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生物从诞生起就完全不存在,更完全不需要“性别”的存在的话,能不能至少解决我哪怕1%焦虑的来源?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趣,而且触及了人类存在中一个非常根本的层面。如果生物从诞生起就完全不存在性别,甚至“性别”这个概念都不曾出现过,这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焦虑?要详细解答,我们得从几个方面来掰扯。

首先,我们得理解“性别”这个概念对人类意味着什么。它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生殖分工,更是一个强大的社会建构。它塑造了我们的身份认同、行为模式、社会期望、权力结构,以及最关键的——人际关系中的互动方式。

如果生物从一开始就没有性别,那么我们今天所知的绝大多数与性别相关的焦虑,理论上是可以被“规避”的。

1. 生殖与繁衍的焦虑:

少了“传宗接代”的压力: 现在社会中,很多焦虑来源于“我该什么时候结婚?”“我该不该生孩子?”“我能不能生出健康的孩子?”“我能不能找到一个能和我共度一生的人?”等等。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性别二元和家庭繁衍的需求展开的。
生殖方式的改变: 想象一下,如果生物不再需要通过雌雄结合来繁衍,而是某种更直接或更普遍的复制或生长方式。那样的世界里,“生孩子”这个过程会完全不同。它可能不再涉及复杂的求偶、婚姻、伴侣选择,甚至可能不需要“父母”这个概念。如果一个人可以自己“生长”或通过某种非人格化的方式繁衍,那么很多关于寻找伴侣、抚养后代的社会压力和焦虑就会消失。

2. 社会角色与期望的焦虑:

打破刻板印象: 性别设定带来了大量的刻板印象。男性就该坚强、理性、养家糊口,女性就该温柔、感性、照顾家庭。一旦这些界限消失,人们可以更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潜能,不受预设的社会角色的束缚。
比如,一位男性可能不必因为喜欢烹饪、艺术或情感表达而感到“不够男人”的焦虑。
一位女性也不必因为追求事业、领导力或不愿承担全部家务而感到“对不起家庭”或“不够女人”的焦虑。
职业选择的自由度: 许多职业至今仍或多或少受到性别的刻板印象影响。如果不存在性别,那些原本被“男士专用”或“女士专属”的职业,理论上都会对所有人开放,并且人们选择职业的动力更多是源于兴趣和能力,而非社会对某种性别的期望。这无疑会减少因不符合性别期望而产生的职业焦虑。

3. 人际关系与情感的焦虑:

“爱情观”的重塑: 我们现在理解的爱情、婚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男女结合的基础上。没有性别,我们对伴侣的吸引力、爱恋的模式可能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或许我们会更关注个体的特质、精神契合度、共同的价值观,而不是因为某个性别而产生的吸引。
这意味着,关于“我是否足够有吸引力?”“我是否能留住我的伴侣?”这类与性别吸引力相关的焦虑会大大减少。
社会评价的改变: 对“单身”、“已婚”、“有伴侣”这些状态的评价,很多也与性别和社会角色紧密相连。没有性别,这些评价体系可能会变得非常不同,甚至消失。人们对个人状态的焦虑会减少,因为社会不再用一种性别化的眼光来审视和评判。
避免“男女有别”的隔阂: 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误解,正是源于对“男女有别”的认知。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没有这个概念,那么在沟通、理解和合作上,可能会更加顺畅,减少因为“你懂我我懂你”这种性别化的理解鸿沟而产生的摩擦和焦虑。

4. 身份认同的焦虑:

简化自我认知: 至少在身份认同的层面,性别是我们最显著的标签之一。如果这个标签不存在,人们可能会更直接地认识和定义“自己是谁”,而不是通过“我是男性/女性”来建立自我认同。
减少与性别认同相关的挣扎: 尽管我们现在社会对性别多样性的认知在进步,但对于一些个体来说,与自身性别认同相关的挣扎仍然是焦虑的重要来源。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性别,那这样的挣扎也就不复存在了。

那么,这能解决1%的焦虑吗?

我认为,如果从“生物诞生起就完全不存在性别”这个假设来看,它很有可能解决你90%甚至更多的焦虑来源。它不仅仅是1%,而是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让我们试着剥离一切与性别相关的痕迹,想象一下:

你不再需要因为“不符合男性/女性气质”而感到不安。
你不会因为“到了年龄不结婚/生孩子”而感受到社会压力。
你不会因为在某些场合下与异性(如果还存在这个概念的话)的互动方式不同而感到尴尬或被误解。
你选择职业、兴趣、生活方式时,完全是出于内心的驱动,而非社会对你的“性别角色”的设定。
你与他人的关系建立在更纯粹的个体层面,少了性别化的吸引、比较和评判。

但是,要说100%解决所有焦虑,那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因为焦虑的来源远不止性别。

生存本身就是焦虑的根源: 食物、安全、健康、死亡,这些都是生物本能的焦虑。即使没有性别,对生存的担忧依然存在。
个体差异和比较: 即使没有性别,人们之间依然会有能力、财富、容貌、智力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引发比较和由此产生的焦虑。
未知与不确定性: 生活充满未知,未来是不确定的,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焦虑的重要来源。
社会结构和权力: 即使没有性别,也可能存在其他的社会分层和权力结构,它们同样会产生焦虑。
“存在”本身的意义: 哲学层面的“虚无感”、“意义的追寻”等,这些关于存在的焦虑,与性别无关。

所以,回到你的问题:能不能至少解决我哪怕1%的焦虑?

是的,而且很可能远不止1%。

如果生物从诞生起就完全不存在性别,那将是一个我们几乎无法想象的世界。它会抹去人类社会中一个最深刻的划分和塑造力量。它带来的解放是巨大的,它会让我们摆脱一大堆由性别二元和性别角色带来的枷锁和压力。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世界上的所有人类,或者说所有“有意识的生命体”,都只是“生命体”,没有“男人”、“女人”、“男孩”、“女孩”的划分。那时的社会互动、家庭结构、个人成长,甚至是爱情的表达,都会是完全不同的图景。

你焦虑的很大一部分,可能就来自于你感知到的社会对你性别的期待,或者你认为自己作为某种性别应该具备或不应该具备的东西。如果这个基础性的划分不存在了,那么基于此产生的种种期待、比较、压力、误解,是不是也就随之烟消云散了?

是的,它们会大大减少。你可能会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轻盈。你可能会更纯粹地关注“我是谁”,而不是“我应该是什么样的”。这种改变的幅度,绝对远超1%。

当然,人类天生就会寻找各种理由来焦虑,这是生物和社会性的复杂产物。但如果能去掉“性别”这个巨头,你可能会发现,剩下的那些焦虑,即使存在,也会显得小了很多,并且你有更多的内在资源去面对它们,因为你不再需要花费精力去对抗一个与生俱来的、却又备受社会定义约束的“身份标签”。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没有性别的世界,确实有可能让你长舒一口气,缓解掉那1%的,甚至远不止1%的焦虑。你可能会更轻松地面对自己,更直接地与他人连接,更自由地活出属于“你”这个人本身的样子,而不是一个被性别框定的“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不是你需要的。

性和性别是不同的,有性生殖的非人生物往往并不以生殖器官的形态要求个体的行为方式。近年来,学术界逐步接受以性(sex)表示生物学身体的构造差异,以性别(gender)表示一系列行为举止的准则,这些准则是人类文化产生并传递的,产生这些准则的理由可能是拿来分工很方便[1]

人的性不是非黑即白的,0.012% 的个体配备着同时能产生精子和卵子的生殖腺。人的性别及其相关行为准则更是有很大的可变空间,例如美国接受女性在公共场合穿裤子而非裙子的历史不到 100 年,西方社会认为女性喜欢粉红色衣物的历史不到 70 年。

即使人类没有“性别”的概念,你也可能对其他东西感到同等焦虑,甚至更焦虑。你的焦虑是个体化的,要么你自己的神经系统需要治疗,要么你需要改变你附近让你焦虑的特定个体。

在自然界,非人动物有时候也会遇到这种情况。通常,它们会估计双方的强度,看看能不能以暴力批判让自己焦虑的特定个体。若是自己的暴力不够强大,则尝试逃走。

人的攻击力很强而被动防护很弱,尤其是在使用武器的场合。

参考

  1. ^ https://nautil.us/no-animals-do-not-have-genders-9212/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