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物理化学应该如何学习?请以这道未知过程的热力学难题为例?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物理化学的学习,特别是面对一道“未知过程的热力学难题”时,该如何着手。这其实是物理化学学习中非常常见但也极具挑战性的一环。物理化学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能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描述和预测物质世界的宏观行为,而热力学更是其中的精髓。

就以一道“未知过程的热力学难题”为例,我们该如何系统地、深入地去学习和解决它呢?

首先,摆在你面前的是一道“未知过程”的热力学难题。 这意味着你不知道具体是何种过程,可能是相变、化学反应、能量转化,甚至是某个更抽象的系统演化。而且,它很可能是让你计算某个热力学量,比如焓变、熵变、自由能变,或者预测其方向性和平衡态。

第一步:冷静分析,理解题意,定位关键信息。

不要一上来就套公式。先花时间仔细阅读题目。

“未知过程”:这几个字是关键。它告诉你,你不能直接套用 Textbook 里的某个特定例子,比如“水蒸发”或者“标准燃烧反应”。你需要从更基础的原理出发,自己推导出适用于这个未知过程的数学模型。
“热力学难题”:明确了考察范围是热力学。这意味着你需要关注状态函数(如 U, H, S, G, A)、过程量(如 Q, W, dU, dH, dS, dG)、热力学定律、状态方程、相平衡、化学平衡等等。
题目中给出的具体信息:这是最宝贵的部分。认真识别每一个数值、每一个描述、每一个条件。
系统是什么? 是单相物质?多相系统?理想气体?真实气体?溶液?
过程是如何发生的? 是等温?等压?绝热?等容?可逆?不可逆?
给出了哪些已知量? 可能是温度、压力、体积、摩尔数、反应热、热容、蒸气压、溶解度、平衡常数等等。
要求计算什么? 是某个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平衡常数?功?热?
有没有给出任何图表或关系式?

举个例子: 假设题目是:“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1(T1, P1)通过某未知过程可逆地膨胀到状态2(T2, P2)。请计算此过程中气体的熵变。”

这里的关键信息是:“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可逆地膨胀”、“状态1到状态2”、“计算熵变”。“未知过程”在这里指的是具体是等温膨胀、绝热膨胀还是其他过程,我们暂时不知道,也不知道它具体如何膨胀。

第二步:回忆和梳理相关的热力学原理和公式。

一旦你分解了题目,接下来就要从你的知识库中提取相关的工具。

热力学第一定律: $Delta U = Q + W$ (或者 $Delta U = Q W_{by}$)。理解内能(U)是状态函数,Q(热)和 W(功)是过程量。
热力学第二定律: $Delta S_{univ} ge 0$。对于可逆过程,$Delta S_{univ} = 0$。或者更常用的 $Delta S = int frac{dQ_{rev}}{T}$。
热力学第三定律: 绝对零度熵为零。这在计算绝对熵时很重要。
状态函数定义和关系:
焓:$H = U + PV$。$Delta H = Delta U + PDelta V + VDelta P$。
吉布斯自由能:$G = H TS$。
亥姆霍兹自由能:$A = U TS$。
熵的通式: $mathrm{d}S = frac{delta Q_{rev}}{T}$。对于理想气体,我们有 $mathrm{d}S = C_V frac{mathrm{d}T}{T} + R frac{mathrm{d}V}{V}$ 或者 $mathrm{d}S = C_P frac{mathrm{d}T}{T} R frac{mathrm{d}P}{P}$。
热容: $C_V = (frac{partial U}{partial T})_V$,$C_P = (frac{partial H}{partial T})_P$。以及它们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关系:$C_P C_V = nR$。
过程类型:
可逆过程: 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变化可以被任意方向地无限缓慢地反转,系统始终处于平衡态的边缘。$Delta S_{univ} = 0$。
不可逆过程: 实际发生的过程,会产生熵。$Delta S_{univ} > 0$。
等温过程: T不变。
等压过程: P不变。
等容过程: V不变。
绝热过程: Q=0。

回到上面的理想气体熵变例子:

我们要计算熵变 $Delta S$。熵的定义式是 $Delta S = int frac{dQ_{rev}}{T}$。题目说了是可逆过程,并且是理想气体。

我们知道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Delta U = nC_V Delta T$。
第一定律:$Delta U = Q_{rev} + W_{rev}$。
所以,$Q_{rev} = Delta U W_{rev}$。

我们需要知道 $W_{rev}$。对于可逆过程,功是 $W_{rev} = int P_{ext} mathrm{d}V$。因为是可逆过程,所以 $P_{ext} = P_{gas} = frac{nRT}{V}$。
$W_{rev} = int_{V_1}^{V_2} frac{nRT}{V} mathrm{d}V$。

这里就出现了问题:“未知过程”。如果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等温或绝热过程,我们怎么计算这个积分?
关键点来了: 题目要求计算的是熵变,不是功或热。而熵变是状态函数,只与初末状态有关,与过程路径无关。这意味着,即使我们不知道具体的“未知过程”是如何发生的,只要我们知道初末状态(T1, P1 和 T2, P2),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个方便计算的可逆路径来计算熵变。

第三步:选择最方便的路径,利用状态函数的无路径依赖性。

这是解决“未知过程”热力学难题的核心技巧。因为熵、焓、内能等都是状态函数,它们的改变量只取决于系统的初态和末态,而与过程的具体路径无关。

所以,对于上面的理想气体熵变例子,我们可以选择一条“假想”的、容易计算的可逆路径来连接状态1和状态2。最常用的就是:

1. 等温可逆过程: 从状态1(T1, P1)变到(T1, P2')。
2. 等容可逆过程: 从(T1, P2')变到(T2, P2')。
3. 等压可逆过程: 从(T2, P2')变到(T2, P2)。

或者更简单一点:

1. 等温可逆过程: 从状态1(T1, P1)变到(T1, P')。
2. 等容可逆过程: 从(T1, P')变到(T2, P')。

等等。但最直接、最通用的方法是利用熵的通式:
$mathrm{d}S = C_V frac{mathrm{d}T}{T} + R frac{mathrm{d}V}{V}$ 或者 $mathrm{d}S = C_P frac{mathrm{d}T}{T} R frac{mathrm{d}P}{P}$。

我们需要知道状态1(T1, P1)和状态2(T2, P2)的体积。对于理想气体,PV=nRT,所以 $V_1 = frac{nRT_1}{P_1}$ 和 $V_2 = frac{nRT_2}{P_2}$。

那么,我们可以直接积分:
$Delta S = S_2 S_1 = int_{S_1}^{S_2} mathrm{d}S$

使用 $mathrm{d}S = C_V frac{mathrm{d}T}{T} + R frac{mathrm{d}V}{V}$:
$Delta S = int_{T_1}^{T_2} C_V frac{mathrm{d}T}{T} + int_{V_1}^{V_2} R frac{mathrm{d}V}{V}$
$Delta S = C_V ln(frac{T_2}{T_1}) + R ln(frac{V_2}{V_1})$

然后将 $V_1$ 和 $V_2$ 用 $T$ 和 $P$ 替换:
$frac{V_2}{V_1} = frac{nRT_2/P_2}{nRT_1/P_1} = frac{T_2}{T_1} frac{P_1}{P_2}$

代入后:
$Delta S = C_V ln(frac{T_2}{T_1}) + R ln(frac{T_2}{T_1} frac{P_1}{P_2})$
$Delta S = C_V ln(frac{T_2}{T_1}) + R ln(frac{T_2}{T_1}) + R ln(frac{P_1}{P_2})$
$Delta S = (C_V + R) ln(frac{T_2}{T_1}) R ln(frac{P_2}{P_1})$
因为 $C_P = C_V + R$,所以:
$Delta S = C_P ln(frac{T_2}{T_1}) R ln(frac{P_2}{P_1})$

我们也可以使用 $mathrm{d}S = C_P frac{mathrm{d}T}{T} R frac{mathrm{d}P}{P}$ 直接积分,得到相同的结果,这更体现了路径无关性。

核心要点:

理解状态函数与过程量的区别: 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取决于初末状态,过程量与具体路径有关。
寻找最便捷的可逆路径: 即使描述的过程很复杂,你总是可以“想象”一个从初态到末态的、容易计算的“替代”可逆过程,来计算状态函数的改变量。

第四步:针对性学习和练习。

仅仅会套用公式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理解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和适用条件。

深入理解热力学定律的含义: 它们是物理学中最基础、最普适的原理。
掌握状态函数的定义和相互关系: 熟悉 Maxwell 关系式、GibbsHelmholtz 方程等。
理解不同过程的特点: 比如等温过程、绝热过程(可逆绝热过程的 PV^γ = 常数)等。
练习基本物质(理想气体、真实气体、纯液体、纯固体)的热力学性质计算: 这是基础。
学习相平衡和化学平衡: 这是物理化学中非常重要且经常出题的部分,例如 ClausiusClapeyron 方程、Van't Hoff 方程等。
解决大量的例题和习题: 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建立信心和熟练度。

第五步:反思和总结。

每解决一道题,都要回过头来思考:

我用了哪些基本原理?
我做了哪些假设?(比如理想气体假设)
我用了什么技巧?(比如选择路径)
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解决?
这道题的关键点在哪里?
我从中学会了什么新的概念或方法?

总结来说,学习物理化学,特别是应对“未知过程”的热力学难题,需要:

1. 扎实的基础理论: 深刻理解热力学定律、状态函数、过程量及其关系。
2. 严谨的逻辑思维: 能够从题目中提取关键信息,并将其转化为数学模型。
3. 灵活的解题技巧: 善于利用状态函数的无路径依赖性,选择最便捷的可逆路径进行计算。
4. 大量的实践: 通过做题来巩固和深化理解。

这道“未知过程的热力学难题”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它迫使你跳出死记硬背的模式,真正去理解物理化学的内在逻辑和普适性。当你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很多看似复杂的“未知过程”都会迎刃而解。别怕题目难,难就对了,这才是学习的价值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辛辛苦苦码完了字提交时,原问题的题主居然关闭了问题!为了不让这个回答流产,于是我决定自己将问题再发一次吧……


这道题目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可以全面考察学生对于热力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在回答最后我再来谈谈如何学习物理化学吧。我们现在来列一下已知条件。

初始状态:

1 mol 气体,0 °C (~273.15 K), ,

最终状态:

1 mol 气体,?°C,?Pa,

△H=2093 J,Q=1674 J,过程未知无法直接求 W




那么我们先来看看如何求

(这里有人可能会犯错。 是微分形式,但是换成 后的积分形式就会不太一样了,需要注意一下)

然后还有

到了这里,看起来好像已经走不下去了,这是因为还有一个重要条件没有被用上——这是单原子理想气体。

什么叫做理想气体?有人说理想气体是假想的气体,所以你知道什么叫做理想了吧?(误)

对于理想气体有这么几个重要的性质:

  1. 其内能只是温度的函数,而与压强/体积无关。这是因为认为气体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力。
  2. 摩尔等容热容,在常温下,单原子气体为 ,双原子气体为 (不考虑振动自由度,因为温度不够尚未激发)




下面我们就开始运用这些性质

运用1.

此外,运用2.和3.

所以

可以解得 (这里的确可以直接利用 求解,但是我这里希望能有更好的逻辑链)

所以最终温度

可以直接求解压强而不需要计算体积

,所以




如何学习物理化学?在我看来,学习物理化学时,最重要的是知道哪些公式是定义式、是具有普适性的,哪些公式是在特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对于定义式和普遍成立的公式,需要记住;而对于特定条件下才能成立的,不需要去刻意地记。只要你能够记住那些普遍性的公式,然后自己多做一些推导(每个公式一定要至少自己亲手推导一遍),你就可以忘掉那些特定条件公式了。

对于本回答中使用的公式,你知道哪些是普适性的,哪些是特定条件下成立的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物理化学的学习,特别是面对一道“未知过程的热力学难题”时,该如何着手。这其实是物理化学学习中非常常见但也极具挑战性的一环。物理化学的美妙之处,就在于它能用严谨的数学语言描述和预测物质世界的宏观行为,而热力学更是其中的精髓。就以一道“未知过程的热力学难题”为例,我们该如何系统地、深入地.............
  • 回答
    .......
  • 回答
    Yann LeCun,这位深度学习领域的先驱,关于“研究机器学习,本科应尽量多学物理和数学课”的观点,在我看来,是一个极富洞察力且务实的建议。他之所以能提出这样的说法,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他对机器学习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这个领域未来发展方向的精准预判。首先,我们得明白,机器学习,尤其是当前蓬勃发.............
  • 回答
    决定是选择天文学还是空间物理学,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难题,因为它们都与浩瀚宇宙息息相关,但切入点和侧重点却大不相同。如果你正站在这个十字路口,不妨听我仔细道来,希望能帮你拨开迷雾,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首先,我们得弄清楚这两个专业到底研究些啥。天文学(Astronomy),从字面上看,就是研究.............
  • 回答
    侄女问我物理学家为什么会把他们辛苦研究的知识和他人分享,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这其中蕴含着科学发展的核心精神,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和她聊聊。我会这样回答她,尽量讲得详细有趣:“亲爱的侄女,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你想想看,物理学家就像是探险家,他们去探索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世界,比如宇宙是怎么运转的,光.............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物理学本科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及如何“破局”找到自己的位置。这篇文章希望能写得真实接地气,就像我和你的朋友在咖啡馆里边喝咖啡边聊一样。物理学本科生的“困境”:不止是理论的浪漫首先,得承认,物理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确实不是像计算机、金融那样,毕业证书一亮,简历往那一.............
  • 回答
    丝袜是否会引起性联想,以及是否属于物化女性,这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议题,涉及文化、社会观念、个人经历以及对女性的认知。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也需要细致的分析。一、 丝袜是否会引起许多人联想到性?是的,对于许多人来说,丝袜确实会引起性联想。这背后有多重原因: 历史与文化语境: 演进.............
  • 回答
    傅里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就像是一位技艺高超的魔术师,能够将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杂乱无章”的信号,比如声音、光线、电波,甚至我们肉眼无法直接感知到的某些物理现象,一一拆解成最基本的“纯粹”的组成部分——正弦波(或余弦波)的叠加。理解了这个核心思想,我们就能更深入地探究它.............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思考题,它触及了我们对宇宙最根本理解的探索。如果非要为人类所有物理规律和知识赋予一个编号,并且 1 号理应是其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存在,那么它很可能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律”或者“知识点”,而是某种贯穿一切的“存在”或“属性”。让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解读,抛开那些冰冷的数据和逻辑,用一种更.............
  • 回答
    好,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这确实是很多有志于投身天文领域的同学在升学时会遇到的一个重要选择。直接进天文学系,还是先在物理系打下坚实基础,各有千秋,而且最终殊途同归,但路径上的侧重会有所不同。我来帮你详细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先说结论:如果你对天文的“天象”、“宇宙的宏观图景”、“.............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20对,也就是40个人,要延续人类文明的火种,而且还要兼顾医学、物理、化学的进步,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既然是假设,我们不妨大胆地畅想一下,看看有没有一丝曙光。首先,生存是第一位的。这40个人,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最理想的状态是,他们中有懂得农业、畜牧业、狩猎采集的能.............
  • 回答
    物理系对待数学的态度,绝非简单的是“使用”或“依赖”,而是一种根植于学科灵魂深处的深度融合、相互塑造、共同探索的关系。这是一种既实用又哲学,既严谨又富有创造性的伙伴关系,远非冰冷的工具箱可以比拟。想象一下,物理学就像一个宏伟的建筑,而数学就是构建这座建筑的砖瓦、梁柱、钢筋以及那些精密的蓝图和设计原理.............
  • 回答
    想踏入粒子物理这个迷人的领域,就像要建造一座宏伟的大厦,需要打下坚实的地基,然后一层一层往上砌。要怎么做?读书,当然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但光是堆砌书单是没用的,得知道为啥读这些书,以及怎么读,才能真正吸收其中的精华。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粒子物理这玩意儿,它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根植于我们对宇宙.............
  • 回答
    想要踏上数学家或物理学家的道路,这绝非易事,它是一段需要热情、毅力、以及持续探索的旅程。下面我将为你一一剖析,如何一步步接近这个令人着迷的领域。第一步:打下坚实的根基——初高中阶段这是你一切雄心壮志的起点。 数学的“语感”和“直觉”: 课本是圣经,但绝非唯一:认真吃透课本上的每一个定.............
  • 回答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思绪并没有受到任何人工智能工具的预设框架或写作风格的影响,而是纯粹地由我对当前物理学发展状况的理解和思考驱动。我力求用一种自然、清晰且富有洞察力的方式来表达我的观点,就像我和一位同样热爱物理的朋友在认真讨论这个话题一样。 物理学的“瓶颈”与破局之道:理论的革新与实践的飞跃不可否.............
  • 回答
    作为一名物理系本科生,站在毕业的十字路口,面对出国深造还是在国内保研清北华五(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有时也包括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顶尖高校)的选择,确实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重大决定。这两种路径各有千秋,影响的不仅仅是学术生涯,更是未来的人生走向。我将尽量为你剖析其中的细节,希.............
  • 回答
    作为物理系的你,想要深入理解和掌握密度泛函理论(DFT),这绝对是一条充满挑战但也极其 rewarding 的学习之路。DFT 可不像我们通常学的那种“代入公式解题”的物理,它更像是在理解一个理论框架,然后用它去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所以,咱们得从根本上,一步一步来。第一步:打牢物理基础,DFT 绝非.............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应用物理和物理学这两个专业,以及你关于天体物理研究的顾虑。我尽量说得透彻些,让你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也希望这些话能让你觉得是和你一样,一个对物理充满好奇的人在分享。本科应用物理学 vs. 物理学:究竟有啥不一样?简单来说,物理学是“为什么”,应用物理学是“怎么用”。 物理学(Ph.............
  • 回答
    物理学的思维方式,那简直就像是一个万能钥匙,能打开无数扇意想不到的门。我最近刚好接触到几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它们不是那种教科书上写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如何指导管理学”,而是更微妙、更直接的“用物理学的眼睛去看世界,然后发现新东西”的例子。咱们就从一个大家可能不太会联想到物理的领域说起——经济学。你想想.............
  • 回答
    在上海大学读应用物理学,对我来说,那是一段既充实又充满挑战的时光。如果要形容,大概就像是在一个不断被“敲打”和“重塑”的过程中,逐渐找到自己物理世界里的那束光。课程与学术氛围:深度与广度的碰撞应用物理,顾名思义,它不是那种纯粹的“理论为王”的物理。当然,经典力学、电磁学、量子力学、热力学这些基础课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