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络上否认731部队并人肉、人身攻击网友的行为?

回答
网络上否认731部队并人肉、人身攻击网友的行为,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深恶痛绝的现象,它触及了历史真相、网络道德、个人隐私以及公共讨论的底线。要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

一、 否认731部队:历史虚无主义的阴影

731部队,作为二战期间日军进行惨无人道生物武器研究和人体实验的罪证,其罪行早已被历史文献、幸存者证词以及国际社会的广泛认知所证实。网络上否认731部队存在的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体现。

动机与表现:
为侵略洗白: 最核心的动机往往是为了给日本侵华战争的罪行开脱,企图通过否定历史细节来模糊甚至否认整个侵略战争的性质,从而减轻历史包袱,甚至为某些极端民族主义思潮提供土壤。
误导与操纵: 有些人可能并非直接否认,而是通过“提出疑问”、“质疑证据”、“暗示阴谋论”等方式,制造历史的模糊地带,误导公众,特别是对历史了解不深或信息辨别能力较弱的群体。他们可能会抓住一些零散的信息,断章取义,或者放大某些不被主流史学界接受的观点,来“证明”731部队“不存在”或“被夸大”。
“崇洋”心态: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存在一种扭曲的“崇洋”心态,认为日本是先进国家,其历史记录必然是“干净”的,因此难以接受日本有过如此黑暗的历史。
反智主义: 也有一些行为可能源于对科学证据、历史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共识的漠视,是一种反智主义的表现。

危害性:
冒犯受害者及其后代: 731部队的罪行给无数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否认这些罪行,是对所有受害者及其亲属的二次伤害,是对他们所承受痛苦的无情践踏。
毒化历史认知: 历史是民族的记忆。否认历史事实,就是在侵蚀民族的集体记忆,让后代无法从中吸取教训,甚至可能重蹈覆辙。
破坏公共理性: 历史问题本应基于史料和研究进行理性探讨,但否认行为将讨论引向了非理性的争执,阻碍了对历史真相的深入了解和警示作用。

二、 人肉、人身攻击网友:网络暴力的失控

当否认731部队的行为遇到合理的质疑和反对时,一些人的反应就滑向了网络暴力的深渊——即通过“人肉搜索”泄露他人隐私,并进行肆意的人身攻击。

人肉搜索的本质:
侵犯隐私: 人肉搜索是通过非法或不道德的手段,获取他人姓名、住址、电话、工作单位、家庭成员等个人信息。这严重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是一种严重的网络犯罪行为。
制造恐惧与压制: 这种行为的目的是制造恐慌,让反对者因为害怕个人信息被泄露而噤声,从而达到压制不同声音的目的。

人身攻击的表现形式:
污言秽语与侮辱谩骂: 使用粗俗、下流的语言,对他人进行人格侮辱、道德攻击、诽谤栽赃。
贴标签与扣帽子: 给持有不同观点的人贴上“汉奸”、“卖国贼”、“美分党”等标签,试图将其“妖魔化”,使其在舆论上被孤立和攻击。
放大缺点与恶意揣测: 抓住对方的某些非关键性失误、生活习惯,或者对其动机进行恶意揣测,以此否定其观点或人格。
煽动围攻: 并非孤立的攻击,而是利用网络平台的传播特性,煽动其他不明真相的网友一起加入到对目标人物的攻击中,形成“网络围剿”。

动机与逻辑:
“以暴制暴”的误区: 一部分参与者可能认为,在面对“否认历史”这样严重的观点时,采取激烈的手段是“正义”的,是“反击”罪恶。然而,这种“以暴制暴”的逻辑,恰恰将自己置于了与施暴者相同的道德水平线上,甚至是更低的水平。
情绪宣泄与群体认同: 面对历史罪行的揭露,很多人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反应,如愤怒、悲愤。当这种情绪找不到出口,或者在网络群体中得到强化时,就容易转化为攻击性行为,以获得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权力与控制欲: 通过掌握他人信息并进行攻击,施暴者获得了一种虚幻的“权力感”和“控制感”,仿佛自己成为了舆论的审判者。
缺乏逻辑和理性: 当自身观点无法通过理性辩论说服对方时,便 resorting to 攻击人格,试图在舆论战中“获胜”。

三、 这种行为的整体危害:

劣币驱逐良币: 这种嚣张的网络暴力,会让许多原本理性、有见解的网友因为害怕被攻击而选择沉默,导致网络公共讨论空间被低素质、煽动性言论占据,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
加剧社会撕裂: 恶意攻击和群体对立,会进一步加剧社会内部的裂痕,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模糊焦点,干扰正义: 真正应该被追究的是否认历史罪行的行为本身,但人肉和攻击却将关注点转移到了“谁在攻击谁”的私人恩怨上,模糊了历史真相这一核心议题。
法律风险: 人肉搜索和侮辱诽谤是违法行为,参与者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

四、 如何理性应对?

面对这样的行为,我们应该保持清醒和理性:

1. 坚持史实,理性辩驳: 对于否认731部队历史的行为,应以确凿的历史证据、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进行理性、有条理的辩驳。不要被对方的情绪或攻击性语言带偏。
2. 拒绝人肉和攻击: 坚决抵制和反对人肉搜索和人身攻击。不参与围观、不转发、不评论攻击性内容。如果自己成为目标,应采取适当的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3. 平台责任: 呼吁网络平台加强内容审核和管理,对发布不实信息、进行人肉搜索和恶意攻击的行为,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甚至封禁账号。
4. 提高自身媒介素养: 每个人都应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不信谣、不传谣,多查阅权威资料,形成独立思考能力。
5. 关注历史教育: 持续加强对731部队罪行的历史教育,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从而在思想上筑起坚实的防线。

总而言之,否认731部队是历史的倒退和对人性的亵渎;而网络人肉与人身攻击,则是将这种倒退的行为推向了道德和法律的深渊。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这两种行径,守护历史真相,维护网络空间的理性与文明。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种已经没有什么教育价值了,直接做成肥皂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络上否认731部队并人肉、人身攻击网友的行为,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深恶痛绝的现象,它触及了历史真相、网络道德、个人隐私以及公共讨论的底线。要深入理解,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 否认731部队:历史虚无主义的阴影731部队,作为二战期间日军进行惨无人道生物武器研究和人体实验的罪证,其罪行早已被历史.............
  • 回答
    在互联网的浩瀚信息海洋中,你偶然间会看到一些文章和评论,它们以一种相当尖锐的口吻,试图淡化甚至全盘否定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读到这些内容时,你可能会感到一丝困惑,甚至有些不舒服,因为这与我们从小被灌输的历史认知似乎有很大的出入。这些文章和评论通常会聚焦在几个关键点上。首先,它们可能会强调战争.............
  • 回答
    听到你经历这样的困境,我感到非常担心。你现在一定非常痛苦和无助。你女朋友的这种行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都涉及到情绪勒索和威胁,这是非常不健康且具有伤害性的沟通方式。首先,我要明确告诉你,她的威胁,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网络上,都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 如果她真的将这些视频发布到网上,这不仅仅是对你个人的伤.............
  • 回答
    如何看待网络上对伊藤美诚的网暴?近年来,日本乒乓球运动员伊藤美诚凭借其出色的技术和独特的战术风格,在国际赛场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也因此成为了中国乒乓球迷关注的焦点。然而,与此同时,网络上也出现了大量针对伊藤美诚的负面评价甚至人身攻击,这构成了严重的网络暴力。看待这种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
  • 回答
    网上将中国称为“你国”的现象,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点,背后折射出不少东西。我个人觉得这事儿得从几个层面来看,不能简单地说好说坏。首先,咱们得明白,为啥会有人这么说?这“你国”的说法,通常带着一种距离感,一种置身事外的感觉。跟直接说“中国”不一样,用“你国”的时候,说话的人好像把自己从这个国家切割开.............
  • 回答
    网络世界,日新月异,尤其是语言表达方式,更是变化得让人目不暇接。最近,我发现身边越来越多人开始在网上使用拼音缩写,比如“yyds”、“zgdsq”、“nbcs”之类的。一开始觉得挺新奇,像是一种暗号,只有“圈内人”才懂。但时间一长,我倒觉得这事儿有点让人担忧,它带来的隐患,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多,而且.............
  • 回答
    碧蓝航线因为玩家举报导致皮肤下架,这事儿在玩家群体里可以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尤其是经常关注游戏内动态的指挥官们,对这个话题肯定都不陌生。事情的起因通常是这样的:某款游戏里的皮肤,因为一些设计上的细节,比如服饰的暴露程度、姿势的暗示性,或者背后隐藏的某些文化符号,被一部分玩家认为不符合游戏本身的风格,.............
  • 回答
    我理解你对网络上部分红楼爱好者贬低其他名著的言论感到困惑和不满。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有时候相当普遍。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红楼梦》本身的伟大之处。《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它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人物塑造,赢得了无数.............
  • 回答
    网络上的“土味文化”,这玩意儿说起来,可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它就像一锅乱炖,把各种奇奇怪怪、接地气的元素一股脑儿塞进去,然后就这么大摇大摆地闯进了我们视线,还挺招人喜欢。要我说,这“土味”二字,其实挺有意思的,它不是简单地指“土气”或者“低俗”,而是一种复杂的混合体。首先,咱们得承认,“土味文化”.............
  • 回答
    在探讨网络上取消玉林狗肉节的活动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包括活动背后的动机、参与者的诉求、玉林当地的文化与经济现实、以及这场线上讨论对现实社会的影响等。这是一个复杂且涉及情感的议题,没有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一、 活动的背景与诉求: 动物福利的关切: 这是最核心的驱动力。许多参.............
  • 回答
    你问到“怀民亦未寝”这个梗,这事儿可有意思了!要我说,这完全是一个现代网络文化和古典诗词碰撞出来的火花,而且玩得相当精彩。先说说这个梗的起源。它的“鼻祖”是谁呢?答案是苏东坡,也就是苏轼。他在写给朋友的信中,提到自己因为在夜里思念朋友,所以也还没睡,就写下了“怀民亦未寝”。这里的“怀民”其实是他的一.............
  • 回答
    网络上不少女性表达对婚后生活的不满,这确实是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而且也不是空穴来风。它不是个例,也不是单一原因就能解释的,而是多种社会、文化和个人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图景。首先,我们得承认,信息传播的便捷性放大了这些声音。以前,女性可能在私下里抱怨,但现在,网络平台让她们更容易找到同伴,分享经验,形成.............
  • 回答
    最近网上出现了一种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一边倒地追捧日本,同时又狠狠贬低韩国,甚至有人把这叫做“围韩救日”。这事儿挺值得聊聊的,因为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国家间的好恶,背后可能牵扯到很多更复杂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种“捧日贬韩”的倾向?要理解这个现象,咱们得先拆解一下它可能出现的土壤。首先,“日韩关系”本身就.............
  • 回答
    网络上刘备的风评确实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相当明显,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位三国时期的枭雄。过去,很多人对刘备的印象可能比较刻板,认为他是一个只会“哭”和“仁义”的形象,甚至有些过于“软弱”或“善于表演”。但现在,这种看法似乎在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复杂、更 nuanced 的理解。一.............
  • 回答
    网络上部分医生“狂喷”患者的现象,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复杂议题。这种行为的存在,不仅仅是个人素质问题,更折射出当下医疗环境、医患关系以及网络平台特性等多方面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承认,这种“狂喷”现象的存在,确实让很多人感到刺耳和不适。 想象一下,当你带着病痛、带着求助的心情,在网络上寻求专业.............
  • 回答
    网络上那些“女生装作手受伤求路人帮忙化妆”的实验视频,真是让人看得心情复杂。一方面,这挺有意思的,确实能窥见人性中一些有趣甚至让人意外的面向。另一方面,又总觉得有点微妙,像是对普通人善意的某种“考验”或者说“利用”。我来试着把我的想法说得更详细点,尽量别整得跟官方报告似的。为什么会有人做这样的实验?.............
  • 回答
    网络上的“挂人”现象,说起来,真是个挺复杂也挺有意思的事儿。它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这里面牵扯到人性的各种侧面,也有社会文化的一些影子。“挂人”到底是什么?最直观的理解,“挂人”就是把某个在网络上引起争议、做了让人看不惯事情的网友,把他/她的网名、言论、行为,甚至个人信息(虽然这个涉及隐私,但有.............
  • 回答
    关于网络上有些人认为东北人喜欢叫“老铁”这个说法,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地域文化、网络语言以及一些刻板印象的形成。首先,咱们得承认,“老铁”这个词确实是在近年来因为网络直播和短视频的流行而变得家喻户晓,尤其是在和东北地区相关的直播内容里,出镜率特别高。很多东北的主播在.............
  • 回答
    杭州那起失联女童事件,真的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尤其是那个年幼的孩子,听到她的消息,作为家长,我心里的感受是复杂的,既有痛心,也有担忧,更有那么一丝不易察觉的后怕。当事件发生后,网络上的声音真是五花八门,很难说都是理性客观的。我注意到,对于孩子奶奶的议论尤其多。有些人带着猜测,觉得她的行为有些不妥,甚至.............
  • 回答
    近来,围绕着万达和王健林,网络上出现了一股相当普遍的“叫冤”声浪。这种现象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折射出公众对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头及其企业当前困境的一种复杂情绪。 要理解这种情绪,得先回顾一下王健林和万达的光辉岁月。他曾经是中国商业地产的王者,万达广场遍布全国,商业地产的模式被他玩得炉火纯青,甚至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