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义上说,玻璃其实就是水晶的一种(某时尚饰品厂商也一直把玻璃饰品叫水晶)。水晶作为一种天然矿物,对自然本来也没什么危害。更何况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无机物哪来的降解这个说法。
另外,从工艺上说,而玻璃也不过是由石英砂、石灰石、长石、纯碱等含硅矿物作为原料,再添加一点辅料,在高温下制成的。玻璃制造的反应方程式是:
Na₂CO₃+ SiO₂ = Na₂SiO₃ + CO₂↑
偏硅酸钠就算分解了,也不过是再分解为硅化物和钠化合物而已。这些都是自然中本来就有的东西,抵制个毛线。
这东西只要初中化学知识还没忘,就知道这个说法有多荒谬。不过,能信这个东西,倒也很符合明星们的文化水准。
两百万年就两百万年呗。
这东西又无害,碎了变成颗粒就在土里,时间久了也不锋利了,待着呗。
我上次听一个学术报告,有个人研究如何保存核废料。
核废料的半衰期是16万年。
那么就需要制造一个容器,能够保证至少50万年没有核辐射泄露出来。
怎么造?
首先映入我脑好的是:用橡胶包裹金属桶呗!不行,橡胶会老化,金属接收了放射物质后也会辐射。
然后我猜,用水泥呗,切尔诺贝利不是用水泥吗?水泥不行,水泥连50年都顶不住,就裂了,会渗入地下水。
然后我猜,先用水泥,再用陶瓷呗?不行,陶瓷一是贵不容易成形,二是在辐射和地质作用下易碎。
然后我想,WTF,要出备受我推崇的神奇材料泰弗龙了。不行,泰弗龙强度太差。
泰弗龙加玻璃纤维呗?不行,抗不住长期的热不平衡,会老化。
得,我不猜了。后来报告人说这是一个难题,至今没有定型的解决方案。
是不是我们连核能也不用了?
有没有去过海边?
海边有的时候能看见墨绿色的“鹅卵石”,但仔细一看其实不是,是被磨平了棱角的啤酒瓶。
塑料不易降解,但其危害主要是不降解它会缠绕在动物身上致其死亡,甚至被误食致动物死亡。而普通燃烧可能产生二恶英等有害物质,难以回收。
但是玻璃呢,首先它和沙子有着不解渊源,生物不会误食。沉底之后更不会有什么危害。玻璃制品最大的风险在于其碎片锋利,但是进入环境,尤其是水体环境后很快就会被侵蚀磨去棱角,不需要所谓的降解就可以无害化。
另外,玻璃制品的回收利用比塑料制品简单多了。不说其他答主说过的回炉重造,一个可口可乐玻璃瓶简单冲洗之后(当然没那么简单)就可以重新罐装使用。
玻璃:“我一个无机物你跟我谈什么降解?”
————————————————————————
我们抵制塑料制品或者说塑料制品污染环境的原因不仅仅是塑料会长期稳定存在于环境之中,只是“会长期稳定存在与环境之中”使得塑料污染更加难以治理。题主将“难以降解”和“产生污染”两个相挂钩就是利用了“偷换概念”的逻辑谬误,对人进行误导,识破这个谬误,反驳起来就很简单了。
自从学了瓷器,答题人就多了个爱好——捡瓷片
在土里看到瓷片是家常便饭,但是许多人觉得这个是废品,对答题人来说捡起来看看纹饰成了一种乐趣
曾经与过去的小学同学叙旧,公园闲步之时,见地上有瓷片,出于习惯俯身从土里抠了出来,扒开瓷片上的泥土。
我定睛一看,告诉他康熙(时期)的
他第一反应:你又拿我寻开心,我树上扣下来一块皮还是宋朝的呐!
我说真的,分析给他听,首先它的胎手工淘练的细腻程度趋向于康熙时期“糯米胎”的胎体特征,其次他的釉面,白釉中微微泛青,清澈舒适,再看他的青花发色,运用典型的康熙浙料,蓝中闪灰,他的画工虽然看不明显,却也能看到手工绘画的痕迹,笔触,率意,潇洒。符合康熙朝民窑瓷器特征!
他第二反应:你发财了
我呵呵一笑
告诉他:瓷器一毛,不值分毫,何况是碎片,不是说它老他就贵,正是因为不能降解,土壤层中大量存在,这种东西卖了也没人要的!
说完把这片“清康熙景德镇窑青花缠枝花卉纹瓷片”往空旷无人处的草坪随手一扔
其实在土壤层中,陶瓷和玻璃作为非有机物,在有限的上千年文明中,是不能被降解的,但凡懂点瓷器最好是文博专业的都没有异议,你在河边,土壤边挖到的瓷片是清代的明代的乃至宋代的都不为过。答题人在杭州捡到过龙泉窑片,在镇江的长江边捡到过耀州窑带刻花的瓷片,做个标本很是兴奋了。
心想若干年以后会不会有同样的玻璃爱好者,也能从土壤层中的玻璃,感受答题人今日的乐趣,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那么抠出来的瓷片真的一文不值么
未必,如果瓷片有个碗底,有个画工,底足保存整齐完好,就能够为学习提供实际的参考,如果能带着碗盘口,我身边不少朋友都能够用石膏把它完整器物复原出来!遇到人物齐全,釉色莹润,能做个瓷片配件茶杯垫挺好玩儿,能卖个十多二十的标本费,好点的也能卖上百。
如果是官窑、元青花,特殊釉色纹饰,特殊款识,那是能发财的。
但是这个概率估计比买彩票还要小。
现在有些人,把宋代的瓷片做成趣味的挂件,盏托挺好玩儿的,不戴金来不戴玉,戴的是明代的小马,小鹿,康熙的浙料平涂花卉,雍正的福字寿字。或是兔子灵动活泼,或是小鹿通达财运。感受历史遗留下来的一份气韵,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
在欣赏古代纹饰,发色,笔触,釉面的同时,结合现代的包银工艺,也是一种别具一格的珠宝,体现的是一种惜物心与对文化的重视!别再以为古董是有钱人才能碰的了:
欢迎找答题人定制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