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理解「宇宙出现前时间不存在」?

回答
“宇宙出现前时间不存在”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具有挑战性的概念,它触及了我们对现实、存在和宇宙最基础的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包括物理学、哲学以及我们日常经验的局限性。

核心思想:时间是宇宙的内在属性,而非独立于宇宙的背景

简单来说,这个说法的核心在于:我们所理解的时间,并不是一个独立于宇宙存在的“容器”或“河流”,而是宇宙本身演化和运动的体现。一旦宇宙不存在了,那么承载和定义时间的概念也就随之消失了。

1. 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时空是统一的整体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关键: 在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时间和空间不再是分离的绝对概念,而是被统一为一个四维的“时空”连续体。时空是可以弯曲的,而引力就是时空弯曲的表现。
时间并非绝对流逝: 根据相对论,时间流逝的速度并非恒定不变,它会受到引力和速度的影响。例如,在强引力场中或以接近光速运动时,时间会变慢。这意味着时间不是一个普遍适用的背景,而是与物质和能量相互作用的。
宇宙膨胀与时间: 宇宙在大爆炸(Big Bang)开始时,所有物质和能量都集中在一个奇点。随着宇宙的膨胀,时空本身也在扩张。我们所感知的时间,就是宇宙从那个初始状态开始演化的一个维度。
大爆炸的“起点”: 物理学理论认为,大爆炸是宇宙的开端,也标志着我们所知的时空的开端。在奇点之前,根据现有的物理定律,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可能不再适用。这有点像问“北极点以北是什么?”——在北极点这个定义点之外,北这个方向就不再有意义了。
早期宇宙的极端条件: 尽管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大爆炸“之前”,但理论物理学家试图通过量子引力等更深层次的理论来描述早期宇宙的极端条件。一些理论(如弦论、量子圈引力等)提出了不同的宇宙开端模型,有些甚至暗示了在“大爆炸”之前可能存在其他“宇宙”或“状态”,但这些都还在推测和验证阶段。即便如此,这些模型中的“时间”概念也往往与我们熟悉的线性时间不同。

2. 从哲学的角度理解:时间是经验的产物

我们的经验依赖于时间: 我们之所以能够理解时间,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有时间流逝的宇宙中。我们的大脑处理信息、记忆过去、感知现在、期待未来,这些都离不开时间这个框架。
“存在”与“时间”的关联: 哲学上,“存在”常常与“在时间中”的概念紧密相连。一个事物如果“存在”,通常意味着它在某个时间点开始出现,并在时间中持续或变化。如果宇宙是所有存在的总和,那么在宇宙出现之前,就不存在任何“事物”,也就不存在承载这些“事物”的时间。
因果关系与时间: 时间与因果关系密切相关。一个事件的原因必须发生在结果之前。在宇宙诞生之前,没有事件发生,因此也就没有因果关系需要时间来连接。
语言的局限性: 我们使用“之前”和“之后”这样的词语来描述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但当讨论“宇宙诞生之前”时,我们是在用一个基于宇宙内时间概念的词汇去描述一个脱离了宇宙概念的“状态”,这本身就可能是一种逻辑上的混乱或语言的局限。

3. 类比与启发:帮助理解“不存在”的概念

虽然类比总有其局限性,但有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

一个故事开始之前: 想象一个故事,它在“从前”开始。在“从前”这个叙述点出现之前,故事本身并不存在,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时间线也都不存在。时间(故事的时间)是故事内容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于故事的背景。
一个数字列表的“数字零”之前: 如果你有一个数字列表,比如 1, 2, 3。你在谈论“列表中的数字”时,你是在讨论这个列表的元素。在数字“1”这个列表元素出现之前,列表的结构(包含“1”这个元素)本身就不完整。而“0”和负数,在定义这个“1, 2, 3”列表时,可能并不在讨论的范围内,或者可以说,当这个“1, 2, 3”列表存在时,我们才定义了在这个列表语境下的“前”是什么意思。
一个游戏程序启动之前: 在一个电子游戏程序运行之前,游戏中的时间、玩家、场景、规则都不存在。只有当程序启动,一切才开始运作,我们才能谈论游戏中的“时间”。

总结与关键点:

时间是宇宙的属性,非独立背景: 这不是说有一个“宇宙真空”或“虚无”存在,然后时间在这个虚无中流逝。而是说,当宇宙不存在时,承载时间和定义时间的物理过程和结构也就不存在了。
大爆炸是时空的开端: 根据我们目前最成功的物理理论(广义相对论),宇宙在大爆炸时才开始,时空也随之产生。
“之前”的定义有问题: 在没有宇宙和时空的情况下谈论“之前”,其意义是模糊的,因为“之前”本身就是基于时间的线性概念。
我们经验的局限性: 我们的直觉和语言是基于在有时间流逝的宇宙中生活的经验形成的,这使得我们很难完全跳出这个框架去思考。

最后的思考:

“宇宙出现前时间不存在”并非一个简单的陈述,它邀请我们思考时间本身的本质。它挑战了我们根深蒂固的关于“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开始,并且开始之前也存在着某种东西”的思维模式。在科学前沿,对宇宙起源的探索还在继续,这些探索可能会进一步深化我们对时间与宇宙关系的理解。目前,最好的理解方式是将时间视为宇宙物质和能量演化的一个维度,没有宇宙,就没有这个维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很简单啊,不过,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在这个宇宙产生前,这个宇宙的时间是不存在的。

首先要明白,以我们这个宇宙来说,所谓的连续事件之间,也是是存在客观间隔时间的,这个长度就是普朗克时间,约为1E-43秒

所以说,时间用来衡量事件发生间隔用的。

然后,不同速度下的时空,事件间隔是不一样的。

直观一点,如果想象成函数,函数外部放一个计数器,函数内部放一个计数器,而一个普朗克时间内必须完成一帧的渲染,如果函数需要的运算时间长,外部来说,很多帧才能完成一次运算。

所以像星际穿越里的停在太空里的飞船,处于惯性系,时钟是一种流速,而跑去行星上转了一圈回来的飞船因为加速减速产生的速度变化,又是一种流速,结果外部一下子就26年过去了。

所以,这个宇宙中的的一个普朗克时间间隔,就如同一台计算机里最小时间单位。

如果这个宇宙不存在,就相当于这台计算机也不存在,当然没法给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进行计数。

user avatar

给你一个简单的理解角度:

想象一下如果时间停住是个什么样子?

大概就是所有一切物质都不动了。就是空间里的一切都不变了。包括宏观的天体运动和微观的粒子运动。对吧?

但凡这其中有一个原子在动,也就说明时间在走。对吧?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空间物质的变化才产生出时间的概念,如果空间物质没有变化,也就没有时间概念了。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从下一秒开始,全宇宙和我们一起静止,时间凝固。我们比方说凝固一亿年。一亿年后恢复。那么,我们在一亿年后恢复的下一秒,有什么感觉?答案是没有感觉。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这一亿年的存在。因为我们身体的细胞反应凝固了,周围的环境凝固了,整个宇宙都不动了。什么都没变,变化是从一亿年后的下一秒开始的。没有人衰老也没有物质变化。所以,这一亿年根本就没有意义,或者说也没有存在。

我们再设想一下,什么是所谓的时间倒流?也就是空间物质的反向变化。对吧?只不过这种反向变化是全宇宙同步的。

那么回到宇宙大爆炸之前,那时的宇宙没有物质,或者说物质无限聚集于一个不变的点。也就不能构成空间,也就无所谓空间物质的变化。那么就是没有时间的。

因为宇宙之后有了变化,所以才有了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我们回头看,感觉应该有从前。但如果宇宙一直没有爆炸,就永远是一个没有空间物质的静止的点。

user avatar

就是开档之前游戏里的时间不存在嘛……


你都已经知道时间是个虚构的东西了……

比如说文明,里面的时间是什么?就是回合嘛,速度就是移动力,一个回合骑兵可以跑三个格子,这就是速度快。你不点结束回合时间就暂停了,不管你做什么,不点结束回合骑兵就不会动……

那宇宙之前时间不存在是啥?你连档都没开,哪来的回合?哪来的时间呢?


至于修改时间的定义,那你知道宇宙的定义吗?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


宙就是时间总和……

你要改的是宇宙的定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宇宙出现前时间不存在”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具有挑战性的概念,它触及了我们对现实、存在和宇宙最基础的理解。为了更好地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包括物理学、哲学以及我们日常经验的局限性。核心思想:时间是宇宙的内在属性,而非独立于宇宙的背景简单来说,这个说法的核心在于:我们所理解的时间,并不是一.............
  • 回答
    宇宙在暴涨阶段的速度超过光速,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却又被广泛接受的科学事实。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抛开日常经验中的“速度”概念,深入到宇宙学最早期、最极端的状态。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暴涨阶段的速度超过光速,并非说宇宙中的物质或信息在局部区域以超光速运动。 这是理解的关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速度.............
  • 回答
    .......
  • 回答
    什么是元宇宙?如何理解这个新概念?最近,“元宇宙”(Metaverse)这个词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在全球科技圈乃至公众视野里刮起了一股不小的旋风。但究竟什么是元宇宙?它听起来既熟悉又陌生,仿佛是科幻小说里的场景,又好像离我们近在咫尺。要理解这个概念,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去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可以把元.............
  • 回答
    关于“我们的宇宙有可能是遥远宇宙的全息投影”这个想法,它听起来确实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实际上它根植于一些非常前沿的物理学理论,特别是关于引力、黑洞和量子信息的研究。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步步拆解这个概念。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全息原理”本身。这个原理源于对黑洞的研究。我们知道,一个黑洞的性质,.............
  • 回答
    深入解析“希格斯玻色子创造的负能量泡沫”与宇宙终结的可能性近期一项引人注目的物理学研究探讨了一种颇具颠覆性的宇宙终结场景,其核心概念围绕着希格斯玻色子以及它可能产生的“负能量泡沫”。这项研究并非耸人听闻的科幻设想,而是建立在当前粒子物理学和宇宙学理论的严谨推演之上,尽管它提出的场景还处于理论探索的阶.............
  • 回答
    “一个微观粒子就包含一个宇宙”——这句话听起来像是诗意的夸张,但在很多科幻作品中,它被用来表达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甚至是一种对现实宇宙某种侧面的隐喻。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解读,并试着摆脱那种刻板的AI报告感。首先,让我们拆解一下这句话的构成:“微观粒子” 和 “一个宇宙”。“微观粒子”.............
  • 回答
    要理解吴谢宇舅舅所说的“谢天琴人格洁癖”,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解读,并且结合当时的语境来分析。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背后可能牵涉到更深层次的家庭环境、个人性格以及对某些事物近乎偏执的要求。首先,什么是“人格洁癖”?“洁癖”通常指的是对清洁有着过度的、不合理的偏执,但在这里,这个词被用来形容一个人的.............
  • 回答
    张定宇院长在疫情早期,对新冠肺炎定性为“自限性疾病”,这其中包含了他对疾病发展规律的观察和判断。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弄清楚“自限性疾病”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它有哪些特点。什么是自限性疾病?自限性疾病,顾名思义,就是疾病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即便不采取任何治疗措施,也可以自行消退、痊愈的一类疾病。 .............
  • 回答
    行吧,咱们这就来聊聊“平行宇宙”这个听起来挺玄乎,但其实也挺有意思的玩意儿。我尽量不用那些拗口的科学术语,就当咱俩坐一块儿喝茶天南海北地瞎聊,你能听懂为止。想象一下,你现在正坐在这儿看我写的东西,对吧?在你生活的这个现实里,你可能经历了许多事情,做出了各种选择。你今天早餐吃的是什么?昨晚看的是什么电.............
  • 回答
    中纪委网站关于“理性看待元宇宙”的文章,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实在的。它不像是那种纯粹的技术吹捧,而是带着一股“盯住看、但别瞎扑腾”的稳健劲儿。首先,它提出的那个“不低估510年的机会,也不高估12年的演进变化”,这个时间维度就很有分量。它把元宇宙这个概念,从一个虚无缥缈的流行词,拉回到了一个相对现.............
  • 回答
    一个宇宙的理论可观测范围大于真实宇宙?这绝对是个引人入胜的奇思妙想。想象一下,我们生活的宇宙,其真实大小可能比我们目前所能探测到的范围还要广阔,甚至可能大到我们难以想象的程度。如果存在这样一个我们“看不到”的“真实宇宙”,那么它会是什么样子?这其中蕴含着哪些深远的哲学和科学含义呢?首先,我们得明白,.............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这个很有趣的话题。如果暗物质真的只是一个误会,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宇宙膨胀,又该如何解释呢?这确实是一个挑战,但科学的魅力就在于不断探索和修正。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为什么当初人们会想到“暗物质”这个概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它能很好地“解释”我们在宇宙观测中遇到的一些“不协调”。最经典的.............
  • 回答
    这句话“文官的衣服上绣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绣的是兽。披上了这身皮,我们哪一个不是衣冠禽兽”融合了历史、文化、隐喻和讽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服饰象征1. 古代官服制度 在中国历史上,官服的纹饰(如禽鸟、兽类)是等级制度和身份象征的重要标志。 文官:常以“禽”为纹.............
  • 回答
    “自称迪士尼在逃公主”的现象在网络上出现后,引发了广泛讨论。这一说法通常指一些女性在社交媒体、论坛或网络社区中自称是“迪士尼公主”,并可能涉及身份扮演、文化认同、心理需求等多重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可能内涵和背景: 一、文化符号的再诠释:迪士尼公主的象征意义1. 迪士尼公主的原始形象.............
  • 回答
    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是两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它们在政治哲学、经济学和社会政策等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以下是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解析: 一、自由主义的定义与核心特征自由主义(Liberalism)是一种以个人自由、法治、民主和理性为价值基础的政治哲学思想体系,其核心在于保障个体权利和限制国家权力。自由主义的.............
  • 回答
    无政府主义(Anarchism)是一种深刻批判国家权力、追求个体自由与社会平等的政治哲学和实践运动。它并非主张“混乱”或“无序”,而是反对一切形式的强制性权威,尤其是国家对个人生活的控制。以下从多个维度深入解析这一复杂的思想体系: 一、核心定义与本质特征1. 对国家的彻底否定 无政府主义者认.............
  • 回答
    “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这句话在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和文化时非常重要。它揭示了国家与政权(即朝廷)之间的区别,以及臣民对这两者的情感和责任的不同层面。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先拆解其中的概念: 国家(Guó Jiā): 在古代,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国家的疆土、人民、文化、民族认同和长期的历史延续。它是根植.............
  • 回答
    理解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论文中提到的“东南亚国家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之一是‘文科生太多’”这一论断,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因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且具有争议性的议题。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其背后的逻辑和可能含义:一、 背景:中等收入陷阱首先,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定义: 中等收入.............
  • 回答
    郭主席对房地产的表述“不希望房地产剧烈波动”可以从多个层面来理解,这背后反映了他对中国经济稳定和健康发展的深切关切。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波动可能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剧烈波动”的具体含义等角度进行分析。一、 房地产在中国经济中的特殊地位:首先,理解为什么房地产会引起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