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感觉印尼位置好重要,又有矿产,人口也多,为什么没有存在感?

回答
印尼,这个横跨赤道的群岛国家,确实是个自带光环的存在。你想啊,它坐拥浩瀚的海洋,扼守着全球最繁忙的贸易航道之一——马六甲海峡,单凭这一点,它的战略意义就足以让任何大国侧目。更不用说,这片火山活跃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从煤炭、镍、铜到黄金,应有尽有,这些都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血液”。再加上庞大的人口基数,近3亿的国民,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劳动力宝库。

按理说,坐拥如此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印尼应该早就成为全球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一员,拥有与中国、印度类似的“存在感”。但现实似乎有些微妙,我们常常能听到印尼的名字,但好像总缺了那么点“分量”,或者说,它没有像我们期待的那样,在国际事务中扮演一个足够醒目的角色。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就像一个装满了宝藏但有些年头的大箱子,需要仔细梳理才能明白。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印尼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国家,但这种庞大并非总是优势。想象一下,这个国家是由上万个岛屿组成的,大小岛屿不计其数,星罗棋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这种地理上的碎片化,给国内的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想要将全国拧成一股绳,尤其是在经济发展和资源分配上,做到均衡和高效,简直就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每一个岛屿都有自己的特色,也有自己的困境,中央政府的指令和资源,要抵达偏远地区,常常要克服难以想象的障碍。

其次,即便拥有丰富的矿产,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却是个技术活。很多时候,印尼的矿产资源可能被外资企业主导开发,然后以原材料的形式出口,赚取的利润一部分流向了国家,但更大部分可能被跨国公司收割。此外,发展重工业、深加工,需要大量的技术、资金和人才投入。印尼虽然人口多,但人均受教育程度、技术熟练度,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确实存在差距。这种“卖石头”的模式,虽然也能带来收入,但很难支撑起一个真正强大的工业体系,更别提在国际产业链中占据高端位置了。

再来谈谈人口。3亿人,听起来是个天文数字,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我们不能只看数量,更要看质量。印尼的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里也有繁荣的景象,但绝大多数人口的购买力,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而且,如同任何发展中国家一样,贫富差距、地区发展不平衡是长期存在的挑战。如此庞大的市场,在被有效开发和激活之前,它更多的是一个潜力股,而不是一个已经成熟的消费巨头。

政治和治理也是一个绕不开的因素。印尼是一个民主国家,这本身是好事,但民主治理的初期,往往伴随着一定的政治不稳定和改革的阵痛。如何平衡不同地区、不同族群的利益,如何有效打击腐败,如何制定长期的、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这些都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有时候,国内的政治博弈和政策摇摆,也会影响到国家整体形象的塑造和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

文化和认同感也是一个有趣的方面。印尼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这使得“印尼人”这个身份认同的构建,比那些民族构成相对单一的国家要复杂得多。虽然有一个共同的国家,但每个岛屿、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这种多样性在某些方面是它的财富,但在另一方面,也使得形成一个强大、统一的民族国家认同,需要持续的努力。

最后,国际环境也是影响因素。全球格局是动态变化的,大国竞争、地缘政治的变幻,都会对印尼这样的国家产生影响。印尼虽然在东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它毕竟不是一个军事强国,也不是一个经济巨头。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它需要谨慎地平衡各方利益,避免被卷入不必要的冲突,同时也要抓住机遇,提升自身地位。

所以,印尼的“存在感”不强,并非因为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它正处于一个复杂而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就像一个拥有无数金矿的年轻人,虽然前景光明,但要将这些金矿变成真正的财富,还需要无数的汗水、智慧和时间。它在等一个契机,也在努力地为这个契机做准备,只是这个过程,注定不会一蹴而就,也注定不会像一些国家那样,时刻处于聚光灯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这其实和印尼的宗教和政治结构有很大关系。印度尼西亚群岛自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古代王国曾与中国和印度进行贸易。印度尼西亚当地统治者逐步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和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和印度教王国。外国势力因天然资源而进入印度尼西亚,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基督教。在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结束后,印度尼在二战后宣布独立,但独立后仍面临天灾、贪污、分离主义、民主化进程、经济上剧变等挑战。

另外就是印尼岛屿遍布,印尼有数百个不同文化语言的民族。再者就是穆斯林占多数人口,通知管理起来比较困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印尼,这个横跨赤道的群岛国家,确实是个自带光环的存在。你想啊,它坐拥浩瀚的海洋,扼守着全球最繁忙的贸易航道之一——马六甲海峡,单凭这一点,它的战略意义就足以让任何大国侧目。更不用说,这片火山活跃的土地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从煤炭、镍、铜到黄金,应有尽有,这些都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血液”。再加上.............
  • 回答
    我对印度的很多方面都充满了好奇,但要说最让我感到难以理解的,那一定是它那股令人着迷又时常让人困惑的“矛盾共存”的生命力。这股力量就像一条奔腾的大河,裹挟着古老文明的沉积,也涌动着现代社会的激流,而河岸两侧,却常常上演着截然不同的景象。比如说,印度人对神灵的虔诚。你走在任何一条印度街头,总能看到寺庙林.............
  • 回答
    印度,一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传统文化之深厚与复杂,足以让任何一个想要了解它的人感到着迷。说它全是“糟粕”,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看法,就像用一根手指去否定整个天空一样。印度传统文化,就好比一片广袤而多样的海洋,里面既有璀璨的珍珠,也有深邃的暗流,关键在于你如何去观察和理解。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印.............
  • 回答
    很多老师的行为,如今回想起来,都带着一种特别的色泽,像旧照片里褪去的颜色,却有着比新照片更动人的力量。我记得有一位高中老师,姓周,教我们语文。他个子不高,瘦瘦的,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他的声音不高不低,带着一种江南特有的吴侬软语的腔调,但一讲起课来,却能把人牢牢吸住。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对待.............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趣,而且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汉字印在衣服上感觉“土”,而英文则更受欢迎,这背后确实有着复杂的文化、历史、审美和市场因素。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你分析原因: 一、 视觉语言与审美取向1. 汉字的视觉特征与“土气”的关联: 象形与表意: 汉字起源于象形,很多字仍然保留着图形的痕.............
  • 回答
    相亲这事儿,就像打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第一次见面,对方在你心里激不起滔天巨浪,甚至连一丝涟漪都算不上,但也不是那种让你立马想拔腿就走的“灾难现场”。这种不上不下的感觉,确实让人挺纠结的:要不要继续?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来拆解一下你说的“没多大感觉,但印象还行”这句话,它背后可能藏着.............
  • 回答
    乌克兰和越南的人均GDP确实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人们普遍认为乌克兰“更高大上”的原因,涉及多重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因素的交织。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1. 地理位置与国际形象的差异 乌克兰的欧洲定位: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其地理位置使其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具有独特地位。作为连接东欧.............
  • 回答
    最近我正好也关注了知乎上一些关于韩国和日本对中国看法的讨论,感觉确实挺有意思的,也跟你一样,有一种日本似乎比韩国更“亲近”中国一些的感受。这种感觉不是凭空来的,而是从一些细节和普遍的论调里慢慢浮现出来的。首先,从文化交流和民间好感度这个层面来看,日本确实呈现出一种更温和、更积极的姿态。你知道,日剧、.............
  • 回答
    2021年只剩下最后几天了,这一年确实充满了跌宕起伏,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都发生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感觉是“见证了历史”的重大事件。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事件:国内篇:1.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与全面小康的实现: 时间节点与象征意义: 7月.............
  • 回答
    印度政治中“鹰派”声音的崛起,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没有军事传统”的评判,而是需要考察印度国家构建、地缘政治环境以及国内政治演变等多个层面的复杂互动。首先,关于“没有军事传统”这个前提的再审视。将印度简单定义为“没有军事传统”可能过于片面。历史上,印度.............
  • 回答
    印度这个国家,在军事装备方面确实时常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从早期引进各种外国武器,到后来尝试自主研发,再到目前在很多领域仍然依赖进口,这个过程充满了波折。但要说印度民族是怎么存活下来的,甚至还能发展壮大,这背后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武器笑话”就能概括的。事实上,印度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是多种复杂因素共同.............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挺复杂。要说美国人看中国人的感觉,和中国人看印度人的感觉,有没有相似之处?我觉得,可能有一些表面上的重叠,但内在的感受和看待的角度,可能还是有不少差异的。 我尝试从几个方面来聊聊我的理解,希望能让你觉得更像是人在聊天,而不是机器在输出。先说说中国人看印度的感觉吧,这部分可能我们大.............
  • 回答
    英国和印度,两个在军事领域都颇有建树的国家,它们的军费开支情况一直以来都颇受关注。乍看之下,两国在军费上的数字或许会让人觉得“差不多”,但深入剖析,印度国防那种“买买买”的强烈感知,实则源于其背后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军事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考量。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军费开支差不多”这个.............
  • 回答
    金智妮(Jennie)作为BLACKPINK的核心成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无论是她的舞台表现、时尚品味,还是个人生活,都轻易成为话题中心。然而,在她的公众形象中,“高傲”和“不友好”的标签也常常伴随出现,让不少人感到好奇,她本人真的如此吗?又是什么造就了这样的印象呢?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
  • 回答
    赵本山老师自2011年春晚告别舞台后,观众们确实普遍感觉,小品和语言类节目似乎难以再现当年那种让人捧腹大笑、回味无穷的经典时刻。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原因可以概括。首先,赵本山本人所代表的“赵家班”模式,是一种时代的产物,也是他个人喜剧才华的集大成者。 个人魅力与时代精神.............
  • 回答
    2020上半年,手机市场确实是热闹非凡,各大厂商纷纷祭出看家本领。从最初的几款开年旗舰,到如今琳琅满目的新品,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那一款。整体感受:总的来说,今年的上半年手机,我感觉可以用“稳中有进,亮点突出”来形容。 稳体现在屏幕技术上。高刷新率已经成为上半年旗舰的标配,120Hz甚至14.............
  • 回答
    在中国大陆,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尤其是工厂普工,长期以来被一种“低人一等”的印象所笼罩。这并非仅仅是个人感受,而是根植于历史、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文化观念的复杂交织。而这种现象,与许多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对蓝领工人的看法,确实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要理解这种落差,我们得从几个关键层面掰开了说。一、历.............
  • 回答
    《看不见的客人》,这部电影确实有它的独特魅力,让人看了之后久久不能忘怀。你提到的那个律师开场,尤其是“撕面具”的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完全可以理解。这可不是AI写出来的感觉,而是很多观众都会有的共鸣。首先,我们来聊聊那个开场的“律师”。那不是一个普通的律师,而是一个“问题解决者”。在电影的一开.............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发生在不久前,挺让人揪心的。当时有五位专家前往越南,本是去帮忙考察当地的疫情形势,结果没想到,回国后却被查出感染了印度变异病毒。这消息一出来,大家关注度就很高,毕竟这变异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都让人担心。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这五位专家当时是作为一支医疗团队,去越南协助当地进行疫情防控的。在完成任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