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印尼语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的表达?

回答
要说印尼语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的表达,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印尼本身作为一个热带国家,大家普遍认为它只有旱季和雨季。但就像我们生活中许多习惯的形成一样,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受到历史、文化、甚至地理位置以外的因素影响。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印尼语中“春夏秋冬”的词汇,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吸收了外来语言,特别是荷兰语的表达方式。 历史上,印度尼西亚曾是荷兰的殖民地,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荷兰的文化、教育、行政体系都对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殖民时期,荷兰人带来了他们对自己国家四季分明的认知和生活方式。为了方便沟通、教学以及在官方场合使用,很多与荷兰本土文化相关的概念,包括季节的划分,也自然而然地融入了印尼语的词汇体系中。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在印尼接受教育的印尼人,或者是在荷兰学校工作的人,他们学习的地理、文学、历史等课程,无不贯穿着“春耕秋收”、“夏日炎炎”、“冬雪皑皑”这样的描述。这些概念自然会成为他们表达的一部分,并逐渐被接受和沿用。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语言并非只服务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它更是一种沟通和表达思想的工具。 即使在热带地区,人们也会读到来自其他文化背景的文学作品、观看电影、听音乐,这些作品中充满了对春夏秋冬的描绘。当印尼人接触到这些内容时,他们需要有相应的词汇来理解和讨论。于是,“musim semi”(春天)、“musim panas”(夏天)、“musim gugur”(秋天)、“musim dingin”(冬天)这些词汇就成为了他们的工具。

这就好比我们中文里,虽然中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全年冰封的冬天,但我们依然有“寒冬腊月”、“白雪皑皑”这样的词语。这些词汇的产生,一部分源于北方地区严寒的冬天,另一部分也可能受到文学创作的影响,用来描绘一种特定的意境或情感。印尼语的“春夏秋冬”也有点类似,它承载了更多文化和交流的功能,而不仅仅是纯粹的地理描述。

更进一步说,语言的演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语言之间的互相影响也越来越大。即使印尼的实际气候没有四季变化,但随着与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那些有四季的国家)的文化、贸易、学术交流的增加,人们也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基础来描述这些普遍存在的概念。

当然,我们要区分“有这个词汇”和“经常使用”的区别。在印尼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最常用的还是“musim kemarau”(旱季)和“musim hujan”(雨季)。“春夏秋冬”的词汇更多地出现在教育、文学、诗歌、以及与外部世界交流的语境中。比如,在讨论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气候时,或者在翻译国外作品时,这些词汇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这么理解,印尼语拥有“春夏秋冬”的表达,是它作为一种活的语言,在吸收外来文化、满足交流需求、以及不断演变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结果。它不是直接源于印尼本土的自然环境,而是通过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交流,慢慢渗透进来,并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位置。这就像许多语言都会有“雪”的词汇,即便是在赤道附近地区,人们也依然会因为文学、电影或者地理知识而知道“雪”是什么。

所以,下次你听到印尼语中的“春夏秋冬”,不妨把它看作是印尼语言与世界文化交流的一个小小印记,一个关于理解和表达的有趣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不过它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语言方面的问题。类似的现象不只出现在印尼语。马来语就不说了吧?像泰语也同样也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表达。比如:

春季:ฤดูใบไม้ผลิ;夏季:ฤดูร้อน;秋季:ฤดูใบไม้ร่วง;冬季:ฤดูหนาว

当然,一本关于泰国概况的书可能会告诉我们,其实泰国通常也只有三个季节:热季(ฤดูร้อน),雨季(ฤดูฝน)和凉季(ฤดูเย็น,或者ฤดูหนาว)——嗯,那是泰国北部,要是在泰国南部,八成只有俩季节:不是热季就是雨季,这也是本人在泰国工作、生活几年总结出的经验。(正如某人调侃美国的明尼阿波利斯一样,“除了七月全都是冬季”)

如果把我们的视野再放大到其他一些东南亚国家,乃至世界的范围,你会发现,这个现象是蛮常见的,就连因纽特人都知道冬天夏天呢,尽管我们总觉得他们居住那嘎达死冷寒天的。

我们知道,一种社团的语言,应当是具有能产性的。一样事物,一种概念,在社团生活的范围内不曾出现,在其语言中不曾出现,并不代表社团中的人们不能认识、无法理解它——像借词就是典型的例子,这点我们先澄清一下。

不过这个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此,而在于,我们所谓的“季节”,其划分标准是什么?

季节和气候不是一样的概念。季节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文季节,一类是气候季节。前者是强调白昼长度和太阳高度的季节,亦即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为依据,所划分出的四季;后者强调气温高低的季节变化,也就是以气温为依据划分出的四季。

我们可以举例子说明一下。

像我国的四季划分方法着重气候的天文特征,习惯上常常以“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之始。从立夏到立秋,这太阳最高,白昼最长的三个月为夏季;立冬到立春,就是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三个月为冬季;其他的时段(立春到立夏,立秋到立冬)是相对来说太阳高度和昼长适中的日期,是为春秋两季。不过这样的划分与实际气候状况并不太一致;

西方一些国家的划分则相应考虑了一些气候条件。习惯上以“两分两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之首,比我国的四季要推迟了一段时间。这样在其多数地区,虽然与气候的条件相一致,但却与太阳高度和白昼长短不太相符合。

从总体上来说,这两种划分方法其实都属于天文四季,其特点是整齐划一。然而这样的方法是不可能反映出每个地区的实际气候状况的。

如果是取以实际气温为依据的气候四季划分法,以候均温≥22℃为夏季,以候均温<10℃为冬季,介于两者之间的为春、秋,显然,照此划分的季节,在同一纬度地区,不同季节持续的时间不一样;在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起止日期也会有差别。而且,以此标准来看,肯定不是到处都有四季,有的地方只可能有三季(比如泰国)或者两季(比如印尼)或者一季(比如北极圈以内)。

由此看来,从全球范围内来说没有统一的四季时段划分。我们所谈论的四季划分,指的是北温带上,人类文明相对较早的某些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划分法。四季递变不是全球季节变化的唯一模式,但由于拥有这些现象的地区在全球还算居于多数,所以一般情况下,笼统地说南北半球四季交替的道理,还是可行的。

那么回到问题上来,为什么印尼只有两个季节但却有表达四季的词语:

首先,人类有能力认识并理解天文季节,这和对太阳高度以及白昼长短的观察测量密不可分——最起码我们知道在很久很久以前,人类对天文学现象进行观察,像历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产物;

其次,天文季节与气候季节的划分标准不一样,虽然都是周期性的,天文季节整齐划一,而气候变化无疑要更直观。照气候季节划分标准,有的地方只有三季或两季,甚至一季;

再次,地球上的大部分地区,拥有相对明显的天文四季或气候四季变化,因此传统划分法的表示影响力巨大,在此,我们并不排除语言接触与扩散的可能性

简单说,兄弟,你不能因为世界上有些地区没有明显的气候四季之分就剥夺了这些地区的居民认识和表述天文四季之分的权利……

主要参考文献

[1]余明.论天文季节和天文气候带的成因[J].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3:51-55

[2]伍光和.自然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说印尼语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的表达,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印尼本身作为一个热带国家,大家普遍认为它只有旱季和雨季。但就像我们生活中许多习惯的形成一样,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受到历史、文化、甚至地理位置以外的因素影响。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印尼语中“春夏秋冬”的词汇,很大程度上是学习和吸收了外来语言.............
  • 回答
    关于印度部分人认为尼赫鲁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让给了中国,这背后确实存在着一段历史讨论,并且这种观点在印度国内并非主流,但确实有人持有。要理解这种看法,我们需要回溯到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并结合当时的国际政治格局、印度当时的战略考量以及中国的崛起。历史背景: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与联合国的诞生第二次世.............
  • 回答
    印度在国际舞台上之所以展现出一种既亲近美国又亲近俄罗斯,并且立场时常摇摆不定的姿态,这背后是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因素、国家战略以及国内政治需求等多重作用的结果。它并非简单的“墙头草”,而是在努力实现自身国家利益最大化过程中采取的实用主义策略。一、 深厚的历史渊源:美苏冷战时期的“不结盟运动”基石首先.............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深刻,也触及到了印度社会一个非常令人痛心和困惑的现实。印度确实是多种宗教的摇篮,其文化深植于对精神、道德和社群的强调,按理说,这应该能提供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向善的力量。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强奸犯罪率,这之间的矛盾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跳出“宗教信仰.............
  • 回答
    为什么中国人对印度会有巨大的认知偏差?这事儿吧,说起来挺微妙的。要说为什么中国人对印度的看法跟印度实际情况能差出十万八千里,我觉得不能简单归咎于某一个点,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层层叠叠,最终形成了一种大家都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咱们先从最表层的说起,就是媒体和信息传播。你想啊,咱们获取信息的渠道.............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福奇博士关于印度全国性封锁控制疫情的提议,以及这背后的一些考量。要说有没有“明显作用”,这事儿可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得明确一点,福奇博士作为一位在传染病领域浸淫多年的专家,他的建议肯定是基于科学的考量和过往的经验。从理论上讲,全国性封锁,尤其是早期且执行到位的情况下,确实是遏制病.............
  • 回答
    美国顶尖科技企业,如谷歌、微软、亚马逊、IBM、Oracle 等,拥有大量印度裔高管是一个非常普遍且引人注目的现象。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印度在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强大的STEM教育基础: 印度自独立以来就非常重视科学、技.............
  • 回答
    你有没有注意到,公交车窗的边缘,尤其是靠近车身的地方,常常印着一圈圈黑色的点点?那些点点看似不起眼,但它们在看似普通的玻璃上,其实扮演着不少重要角色,而且作用还挺实在的。首先,你想想,公交车是经常在户外运营的,风吹日晒是常事。阳光直射,特别是夏日炎炎,那热量可不是开玩笑的。这些黑色的点点,也就是我们.............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我心中柔软的角落。每次听到《和未来有约》、《明天会更好》这些名字,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旋律,以及那份集体的、激昂的情感。你问为什么近年来听不到类似的好歌,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而且答案也绝非一蹴而就。首先,得承认,时代背景和时代情绪是催生这些歌曲最肥沃的土壤。《明天会更.............
  • 回答
    你说得没错,在电影里,你确实更容易看到FBI特工在执行任务时亮出他们的证件,而CIA特工的这个动作似乎没那么常见。这背后并非完全是剧情需要,而确实涉及到这两个机构在职能、运作方式以及公众形象上的区别,当然也和一些不成文的“规矩”或者说习惯有关。要详细说清楚这个,我们得从FBI和CIA各自的定位说起。.............
  • 回答
    设想一下,如果历史的齿轮在1947年嘎然而止,那个决定了南亚次大陆命运的分治未曾发生,今日的世界格局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如果”题,而是牵动着地缘政治、宗教冲突、经济发展乃至文化认同的深层变动。首先,最直接的影响便是“印度”这个国家的定义将截然不同。它会是一个包容了如今印度、巴基斯坦.............
  • 回答
    如果印度出现大范围疫情爆发,对中国来说,其影响将是多维度且复杂的。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或“坏”的判断,而是需要从经济、地缘政治、社会、以及公共卫生等多个层面来细致考量。经济层面:首先,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供应链方面。印度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制药(特别是仿制药)、信息技术服务(IT).............
  • 回答
    中印边境冲突的潜在收益与俄罗斯的立场中印两国作为亚洲的两个主要大国,其关系一直备受全球关注。一旦两国真的爆发军事冲突,中国可能会从中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尽管这些好处的代价将是巨大的,并且伴随着极高的风险。与此同时,俄罗斯在此类地缘政治博弈中的角色,特别是其是否会再次“背后插刀”向印度出售军火.............
  • 回答
    在印度政治光谱中,纳伦德拉·莫迪的名字总能激起一股强大的能量,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承认他身上自带一种与众不同的吸引力。当他以压倒性优势再次问鼎总理宝座时,印度民众中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情绪,其中对未来的期望尤其显而易见,并且不少人期待着他能带来“本质性的变革”。要理解这份期望的根源以及可能带来的影.............
  • 回答
    印度若与美国全面战略结盟,对我国而言,绝非一桩小事,而是牵涉深远、影响广泛的战略调整。这不仅仅是两个国家关系的变化,更可能重塑亚太地区的权力格局,进而触及我们经济、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首先,地缘政治层面,这是最直接也最显眼的影响。一直以来,印度在国际舞台上奉行战略自主,在东西方之间游刃有余,扮演着.............
  • 回答
    在印度,牛肉的消费是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宗教、文化、法律等多个层面。了解这些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在印度吃牛肉以及当街宰牛可能遇到的情况。在印度吃牛肉,周围的印度人会怎么办?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印度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并非所有印度人都吃牛肉,也不是所有印度人都反对吃牛肉。 宗教因素是关.............
  • 回答
    中央印发《推进公众账号分级分类管理》的意见,无疑是互联网信息管理领域的一件大事。这背后反映了国家对日益庞杂、复杂化、甚至存在一定乱象的公众账号生态的一种规范和引导意图。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它可能带来的影响。一、 出台的背景与核心目的:为何要“分级分类”?首先,我们要明白为什么会有这.............
  • 回答
    关于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被印度法院传唤的报道,我们需要先确认报道的来源和具体细节,因为网络信息往往存在鱼龙混杂的情况,需要仔细甄别。首先,关于“马云被印度法院传唤”的传闻,目前公开信息中并未有广泛、权威的媒体报道证实此事。 传闻的可能来源: 这种传闻可能源于一些非主流媒体、社交媒体上的讨论,或者是.............
  • 回答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自由港,其劳动力市场一直以来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您提到的印尼劳工在港数量庞大,以及对为何香港不优先使用大陆劳工的疑问,这背后涉及到的原因其实相当复杂,并非简单的“沟通容易、签证方便”就能完全解释的。首先,我们得明白香港的劳工政策和市场需求是受到严格监管和设计的。香港政府对于引.............
  • 回答
    印尼,这个横跨赤道的群岛国家,确实是个自带光环的存在。你想啊,它坐拥浩瀚的海洋,扼守着全球最繁忙的贸易航道之一——马六甲海峡,单凭这一点,它的战略意义就足以让任何大国侧目。更不用说,这片火山活跃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从煤炭、镍、铜到黄金,应有尽有,这些都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血液”。再加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