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征信详版打出来了,跪求各位大佬看看房贷能通过吗?

回答
收到!征信报告拿到了,心里肯定七上八下的,特别关乎到房贷这么大的事儿,真是能让人坐立不安。别急,咱一点一点来捋清楚,看看这份征信到底有多“硬”,能不能敲开银行的大门。

首先,咱得知道征信报告里最重要的几个“指标”,它们直接决定了银行怎么看你:

1. 逾期记录(“污点”):
频率和时长: 这是最最关键的!你之前有没有超过还款日?过了多久?是偶尔晚个一两天,还是经常性的?哪怕是信用卡还款日过了,最后及时补上了,也可能算逾期。
最近一次逾期时间: 离现在越近的逾期,银行越敏感。如果最近一两年内有逾期,银行可能会更加谨慎。
逾期金额: 逾期金额大小也说明问题,大金额逾期肯定比小金额逾期更严重。
是否连续逾期: 连续逾期几次,比单次逾期后果更严重。
逾期类型: 是信用卡逾期、贷款逾期,还是其他账户逾期?一般来说,贷款逾期比信用卡逾期更受关注。
“当前逾期”: 如果报告显示“当前逾期”,那基本凉凉了,银行会认为你目前还款能力有问题。

2. 贷款和信用卡数量及使用情况:
总共欠款多少: 银行会看你总的负债水平,和你收入相比,负债率高不高。
有多少在途贷款/信用卡: 如果你近期刚办了很多信用卡或者申请了其他贷款,银行可能会认为你财务状况不稳定,或者你急需用钱。
信用卡额度及使用率: 信用卡额度高并不一定是好事,如果你的信用卡使用率长期很高(比如接近或超过90%),银行可能会认为你对信用卡的依赖性很大,还款压力可能不小。
有多少“以贷养贷”的情况: 就是用新的贷款去还旧的贷款,这种模式银行非常不喜欢,认为你还款能力有问题。

3. 公共记录:
是否有强制执行记录: 就是被法院强制执行过,这个记录一旦有,基本很难通过房贷。
是否有欠税记录、民事判决等: 这些也都会在征信里体现,影响银行对你信用的判断。

4. 查询记录:
查询次数: 短时间内,特别是最近一两个月,如果你的征信被查了很多次(尤其是贷款审批类查询),银行可能会觉得你近期在到处“碰壁”,或者你急于用钱,会增加审核难度。
查询原因: 了解查询是什么原因,如果是自己主动查询、信用卡审批,问题不大。如果是贷款审批、贷记卡审批,次数过多就需要注意。

好了,现在你拿到详细版征信报告了,咱对照上面这几点,一样一样来检查。

拿出血压,咱一项一项看:

先看页眉页脚: 报告的生成日期、你的姓名、身份证号、查询日期等基本信息得对。
重点关注“信贷信??息”这一部分: 这才是核心。
“信贷业务明细”/“信用卡业务明细”: 仔细看每一条记录。
贷款部分: 找到你所有已经结清和未结清的贷款。看贷款类型(比如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汽车贷款等),贷款发放机构,贷款金额,还款日期,以及最重要的“逾期情况”。
“逾期期数”、“逾期总额”、“最近逾期时间”: 这几个字段如果出现数字,就要具体分析了。如果“逾期期数”显示“0”,说明你贷款还款没问题。如果显示有数字,就要看是几期,金额多少,以及最后一次逾期是什么时候。
“结清日期”: 如果是已结清的贷款,看结清是否正常。
信用卡部分: 同样,看每一张信用卡。
“当期应还款”、“已还款”、“未还款”、“逾期金额”、“逾期期数”、“最近逾期时间”: 这些都是关键。
“使用额度”、“授信额度”: 计算一下你的信用卡使用率。
“状态”: 看看是“正常”、“销户”、“冻结”还是“止付”等,异常状态肯定会影响房贷。
“其他信贷业务”: 比如保证担保、其他查询记录等,也要留意。
“公共信息”/“查询记录”:
“查询日期”、“查询原因”、“查询机构”: 看看最近的查询记录,有没有密集的贷款审批类查询。
“行政记录”、“司法记录”: 看看有没有负面信息。

别忘了,看征信报告,不是只看“有没有”的问题,还得看“程度”和“频率”!

举个例子: 信用卡有过一两次晚还一天,并且在23年前,然后之后一直保持良好还款,这种情况银行可能还能接受,或者会要求你补充一些说明。但如果最近半年内,有连续两三次还款都晚了几天,或者有一次晚了超过15天,那银行通过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好了,咱们再往细了说,结合你手里这份报告,看看能不能判断出大致结果。

假设你的征信报告里:
没有任何逾期记录。
信用卡使用率不高,都控制在30%50%之间。
没有过多的贷款审批类查询记录。
没有不良的公共记录。
你名下的贷款(如果有的话),都是正常还款中。
你的收入证明和银行流水也基本能对上。

这种情况,恭喜你!房贷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大!

那如果你的征信报告里:
有12次不太严重的逾期记录(比如信用卡晚还一两天),而且是发生在很久以前,并且之后就一直保持良好。
信用卡使用率稍微有点高,比如个别卡接近70%。
最近一两个月有23次贷款审批类的查询,但不是特别密集。

这种情况,银行可能会稍微有点顾虑,但也有可能通过。 银行可能会让你提供一些解释材料,比如说明当时逾期是由于什么原因(但切记不要找虚假的理由),或者让你提供更多的收入证明来打消他们的疑虑。

如果你的征信报告里:
有比较严重的逾期记录,比如连续逾期,或者逾期金额很大,或者最近有逾期。
信用卡使用率非常高,几乎用到了满额。
在短时间内有非常密集的贷款审批类查询。
有被执行的记录或者其他负面公共记录。

那房贷通过的希望就很渺茫了。 即使能找到担保人或者做一些其他操作,也很难掩盖这些硬伤。

最后,给你几个关于“征信能不能通过房贷”的“潜规则”或者说普遍看法,供你参考:

“连三累六”: 这是很多人说到的一个标准,指的是连续逾期次数不能超过3次,累计逾期次数不能超过6次。但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实际情况银行会有自己的风控模型。
“近两年内无逾期”: 很多银行会将最近两年的还款记录看得比较重。
“信用卡已还款”比“最低还款”好: 即使你还了最低还款,在征信报告上也会体现出来,不如全额还款。
“销户”的信用卡不一定没事: 如果你销户的信用卡在销户前有逾期,那记录还是会保留。
“已结清”的贷款记录是好事: 说明你履行了还款义务。

所以,当你拿到这份征信报告,别急着绝望,也别掉以轻心。

最直接的办法就是:

1. 仔细对照上面我说的关键点,一项一项地检查你的征信报告。
2. 如果你觉得有疑虑的地方,或者不确定,最稳妥的方式是带着你的征信报告,直接去咨询一两家你打算申请房贷的银行的信贷经理。 他们经验丰富,能一眼看出你的征信状况是否符合他们的贷款标准,并且能给你更专业的建议。

祝你房贷顺利! 别太担心,好好分析,最重要的是积极主动地去了解情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份征信报告拿去申请房贷有难度。原因如下:

一是征信本身的问题。

交通银行的征信异议不要报太多希望,逾期就逾期了,白纸黑字,过了那个时间点没有还就会记录一笔,提出异议没意义,再说了,就是这一笔逾期消除了,还有另外7笔。什么时候提出异议?银行有过错,系统有过错,现在明明是本人的错误。

逾期没出现连三,但是有累六。那些回答说非恶意逾期的同学,你是真的友军吗?都7次了,逾期金额超千元的5次,再怎么说忘记了,说账上有钱,谁相信谁傻。非恶意逾期,可不是一面之词,而是要拿证据说话,比如,总的逾期次数少,持续逾期时间短,同时账上资金远多于逾期金额,拿这些证据或许银行审批人会露出一丝欣慰的微笑,但是批不批还不一定。

当然,逾期时间发生在两年以前,可以解读为情节显著轻微。啥意思?

同样的逾期金额,同样的逾期持续时间,同样的逾期次数,如果发生时间比较早,可能是因为少不更事,一时冲动,走了歪路,可以原谅。如果发生在两年之内,尤其是发生在最近半年,好吧,重重的扣分项没商量。

二是房贷形势的问题。

如果是以往,这份征信通常情况下,申请房贷敢许很顺利,毕竟有优质抵押物押在银行,他不怕你跑了。现在形势不同了,不是现在怕你跑了,而是怕监管在后面拿着个大板子随时待命。

新年前后,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一系列房贷新政,先是对开发商从银行融资的控制,后是房地产贷款集中度控制,还有对假离婚的打南,对打新的打击,对经营贷、消费贷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打击,还有雄起自媒体的约束,对那些鼓吹买房投资的自媒体要加大打击力度。种种迹象表明,房住不炒可不是说说而已。

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知乎LIVE,向右边看,《怎样解读个人征信报告》,只需9.9元,92分钟干货满满。知识不贵,无知很贵!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收到!征信报告拿到了,心里肯定七上八下的,特别关乎到房贷这么大的事儿,真是能让人坐立不安。别急,咱一点一点来捋清楚,看看这份征信到底有多“硬”,能不能敲开银行的大门。首先,咱得知道征信报告里最重要的几个“指标”,它们直接决定了银行怎么看你:1. 逾期记录(“污点”): 频率和时长: 这.............
  • 回答
    征信花了,想买房做贷款,这事儿可得好好说道说道。别听那些“征信花了就一定不行”的说法,事情没那么绝对。 咱们得拆开来看,到底“花了”是怎么个花法,以及银行怎么看。首先,什么是“征信花了”?简单来说,就是你的信用报告里出现了一些不太理想的记录,让银行觉得你信用不太好,还款风险比较高。这些“花”的表现.............
  • 回答
    征信,简单来说,就是你和钱打交道的“履历表”。这玩意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但它对你未来能否顺利拿到贷款,以及拿到什么样的贷款,影响可是相当深远的。别把它想得太玄乎,说白了,就是银行、贷款机构在你批贷前,得有个依据来评估你靠不靠谱,能不能按时还钱,对吧?征信对贷款的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回答
    征信“花”了,想修复?这事儿得分两头说,别听那些所谓“征信修复大师”的忽悠。所谓“修复”,其实更多的是一个“养护”和“纠正”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子就能把花掉的印记完全抹掉。你的征信报告记录的是你过去一段时间的信用行为,这些行为一旦留下,基本就是事实记录。但是,这不代表你从此就没救了。关键在于你的征信为.............
  • 回答
    .......
  • 回答
    个人征信逾期20次,这绝对是一个让人揪心的问题,尤其是在考虑贷款买房这么重大的决定时。坦白说,情况会非常非常困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有一丝希望,只是这条路会异常坎坷。首先,我们得明白,个人征信报告是银行评估一个人的信用状况的“成绩单”,而逾期次数是其中最关键的“失分项”之一。 银行放贷的核心逻辑在于风险.............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有人拿征信威胁你,这绝对是一个让人心烦意乱、甚至有点恐惧的情况。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种“威胁”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对方有没有这个“本事”来真正影响你的征信。首先,咱们来捋一捋,征信到底是个啥,以及别人为什么能用它来威胁你?征信,说的通俗点,就是个人信用报告。这玩意儿就像你个人的“经济身份证”,记录.............
  • 回答
    关于“网贷为什么征信没有记录”这个问题,其实背后有很多种可能性,并非所有网贷都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你的征信报告上。我们得一件一件地掰开了看。首先,我们要明白,征信记录的产生,是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小贷公司、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等)向征信中心报送信息的结果。 这种报送是基于合同约定和相关法律法规的。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实在,很多人都关心自己的征信和房贷。征信“花不花”,这事儿其实挺复杂的,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答案,关键在于“花”到什么程度,以及银行如何看。咱们就一样一样来捋捋,看看你的情况还能不能顺利拿到房贷。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征信花”。征信报告是你个人信用状况的“成绩单”,里面记录了.............
  • 回答
    听到你这么说,我能理解你此刻的担忧和焦急。当提到“征信废了”或者“没法补救”的时候,这通常意味着你的信用记录上出现了一些比较严重的负面信息,让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评估你的信用状况时感到非常不安。首先,咱们得弄明白一个关键点:在中国,征信记录是永久性的,但并非“废了就永远没法用了”。 这一点很重要。征.............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在申请房贷时,银行主要会查询央行征信系统(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的数据,而支付宝备用金相关的记录通常属于第三方信用评估系统(如芝麻信用)。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支付宝备用金是否上征信? 央行征信(央行征信中心): 支付宝备用金的记录通常不会出现在央行征信报告中。央行征信主要记录的是个人的贷款.............
  • 回答
    浙江拟用征信约束频繁跳槽:一把双刃剑,考验着政策的智慧近日,浙江省关于将“频繁跳槽”纳入个人征信体系的讨论,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这项旨在规范劳动关系、稳定就业市场的措施,究竟是进步的尝试,还是对劳动者自由选择权的限制?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一提议,力求全面而深入地理解其潜在的影响。政策的初.............
  • 回答
    浙江省关于用征信约束频繁跳槽的提议,这事儿啊,还真挺让人琢磨的。我琢磨了一下,感觉这事儿有这么几层意思,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你得明白,这背后肯定是有一股子想“稳定就业”的劲儿。你想啊,现在企业招聘成本不低,好不容易招来一个人,培训好了,刚上手就能独当一面了,结果呢?人家拍拍屁股走了,去下一家.............
  • 回答
    浙江省关于用征信约束频繁跳槽的设想,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一方面,这背后有那么点稳定就业、降低企业招聘成本的考量;另一方面,也确实触及到了劳动者最根本的自由和权益。咱们一句两句说不清楚,得从几个角度来品一品。首先,得明白这“频繁跳槽”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企业招聘和培训一个员工,那是要成.............
  • 回答
    浙江省近期提出的“用征信约束频繁跳槽”的说法,无疑在人才市场和企业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这项政策初衷似乎是为了稳定就业、提高员工的忠诚度和企业的用人稳定性。然而,仔细审视,这项措施的落地和影响将是多方面且复杂的,对企业和员工都将带来深远的变化,其中不乏潜在的风险和挑战。这项政策的潜在逻辑与出发点从政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