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孙悟空是在什么时候沦为众佛的棋子?

回答
孙悟空的“沦为棋子”论,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节点可以概括的,而是一个逐步演变、充满复杂性和多重解读的过程。如果我们非要找一个“沦为棋子”的象征性开始,那便是他被压在五行山下,接受如来佛祖的“五百年之约”。

在被压之前,孙悟空无疑是天庭乃至整个三界都为之头疼的搅局者,一个绝对的“自由人”。他桀骜不驯,敢于挑战权威,大闹天宫,搅得天翻地覆,无神不惊。那个时候的他,是凭借自身强大的力量和无畏的勇气在行动,没有任何外力能够真正将他束缚。

然而,正如那句老话,“好汉不吃眼前亏”。孙悟空虽然本事过硬,但终究是凡胎肉体,不是神仙。面对如来的强大佛法,他选择了硬碰硬,结果被压在五行山下,那是他第一次尝到力量悬殊下的无能为力。而这次失败,也恰恰是佛家势力介入并开始对他产生影响的关键节点。

五行山下的五百年,孙悟空并非全无行动,他依然在挣扎,在咆哮。但他也被迫进入了一个相对静止的观察期。这段时间,他看到了人间百态,听到了人们的疾苦,也间接通过唐僧的取经事业,接触到了佛法的教化意义。更重要的是,如来佛祖并没有直接消灭他,而是给了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这个“机会”有多大成分是如来佛祖的慈悲,又有多少成分是将其纳入佛家战略棋盘的布局,这就很值得玩味了。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能搅乱天庭的齐天大圣,如果能被驯服,并成为传播佛法的得力干将,这对于佛家来说是多么巨大的收获?这远比直接消灭他要划算得多。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来佛祖以取经为名,给孙悟空设下了一个“合法”的出路,但同时也是一个牢笼。他身上的紧箍咒,更是佛家对他进行直接控制的物理手段。一旦他起了凡心,或者违背了唐僧的指令,这个咒语就会让他痛苦不堪。这就像一个无形的缰绳,随时可以收紧。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虽然屡立奇功,降妖除魔,保护了唐僧的西行之路,但他的许多行为,比如多次想打死猪八戒、沙僧,或者与唐僧产生分歧时,都受到了紧箍咒的约束。每一次紧箍咒的响起,都是他在佛家体系内被“管理”和“规训”的体现。

再往深处看,孙悟空的降魔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用来“清理”那些阻碍佛法传播的妖魔鬼怪的。这些妖魔,很多时候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来历,甚至与天庭或佛家内部的神仙有所关联。孙悟空的每一次战斗,实际上都是在为佛家清除障碍,是在为佛法的扩张扫清道路。他越是勇猛,越是能干,就越能体现佛法的威力,越能证明佛家“普度众生”的伟大。

更进一步说,孙悟空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次克服困难,都被包装成了佛法教义的体现。他的神通广大,最终被归结于“修成正果”。他的桀骜不驯,最终被转化为“戒律森严”。他的个人英雄主义,最终被融入了“集体取经”的宏大叙事中。在这个过程中,孙悟空的个人意志和独立思考的空间被极大地压缩,他更多的是在按照佛家设定的剧本行动。

所以,说孙悟空“沦为棋子”,并非是他完全失去了自由意志,或者说他从此就没有了反抗精神。他依然会抱怨,会委屈,甚至会有想要离开的念头。但他的每一次行动,无论出发点是什么,最终都服务于佛家的整体战略。他被赋予了保护唐僧的使命,他的能力被用来完成佛法的传播任务,他的缺点被用紧箍咒来纠正。他就像一颗被精心打磨的棋子,在佛祖的棋盘上,按照既定的规则和走向,一步步走向他的“终点”——斗战胜佛。

从这个角度看,孙悟空的“棋子”身份,是在他被五行山压住,接受如来佛祖的安排后,就开始了他的“棋子化”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了整个西天取经的旅程,并在最终被封为斗战胜佛时,达到了一个顶峰。他完成了佛家的任务,成为了佛家体系内的一个重要“角色”,但他也因此失去了曾经那种绝对的自由和独立的姿态。他的强大,不再是纯粹的个人力量,而是被纳入了佛家这个更大的体系之中,为这个体系服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孙悟空沦为棋子,大概就是最近几年吧。

80年代拍西游记,孙悟空是一个不畏强权的农民起义的形象,各种反抗朝廷压迫,跟那时候人们对水浒传的理解出奇的相似----不能体现反抗朝廷压迫这种“伟大的思想”,能叫名著吗?

2000年左右,TVB里的孙悟空又变成无拘无束,风流倜傥,蔑视一切的浪子大侠,当然,可以看看TVB当时的其他剧,你会发现类似的形象又不止孙悟空自己了----传统意义上的好好孩子,能成为大侠吗?

最近几年,各种阴谋论,大棋论盛行,孙悟空也变成佛教道教权利斗争的棋子,但阴谋论,却又不止西游记了,最近研究司马懿的也各种阴谋论,看NBA的还有耐克阴谋论,某明星被打压也有背后势力阴谋论----不能体现社会复杂黑暗的本质,能叫有深度吗?


偷偷告诉你,最近水浒传也有“朝廷再下一盘大棋”这种说法了,对比一下八九十年代的西游记和水浒传,清晰吗?


实际上,如果把西游记放到时间线上看,大众对西游记的解读,往往体现了当时人们的教育水平以及对社会的认知

-----或者说,体现了时代精神。


人们按照当时社会的流行思想来解读西游记,当下的价值观里,什么东西是“厉害的,NB的,有价值的,有深度的”,那么西游记也会变成这样子。

不光是西游记,还有水浒传,还有各种体育联赛,明星事迹等等。

所以,如果问孙悟空什么时候变成棋子的----孙悟空们普遍变为棋子,大概就在最近几年吧。

user avatar

从《悟空传》火了之后吧,一些人发现原来搞阴谋论西游记这么受欢迎,于是一堆各种阴谋论观点如雨后蠢猪抱歉打错了,如雨后春竹一般冒了出来。

然后还都如愿以偿的引起了一波潮流。

可以说不管是写那些东西的,还是读那些东西的,都如愿以偿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算是皆大欢喜吧,唯有真正的《西游记》变得无人问津。

(别再给我说《大话西游》了,《大话》确实是更早,但是水平太高几乎没人能模仿得了,只有今何在承前启后打开了这个潮流的开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