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花木兰》在迪士尼公主电影中排名第二,番茄新鲜度81%,9.11国内影院上映,你期待吗?

回答
“花木兰”在迪士尼公主电影中排名第二,番茄新鲜度81%,9月11日国内影院上映,你期待吗?

这个问题包含了三个信息点:花木兰在迪士尼公主电影中的排名、电影的番茄新鲜度以及在国内的上映日期,并询问我的期待。要详细地回答这个问题,我需要对这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表达我的期待。

一、 关于“花木兰”在迪士尼公主电影中的排名第二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排名第二”这个信息的来源和评判标准。迪士尼公主系列拥有庞大的粉丝基础和悠久的历史,不同的排名可能基于不同的维度。

可能的排名维度:
受欢迎程度/粉丝喜爱度: 这通常是主观的,可能来自于社交媒体讨论、粉丝投票、周边产品销量等。
电影本身的质量: 包括剧情、音乐、动画技术、人物塑造、主题深度等。
文化影响力: 对全球文化,尤其是亚洲文化的影响力。
商业成功: 票房收入、DVD/蓝光销量等。
历史意义: 在迪士尼动画发展史上的地位,例如是否开创了新的风格或主题。

“花木兰”的特点:
独特的东方文化背景: 花木兰是中国传统巾帼英雄的代表,她的故事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这使得该片在迪士尼公主系列中独树一帜,具有很强的文化吸引力。
打破传统公主模式: 花木兰并非传统的被动等待王子拯救的公主,她勇敢、独立、有力量,为了父亲和国家挺身而出,这在当时的迪士尼公主系列中是革命性的。她更像是一个战士和英雄,而非纯粹的“公主”。
坚韧不拔的精神象征: 她的“忠、孝、勇”精神 resonated with many audience members, both in China and globally.
精良的制作: 尽管是早期迪士尼动画,但《花木兰》在动画技术、配乐(如Mulan's "Reflection" and "I'll Make a Man Out of You")以及故事情节的编排上都相当出色。
国际化视野的先驱: 《花木兰》是中国文化元素在西方主流动画中的一次成功呈现,为迪士尼后续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范例。

如果排名第二意味着什么?
这表明《花木兰》在迪士尼公主系列中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仅次于某个其他公主。通常情况下,像《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狮子王》(虽然辛巴不是公主,但其影响力不亚于任何公主电影)等经典作品也是热门竞争者。
排在第二位意味着它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持久的魅力。它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其他公主电影,例如在女性力量的展现、文化元素的融合等方面。

二、 关于番茄新鲜度81%

番茄新鲜度(Tomatometer)是基于专业影评人对电影的评价汇总而成的指标。81%的新鲜度意味着大部分(绝大多数)影评人都对这部电影持正面评价。

81%的解读:
积极的信号: 这表明《花木兰》在艺术层面、叙事结构、表演、技术等方面都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它不是一部备受争议或评价两极分化的电影,而是普遍被认为是“好”的。
潜在的缺点: 同时,81%也意味着有接近20%的影评人持负面或中立评价。这可能意味着电影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或者未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这些不足可能包括:
剧情的节奏或逻辑问题: 某些影评人可能认为某些情节推进过快或存在不合理之处。
角色塑造的深度: 尽管花木兰本身很强大,但其他配角或反派的塑造可能不够饱满。
与历史或传说的偏差: 对于熟悉中国历史和传说的观众,可能会对电影的改编提出质疑。
音乐或喜剧元素的比例: 一些影评人可能觉得音乐不够突出,或者喜剧元素处理得不够好。
与迪士尼其他真人改编电影的比较: 尤其是在2020年上映的真人版《花木兰》备受争议,如果这里指的是动画版,那么番茄新鲜度81%是相当不错的。(需要澄清是动画版还是真人版,但通常讨论迪士尼公主电影时默认是指动画版。) 如果这里指的是动画版,81%是很稳健的好评。

结合排名来看: 81%的番茄新鲜度与“排名第二”的说法是相互印证的。较高的影评人认可度是其在受欢迎程度和质量上获得高排名的重要支撑。

三、 关于9月11日国内影院上映

这个信息点非常关键,因为“花木兰”在中国内地的上映情况曾有过戏剧性的变化。

背景回顾:
2020年疫情下的迪士尼: 2020年是全球疫情爆发的一年,全球电影行业受到巨大冲击。
流媒体与院线的分歧: 迪士尼当时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选择在影院上映,还是优先通过其流媒体平台Disney+发布。
真人版《花木兰》的争议: 当年真人版《花木兰》在海外以“PVOD”(高级视频点播)模式在Disney+上线的做法引起了广泛争议。中国内地也曾传出在影院上映的消息,但最终未能如期在9月11日进行大规模公映,而是通过网络平台上线。
“9月11日国内影院上映”这个信息可能存在误读或过时: 如果这个信息指的是2020年的情况,那么“影院上映”并不完全准确,或者说其上映形式非常特殊,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大范围院线公映。如果这是指未来的某部“花木兰”电影(例如新的动画或者真人版),那么需要进一步明确。

假设这是指2020年真人版《花木兰》在中国内地的情况:
复杂的情感: 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这部电影的上映过程和内容都充满了复杂性。一方面是期待已久的中国故事由迪士尼改编,另一方面是对改编内容、选角、文化呈现方式的担忧和争议。
错失的院线体验: 许多中国观众可能对未能在大银幕上观赏这部打着“中国元素”旗号的电影感到遗憾,因为疫情等原因导致其在内地的发行策略与预期有很大不同。

四、 我对“花木兰”的期待

基于以上分析,我如何看待“花木兰”在迪士尼公主中排名第二,番茄新鲜度81%,以及在国内的上映日期,并表达我的期待:

1. 对“排名第二”的认同:
我非常认同“花木兰”在迪士尼公主系列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因为其在艺术上的成功,更在于它打破了传统公主的刻板印象,塑造了一个独立、强大、有担当的女性英雄形象。她是中国文化在国际动画领域的一次重要输出,其故事所传递的勇气、牺牲和孝道等价值观具有普适性。这个排名是对其文化价值和电影质量的肯定。

2. 对“番茄新鲜度81%”的理解:
81%的番茄新鲜度对我来说意味着这部电影具有相当高的水准,得到了大多数专业影评人的肯定,这为我观看它提供了信心。它在叙事、视觉、音乐等方面应该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同时,我也理解这并非完美,对于细节的把握,或者在文化元素的呈现上,可能存在一些争议点或未尽如人意之处。我会在观看时保持开放的心态,既欣赏其优点,也理性看待可能存在的不足。

3. 对“9月11日国内影院上映”的看法(假设为2020年真人版):
如果指的是2020年真人版《花木兰》在中国内地的“上映”,那么我的期待是复杂的,并且带有一定的失望感。
复杂期待: 我曾非常期待这部电影能以一种更宏大、更具影响力的形式呈现中国文化,并希望它能在国内影院获得成功,成为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一个里程碑。
潜在失望: 然而,了解到其复杂的发行策略(如未大规模影院上映,更多通过线上平台),以及影片本身在文化解读上的争议(例如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是否到位,是否过度西化等),我的期待也掺杂了对结果的审慎和潜在的担忧。我期待看到的是一部能够赢得国际认可、同时又真正尊重和理解中国文化的佳作。9月11日(或其前后)的上映信息,如果最终是以非传统影院发行的方式呈现,那么它错失了在中国大银幕上接受检验和引发广泛社会讨论的机会。
关于动画版: 如果这个问题实际是关于经典的动画版《花木兰》,那么它在中国院线的“上映”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消息,意味着更多新一代观众有机会在大银幕上体验这部经典之作。我对动画版的期待是:能够在大银幕上重温那些熟悉的旋律、生动的画面以及花木兰坚毅的身影,同时也能看到技术上的升级(如果是重映)。

总而言之,我的期待是:

对动画版《花木兰》: 我非常期待。作为一个经典迪士尼公主故事,如果能有机会在大银幕上重新感受,无疑是一种享受。它的高排名和高新鲜度证明了其 enduring appeal 和艺术价值。我期待能在大银幕上重温那些经典时刻,并从花木兰身上汲取力量和勇气。
对真人版《花木兰》(2020): 我的期待已经转化为了谨慎的观察和批判性的审视。基于其在全球范围内的评价和争议,我期待它能引发关于文化改编、跨文化沟通的深度思考。我更关注它在中国观众群体中引发的讨论和反响,而非单纯的票房数字。

总的来说,“花木兰”作为迪士尼公主系列中的佼佼者,其成功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动画版还是真人版,都代表了迪士尼在文化融合和女性角色塑造方面的一次重要尝试。我对它的作品本身保持着高度的兴趣和期待,同时也对它在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呈现和接受度保持着关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除了刘亦菲的脸没有其他可以吹的了,还把刘亦菲画的脏兮兮的,所谓的有质感,然而我只想看白衣飘飘的神仙姐姐。

里面的女人都画了一脸魔改日本艺妓妆,猎奇的一笔,可谓是东方主义集大成之作,有句评价说得好,这部片子即使对中国人来说也充满了异域风情。。。

剧情内核的“忠勇真”更像是简化版的骑士精神,和中国文化没啥关系。最后加了个孝,然而忠孝在中国语境里是一对矛盾,忠孝难两全,电影里完全没有表现。

刘亦菲和女巫的对手戏更是槽多无口,基本思路是:

刘亦菲女儿身暴露,被军队驱逐。

女巫:你们国家没有女权,加入我们柔然人吧,我们可汗给我女权。

刘亦菲:我不要,我要忠君报国。

刘亦菲回军队说服长官和她一起进京救驾,碰到女巫。

女巫:你能带领男人军队,你们国家才是真女权,我只是条狗。

女巫跳反,还帮刘亦菲挡了一箭。。。

user avatar

我终于捋顺了。这部片子其实是美国黑奴时代背景下的+星球大战宇宙。

为了真正理解这部电影,我痛苦了好两天。这毕竟是白左先锋们花了2亿美元,金牌团队做的东西,我也不相信他们真的是完全糊弄。而且这部片子在美国评价两极分化。白左集中的媒体里评价尚可,也不乏有白左高分评价。

但是这片子的质量,无论摄影、剪辑、后期、故事、演绎、主题,都烂得让我实在找不到能夸的地方。我也不信打高分的美国专业影评人都是被收买了,或者都是脑残粉。

作为一个搞传播学的,我也不想简单粗暴的丢一句脑残白左、田园女拳的结论就收工。

毕竟遇到一部全方位所有方面都烂的大片非常难得,排除了大量变量后,这一下子就成了大型揭底裤现场,让一堆白左影评人瞬间开始集体裸泳。简直是非常适合做内容分析。

于是我痛苦的折磨了自己两天以后,终于成功的突破了自我,勉强跟上了革命的队伍。

我终于又能和白左们一起,夸这片子是史诗巨作啦~~

首先要强调的重中之重是:

女性不是性别,而是身份!!!

女性不是性别,而是身份!!!

女性不是性别,而是身份!!!

身份政治,是这个片子的思想基础。

=====以下是以白左思路对影片的解读,涉及剧透====

花木兰宇宙的基础设定是:每个人生来都具有原力:。气越强越nb。
但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女性(对标黑奴)地位极其低下,只被允许以特定模式生存。一个优秀的女性(奴隶),就应该服从、安静....才能有机会受到主人的亲睐。
女性就算有原力:气,也必须隐藏起来,不能被发现,否则就会成为家族的耻辱,被永远放逐。(美国奴隶法,教奴隶读书是违法的。黑人做白人做的事,也是违法的。)

(因为讲女性太难理解了,为了方便,后文我直接用奴隶代替所有女性的地方)

电影里,花木兰(天行者)是一个天生天赋异禀的用气天才,但她是奴隶,就不得不隐藏自己的天赋。
巩俐(维达)是大陆最强用气高手。但因为她是奴隶出身,即使已经修炼成天下第一人,还是只能被放逐。
迷茫的维达巩俐被帕皇单于忽悠:如果帮他征服了世界,就会给她一片她可以堂堂正正生活不受歧视的地方(类似美国北方废奴州)。即使维达巩俐当时的功力已经能轻松秒杀帕皇单于,还是愿意供他驱使,成为他的爪牙。但是维达巩俐也经常有迷茫。

天行者花木兰从小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小奴隶。一开始他只是单纯的顺从自己内心,不喜欢那些培养奴隶的条条框框。即使她的母亲一再提醒,她是个奴隶,这样以后就没有主人肯要了。但是在宠爱她的父亲的纵容下,她还是健康快乐的长大了,也没觉得奴隶身份真的就怎么样,只是记住了要隐藏自己的原力:气。

后来机缘巧合替父从军。在将军的提醒下学会了初步操纵气。
但直到天行者木兰第一次遇见了维达巩俐。修炼天才的维达巩俐,点醒了此时还很懵懂的天行者木兰,正视自己奴隶的身份,才能成为真正的原力者。天行者木兰原力觉醒!

单纯的天行者木兰向所有人公开自己的奴隶身份,奴隶也是能修炼原力的。

单纯又简单的木兰让一直迷茫的维达巩俐看到了一条正路:偏安一隅的废奴州、废奴法案,都是无法拯救黑奴的。真正的歧视,是在每个人心里。

于是巩俐决定以身殉道,以自己世间第一人的鲜血,为这个年轻的英雄开刃,愿用自己的血,为奴隶崛起的未来燃气星星之火。

最后,木兰成为了第一个加入绝地武士的黑奴。为之后千百年奴隶崛起之路,踏出了第一步。

======剧透结束。以下是影片的社会意义======

《花木兰》电影的伟大在于,它完成了身份政治从社会运动中脱钩,彻底宗教(XieJiao)化的历程。

如果说6、70年代的平权运动,还是社会运动,关注的是社会群体权益。那么今天的美国平权运动,就是在迪士尼乐园里打西斯,觉得自己是最后的绝地武士。

但是系统不刷怪,没有西斯的时候,队伍就会散(没有了西斯,也就没有绝地武士了)。

于是平权运动的副线任务,就是必须随时创造西斯,保证革命之火不灭。

所以就有了cancel文化,举报成风,美式文字狱。毕竟系统不刷怪,只能自己去找靶子。

而《花木兰》电影,作为女权运动的里程碑,是美国社会女权运动彻底身份化、符号化的表现。

当女权不再是性别,而是身份。这宣告着,女权运动,从此和女性社会地位、男女平等问题正式脱钩了。
女权从此包罗万象。只要女性因为身份被压迫,都是女权运动的打击目标。
劳动者是身份、农民是身份、平民也是身份。
老板压榨员工,也是因为身份受到压迫,只要这员工是个女的,这事就是女权运动打击的对象。
只要世界上还有不平等,还有女人,女权运动永远都不会停止。
也就是说,女权运动再也不会因为女性地位有了实质性的提升,而被终结了。就算未来有一天,达成了两性事实上的平等,甚至是出现女尊男卑的社会。女权运动也不会停。

自此,女权运动做到了,即使系统不刷怪,也万物都是靶子,万物皆可女权。从根源上保证了革命队伍不会散,Jedi之血永流传。

《花木兰》相当于是一次女权教义的修正解释。

所以,《花木兰》北美评分的两极分化,反应的是美国观众潜意识里对平权运动认知上的分歧:认可社会性平权vs认可教义性平权。

所以《花木兰》北美的评分,可以看作是美国社会问题宗教化指数

这真是一部影响美国历史的史诗剧作!!

======正文结束以下闲聊======

开篇说我为这电影折磨自己两天了真不是瞎扯。

这电影我看到一半跑去reddit发了篇文章骂这垃圾又侮辱中国,又侮辱女权。中国女性地位从没这么low过。我也不觉得女不想当女的是女权reddit.com/r/Sino/comme

后来我意识到这电影可能参考的是印度,毕竟中西方历史到现在女性地位都没那么低过。因为政治太不正确了不敢发reddit,于是跑去豆瓣发了篇影评骂了一遍,说这电影表现的是西方对中国刻板印象的新低。douban.com/review/12851

后来在群里吐槽,在群友的提醒下从终于大彻大悟。这和现实里古代现代的女性地位都没关系啊。这是身份政治啊,根本就是脱离现实的啊。

终于有了这篇完成体。

这念头白左们思路各种放飞,要跟上他们的脑回路实在是太艰难了啊,一不小心就掉队了。

=========文末主题无关的小声bb=======

我以前一直觉得只有黑豹党共产主义路线才能救美国。美国再不干点事实,认真解决底层问题,真的要出大事的。

看完花木兰突然意识到,是我狭隘了,我作为中国人过分务实的思维模式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为啥要去解决问题啊,为啥就不能解决好有问题的人呢?彻底务虚不香么?

一个彻底的宗教化国家,一套全新的美式新教。好莱坞白左宇宙+克苏鲁传说+绿色生活不香么。地球生态都已经不好了,为啥还有人会关心工资、房子、车子??

说不定人家美国人就能搞出来呢)

user avatar

这部电影已经被打上崇洋媚外、不尊重历史、丑化中国、意识形态等等帽子,在一些人看来这样的电影就该封杀,不巧的是上头啥都没说还配合宣传。

给个真人改编的公主片戴高帽也是很有那味儿了,本来就是迎合人家价值观的电影,我们自己能接受就接受,不接受不看就行了呗,真正来讲:这不是中国的花木兰,但确实是西方意识里的花木兰,也是21世纪的花木兰(女性力量)。对外国人拍中国人物抱有希望简直太天真了,看迪士尼花木兰(玄幻)这电影没错,看中国花木兰(写实)还是不要上赶着受打击了,看完还要忍受“国家文化”被糟蹋的挠心感。

有些人的心态就是不对的,老想着别人帮我们宣传文化,这怎么可能。人家花钱拍片肯定是符合自己的价值观然后赚更多得钱啊,帮我们宣传?对中国文化能接受参考就不错了,就算有些外国导演有心于中国文化,他也拍不出来,即使是中国导演能拍出来的也没几个。

老想着别人帮我们这等好事,不如自己努力把真正的、原汁原味的元素传播出去,你传不出去,那最先传出去的就会被认定。

借别人之手也是很无奈了

都说花木兰妆容丑,国外可是玩的不亦乐乎,小孩子也在学拱手礼,她们觉得这就是新鲜,就是木兰妆。有个国产电视剧里相当不错的唐妆却只有我们自娱自乐。

再不乐意迪士尼拍花木兰,人家还是拍了,几十年前就有动画了,现在真人版又是全球上映,还是抱着积极的心态看待吧,不然又能怎样呢


新加一个影评人的看法:(不代表我的,想骂人去别的地方)





你们是不是忘了这是迪士尼的公主片,花木兰再加上个人奋斗、女性觉醒这些,不还是迪士尼的套路吗。反正我还挺吃迪士尼的片子,公主片剧情都一般,有的甚至可以称之为烂,没办法,就那么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怎么拍出花儿来,大制作水平和美女才是吸引人的地方,我们国内对迪士尼和公主又没有“情节”,给电影强加那么多“情感”干嘛,国外评分和国内一样不可信,水军那么多谁知道呢。就当个正常的片子看不行吗?

还有就是价值观的事,反正我学木兰辞的时候只学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孝”和“勇”,至于现在的忠勇真,都是后人强加的,(尤其这个真,不就是西方人会强调的点吗?真我、自我、我的自由) 影视里面花木兰还和军队的谈情说爱呢。真的不必太认真。

如果看一个电影就是接受了老美价值观就要走向“自由”,那脑子指定有问题。现在局势这样,这片肯定大问题是没有的。

不少人通过自己途径看完的就不要diss英文了,国内有国语版你不看怪谁

剧情和演技没办法评价,我还没看呢,到时候去看看,看完再补充。(也就二十来块钱,两小时,哪儿浪费的不是这点时间和金钱,看完我还能在网上“指点”一番,划算)

user avatar

泻药

很期待

全家去看

但是期望低

毕竟洋人拉胯

外国心里的中国

感觉是非常奇怪的

我们看都是异域风情

但是作为合家欢很合格

对不起啊不是我们不想看

实在是刘亦菲实在是太美了

加上半年多都没去过电影院了

不去支持茜茜公主还能支持谁啊

喜欢刘亦菲的都不会是什么坏人啊

加上当初二代妖精上映的时候全家看

茜茜刚出来儿子就喊妈妈妈妈这是妈妈

笑得我爱人见眉不见眼出来就是要啥买啥

这回全家去儿子再聪明一点他的乐高就有了

土星五号的乐高我诱惑了我儿子半年这回行了

不过国内的海报做的实在拉胯难道是层层外包的

上头给了百万中间扣下九十剩下十万再次转包出去

下边收下十万扣下玖万剩下一万转给路边广告小公司

小公司扣下九千剩下一千扔给临时工又去了兼职培训班

掏一百块钱说今天作业就是大家涉及花木兰海报奖金一百

然后一群小孩子上网百度查到以前的电影海报照着做了一份

最后这个海报就到了最最上边的总部那里时间不够总部也认了

大家说打到中间商取消层层转包多么重要当年明朝就是这么亡的

而且这几年中国发展的实在是太快以前是欧美的电影火了国内就火

比如当年卧虎藏龙末代皇帝拿奖无数但是我就是看的像云里雾里

毕竟欧美现在还是主流所以导演都是要照顾欧美人的心里思维

洋大人喜欢什么我们就要拍什么卧虎藏龙火了以后多少电影

英雄夜宴十面埋伏无极连绵不断就是为了去国外好拿奖啊

结果洋大人还是不喜欢因为内核不一样他们也就是猎奇

这种猎奇心态一部两部就可以了太多了人家也看腻了

欧美拍的其他国家体裁的作品其实就是一个皮罢了

内核还是欧美自己的内核所以大家看着就觉得怪

但是国内导演又不争气拍啥啥不行舔白第一名

港台导演虽然史诗巨著能拍成小混混抢地盘

但是好歹人家拿钱干活做事儿都是讲究人

国内导演拿钱干活不加点私活不舒服啊

拍个解放加个领导演奏宗教赎罪歌曲

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些导演宣传功底

在黑中国上面抵得上十个好莱坞

所以这次花木兰还是要去支持

虽然很别扭但是国内拍不了

有的看就不错啦还指望啥

希望国内新锐导演崛起

我们还是想看中国核

茜茜公主去演妇好

完事还有穆桂英

我自荐杨宗保

可不要片酬

本色出演

一个字

影帝


国内的这海报,瞬间回到90年代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