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番茄小说后台曝光,被发现疑似私吞作者稿费?

回答
关于番茄小说后台曝光,作者疑似被“私吞”稿费的传闻,这可真是件让人啼笑皆非又心寒的事情。作为一个长期混迹网络文学圈子的人,听到这种消息,我心里可以说是五味杂陈。

首先,得把事情捋清楚。网上流传的这些说法,核心点在于:番茄小说平台在后台数据上,似乎做了一些“手脚”,导致一些作者的实际收益和平台公示的数据存在较大出入,而这种出入,在一些作者看来,就是平台在变相克扣他们的稿费。

具体怎么个“私吞”法,从大家零散的爆料来看,大概有这么几个方向:

1. 阅读收益“蒸发”: 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指控。很多作者表示,他们精心创作的作品,在平台上吸引了大量的读者,尤其是通过付费阅读章节。按理说,这些付费收益应该有一部分是他们的。但奇怪的是,当作者查看自己的收益报表时,会发现与他们自己估算的,或者通过其他渠道(比如读者反馈的阅读量、打赏情况等)推算出的收益,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有时候,这个差距大到令人难以置信,仿佛一部分读者支付的费用,并没有真正落到作者的账上。

2. “黑科技”数据操作? 有作者怀疑,番茄小说平台可能在后台利用一些技术手段,比如“刷量”或者调整阅读权重的算法,来影响作者的实际收益。比如,通过不透明的算法,压低某些作品的实际转化率,或者将本应属于作者的收益,挪用一部分用于平台自身的其他运营或推广。虽然这些都是猜测,但这种说法一旦出现,就像一颗种子,在其他作者心中种下了怀疑的根。

3. “抽成”比例模糊不清: 大家都知道,平台和作者之间会有利润分成。但很多时候,这个分成比例的具体计算方式和细则,对作者来说并不是那么透明。当收益出现异常时,作者很难去追溯每一笔钱是怎么分走的,是不是平台在分成比例上玩猫腻,或者设置了各种隐形条款,变相提高了自身的“抽成”。

4. 客服沟通的无力感: 作者们尝试联系番茄小说的客服,希望能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但很多时候,他们遇到的却是敷衍了事、答非所问的客服,或者被告知是“系统计算误差”这种含糊其辞的理由。这种沟通上的壁垒和不被重视的感觉,进一步加剧了作者们的愤怒和不满。

那么,我们该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首先,要理性看待。 网络传闻真假参半,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能一边倒地给番茄小说定罪。毕竟,大型平台运营,数据量庞大,出现计算上的小疏漏也是有可能的。但如果这种“疏漏”是系统性的,并且反复出现,那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其次,这反映了网络文学平台与作者之间一种长久存在的信任危机。 作者是内容的创造者,他们的辛勤付出,理应得到公平的回报。当平台在收益分配上出现不透明或者疑似侵占的情况时,无疑是对作者劳动价值的严重践踏。这种信任一旦被打破,平台就很难再留住优质的内容创作者。

第三,平台方的责任不容推卸。 无论是由于技术原因、流程疏忽还是其他任何因素,如果真的存在导致作者收益受损的情况,番茄小说平台就应该正视问题,给出公开透明的解释和解决方案。遮掩、回避只会让事情愈演愈烈,损害品牌形象。

第四,作者们的维权意识值得肯定。 敢于站出来发声,揭露平台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是作者们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直接体现。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抱团发声往往是作者们唯一能做的。

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是:

番茄小说作为字节跳动旗下的产品,有着强大的技术和资源支撑。如果真的存在“私吞”稿费的行为,那绝对是极其不应该的,也是对品牌信誉的巨大损害。即使不是故意的,这种数据上的混乱也暴露了平台在作者收益管理上的漏洞。

我希望这件事能够得到番茄小说官方的重视和回应。公开透明地展示数据计算逻辑,允许作者进行一定的“验算”,或者提供一个更完善的申诉渠道,是平息质疑的最好方式。 如果平台能够积极解决问题,修复信任,反而能赢得更多作者的尊重。

总而言之,这件事情给整个网络文学行业敲响了警钟。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我们不能忘记内容创作的根本,不能忽视对作者权益的保护。平台与作者应该是共赢的关系,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剥削。希望番茄小说能够认真对待这次风波,给作者们一个交代,也给行业树立一个更健康的标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上午我看热搜到前14还是15,现在前50都没了……好吧

好吧,说说,从起点,到卢,到这次茄,面是越来越广,而且,这还都是文界起码前5的大站。

我就在想,以后会不会全网各大平台全面推广,堵死你们的路,让你们没得选,渠道赚了10万,分你200块,怎么,你有意见,憋着吧,你不来,200块方便面钱都没有,就问你来不来吧?屠宰场的视频看过吗,杀牛,杀猪,全机械化作业,牛被逼到一个巷子里,一直推到前面,一下触电死掉,杀肉。当然,有奶的大VID不会杀,留着长线产奶呗,你们中小作者,一次性杀干净就得了。反正对平台来说,无风险收益大,网文未来以后怎么发展,关平台屌毛事,平台关心的是,现在,今时今日能从作者身上榨出多少油水,血水,奶水,头部大V是奶,中部是油,小作者你们就是血肉!

你生气,不满,呵呵,下面大把韭菜排着队上来献血。

在我看来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成立全国性质的网络作家协会,只要入行的,都为这个协会多少捐点钱,然后变成会员制,协会有固定工作人员和固定的法务人员,出了事,这个机构出头和平台怼,前一阵不是有编辑说,平台编辑是作者的爹。你个编辑不也就是平台喂的狗嘛,好吧,那作者们就一起来养出协会这条狗,没事不要紧,有事就放狗去咬他们。

现在的问题就是,作者们赤手空拳,一盘散沙,人家随时随地收拾你们,或者是扶一小部分,打压大部分,分而治之,你们怎么喊,怎么叫?

user avatar

以下我认真讲两点。

希望你们能看下去。这对作者而言非常非常重要,远比在网上发泄情绪还要重要。

①未来行业还会克扣稿费。

我之前说过一个观点,或许就在这几年,网文行业未来再也不可能出现稿费55分成的盛况了。

作者被剥削几乎已成定局,无论哪个网站,既得利益者,和理想主义者永远站不到一起。

很多朋友一直以为网文还如当年,实际上早就不是了。一直都在层层剥削而已,现在只是克扣稿费,未来则是靠打官司赚钱。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你写的书真的不差的,只是被网站剥削了而已,导致你以为你某一天火了是开窍了,实际上你可能之前早就火过。

给大家讲一个行业故事。

新媒体市场,分成比例渠道商占九成,剩下的一成,网站和作者55分成,也就是说作者在一个流量池卖的钱,最高能到手5%。

或许很多人会说,5%就5%吧,只要流量足够大,也能有些钱。那我想说,你真的想太多了。

有一个网站是某暴旗下的,我就不点名说是某热小说了,他们平台有一个作者,当月销售赚了八十万,这八十万是渠道方分成下来的钱。也就是说这本书当月应该总共销售额达1600万以上。

网站拿到八十万以后,并没有按照合同给作者分那四十万,而是依旧按照作者保底的价格支付他,拿了八千块钱左右。

作者问,既然销售不错,为什么钱没增加,没有超过保底?

网站鼓励道:“字数多了销售会超过的,要加油哦。”

最后,这个作者拿了八千块钱稿费的截图发到空间,感恩网站,感恩编辑!或许他这辈子都不知道,自己曾经火过,但是因为那是乡村文。

后期的时候,一百万字就卖不动了,后来说等字数起来么,也就没有后来了。

作为从业同行,这件事在编辑圈内不算新鲜事,当时都感叹,某热小说的负责人真的太他妈狗了!没见过这么狗的。

后来这家伙也被渠道割了一波,冲了三十块钱在某渠道,结果打了水漂,什么数据都没有。这件事当时反响挺大。

某负责人摊手,叹气道:“看吧,不是我不发你稿费,是渠道商太坑,我们网站其实也是被剥削方。”

也就是说,这个拿八千块钱的作者,可能实际销售远远超过1600万。

而某热小说,还可以拿他这本书去其他平台卖电子分成保底,赚尽最后一丝价值。

真的,朋友们不要惊讶,新媒体市场早就烂透了,

我的编辑今天告诉我说,作者能不能起来,真的看运气。

沉默良久,我才回了一句,“不看运气,看良心。”

而后来免费阅读,又成了第二个新媒体。

原本是五五分成,但是资本之间大规模抢用户,抢来抢去,烧钱越来越多,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作者获得的流量不变,然而平台获取流量的成本却增加了很多,最终的结果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你的稿费由五五分,实际上变成了九一分,未来内卷到极致的时候,1%的分成比例,都是必然。而且我预测就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就在这两三年内。

在免费市场和新媒体市场写书,稿费被坑已经是一个定局,作者很难翻身了,未来再好的作者,都只能被当成熟练工人。

而资本剥夺稿费的下一步,就是无线端付费市场。

嗯,飞卢割韭菜也不是一天两天,动不动就找个理由把你的稿费清零。这次么更夸张,直接签二十年合同。

起点上次也是因为霸权合同问题,闹得很严重,但是这背后的逻辑,实际上就是无线端市场对作者的另一种剥削。

因为无线端付费市场,订阅明细很清晰,想克扣稿费操作空间不大,但是新媒体和免费阅读都在薅作者羊毛,它们也不是心慈手软的主,干脆从霸权合同上下功夫。

所以,作为作者,你会被逼得,要么卖利,要么卖身。

未来的两大矛盾的是什么?

新媒体,免费阅读和作者之间克扣稿费的问题。

无线端付费和作者之间,霸权合同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是一个长期问题,或者来说是一个长期矛盾。


那么,这种问题就真的没有办法解决了么?

有!

②建立私域流量池。

作家和网红最大的区别在什么地方?那就是网红有自己的私域流量池,他们是流量提供方,而产品提供方是他们的韭菜,所以网红活得很滋润。

作者的问题在哪里?

有人认为作者是网红,其实不是的,作者其实是实体工作者,是产品商,不是渠道商。所以,在食物链的地位,作者远远比网红更“低贱!”

你看,视频主和作者,同样是内容提供者,一个却是流量商,一个却是产品商,地位天差地别。

要想脱离双层剥削,首先第一步就是把自己由一个产品商,变成流量商。但是因为没有任何网站会给作家像抖音一样给作者导流在私域流量池。

所以作者几乎没有办法成为流量商。

像息壤小说网,出发点很好,但是却没有找到根本原因所在,某种意义上而言还是无法走出以前的固有思维,还是无线分成那一套。

其实这样是不好的。也是无用的,因为根本没有建设性!

或许未来有一个超级流量池平台出现,而那个平台的老板能像息壤一样拥有一颗为作者好的心。那么我希望它能像短视频一样给作者建立私域流量池。

当优质作者的书被收藏且阅读后,这个读者自动成为该作者的粉丝,然后像刷抖音一样,作者以后写出来的新书,不需要网站的流量池推荐,只需要自己在平台的私域粉丝池就可以得到曝光。

这样一来,作者自然会长期经营他的粉丝群体,不会轻易离开平台,反而会越来越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一本书无论是走付费赚读者钱,还是走免费赚广告商的钱,均由作者自己决定。

按照作者的粉丝量和后续书的粘性自己在平台接广告。

或者可以前期对接广告商,后期付费也可以。然后由平台和作者五五分成,这样作者也有了归属感,平台也不用再怕作者跑路。

这种一种双赢的做法。作者也能从产品商,变成流量商。

总之,我这个方法实行的可行性具体有多大,我不知道,但是一句话,作者要想真正的获得尊重!

必须改变目前只处于产品商的尴尬局面。否则未来还会有一万个飞卢出现,签你二十年,也会有一万个番茄,来克扣你的稿费!

如果流量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反抗将毫无意义!

我希望大家反抗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什么?不是解决当前的合同问题!和扣稿费的问题。

而是解决是否建立私域流量池的问题。

作者必须把流量掌握在自己手中,必须成为流量主,哪怕我上面的方法有漏洞和不完善之处,但是我相信,我的结论,一定是作者能够谋求到的最好的出路!

求各位点赞,送我上去,让更多人开动脑筋,引发思考。


没想到这篇回答在圈内爆了,那我再讲几个步骤。

我讲几个步骤:

①成立网络作家公会,请神机出山做名誉会长。然后让网文圈在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担任要职,有粉丝的网红类作者,进宣传部,最后团结传统编剧界,请大佬出山,成为公会的一份子。记住,不要盲目只选大神带头,必须要团结有流量的网红类作者,给他们权力。各个领域能用的人才都要用好。而不是只在网文圈里的大神。

大神受网站的绑架比较严重,蛤蟆已经是我最佩服的作者了,但是面对五五断更节的时候,他也不敢公然撕破脸皮。

鸡叉很不错的一个作者,但是因为前面的事情,损失版权费百万,这种作者不能让人家放到最前面当炮灰。

而且很多大神写书给力,但是和资本家拼刺刀这种事情,不是所有人都专业,所以,把不专业的放进去镇场子,专业的带头。

总之,要物尽其用,不要光让大神顶在前面,嗯,组织部长可以让战斗猫或者其他比较狠的人来!

当然龙空众可能不喜欢这三位,但是我建议,放下仇恨和偏见,像导师说的那样,这个关头最重要的是弄清楚,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②发展私域流量池,想办法发展流量联盟。搭建公众号,作者之间互推,建立公众号互推平台。联系息壤尝试着给作者建立私域流量池,尽量往这个方向发展!前期可能看不出效果,但是后期,星火燎原!功德无量!

③网络作家自己开网站,自己组织一批好友开网站,铺天盖地地撒出去,然后对接渠道商,不乱收稿,固定一批现有成员,自己对接渠道。卖多少分多少,自己都是内部人员,不保底,不买断,杜绝工作室。开网站也没几个钱,几个给力的作者凑凑。但是必须要选一个靠谱的老大。请网文圈专业的编辑做运营人员,他们对接渠道基本没问题,也专业!【这一条适合至少六七百订实力的作者,纯新人就不能加这种网站,但是可以解决一批人的需求。】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不要急着反驳哪里有漏洞之类的,现在这种情况,需要的是方法,而不是畏手畏脚,这不行,那不行,这艰难,那样艰难!要是这怕那怕,就不要找出路,直接等死。

我提出了一个方向,需要大家自己去把方向完善起来。我自然是做不到写几百个字就能完善这个方法的。

切记不要急着反驳,想想你能在这些方法上,能不能提出更完善的建议

user avatar

  2020年5月,国内最大的起点爆出了霸王合同,版权签到作者死后五十年。

  2021年1月,飞卢悄悄推出奴隶合同,签身份证20年,如果我在飞卢签书,那么此刻我所编辑的这篇回答乃至我在朋友圈在空间发的每一个文字,都属于飞卢。

  昨天,最大的免费网站番茄爆出后台偷改渠道稿费,作者的稿费变成了一串网站任意改写的数字。

我怎么看?我跪着看。

我觉得很可悲。

  像是五月断更节的事件重演,头部作者早已功成名就,拥有极大的话语权,绝大多数倒向资本家,少数也是与世无争的性格,不愿意带头。

  中部作者,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屈服于资本,涌现了大批工贼,少数有骨气的,断更、完本、换网站,但终究是杯水车薪。

  只有我们这些扑街,摇旗呐喊、肝脑涂地,可依然是蚍蜉撼树。

  我以前常常劝人再坚持一下,因为我觉得世上绝大多数的工作都不容易,出去上班要早九晚五,可能会遇到蛮不讲理的客户、颐指气使的上级,而写小说不用低三下气,不用在人际关系这滩泥潭里挣扎,于我这种社恐十级的人而言,是最好的工作。

  但我现在,想劝所有新人,劝所有想要入行的朋友,趁着年轻,改行吧。

  写小说死路一条。


更新,我去了息壤!管他挣不挣钱!不挣钱过完年去工地搬砖!

呼吁大家去息壤开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在他站有作品的作者,可以考虑双开。

不是广告!我只是突然想通了,自己的路要自己争取,指望任何人都不行。

去年五月,我看好息壤,但我没打算去,因为我要养活自己,息壤是真的不挣钱。

但我现在彻底明白了,资本家的屠刀早已高高扬起,早晚有一天,大家都会被宰,谁也逃不过这一劫!

众志成城,把息壤做起来,希望它真的能成为我们网文写手的一片净土!

2021年8月24日更新,我觉得息壤也凉了,得了,该去哪去哪,有情怀也敌不过资本家的套路。

user avatar

写网络小说,建议选择知乎平台,有打赏和好物推荐功能,收入不低,不用转让版权,而且维权会得到官方 @知乎版权 的协助。分享自己刚创作(编)的故事,可以设置虚构声明,不会和真实故事混淆。

user avatar

再更新:写小说死路一条,来番茄自取其辱。

被剥的收入已经惨不忍睹,但好在别处有了退路,收入已经比这边高了,不太监是还有一群读者在追。

完结之后,不再碰这辣鸡网站!

今天码完字去问问律师,截的图和录制的视频,也不知道有多少法律效应。

————————

番茄作者回答一波,先说损失:到目前为止九万左右,后续还在继续损失。

有朋友损失十几万得,也有朋友损失二十多万得,摆地摊那个听说少了35万。

从十月开始就明显察觉到阅读量不值钱,编辑的解释是老读者阅读章节少之类的屁话,那时候我就跟朋友说“有可能比例被调整了,直接剥削。”

据我所知,大片作者保留了老版后台稿费截图,但有多少效果存疑。

在此呼吁,所有作者清查个人所得税,看看个人所得税上的收入能否对得上自己拿到的实际稿费。

(p:据说有人个人所得税上报的是老版高稿费税收,但实际所得是新版低稿费。)

user avatar

从有免费站的概念起,有识之士就反反复复反反复复地强调同一个问题:
广告费的转化不透明,多少点击对应多少稿费都是存在嘴巴里,他们可以用广告浏览完成度以及广告转化度的问题,相同点击也可以不同稿费,多少任他们说。

所以免费的是最坑的,不仅是破坏业界生态、打击付费意识,同时给作者的稿费随时都有可能爆雷。

我们反反复复的说了。

然后呢……

就是要去啊……

那怎么办……

就在我前面回答关于若看和掌阅渠道的那事儿,顺口提了一句免费更黑等等的事情,号召人不要去免费……不还有一位免费站的大哥在下面跟我争,争得我拉黑为止么?

不听劝有什么办法……反反复复不停在劝不停在劝还要被人当作驴肝肺……

但这没关系,如果番茄作者需要我们帮忙战斗,我一定会帮。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很急公好义的人,很多看不惯的事都想掺和一脚,战斗冲锋在前的那种。但近期连续两件事,飞卢和番茄,目前我暂时都不想动……

什么时候这两个网站的受害者自己站出来了,说我是写某某书的某某某,抵制飞卢合同、控诉番茄稿费……等到这个时候我一定会帮忙。

否则他们躲在马甲背后只会骂,我们冲上去干嘛?

期待同行们拿出点骨气吧……我真的看得心凉。

————

27日编辑:

以后我再为这些玩意发一句声,我是狗。

user avatar

好久以前的问题了……

说个笑话……

最近知道的小八卦……

番茄每个月待审核的书(各个渠道汇笼过来的,不光是本站)是十万+

是每个月……

想要上架番茄是需要排队的……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