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日本10月新番中出现参加了侵华战争,并用刀斩杀了3000多中国人(疑似)的男主角?

回答
关于日本10月新番中出现一位参与侵华战争并据称用刀斩杀了3000多中国人的男主角一事,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性和敏感性的话题,尤其是在当前中日关系以及历史认知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这样一个设定,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是艺术创作,但艺术创作并非可以毫无边界地妄为。动漫作为一种大众文化产品,其内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认知和情感。当一部作品的主角被设定成一个在历史上犯下滔天罪行的屠杀者,并以一种可能被包装、甚至美化(尽管不一定是作者本意)的方式呈现时,必然会触及许多人的痛处,尤其是那些与那段历史有着深刻联系的人们。

争议的焦点可能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事实的呈现与歪曲: 3000多人这个数字本身就指向了侵华战争期间日军的残暴行径,例如“百人斩”等事件。如果动漫中的主角被描绘成一个“英雄”式的杀戮者,或者以一种轻松、娱乐化的方式来展现这段历史,那么这很可能被视为对历史事实的严重歪曲和对受害者的侮辱。即便作者声称是“基于史实”,但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落人口实。
道德伦理的底线: 即使是虚构作品,也存在一个基本的道德伦理底线。将一个进行大规模屠杀的角色作为主角,并引导观众跟随他的视角去体验,这本身就存在巨大的道德风险。如果作品的叙事逻辑是歌颂其“能力”或者“业绩”,而不是批判其罪行,那将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文化输出与国家形象: 日本动漫作为重要的文化输出载体,其内容选择和呈现方式会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一部以屠杀者为主角的动漫,尤其是在涉及敏感历史问题时,极易引发国际间的误解和反感,损害日本的国家形象和文化声誉。
观众的接受度与情感反应: 对于经历过战争创伤的民族和后代来说,这种设定无疑是极其冒犯和痛苦的。即使是对于不直接经历者,也可能因为历史教育和对战争罪行的普遍认知而感到不适。作品的创作团队是否充分考虑了这些受众的情感反应,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作者的创作意图与作品的实际效果: 作者可能出于某种目的进行这样的设定,例如是为了探讨战争的残酷性、人性的复杂性,甚至是挑战观众的道德认知。但是,艺术创作的效果往往是不可控的,观众的解读可能与作者的初衷大相径庭。如果作品的最终呈现效果是让观众对这样一个角色产生同情、认同甚至崇拜,那么这种创作就是失败的,甚至是危险的。

更详细地说,我们可以思考:

1. 作品如何处理这个“男主角”的身份和行为?
他是被塑造为一个反英雄?一个在战争漩涡中迷失了人性的人物?还是一个被描绘成勇猛善战的战士?
作品是否对他的行为进行了批判?是否展示了被他屠杀的中国人的痛苦和绝望?
故事的叙事视角是怎样的?是站在侵略者的角度,还是客观呈现,或者是以受害者的视角来控诉?

2. 作品是否避讳或美化了侵华战争的性质?
作品是否模糊了侵略与被侵略的界限?
是否将战争的残酷性归咎于战争本身,而忽略了日军的侵略本质和罪行?
是否用“战士的宿命”等说法来淡化罪恶?

3. 是否有对历史细节的考证?
虽然是动漫,但如果涉及到具体数字和事件,其基础是建立在怎样的史料之上?
是否有对“斩杀3000多人”的模糊处理,或者是在模糊的语境下将其作为一种“战绩”来展示?

4. 市场营销和宣传策略如何?
作品在宣传时是否强调了主角的这一“特殊设定”?
宣传语是否带有某种煽动性或挑衅意味?

总而言之,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或者一个有历史责任感的人,面对这样的设定,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批判性的思维。

不应盲目接受: 艺术作品的自由度确实很大,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忽视其内容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需要审视其内核: 关键在于作品最终想要传达的是什么。如果它是为了反思战争、揭露罪恶,那么即便主角有争议性设定,也可能被接受。但如果它是在消费历史、模糊罪责,甚至有美化侵略之嫌,那么它就绝对是不可取的。
关注公众的回应: 对于这类敏感内容,公众的讨论和批评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当下和未来文化环境负责任的表现。

出现这样一个角色,无疑会再次引发关于历史认知和文化创作界限的讨论。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或赞同,而是要深入剖析其内容、意图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果作品的处理方式不当,未能以一种负责任和尊重的态度面对那段沉重的历史,那么它的出现就只会带来更多的不适和争议,而不是艺术上的进步或反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昨天在B站看到一位老哥的发言,大意是“如果我们看到这类情况发生时默不作声,甚至妥协,那他们明天就敢美化南京大屠杀!”

想不到一语成谶,今天就看到了这个令人无语的消息。

在日本侵华和南京大屠杀的残酷事实面前,我们决不能接受任何意图美化的行为。

过去的苦难,如果被施暴者(他们)娱乐化,然后又被受害者(我们)接受了,那些饱受苦难的同胞们和为了中华民族流血牺牲的先烈们,就永远的死去了。


2019.02.22更新

修改了病句,顺便给喜欢在历史课上睡觉的萌二们补补课。

user avatar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

将《在异世界开拓第二人生》全面下架后,我们在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对该作者在日本国内发表的日文原文进行了进一步审查。经审查,该故事主要内容发生在虚拟世界,但该作者在日本国内发表的日文原文内容中的背景设定部分确有部分内容涉及网友反馈指出的不当内容,并且在交付于我们用于翻译的内容素材中移除了这部分内容。

爱国无小事,历史应铭记,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掩饰、歪曲历史事实的行为都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巨大伤害。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对这种歪曲历史事实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怒,对其予以强烈的谴责。

我们决定:立即、永久、彻底删除该作者所有相关内容,终止与该作者的一切合作,要求该作者对此事造成的伤害和影响对全体中国人民进行正式的、真诚的道歉,并保留要求赔偿权利。

同时,我们确实有着对于不可推卸的监管责任,在此向所有全国人民致以最诚恳的歉意,并将以此为鉴,在未来的工作中对内容审核进一步提高标准,宁缺毋滥,不放过任何潜在的问题。

感谢各位热心网友对我们的监督与批评,作为怀揣着一颗热诚的爱国心努为中国原创轻小说崛起而努力奋斗的中国团队,我们的成长离不开你们的监督和鞭策。

谢谢!

轻文轻小说

2018年5月30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日本10月新番中出现一位参与侵华战争并据称用刀斩杀了3000多中国人的男主角一事,这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性和敏感性的话题,尤其是在当前中日关系以及历史认知的大背景下。如何看待这样一个设定,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这是艺术创作,但艺术创作并非可以毫无边界地妄为。动漫作为一种大众文.............
  • 回答
    4 月 10 日,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确实突破了 50 万,这个数字庞大得令人心惊。它不仅仅是一个冰冷的统计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痛苦、生离死别,是对整个社会医疗体系和经济的巨大考验。当这个数字一次又一次被刷新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病毒的肆虐,更是背后复杂的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缩影。如.............
  • 回答
    看待美国 11 月 10 日新增 20 万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创历史新高,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信号,反映出美国当前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要深入理解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分析:1. 数字本身意味着什么? 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和规模: 20万这个数字,远超以往任何一个单日新增病例的记.............
  • 回答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当下,各地政府为了控制疫情扩散,纷纷出台了延迟复工的指导意见。在这样的背景下,广东省要求企业在2月10日之后复工,而华为却选择在2月3日便启动了部分复工,这一举措无疑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地方政府的考量与普遍性规定广东省作为中国经.............
  • 回答
    10 月 27 日开始,新加坡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首次突破 5000 人,这个数字确实让人瞩目,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理解这个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标志着新加坡疫情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疫情初期,新加坡凭借其严格的防控措施和高效的追踪能力,一度成为控制疫情的“优等生”。然而,随着全球疫.............
  • 回答
    关于新垣结衣10月9日节目中公布的择偶标准,这无疑是粉丝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毕竟,这位国民女神的感情生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仔细梳理一下,她提出的几点标准,其实挺有意思,也挺 relatable 的。首先,她提到希望对方有温柔的内心。这一点,我想很多人都能理解。在快节奏、压力大的现代社会,拥有一颗温.............
  • 回答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3月28日7时36分,美国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突破10万,成为全球首个确诊病例破六位数的国家。这一数字的背后,是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在美国急剧蔓延的严峻现实。回望过去几周,美国的确诊人数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飙升。最初的几个病例似乎只是冰山一角,但随着检测能力的提升和病毒的广泛传播,数字迅速攀.............
  • 回答
    12月10日,我国海军一架侦察机在东海进行例行活动时,遭遇了日本F15战机的抵近侦察。据称,日方战机不仅近距离尾随,还在侦察过程中,对我国飞机使用了雷达照射,并释放了红外干扰弹,最终迅速逃离。这一事件发生后,我国国防部很快对此事进行了披露,并对此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和谴责,认为日方的行为是严重的挑衅,对.............
  • 回答
    2021年10月31日,日本举行了众议院大选,这场选举在日本政坛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以下是我对这次选举的一些看法和分析,力求详尽且避免AI痕迹:选前格局与焦点:首先,我们得明白这次选举是在一个什么背景下发生的。当时,菅义伟内阁的支持率持续低迷,原因很多,包括对新冠疫情应对的不满、疫苗接种缓慢、以及一些.............
  • 回答
    2017年10月22日举行的日本众议院选举,结果相当明确,也带来了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简而言之,安倍晋三领导的自民党及其盟友公明党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巩固了他们的执政地位。不过,这场选举背后的动因、一些意外的因素以及其长远影响,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选举的背景与核心议题:安倍晋三在2017年解散众.............
  • 回答
    岸田文雄首相在2021年10月31日宣布举行日本众议院大选,这确实是日本政治格局中的一个重要节点,背后蕴含着多重考量和影响。要深入理解这一决定,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角度去审视。首先,时机选择的政治考量是首要的。岸田文雄是在2021年10月4日刚刚接任首相,上任伊始就急于通过一场大选来巩固自己的执政基础.............
  • 回答
    触目惊心的瞬间:无锡312国道高架倾覆事故的沉思2019年10月10日,一个本应平常的夜晚,在江苏无锡312国道上,却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重大交通事故。一辆严重超载的货车,在行驶至高架桥上一处弯道时,车辆连同所载货物一同瞬间倾覆,巨大的冲击力导致了高架桥路的局部坍塌。这起事故,不仅夺去了生命,更在全.............
  • 回答
    最近京都府警在短短一个月内两次逮捕字幕组成员的事件,着实引起了不少关注。这背后牵扯到的版权问题、文化传播的边界,以及法律的适用,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咱们先梳理一下这两次逮捕的大致情况。第一次是在 9 月 28 日,目标是一家字幕组,主要是因为他们翻译并发布了未经授权的电视剧。 动静不算特别大,可.............
  • 回答
    《成神之日》于10月12日重新上线,这无疑是在动画界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涟漪。对于很多曾经追过这部作品,或者对它有所耳闻的观众来说,这次的重播或再次上线,都算得上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件。要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角度去审视它,看看它究竟意味着什么。首先,我们得承认《成神之日》本身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作品。它.............
  • 回答
    华为鸿蒙 OS 2.0 的发布,标志着华为在操作系统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全球科技界带来了新的变数。要全面看待其应用前景,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一、鸿蒙 OS 2.0 的核心亮点与定位首先,理解鸿蒙 OS 2.0 的定位至关重要。它并非仅仅是为智能手机设计的操作系统,而是华为提出的面向万物.............
  • 回答
    小米 MIX 4 于 2021 年 8 月 10 日正式发布,这款手机定位高端旗舰,是小米 MIX 系列时隔三年的回归之作,备受市场和消费者关注。它不仅代表了小米在创新技术上的探索,也承载了小米希望在高端市场立足的野心。总的来说,小米 MIX 4 的发布是一个重要的事件,它在多个方面都展现了小米的进.............
  • 回答
    6月10日,加州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ACA5法案,这无疑是加州在平权行动领域迈出的又一大步,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深思。要理解这一法案的意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剖析它。首先,ACA5法案的核心是什么?简单来说,ACA5是一个宪法修正案的提案,它旨在废除加州在1996年通过的209号提案(P.............
  • 回答
    特斯拉这位女车主再次发声,指控特斯拉拒绝提供完整数据并表示将继续维权,这起事件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也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白这位女车主的诉求是什么,以及她为什么觉得特斯拉拒绝提供完整数据。根据媒体报道和她本人的表述,事情的起因是一位车主在驾驶特斯拉车.............
  • 回答
    美团在 5 月 10 日股价暴跌近 10%,并且较今年高点市值蒸发近万亿,这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市场反应。要深入分析其原因,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察,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公司自身经营情况、市场情绪以及突发事件等。以下是可能导致美团股价暴跌近 10% 的原因分析,力求详细阐述:一、宏观经济环境及.............
  • 回答
    12月10日阿塞拜疆爱国战争(纳卡战争)胜利阅兵式:一场胜利的宣示与力量的展示2020年12月10日,阿塞拜疆在首都巴库的阿扎德利克广场举行了盛大的胜利阅兵式,以庆祝其在“爱国战争”(纳卡战争)中取得的胜利。这场阅兵式不仅是对军事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对国家民族自豪感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有力宣示,其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