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康希诺的疫苗最近消息越来越少,相反国药疫苗确马上上市,具体原因是什么?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康希诺和国药疫苗的消息差异以及国药疫苗即将上市的情况,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首先,需要澄清一个关键点:您提到的“国药疫苗马上上市”可能指的是国药集团中国生物的COVID19灭活疫苗。实际上,这款疫苗在2020年底就已经获得了附条件上市批准,并在2021年初开始大规模接种。所以,它并非“马上上市”,而是已经上市一段时间了。

其次,康希诺的消息相对减少,而国药疫苗的公众讨论较多,这背后可能涉及多个层面的原因:

一、疫苗研发和审批进展的差异

国药疫苗(COVID19灭活疫苗):
早期布局和技术成熟度: 灭活疫苗是一种技术非常成熟的疫苗生产技术,很多传统疫苗都是通过灭活技术生产的。国药集团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研发能力。他们较早地启动了COVID19灭活疫苗的研发,并且采取了多条技术路线并行的方式,加快了研发进程。
大规模临床试验和数据公布: 国药疫苗是国内最早完成大规模 III 期临床试验并公布数据的疫苗之一。其 III 期临床试验覆盖了多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成功的临床试验数据是获得上市批准的关键。
早期获得附条件上市批准: 得益于其研发进展和临床数据,国药疫苗是国内首批获得附条件上市批准的疫苗之一(2020年12月30日)。这意味着其在疫情紧急情况下已经可以投入使用。

康希诺疫苗(Ad5nCoV,重组新冠疫苗):
技术路线的特点: 康希诺采用的是腺病毒载体技术。这种技术在新冠疫苗研发中虽然具有潜力,但在当时可能面临一些技术挑战,例如免疫原性问题、载体病毒的免疫逃避等,这些都可能影响研发进度。
临床试验进展: 康希诺的疫苗也在进行临床试验,包括在国内和国外的 III 期临床试验。然而,其 III 期临床试验的进展和数据公布可能相对国药疫苗稍晚一些,或者公布的细节和影响范围有所不同。
上市批准时间: 康希诺的疫苗也在逐步获得不同地区的上市批准,例如在中国获得了附条件上市批准(2021年2月25日),并在巴基斯坦、墨西哥等国获得了紧急使用授权。但相比国药疫苗,其在中国大陆的大规模普及和公众认知度可能需要一个过程。

二、疫苗生产能力和供应

国药疫苗: 国药集团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供应链管理体系。一旦获得上市批准,能够快速、大规模地生产疫苗,满足国内及国际市场的需求。其疫苗的广泛接种也意味着其生产能力得到了验证和保障。
康希诺疫苗: 康希诺作为一家生物技术公司,虽然也在努力扩大生产,但其整体的生产规模和供应链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追赶大型制药企业。

三、市场策略和公众认知

国药疫苗的“先发优势”: 作为国内首批上市的疫苗之一,国药疫苗获得了先发优势。媒体和政府的宣传重点也一度集中在率先上市的疫苗上,这自然会带来更高的公众关注度。
疫苗种类多样性: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对疫苗效果的深入研究,人们对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有了更多的了解。康希诺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与国药的灭活疫苗是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各自有其优势和劣势。康希诺的消息相对较少,可能与其在市场推广策略、与媒体沟通方式,或者在应对特定变异株方面的进展有关。
“消息越来越少”的解读: “消息越来越少”可能是一种相对的感受。一旦疫苗进入常态化接种阶段,媒体报道的重点会转向疫苗的接种情况、有效性数据更新、对变异株的反应等更细致的方面。相比于疫苗上市初期大规模的宣传,日常的报道确实会显得“少”一些。
公众关注点的转移: 最初的焦点是疫苗能否上市、能否有效保护;后期则可能更关注疫苗的加强针、对不同变异株的保护效果、安全性数据更新等。康希诺在这方面可能有一些新的研究或进展正在进行,但尚未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

四、可能涉及的战略和合作因素

国际合作和出口: 国药疫苗在国际市场的推广和销售情况,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项目,都可能影响其在国内外的媒体曝光度。
新型疫苗的研发: 康希诺可能正在将资源和精力投入到下一代疫苗的研发中,例如针对变异株的更新疫苗,或者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新型疫苗,这也会导致其现有疫苗的消息相对减少。

总结

您观察到的现象,即“康希诺的疫苗消息越来越少,而国药疫苗确马上上市(实为已上市并大规模接种)”,并非是简单的谁好谁坏的评价,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国药疫苗拥有技术成熟度、早期研发和大规模临床试验的优势,使其成为国内首批获得上市批准并迅速普及的疫苗之一。
2. 康希诺疫苗的研发和上市进展虽然也在推进,但其技术路线特点、生产能力、市场策略以及公众认知度等方面可能与国药疫苗存在差异。
3. 疫苗上市后,媒体报道的重点会发生转移,从上市初期的“上市”新闻转向更细致的“应用”和“效果”方面的报道,这可能导致部分疫苗的消息相对减少。

要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建议您关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发布的消息,以及权威媒体对这两款疫苗的后续研发、接种数据和安全性的报道。同时,您也可以关注康希诺生物和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自身的官方公告和科研进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康希诺疫苗在俄罗斯三期试验中,92.5%志愿者显示出高水平抗体。


上一次说康希诺,应该是大半年前的事了。今天详细说说这个。


先说理论,再说实践。



和很多人预想的不同,腺病毒载体疫苗和mRNA疫苗这两种看似完全不相干的疫苗,原理上其实是类似的。

简单来说,就是用一辆货车将原料(抗原核酸)运到工厂(人体细胞),然后工厂生产出来商品(抗原蛋白),商品最终产生经济效益(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两者用的原料都是新冠病毒的S蛋白全长,而两者的最大区别就是那辆货车了。 腺病毒载体疫苗用的货车是腺病毒,而mRNA疫苗用的货车是脂质纳米颗粒(lipid nanoparticle properties, LNPs)。

但无论腺病毒载体疫苗还是mRNA疫苗,它们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它们的货车还没到工厂之前,可能就会被人干翻了。


mRNA是如何被干翻的下次再说,咱们今天只说腺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小货车被干翻的机制,叫做「免疫预存」——这也是各国研发腺病毒载体疫苗都会面临的头号问题。


这跟腺病毒本身有关。腺病毒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病毒之一,人类普通感冒的其中一大类病原体就是腺病毒。你这辈子基本上不可能没得过感冒,很多人实际上都已经被腺病毒感染过,而感染过体内就会存在针对腺病毒的抗体。


以康希诺所用的ad5型腺病毒为例,ad5在中国人中有高达75%的预存感染率,美国是35%,南非是90%。

也就是说,你身体内很可能已经存在一堆导弹,这些导弹瞄准的目标就是腺病毒。所以当腺病毒载体疫苗进入人体时,它很可能就直接被预先安好的导弹摧毁了——这就是免疫预存。


实际情况中,预存免疫并不是直接一票否决的,但肯定是会影响到疫苗效果的。


使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的不止康希诺,还有牛津疫苗、俄罗斯大卫星疫苗和强生疫苗等。这几种腺病毒载体疫苗为解决免疫预存问题,使用了不同的策略。

-牛津疫苗使用的是黑猩猩腺病毒,这种腺病毒在人类身上的免疫预存只有11%;

-大卫星疫苗用的策略非常简单粗暴,它的前后两针疫苗使用了两种不同的人腺病毒。于是这就成了一个简单的概率学问题,因为同时被两种不同人腺病毒感染的人比例大大降低了;

-强生疫苗采用的是ad26型腺病毒,ad26在人群中的预存感染率也很低。当然ad26也有缺陷,有一些研究表明ad26在人体内的免疫原性不如ad5,可能会降低疫苗的整体功效。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腺病毒载体疫苗会遇到预存免疫问题,但是仍然选择这种技术呢?因为腺病毒载体疫苗会的一大优势在于,它能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


这两种免疫应答非常复杂。简单来说,大家所熟知的抗体就是体液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准确地说是中和抗体)与病毒在细胞外结合后,使得病毒无法入侵细胞,在细胞外被巨噬细胞识别、吞噬并最终降解。


而对那些侥幸进入细胞的病毒,这时候细胞免疫应答就可以发挥作用了,细胞免疫应答识别后,由杀伤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摧毁这些已经被感染的细胞(而灭活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就很微弱,因为灭活疫苗不涉及胞内过程)。细胞免疫还分CD8阳性T细胞反应和CD4阳性T细胞反应,这里就不再赘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说完理论,我们就看看临床试验中展示出来的数据了。我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疫苗研发领域更是如此。


有些疫苗理论上似乎不行,但是在临床试验上展示出了不错的效果;而更多的疫苗则是理论上非常牛逼,但最终在临床实践中各种扑街,最终折戟沉沙。


康希诺疫苗(Ad5-nCoV)是中国第一支开展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也是全世界最早进入II期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可以说曾经承载了太多的希望。


康希诺的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早已公布,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康希诺II期采用的是I期的低剂量和中剂量两个组,主要看安全性和有效性两方面,I期和II期都表明康希诺疫苗的安全性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这边就不说了,我们只看有效性。


有效性如同上面说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具体来说前者看抗体水平,后者看T细胞反应。


根据试验设计的,在疫苗接种后血清中的抗体滴度比基线提高4倍以上,才认为是达到试验终点(血清转换)。


康希诺疫苗中剂量和低剂量两个组在接种28天后,分别有96%和97%的志愿者诱导出结合抗体的血清转换,以及59%和47%的志愿者诱导出中和抗体的血清转换。后者的意义会更重要一些,因为只有中和抗体能阻止病毒进入人体细胞。

也就是说,康希诺疫苗的中和抗体阳转率只有大概一半左右。


但是,单纯看体液免疫(抗体水平)是不够的,我们再来看看康希诺的细胞免疫。


在T细胞反应方面,康希诺疫苗还是不错的,研究人员通过IFNγ-ELISpot检测特异性T细胞反应,中剂量和低剂量组分别有90%和88%的志愿者诱导出特异性T细胞反应,显示出了很好的细胞免疫应答。


我们回到疫苗本身。不考虑价格、产能、储存条件,在实验室环境下,什么是理想的疫苗?其实就是在不良反应较少的前提下,能同时诱导出强大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这就是非常好的疫苗了。


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也是腺病毒载体疫苗优于灭活疫苗的一大特点。很多人只注重抗体水平,但T细胞反应是同等重要的,比如在过去一年中,我们注意到一些新冠肺炎康复者血清的抗体水平并不高,那么他们是怎么治好的?实际上主要就是通过细胞免疫反应清除病毒的。


关于康希诺中和抗体水平不高,有一种解释是使用的检测方法不同。不同方法检测真病毒中和抗体数值差异较大。

(在这里,我非常推荐大家听一下李军强老师(康希诺生物研发总监)在线讲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载体)研究进展」,里面有很多干货。 CCtalk 实时互动教育平台-专业的知识分享与在线教育平台


所以可以这么说,康希诺腺病毒载体疫苗的体液免疫应答有点勉强,但细胞免疫应答较好,两者结合在一起,究竟可否真正起到抵抗新冠病毒入侵的效果,还是要看III期临床的最终结果。


不过对于康希诺疫苗来说,目前还是存在诸多挑战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还是上面提到的免疫预存,这一点对不同年龄段免疫效果、究竟是打一针还是打两针都有着巨大的影响。


对于ad5型腺病毒来说,其实打一针和打两针方案都存在缺陷,

只打一针的话,没有boost,中和抗体滴度不高。比如根据前两天强生发表在NEJM的1/2a期研究结果,强生疫苗无论是低剂量单针还是高剂量单针,中和抗体滴度都达不到康复者血清的水平;而低剂量的两针方案,中和抗体滴度能达到康复者血清的1.58倍。

但如果打两针的话,则会面临另外一个隐患,那就还是预存免疫的问题。ad5本身的因为单次注射后会产生针对ad5的免疫,第二针打进去后,疫苗是否可以诱导出更高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还是会遭到预存腺病毒抗体更强烈的攻击,目前并不清楚。


所以到底是打一针还是打两针效果更好,还是要看最终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而康希诺在俄罗斯III期临床的选择是——打一针。



最后,我们回到俄罗斯那个消息:92.5%志愿者显示出高水平抗体。


实际上如果你理解上面所说的,这个新闻的价值很有限,因为这都是我们已经了解的东西了(并且这次披露的只有200人的数据)。我们在II期临床中就知道,超过90%的志愿者诱导出结合抗体的血清转换,但只有一半左右的人能诱导出中和抗体的血清转换。


俄罗斯这个III期临床试验是去年9月份获批的,最初是500人的规模,后来扩大到8000人,采取的是一针低剂量(5E10vp)的策略。III期临床最终要看的是有效率,也就是疫苗组和对照组最终感染率的差异有多大,而抗体水平并不是III期临床考量的重点。

就像你读小学时数学考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读初中时数学考二元一次方程。四则运算当然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但说一个初中生四则运算水平很高,显然没有太大意义。


所以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康希诺疫苗在俄罗斯III期临床中的有效率数据。无论我们评价国内的国药疫苗、科兴疫苗,还是国外的辉瑞疫苗、牛津疫苗,现在的重点都早已不是它们能表达出怎样的抗体水平了,有效率才是金标准。


对于康希诺疫苗未来的发展,我个人还是持谨慎态度,腺病毒载体疫苗有其优势所在(同时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但也有不能回避的问题(免疫预存)。在已经出了III期结果的腺病毒载体一秒钟,我们既看到有效率超过90%的大卫星疫苗,也有有效率只有60%出头的牛津疫苗,这说明虽然用的是同一种技术,但由于选择的病毒载体不同、剂次和剂量不同、对抗原优化不同等诸多复杂原因,最终的有效率也是有很大差别的。


但是,无论最终的试验结果如何,我都对疫苗的研发人员表示敬佩。康希诺疫苗能成为人类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新冠疫苗,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不仅仅是康希诺疫苗,全世界一百多个新冠疫苗的研发过程中所获得的那些激动人心亦或是令人失望的数据,都将成为后来者的宝贵财富。

科学的进步,总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我的疫苗相关回答


辉瑞疫苗

辉瑞宣布疫苗对90%新冠病毒有效,资本市场巨幅波动,是操纵市场的表现吗?这会是第一个上市新冠疫苗吗?


俄罗斯疫苗

俄卫生部长称俄罗斯准备 10 月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你怎么看?


moderna疫苗

如何看待摩德纳(Moderna)新冠疫苗的有效性高达94.5%?


科兴疫苗

巴西政府因「不良反应」暂停中国新冠疫苗临床试验,但外媒称巴西新冠疫苗志愿者死因系自杀,对此你怎么看?


科兴疫苗III期临床试验结果

土耳其宣布中国科兴疫苗安全有效,有效率 91.25%,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科兴疫苗最终数据

巴西公布科兴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结果,总保护效力 50.4%,预防轻症有效率78%,如何理解这一结果?


国药疫苗

如何看待国药新冠疫苗在阿联酋获批上市,有效率 86%,中、重度感染预防有效性达100%?


国药疫苗免费接种

国家卫健委称新冠疫苗为全民免费提供,这一成本会有多大?你想去打疫苗吗?


牛津疫苗

如何看待牛津大学新冠疫苗有效率达70.4%,接种两剂可达90%,跟辉瑞和Moderna相比差距如何?


牛津疫苗暂停试验

阿斯利康与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临床试验暂停,疑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可能带来怎样的影响?


疫苗与面瘫

如何看待四名辉瑞疫苗志愿者出现面瘫,会对后续的接种产生影响吗?


注射疫苗后晕倒

如何评价美国护士接种辉瑞疫苗后晕倒?是疫苗的不良反应吗?影响大吗?


灭活疫苗相关

国外为什么没有灭活新冠疫苗进入三期临床实验?


欧美为何不做灭活疫苗

为什么欧美不做新冠灭活疫苗?


传统疫苗vs腺病毒疫苗vs灭活疫苗

传统疫苗、腺疫苗、mrna疫苗哪个希望更大?


疫苗价格

国产新冠灭活疫苗预计 12 月底上市,两针不到 1000 元,疫情会得到有效控制吗?


疫苗佐剂

如何评价美国护士称辉瑞疫苗不良反应极大?


疫苗的超低温保存问题

美国莫德纳称其新冠疫苗有效率 94.5%,将向美国申请新冠疫苗的紧急使用权,这一阶段研究意味着什么?


病毒变异对疫苗的影响

英国爆发的新冠病毒N501Y突变对现有疫苗的效果有无影响?


疫苗两针一起打

新冠疫苗未上市,为什么公司通知我打疫苗,能打吗?


疫苗间隔14天

新冠疫苗一天接种两针和间隔14天打两针的有何区别?


流感疫苗与格林巴利综合征

如何看待「美国 CDC 称最早10月底前分发新冠疫苗」?


印度疫苗产能

如何看待9月26日莫迪承诺向全球提供印度疫苗生产力?


辉瑞CEO卖股票

你乎有一帮人吧,你单纯讨论个医学问题,…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