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多正确的话,脱离了原来的语境都很容易出现误解。
罗翔第一句话怼的是当时胡乱辟谣的情况,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你既然说李文亮是造谣,要抓去训诫,那为什么说病毒是生化武器就不是造谣不用训诫?这不是双标吗?(当然后来有人因此被惩罚了,但这是在罗翔发这句话之后了)
第二句话是正经的普法,只是没说完整,民众的合理怀疑针对的是公权力,因为公权力掌握着庞大的行政力量,有能力垄断一切证据,而民众获取完整可靠证据的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当民众在有限的能力前提下能提出有一定依据的合理怀疑时,你就不能因为其结论不完全正确就将其以造谣处理,因为民众根本没有能力去获得最全面的证据,如果这也算造谣,那民众就不敢对公共事务发表任何看法了,那所谓的公民的监督权不就成了摆设?也正因此,这种合理怀疑不能针对私人,因为私人是不具备完整的证据收集能力的,他根本没工夫去一个个应对你的质疑,也因为他不掌握公权,所以他没有义务接受你的监督和应对你的质疑。
同理,公权机关掌握国家公权力,它代表着国家公信力,也有义务接受公民的监督。所以当国家公权力机关想要辟谣时,就必须拿出最确凿的证据,倘若没有确凿证据就擅自辟谣,很容易对社会造成更大危害,也会严重影响政府公信力,造成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引起民怨,破坏社会稳定。比如李文亮医生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