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竞争对手之间相互喷呗。马云说京东会死的很惨,刘强东还说马云骗人骗太多;特朗普说拜登老年痴呆,拜登说特朗普不配当总统。。。。
增程式的本质和所有插电混动都是一样的,都是在目前纯电动车无法解决续航焦虑这个大背景下诞生的产物。直接可以在电用完之后,直接加油。
不同的是一般插电混动保留了燃油车所有发动机变速箱,当你在馈电的时候就直接变成燃油车。而增程式就是内燃机不再直接驱动汽车了,转而发电,直接供给电机(不是给电池充电,那样消耗太大)这样车加油也可以跑但是可以一直保持电车的行驶质感,仅此而已。
个人认为电车的天生的劣势短期内是无法弥补的,不要看着大部分的一线,二线充电桩普及的好像如火如荼,但是在中国的大部分地方,这玩意是没办法得到保证的,即使有了,故障率,被燃油车占位,这都是要考虑的事情。而且城市里的充电桩要有多少才能满足使用呢?一个加油站8个油桩,10小时内起码可以有960辆车可以加满油;8个充电桩10小时内可以给多少纯电车充满电?也许有人说我自己有车位买电动车自己装充电桩,那么高速上呢?你能保证服务区的充电桩都能正常使用?平时车少也许你还能找到,节假日车多的时候服务区停车位都难找,你觉得还能找到能用充电桩的机会有多少。总之续航焦虑的根本原因是充电时间和充电便捷程度, 总之在这一问题解决之前,增程式和插电混动都会继续存在下去。
@张抗抗 @天马行空 @Neo @KevinChow 我认真阅读了知乎上各位大V的评论,我也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1. 李想与冯思翰的争辩,实际上进了误区。无论是增程的“燃油充电宝”模式,蔚来的“奶妈车”模式,还是特斯拉和小鹏的“快充“模式,都是降低用户油转电的选择门槛。
2. 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车的性能和用户多元化需求的即时满足。在环保和法规的要求下,燃油车的发动机会越做越小,导致整车性能不断降低,比如加速性能等。电驱动才能满足整车的性能不断提升,纯电动将是未来的主流发展趋势,也是新一代汽车的发展必然。
3. 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是期待越来越好的整车性能和科技带来的多元化体验。新能源的技术道路我认为依然还在混沌期,因为在目前的情况下,纯电动的续航里程、充电设施等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而增程式可以把电动车的性能和燃油车的优势做一个有效结合,是当前较好的解决路径,或者说是不错的过渡方案,尤其对于大型车的电动化而言。
4. 世界上有两种游戏,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有限游戏在边界里进行,无限游戏是为了游戏无限延续下去,玩的是边界,目的在于将更多人带进游戏,延续游戏。目前看来,电动车就像无限游戏,不断吸引更多入局者去探索边界,在走出混沌的过程中,增程式的存在非常有意义。
欢迎批判。
见过很多这种营销导向的老总,自负又狂妄,还鄙视搞技术的不懂客户,他们所谓的懂客户只是在不成熟市场靠信息差忽悠人而已,长远来看都是砸牌子的事情,当然,人家可能会说,老子不在意长期结果,老子换个领域继续忽悠……
谁给了他这种勇气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