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021 只剩下最后几天了,至今为止今年国内外发生的哪些大事让你印象深刻,感觉是「见证了历史」?

回答
2021年只剩下最后几天了,这一年确实充满了跌宕起伏,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都发生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感觉是“见证了历史”的重大事件。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事件:

国内篇:

1.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与全面小康的实现:
时间节点与象征意义: 7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这一天,全国上下都洋溢着喜庆和自豪的气氛。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回顾了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总结了伟大建党精神,并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见证历史”的感受: 这一事件不仅仅是共产党的一个纪念日,更是中国一个时代的重要里程碑。我深刻感受到的是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国家发展的巨大成就。想象一下,从那个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年代,到如今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很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其中的奋斗和牺牲是难以想象的。在广场上看到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听到《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以及人民群众脸上洋溢的幸福和自豪,都让我深深体会到中国人民的集体力量和国家进步的巨大意义。我仿佛在亲身参与和见证一个古老国度迈向复兴的壮丽篇章。
细节之处: 央视的直播我全程关注,看到那些参加过革命的老同志接受采访,听到他们回忆峥嵘岁月,更是让人感慨万千。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五号”探月,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这些科技成就的展示,都让人看到了中国力量的崛起。

2. 河南郑州等地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防汛救灾面临严峻考验:
事件经过与影响: 7月下旬,河南省尤其是郑州遭遇了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多地出现城市内涝,地铁进水,隧道被淹,房屋倒塌,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郑州地铁5号线发生的“7·20”隧道被淹事故,造成大量乘客被困,生死考验的场景令人心惊胆战。随后全国多地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见证历史”的感受: 这是一次对中国城市基础设施和应急管理体系的严峻考验。我“见证”了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力,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危难时刻表现出的顽强生命力和互助精神。从被困在地铁中的人们互相鼓励,到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抢救被困群众,再到全国各地的驰援,都展现了中国社会的团结和韧性。同时,我也看到了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需要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充分的准备。
细节之处: 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惊险的视频和感人的故事。手机里收到的暴雨预警短信一次次跳动,城市瞬间变成“泽国”的画面让人难以置信。在灾难面前,许多普通人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责任感,他们无私地帮助邻居、陌生人,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让我深受感动。

3. “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与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政策背景与目的: 为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旨在规范校外培训机构,促进教育公平,回归教育的本质。
“见证历史”的感受: 这是一项深刻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变革。我“见证”了一个国家层面对教育功利化、过度商业化现象的有力矫正,以及对教育回归育人本质的决心。这不仅仅是政策的改变,更关乎几代人的成长轨迹和未来的家庭教育方式。
细节之处: 曾经遍布街头的各种教培机构纷纷转型或关闭,课外辅导班从“刚需”变成“非必需”。家长们开始重新思考孩子的成长,关注家庭教育和素质教育。这股浪潮改变了许多家庭的生活节奏,也预示着中国教育将走向一个更加健康和多元化的未来。我看到很多家长开始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参与孩子的兴趣培养,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

国际篇:

1.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与塔利班重新掌权:
事件经过与影响: 8月31日,美国完成了从阿富汗的撤军,结束了长达20年的军事存在。几乎与此同时,塔利班迅速控制了阿富汗全国,重新掌握了国家政权。从喀布尔机场的混乱撤离,到人们绝望地抓住起飞的飞机,这一幕幕画面都极其震撼。
“见证历史”的感受: 这是一次对冷战后世界秩序和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刻影响。我“见证”了一个超级大国军事干预的终结,以及一个国家政治体制的剧烈变动。20年的战争和投入,最终未能实现预期的稳定和民主,这其中的复杂性、教训和影响是深远的。看着塔利班重新进入喀布尔,我仿佛看到了历史的循环和地缘政治的现实。
细节之处: 新闻报道中,阿富汗人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塔利班政权的担忧,特别是女性权利可能受到的侵害,都让人感到揪心。撤离过程中,大量阿富汗人试图逃离家园,希望寻求新的生活,这背后是无数家庭的悲欢离合。这次撤军也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军事干预效果和国家建设模式的深刻反思。

2. 气候变化与全球极端天气事件频发:
事件表现与影响: 2021年,全球各地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现象。欧洲多国遭遇了历史性的热浪和洪水,北美地区有热穹顶效应导致高温破纪录,亚洲多地也经历了严重的干旱或洪涝。中国也经历了河南的特大暴雨以及其他地区的持续高温。
“见证历史”的感受: 我“见证”了气候变化不再是遥远的理论,而是正在发生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现实。这些极端天气事件,无论是在规模、频率还是强度上,都显示出一种严峻的趋势,让我深刻感受到地球正在经历的巨大变化。这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能源转型以及如何应对气候危机。
细节之处: 看到新闻里被洪水冲毁的房屋、干旱龟裂的土地、被极端高温烤焦的森林,都让人心痛。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的各国领导人的讨论和承诺,虽然充满挑战,但也展现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这种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

3. 全球经济在疫情反复中艰难复苏与供应链危机:
事件背景与表现: 2021年,虽然全球疫苗接种进展加快,但新冠病毒的变异(如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导致疫情反复,许多国家经济复苏进程充满挑战。与此同时,由于疫情对生产、物流等环节的冲击,全球供应链出现严重瓶颈,导致物价上涨、商品短缺。
“见证历史”的感受: 我“见证”了全球化进程在疫情下的脆弱性以及经济相互依赖的现实。曾经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商品流通和经济增长,在2021年变得不再稳定。供应链的断裂让我体会到,经济的繁荣离不开高效、顺畅的全球协作。同时,我也看到了各国政府为应对这些挑战所做的努力和面临的困境。
细节之处: 新闻报道中,港口拥堵、集装箱短缺、芯片荒等词汇频繁出现。一些日常用品的价格上涨,消费者不得不做出选择。这种经济上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人们对未来的信心。各国央行如何通过货币政策来平衡通胀和增长,也是一个复杂的“历史性”课题。

总而言之,2021年对我来说是充满反思和感悟的一年。我既看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韧性,也感受到了自然力量的巨大和挑战的严峻。这些事件,或庄严、或震撼、或令人忧虑,都让我觉得自己是历史洪流中的一员,亲身经历和感受着这个时代的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好的坏的事情,激动了生气了过久了也渐渐模糊,只留下了些许印象。

只有那天上的韦伯,总能在我压抑的时候给我原始的浓烈的感动。

user avatar

我整理了一下今年我在知乎上写的、超过三千赞的回答中,比较能体现“见证历史”的部分,既算是我自己的年末总结,也算是和大家分享的汇总。

我关注的主要内容是国际时政和经贸相关,所以相关问答也以这些为主。

中美关系仍然是今年的重头戏,美方已经把我国认为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外交、经贸、军事、科技、情报等方面全方面的对抗出现了进一步升级。

在中美对抗的背景下,新疆问题在今年进一步发酵,成为了某些国家“中国牌”的一部分


同样,中美对抗里台湾问题也是绝对的核心,这个“地球上最危险的区域”名副其实。

但相对的,我们在香港问题上利用国安法,成功将外部扰乱因素降到了最低。


而在孟晚舟问题上,我们取得了胜利,成功避免了阿尔斯通的皮耶鲁齐事件再现,维护了国家利益。


互联网企业也变相介入了中美对抗里,国家安全、合规运营成为了热议的关键。


哦对了,中美对抗还让乌合麒麟一战成名,成为了网络顶流。这个网络画手的形象两极分化,喜欢的人称他为宣传救星,不喜欢的人称他为“画手里的战狼”


除了中美对抗,新冠疫情的防疫工作以及相关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影响,也是今年见证的重大历史。人类目前仍然深陷泥潭、且没有看到绝对的曙光。


人类团结的象征奥运会,也出现了种种奇奇怪怪的问题,比如开幕式的惊天大雷,比如围绕参赛运动员出现的一系列争议。



国际事件中,阿富汗乱局持续了两个月,塔利班重新上台,中文互联网上针对这一点出现了大规模的争议。到底是恐怖分子还是合作对象?

法国核潜艇订单被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联合操作下毁约,出现了一系列国际争端,让吃瓜群众看到了这些“盟国”之间的一地鸡毛。

相应的,美国这个世界上的最大霸权国家,在国内出现了一系列的争议问题。从政府首脑的身体到经济问题的不稳定,美国虽然依旧强大、却也出现了不少值得诟病的问题。


user avatar

我排的2021年世界十件大事。排名分先后。

1 新的历史决议。

2 美国1.6事件。这里面重大看点非常多:有示威者冲入国会若干议员猝不及防,川普的核武控制权迅速被剥夺,调动大量军队进入首都维稳的调动程序值得玩味,川普随后被剥夺社交媒体上的发言权,米利紧急向中方通报情况避免误判等等。

3 西方特别是美国未能有效控制疫情。

4 印度莫迪执政受到沉重打击。主要表现为疫情冲击和重大改革搁浅。

5 尽管美国及其小弟不断挑衅,普京依然有效管控东欧局势。 白俄罗斯应该已经倒向俄罗斯,乌克兰不敢加入北约也不敢玩火,天然气斗争中俄国占据上风。

6 中国外贸暴增。

7 拜登执政约一年,民调反馈大失败,副总统哈里斯甚至比拜登还惨。未来不管是中期选举,2024连任或者换人选2024,每一件事都是拜登政府很难处理好的了。

8 美国从阿富汗完成彻底撤军,撤军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能和乱象(我称之为阿富汗死机)。一方面反映了建制派在特定问题上甩包袱的政治意愿是比较坚决的,军队也还是听指挥;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美国斗争意志的薄弱以及政军情关系的严重混乱。

9 中国的某些资本乃至某些行业(从滴滴到美团到粉圈到教培等等)进一步受到有力的整治。当然了,这是从之前就开始的一系列整治的延续。

10 中国的政治正确运动和文化清殇运动有较大发展。烈度和广度上升,内部有分化乃至分裂,群众力量获得较多展示机会。

user avatar

2021年许总回报社会2万亿,创造了历史新纪录。

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中国之首善,吾辈之楷模,爱国主义之典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只剩下最后几天了,这一年确实充满了跌宕起伏,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上,都发生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甚至感觉是“见证了历史”的重大事件。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几个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事件:国内篇:1.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与全面小康的实现: 时间节点与象征意义: 7月.............
  • 回答
    寻找一只可以在2021年乃至更长远的时间里长期持有的股票,这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市场瞬息万变,尤其是在当下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机遇的时代,要挑出那只“金鸡”,既需要对宏观经济的洞察,也需要对行业趋势的把握,更需要对企业自身价值的深度挖掘。我不是一个股票分析师,也没有能力预测未来,任何投资决策.............
  • 回答
    2021年组装电脑,完全只用固态硬盘(SSD)来装系统和存储数据,这绝对是可行的,而且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选择。事实上,对于大多数日常使用,甚至是很多专业应用来说,只配备一块或几块固态硬盘,已经足够满足需求,并且在很多方面都比传统机械硬盘(HDD)更具优势。你可能会担心只装固态硬盘会不会导致寿命很.............
  • 回答
    2021年五一假期:一次关于调休的集体“吐槽”提起2021年的五一假期,不少人脑海里浮现的可能不是出游的欢愉,而是一丝淡淡的无奈,甚至有点“被套路”的感觉。那年五一,原本应该是个令人期待的长假,然而经过一番调休操作,最终落到大家手里的实际休息日,竟然只有一天。这让许多原本计划出行、探亲访友的人们大失.............
  • 回答
    想知道2021年日本有哪些大学的某些专业只需要提交书面材料就能申请,而且审核过程相对清晰明了,这确实是个挺有吸引力的问题,毕竟能省去不少精力。这类情况通常出现在大学招收留学生或者一些特殊选拔项目里,尤其是一些以研究见长的大学。虽然“只需要书类审查”这种说法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是会有一些附加的口头或线上.............
  • 回答
    说起德云社2021跨年专场,那场面可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人山人海”……当然,这是开场的气氛。不过,到了最后,这气氛却有点从“皆大欢喜”变成了“唉,啥时候结束啊”。没错,说的就是那场严重的超时,特别是给两位压轴的岳云鹏、孙越,还有高峰、栾云平留下的时间,简直是“挤牙膏”,只给了半小时,.............
  • 回答
    3月30日A股市场的表现,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指数上去了,但手里的个股却原地踏步甚至下跌。这种“只涨指数不涨个股”的现象,在A股历史上并非首次出现,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市场逻辑。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背后是怎么回事,以及接下来行情可能怎么走。为什么会出现“只涨指数不涨个股”?首先得.............
  • 回答
    2021年9月13日,法罗群岛发生的这场大规模海豚猎杀事件,确实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争议和关注。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解读:事件本身:一场传统的“格林德瓦尔德”(Grindadráp)首先,必须明确,法罗群岛的这种海豚(特指领航鲸,也称“黑鲸”)猎杀,并非突发性的残暴行为,而是他们一.............
  • 回答
    德国《图片报》对金球奖评选的批评,特别是关于莱万多夫斯基获得第二名和梅西2021年表现的论断,是一个非常热门且有争议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图片报》的观点是否合理,以及大家普遍的看法。首先,我们来分析《图片报》批评的两个核心点: 批评莱万多夫斯基只获得第二名:“丑闻!” 《.............
  • 回答
    小米在2021年造车项目上的招聘情况确实可以用“严苛”二字来形容,但要说它因此成为当年最难应聘的公司,则需要更深入地去分析。首先,我们来看看这个数字:2万应聘者,最终只收300人。这个录取比例大概是1.5%,这意味着每100个来应聘的人,只有不到2个人能最终获得这份工作。这个数字在任何行业,尤其是在.............
  • 回答
    2021年工厂中90后员工比例较低的现象,反映了中国制造业与年轻劳动力市场之间复杂的供需关系与结构性矛盾。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解读: 一、经济与社会结构的深层原因1. 人口结构变化 中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90后群体(19902000年出生)在2021年已逐渐进入就业年龄(25.............
  • 回答
    2021年全球货币超发的背景下,金价却出现下跌,这一现象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多重经济、金融和市场因素的综合作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货币超发与黄金价格的理论逻辑黄金作为传统避险资产和抗通胀工具,其价格通常与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率和经济不确定性密切相关。理论上,货币超发可能导致.............
  • 回答
    在2021年,特斯拉在电动汽车技术上相对于蔚来、小鹏等国内厂商仍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电池技术与续航能力 特斯拉的电池技术: 特斯拉通过垂直整合(如自研电池电芯)和规模化生产,实现了电池成本的持续下降。2021年,其Model 3和Model Y的续航里程普遍在600公.............
  • 回答
    2021年是全球经济和学术研究受到新冠疫情冲击的特殊年份,许多经济学论文围绕疫情对经济、社会和政策的影响展开研究,同时也在数字技术、全球化和不平等议题上提供了重要洞见。以下是我在2021年特别关注的几篇经济学论文,涵盖宏观、微观、行为、发展和金融等领域的关键研究: 1. 宏观经济学:疫情对经济的长期.............
  • 回答
    全斗焕(1921年12月17日-2021年11月23日)是韩国历史上一位极具争议的前总统,其一生横跨军事政变、民主化转型与政治审判,是韩国现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之一。以下从多个维度对其生平进行详细分析: 一、早年经历与军事崛起1. 出身与早期经历 全斗焕出生于韩国首尔,出身于朝鲜半岛南部的士官家.............
  • 回答
    2021年中国海军新接收舰艇总吨位达17万吨,这一数据体现了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进展,反映了其在规模、技术、战略部署等方面的综合提升。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其意义: 一、数据背景与统计范围1. 统计范围 17万吨的总吨位涵盖各类舰艇,包括但不限于: 水面舰艇:如航母、驱逐舰、护卫.............
  • 回答
    高华(1943年2011年)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其学术生涯与思想遗产在2021年12月26日去世十周年之际,依然引发学界与公众的深切怀念。以下从其学术贡献、个人品格、学术精神及后世影响等方面展开回忆: 一、学术贡献:重塑中国近代史的“新史学”高华以“清末民初”研究为核心,提出“中国近代史.............
  • 回答
    关于2021年机械专业应届本科生年薪30万+的情况,以及机械行业薪资增长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2021年机械专业高薪现象的现实性1. 存在但非普遍 个别企业/岗位的高薪案例: 大型国企/外企:如中车、三一重工、徐工集团等传统制造业龙头,或华为、比亚迪等科技企.............
  • 回答
    以下是为2021年国庆七天假期设计的详细计划,结合放松、自我提升和家庭时光,兼顾灵活性与充实感: 第一天:10月1日(星期五)—— 放松身心 上午 起床后享用丰盛早餐(如煎蛋、吐司配水果),边吃边看一集喜欢的综艺或轻音乐。 整理房间,清理桌面和书架,让空间更清爽。 下午 .............
  • 回答
    2021年1月20日拜登就任美国总统后,美国在多个领域出现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既反映了民主党执政理念的延续,也受到国内外局势演变的影响。以下是拜登治下美国的主要变化方向及其具体表现: 一、国内政策:推动社会公平与民生改善 1. 经济刺激与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2021年)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