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康希诺新冠疫苗获批军队内部使用,代表着什么?民众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还要多久?

回答
康希诺新冠疫苗获批军队内部使用,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背后传递出多重含义,也对我们讨论的民众大规模接种时间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康希诺新冠疫苗获批军队内部使用,代表着什么?

首先,我们得明白疫苗在军事领域的特殊性。军队是国家的战略力量,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军事行动的有效性。因此,任何用于军队的疫苗,都必须经过极其严格的审批程序,其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在特定环境下的适应性都会被反复验证。

1. 安全性与有效性的初步认可: 军队内部使用审批,意味着康希诺的这款疫苗在安全性、有效性以及生产质量控制等方面,已经达到了国家军方的认可标准。这不仅仅是药监部门的“放行”,更是对这款疫苗能否在复杂军事环境下保障官兵健康、维持战斗力的关键性考量。这意味着,这款疫苗已经通过了更为严苛的内部评估和试用环节。

2. 战略储备与应对: 将疫苗纳入军队内部使用,也反映了国家对于疫情防控的战略性考虑。在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的当下,确保军队这支关键力量的健康和稳定,是应对各种潜在风险的重要一环。这可能意味着国家在为可能的疫情反复,甚至更长远的公共卫生挑战做准备,将疫苗作为一种战略物资进行储备和部署。

3. 产能与供应链的信心: 军队通常有庞大的接种需求。康希诺疫苗能够满足军队的大规模、有组织接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生产能力和供应链的稳定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保障。这为后续向更广泛人群推广打下了基础。

4. 为大规模接种提供示范与经验: 军队内部接种是一个相对封闭、管理高效的环境。在军队内部进行试点接种,可以为后续的全国大规模接种积累宝贵的经验,包括接种流程、不良反应监测、医护人员培训等方面。这些经验的反馈和优化,将直接作用于民用接种的部署。

5. 技术路线的认可: 康希诺的这款疫苗属于腺病毒载体技术路线。其在军队内部的使用,也表明这种技术路线在中国自主研发的疫苗中,已经获得了关键性的战略认可和应用。

民众大规模接种新冠疫苗还要多久?

这个问题,确实是大家最关心也最直接想知道答案的。结合康希诺疫苗获批军队使用这一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一些分析,但请注意,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问题,具体时间点很难精确预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疫苗的生产能力和产能爬坡: 军队的接种量是一方面,但要实现全国十多亿人口的群体免疫,对疫苗的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康希诺的产能能否快速放大,以及其他已获批或正在研发的疫苗的产能情况,是决定大规模接种速度的关键。从军队内部使用到大规模民用推广,往往需要一个产能的爬坡过程。

监管审批的后续节奏: 除了康希诺这款,其他国产疫苗(如灭活疫苗)和引进的疫苗(如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的审批进度也至关重要。当有更多安全有效、技术路线不同的疫苗获批上市并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时,才能真正实现“大规模接种”。

国家的总体部署和优先级: 大规模接种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周密的计划和组织。国家会根据疫情形势、疫苗供应情况、重点人群(如高风险行业人员、老年人等)的防护需求来制定接种策略和时间表。军队的接种可能是在更早或并行的时间点进行,为民用接种做准备。

公众的接受度和意愿: 虽然有疫苗可以打,但最终的接种率还需要取决于公众的认知、信任度和接种意愿。科普宣传、消除疑虑、建立良好的接种服务体系,也是推动大规模接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尝试勾勒一个大致的时间线:

1. 军队内部接种的启动与观察期: 军队内部接种的启动,意味着疫苗已经进入了实质性的应用阶段。在这个阶段,会对疫苗的实际接种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和评估。这个阶段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以积累足够的数据和经验。

2. 重点人群的优先接种: 在军队接种的同时或稍后,国家很可能会优先安排高风险人群的接种,例如:
一线医护人员和公共服务人员: 这是防疫最前线,需要优先保护。
老年人: 老年人是感染后重症和死亡的高风险群体,他们的接种非常重要。
有基础疾病的人群: 与老年人类似,风险也较高。
特定高风险工作人群: 例如航空、海关等与境外人员接触密切的岗位。

这些重点人群的接种,可以看作是大规模接种的“前奏”或“启动阶段”。这个阶段的推广速度,取决于上述的产能和组织能力,可能需要数月的时间。

3. 全面铺开,实现群体免疫的阶段: 当疫苗产能进一步释放,国家免疫接种的体系和流程完全建立好,并且公众的接种意愿也得到调动后,就会进入大规模、全民性的接种阶段。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尽快达到群体免疫的门槛,以降低病毒的传播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保守估计,如果一切顺利,从疫苗获批军队使用到真正实现民众的大规模接种,可能还需要至少6个月到1年的时间。这个时间跨度是基于以下几点考量:

产能爬坡的实际过程: 疫苗生产企业从实验室走向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进行设备调试、工艺优化和质量控制。
多条技术路线的并行: 我们期待的是多元化的疫苗选择,而不是依赖单一疫苗的供应。其他疫苗的审批和量产进度也会影响整体进程。
接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培训: 全国范围内的接种点设置、医护人员培训、冷链物流体系的完善,都需要时间来搭建和磨合。
疫情发展态势的影响: 如果出现新的疫情高峰,国家可能会加速疫苗的推广;反之,如果疫情控制得当,则会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

总而言之,康希诺疫苗获批军队内部使用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我们国家在新冠疫苗研发和应用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并且在战略层面有了更深入的考量。但要让所有民众都能够方便地接种到疫苗,并形成有效的群体免疫屏障,我们还需要耐心等待疫苗产能的进一步释放、更广泛的疫苗审批以及国家周密的组织部署。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科技进步、政策引导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有点好奇敌人该如何评论这条新闻。

说中国用部队做试验罔顾人权?会使群众感激部队。

说疫苗特供部队不顾百姓?潜台词是中国疫苗安全有效。

目前已经看到两种说法都有,希望敌反宣口做好规划不要搞得自相矛盾。

user avatar

拉达克27万人口,确诊1000多。

考虑到印度的检测能力,现在拉达克疫情比2月份武汉是要严重的。

如果是没有接触的枪战还好,但我们打的却是肉搏战。

印度再来夜袭几波,即使打死了来犯的印度人,被传染上病毒的概率也是不小的。

所以疫苗给他们用,保护他们不受印度人的病毒攻击,是最好的。

user avatar

个人意见:

第一,军队决策层不会拿这种事开玩笑,证明二期临床试验结果相当优秀,给高层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有信心不等三期临床结果就先启动紧急试用。

第二,说明事态不乐观,军队要绝对稳定,不能有后顾之忧。三期临床至少要六个月才能结束,军队在此期间也必须要稳得住,放得开,不能被疫情束缚住手脚。

第三,军人组织度最高,综合身体素质最好,紧急使用后的持续跟踪,副作用控制相对其他人群更高效。人民子弟兵再度挺身而出撑起了国家的脊梁。

中华民族一直被他们最勇敢的人保护着,人民解放军万岁

user avatar

军队这种大规模聚居的群体最怕的就是传染病,部队宿舍卫生检查的变态要求来源也正是历史上防治传染病的手段。正风肃纪之前,体检其他地方有瑕疵找找门路还能入伍,但如果有传染病,想都别想,没人敢担这个责任。新兵连时如果生了水痘,马上给你调整住单人间,病好之前所有活动都不用参加了,吃饭都给你专人送达。

但军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肯定不能够完全宕机,时刻需要有人处在战位上,执行各种必要的任务,全军光是每天晚上值班不睡觉的人数至少数以万计吧。

算一算军队下半年可能有哪些有带入疾病风险的任务:

一是九月的新兵补入部队。国内仍有零星疫情,新兵来自五湖四海,谁也保不准万一有个别无症状的或者核酸检测假阴性的补进了部队;又不能因噎废食今年不招兵了,每年老兵退伍和新兵补入的空档期在位人员简直要累死,例如武警执勤分队一个哨位四包一常态、五包一谢天谢地、六包一梦里才有,没新兵来大家都要疯了。

二是即将开始的国际军事比赛2020,毛子至今没有暂缓举办的意思,估计咱也不好意思说这届不陪玩了,到时候来一堆外军参赛选手以及国内派兵出国参赛的选手,都有暴露在病毒下的风险。

三是军队日常的演训任务,看军事报道今年的野外驻训还是有序开展中,部队开赴训练场驻训这种大规模人员流动,也存在着很大的暴露风险,毕竟谁知道野外哪里有新冠病毒呢,这玩意在野外好像没死绝。但同样也不能因噎废食今年就不驻训了,现在要求以战斗力为中心,战斗力下滑这个锅,估计也没有哪个部门主官愿意背。

四是西边跟阿三对刚,谁知道对面这群吃咖喱的是什么情况,他们自己都搞不清楚疫情是什么样了,肢体接触中传播病毒的风险很大,高原上得肺炎转运不及时就是死,要是高原部队疫情大爆发了,前期部署全部玩完。

五是接下来的可能承担的抗洪救灾任务,军队人员成建制大规模出入营区,也有可能暴露于感染风险之下,将病毒从野外或者其他宿主上带入营区。

此外还有正常休假等人员流动,以及部队采购食材可能接触到有风险的冷链运输之类的问题。

所以综上,鉴于疫苗效果还不错,大概率是有用的,军队又性质特殊,因此上层特批先给军队用着,特事特办,保证军队在应急执行任务时有个差不多的技术防御措施,即使出现了小概率的不良反应等症状,军队体制也保证了相比地方能更及时地控制、治疗不良反应个体。地方上的应用,还是老老实实按程序走完再说。

最后歪个楼,军队人员对医疗事业的贡献是相当大的,新兵连结业前当地血站的献血车都来营区抽血的,医疗用血有一大部分来源于军人献血,很荣幸当年为驻地血库补了400ml。

user avatar

借着这个问题,我们先看看疫苗进展情况如何。

根据 WHO 总结,截至 2020 年 7 月 2 日,一共有 129 个疫苗在临床前阶段,18 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1]:

目前国内有两个疫苗进入了类似阶段—面向特定人群小范围接种

  • 康希诺生物的疫苗由于是和陈薇院士团队一起研发,面对的是军队内部;
  • 国药集团研发的疫苗,面对的主要是一线人员:
生产和研发一线保障、核心岗位人员;机场航站楼工作、巡检人员;近期有出国、出境及经常出差任务人员;经常性参加各类会议的管理及工作人员;公司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各工作组及相关工作人员;所居住小区属于北京市近几日列为中、高风险等级的人员;其他自愿接种人员也可报名。

这是防疫常态化的一项举措,因为世界疫情局势不乐观,无论是军队还是防疫的一线人员,都是高危人群,提前接种疫苗也可尽量降低他们感染的风险,进而导致进一步传播的风险,毕竟现在我们也知道了:新冠病毒,防人防物,无孔不入

而目前上表中的 2 号和 5 号疫苗至少通过 1、2 期验证了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保证了小范围应用不会出现大的副作用,具备小范围接种的条件。

但是到底保护作用是怎么样的,没有 3 期试验,无法回答

这一批提前接种的子弟兵和一线人员,可以说也成为了疫苗上市前的一个观察样本,为疫苗研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它们的三期情况进展如何

国药集团的疫苗三期已正式启动

6月23日,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Ⅲ期)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启动仪式在中国北京、武汉、阿联酋阿布扎比三地,以视频会议方式同步举行,阿联酋卫生部长向中国生物颁发了临床试验批准文件。仪式上,中阿双方现场签署了相关临床合作协议,标志着全球首个新冠灭活疫苗国际临床试验(Ⅲ期)正式启动。

说明一下,牛津大学的疫苗(上表的1号)3期临床试验并未启动,只是公布的招募标准。

康希诺公司的疫苗已经获得加拿大卫生部的临床试验申请批准

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于 5 月 12 日在其官网上通报了和康希诺公司展开合作,但康希诺公司需要获得加拿大卫生部的批准。

根据康希诺的公告[6],在 5 月 15 日获得了加拿大的临床试验批件。

什么时候发展到大众接种

如上,两个获得小范围接种权限的疫苗都还没有完成三期试验,只有完成三期试验之后才能正式上市,但是上市之后也不会立即面向大众。

至于要多久,我们来看看 2009 年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

2009 年 5 月中旬,开启了疫苗接种的帷幕:

注:这里不是说上海是接种的第一个省市,我也不知道谁是第一个,只是知道基本上都是这个时间开始的

到了 11 月初,完成接种 713.1 万人:

到了 12 月初,完成接种 2618 万人,实际产量已经有了 5592.5 万人份:

所以比较乐观地估计,上市后应该在 1-2 个月左右应该就会面向所有人接种了。

但是由于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表示抗体持续时间仅 2-3 个月:

如果此时需要接种第二针(第一批接种的人加强针会消耗掉部分接种的人力),可能推广速度会比流感疫苗慢。

参考资料:

[1] WHO. Draft landscape of COVID-19 candidate vaccines.

Draft landscape of COVID-19 candidate vaccines

[2] 康希诺生物:重组新冠疫苗获军队特需药品批件,限军队内使用. 科学网.

news.sciencenet.cn/html

[3] 国药新冠疫苗已具备紧急接种条件,有央企组织人员自愿接种. 观察者网.

guancha.cn/economy/2020

[4] 全球首个!国产新冠灭活疫苗启动国际临床Ⅲ期试验. 健康界.

cn-healthcare.com/artic

[5] One of only a handful of vaccine candidates currently in human clinical trials in the world to begin initial evaluation in Canada

canada.ca/en/national-r

[6] 康希诺: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腺病毒5型载体)在加拿大临床试验申请批准

cansinotech.com/uploads

user avatar

看来大家都知道了,

相信人民子弟兵就行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万岁。

user avatar

谢邀。因为这个疫苗还没有进行临床三期,也就无法评价它的有效性。

但是国内的新冠疫情控制得很好,很少有人直接暴露在新冠病毒之下了,所以这个三期很难凑到足够的样本,也等不起了。那怎么办呢?

办法1是把疫苗拿到病毒正在肆虐的地方去试。此前中国生物的新冠疫苗就是拿到阿联酋去开展三期实验的。

中国新冠灭活疫苗将于阿布扎比开展三期临床试验_新闻中心_中国网

但是这个其实有很高的合作门槛,比如:对方国家是否有那么严重的疫情,它们的政府和医疗机构是否愿意参加这个试验,是否愿意共享数据,试验出现意外或者争端要怎么解决,等等。所以有这个对外合作能力的企业和有合作意愿的国家都是很少的。

除了中国生物去阿联酋做三期外,科兴中维的灭活疫苗去巴西招募三期志愿者了,计划招募9000志愿者。巴西也是近期疫情非常严重,政府又没有足够的能力抗疫,经济情况也不容许他们长期隔离,再加上和中国的关系也还不错,所以双方合作三期临床试验也是互惠互利。

但是即使有了这样的合作,要想招募到足够的志愿者、完成试验、完成分析、完成报批,再到批量生产,至少也需要大半年的时间,这还是在全部流程走加速通道的前提下的。

显然这还不够快。

那怎么办呢?

发挥优良传统,有事子弟兵先上。

一方面,解放军中的许多子弟兵是站在边境第一线的,他们没有办法享受到国内疫情防控所带来的“安全环境”,而是面临比别人更高的感染风险,所以军队对于疫苗的需求是迫切的。

另一方面,康希诺的疫苗还没有完成临床三期,是不能上市的。现在在内部使用,相当于人们子弟兵以身试药。也正是这个原因,这个疫苗现在是不能给外部人士使用的。

最后,当然也是因为这个疫苗是和军事科学院联合开发的。

那么,回到题主的另一个问题。民众大规模接种疫苗还需要多久?

宝妹认为疫苗至少要等到2021年才获批上市,然后分批注射,比如卫生、防疫、边检的同志们先注射,这已经是大规模接种了。但要说普通民众的大规模注射,应该还要在此之后。此前的预计是全球即使有足够的疫苗产能,要全部完成接种也需要5-10年。

但是还需要注意的是新冠病毒是一个不断变异的病毒。一旦刺突蛋白的受体结合域的重要抗原位点发生突变,影响它与ACE2的相互作用,就会使当前研制的疫苗失效。也就是说,人们还必须不断监测新冠病毒的变异情况,然后开发对应的新疫苗(参考流感疫苗。科学家们需要根据每年流感的毒株变化预测当年、次年哪种流感病毒可能爆发流行,并且据此开发新疫苗。打了流感疫苗的人,并不能永远不得流感,甚至也不能保证当年不得,只是对科学家所预测的那几个毒株有抵抗力而已。)

总结一下:

此次康希诺新冠疫苗获批军队内部使用,我们:

  1. 向兵哥哥们致敬。
  2. 对疫苗的研发、上市进度谨慎乐观。
  3. 静待未来数月关于疫苗(不止康希诺一家的,还有其他多家企业的)的三期临床和上市审批进展。
  4. 做好常态化的防疫。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