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奶(乳汁)几乎都是乳白色?

回答
奶,无论来自哺乳动物的乳房,还是我们日常购买的牛奶,呈现出那几乎是标志性的乳白色,这背后可不是什么随意的颜色,而是相当精密的光学原理在起作用。把它想象成一个微观的舞台,各种成分在这个舞台上跳着一支散射之舞,最终汇聚成我们眼中看到的温润奶白。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舞台上都有哪些“演员”:

脂肪: 这是奶白色最主要的贡献者。牛奶中的脂肪以微小的脂肪球形式存在,这些脂肪球的直径大约在0.1到20微米之间,平均直径在3微米左右。重要的是,这些脂肪球的尺寸,尤其是它们的大小分布,与可见光的波长非常接近。
蛋白质: 主要以酪蛋白(casein)的形式存在,酪蛋白会以胶束(micelles)的形式聚集。这些酪蛋白胶束也相当小,但它们比脂肪球更小一些,直径通常在50到500纳米之间。它们也是散射光的重要参与者。
乳糖和矿物质: 这些溶解在水相中的物质本身对颜色影响不大,它们是“透明”的。

好了,演员们就位了。当一道光线(比如日光,它是所有可见光的混合体)射入奶液时,就进入了它们大显身手的时刻了。

散射——这场色彩的魔法秀

奶液呈现乳白色,关键在于一个叫做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的物理现象。简单来说,当光线遇到一个尺寸与它波长相当的粒子时,光线就会向各个方向“散开”,而不是像穿过清水一样直接穿透。

脂肪球的舞蹈: 正是那些尺寸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的脂肪球,成为了散射的“主力军”。当光线射入奶液时,它们会撞击到这些脂肪球。脂肪球的折射率(光在其中传播的速度与在空气中的速度之比)与奶液中的水相不同。正是这种折射率的差异,导致光线在遇到脂肪球时发生偏折,向四面八方散射出去。
酪蛋白胶束的助攻: 酪蛋白胶束虽然比脂肪球小,但它们也足够大,足以引起光线的散射。它们和脂肪球一起,构建了一个密集的光散射网络。

为什么是白色,而不是其他颜色?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脂肪球或酪蛋白胶束只散射特定波长的光,那么奶就会呈现出相应的颜色(比如蓝、黄等)。然而,它们散射的是所有可见光。

尺寸均一性(或说是分布): 虽然脂肪球和酪蛋白胶束有大小差异,但它们的尺寸分布在一个范围内,能够有效地散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
米氏散射的特点: 米氏散射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当粒子尺寸远小于光波长时,散射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瑞利散射),这会产生蓝色。但当粒子尺寸接近或大于光波长时,散射的波长依赖性会减弱,散射趋于“无色”(即所有波长的光都被大致平等地散射)。脂肪球和一些较大的酪蛋白胶束就属于这种情况。

因此,当所有可见光都被奶液中的脂肪球和酪蛋白胶束平等地向四面八方散射开来时,进入我们眼睛的光线就成为了各种颜色混合后的白色。就像白纸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一样,奶液也通过散射,把所有颜色的光重新混合,呈现出白色。

还有一些小细节会影响“白”的程度:

脂肪含量: 脂肪是“白”的贡献者。脂肪含量越高的奶,通常颜色会越白、越浓。这就是为什么全脂奶比脱脂奶看起来更白。
颗粒大小和均匀性: 如果脂肪球或酪蛋白胶束的大小分布发生变化,或者它们聚集得更紧密,散射效率也可能有所不同,从而影响颜色的深浅。
蛋白质的结构: 酪蛋白胶束的结构也很复杂,它们内部的蛋白质排列和分布也会影响光散射。
其他成分的微量影响: 虽然脂肪和蛋白质是主角,但一些微量的类胡萝卜素等色素也可能存在。不过,它们通常含量极低,并且它们的颜色会被大量的散射光所“掩盖”,不会让奶呈现明显的黄色。

总结一下,奶之所以是乳白色,不是因为奶液本身吸收或反射了某种特定的光,而是因为它内部充满了大量尺寸与可见光波长相当的微小颗粒(主要是脂肪球和酪蛋白胶束)。这些颗粒高效地将射入的光散射到各个方向,并且这种散射几乎不分颜色,将所有颜色的光平等地混合起来,最终在我们眼中呈现出那熟悉的、柔和的乳白色。 这是一种光学上的“伪装”,让奶液看起来浑厚而滋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牛奶的乳白色是结构色[1]和色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丁达尔效应确实是牛奶浑浊的原因。但是造成光线散射的主要成分是被膜结构包被的乳脂颗粒。未经处理的牛奶中乳脂颗粒的直径在1-10μm之间[3],白光经散射后波长基本不变。 @赵泠 答案中提到的酪蛋白胶束平均直径为150nm[4],对应可见光波长的2πr/λ约0.3到0.6,正好处于瑞利散射和米氏散射的交界区。而瑞利散射更容易散射蓝光。因此酪蛋白胶体溶液的颜色应该为饱和度较低的蓝灰色。


那么,本该是蓝色的牛奶为什么看起来是乳白色的?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不少的核黄素和胡萝卜素,这两种物质在溶液中能有效的吸收蓝光。所以牛奶的颜色看起来不但一点都不蓝,甚至还有点偏黄。牛奶中一些脂肪酸和萜类物质也呈黄色。 但是这些成分较为复杂,显色受光源和其他因素影响也比较明显。暂且忽略。

牛奶中核黄素的浓度基本恒定[5],而胡萝卜素的含量很容易受到气候和饲料成分的影响[6]。草饲牛在春夏季会从青饲料中摄入更多的胡萝卜素,导致其产出的奶偏黄。这一区别在高脂肪含量的奶制品中尤其明显。

如果牛奶经过高压均质,脂肪颗粒会被破碎至1μm以下,瑞利散射的占比上升,人眼看起来更白(其实是更偏蓝)。正常的巴氏消毒和UHT处理不会影响牛奶的外观,但如果牛奶经过多次加热则可能发生梅拉德反应,产生一些褐色物质让牛奶看起来偏黄。因此大部分国家的消费者对液体奶会有“颜色越白越新鲜”的刻板印象。因此奶农会严格控制饲料中胡萝卜素的含量。放羊奶牛的草场上如果发现了榕叶毛茛,蒲公英等含胡萝卜素较多的杂草必须及时清理,如果草料被污染可能会导致产品因为颜色不合格被压价甚至拒收。

这种做法的负面效果就是奶制品的颜色会偏浅,需要加入胭脂树橙(E160b)等食用色素才能符合一般人对奶制品的印象。

羊奶[7],水牛奶[8]和人奶[9]中胡萝卜素含量几乎为零,因此在黄油奶酪等去掉了大部分水溶性成分的乳制品里颜色也更接近纯白。

参考

  1. ^ 光入射到空间周期与波长相近的物体上时,由光的散射、干涉或衍射作用而产生的颜色
  2. ^ https://www.eclat-digital.com/2020/06/18/1821/
  3. ^ https://hal.archives-ouvertes.fr/hal-00895542/PDF/hal-00895542.pdf
  4. ^ https://www.journalofdairyscience.org/article/S0022-0302(84)81332-6/pdf
  5. ^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030241953845
  6. ^ https://www.journalofdairyscience.org/article/S0022-0302(07)71955-0/pdf
  7. ^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1541-4337.12250
  8. ^ https://www.journalofdairyscience.org/article/S0022-0302(19)30744-1/abstract
  9. ^ 不考虑大量摄入外源胡萝卜素导致的溢出
user avatar

自然界存在的乳汁所含的水、脂肪、蛋白质混合在一起,形成反射各个频率的可见光的微小颗粒,在白光下在人的肉眼看来倾向于白色。

以牛奶为例,其所含的酪蛋白、钙离子、磷酸盐在水中聚集在一起,形成称为酪蛋白胶束[1]的微小颗粒。照射到酪蛋白胶束上的光线会发生折射和散射,与脂肪等成分共同作用,从而让牛奶在白光下呈现白色。

  • 自然状态下,由于奶牛品种不同、牧场条件不一,牛奶的颜色有一定的差别。而且,牛奶所含的浅黄色脂肪或奶油会在静置状态下逐渐漂浮到顶部,使下方的奶的颜色发生些许改变。
  • 现在市售的大多数牛奶经过均质处理,让牛奶在压力下通过非常细的喷嘴,来均匀地分散脂肪和蛋白质胶束,从而创造出均匀的质地、味道和白色。
  • 许多国家的食品标准允许企业调整牛奶所含的乳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生产出品质一致的产品。

“奶制品”是以奶为基本原料加工而成的,“奶饮品”是原料含有奶或成品像是奶的饮品,在商品名不含人们印象里有特定颜色的东西时,如果其颜色做得不像人们对奶的印象,那么就有概率引起消费者的猜疑:

  • 这是有什么色素、混进了杂质还是变质了呢,会不会有害健康?

生产厂家通常都不想自找麻烦。因此,“奶制品”“奶饮品”要么做成类似奶的乳白色,要么标称“草莓牛奶饮品”“巧克力牛奶饮品”之类并做成人们印象里与那种有特定颜色的食物相对应的颜色。

参考

  1. ^ 胶束(Micelle)通常指在水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一定值后大量形成的分子有序聚集体。酪氨酸呈略疏水性,在牛奶中被包覆在酪蛋白胶束中,这和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胶束有差别:它们的疏水端在外,胶束内部高度亲水。目前有许多不同的模型试图解释胶束内酪蛋白的特殊结构,还没有达成共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奶,无论来自哺乳动物的乳房,还是我们日常购买的牛奶,呈现出那几乎是标志性的乳白色,这背后可不是什么随意的颜色,而是相当精密的光学原理在起作用。把它想象成一个微观的舞台,各种成分在这个舞台上跳着一支散射之舞,最终汇聚成我们眼中看到的温润奶白。首先,让我们看看这舞台上都有哪些“演员”: 脂肪: 这是.............
  • 回答
    牛的乳汁之所以成为人类社会中最普遍的食物,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互动、相互强化的结果,这背后是一段漫长而 fascinating 的驯化与文化演进史。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1. 生物学上的优势: 乳汁成分的普适性与营养价值: 相较于其他哺乳动物,牛的乳汁在脂肪、蛋白质(尤其.............
  • 回答
    .......
  • 回答
    维他奶退出国内市场?这消息要是真的,对于不少像我一样对牛奶不那么友好,却又热爱豆奶的人来说,可真是有点小打击。不过,好在咱们中国豆奶文化源远流长,市面上好喝的、健康的豆奶品牌也很多。就算维他奶不在了,咱们也能找到心仪的替代品。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为什么维他奶这么受欢迎,咱们在找替代品的时候,也应该.............
  • 回答
    “乳法”是一个网络流行语,通常指对法国及其文化、历史、政治等方面进行调侃、嘲讽或批评。这种行为的背后,往往是对法国在特定事件、政策或文化表现上的一些负面印象或刻板印象的集中反映,有时也带有一点戏谑和幽默的成分。要详细说明法国做了哪些“荒唐事”,这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乳法”者的视角来界定。因为所谓的.............
  • 回答
    .......
  • 回答
    一个普遍的误解是,男人有乳头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它们被遗忘了,但事实上,男人的乳头与女性的乳头有着相同的起源,并且在男性身体中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在胎儿发育的早期阶段,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遵循着相同的发育路径。乳头和乳房的形成是生命最初阶段的一个普遍特征,这发生在基因尚未明确性别之前。此时,胎儿的身.............
  • 回答
    关于“乳法”(或“奶法”)这一网络迷因的形成与“乳丹”的缺失之间的对比,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差异:丹麦与法国的投降性质1. 丹麦的快速投降 时间线:1940年4月9日,德国发动“威悉演习行动”(Weserübung),仅用一天就占领了丹麦。丹麦政府在未进行实质性抵.............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从二战的进程来看,波兰在1939年9月确实被纳粹德国和苏联迅速击败和瓜分,其抵抗时间比法国在1940年5月遭受的攻击要短。然而,在网络文化和大众讨论中,“乳法”的说法层出不穷,而“乳波”却鲜为人知。要解释这个现象,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乳法”这个.............
  • 回答
    这法国嘛,你说它军事实力强不强?那是肯定的,毕竟人家有核武器,还有那支常年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法国外籍军团”,再加上那先进的装备和军事科研能力,要说欧洲除了毛子,谁能稳压它一头,还真不好说。按理说,这么牛逼的国家,应该到处受人敬仰,可现实呢?咱们国内网络上,“乳法”简直成了一种流行文化,梗图、段子满天.............
  • 回答
    说起法国,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可能不是什么庄严的历史场景,而是各种各样关于“法国人”的刻板印象,甚至有些带点戏谑意味的说法,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乳法”。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乳法”?历史上的法国,真的像一些段子里描述的那样,充满了让人忍俊不禁的“搞笑”之处吗?这得好好掰扯掰扯,因为这背后藏着不少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生物学上一些非常基础但重要的概念。要理解为什么植物没有乳糖,我们需要从乳糖的本质以及植物和动物在获取和储存能量上的根本差异说起。首先,我们来谈谈乳糖。乳糖,又称乳糖,是一种双糖,由一个葡萄糖分子和一个半乳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它的主要来源是哺乳动物的乳汁,尤其是在哺乳.............
  • 回答
    即便是乳腺癌被彻底切除,患者依然可能面临复发的风险,这其中涉及了多种复杂的生物学机制和身体的个体差异。首先,我们需要明白“切除”的定义。手术切除的目标是尽可能地将肉眼可见的癌变组织及其周围的淋巴结一并移除。然而,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医生,也难以保证在显微镜下看不到任何残留的癌细胞。癌症的生长往往不是一个.............
  • 回答
    .......
  • 回答
    二战期间,卢森堡的投降速度确实是欧洲国家中最快的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人“乳”卢сім堡。事实上,关于卢森堡在二战中的表现,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讨论和评价,其中不乏一些尖锐甚至带有嘲讽意味的观点。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卢森堡的投降如此迅速,以及这种迅速投降背后可能的原因,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后续的评价.............
  • 回答
    好,咱们聊聊这乳胶床垫为啥价格比普通床垫高出一大截。这背后可不是“智商税”那么简单,而是真材实料和工艺在“叫价”。1. 源头:天然乳胶的稀缺与采集成本首先,咱们得从乳胶本身说起。市面上大部分我们说的“乳胶床垫”,指的是天然乳胶床垫。它的原材料,是来自橡胶树。 橡胶树的种植和养护: 橡胶树可不是随.............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常常被问到的问题!很多人会觉得既然雄性也有乳头,为什么没有像雌性那样发展出能产生乳汁的乳腺组织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演化上的一些根本性原则。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到哺乳动物演化的起点。哺乳动物之所以叫“哺乳”动物,最核心的特征就是雌性能够分泌乳汁来喂养后代。这是它们区别于其他动物(.............
  • 回答
    古代和西方吃乳猪的历史渊源相当悠久,并且在各自的文化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原因也相当多元化,涵盖了经济、宗教、习俗以及烹饪的考量。要详细解释,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展开:一、 源远流长的历史与文化根基1. 古代中国: 早期驯化与重要性: 猪在中国是早期被驯化的家畜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乳猪(或称.............
  • 回答
    关于“学生奶”这个概念,其实它并非一个严格的法律定义,更像是一个市场上的习惯叫法。市面上我们常说的“学生奶”,大多指的是那些以纯牛奶为基础,但经过了额外的加工和添加,使其更符合特定人群(如学生)营养需求的产品。而之所以它们不是纯牛奶,而是被归类为“调制乳”,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 法规和分类的界限.............
  • 回答
    这次美澳潜艇事件,也就是“AUKUS”协议的曝光,之所以引发了大量对法国的“嘲讽”或“乳化”现象,远超了对美国直接指责的声音,这背后有着多重原因,涉及国际政治的复杂性、地缘战略的演变、国家形象的塑造以及舆论的引导等等。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事件的各个层面。一、 事件的背景:一场“背叛”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