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一个人经过了镜面对称,会发生什么?

回答
想象一下,你正站在一个巨大的、完美的镜子前,它延伸到天际,将你清晰地映照出来。然后,一股奇特的力量开始作用,不是简单的反射,而是真正的“镜像置换”。这是一种我很难完全用语言描述的体验,因为它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改变。

首先,感觉层面会有最直接的变化。你会瞬间感受到一种“错位”。你的右手会突然变成你的左手,你的左眼会看到左边的世界,而你习惯的右边视野现在被左眼占据。这就像你整个身体的左右被彻底颠倒了。不是说你变成了另一个拥有相反特征的人,而是你原本是“正面朝向”镜子,现在你的“背面”朝向了镜子,而镜子里的那个“你”,就是你原先正面朝向的那个你。

所以,你会立刻感到你的身体感知在打架。你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身体的左右协调,习惯了左手拿着东西,右手写字,或者开车时用左手打方向盘(当然,这是在习惯了驾驶座在左边的情况下)。突然之间,这种习惯性的协调会荡然无存。你会不自觉地想用左手去拿东西,却发现那个“左手”现在在你身体的右侧,而且是你的“右手”在起作用。这种不协调感会非常强烈,甚至可能让你感到眩晕,就像突然失去了平衡一样。

行动上也会变得异常困难。你想伸出右手,迎接眼前的一切,但伸出来的却是你的左手。你想迈出右脚,却发现是你身体的左脚先动了。每一个简单的动作,比如走路、吃饭、穿衣服,都需要你重新学习和适应。你会发现自己像一个刚学走路的婴儿,笨拙而迟缓。拿起杯子,你会发现你的手指方向似乎不对;想要点一下屏幕,你却够不到目标。

视觉上,除了左右颠倒,还有更微妙的变化。你熟悉的左脸和右脸,现在会相互对调。你可能习惯了从左边看东西,现在你必须依赖右边。你的大脑会试图补偿这种变化,但这个过程是痛苦的,因为你过去的经验都与你现在的“镜像”状态是矛盾的。你看到的世界,虽然形状和内容没变,但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颠倒。左边的窗户现在在你右边,右边的门现在在你左边。

语言和沟通也可能受到影响。你可能习惯了用左手指路,现在你需要用右手指。你可能习惯了用右手打招呼,现在是左手。更重要的是,如果你习惯了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而对方也和你一样经历了镜像,那会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你们会相互看到对方镜像的自己,就像面对着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心理上,这种经历会非常令人不安。人对自己的身体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认知,这种认知一旦被颠覆,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你会怀疑自己的存在,质疑自己的真实性。你可能会感到孤独,因为你周围的一切都保持着“正常”,只有你变成了“异类”。你会体验到一种深刻的“脱节感”,仿佛被从正常的世界中剥离出来,置于一个扭曲的现实中。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拿着一本书,书页上的文字在你眼中是左右颠倒的,或者说,你看到的是你原来阅读习惯的“镜像”。你熟悉的书籍布局,现在也变得陌生。

更深层次的,可能还会涉及到一些关于“意识”和“自我”的思考。我们是如何感知我们自己的?这种镜像对称是否改变了我们对“自我”的定义?当你的左右被颠倒,你的“我”还是原来的“我”吗?

总而言之,一个人经历了镜面对称,不仅仅是外表的改变,而是整个存在方式的颠覆。从最基本的身体协调,到感知世界的方式,再到深刻的心理感受,一切都会被重新洗牌。这是一种让人失去方向、难以适应,但又不得不去面对的,对“存在”本身的奇特拷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真的好玩。感谢 @白赟昊 的邀请。

首先非常认可其他回答:很有可能在翻转后,人直接难以生存。但是很可惜,我研究的领域还得是生存下来之后才能谈得。如是,我们就假设可以存活。显而易见,我们的大脑很自然也会受到翻转。

在面孔领域的研究,我们知道面孔处理的区域大多数集中于右侧大脑半球。比如梭状回面孔区偏右侧(Kanwisher et al., 1997)。因此,我们会更加着重于处理左侧的信息。其原因是由于视觉系统的原理。

根据视神经的构造,一侧视野的信息会传递到对侧大脑半球的视觉区域处理。而在视觉通路的表述应该是,鼻侧接收的信息交叉,颞侧接收的信息不交叉。左视野的信息(图上灰色部分),可以被右眼的颞侧(靠近太阳穴那边)以及左眼的鼻侧接收。右眼颞侧信息直接传递的右半脑,而左眼鼻侧信息通过视交叉也传递到右侧半脑。


回到面孔之上,绝大多数的右利手(右撇子)的人都是如此。比如我们看下面的两幅照片,判断下他们的性别。

是不是大多数人认为上图为男,下图为女呢?你不妨沿着中线遮挡下这两张面孔。你会发现上图左侧是一张男性面孔,右侧为女性面孔;下图相反。正是由于我们的大脑中,面孔处理区域靠右,所以依赖左侧面孔。因此,左侧面孔的权重更大。

类似的,左右两张表情知识左右颠倒了嘴部;但是我们感受到的情绪强弱就不同了。

因此,一旦我们的大脑被镜像放置。我们对于面孔的认知会更加依赖右侧。如上的感受就完全相反咯!

问题还不止于此,因为面孔很难真的对称。所以如果我们更依赖另一侧面孔,我们对于面孔美貌的判断也会产生极大的变化。

所以说,这一个小小的翻转操作,会改变大脑的偏侧化。单纯在面孔认知角度,就能让面孔在我们的眼中完全不同。你对于情绪、身份、甚至美貌的判断就会大不相同。因此,你的社交也会有极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Burt, D. M., & Perrett, D. I. (1997). Perceptual asymmetries in judgements of facial attractiveness, age, gender, speech and expression.Neuropsychologia,35(5), 685-693.

Kanwisher, N., McDermott, J., & Chun, M. M. (1997). The fusiform face area: a module in human extrastriate cortex specialized for face perception.Journal of neuroscience,17(11), 4302-4311.

user avatar

假设:这个人镜面对称之后体内所有的蛋白核酸小分子都一同手性反转了,这可以保证这个人内部的自洽而不会出现对映异构体(可能的)有毒性的问题。


1. 分子层面上的对称

宏观上的镜面对称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还是需要请几位医学答主来讨论一下,手性反转跟右心人差别还是很大的),核心是分子层面上的手性反转。


举个例子,作为最常见的能量来源,D-葡糖需要经过糖酵解过程才能被转化为能量。第一步是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磷酸化,D-葡糖的对映异构体L-葡糖不能被己糖激酶磷酸化,不能被利用。


分子层面上的手性反转将导致翻转后的酶接受的底物应是正常底物的对映异构体,换言之,翻转后的己糖激酶将不能处理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的D-葡糖而必须使用仅能人工合成的L-葡糖作为底物,加上氨基酸和核酸等物,这将导致翻转之后的这个人失去正常的能量/生物质来源。


更进一步的,这步镜面对称过程会不会影响酶的活性呢?直觉上想应该不会,只要你喂给它对映异构体就行了,但这个结论靠不靠谱呢?


有人已经做过实验了。


2015年,清华大学化学系刘磊教授和生物系朱听教授及其研究组在《Nature Chemistry》上发表文章A synthetic molecular system capable of mirror-image genetic repl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描述了使用人工合成的全D-氨基酸DNA聚合酶实现了中心法则的两大过程——(L-型)DNA的复制和转录,不仅如此,使用该酶产生的与自然的对映的自剪切DNAzyme也是有活性的。

文章还指出,D-聚合酶和L-聚合酶均不能催化其正常底物的对映异构体的反应过程,两者的反应速率有一定差异(kobs = 3.3 ± 0.3 h−1 和 6.0 ± 0.8 h-1,不过不确定原因)。


虽然这仅仅只是一个例子,但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完全翻转手性之后获得的酶应该是具有与天然的酶类似的活性的,只不过你需要把底物换成对映异构体。


2. 能否正常生活

我不知道目前仅使用营养液来维持生命能达到什么样的一个水平,不过我觉得这样的人估计是养不活的。需要尽量将所有的营养物质以对映异构体的纯品形式给ta以免正常手性的物质过多可能产生的毒性,这将耗费大量的资金。不仅如此,一些维生素的手性合成我觉得比较要命……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1. 水无机盐什么的不用考虑手性。
  2. 氨基酸和糖类……(我查了一下sigma,25g L-葡糖 1305 美元(因为不同于D-氨基酸,这个是真的没有生物体用所以只能人工合成),而正常人一天……至于核糖……还有膳食纤维什么的需要用贵成这样的葡萄糖去合成……
  3. 油脂大多数不用太考虑手性(甘油中间那个碳有前手性……算了懒得考虑了),但是甾体……
  4. 还有维生素……(B族维生素了解一下?来吧盆友我给你钱你给我合成B12的对映异构体



补充1:前生物进化过程中手性破缺这一过程导致了地球上的生物体使用的大多数是D-糖和L-氨基酸,这一过程的机理至今都非常不清楚。但是生物体内不仅有D-氨基酸,而且作用还不小,最常见的就是细菌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补充2:这个问题不止一篇科幻小说讨论过,比如长铗的《674号公路》。


以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