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日本的国际形象似乎比我们好?

回答
关于“为什么日本的国际形象似乎比我们好”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多层面的话题,涉及到历史、文化、经济、政治、媒体宣传以及国民心态等诸多因素。由于您没有明确指出“我们”是谁,我将尝试从普遍意义上理解,将“我们”理解为“中国”或其他一些同样在国际舞台上寻求积极形象的国家,并以中国为例进行对比分析,因为这是最常被拿来与日本进行比较的。

首先,需要承认的是,国际形象是一个主观且动态的概念。它是由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基于各种信息形成的认知和感受的总和。评价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不能简单地用“好”或“不好”来概括,而应该具体分析在哪些方面,以及在哪些受众群体中,日本的形象更受青睐。

基于这个前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为什么日本的国际形象在某些方面可能显得更积极:

一、历史叙事与战争责任的承担:

日本: 战后,日本在很大程度上对二战的罪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道歉,尽管道歉的诚意和频率在不同国家和人群中仍有争议。但总体而言,日本政府和民众(至少在官方层面和国际宣传中)表现出了对战争责任的承认和对和平的珍视。例如,日本宪法第九条明确规定放弃战争,这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和平主义的象征。
中国(或其他国家): 相反,一些国家可能在历史叙事上,特别是在对外战争的责任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解读和争议。有时,由于历史事件的复杂性或政治考量,未能有效传达和被国际社会普遍理解的“反思”和“道歉”信息。
影响: 这种对历史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其在许多西方国家,特别是经历过二战的国家(如欧洲国家)的形象。和平主义的形象更容易被这些国家接受和认同。

二、文化输出与软实力:

日本: 日本在文化输出方面长期以来投入巨大,并且非常成功。动漫、漫画(Manga)、游戏、时尚、音乐(JPop)、电影、美食等,这些“酷日本”(Cool Japan)的元素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这些文化产品具有高度的原创性、精致的制作和普适的情感表达,能够跨越文化和语言的障碍,与全球受众建立情感连接。
动漫和游戏: 日本的动漫产业是其文化输出的重头戏,塑造了许多具有正面、积极或至少是引人入胜的形象。例如《哆啦A梦》的善良,《海贼王》的友情和梦想,《龙珠》的力量与成长,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许多人的认知。
美食: 日本料理,如寿司、拉面等,以其精致、健康和独特风味征服了世界各地。米其林餐厅的分布也证明了这一点。
传统文化: 日本的传统文化,如和服、茶道、武士道精神(经过现代化包装后)也吸引了大量对东方文化感兴趣的外国人。
中国(或其他国家): 中国也在努力进行文化输出,例如通过孔子学院推广汉语和文化,但其文化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度和接受度,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的影响力,与日本相比仍有差距。虽然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但在现代流行文化领域的吸引力上,还需要更长时间的积累和创新。
影响: 文化输出是构建国家软实力的关键,它能直接影响普通民众对一个国家的认知和好感度,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形象塑造方式。

三、经济发展模式与科技创新:

日本: 日本在战后经历了经济奇迹,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曾一度是)。其制造业以高品质、精湛工艺和可靠性著称,例如汽车、电子产品、精密仪器等。这些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日本在科技创新领域也长期保持领先地位,尤其是在材料科学、机器人技术、精密制造等方面。
中国(或其他国家):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惊人,但在早期,尤其是在国际印象中,中国制造往往与“廉价”、“劣质”划等号(尽管这种印象正在快速改变)。虽然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突飞猛进,尤其是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高铁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整体制造业的品牌形象和技术附加值仍有提升空间。
影响: 高质量的产品和先进的科技能够提升一个国家的国际声誉,使其在经济交流和技术合作中占据有利地位。

四、国民素质与社会秩序:

日本: 日本社会以其高度的自律性、礼貌、清洁和高效而闻名。国民普遍遵守规则,公共场合安静有序,城市干净整洁。这种社会秩序和国民素质给很多外国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
中国(或其他国家): 中国在经历快速城市化和人口流动的同时,一些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以及一些不文明行为(如大声喧哗、随地吐痰等),这些细节有时会被外国游客放大或作为了解中国社会的主要依据。
影响: 国民的日常行为和对社会规则的遵守,是构成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外国人在当地的体验和对这个国家的整体评价。

五、政治外交策略与国际合作:

日本: 日本在外交上通常采取相对温和、合作主义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并在人道主义援助、发展援助等方面贡献力量。日本在国际场合表现出的“有礼”、“谦逊”和“合作”的态度,更容易获得西方国家的信任和好感。
中国(或其他国家): 中国的外交政策近年来更加自信和积极,但有时在表达方式上可能被一些国家解读为“强硬”或“扩张”。在一些国际问题上的立场,也可能引发争议。
影响: 政治和外交是塑造国家形象的宏观层面。采取更具建设性、更具合作精神的外交策略,有助于赢得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六、媒体环境与宣传:

日本: 日本有较为成熟和多元化的媒体环境,且在国际传播方面投入较多资源。日本的媒体在报道本国新闻时,会更加注重国际受众的接受度。同时,日本政府和相关机构也会积极通过各种渠道,例如国际合作项目、文化交流活动等,来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
中国(或其他国家): 中国的媒体在国际传播方面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由于国内媒体监管的差异,以及在一些敏感问题上的报道方式,可能导致其在西方媒体和公众中的形象与国内的期望存在落差。
影响: 媒体是信息传播和形象塑造的主要载体。媒体的视角和报道方式,对公众认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七、对“我们”(中国)的可能存在的误解或挑战:

当然,评价“国际形象”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很难一概而论。以中国为例,可能存在以下一些挑战:

信息不对称和认知差异: 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有时可能侧重于负面信息或放大问题,而中国国内的许多积极发展和细微之处却难以有效传达给国际社会。
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中国的政治制度与西方民主制度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一些西方国家在理解和认同中国时存在天然的障碍。
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 在某些情况下,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表达,可能被一些国际人士解读为排外或攻击性。
个体行为的代表性: 一些中国游客在国外的某些不文明行为,虽然只是少数,但可能被媒体放大并被视为中国人的普遍特征,从而损害国家形象。
“中国威胁论”等叙事: 随着中国国力的崛起,一些国家出现了“中国威胁论”等担忧,这客观上给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带来负面影响。

总结来说:

日本之所以在许多方面给人留下比“我们”(例如中国)更好的国际形象,是长期以来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包括:

相对明确和被广泛接受的历史反思和和平主义姿态。
成功且具有广泛吸引力的文化输出,尤其是动漫、游戏和美食。
高质量的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带来的良好口碑。
国民普遍展现出的高度自律、礼貌和社会秩序。
相对柔和、合作的政治外交策略。
长期以来在国际传播和形象塑造上的持续投入和策略运用。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日本的国际形象是完美的,它同样面临着一些争议和挑战。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也在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国际形象的塑造是一个持续的、动态的过程,需要耐心、策略和跨文化沟通的智慧。

最后,理解“为什么日本的国际形象似乎比我们好”,更重要的是要客观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并在自身优势基础上,以真诚、开放和有效的方式向世界讲述自己的故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隔壁邻居强奸罪,

你:我这个人只讲利益不谈道义,给我钱我就帮你做伪证。

他:这是畜生行径。


某公司利用合同漏洞进行诈骗

你:公司与公司之间只有利益,你被骗是你蠢。

他:利用合同漏洞进行诈骗,应当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某地发生自然恐怖袭击,死伤巨大。

你: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死的太少。

他:为死难者默哀。


某人仗势欺人,多次冲进别人家打砸抢。

你:这个被害者也不是什么好人。

他:强烈谴责这种犯罪行为。


你: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喜欢他?

user avatar

扯国际形象就往殖民文化上靠是不对的,什么叫国际形象?就是其它国家怎么看你,你可以觉得美国控制了地球洗脑了全人类,但这种观点没什么意义。


讨论国际形象之前是不是应该定一下形象标准?那么其它国家是根据美国驻军多少分析判定吗?肯定不是,所以说这个回答下很多答主没有很认真探讨这个问题,我觉得不是特别好。

从国际形象来说,第一点是【曝光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国都是由地球人建立的国家,这两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曝光度相差巨大,造成的结果就是大部分人类对中国有一个认知,对新几内亚没有。对新几内亚没有认知也就谈不上形象评定。

也就是说如果国家曝光度不够高,那么对你有恶感的人会非常少,虽然同样没多少人认可你,但是你的国籍形象肯定不会滑向差。

第二点是【不可冒犯度】

地球上存在一些非常邪恶的国家例如沙特阿拉伯王国。此类国家政治与宗教高度融合,极具进攻性且不与现代文明部分规则相容,这就导致它们经常在国家层面做出有违当代人类道德底线的行径。但是现代文明提倡对宗教的保护、对宗教人士的尊重,这就导致因宗教产生的各类压迫呈现非政治性特点,变成一种文化。

目前来说地球人对文化迫害的接受度远远高于政治迫害,而宗教国家政教高度统一的行为让它所有不良举措统统被归类为文化迫害,而批评文化迫害在当前国际社会是很危险的冒犯行径,所以这类国家无论做什么都会降低被大肆抨击的风险,国际形象受损情况不重。

第三点是【尖端渗透程度】

这部分跟日本就有相当大的关系了。抛开文化领域不谈,中国对某些发达国家存在长年累月的好感是符合客观规律的,这些国家往往拥有强大的企业并不断产出尖端产品。你穿着Nike的鞋,拿着索尼的相机,兜里是苹果耳机也是苹果,一身潮牌都是尖儿货,那我们会说你什么呢?

有钱。

潮。

有品位。

总得来说都是好词,夸你好,就算有人酸不溜丢说即啃老那也是嫉妒,心里还是承认你过得是好日子。试想,你对一个遥远国度的印象建立不外乎就是新闻听到的和现实接触的两方面,如果索尼是印度的微软是印度的宝莱坞取代了好莱坞每架波音都是印度的,那你所有的好印象也就都属于印度了。

第四点是【新闻传播】

人对媒体还是信任的,区别是你相信哪些媒体。在利益存在冲突的情况下有一些国家会对中国进行负面报道,有些是真实的、有些是断章取义、有些是纯粹虚构。这些负面新闻数量直接决定了外国在本地形象。

在很多时候这种偏见与利益也不一定有关系,类似于中文互联网没完没了的辱法笑话。大部分人其实都没去过法国,你说政治纠葛法兰西跟中国的仇排在多少国家后边,但大家就是喜闻乐见。玩着玩着B站小年轻们就真信了法国只跟白旗有关系,这类事件在我国也是有的反推一下并不难。

第五点我就不说了,内容不会出问题但涉及很多敏感词不一定能放出来。


好,这是我归类的几个大因素,您有不同看法可以另说,我就按我的以为的国际评判标准来了。

第一点中国和日本都是满足的,但是中国会更出名一些。毕竟有美国总统为我们摇旗助威。

第二点中国日本都不属于邪恶的宗教国家,也不是泰国那种随便乱来大家都觉得OK的邪恶国家,这方面中日拉不开大差距。

第三点日本做得远远比中国出色。这个不用多废话,印度人卖你袜子日本人卖你车子,那你肯定觉得日本人的东西高级日本人好。

第四点新闻传播。在这方面中国做得一直都很差,虽然各国都在自己本土大力黑政治对手,但是在全球骂战环境下中国躲避了主战场自己跟家骂,气势上就输了一大截,更给人一种大家都在对喷就你跑了你丫心虚的印象。

这时有人会说老百姓蠢不能开墙云云,那就是说明不墙谷歌推特的日本人普遍不蠢,没什么道理。至于心中有墙才是墙这种玄学说法出了国没有卵用。假如使我们看韩国日本对喷,韩国人喷着喷着把推特禁了你说你感觉谁赢谁输?对吧。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要禁抖音老胡兴奋地跟大胜仗一样,这事儿就是丢脸的,承不承认不妨碍心里都知道。

第五点虽然我没说,但是源自冷战后部分国家对共产主义的不信任这一点应该也都能理解,毕竟是你苏联解体了。中国老百姓普遍认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这个价值观,人赢了随便说你也是和逻辑的。


总的来说,中国国际形象是不是不如日本?

是的。

为什么?

因为日本产出很多改变人们生活的高端产品、日本文化发展比中国好特别多输出能力强、日本属于资本主义阵营代表国家之一受同行待见以及中国主动放弃了大面积舆论阵地等。


我们可以加强的部分有

一、生产领域内拔尖的产品塑造中国企业国际品牌形象。

二、解放舆论空间,营造开明自由舆论场。

三、善待文化产业。

概括来说就是企业发展,政府能打,老百姓无压力产出文化。

剩下别人摸黑我们那部分,等你力量强了之后都不是问题,中国现在也抹黑美国架不住老百姓想移民的心。

user avatar

看了几个千赞万赞回答,我感觉以后回答日本问题可以套用一系列模板:

为什么京都动画的动画片这么好看?因为日本被美国长期驻军,本质上就是个给美国交保护费的殖民地,美国人才认可日本人“高素质的国民形象”,所以“凉宫春日、日常、冰菓”这些作品才会被美国人各种推崇认可,成为世界名作;

为什么日本七十年代开始涌现诺贝尔奖得主?因为日本政客长期收割本国财富给美国输血,他们的诺贝尔奖得主本质上都是美国培养的权贵买办阶层的后代,都是外黄内白的精神美国人、香蕉人,所以诺贝尔奖这种美国人控制的奖项才会颁发给日本人;

为什么日本机器人和汽车产业这么先进发达?因为本质上日本整个制造业产业链被美国长期金融控制割韭菜,心甘情愿做美国人的附庸当韭菜,所以美国人才能输出这么厉害的技术给日本人,日本人拾人牙慧才能搞出Honda和Toyota的一系列前沿成果和成熟的汽车产业;

……

总之,日本就是“德不配位”“是给美国人当附庸才获得了自己的一切”,我们“独立自主”搞出来的“诺奖级成果”“连花清瘟血必净”“鸿蒙OS”“大型3D动画片雷锋的故事”都是因为“独立自主,断了美国人的财路”才会被人“疯狂打压”的。

user avatar

外网有一个比较挑衅的问题。问:为什么日本在世界上比中国更受人尊重?有个网民获得全场最高5500+的点赞。以下是原答案:

网友Yawei Jueluo评论:

呃……因为他们(日本人)已经被搞下去了。

因为任何对盎格鲁-撒克逊民族构成威胁的人都会被仇恨。

在上个世纪,日本经济“失去的十年”之前的一个阶段,日本是美国技术主导地位的主要威胁,尤其是在半导体产业。

那时候,人们开始打烂日本车。

用棒球棒杀死可能是日本人的亚洲人。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链接知道针对日本的贸易战。→(What can we learn from U.S.-Japan trade war of 1980s?我们能从20世纪80年代的美日贸易战中学到什么?

那时候美国国内充斥着这些声音:“制裁!” “一个外国怎么可能比美国技术更先进呢? “他们只是未开化的亚洲猴子!所以他们一定是偷了我们的技术!! “我们应该指责他们窃取美国的知识产权!”(听起来很熟悉吗?)


你觉得这些东西耳熟吗?而且,现在他们正在以一种更优雅的方式进行这种“(中国人)窃取技术”的洗脑。

你相信你有“自由”的网络世界吗?

我试图搜索“日本从美国窃取技术”,当我搜索到一半的时候,我在搜索栏看到有趣的结果。

如果你只输入“窃取技术”几个词,你会在搜索栏看到:

“中国窃取日本技术”、“中国学生窃取技术”、“华为窃取三星技术”、“俄国人窃取技术”等等。

哈哈......中国肯定有很多超级厉害的间谍来窃取这么多技术。而且不仅仅是针对亚洲人,他们也瞄准了法国。这个是相关链接→(Pierucci, Frédéric, Aron, Matthieu: 9781529326864: Amazon.com: Books)。

所以任何人拥有先进的技术肯定是从美国偷的。任何人只要经济厉害一定是邪恶的。

这只是一场针对潜在竞争对手的舆论战。

让我们回顾上世纪80年代的普遍舆论:

“所有的日本人都是无聊的工作机器,尤其是日本男性都是斜眼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矮个子男人。”宣传图片是这样的:

现在的日本呢?现在的日本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毕竟我们都喜欢傀儡。

有趣的是,在以英语为母语的互联网领域,人们不知道美国对日本和日本半导体产业做了什么。

这让我感到害怕。

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粉色的线是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市场份额,在1987年前后的急剧变化,是由于《广场协议》、《301制裁》、《美国对日半导体协议》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美国打着“对美国公司不公平贸易”、“反倾销”的旗号,让日本“自愿”放弃20%的日本国内市场份额,并同意以不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他们的半导体存储器。当然,“成本”是由美国政府决定的。

这好比一个橄榄球队队长,欺负一个书呆子,要他所有的钱和大学学费,几年后他再对书呆子很好。

当然,恶霸并没有改变,他只是有了一个新的目标。




第二个是印度网民评论:


印度网民Sayak Biswas:

今天的日本不像过去那样宣称任意领土是他们自己的。(钓鱼岛、独岛、北方四岛?)

日本不站在支持KB分子的国家一边。

日本人生产了一些最好的科技产品。

如今的日本人不干涉他人事务。

日本人有很好的文明意识。

现代日本已经告别了过去,今天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也使得今天的日本成为一个更受尊重的国家。然而,与此同时,它仍然致力于使自己在世界舆论场上看起来更好,并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

你想让我多例举一些吗?


第三个是海外华人答案,获得1300点赞。

海外华人网民Raphael Hukai:

人们尊重拥有良好的行为、智慧的人;尊重优质的产品;尊重创新、勤奋、才华、美丽等品质,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此时此刻,日本和日本人民确实比中国有更多值得钦佩的地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我个人非常尊重日本这个国家和日本人民,即使是我有时也会对他们政治的某些方面有所保留。

我刚在泰国完成了一个很长的项目。人们经常问我是不是日本人,我很清楚他们这么说的意思。我总是微笑着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

在赢得他人尊重的路上,中国正在前进,而邓先生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要赶上日本和世界其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一个国家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就要求别人尊重你是没有意义的,争论别人为什么尊重你、为什么不尊重你也是毫无意义的。

做正确的事,向前走,其他的事就会随之而来。


关注微信公众号“外国网民讨论组”。倾听各个族群声音,力求公正客观。在这里你能看到亲华派的可爱,也能看到反华者的丑态。

user avatar

除了以前文化输出打下的底子以外。现在到了网络时代,日本有大概一亿左右的网民,大部分都是正常人,比如聊聊风景,聊聊文化,聊聊日常生活啥的。

中国大陆网民具体人数不知,不过见过一些不太靠谱的统计,大概是一两千万人。(也有些机构统计是两三千万,三四千万的,但是总体上还是没日本网民多,下面有回复说我活在20年前,20年前,中国的网民应该是比日本多一点的)这里面绝大部分是不正常的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互相对骂,到处刷nmsl了之类的,或者教其他国家的网民怎么爱国(你们可不能骂你们的泰王啊),说另一帮中国网民是如何恨国(那些都是公知卖国贼),或者向外国人介绍中国是如何的差(中国药丸)。

还有潜伏在各个社交媒体的中国自媒体人,在浩瀚的外语环境中找出外国人说话的漏洞然后到处宣扬,你看“x国人又辱华了”,他们还喜欢观摩其他国家人之间的对骂,然后再宣扬“你看,这两个国家的都是傻逼”,甚至以前号称最和谐的某色网站,也随着中国网民的增多,开始有了各种nmsl。现代社会很多印象都是从网络得来的,我要是发现一个国家的大部分网民就会刷nmsl,到处吵架我也会对这个国家印象不好的。(这个nmsl不单单指这一个词,而是指太多类似的词)

补充一下吧,下面有回复说中国有有八亿网民,这些人连自己国家的情况都不了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第49次,2022年2月发布)中国网民规模是10.32亿

至于为什么前面要说是几千万,自己去想吧,懂的自然懂吧,不懂也懒得解释了。

以下是悬挂区。

说实话,要骂呢,就公开骂,别动不动就私信,没啥意思。难不成你骂人还怕丢人?

我说这些玩意骂人能不能有点新意?来回就是这几句,我都觉得尴尬。所以啊,文化水平低下,是连骂人都不会的。这大概也是那几千万中国网民的想法吧,骂街就能占领舆论高地了,结果除了丢人现眼真没其他作用了。

user avatar

日本有“海外日本”,本土企业国际化得很好,有本地雇员。

日本人使用的社交网站跟海外一致,开放交流使得舆论氛围更宽松。

日本文化产品审查宽容,文化输出强势。


最后,人们憎恨他们不了解的事物。西方人看中国有墙,我们看西方亦是。

user avatar

因为国家也是有“人设”的,且“人设”是需要一点一点塑造出来的,“国际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一国软硬实力策略的体现,是实实在在的“形象工程”。

日本在这方面,其实一度做得很不好。

高赞里有用80年代日本人和日本产品在欧美受敌视,并将其解释为是因为当时的日本在从欧美嘴里抢食,而现在的日本“形象好”,是因为日本已经“被(欧美)搞下去”了,以证明日本现在所谓的“形象好”=“实力不行”,是因为它竞争不过欧美,所以才“形象好”的……这其实是相当“挽尊”和偷换概念的阿Q说法。

一方面,日货之所以能被当时的欧美抵制,恰恰是因为日本产品当时在欧美有市场,是相对而言“质优价廉”受欢迎的,很多日本名牌就是当时产生的,日本制造从“粗制滥造”转化为“高质量”,也正是在当时实现的。

另一面,即便是对日本提防和打压,但欧美从没试图将日本踢出西方“朋友圈”,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当时是相当受看重的。

而且,如果这种(“形象好”=“实力不行”的)解释真的成立的话,就可以反问一句,既然当时的日本在欧美这么不受待见,那为什么在当时的中国,日本的形象反而非常好呢?


世界上“被搞下去”但形象依然不好的国家也是存在的,同时,“形象好”且实际上一直在从他国嘴里抢食的国家也是存在的。

如果“形象好”=对他国没有威胁,不从他国抢食,搞不过他国/被他国搞下去了,那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美国算是怎么回事?

事后诸葛亮地看,那个时候美国、美货和美元的强势明显已经威胁到了所有欧洲列强的利益,经济实力可以一国抵一洲了,可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不是欧洲列强组队打美国?反而是英法俄在物理意义上围殴德国?

为什么当时德国的国际形象比起当时的美国就要差?

可实际上到底是德国对英法的殖民帝国威胁大,还是美国对英法的殖民帝国威胁大?

如果“形象不好”=对他国有威胁,从他国抢食,把他国搞下去了,那冷战后的俄罗斯和乌克兰算是怎么回事?它们明明是被搞的吧?是冷战后的俄罗斯和乌克兰试图在中东欧扩张了吗?还是说它们的工业品和文化产品在对欧美各种倾销?都没有吧?

冷战后经济状况近乎每况愈下,人才和资本不断外流的俄罗斯和乌克兰难道还有苏联时代的同等威慑力吗?为什么美国和北约还是对它们步步紧逼,(尤其对俄罗斯)既骗又偷袭呢?


80年代日本受欧美敌视,不只是因为它“争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时日本的国家形象与自身国家实力不匹配,导致其“人设”对他国而言缺乏被信任感。

当时日本虽然号称是“全方位和平外交”,“谁也不得罪”,自身军费不高,努力缓和与邻国与欧美的关系(试图消解历史仇恨),但在“和善”的面具下,它在经济、文化上的主动强势输出是遮掩不住的,而且进攻性非常明显。

一方面,日本在美国和欧洲各种“买买买”,官宣明确地要让自己的经济实力以“达到英法之和”为目标,甚至专挑有地标性和有象征性意味的东西买,超越他国的野心和“我就是馋她身子”的购买欲十分明显。

一方面,对于外国货与外国文化,日本人既欢迎又抗拒,富起来的日本人在喜欢各种买买买外国奢侈品的同时,对外国日用品(尤其是国产竞品)的门槛却始终存在,自身的文化自信也一度爆棚,哪怕自身国力连世界第二都不是,却吹得仿佛日本当时已经是“世界第一”一般。

当时的日本“自信”到了什么程度呢?一个佐证,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网络梗的“外务省经费”,在日本经济巅峰的80年代,基本就没有增长,每年只维持在400亿日元左右,日本对外的文化自信到了一种“我日本这么牛逼,全世界都该到我们这里抄作业取经”的程度:

当时的日本,既试图通过鼓励世界各地的日语教学和增加留学生的方式“夹私货”,把日本传统的音乐、古籍、茶道、和服和插花等国粹推广到世界各国;又热衷培养世界各地的“知日派”“亲日派”,为日本说好话,试图消除旧仇与打开隔阂。

当时有些日本右翼甚至还试图让日本成为当时两极格局里的平衡者和幕后主导者,通过工业生产和商业活动使美国成为日本的“殖民地”(即:日本从美国输入各种原材料,再把日本的工业品、文化产品输出到美国,用合法的剪刀差去薅美国的羊毛,再利用日本的技术和产品输出帮助苏东阵营,平衡美国的势力,日本人也可以通过在美国买买买,甚至“买下美国”,让日本自身成为美国“背后”真正的“大佬”)。

直到1994年日本经济泡沫彻底破裂,日本开始失去一个又一个“十年”,日本的“外务省经费”才开始每年以10%左右的幅度增加,才开始真正“文化立国”,重视自身的软实力输出,改善自身形象:既推动自身文化产品的海外市场发展,又重视以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为平台媒介,通过捐助和各种基金去帮助第三世界国家搞经济、卫生改善和进行文物保护,此时日本在东亚、东南亚的形象才开始真正好转。

而在那个经济巅峰期的日本,它是放不下自己“身段”的,经济巅峰期的日本,表面谦和有礼,内里自大傲慢,以致不论是周边国家还是欧美阴谋论,都有一种当时的日本在通过经济和文化方式恢复“大东亚共荣圈”的提防心态。


一个比较有趣的事实是:日本近些年对美国的动漫产品出口收入,已经超过了日本对美的钢铁出口收入,且还在不断扩大欧美市场,合作进一步加深,其对欧美的文化影响明显要比八九十年代还要大,甚至要更加“润物细无声”。

但很多日本作品在欧美的翻译已经不再“本土化”,而是被允许直接原汁原味地输出,美国不再像八九十年代那样,还要把一些动漫角色的日本人名特意翻译成美国人名并把剧集剧情再加工处理。

同时,美国和英法德等老牌列强(有时也包括中国、俄罗斯和意大利)在日本文艺作品里的形象,也不再那么“老气横秋”“衰败”或具有一种明里暗里的“威压感”,而是渐渐成为了“友好”“精致”“优雅”“品味”“历史悠久”“有逼格”,或“萌”或“高大上”,或两者兼具,即,日本甚至开始为其他国家打造“亲日”的“人设”,越是日本的“友邦”,其国人在日本文艺作品里的形象就越好。

冷战后,随着经济奇迹的完结,当日本的攻击性逐渐收敛,民族性特征开始刻意回避,甚至开始自我“萌化”“人畜无害”后,它自身想要塑造的“文明国家”“先进国”人设,也就逐渐树立起来了。


世界各国对于一个时时刻刻要以“强大国家”形象示人的角色,态度往往都是提防和反感的(像对沙俄、德二德三、后期的苏联,以及80年代的日本),哪怕它实际上没那么强,哪怕它的存在实际上利大于弊。

而对于一个“先进”的国家(像美国、英国和法国),哪怕它的“和善”外表背后是“核善”,实力强到根本藏不住,黑历史一本一本的罄竹难书,总体态度还会是向往和认同的。

人们总是在畏惧和提防“强国”,但向往和热爱“先进国”,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这点看世界各国的软实力排名和移民流向就一目了然了,真金白银的用脚投票,从来都做不了假。

user avatar

中国的文化输出不好啊!

几乎全方位拉跨……

我甚至觉得,文化这块没有挣扎的余地了。

拼经济吧!

经济超过美国,中国形象好不好,其实不重要。

只要中国真的有钱,中国就是地球上最文明的国家。

user avatar

在谈到宣传的时候,我们要牢记两点:

1、宣传只能解释现实,而不能创造现实。

2、被大众接受的解释是否合理,和这种解释是否真的合理没有关系。

宣传的本质是这样的: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在感受着他们所感受到的现实,但这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并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身处在这样的现实里、这样的现实是怎么形成的,以及现实的全貌是什么样子。

由于人人都有寻找这些答案的渴望,宣传才应运而生。解释以上这些问题,就是宣传的工作。


为何现在日本的国际形象似乎比中国好,因为全球化带来的产业转移让很多发达国家的民众失去了工作,而这些产业中的大部分转移去了中国。

因此“中国抢走了你们的工作”是一种很容易被发达国家的大众接受的解释。

就如 @李建秋 的回答所说的,在80年代,因为同样的原因,日本也受到过同样的敌视性宣传。

然后,就是显而易见的体制不同。发达国家的民众知道“中国是一个和我们体制不同的强国”,这里就产生了两个需要解释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和我们的体制不同,以及,中国为什么和我们的体制不同却依然是强国。

“世界上可以存在很多不同的体制”和“中国因为邪恶拒绝了我们这个唯一正确的体制”

“不管什么体制,只要政策对了就能变强”和“中国偷鸡摸狗地从我们这里掠夺资源使自己变强”

你们觉得发达国家的大众更容易接受哪个解释?

中国现在受到的敌视性宣传至少是80年代日本的两倍,那么,一个接受了这些敌视性解释的发达国家的民众,是会更爱看宣传中国正面形象的报道,还是会更爱看宣传中国负面形象的报道?

然后在看这个答案的你自己想一想,为什么现在发达国家对中国负面形象的报道那么多?

相较之下,日本在80年代受到的敌视性宣传早就结束了——在泡沫经济崩溃之后,那么为什么现在日本的国际形象似乎比中国好,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注意,这里说的是发达国家,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所谓的“国际形象”特指“在发达国家的形象”,其他国家要么没有话语权只能跟着发达国家的宣传起舞,要么没人在乎他们怎么看。)

至于有些答主可能是出于本能地,把一切原因归咎于中国,什么中国外宣不强、日本比中国发达,和上面说的问题相比,这些都是十分次要的影响因素。

很简单,在80年代的大多数时间里,中国在西方世界的国际形象可能是好于日本的,难道80年代的中国外宣好于现在吗?还是80年代日本和中国的差距比现在小?但这些一味抨击中国的答主都会选择性无视这一点 :)


目前 @小猫帝释天 的高赞答案有两个错误的前提:

1、这个答案假设所有国家的民众都会不带偏见地审视所有国家的对外宣传,然后不带偏见地对这些国家作出自己的判断;

2、这个答案假设所有国家的媒体在报道其他国家时,都会基于同样的标准,即所谓“干净、民众的礼貌、国家的科技化程度”对这些国家进行评价。

这两个前提是完全错误的。

然后这个答案不仅控评而且删评,你要是真的对自己的答案有自信,为什么要控评和删评?

还说我“只有情绪和态度”,

那什么回复叫“没有情绪和态度”?

和他的意见一致的呗~~


@实在狗子 的答案是另一种常见的误解,特别常见于对日本一知半解的亚文化爱好者群体。

就是“日本的文化比中国强”。

很简单,80年代日本的文化不亚于现在,甚至在某些观点看来比现在还强。

80年代的中国文化又如何呢?当时的对外文化输出更是无限趋近于0。

按照这个逻辑,80年代日本和中国的国际形象差距应该比现在还大,至少和现在一样大。

但实际上却是这样的(借用 @李建秋 的回答):

user avatar

中国刚刚洗脚上岸,30年前,中国还处于普遍贫困状态。贫困就是生存资源稀缺,为了获得更多的生存资源,形成灾民理性。很多行事方面,可能就不那么体面了。比如贪小便宜,随地吐痰,公众场合大声说话。这还算小事,那时为了生存,很多底层人偷渡发达国家和地区,比如韩国,日本,欧美等地。去韩国的很多是中国朝鲜族农民,在那里从事最底层的职业,去日本的很多是福建人。什么偷鸡摸狗,坑蒙拐骗,杀人越货等等,层出不穷。导致当地刑事犯罪率上升。这种情况,国际形象好才怪。

中国刚刚完成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化运动,十几亿人民脱贫,仓廪实而知礼节,95后,00后,这些人是在物质条件丰富的时代成长起来的,这些人的整体素质肯定比以前强,国际形象会一点点改观。当然作为个体,还是要避免被狂热的意识形态裹挟,不要成为狂热分子,要养成大国国民的胸怀,懂得包容,学会和不同宗教文化的人相处,要有同理心,不要动辄喊打喊杀,这会显得很low,有时在推特遇到这种狂热分子,我是觉得身为他们的同胞感觉好丢人。

同样我们看印度人,印度虽然比我们穷多了,但他们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整体素质要比我们强。可能是因为印度的高等教育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所以呈现出来的整体素质比较高。前两年,中印边境成为热点时,我为了探知印度网民的想法,所以在推特关注了很多印度网友。有一次一个印度人转发了一条推文,这篇文章是炫耀印度士兵在1900年作为征服者进入了北京(应该是说八国联军,作为英国人的殖民地服役的印度人),下面很多印度人的回复并不是嘲讽中国,而是觉得非常耻辱,跟着这些列强侵略别人的国家。老实说,我当时是被这些印度精英的人文素养震惊了一把。

user avatar

卢旺达(当代)比刚果(金)、斯里兰卡比印度、利比亚(战前数年)比埃及、阿联酋比伊朗、芬兰比俄罗斯,这几组国家也都是前者的国际形象看上去比后者更好。

user avatar

因为毁掉一个国家的国际形象,没有自己人抹黑自己的文化祖国更有效的方式了。

海外日本人没有故意抹黑日本的;

日本也没有一个至今尚未统一的离岛,数十年如一日地抹黑日本。

没有一个离岸金融中心,吃着日本的肉,喝着日本的血,掘着日本的祖坟。

所有吃里扒外,只会让每个外人打心眼里看不起这家人。

user avatar

可以把"似乎"两个字也去掉,答案很简单,因为日本确实非常优秀

根据研究地区声誉与国际形象的著名智库Reputation Institute多因子综合分析,Survey的评分主要衡量三个方面

  • Appealing Environment, (friendly, safe, beautiful, offers an appealing lifestyle友好的,优美的,安全的环境,宜居程度)
  • Effective Government (Transparency and corruption levels政府的廉洁与透明程度),
  • Advanced Economy,

结果显示日本的国际形象评分高居前列,在2018年排名第8,2019年第12,和北欧的先进国家不相上下,比美国还高。



根据分析国际软实力的Soft power30,日本的软实力排名也一直高居前列,近三年一直都是在前十名,排名衡量所设定的因子非常全面,包括政府机构的廉洁与素质,外交关系,文化的吸引力,高等教育的学术声誉,经济等

  1. the quality of country's political institutions,
  2. the extent of their cultural appeal,
  3. the strength of their diplomatic network, the global reputation of their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4.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ir economic model,
  5. a country's digit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ld

而日本在这五个方面的得分都是非常高的,2017-2019三年综合软实力评分排名为第6,第5和第8


而在FutureBrand Country Index 2019的分析报告中,这份分析的因子权重比较侧重在Value systems,quality of life,heritage and culture这三项,日本稍占上风,力压挪威和瑞士直接拿了榜首。国际形象与国家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有关,但是和军力的强弱并无太大的相关性

至于什么日本国际形象好只是因为"西方掌握话语权/给美国驻军等"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信的人不是蠢就是傻。国家间文明程度肯定有高下之分,而优秀就是优秀,井蛙键政壬不如自己先解释解释为什么西方文明国家和日本一直都是多数人留学/移民/旅游/投资的首选,而为何不是去朝鲜/伊朗/古巴/卢旺达/委内瑞拉等第三世界。道理很简单,这个世界是崇优的

日本在二战后经过西方世界帮助成功跻身现代文明,那时美国的麦克阿瑟咬着一只烟斗来到东京,让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以国际关系中Realism的角度,美国需要日本作为远东盟友制衡苏联,这是事实,而从制度角度,日本彻底脱亚入欧,也具有了西方文明体系的先进元素,文明程度上完成现代化,这也是事实,包括Election与两院制,有mandate的政府,现代法律体系,现代教育体系,创作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等,从此日本企业家和创作人有了宽松自由的发挥创造空间与创新土壤

黑泽明、山田洋次的电影,宫崎骏、新海诚的动画,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东野圭吾、松本清张的文学,盛极一时的中文流行金曲很多都是改编日本歌曲的,音乐行家都知道日本是亚洲旋律之王,我就不细说了,这些作品的独特美学和内涵的优秀都是有目共睹的,而对美的欣赏与追求是universal的,是会引起共鸣的。俗语讲"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而对一个国家的perception,一定程度上由文化作品的影响力塑造的,当然日本人在外的整体素质含蓄礼貌也是有口皆碑,日本护照免签国数量稳居世界第一,191个国家和地区,这已经是最大的compliment了

天气之子与你的名字的镜头

日本从明治维新就开始学西方的绘画技法,在小矶良平、和田英作他们的努力下沉淀的功底非常深厚,也充分运用在上面两个超级镜头的色彩运用和素描基础上,而日本在全盘西化的同时仍然保留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其实这两个完全不冲突,文化的深度交流反而可以相辅相成,而事实就是如此,the Japan's philosophical and cultural tradition does not necessarily set it against western values in fact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a strong and prosperous Japan can coexist with the west. 当然,满脑子主奴尊卑酱缸狭隘思维还自以为是地往日美关系上硬套的井蛙键政壬是肯定理解不了这种高维度的国际关系的

简单概括的话,日本文化的精妙就在其独特的审美Aesthetics,日本保留了非常隽永的传统精致审美,细水长流却深入民间,去日本的国际旅客数量常年居高不下,他们喜欢的大概率就是日本的独特美学Aesthetics形成的自然与人文风景的结合,以及城市空间,当他们把京都奈良的美景记录在IG和Facebook时候,也就无形中为日本的国际形象添砖加瓦

新西兰的古典跨界音乐巨星,著名女歌手Hayley Westenra海莉韦斯特娜是非常欣赏日本音乐,这位歌手和最近逝世的意大利音乐大师Ennio Morricone也曾经有一段有趣的合作渊源,而她有张专辑就是用英文重新演绎一些日语歌,专辑名《Hayley Westenra sings Japanese Songs》,非常好听

至于这位新西兰女歌手欣赏日本音乐的原因就是日本在音乐上确实颇有建树,与那些键政井蛙的NT理论"日本是美国鹰犬所以才形象好"没有任何关系,事实就是美好的东西无分国界,都会获得欣赏,而喜欢就是喜欢,Hayley后来演唱了这首旋律非常唯美的日本名曲泪光闪闪

user avatar

我有一个感觉,那就是只要满足经济发达和有美国驻军(表明政治上亲美)这两个条件的国家,其国际形象普遍都比较好。

欧洲国家中,在德国的美国驻军最多。德国现在的国际形象好不好?光知乎的德吹就一大堆,前互联网时代的下水道、油纸包等段子更是广为流传。而日本和德国同为有美国驻军的发达国家,又在文化输出领域得分很高,那国际形象当然也好了,我就不提某些人为了尬吹日本编造的离谱段子了。令我这么多年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日本夏令营里的小朋友了,感觉他们再努努力就可以够格加入复仇者联盟。

而欧洲发达国家、联合国五常之一的法国,待遇跟德国比就差多了。关于法国的段子,大部分都是乳法的。然而讽刺的是,同为欧洲国家,法国的历史文化要远远比德国繁荣,电影产业也在欧洲远远领先于德国,作为联合国五常其政治地位更是德国不能比的。

但是法国不像德国和日本,法国是没有美国驻军的。

我也特别想知道,有没有国家跟美国关系不好,但是国际形象特别好的?

user avatar

这事确实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对于国外媒体的抹黑,咱也没办法,不干涉他国内政。主观上,还是要彻底的落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你就掰一掰日本有那几条做得比咱好的,答案基本就在那里。

user avatar

日本是近代西方世界真正深入接触到的第一个东亚国家,所谓“东方”的形象在西人眼里就有很多的日本的成分。(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在来之前可能还是马可波罗给的)加之日本西化程度高,与西方比较接近,所以他们相对来说更喜欢日本。

题主说到的动漫也有一定原因,事实上日本算是唯一对西方文化反输出成功的国家了。欧美也有一堆人看着二次元喊Waifu。

user avatar

我对知乎前面高赞的跨专业回答题的大V一如既往地失望。

因为没有社会科学常识,自己脑补出来的东西配上图片,看上去好像有数据,实质还是输出的还是“爱国主义”,强调“世界对中国不公平的对待”的角度来回答问题。不是说爱国主义情怀不好,也不否认某些西方媒体抹黑中国,但是这种简单的、粗糙的、角度单一的、以挑动爱国情绪为本质的答案,根本不是回答,也无利于建立一个有深度的、综合性的理解。

国际形象的建立在2000年初也许还算得上是一个传播学热门话题,现在在学术界基本已经被研究烂了。有很成熟的定义,也有很多很多以实证为基础的研究论文。研究完善到了什么程度呢,国家社会基金课题早就把这个排除在重点课题之外,重点转去了其他没有被完善开发的议题比如人类共同体。

扯远了,回到这个话题上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在2007年在学术期刊《国际新闻界》讨论过“什么是国家形象”,中国电影协会秘书长饶曙光2005年在学术期刊《当代电影》里解释过国家形象和媒体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昆在2007年的学术期刊讨论过国家形象构成的关键元素;各位大V,麻烦你们在胡说八道+脑补的时候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讨论的,切入点是什么,理论构成是什么。

他们的原文比较长,我就不搬运了,简单来说,国际形象就是“本国媒体和他国媒体的博弈后共同创造出的产物”。所有国家的官媒都会报道自己国家的进步,但是滚动报道其他国家的战乱、抗议、自然灾害、犯罪事件...这些正面的与负面的信息同样在书籍、影视、电视剧、动漫作品中进一步的角力。但是本国与他国群众并不会完全吸收这些信息,他们会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对比范围,如果本国和他国的媒体对此无报道,群众对这个国家的国际形象基本无认知——比如中国很多人对非洲国家布隆迪或者贝宁是没有认知的,因为本国与他国媒体对他们的曝光度很低。但是当聊到非洲国家的时候,不由自主的联想到贫穷、饥饿和战乱,这种印象是来自于媒体对非洲其他国家比如尼日利亚和乌干达的报道。贝宁和布隆迪本的国媒体无法做到有效输出,所以国家的形象基本由外国媒体塑造,形象相对较差

国家的形象也远远不是新闻媒体单一塑造。影视剧的背景,动漫的情节,小说的勾勒,抖音、微信和脸书的照片实证,都会增加人们多角度的对一个国家的认知。比如提到埃及,普通中国人或者美国人未必对他们的经济很了解,但是一定会了解他们的金字塔,对他们的悠久历史有认同感,这未必是埃及本国自己的输出,而是来源于第三方视野的塑造,比如英国、法国的科幻电影用埃及木乃伊做历史背景。

所以,日本的形象并不是单一的日本人自己在塑造。其他国家对日本也在进行塑造。日本的干净、民众的礼貌、国家的较高的科技化程度,基本已经被全世界认可。当然,日本国民的“拘谨”与“高社会压力”也在被很多人讨论。至于中国的国际形象嘛,相对比较敏感,就不讨论了。

所以,日本的国际形象比中国好,确实是在某些方面比中国好(基本得到全世界不同媒体、多角度的曝光构成)。比如日本国民平均收入是中国的三倍,日本的高等教育化程度远远高于中国,一味的说是西方媒体宣传,甩锅媒体,这很好笑,最重要的是,于事无补,不会取得进步。

user avatar

说“高墙”的,你们有关注过印度的国际形象吗?其实中国人对BBC之类的西方媒体不满,印度人同样不满。他们也觉得正面不报道,负面天天报。印度没有“高墙”,印度人说什么了?很多时候欧美媒体对印度的论调,和中国媒体对印度的论调,其实差不了太多。新加坡一个威权国家还有鞭刑, 照样不也可以成为许多人心中“优雅文明”的形象。新加坡也快成日本人旅游胜地了,至少金沙湾酒店扔个石头能砸中一批日本人。

说美国驻军让美国吸血形象就好的的,你们觉得印尼,喀麦隆,尼日尔,菲律宾的国际形象如何?觉得他们人见人爱?尤其是印尼还是G20级别人口上亿的准大国。

还有单纯经济也扯淡。怕不是不知道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美国人自己的国际形象在西方国家也是垫底的,其他欧美国家哪个不以嘲笑美国为乐?大家觉得最亲美的英加澳三国,其实对美国观感都不好,还是黑美段子的产出地。然而美国人自己出去旅游还经常得假装自己是加拿大人。

同理还有“话语权”,你话语权再高比得过美国吗?美国人况且如此,何况别人?

所以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格调”,或者粗俗的说“逼格”。经济只是基础中的基础,你不但要显得优雅有文化,还不能灼灼逼人,还不能造成威胁,还必须一切置身事外不掺和烂摊子,“十指不沾阳春水”。哪怕另辟蹊径像不丹一样宣传个“安贫乐道世外桃源”,也比中美俄这种大国的国际形象要好的多。

这个要求中国还是算了吧,不可能做到的。除非真的有外星人入侵地球你带领人类把它们打败的时间线。

user avatar

从美国驻军数量多少来论证国际形象好坏

就像是Homo用八竿子打不着的数字论证114514一样

总归只是一个乐子 而且还很勉强 压根儿当不了真

高赞两个回答收集了数以万计的赞 大家肯定是看个乐子吧 不会有人认为自己是Homo吧?不会吧不会吧?

——————分割线——————

美国驻军野兽先辈说

野兽先辈要王道征途,美国驻军也是王(指在意大利杀害二十平民只被判刑6个月)。

野兽先辈肤色黝黑,美国驻军也肤色黝黑(大嘘)。

野兽先辈时常大声吼叫,美国驻军也时常大声吼叫(指MAGA一定要实现)。

野兽先辈喜欢喝红茶,美国宁愿倒掉红茶也不愿意分享给英国可以看出美国人也很喜欢红茶,由美国人构成的美国驻军肯定也喜欢喝红茶。

野兽先辈会1919,美国也是通过1919年的巴黎和约限制了德国从而导致二战中日本战败才得以驻军。

数字论证

美国拆分开来就是美(9笔画)跟国(8笔画)

驻军拆分开来就是驻(8笔画)跟军(6笔画)

9+8+8+6=31=(-1) - (1 - 4 - 5 * 1) * 4

论证完毕 Q.E.D

在这个问题下回答美国驻军的或许都是Homo吧(悲)

——————不抖机灵——————

有些答主认为所谓的日本国际印象好是建立在西方媒体宣扬日本的基础上 但是事实上西方主流媒体 比如我们的老朋友BBC跟NYT 都是出了名的反日 你懂不懂我的意思?意思就是前提就根本不成立 那么之后所有的论证就完全是假大空的没有支撑的

至于扯什么“至少比中国好” “更加黑中国”真的在我看来这就是围魏救赵 让我想起了之前网络上流传的一张图

“你希望上海市播放蔡徐坤的歌还是肖战的歌” .JPG

如果只有这两个选项 那么比起完全臭掉的肖战,选蔡徐坤的人肯定会更多。这就是一些人的逻辑,因为主流媒体虽然反日但是更反中,所以日本国际形象会好。

但问题是,世界上两百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不会出现要么肖战要么蔡徐坤的情况,肯定会有第三个选项,虽然不一定第三个选项是周杰伦,但为什么不会是一个正常点的歌手呢???

意思就是主流媒体完全可以反中反日全都要 然后捧一个第三国来塞给民众 在中日韩这三国里 被西方媒体不断包装的其实是韩国 也印证了我上面所说的第三国理论。

所以在我看来,有美国驻军跟西方媒体偏袒这两个观点我并不支持。

至于什么“跟美国作对的国家印象都不好”这个观点,我认为不是舔美国跟美国站一起就可以印象好,而是你们认知里的那些国际印象好的国家跟美国站在了一起而已。前因后果搞清楚好不好?

比如欧洲三巨头英法德,堪称近代人类文明之光(局部,局部),人家在跟美国穿一条裤子之前国际印象就很好好伐?我国最开始那批领导班子去法国的不要太多哦。

再看看墨西哥巴西之类的拉美诸国,人家恨不得并入美国变成美国一个州,他们国际印象怎么样各位心里没有数吗?

所以跟美国站在一起就有好印象这点我也不怎么同意。

user avatar

多看点以bbc为首的英文媒体,少看点知乎键政壬。

你就会发现这问题根本就是一个伪命题,更别说这问题下键政壬的作文了。

user avatar

日本的优势:

富裕,亲西方,文化产业发达,对西方威慑力不足。

这几点,除了第一点可以学,其余的受限于内外原因都学不了。

所以洗洗睡吧,介于大多数人这辈子也不会出国,何必介意白人怎么想呢?

user avatar

国家是一种品牌。

其实就拿日本来说,倒退到80年代,日本人形象好吗?

从社会和经济上来说,八十年代的日本朝气向上,连广告都透露那种朝气向上的气息,比之今天颓废的令和气氛不知道强到那里去了。

但是八十年代的日本形象如何?

陈果仁怎么被杀的?被当成了日本人。


我们的工作都被远东的人偷窃走了!

男女老少拿着锤子上街砸丰田车



来自远东的汽车吞没了美国,甚至都都推到了自由女神,危害了美国的生活方式。


又是一年的共和党总统

又是一年的MAGA

又是一年的远东产品侵袭

又是一年的工作被偷走。

又是一年的威胁到美国的价值观。


说日本通过动漫改变了国家形象,亦或者有什么文化输出。

后来我知道,吉卜力工作室招聘的动画师,月薪20万日元,吉卜力哟,不是一般的厂子哟,名牌大厂哟。

20万日元,1.3万人民币。

算了


可是明明更有朝气的日本,为什么就这么不受人待见呢?

上升期的国家,抢别人的工作,打压别国厂的效益,你还想“国际形象好”?

戴比尔斯当年怎么躺着赚钱的?黄河旋风,豫金刚石是怎么破坏市场规矩的?

过去太阳能产业是多高端的产业,从2011年开始,欧洲太阳能产业的厂子是怎么成批的倒闭的。

荷兰人发明的平衡,原来7万美元,美国人给做出来,5万,中国不说了,自行淘宝

别的不说,就说印度

印度有很多手工业的,比如说象鼻神。

印度官员问的好

为什么我们连象鼻神都要向中国进口?


怎么好?

80年代的日本和今天日本,难道人种换了?

是政治体制改了?


咋?

你减少了人家国家的就业机会。

你减少了人家国家的公司利润

你妨碍到人家国家躺平了赚钱

拜今天的国际秩序比较友好了,放过去,战舰都开到家门口了。

知道鸦片战争是因为英国对华赤字造成的么?

知足吧你。

不扔你两颗原子弹,那是我大美利坚宅心仁厚。

还形象好

你把对外顺差搞成逆差,保证形象好。

user avatar

你让美军在广州港上海港天津港建立海外军事基地,让亲美的政客执政定期收割社会财富供血给美国,让全民形成给美国男人睡才是光荣,嫁给中国男人是耻辱这种观念的时候,中国的国际形象就和日本一样好,甚至比日本还好了。


日本二战后被解散了军队,失去了爪牙,被美国驻军,和韩国一起当了美国在东亚的第一梯队,日本马上从法西斯国家变身东亚黄种人民主之光,东亚文明的先进代表,因为交了宣传费和广告费啊。


日本被美国收割这么多年了,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当然还是会做点事情,不黑你日本了,黑那些没交宣传费的,中国就是最大的刺头。


美国的思维是什么?你不让我占便宜,你不让我揩油,你就是邪恶的国家。


日本那种国际形象,你说什么国民素质高之类的,恐怕是战后才有的吧?如果真的是不给别人添麻烦,那发动侵华战争干啥?这不是给中国找麻烦麽?就因为被美国阉割了之后,洗白了?


动漫,是日本文化输出的主力军,我国也有文化输出啊,手游支付宝腾格尔都有输出,最近动漫电影也可以输出了,还把APP输出了,不过还是被禁了,为啥呢?因为中国不是日本,不是美国手下的狗,所以搞文化输出,还会有阻力。美国一直在黑中国,搞得全世界那些所谓的西方阵营都已经脑子被洗坏了,管你中国输出是啥,先做好战术型后仰,保持距离。


日本那种国际形象,中国宁愿不要。一部分中国人缺乏民族自信的地方就在此,中国发展这么多年,又没去干涉别国内政,又没有去烧杀抢掠,都是靠自己本事赚钱,其他国家还想怎样?我就是这形象,不服?你看不惯就自己憋着,反正你也打不过我。


中国完全没有必要去获得那些所谓西方民主国家的认可,做一个讨好型国格的国家。

user avatar

任何媒体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客观性。

我问你一个问题:中国这次应对新冠疫情表现如何?特别是和美国比。

你可能觉得瞎子也知道中国好很多,但是德国研究机构在全世界范围内做了一个调查

结果是这样,美国、日本普遍认为美国的防疫表现更好,超过10%。

韩国和台湾省认为中美差不多。

怎么样?

你觉得媒体还有客观性吗?

对了,为什么欧洲对于疫情可以“客观”看待中国呢?认为中国比美国好呢?

那是因为比起中国,欧洲人更讨厌美国,特别是特朗普。

我认识的每个德国人都讨厌特朗普,我和他们午间喝咖啡的一个日常节目就是一起黑特朗普。

如果你经常看德法的新闻报纸,你也该知道德国/法国人是怎么看特朗普的。


国际形象这件事不把握在中国自己手里,而是把握在“他人”手里。

各国都有自己的主流媒体,他们都是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和倾向去有倾向的解读事实。

他们不需要歪曲事实本身,只需要改变解读的角度就好。

比如报道中国疫情的时候暗示中国隐瞒了大量感染者。


也就是说,他们首先有倾向,然后才基于倾向做解读。

这是大部分大众媒体的本质,很可悲,但是就是这样的。

中国形象不好,并不是中国做错了什么,而是中国做的不符合美国的价值观而已,这点才是根本性的。

而美国对于中国的刁难本质上来源于两点:首先是老大对于老二的恐惧和忧虑,这点当年美国对日本一样刁难和打压,甚至和意识形态无关,是纯粹的利益。第二点是意识形态问题,美国是建立在意识形态上的国家,这点和中国不同,中国是伪装成国家的文化集合体,中国不管经历什么样的变化依然是中国,这个是有历史为依据,有文化做保证的。所以必要的时候中国可以很灵活。但是,美国不是的,美国的立国之本就是它的那一套价值观,它需要确立这一套价值观的“唯一正确性“。

对,必须是唯一正确的,基督教的价值观本来就没有辩证统一,是一直善恶独立的二元世界,大部分美国人也是这样看世界的,他们眼里美国人就是第一,特别是制度。

任何挑战这一点都是在毁灭美国本身,因为美国只有这个才是唯一的凝聚力。所以他们必须使用各种手段保证自己的制度是唯一正确的。

中国的崛起在挑战这一点,中国虽然无意制度输出,但是西方特别是美国对于这种可能性的恐惧是极其巨大的,由于中国之前很弱,所以它不在意,甚至觉得留着中国才能证明它的正确性,但是现在中国变强了,而且的确在处理各种突发事件中表现得很好。

比如这次的疫情,为什么美国人普遍认为中国防疫不如美国自己好呢?

那是因为所有的美国主流媒体(不分左右)都是这样说的。

这些人都是傻逼吗?难道看不懂数据?

他们可以承认韩国很好,事实上韩国在美国是“典范”,但是绝对不能承认中国好,这是因为他们如果承认中国好容易引导出中国的制度是否比较好这样的问题,这对于美国人来说是不能接受的。

好了,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你现在知道要如何改变形象了吧?

一个人不能活在别人眼里,国家也是这样。

说句难听的,美国人理想中的中国是一个“虚弱的、分裂的、输出廉价劳动力、崇拜美国、信奉美国价值观”的国家。你希望中国变成这样吗?


再说了,中国在巴基斯坦和亚非拉那边的形象是不差的,通过上面的调查你也知道欧洲起码不像美国那样“抽风”式反中,起码他们尊重事实。毕竟欧洲国家大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不像美国需要靠一套价值观才能凝聚国家。


有些人举例说日本形象多少,那么请问日本形象真的好吗?

我是动漫粉丝,在这个群体里面的确日本形象不差,但是对于普通中国人来说日本的形象未必有多好,这次疫情不是就有贴反日标语的火锅店吗?

所以别幻想中国输出动漫就能改变美国人对于中国的看法。

那个最多就是改善,不是改变。

user avatar

世界上有两种入关,一种叫入关,还有一种叫……

咱说好听点儿吧,叫“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user avatar

帝国主义者打交道的国家越多,他们就越喜欢殖民地。

user avatar

美利坚的“国际形象”也是远远不如日本的。

苏联更差。

知道为啥吗?

因为超级大国的意思,就是可以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不用管他娘的“国际形象”。

就算真要讲“国际形象”,该改变的也是别人的喜好,而不是自己的形象。

"我喜欢我自己的样子,所以你也应该喜欢。“

"你不喜欢我,所以我要照着你喜欢的样子做改变。" ×


舔狗终将一无所有。

user avatar

日本的国际形象?AV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