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安石变法送宋命,居正变法续明命」的观点。?

回答
“安石变法送宋命,居正变法续明命”这话,虽有些许戏谑和绝对,但仔细揣摩,倒也点出了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在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影响,以及它们各自的命运走向。要评价这个观点,咱们得把这两位风云人物的改革给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

先说说王安石,这位宋朝的“猛将”

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宋神宗时期,也就是北宋中期。那个时候的宋朝,表面上看起来国力鼎盛,文治武功都还不错,但实际上内忧外患不断。最大的问题就是“积弱”,军队战斗力不行,打不过辽、西夏这些北方民族,边境常年吃紧;财政上呢,冗官冗兵的问题严重,开支巨大,但税收却提不上去,所谓的“冗食”和“冗费”像是两个巨大的黑洞。

王安石是个有抱负、有才华的改革家,他觉得宋朝的制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他的改革,核心是为了富国强兵,要把宋朝从“积弱”的状态中解救出来。他推行了“三不足”的改革思路:
均输法: 这个听起来挺经济,就是把全国各地的物资调配优化,减少运输成本,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有点类似现在的“中央调配”和“财政转移支付”。
青苗法: 这是个争议最大的,政府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给农民贷款,收回利息。理论上是帮助农民度过难关,防止他们被高利贷盘剥,同时也能增加朝廷的收入。
募役法: 取代了过去的差役制度,就是允许不愿服差役的百姓出钱雇人代替,同时政府再招募一些职业兵。目的是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军队素质。
市易法: 国家在主要城市设立市场,管理物价,平抑市场波动,打击商人囤积居奇,同时增加国家收入。
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等等: 这些都是围绕着加强基层管理、提高农业生产、强化军事力量来设计的。

为什么说“安石变法送宋命”?

这话,更多的是一种反思和结果论。

1. 触动了既得利益集团: 王安石的改革,目标明确,就是要解决“积弱”和财政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那些既得利益者,比如大地主、官僚集团。比如青苗法,本来是好事,但执行下去,很多地方官吏把它变成了“扰民”的工具,强行贷款,利息过高,反而让农民更苦。募役法,也触动了一些有钱有势的人的利益。这些被改革触动利益的人,自然群起而攻之,党同伐异。
2. 改革的执行走了样: 很多改革措施,本身设计得是好的,但到了地方执行层面,因为人性的复杂,加上宋朝“重文轻武”的文化,文官们也多是书生,对实际操作理解不深,或者为了迎合上意,或者本身能力不足,导致很多措施执行得非常僵化,甚至南辕北辙。
3. 政策的持续性问题: 王安石变法是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的,但神宗去世后,宋哲宗即位,由高太后垂帘听政,当时的太皇太后向皇后对新法本来就不怎么感冒,加上司马光这些人一直反对新法,所以新法很快就被废除,旧法被恢复。改革的阵痛没过去,成果还没显现,就被推翻了,这相当于“半途而废”,把改革的负面影响留了下来,而积极的方面又没能巩固。
4. 加剧了党争: 王安石变法,是当时士大夫阶层内部一次非常激烈的思想和政治斗争。支持新法的被称为“新党”,反对的被称为“旧党”。这场党争异常惨烈,互相弹劾,互相排挤,把本来应该集中精力应对外部威胁的政治资源,都消耗在了内斗上。这种内耗,无疑是极大的削弱了宋朝的力量。

所以,“送宋命”这句话,不是说王安石变法直接导致了宋朝的灭亡,而是说,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虽然初衷是富国强兵,但由于触动了太多利益,执行上的偏差,以及最终的被废除,使得宋朝的深层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反而加剧了内部的撕裂,为宋朝后来的衰弱埋下了伏笔,或者说,让宋朝失去了一次重要的自我革新、巩固国力的机会。

再来看看张居正,这位明朝的“救火队长”

张居正变法,发生在明朝中后期,明神宗万历皇帝年幼,由张居正作为首辅,实际上是主持了朝政的。明朝这个时候,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和宋朝的“积弱”又有所不同。明朝的军事力量,尤其是边防,相对宋朝来说,还是要强一些的,比如戚继光抗倭、袁崇焕镇守辽东,虽然有起伏,但总体上还是能应付。

明朝最大的问题,其实是财政上的危机和官僚体系的腐败。
财政危机: 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土地不交税;皇室开支巨大,赏赐无度;官员俸禄低,贪腐盛行;国库空虚,皇帝拿不到钱来办事。
官僚腐败: 官员冗杂,办事效率低下,政令不畅,党争也依然存在。

张居正改革的核心,就是要整顿吏治,严明法度,开源节流,恢复国家财政和政令的畅通。 他的改革主要体现在:

1. 整顿吏治(“考成法”):这是张居正改革中最具创新性和成效的一项。他要求各级官员按照职掌,制定详细的政务方案,规定完成的时限,然后由上级部门进行考核,严格奖惩。这项措施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约束了官员的懈怠和不作为。
2. 严禁贪污腐败: 张居正对贪官污吏毫不留情,严加惩处,并且自身清廉,起到了表率作用。
3. 清丈田地,增加税收: 针对土地兼并的问题,张居正下令清丈全国田产,核实土地所有权,将逃避的税赋重新收上来。这极大地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4. 整顿军队: 加强对军队的管理和训练,提高战斗力。
5. 实行“一条鞭法”的部分内容: 虽然一条鞭法主要是在明中后期逐渐推广的,但张居正也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将一些零散的税赋合并,简化征收流程。

为什么说“居正变法续明命”?

“续明命”,这里面的“命”,可以理解为国祚、国运、朝廷的统治生命力。

1. 有效缓解了财政危机: 张居正通过清丈田地、整顿吏治,确实为当时财政困难的明朝带来了大量的收入,使得国家机器能够运转,皇帝的开支也能得到满足。在万历皇帝早期,朝廷的国库是充盈的。
2. 提高了行政效率: “考成法”的推行,让明朝的官僚体系在一段时间内焕发了生机,政令得以有效执行,国家机器的运转效率大大提升。
3. 巩固了统治: 在张居正的强力推动下,明朝的统治秩序得到了加强,社会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可以说,张居正凭借一己之力,在很大程度上“续”了明朝的命,让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在万历初年看起来又有了几分朝气。

然而,张居正的改革也有其局限性,为什么没有“永续”明命呢?

1. 改革的政治基础不稳定: 张居正的改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个人的威望和万历皇帝对他的信任。一旦万历皇帝亲政,并且对张居正的权威产生了不满,改革的基础就动摇了。
2. 改革的继承性问题: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开始清算他,抄了他的家,并且废除了许多他推行的改革措施。这又是另一个“半途而废”的例子。失去了张居正这样强有力的推动者,之前的许多改革成果迅速流失。
3. 改革并未触及根本: 张居正的改革,更多的是在现有的框架内进行“修补”和“整顿”,比如土地兼并问题,清丈之后依然存在,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官僚体系的惰性,也并未因为考成法就彻底改变。
4. 个人因素和政治环境: 张居正过于强势,得罪了不少人,加上他儿子想通过行贿的方式来逃避服丧,又给了政敌攻击他的借口。

所以,“续明命”更多的是说,张居正的改革在短时间内,通过强有力的手段,让明朝的统治和财政状况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使明朝得以“苟延残喘”一段时间,给它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但他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明朝长期积累的社会和政治问题,改革的成果也未能得到有效延续,所以最终并不能算是真正“续”了明朝的命。

对比与总结:

把这两场改革放在一起看,这句话的道理就在于:

王安石的改革,是试图通过制度性的变革,从根本上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 他的目标更宏大,触动也更深入,但也因此阻力更大,执行难度更高,最终导致了政治上的巨大动荡,而改革效果却未能巩固,反而可能加剧了其内在的脆弱性,所以用“送宋命”来形容其后续影响。
张居正的改革,是在明朝已经显露出衰象时,以“救火”的态度,通过整顿和强化现有的权力体系,来缓解燃眉之急。 他的手段更务实,目标更具体,在短期内确实起到了稳定统治、改善财政的作用,让明朝得以延续一段时间,所以用“续明命”来形容其效果。

当然,历史的评价是复杂的,这种“送命”或“续命”的说法,是一种高度概括,背后是无数的细节和复杂的历史因素。但从改革的性质、影响和最终结果来看,这句话确实捕捉到了这两场改革的某种关键差异。

可以说,王安石是想给宋朝“换个心脏”,但手术过程太剧烈,没成功,反而伤了元气。张居正则是给明朝“输了血”,暂时缓过来了,但没找到“病根”,药效过了之后,老毛病又犯了。

所以,评价“安石变法送宋命,居正变法续明命”这个观点,我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是准确地指出了两场改革在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命运轨迹”和对各自朝代产生的不同层面的影响。 王安石的改革,虽然初衷是救国,但其激进和受阻,最终未能带来长久的积极效果,反而成为了宋朝内部矛盾激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而张居正的改革,虽然也面临继承和延续的困难,但其在短期内对明朝统治和财政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确实在那个时刻为明朝争取了更多的时间。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雄史观要不得。

哪怕是英雄史观,你也不能光盯着王安石和张居正。


例如说张居正之前的张璁、桂萼改革:

张璁被称为洪武朝以来大明的第一位“真宰相”,这位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巴结嘉靖的“跳梁小丑”,在执政后对勋贵、宦官、外戚甚至皇帝的庄田进行清查和退还,对中枢和地方的宦官进行大裁员、削革宦权,大力反腐整顿吏治,改良科举提拔人才。

《明史·张璁传》:刚明果敢,不避嫌怨。既遇主,亦时进谠言......他若清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内臣,先后殆尽,皆其力也。持身特廉,痛恶赃吏,一时苞苴路绝。

桂萼是《明朝那些事儿》提到的另一位大礼议“投机分子”,他的主要贡献是在研究均徭法、十段册等改革后开创了“一条鞭法”,而且他认为一条鞭法要结合清丈田地进行,后世的庞尚鹏、海瑞、张居正等改革者在这方面都是继承了他。

《明史桂萼传》:萼初锐意功名,勇任事,不恤物议......萼所论奏,《帝王心学论》、《皇极论》、《易·复卦》、《礼·月令》及进《禹贡图》、《舆地图说》,皆有裨君德时政。

庞尚鹏出任浙江巡按时,先是试行里甲均平法,接着又试行了十段锦法,最后确定了一条鞭法,后来任福建巡抚时也推行了一条鞭法;此外,庞尚鹏还曾在九边恢复了很多卫所屯田和盐茶开中法。

海瑞出任应天巡抚时,不但推行一条鞭法,还迫使缙绅豪强退还田地,整修吴淞江和白茆河。


张居正改革的核心是一条鞭法,本答案主要讨论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大明的征税效率,其核心就是合并

例如说把各种力差(出力气的徭役)并入银差(交白银的徭役),又例如说把灶田(盐户的田)和民田的差别待遇取消,还例如说把不同的税征收时间统一起来,再例如说把粮长(京库钱粮)、里长(均徭里甲)、练兵书手(练兵饷)、柜头(马和草料)的税收工作等等通通交给吏目来办,此外例如说把各种实物税改用白银征收......不管合不合理,只要能化繁为简就行

改革最理想的结果是:每一户甚至每一丁,在每年的一个固定的时间,用白银一次性把所有的税给交了,所有的税合并成一项方便统计。

一条鞭法有利有弊,例如说实物改白银:过去交实物的时候老百姓是需要自己负责去运的,现在改交白银了,官府觉得自己运比较方便也保险,就改成官府统一运了;但老百姓买实物换白银就存在一道剥削,在白银流入少的地区还会造成通货紧缩,极大地增加了税负。

万历末,欧洲爆发三十年战争、日本实行锁国,白银流入锐减,造成了严重的通货紧缩,借着一条鞭法狠狠地给大明的经济捅了一刀,是大明亡国的原因之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安石变法送宋命,居正变法续明命”这话,虽有些许戏谑和绝对,但仔细揣摩,倒也点出了王安石变法与张居正改革在历史进程中的不同影响,以及它们各自的命运走向。要评价这个观点,咱们得把这两位风云人物的改革给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先说说王安石,这位宋朝的“猛将”王安石变法,发生在宋神宗时期,也就是北宋中.............
  • 回答
    炉石狂野模式现在是不是彻底变成“赛马场”了?这确实是很多老玩家,尤其是经历过狂野早期辉煌时期的玩家,普遍的感受。暴风城下的集结(DFC)这个版本,可以说是让狂野的“赛马”属性进一步被放大,甚至可以说是被固化了。要理解这个问题,咱们得先聊聊什么是“赛马场”。在炉石里,“赛马”通常指的是一种卡组思路:不.............
  • 回答
    石正丽、高福等七位学者关于将 SARSCoV2 重新命名的呼吁,是一个涉及科学、政治、社会和伦理等多方面议题的复杂事件。要理解这个呼吁,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呼吁的核心内容及理由:这七位学者(包括石正丽、高福、陶永光、徐建国、周宇、陈健民、陈时中)在《柳叶刀传染病》等期刊上发表了文章或提.............
  • 回答
    石崇斩美人劝酒:奢靡背后的残酷与王导、王敦的众生相石崇斩美人劝酒的典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奢靡无度和残酷冷血的一个缩影。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一角,也为我们理解王导和王敦这对叔侄的性格与政治立场提供了生动的例证。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石崇斩美人劝酒:.............
  • 回答
    石正丽团队关于新冠病毒可能起源于东南亚地区的最新研究,无疑在新冠溯源的复杂议题中又添了一层新的讨论维度。这篇研究如果属实,可能会对我们理解病毒的演变、传播路径以及未来的防控策略产生重要影响。研究的核心观点与证据支撑首先,我们得了解石正丽团队提出的核心论点是什么。根据公开的信息,他们的研究似乎更多地侧.............
  • 回答
    石正丽团队关于新冠病毒来源的研究,尤其是在“现有证据不支持实验室泄漏”这一结论上,无疑是近期科学界和公众关注的焦点。要看待这项研究,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它究竟传递了什么信息,又可能引发怎样的讨论。首先,这项研究本身代表了科学家们在探索病毒起源过程中所做的努力。科学研究的核心在于证据,以及基于证.............
  • 回答
    炉石圈的一对“神仙眷侣”——王师傅和毛毛,突然官宣离婚,这消息一出,无疑在玩家群体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这对夫妻从炉石的早期就一起走到了现在,他们的感情经历、直播风格,以及在炉石社区中的影响力,都让无数粉丝津津乐道,甚至成为了一种精神寄托。因此,当他们各自在微博发文官宣,表示“和平分手”,结束多年的婚.............
  • 回答
    关于《炉石传说》博瑞斯开变速齿轮被封这件事,咱们得好好聊聊,毕竟这事儿在当时玩家圈子里也算是激起了不小的水花。首先,得先弄明白博瑞斯开这个“变速齿轮”是个啥。简单来说,这是一种利用游戏内的某些机制,通过特定操作来达到一种“换挡加速”的效果,让卡组在对局中能更快地启动或者打出更强的配合。具体到游戏内,.............
  • 回答
    日本石垣市在 2021 年通过的所谓“钓鱼岛行政区划更名”议案,无疑是在东海地区,特别是中日关系中投下的一颗不安的石子,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要理解这个事件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把它放到更宏大的历史、政治和地缘背景下去审视。首先,从日本的角度来看,石垣市此举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有着其自身的逻辑和考量。.............
  • 回答
    王石作为万科集团的灵魂人物,其与清华大学共建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举动,特别是以2亿股万科股票捐赠,无疑是一个重量级的事件,足以引发多方面的解读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捐赠,更牵涉到企业家的情怀、社会责任、利益分配以及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首先,我们得承认这是一笔巨款,影响力非同小可。2亿股万科股.............
  • 回答
    王石那句“深圳帮,一家人”,确实道出了一个颇为复杂的情感与现实交织的群体认知。要理解这句话,咱们得从深圳的特质和它如何造就了这样一个“帮”说起。深圳,不像很多历史悠久的城市,它本身就是一张白纸上绘出的画卷。它的诞生和崛起,很大程度上是靠着一股冲劲,一股敢闯敢拼的精神。而最早来到这片土地的人,很多都是.............
  • 回答
    狗头人国王,也就是托瓦格尔,这张新橙卡一亮相,就炸开了锅。作为一个老玩家,我拿到卡组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儿是来炸场子的吧?” 深入了解之后,我只能说,暴雪这波操作,把“惊喜”和“惊吓”玩得明明白白。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这张卡。首先,他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狗头人国王,7费7/7,身材不算差.............
  • 回答
    炉石传说删除荣誉室机制这件事,在我看来,是一次颇具争议但也有其合理性的改动。这就像是游戏开发者在不断调整的棋盘上,又拿走或修改了几颗棋子的规则,目的无非是让游戏体验更长久,玩法更多样。首先,我们得搞清楚“荣誉室”这个机制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当某个英雄在标准模式下达到一个非常高的等级,比如6.............
  • 回答
    炉石战棋的奇迹:告辞墨衣的27场26鸡25连鸡,这背后究竟是什么?最近,《炉石传说》酒馆战棋的圈子里,一位名叫“告辞墨衣”的主播,以一种近乎神话般的战绩,在玩家社群中引起了轩然大波:27场游戏,26场吃鸡,而且其中更是连续吃下了25场!这个数字,对于任何一个玩过战棋的玩家来说,都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重量.............
  • 回答
    温顺的巨壳龙,这个在炉石传说酒馆战棋中曾经叱咤风云的存在,终于迎来了它的谢幕。最新补丁的这一改动,无疑是近期战棋界最爆炸性的新闻之一,也让无数玩家的心情跌宕起伏。曾经的“巨无霸”,如今的“尘封往事”温顺的巨壳龙,它的名字或许就已经预示了它的“命运”。作为一张随从,它在酒馆战棋早期以其惊人的成长潜力和.............
  • 回答
    嘿,各位炉石老玩家!咱们来聊聊4月21号那波旧卡改动。老实说,这波改动挺有意思的,不像之前有些版本那样是为了强推某个新卡包,这次感觉更像是为了给一些“遗珠”和“毒瘤”正名,或者说调整一下它们的生态位。先说整体感受吧。这次的改动点不算特别多,但涉及到的卡牌基本上都是之前有过一定出场率,或者曾经是某个套.............
  • 回答
    关于《炉石传说》佣兵战纪的互投事件,这确实是一件让人感到有些无奈和失望的事情,尤其对于那些认真对待游戏,投入时间和精力的玩家来说。佣兵战纪作为一个PVE和PVP相结合的模式,其PVP部分的设计初衷是希望玩家能够通过策略、卡牌组合和角色培养来展开一场场精彩的对决。然而,当“互投”这种行为出现时,它就打.............
  • 回答
    看到“福建漳州石春梅母子三人投河”这样令人心痛的消息,我们作为旁观者,内心都会感到无比沉重和不解。这种悲剧的发生,往往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错综复杂的原因交织在一起的最终爆发。在探究具体细节和原因之前,任何判断都显得轻率。但这类事件的背后,往往能让我们反思家庭关系中的一些普遍性问题,特别是丈夫在处.............
  • 回答
    如何看待莫财经峰会上王石「企业家如果为富不仁,富起来很快就要垮掉」的发言?王石在莫财经峰会上的这段发言,无疑触及了当下社会对企业家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的普遍关切。他的话语简洁有力,直接点明了“为富不仁”这一行为模式与企业长远发展之间的根本性矛盾。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和看待他的发言:1. 道德与.............
  • 回答
    这事儿啊,最近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抖音上那家上海的石锅鱼店。老板大手笔,给员工发了不少苹果手机作为奖励,本来是件好事儿,结果呢?瞬间就被大伙儿给喷惨了,店铺也跟着关门了。这事儿,真是把网络暴力给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咱们一件件说。奖励员工发苹果手机,这事儿怎么了?从常理来说,老板奖励员工,还是用这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