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罗翔暂时停止更博一事?

回答
罗翔老师暂时停止更新微博一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他本人的情况、公众的反应以及背后可能反映的社会现象。

一、 事件本身:罗翔老师暂停更新

最直接的信息是,罗翔老师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简短的通知,表示将暂时停止更新微博。这个通知本身并没有透露具体的原因,但这足以引起公众的猜测和关切。

二、 公众的反应与猜测

1. 普遍的关切与担忧: 罗翔老师作为一位深受观众喜爱的法律学者,他的言论和观点常常能够引发积极的思考和讨论。他的粉丝群体庞大,很多观众通过他的微博了解法律知识、关注社会热点,甚至从中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因此,他暂停更新,许多人会感到突然和担忧,担心他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是否受到了什么压力。

2. 猜测原因的多种可能性: 由于信息不明确,公众的猜测五花八门:
个人原因: 最常见的猜测是出于个人原因,比如需要休息、处理私事、身体不适等。他作为一名学者,日常工作和研究也非常繁忙,暂停更新可能是为了调整状态。
工作压力: 持续的高强度输出内容,无论是教学、研究还是公众发声,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精神压力。长时间处于公众视野中,也意味着需要不断地应对来自各方的评价和审视。
网络环境的复杂性: 罗翔老师的言论经常触及社会敏感话题,虽然他本人以温和、理性的方式表达,但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总会遇到一些误解、攻击或非议。他暂停更新,也可能与应对这些负面信息有关。
内容创作的瓶颈或调整: 任何形式的内容创作都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他可能是在思考下一步的内容方向,或者对现有的内容创作模式进行反思和优化。
外部压力(猜测): 这是公众讨论中最敏感也最受关注的部分。由于罗翔老师的观点有时会触及一些社会深层问题,有人会猜测他是否因为某些言论受到了某种形式的“提醒”或“压力”,导致他不得不暂停更新以规避风险。这种猜测虽然没有确凿证据,但在当前的社会舆论环境下,也是一部分人基于过往经验的合理联想。

3. 支持与理解的声音: 绝大多数粉丝和关注者都表达了对罗翔老师的支持和理解。他们强调:
尊重个人选择: 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他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
理解其工作性质: 他首先是一名学者,其核心价值在于其学术和教育工作,而非仅仅是网络红人。
相信其判断: 相信罗翔老师能够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期待回归: 同时,大家也普遍表达了希望他早日回归的愿望,期待他能继续分享知识和观点。

三、 事件的深层含义与反思

罗翔老师暂停更新微博一事,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个人行为,但它折射出了一些更普遍的社会现象和值得深思的问题:

1. 公共知识分子与舆论场的关系: 罗翔老师是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的言论不仅传播法律知识,也常常引发对社会公平、正义、人权等议题的讨论。这类公共知识分子在提供启蒙、促进理性讨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他们的发声也常常面临着复杂的舆论环境和潜在的风险。罗翔暂停更新,可能也反映了在特定时期,公共知识分子在表达时所面临的某种“自我审查”或“外部约束”的考量。

2. 网络意见领袖的压力: 在社交媒体时代,意见领袖的每一次发声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和解读。他们不仅要承受内容创作的压力,还要应对网络暴力、信息茧房带来的误解和攻击。高关注度带来的光环背后,是巨大的压力。罗翔老师的遭遇,也是对所有活跃在公众视野中的意见领袖的提醒。

3. 社会对理性和专业声音的需求: 罗翔老师之所以能获得如此广泛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能够以清晰、有逻辑、有温度的方式解释复杂的法律问题,并将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这表明,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公众依然渴望理性、专业、有深度的声音,而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或煽动。

4. 言论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像罗翔老师这样的公众人物,在享有言论自由的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责任。如何在这种自由与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负责任地表达,是一个持续的挑战。

5. “流量”与“价值”的博弈: 罗翔老师的成功并非完全依赖于“流量”的算法,而是源于其内容的深度和价值。然而,一旦触及敏感领域,流量和关注度也可能带来风险。这提示我们在看待网络意见领袖时,应区分其真实的学术价值和纯粹的“网红效应”。

四、 总结性观点

我认为,看待罗翔老师暂时停止更新微博一事,应该保持理性和尊重的态度。

尊重其个人选择: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罗翔老师个人的决定。他有权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管理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不宜过度解读或揣测其原因,更不应以此进行不必要的道德审判或政治揣测。
关注其核心价值: 罗翔老师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在法律教育和普及方面的贡献,以及他所代表的理性、审慎的思考方式。无论他在微博上是否更新,都不能否定他作为一名优秀法律学者的身份和影响力。
反思社会环境: 这件事也值得我们社会反思:为什么一位传播法律知识、倡导理性思考的学者,其公开的平台使用行为会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和猜测?这是否反映了社会对于公共知识分子发声环境的某种焦虑或不安?我们应该如何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公共讨论空间,让理性与专业的声音能够更自由、更安全地传播?

总而言之,罗翔老师暂停更新微博是一个复杂事件,其背后既有个人因素,也可能与宏观的社会舆论环境有关。我们应以宽容和理解的心态去看待,同时也可借此机会反思我们所处的社会讨论生态,以及如何更好地支持那些为社会提供有价值信息和思想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把言论自由,理解为“支持管控言论”的自由。

把“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理解为组团泼脏水的护身符,理解为积极向塔举报希望引来天罚的自由。

我们中国群众,确实是太有创造力了。

当然,也没必要说他们捕风捉影“冤枉”了罗翔。就这票能把“谣言应该怎样定义”,“应该怎样区分对个人和公权力的不同标准”的言论当罪证的小粉红,确实不用编造臆测,随便一找就是如山铁证。

ps:每次看到这种自以为“温和“的,都想问问他是不是还觉被批判对象应该感激他的公正啊?

罗翔疫情期间所有涉及言论自由,谣言定义的话,都是最最基本的法学常识。

一个口口声声说感谢普法的,却以此为罪证,真的,还是别谢普法了吧,为你普法的人才该羞愧难当。

当然,或许在这些人心里,法不过是掌控权力的意志具现出来的成文规则,于是多知道点强奸该判几年这些机械知识,固然是好的。但若上升到法理层面,那可就大大不妥了。

毕竟,许可馨复读一下启蒙运动的原话,还能被当作罪证呢!

“颠倒过来就是法家而非法治”,真的很难懂么?


补下:

有人执着地反问:我难道就不能批评罗翔么?

能,当然能啊!谁说您不能啦!

只要一别举报祈求公权力降临,二别人身攻击编造虚假信息涉及侮辱诽谤,您想咋批评就咋批评啊。

对着罗翔疫情前复读先贤的言论可以一个个喷过去,xxx算个屁啊?要说懂还要数我们根正苗红的群众。

天底下民科这么多,阴谋论爱好者这么多(当然大部分阴谋论较真起来都侵犯了具体对象的名誉权了,可见还是民科们善良友爱),也没见谁贴一张训诫封口的是吧?

不过反过来,您还能管着我瞧不上您们的批评言论了?

user avatar

沾罗死定律在再次应验

冥灯再次石锤

user avatar

这件事有些人的比喻没问题。

“你家里办喜事,然后隔壁放哀乐。”

那么需要我们的思考的就是:

隔壁是否知道你家办喜事——你无法证明隔壁知道你家办喜事。

隔壁是否有放哀乐的习惯——隔壁还真他娘的有放哀乐的习惯。

所以,无非就是一群听不惯“哀乐”的人终于找到借口罢了。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user avatar

近日罗翔老师清空微博的消息成了人们奔走相告的谈资,却少有几个人说得上他退出微博的原因。至于罗翔老师自己,意思是这样的:网络上没有真实的朋友,不必眷恋。


其实我觉得罗翔老师退出微博这个举动实在是明智之举,如今爱国内卷之下,所有爱国者不明就里的人或事,都有可能成为他们风卷残云般的吞噬一空的下一个对象。





谁能想到呢,有一天罗翔老师竟然也会被打上公知的标签。但事实上,迟早会有这么一天。


理由太多了,随便说一点。比如罗翔老师讲流氓罪,结果他偏偏说出“我国1979年刑法有臭名昭著的三大口袋罪”,这话是他该说的吗?再比如你讲流氓罪就流氓罪吧,他还要“流氓罪最可怕的就是它的第四款,其他流氓行为,最高判死刑,短短4个月我们杀掉了两万四千人,这还是官方数据。”


是个实在人,可这不是找cei吗?


很多人喜欢罗翔老师,就是因为他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讲法律,司马迁之所以伟大,同样是因为他能站在人民的角度去评价历史。这实打实的数据却让另一些人痛恨,只不过拿他没办法。


饥饿的狗在窗明几净的地方乱窜,所为的不过是找一坨翔填饱肚子。狗永远是狗,但罗翔不是翔,可在狗的眼里,别说是罗翔了,就算桌子上一方砚台它们也能将其当成屎,美味的饱餐一顿。







一个是吃喝不愁功成名就的法学教授,一方是停不下围剿和批斗的残障人士,退圈是明智的选择,只会让那群想靠着罗翔吃下一碗饭的人突然发现:卧槽,碗底有个洞。


什么叫靠着罗翔老师吃下一碗饭?


有一群大V平常什么事都不干,要么转发和评价美国崩溃的消息,要么就分析分析美帝有多残暴,要么就找几个他们所谓的公知出来批斗……起初是有那么几个公知的,这些年也慢慢的销声匿迹了,没有公知继续拿来批斗,就等于没有衣食父母,没有衣食父母还怎么去北京买别墅,交房贷,升官发财?所以这群人那个急啊、那个愁啊……


搞文字狱他们在行,从“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里找到理由杀人满门也行,所以翻出罗翔是必然的,但你要真让他们跟罗翔去讲法律,呵呵,他们就是der~。


《三体》中有个叫叶哲泰的教授就是被这群人活活给打死的,《新青年》杂志思想风靡全国后陈独秀也差点被这群人逼死。“革命小将”要教育叶教授真正的物理学知识,一发现自己其实什么都不懂,就用皮带抽教授的头。“保守派”要批判陈独秀,自己的学术又低捞到不行,支持者还越来越少,便只能组织流氓发传单、贴大字报。前者要叶教授承认“相对论和爱因斯坦都是反动学术权威”,后者所求更只是旧学说翻身的机会。


你能想象到一位四五十岁的物理学教授被几个十四五岁的红卫兵绑在树桩上羞辱鞭打的场景吗?巧了不是,近期相对论又被某些教授推翻了,同时,另外一些教授被逼的退圈了。


刀出鞘,就要见血,不屠狗,便要杀人。从韩红到张文宏,再到罗翔,业务的范围是越来越广,放弃的人是越来越多。以前,养狗是为了看门,现在,养狗是为了咬人。


至于说为什么罗翔老师会被咬。你想想他是讲什么的,你再想想他批判的又是哪一个群体,一切就自然明了。

user avatar

@寒冰射手曹草草

思想自由是如此地昂贵,

昂贵到那些用不起它的人,会仇恨使用它的人。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寒冰射手曹草草 的回答真是让我震惊,可拉倒吧。

连我的回答都被很多人说是“阴阳怪气”,那你搁这直接污蔑、中伤所有法律人,又该怎么样呢?

就这样的回答,还能有几千赞。

我就想问法治有什么不好?追求法律的公平公正有什么不好?不搞法治搞什么治?!

“整个圈子都极力支持废除死刑”算不算谣言?

今天再看曹丰泽的回答已经被建议修改了。

谢谢知乎管理员的认真负责。

user avatar

去瞅瞅某站底下的新评论

X小将比微博恶毒多了好吧

我以为有啥大锤

翻来覆去就三四张截图...

最多证明人有时候嘴硬双标...

我看很多人嚷嚷着他也没干啥好事

哥们你干啥了?

他B站近千万粉丝,所有收益全捐,可能他一个月捐的钱比你活几十年都捐的多,这算不算好事?

他苦口婆心劝孩子们好好学习,希望大家努力变好,少年强则国强,这算不算好事儿?

公知要都像他这样,我做梦都能乐醒。

一个好人不能脑壳昏几次?就一点儿错误都不能犯?

我不洗,那几张截图,我看着也不喜欢,觉得他太主观,事后可能也嘴硬或者要面子没认错。

可不至于要成规模成队伍的要去抹黑攻击他吧?还有人嚷嚷着他该枪毙的。

求您了,多给社会做点贡献,少输出,好人心凉一个少一个,没几个人愿意当好人了。

---------------------

在B站对线半天,我都是上来先说,我觉得罗翔有错事儿,但罪不至此。但还是一群人上来就先说我“罗孝子”,说我造神,我说了句这么多人上来输出究竟是为了公平正义还是因为罗翔红了,就有人说我“肖战粉丝”

有说“罗翔做了那么多年的公知你眼瞎看不见?”

我还真就没看见,查了半天就这几件事儿,真找不到早些年罗翔干了啥天怒人怨的事儿。

我让发证据给我开开眼,就硬扯着我偏向公知不爱国。

有个哥们跟我回复了至少四五十条,我一直在边解释我的观点边问,但是他没有一条告诉我罗翔到底干了什么,全程说我眼瞎不爱国舔公知对我进行人身攻击。

我好好说话,他说我装“理中客”

我气得不行说你给地址我去现场给你讲道理。

他说我是小朋友几岁了还玩这一套。

我气得没辙了,私信他,客客气气的打了几千字解释我看到的和我理解的,并问他能不能让我看看他的证据实锤。

他整一句“别装逼了,网上装逼的人多了去了”

我败了。

罗翔有罪,我也有罪。

对不起,世界都是你们的。

-----------------

对了,还有个很奇怪的点儿,没啥恶意,就是说,为啥钟老就非得被所有人喜欢呢?

我个人非常崇敬钟老先生,还为了他跟人对过线(之前有人说他带名表,收取的专家费贵之类的)

罗翔这个事儿,也是由这个事件引发的。有些人非说是在阴阳怪气钟老,可能我脑子单纯二百五,看不出丁点儿恶意,平时也没有恶意揣摩人心理的习惯。

假设现在罗翔真的在阴阳怪气钟老,那么有一个问题,罗翔不可以不喜欢他吗?而有些网友们维护钟老的手段是什么呢?

把罗翔打成公知。

按这架势,鲁迅郭沫若梁实秋要是活在今天,三个人对骂,估摸着都得被打成公知。指不准那天出门就被对家粉丝砍死了。

你猜猜前段时间喷钟老的人放到现在还敢不敢对钟老指指点点?

你再猜猜今天开团罗翔说他侮辱钟老的有没有之前喷过钟老的?

就像B站和我对线那哥们,好家伙,点开主页一看,上一个点赞投币还是给罗翔的,一夜之间,就成了反罗翔主力军。

所以我觉得吧,造神和搞人的,有很多就是一批人...

现在钟老的名望高的我有点儿怕。

没别的意思,就是担心钟老年纪大了,经不起网友折腾,今天大家伙把他捧这么高,就要记得这份心,别到时候营销号一发,脑子一热,觉得自己受到了钟老的欺骗,哎呀我这么喜欢你崇拜你,你怎么能这样呢,你对得起我吗?然后就下场让人给交代。

希望保护好真正爱国付出者。

嘴上喊着爱国,喊着愿意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谁都会。而且到了那时候,上不上战场不是给你证明你爱不爱国的,而是给你一个保护你所在乎的一切的机会。

还不如好好工作提升GDP来的实在。

--------------------

我解释一下开头的两句话啊,的确是我不严谨。

我说“批小将很恶毒”和我说“微博水军很恶心”、“知乎无良营销号很烦人”是一个意思,只针对一小部分人,正常微博用户知乎用户看见这句些,是不会感觉被冒犯的。普通人也不会上升到整个平台的用户。

当然,批小将是黑称,我知道,但已经发酵这么久了,我也看很多人有了各种含义的用法,当时又是气急了,图个方便,就顺手打上去了。

还因为每个平台喷人都是有一定特色的,B站特色我不知道咋称呼,也没有再起一个黑称的能力,就用“批小将”代称了。

评论里有人说我应该删掉,我知道有点问题,但是我没删。我想让大家知道我最初是什么想法。而且我一删,好家伙,这个逼被喷删了也不道歉,马上就是一个大锤锤我身上。

我是 初中开始用B站的,现在大学都毕业一轮了。你要说我现在是不是B黑,也算,但属于爱之深黑之切那种。我也没有不讲道理的黑过B站。

早上起床一看,好家伙,有人说我造谣B站?让我给交待给解释自证清白???

对不起,别骂了,我错了,再也不敢了,我大会员还有一年多到期,能把钱退给我吗?

---------------------

9.17更新(前面没标日期是我不对,但是评论里面有12号的评论啊...不要再说去B站没看到啥了,风头都过了喷子又没钱拿早就歇了)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更理解罗翔了,没法儿解释啊,我是不是下一步还得晒晒我毕业证证明我上过学拿出我身份证证明我是个人?



我是不是要被举报了

---------------------

9.17

我最后再解释一次,我开头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当时处于气头上发的,事后评论区有人指出批小将用的不准确,我也表达了我的意思

之所以没修改也没删除,是因为那就是我最开始的想法,没必要删。有问题指出来我解释,免得这篇回答和评论区对不上意思造成误导。

但是有的人就喜欢飞起接锅,正常人哪有几个直接上升到整个平台的?我说批小将就是指一小部分人,你非要把全部人都打成批小将,说我这内涵全B站用户。

合着我没事儿还骂我自己呢?

你看见套就往里钻也不管是不是你的还非要把人全扯下水?

以及你叭叭叭评论了十几条,有一小半我都不知道你在说啥,麻烦把逻辑讲清了别给人制造阅读障碍成吗?别自己琢磨一堆东西出来跟自己斗智斗勇行吗?

以及

我没看懂你在说什么,但是

什么叫我故意不把证据放上来???

大哥你以为大家都不用上班上课的吗?成天就盯着手机自证清白呗?

最后,我凭啥给你费老鼻子劲儿去几万条评论里找我当天发言时那个环境?然后还得一个个截图下来再把他们名字打个码再发上来给你看?你嘴一张我就得搞半天?我这篇回答是给我赚钱了还是咋?我费那冤枉劲儿干啥?

你跟人对线还里里外外截个图留纪念?

咋的那是案发现场啊?

---------------------

9.18

罗翔收入那个事儿,我的确忽略了他作为考研名师的这份收入,但我的本意是想指出每个月几万块钱对他应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做好事是值得被夸赞的。我一提这事儿,有人就说“罗翔拿点儿小钱做姿态瞧把你感动的。”

我很迷惑就是,你们可以用他做的错事儿的去全盘否定他,别人就不可以用他做的好事儿去为他说两句话吗?这不都是一个行为吗?

我评论里也说了:

所以罗翔不是圣人,我们也不是他的教徒”

他有好的作为好的思想,我就去学习去努力。

他脑壳犯浑说憨批话,我就引以为戒让自己不去犯同样的错误。

我敢保证,九年义务教育,肯定是教了这一观点的。

------半个分割线

那个呷哺呷哺的某位用户,你是真的锲而不舍每天都说我心虚喊我出来谢罪。

(以下B站评论截图都是9月17日晚六点一刻左右截的图,当时嫌麻烦,PC端直接点最新评论,跳到50页,看日期是12号,就一直翻到70页,截止9月18日晚六点四十分,B站罗翔教师节视频下评论共有448页)

我已经说了我是喷子我是黑子我错了还是不行。

首先先回复你为什么我有时间打字怼你没时间给你截图证清白啊。

好了,回到正题。

评论区不是没有人问我要过细节啥的,我私信也给了(这个不需要我证明了吧),为嘛懒得理你,自己心里有点AC数。

1.

B站是有删除机制的,所有平台都有好吧,我12号还回复了几个人的评论,第二天从手机端消息点进去都显示已删除


我个人担保这两张截图不是同一个评论。

而你是9.17号凌晨去给我截图捶我说我造谣

黄花菜都没了你截啥啊?





怕你抓不住重点我给你抓

“罗翔的事儿说啥删啥”

“不好好说话的都举报了”

“反对罗圣的都被删光了”

“我的评论都被删了”

以上证明12号当天就有大量恶评被删除

何况是你过了四五天再去找?

2.

上面两张还有说评论区阴阳怪气两极分化的,怕你不信觉得是我小号,多给你找几张







这个好抓重点吧?光看吃瓜评论都知道当时评论区什么样吧?

3.

我还找了几张没被删的阴阳怪气的


当时评论区一堆这个,更恶毒的大把。

来来来,求你锤死我

你就算找不到你认为的恶毒评论,光看上面这些也应该推测的出当时评论区是个啥样儿吧?

真就连这种评论都看不到呗?

我只在二十页评论里找了十几条有代表性的

光是“批小将”我就看见了七八回,这可是B站用户自己都能互相称呼的啊,别硬开我。

以及我查了查批小将的含义

我寻思着和我的理解差不多啊

你再瞅瞅你说的

我寻思着也没侮辱谁啊?还统称B站用户,求您了自己接锅就接锅别再拉无辜路人下水了。

而且批小将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应该是B站吧

你看看,我只是说B站有一部分批小将不理智,B站评论里五级号六级号直接称B站为“粪坑”

我都看不下去了啊,你瞅瞅,这是赤果果的背叛啊!

我教你怎么守护最好的呷哺呷哺嗷

你去B站找除了up主的五级号六级号,除开一些疯狂刷等级的,这些应该都是慢慢把等级磨上去的老用户,他们八成看不惯现在的呷哺呷哺,这些都是“叛徒”,把他们搞走,呷哺呷哺就是你们的了哦。

(上面那句话我瞎说的,“八成”是我乱讲的,我提前声明了嗷别再说我造谣了嗷)

干杯

--------------

9.19早上还看见点别的

啊这

人家手机上不能装两个APP了吗?

人家用微博就不能守护呷哺呷哺了吗?

咋还玩上开除站籍这一套了呢?

好人都是B站的,坏人全是外边来的是吧。

太惨了太惨了,一堆四级号五级号六级号指不准比你还早使用B站,到现在被你踢出去不让干杯了。

你但凡用B站超过五年,你对比一下以前弹幕素质评论氛围整个站的环境,你就没眼看现在的是啥样。

你要是这两年注册的B站那当我没说。

举个栗子:

以前大家都喜欢泼水玩儿,有些喜欢加点料,泼苹果味儿的水或者柠檬味儿的水,那时候就算你被泼到不喜欢的口味儿了,也不会觉得怎么样,开心嘛。

然后有一天有人给里面加了shi.

你说恶不恶心?

然后过了一阵儿到处都在泼shi了

你一进来大家都在泼 shi,那你当然觉得没什么问题啊。

问题是我们以前玩儿的是苹果柠檬草莓味儿的汽水儿啊,这谁受得了?这说一句恶心有毛病?

什么氛围还用我说?你拿 shi去跟粪坑比肯定是屎好得多啊,你要跟苹果柠檬草莓味儿的水能比?

都说了已经让给你们了,爱泼啥泼啥,咋还非咬着我不放呢?

------

我的天啊每次一打开知乎就是某位B站守护说我不要脸造谣让我删答

所以我说某站用户恶心人的能力绝对是一绝,七百条评论你是最能折腾的。面上没说啥脏话,死缠烂打起来比谁都恶心。不理你你说我怂,解释你不听,道歉你不认非要删答才行。给了证据又说我自己扣了几条评论黑全站说我脸皮厚。

你觉得氛围好你就回去玩你的,你跑别的平台撒什么欢?

饭圈说的一粉顶十黑我也是见识到了。

就不删,气死你,略略略略略略

----

9.19晚22.16

啊又来了。

我就开头提了嘴B站,这绝对是我近两个月干的最后悔的事儿。

你有你眼中的B站别人有别人眼中的B站,都是个人的主观看法。别人不喜欢不行吗?只要说不好就是造谣?就是异端?就得听你的把东西都删了?

何况我没向B站开炮啊...都是你自个理解出来的然后直接让我出来道歉并删掉。然后不断的捶我不断的捶我不断的捶我不断的.....反反复复还都是那几句....整点新鲜的成吗?

这做法我只在历史书上看见过嗷。













对了,喷我就喷我,别在评论区抓人输出。

------------------

9.20

来个哥们帮我解释一下他到底想说啥

几句话翻来覆去的扯,还没扯明白什么意思。


前面两句话解释那么多次,就一次都不听

第一次回复他就说了没有上升到整个B站的意思,当天评论区的确不堪入目。不行,你就是在说B站比不上微博,你就是在攻击B站所有用户。你在造谣你得删评你得谢罪。

你扯什么B站微博那段,恕我文化水平不过关,实在是看不懂你在说啥。

把一段话硬扩大无数倍然后自说自话然后就开始铲除异端。

越到最后越离谱,连回答没规定时间都扯出来了,建议全知乎推广嗷,以后答题提到任何事儿都精确到秒,并且留证据。免得有造谣嫌疑嗷。

没屏蔽你拉黑你就是让大家看看,所谓打着爱的名义在外执行正义的选手都是个什么样儿。

果不其然,现在直接开始在评论区找人输出了。

别人认同我里面某段话的观点,就上升到全篇说别人助长歪风邪气。别人给我点个赞,就说别人是我的支持者三观不正(好家伙我都没想到原来知乎还有传教功能呢)

拜托,这篇文章的重点根本不是前两句话,普通人,都是直接忽略的,正经人谁闲着没事儿黑B站啊,是批小将年龄不够低还是时间不够多?谁敢惹他们啊。

话说回来,批小将的原生旨意好像是xx护站,严格来说我以前还没见过,这次长见识了。

睿总不把你给请B站去真是全世界的损失

----------

9.20

应该不会再更了,也别去找那个小哥输出,冷静下来都没啥毛病。

就此揭过吧。

大家伙换季天冷记得加件衣裳哈。

user avatar

看到曹丰泽这条宣扬律师大部分该枪毙回答,我就明白了——

看到曹丰泽这条宣扬律师大部分该枪毙回答,我就明白了——

预☆言☆大☆成☆功

也许并非曹丰泽他们对律师群体有多大的仇恨,毕竟他们最近一个劲蹭的入棺首领山高县据说也是是个律师嘛(虽然就山高县「把吃过蝙蝠的人按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这个论调而言,他这律师有多少水分得另说,详见《还真有人管山高县这样的节奏大师叫「律师」啊?》)

也许并非曹丰泽仇恨律师,更合理的解释是——法治是一切威权主义者的敌人。

依法治国——而非以法治国——是所有威权主义者的敌人。

只要反对口袋罪,崇尚法治精神,推崇用法律把公权力关进笼子里,你就是他们的敌人,你就会他们盯着,直到他们觉得那句话可以用来搞死你。

所以,说寻衅滋事是刑法之耻的罗翔被他们找罪名口诛笔伐被迫停更。

而鼓吹法外施刑的山高县成了他们的圣人。

user avatar

你们得考虑到罗翔老师是什么行业的。对这个行业,这个圈子而言,没有公开去发表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厌恶与憎恨,没有公开鼓吹解体,只是旁敲侧击说几句风凉话,这已经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爱国者了。

要啥自行车啊。

罗老师在这个行业里真的已经够良心了。

user avatar

知识分子和网红,两个身份能不能兼具?

长期来说,不可能。

因为知识分子要传递的是对世界的客观认知(而非主观,所以知识分子不包括释迦牟尼和高晓松),而网红要传递的是梗和人设。前者不能保证一个人长期有广泛的受众且可以因此获得名利,而这恰恰是后者的追求。

用前者的外衣追求后者的内在,会很纠结。天下熙熙攘攘,时间久了自己会忘了自己到底是哪个身份。

更麻烦的是希望两个身份的好处都能沾上,而背负两个身份的成本却都想甩开。

欲戴皇冠,必受其重。

user avatar

现在来看,罗翔在微博呆不下去真不能怪网友,他还会在更多的平台呆不下去的……

反正我是在他戏谑地说出“强奸妇女还没有买卖大熊猫判的重”的时候就对他心生怀疑,在他批判我国司法实践没有普遍承认婚内强奸的时候,就已经看穿他利女的本质……我很诧异,为什么那么多男性到今天才发现这一点?大家为什么会对这样一个支持女权又反同的基督徒,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呢?

user avatar

有生之年看见了一群法盲对一个刑法专家有罪推定,要求其自证清白。

然后刑法专家还输了。

user avatar

答案看图说话,原因也如图所示:




user avatar

挺正常,这应该是最合适的处置方式。

2.1%那个抹黑式谣言,二月份时候我感觉并不火,微博上感觉转发的也不多。但罗老师发了。

(评论里有人居然说,2.1%怎么是抹黑呢?真实死亡率可是比2.1%高,罗翔转发的2.1%怎么会是抹黑呢?对于这位仁兄的脑回路我表示无语,只能费劲去找到这张截图发出来了。于9.16中午)

(经过几个回合交流,发现他不是不懂,是故意的。既然这样,就没啥好交流的了。9.16晚)


第一次看见,是在母校的跑团群里,一位德高望重的统计学专业师兄发的。当时这张图是这样的

罗翔转发的时候,比我在群里看到师兄转发的,多了一天。应该是谣言自更新了。

这张图右下角有个水印,可以去搜一下微博用户“一口一个小孩-”,他的微博上依然留着这张图,下面的评论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因为2011年所谓死亡不超过36人的谣言在前,所以看到这个神奇的2.1%后,我干了这么几件事。

1.算了一下那张图里的除法,哪怕四舍五入,也不是齐整整的2.1%

2.按照这张图里的数据,查了各级卫健委网站的每日公布数据,完全对不上

3.于是在群里提醒那位师兄,这个数据有问题。

下面是我当时查数据后简单做的图。

因为师兄转发的图片里有一句评论是“病毒是个强迫症”,所以我在制图时候用了这个词形容。

师兄在群里的回复,没有说这些数据是不是真的,还是在用统计专业的视角,说可能的隐瞒如何如何,进一步批判我们的隐瞒数据。末了,隐晦地说,这些数据就算有问题,隐瞒也是存在的。因为他是统计学专业,懂统计,统计是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的云云。

我自讨没趣,匿了。

罗老师同理。

他只会把2.1%删去,啥也不说。一些信息不实的转发和评论,例如李医生妻子啊啥的,也是删去即不解释。

当然,微博账号,个人自由,我可以悄悄删掉自己转过的谣言,也可以发个道歉,说自己没细看就发,误导了各位粉丝,抱歉。

但这就是个态度。

你是个小账号,没人管你。

你是个火的账号,自然有人关注你。

哪怕你真是发了一个瓜田李下的纯读书笔记,照你以前在此类问题上的一贯作风,只会让非拥护者们往那个方向怀疑。

而你又不愿意认怂。

认怂,是不可能的。

道歉,也不可能,更何况这件读书笔记事件可能本身自己就没错。

继续玩微博,又不一定有啥好处,还有人天天喷自己。而且这么急公好义(这词想起了急公好义屡转谣言的袁律师),万一哪天又发错了东西给自己招黑呢?

所以,卸了app,不玩微博了,最正确。自己恰饭的平台不在微博,留下的形象是被网暴。百利无一害。

另外,读书笔记事件不想评价动机。

但是2.1%事件,我认为罗老师不至于真的数学不好。罗老师在转那条微博的时候也不会真的一个一个算一遍。

因为他内心相信,隐瞒死亡人数是存在的。

所以对于这样一条让人出离愤怒的消息,就会二话不说转发。

看看吧,我们这个国家,多么的神奇,死亡率只会是2.1%,丑恶的某势力,你们在愚弄民众!

我们也相信,因为数据统计的原因,发布的数据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

但是说白了,官方再蠢,也不会弱智到这样去捏造数字。

好事者捏造的这组数字,和官方发布的完全对不上。

还记得侯德建说的话吗?

罗老师也是一样,想用谎言去攻击另一个自己认为是谎言的东西,那一定只会给自己带来道义上的损失。

罗老师搞法律的,还是刑法,也一定知道,为什么非法取得的证据不能在法庭上被采纳。

更何况一眼假的证据了。

信誉崩塌后,你的瓜田李下行为,真的只会继续招黑。与政府面临的的塔西佗陷阱类似。


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

看见有人晒这张图,说的是公权力的问题。

罗老师说的一点也没错。

罗老师传谣不更正,是他的权利。

其他人对他的这一行为进行指责,对他行为处事的某些方面进行批评,也是其他人的权利。

只要没有侵犯罗老师的其他权利,那都是合理合法的。

批评也许难听,但那也是权利。

罗老师还说过,对于官方,没有超出合理怀疑的证据就不得辟谣,对于民众,只要有合理怀疑证据就可以发声而不属于谣言。

这个“对于”,在这两句话里意思是矛盾的。

对于官方,指的是从辟谣角度来说,意思是官方不得随意辟谣。

对于民众,则是从造谣传谣角度来说,意思是民众随意造谣传谣不应当受指责。

其实这句话用于的是公私权利对抗的环境,用于私权利之间撕逼,引这句话没啥用。

那么回到罗翔老师这次被指责,指责罗翔老师阴阳怪气的人,是民众还是官方呢?

当然是民众。

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分割线

再补充一点想法

有人说罗翔是对钟南山阴阳怪气

这句话可真是有点不对了

假设,罗真的是在阴阳怪气,那他阴阳怪气的是谁呢?

下年只是一点揣测,不代表任何实锤。

罗老师信任的媒体曾经喷李兰娟,罗老师转发支持。所以,罗老师肯定是不对付李兰娟的。

但是这次授勋没有李兰娟。

那是啥意思?

这四个人里,谁有争议?

最典型的就是张伯礼院士了。

张院士在给学生讲课时拿方方当反面例子

方方也反击,要等着毫无功业的张伯礼院士道歉。

罗老师对方方是啥看法,我不晓得。因为罗老师在方方事件上貌似没有发表过言论,可能是这个话题容易引起反噬吧。支持方方或批评方方都太容易站队了。

那么罗老师内心是什么样的呢?我估计,从罗老师对一贯作风来说,他不一定支持方方,但还是反对批评方方的。

所以可能也是不鸟张伯礼院士的。

所以,如果罗翔老师对授勋的四个人有什么看法,我以个人心思揣测一下,可能是对张伯礼。

但是,我还是要指出。

罗翔老师如果真的阴阳怪气,其目标可能并不是某个人,而是授勋表彰这一行为。

他有可能认为授勋表彰这件事就不对,他可能觉得不爽。

至于为什么,这是老生常谈了。

user avatar

即使他往日在微博上一派公知口吻,甚至疫情期间还不忘造谣、对中美双标

(造谣李文亮妻子感染新冠,死亡率数据接近所以是造假;疫情期间造中国的谣是“合理发声不属于谣言”,造美国的谣是“应受处罚,希望有关部门处理”)

即使他平时有热点就蹭(非贬义)发微博发视频评论一番

即使颁奖会提前几天就预热。10点颁奖,罗老师10点17发微博,并精心编辑3次


但是只要罗老师说这是巧合,微博是他的读书笔记

那就是巧合,就是读书笔记


不许质疑,否则

你们是网络暴民,乌合之众,嘲笑战士的苍蝇,wg余孽,小粉红

在搞批斗,有罪推定,文字狱,因言获罪,捕风捉影

再嫁接几个苏联笑话,批判一番

皆大欢喜

-------------------分割线--------------------------------------------

更新:

我对你们的罗老师可没偏见,几个月前还帮他说话呢

-你陷害罗老师了!

-怎么陷害的?

-你把他发的微博复述了一遍

ps:要证据的自己去找,这个问题的不少回答里就有,而且比我说的全多了

user avatar

前段时间那个高空坠物全楼补偿的事儿,一群法律壬说那栋楼的人必须自证清白。

现在是像素级复刻时间,请法律壬不要说一套做一套。

user avatar

直接对他人进行动机揣测,甚至强加动机,然后要求对方自证清白,6666学到了。

user avatar

罗翔老师希望有一个可以随意发表个人观点而不会被别人喷的网络环境。

那些喷他的人也想要。

罗翔老师想要一个可以随便说话但是别人不能随便说他的网络环境。

那些说他的人也想要。

罗翔老师,你求仁得仁,就别委屈巴巴的了。

user avatar

有原则的年轻人真的苦,外国明星不能乱搞,搞着搞着就突然乳滑,很容易get offended;网络普法大v不能转发,转着转着就突然老阴阳人;当然科普大v也不能随便转,不然突然对中医态度可疑,立场决定真实性,自己还得质疑以前学到的知识被西方话语体系污染了。

还是自己抱团安全啊,抱团搞点五讲四美永不恋爱的内娱鲜肉吧!——这件事能清楚地看出我们不开逻辑课的好处:热爱诉诸权威又喜欢质疑动机的小将们,才是我们征服星辰大海的主力军!

但是!我真正想说的是:就算罗翔真的在这件事上故意开嘲讽了,又如何?凭什么每个个体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都必须和主流一样,和政府一样,和大多数一样?——智人若真是这么从众、趋同、懦弱的物种,我们至今还生活在树上呢。

土逼or not 土逼——这永远是个最大的问题。


当然很多年轻人可能只是读书少,不宜草率地归类为土逼,那么就贴一段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的序言部分:

年轻时读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有场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工业巨头安德谢夫老爷子见到了多年不见的儿子斯泰芬,问他对做什么有兴趣。这个年轻人在科学、文艺、法律等一切方面一无所长,但他说自己有一项长处:会明辨是非。老爷子把自己的儿子暴损了一通,说这件事难倒了一切科学家、政治家、哲学家,怎么你什么都不会,就会一个明辨是非?我看到这段文章时只有二十来岁,登时痛下决心,说这辈子我干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做一个一无所能,就能明辨是非的人。因为这个原故,我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的一员。我年轻时所见的人,只掌握了一些粗浅(且不说是荒谬)的原则,就以为无所不知,对世界妄加判断,结果整个世界都深受其害。直到我年登不惑,才明白萧翁的见解原有偏颇之处;但这是后话——无论如何,萧翁的这些议论,对那些浅薄之辈、狂妄之辈,总是一种解毒剂。

最后,希望小将们能够明白一个道理,“明辨是非”只需要有屁股,若想真正认识这个世界还需要有脑子。

user avatar

做了网红追求流量就要默认流量圈的规矩。

输出知识偶尔输出观点的教授那么多,也没见网友逮着谁扒,他自己选择恰流量饭输出观点为主,当然要承担网友对流量的显微镜审查。

哪里有好赚的钱。

user avatar

这条微博也删掉了

user avatar

美国那种地方,你但凡有一点政治影响力,你都要谨言慎行。

因为你有影响力,你一定会被挖黑料

挖黑料就是美国的社会规则

你喜欢美国,你就应该接受挖黑料这个社会规则

别磨磨唧唧嘟囔什么凭什么挖我黑料嘛人家难受死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罗翔老师暂时停止更新微博一事,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他本人的情况、公众的反应以及背后可能反映的社会现象。一、 事件本身:罗翔老师暂停更新最直接的信息是,罗翔老师在微博上发布了一条简短的通知,表示将暂时停止更新微博。这个通知本身并没有透露具体的原.............
  • 回答
    罗翔老师这句“爱具体的人,而非爱抽象的人”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观点。它触及了人性、道德、伦理以及我们如何与他人建立真实连接的核心问题。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将其拆解开来,并从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一、 什么是“抽象的人”?“抽象的人”指的是一种脱离了具体生活、情感、经历和个体独特性的符号化.............
  • 回答
    罗翔老师近年来的确受到了极高的关注度和赞誉,这既有他自身努力和才华的因素,也反映了当前社会的一些文化现象。要理解“罗翔被捧得越来越高”这一现象,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同时也要探讨这是否会招致非议。一、 罗翔被“捧得越来越高”的原因分析:1. 深厚的专业功底与渊博的学识: 法律专业.............
  • 回答
    罗翔老师在B站被“鬼畜”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看待,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文化现象,反映了网络文化、粉丝文化以及公众人物与传播平台之间复杂的关系。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罗翔老师是谁?首先,理解为什么罗翔老师会被“鬼畜”,需要先了解他的基本情况。 背景与职业: 罗翔是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著名刑法学家,.............
  • 回答
    罗翔老师在微博上发布“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之后,引发了网友们大量的解读和评论,其中不乏一些带有讽刺和暗讽意味的言论,称其为“阴阳人”。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罗翔老师的公众形象与过往言论 法学教授,以“三观正”著称: 罗翔老师作为一名知名的法学教授,以其深厚的法学功底、清晰的.............
  • 回答
    罗翔老师被“黑”的现象,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社会文化现象。要理解它,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罗翔老师其人及其走红原因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罗翔老师是谁,以及他为何能在中国这样一个网络环境下获得如此巨大的关注和影响力。 法律专业背景与教学能力: 罗翔老师是刑法学领域的知名学者,曾任中国.............
  • 回答
    罗翔老师关于虐待动物的视频,在我看来,触及了一个非常深刻且复杂的人类道德和法律边界的问题。他并不是简单地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谴责,而是从法学的角度,抽丝剥茧地去剖析这个问题,这才是最引人深思的地方。首先,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罗翔老师对“保护动物”这个概念的解析。他并没有回避“动物有没有权利”这个问题,而是通.............
  • 回答
    最近,在关于“谣言”的讨论中,罗翔老师的一些言论引发了不少争议,特别是有人认为他在这方面存在“双标”现象。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得把事情掰开揉碎了说,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首先,我们要明白罗翔老师的身份。他是一位知名的法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个在社交媒体上拥有巨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他经常通过视频、直播等方式.............
  • 回答
    罗翔老师被“喷”,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折射出当下网络舆论的一些特点。要说原因,那可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感受也不同。首先,最直观的原因可能就是他的一些“言论”。罗翔老师毕竟是法学教授,在讲授法律时,常常会引用一些案例,或者对一些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
  • 回答
    罗翔老师与沃尔沃的“品牌挚友”身份,确实是一个颇值得玩味的话题。从表面上看,一个以法学普及和刑法学理论为事业的学者,与一个以安全、健康、环保著称的瑞典汽车品牌,似乎没有那么直接的关联。但仔细想想,这种合作并非偶然,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深思熟虑的“人设”与“品牌调性”的契合。首先,我们得理解罗翔老师的个人.............
  • 回答
    罗翔老师在B站转发“晓组织的裁缝”的视频时,其评论“沉默的六亿人”确实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我们得结合当时的网络语境和罗翔老师一贯的风格来分析。首先,我们得回到“晓组织的裁缝”这个UP主本身。这位UP主以其深刻的社会洞察、辛辣的讽刺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在B站积累了大量粉丝。他的视频.............
  • 回答
    罗翔老师在B站热度节节攀高,这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现象,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反映了当代社会在信息传播、知识获取、个人价值实现以及对权威、公平和正义的普遍追求等方面的深刻变化。要详细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罗翔老师个人特质的强大吸引力: 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独特的讲课风格:.............
  • 回答
    重庆发生的这起案件,实在是一件颇具讽刺意味的事件。窃贼在被抓捕时,手中捧着罗翔老师的刑法学讲义,这场景确实让人忍俊不禁之余,又不得不思考其背后隐藏的种种复杂心理。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犯罪分子学习法律知识,尤其是在被抓捕的当下,其心理动机绝非我们想象中的“改过自新”那么简单。这其中可能交织着多种复杂的.............
  • 回答
    曾翔评价田英章书法“低级”,这在书法圈里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事件。两位都是当下颇有影响力的书法家,一个以其充满个性的“野逸”风格著称,另一个则以规范、严谨的楷书和对传统传承的坚守而赢得万千拥趸。这样的评价,绝非空穴来风,背后也折射出当前书法界一种比较普遍的论争焦点。要理解曾翔的评价,我们得先弄清楚.............
  • 回答
    高云翔性侵被捕事件,无疑是当时轰动一时的大新闻,对于许多关注娱乐圈的网友来说,这无疑是一记重磅炸弹。这事儿可不是小事,它涉及到一个公众人物的个人品德,法律责任,更牵扯到女性权益的方方面面。要说这事儿,咱们得从头说起,掰开了揉碎了,才能看明白。事情的起因和经过:最早爆出这件事儿是在2018年3月,当时.............
  • 回答
    高云翔性侵案的宣判结果,无疑是近期娱乐圈乃至法律界都备受关注的一件大事。当控辩双方围绕证据和证词你来我往,经过漫长而复杂的审理过程后,最终以高云翔和王晶所有罪名不成立收场,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也引发了大量的讨论和思考。首先,从法律程序本身来看,这次宣判的依据是澳大利亚的法律体系。在刑事案件中,特别是.............
  • 回答
    徐翔妻子在七夕节闹离婚,这事儿放在任何一个普通家庭身上,都会引起不小的波澜。但要说到徐翔,那背景就完全不同了。他不是个普通的丈夫,而是曾经名噪一时的“私募一哥”。所以,当他妻子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提出离婚,这背后牵扯的,就不仅仅是夫妻感情那么简单了,更像是投射了整个中国资本市场动荡、财富与情感的交织.............
  • 回答
    高以翔的意外离世,对很多人来说,不仅仅是一个艺人的陨落,更像是一个鲜活生命的突然熄灭,留下了巨大的惋惜和久久不散的悲痛。我还清晰地记得得知这个消息时的那种震惊。那是在一个普通的周末,一早醒来,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消息,一开始甚至不敢相信,以为是假新闻,毕竟他那样一个阳光、健康、充满活力的形象,怎么可.............
  • 回答
    徐峥为高以翔发声,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因为这不仅仅是徐峥个人的情感表达,也触及了娱乐圈的职业健康、艺人权益、节目制作规范等诸多深层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看待徐峥的这次发声:一、 事件背景:高以翔的意外离世首先要理解徐峥发声的背景是高以翔在录制浙江卫视综艺节目《追我吧》时因.............
  • 回答
    如何看待邹市明输给木村翔? 详细解读邹市明输给木村翔,无疑是中国职业拳击史上一个极具话题性和争议性的事件。这场比赛的结果不仅仅是个人输赢,更在很大程度上触及了中国拳击的现状、明星运动员的生命周期以及拳击这项运动本身的复杂性。要全面看待这场比赛,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赛前背景与期望值1. 邹市明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