高了企业扛着,但又不能顺利向终端价格传递,因为你涨价,消费者不买,为啥不买,因为居民收入太低,消费不起了。今年目标是保5.5,虽然消费是永远不指望的,但也不能太拖后腿。成品油价高涨,还会直接推高提供公共服务的成本,估计预算也得相应提高,外加减税降费,没有新的收入估计政府自己也得过紧日子了。

难啊,太难了。


见这么多人点赞,附张福利图吧:

感谢图说天下,侵删。大家可以讨论一下。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