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过很多次了,如果想污名化一个词,只需在这个词前面加几个负面形容词:
频繁跳槽 报复性离职 恶意讨薪 非法维权 私自报警
至于什么是频繁,什么是恶意,对不起,我说了算。
现学现用:
居心叵测的题主
擅自在社交平台"知乎"上提问
别有用心的回答
恶意曲解相关言论
早就说过,征信系统必将被滥用,因为它的规则制定者,实际执行人,最终解释人都指向同一个方向。
咦,40年代的浙江貌似也有这种东西
时隔两年多再看,真是荒谬绝伦,怪诞异常
浙江约束跳槽的机制不知道建没建立,不过约束维权的机制已经很成熟地运作开了
2020-02-08 18:41(此日期为之后添加,文章主体一字未改,算作我自己思想变化的见证)
1991年12月26日,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轰然倒塌并解体了
时光可以回溯到1964年,当勃列日涅夫推翻赫鲁晓夫上台后,大肆提拔亲信,苏联政坛逐渐形成了以勃列日涅夫为核心的特权阶层。
贪污、受贿和占据国家财产的现象非常普遍,各级政府推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苏联经济迎来了“停滞期”和“僵化期”,而特权阶层却在腐败的温床中羽翼逐渐丰满。人数发展到50~70万人,加上他们的亲属,多达3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5%。他们的官僚主义行为不仅使国家遭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对苏共党风、社会价值观也产生了不可逆的负面效应。苏联这座社会主义的大厦,仿佛已经摇摇欲坠,虽然这座大厦在赫鲁晓夫上台之后,已经显得不那么透明。
在中高层的裹挟下,苏共背叛了曾经的信仰,背叛了无产阶级,也背叛了人民。而苏联,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不归路。
苏联的失败,是资本与政权勾结下的必然结果。
今天的浙江省,容忍企业无视《劳动法》的规定,普遍实行996、997等高强度低回报的工作制度,压榨劳动力更多的剩余价值,并且正在试图以“征信系统”这种高社会成本的反宪手段来束缚劳动者的就业选择的行为,无疑正在展示一个信号。资本的触手正在向政治的范畴内延展。
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
资本家可以随意压榨、剥削、辞退劳动者,劳动者想要摆脱恶劣的劳动环境却要背上信用这个道德上的巨大包袱?
这算什么?
州官放火易,百姓点灯难?
试问,所谓“恶意跳槽”,何为恶意?硬性标准如何定义?在劳动者相较企业明显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如果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法律,为劳动者缴纳五险一金、实行8小时工作制、双休日制度、为劳动者加班提供合理报酬,在当下劳动力过剩的环境下,又有谁会主动跳槽?企业做不到这些,就别怪劳动者别无选择。
还有“频繁跳槽”一词,试问劳动者与企业签订了合法的劳动合同,在结束合同规定的履约期限后跳槽,有何不可?哪怕他跳槽百次千次,那也是他的自由,谈何“社会信用”一说?
请问各位资本家,员工要走你们一点办法都没有?停发工资、要求工作收尾、要求赔偿金,这不都是你们的办法?不要装可怜,你们辞退员工的离职补偿金给不给都是两说好么。荧幕下剥削的时候比谁都狠,上了座谈会就装起林黛玉了?
还有,请问这位葛平安官僚,“一个人频繁跳槽,他的信用一定有问题”的结论成立的话,那么一个企业无视《劳动法》规定,逼迫员工无偿加班,算不算知法犯法?算不算罪加一等?
所以,请各位莫为袖手旁观之举,一但在浙江进行试点,全国马上就会推行。比起在知乎上无力的呼喊,我们在省政府网站上的投诉或许更有用。
以下是投诉模板,大家可以直接使用,也可以进行修改完善。
2019年3月30日,在宁波市举行的由人力社保专家和企业人士参加的座谈会上。葛平安宣称“将就员工离职采取制约措施”并声称,即将把员工频繁离职的行为纳入社会信用的考量范畴。
在我国,宪法赋予了社会主义劳动者平等就业和自由择业的合法权利,将离职行为强行赋予高社会成本,并且以副厅级干部的身份发表此不当言论,无疑是对宪法精神和国家公权力的亵渎与蔑视。
望浙江省人民政府对葛平安本人进行职务审查。
评论区的朋友们要求结果
答复意见如下
两个人发生冲突时,我们总喜欢偏向于弱势的人,并不是因为大家都是道德婊,也不是我穷我有理,而是强势一方更有能力规避和承担风险。我去年被裁员了,由于入职不到一年,赔偿了两个月,刚开始说干一个月再陪一个月,又问给1.5个月走不走,然后可能因为下个月组织体检,突然要求马上走,立刻签,否则不给离职证明,非常强势地逼迫。个人之于单位,是弱小的,所以单位能够走到法律的最低限,甚至更低线,个人则一直在努力追求最基本的权益。我找工作其实算比较顺利的,更换了城市,退房,健身等损失大概3000元,从离职到入职,一个多月,我是年底被裁,入职时工资较低,许诺了比较高的年终奖,因为市场环境原因,公司取消我所在的分支机构,年底,还是解释为什么那么短离职(不敢说被裁怕影响下份工资),在这样的情况下,到目前的单位实属侥幸,但与自己职业规划的发展脱节。公司裁我是因为效益不假,但老板早已股份套现实现财富自由,本人农村,其貌不扬,家有一弟,北方农村的结婚习俗和竞争情况应该有人清楚,所以立志尽量减轻家庭负担,攒钱买房,河北的房价应该也有人清楚,所以我的每分钱都很珍贵。赔了两个月,减搬家费用,减一个月的空窗期,减当年没有年终奖,减下一份工作去往更大平台的机会成本。而且我在新工作上很久都没有安全感,和以往工作的感觉都不一样,我明白,自己心理受创了,而这部分是无法衡量的,所以我想说,在这场裁员中我的损失很大。前几天看到一篇知乎写得挺好,说如果换个工程师就是一次地震,或者某个bug只有某个工程师会改,那不是这个系统多么的复杂,或者这个工程师多么得牛逼,而是项目经理是个蠢货,因为这个项目已经失控了。而这是国内很多企业项目进行的现状,也是所谓离职给公司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不自己去修身齐家,而是更多地去钳制弱势者,我想说,原来这真的是资本家的世界。
当代“逃人法”
逃人法
清朝为严禁八旗奴仆逃亡和其他八旗人员逃旗而颁布的法令。天命十一年(1626) 始颁,中经多次更改。其内容有对逃亡者的处罚规定,还有关于惩罚窝主、奖励检举、奖惩有关官吏和办事人员等的规定。
清入关前,为了制止农奴逃亡,就已陆续 制定惩处逃人的法令。入关后,清统治者又在所占领的部分地区大量圈占土地,强迫汉人投充。沦为农奴的汉人不但遭到残酷剥削,从事繁重劳动,而且没有人身自 由,更引起大量逃亡。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清廷进一步制定极其残酷的逃人法。
(来自百度百科)
恶意征信。
资本家与奋斗逼与工贼的完美胜利。
你们不觉得吗?征信系统滥用已成为趋势了。
去年11月英语加权赋分事件还记忆犹新吧?
就拿考试而言,一个作弊的考生会被人们戳脊梁骨。
还会纳入征信,记入档案。
以后寸步难行。
但那个舞弊的厅长也只是下台而已。只是辞职。
你说一个考生作弊影响有多恶劣?很恶劣。但再怎么恶劣,你的分数在全省排名只是至多加个一而已。
而加权赋分呢?
影响全部考生排名,恶劣程度是前者的整整三十万倍!
他要不要坐牢?不用。不用!
这只是一个缩影。真的只是一个缩影。因为征信已经被滥用了。
失信人要接受来自舆论,他人,社会的压力。
而肉食者是生活在征信监督之外的。
这次也一样。并且还有人给他洗地。
我们评价一件恶劣的事,是从来不会根据这件事实际的恶劣程度来的。从来不会。并且当你批判黑暗时,总会有一些"阅历丰富"的人对你说,改变不了黑暗就适应黑暗。在他们眼里成为黑暗的同盟是光荣的。加权赋分还记忆犹新吗?
频繁跳槽,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都不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跳槽是个人权利,多数情况下,频频跳槽肯定存在个人原因,但不能否认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
对个人来说,即便不纳入征信,求职的时候,简历上工作更换频率过高,也是非常不利的因素。在这个条件下,可以说求职者一定程度上,已经承担了频频跳槽带来的职业发展屏障。
大多数人力资源在筛选求职者的时候,频繁跳槽者一般不会作为优先考虑的候选人。
所以可以这么说,人力资源本身的市场规则,是可以自动调节跳槽这个问题的。既然市场可以调节的问题,政府之手又何必插一脚呢(对,就是一脚)?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市场上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属于管理混乱、变相裁人、无节制加班压榨员工的类型。
有些企业,本来需要10个人,故意招20个人,就是在3个月的试用期裁掉一般人,这对求职者公平吗?进了这种企业,跳不跳槽?如果刚离虎口、又进狼窝,跳不跳槽?
第六条
这个政策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还不知道,但是以史为鉴,可以知... ...
一
知青下乡之后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返城,在1978年之前,能够返城的合理方法只有去上大学,这个就需要各级部门的同意和推荐才可以。
此外,许多为了返城,但没关系的知青想出来了各种办法,比如故意制造工伤,或者想办法让自己患上重病,但是即使你受伤和重病了,是否达到返城的标准,也是有相关部门的人说了算的。
而即使熬到了1978年,知青可以合法返城之后,仍然需要相关手续盖章批准才可以返城,当然,当时中央是放了绿灯的,许多地方都是能放就放,甚至一些单位直接把公章集中放在一个屋子里,就是方便返城的知青办手续返城。
但是,规矩既然规定了盖完章,走完手续才能返城,那就一定会有人利用这个机会去吃拿卡要压迫你,我身边知道的案例就是下乡的女知青被村支书看上,想要让她嫁给自己儿子,女知青不同意,村支书就利用权力一直不办手续,导致这位女知青一直滞留农村,到九十年代直接精神失常,才被接回城里。我小时候就听过这个故事,当时就有许多小伙伴好奇地问,那个傻大姐是谁啊,后来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当然讲述相似事例的,还有一部更有影响力的作品,是严歌苓的小说,叫做《天浴》,后来被拍成了电影,也是李小璐的成名作,这部电影也因非法拍摄,非法参展被列为禁片。
二
许多在二三十年前还有过上学和工作经历的,记忆最深刻的两个制度可能就是档案制度和户籍制度了,上学时最害怕的就是老师威胁自己,把XX处分或行为写进你的档案里,让这个黑点跟你一辈子!
在以前的就业市场,国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单位占据了正规就业的大部分岗位,所以档案也是要进入到单位统一管理的,这时候比较担心的一件事也是领导在你的档案里随便写东西和放东西,然后你都不知道你换工作或者工作调动的时候,你背着的档案带着什么黑历史。
后来许多人都到体制外就业,觉得终于从档案制度里面解放出来了,可是档案制度并没有消失,至少你还有这么一个档案,并且每次升学都得跟着你走,在你毕业的时候,你还要走完最后一次繁琐的手续,把它放在你就业所在地的人才市场,这时候你才算基本从中解放出来。
据我所知有些小城市,实行的政策仍然是,就算你在私企上班,你的档案户口是在人才市场,但是调档的时候也需要你填一张表,而那张表上需要盖的章就包括你的原工作单位。而原工作单位如果看你不爽,在这个本来只是走一下形式的流程上卡你一下,到时候你是不是就酸爽了。
所以,我当时就觉得,只要你的领导存在着在这上面卡你一下的可能,这个档案就会像悬在你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让你时刻都得夹着尾巴做人,讨好领导和老板,以免走的时候他卡你一下。
好了,我的故事讲完了,至于这个离职频率计入个人征信会不会成为新时代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我就不得而知了。
他们敢这么做不就是因为知道我们拿他们没有办法么。
我们在知乎上吐槽再多也都是嘴炮,而且还得小心,说不定哪一天,让你知乎回答也算征信。
现在知道个人有多无助了吧,大机器有多可怕了吧,每次心存幻想憧憬未来会更好的时候,总有奇幻的事情要把人给锤醒。
就在两年前,我要写个预测文章中国可能会发生诸如此类的事情(就从新闻里面摘抄吧),一定会被以为在写赛博朋克黑暗系软科幻小说,然而大家不都慢慢习惯了嘛,总有一天会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上学当然要看成分,工作当然要靠分配,结婚当然要批准,出国当然是****,“中国人当然是需要被管的”。
征信这东西本来是外国的,为什么拿到中国那么令人害怕?原因很简单,外国的征信系统有申诉机制,必须是透明的,条款列明的,且不合理的情况是可以打官司的,他们不会和法院是一家子的。
现在就是高科技,新技术,把过去管控不到的灰色地带都要一扫而空。
这绝不是个例。
课堂里面面部识别每个同学有没有好好听课。
垃圾清扫工戴上智能手表能发现有谁停下不动二十分钟。
大数据精准识别你的喜好,给你专门推送,还有杀熟提价。
。。。。。。
别忘记那个把失独家庭列入****里面的宣传材料,这可不是一个地方,而是山西河北湖南三个地区都爆出来有类似文件的问题,他们很可能就是大数据查出什么样的人算不稳定因素。一旦成为心照不宣的常规操作,上了名单,管叫人寸步难行,发不出声音,难道你还能叫六月飞雪三年大旱?
刚看了那个逆行被抓崩溃大哭的小伙视频,交警对他说:“如果觉得工作确实太累了不想干了,可以辞职换一个工作,你上班还不是为了生活嘛”
这下好了,工作也不能随便换了
我很支持这种做法。
此举充分说明印度种姓制度的优越性,对那些频繁跳槽人员,就应该纳入贱籍,变成印度贱民那样的不可接触者,让他们无法从银行借贷,无权搭乘高铁、飞机,享受医保社保等社会福利。
我相信,种姓制度会消灭那些社会懒虫,让中国经济更上一层楼。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试运行新版个人征信报告,可能将于近期正式上线。
新版的个人征信报告在旧版的基础上更加全面细化,不仅可以查看配偶的征信报告,同时还可以查看详完整的职业信息(与个人求职简历相当)。
电信业务、自来水缴费情况、欠税、民事裁决、强制执行、行政处罚、低保救助、执业资格和行政奖励等信息,也将纳入征信报告中。
这个格子还可以继续加……
建议把从生化环材转行出去的行为也纳入征信系统。这样就可以把无数嚎叫的怨灵捆绑在实验台上,为科学事业献祭。
1919巴黎和会。列强已经商量好了利益交换,然后当时中国还以为,能得到战胜国相应待遇...
2018在微博传得很火的那个叙利亚外交官,自己国家的事,自己的建议被忽略,国家前途由俄美决定...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凡此种种,毛选里都或多或少能找到,前面也有很多答主提到了。
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阶级壁垒渐难突破,阶级固化就渐成型。无论当前很火的996,还是这个所谓的征信,都符合的是资本家的利益。有钱了不行,还得有势,有势不够还得巩固,那就得伸手染指权利法度了...
话说回来,我们还是得相信tg,毕竟“为人民服务”那几个大字还在...
第一、再次戳破了资本主义自由离职,无关痛痒的谎言。向职工展现了,即便是未经协同的离职,也会对所谓“少你一个不少”的“施舍岗位”的资本家形成多大的震慑。
展现了员工和资本家谁依赖谁,展现了社会生产依靠谁,这一长期污名化职工的问题的答案。
第二,再次戳破了资本家承担了生产的主要风险色谎言。向职工展示了,即便是兢兢业业的工作,即便是拿着“不承担经营风险”的低薄工资,也会在资本家无法维持高额利润的时候被用资本家使用社会强制力来进一步转让收入。
员工是社会生产的基石,也被迫承担着主要的生产风险。想要改变这种境遇,就需要。
看了一下看准网,这家公司真是....
知乎上「如何评价」的问题有点泛滥,不过对于一项政策,倒是有一种很简单的分析框架:从正当性和有效性两个维度作出评价。
正当性方面,则需要考察该政策是否符合法的精神,是否符合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观念;有效性方面,要看能不能实现目的,是否属于实现目的最为有效的手段。
在这两个维度上,用个人信用体系来约束「频繁跳槽」,都很难得到正面评价。
先说正当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写道: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法》也秉承了宪法的精神,劳动法之中有「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家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劳动就业」等表述。不合理限制择业自由、打击劳动者就业积极性的政策,违背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至于是否符合现阶段社会价值观,其它答案已经有多方面讨论了,不赘述。
至于功利性,就要看看征信的目的是什么,再来评价某种手段是否有助于实现该目的。
个人征信的目的,在于为判断个人未来不按期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性提供依据。不履行合同,可能是由于经济能力不足以履约,也可能存在特定的行为模式表明此人会出于其它原因违约。而在这两方面,记录频繁跳槽的行为都无助于识别出违约风险大的群体。
然而,职场有一种较为普遍、也经常能得到验证的现象:跳槽可以带来收入的提升。知乎对此还有比较详细的讨论:
照这么说,频繁跳槽者的收入水平,不会亚于其它条件类似而工作更为「稳定」的群体,因为经济条件限制而不能履约的风险未必更高。
其次,某人频繁跳槽,也不代表 ta 具有频繁违约的行为模式。辞职不等于跑路,频繁经过协商中止劳动合同并不等于频繁违约。当然了,如果有实证研究证明,换工作频繁的人更容易成为老赖,那我也无话可说 - 但至少先跑个回归证明一下嘛。
--
一点额外的想法:
人力资源市场可以靠无形的手来惩罚不诚信的应聘者,不要低估 HR 做背景调查的能力,特别是在一些比较垂直的行业,圈子其实小得很。再者说了,劳动者频繁辞职背后的原因是否更值得关注,是不是因为原公司存在违反劳动法、虚假承诺薪酬待遇,导致劳动者不得不跳出火坑?
不过这就有点跑题了,回到评价「浙江拟用征信约束频繁跳槽」这一政策本身,无非就是两个维度:是否正当,是否有效。
或者说得直白一点:是不是坏,是不是蠢?
谢邀。
1、讨论这种问题的会议,当事三方都应该参与吧。好像有人缺席吧。
2、老虎开会,讨论大灰狼与小白兔的关系问题,小白兔缺席,会讨论出什么结果?
3、从议题上看,这个会议讨论的是雇主怎么用征信系统给员工打差评。
4、是不是也应该开一个同样类似的会议,讨论员工怎么给雇主打差评?
5、最近类似的事情越来越多,比如995、996,看起来不相干,其实都是有联系的。
6、为什么雇主敢这么明目张胆?
7、就业形势如何?大家自己猜。
8、房奴是最规矩的,因为要偿债。还不上债,上天台。
9、以后就业是不是还要看看还有多少银行贷款没偿清?优先雇佣没还清的?
10、红旗卷起那啥,那啥高悬那啥。
11、昨天看韩国电影《辩护人》,法庭外,两个辩护人争论,一个认为应该证明被告人是被冤枉的,另一个说,如果真按法律来,首先该被抓的是那谁……
12、杨:我——我——-我找个说理的地方去! 穆:哪里说理去!县长和咱们少东家是朋友。这就是衙门口。你到哪里说理去!
13、说到底,法律这东西,就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是维护社会现状的。
14、你觉得你熟悉法律,就能如何?
15、导师早告诉你行不通了。
16、所以,楼下的诸位也没有必要列法条了。
我一直说地主阶敌无不怀念大元,终于信了吧?
伤痕文学写的再好,也不代表哪块伤痕是无辜的。大宋,大明,国府咋垮的,心里没数?
欢迎浙江人才来北京
这样就可以理解某大型互联网公司为啥可以视劳动法如无物,不仅实行996还拖欠工资,更可以随便因为价值观而开除员工……
我想问一下这种什么因为不符合公司价值观就开除员工算不算恶意开除啊?
在浙江人社厅眼皮子底下就有这么一家企业,你们竟然还对人社厅抱有幻想……
很多人看了标题,可能会觉得生气,相信我,看完视频你们会更生气。
企业HR在吐槽,公司要开除员工需要给赔偿,而员工要离职他们却毫无办法。然后人社局大佬表示,以后就有办法治了,统统上信用系统!HR表示,只在浙江省还不够啊,求推广至全国啊!
是不是像极了有钱士绅跪在县官老爷面前高呼,“青天大老爷,替我做主啊,这厮明明签了卖身契,现在却要跑了。”
企业不想想自己是不是钱给少了,伤员工心了,压榨太狠了,反而回过头来指责员工没有职业信用,不应随便跳槽?合着来你们公司是坐牢呗,必须刑满释放,等到合同到期才能走?
说实话,真没几个人闲的蛋疼喜欢频繁跳槽,谁都希望能在一个公司好好做个几年,升职加薪成就一番事业,但现实往往不那么如意。以后倒好,就算发现自己入坑了,也要在这个坑里烂下去,我们这届年轻人怎么那么惨呢?
这个提案完全体现了我们国家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不然你们来看看隔壁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畜发源地的日本是怎么压迫劳动者的
为了更好的压迫劳动者,日本厚生劳动省(类似我国人社部)依据15年的法令,每年都在其部门官网公布代表资本主义精神的压榨员工的良(hei)心(xin)企业「ブラック企業」,以此进行全国范围的公开表扬
链接:
当然,抛开政府日本的老百姓们也在坚决拥护压榨劳动者的资本主义精神,自发建立了网站供人们表扬和查询全国各地的良(hei)心(xin)企业和无(liang)良(xin)企业
最后说怎么评价,当然是体现我国社会制度的优越性并对比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对劳动者的残忍压迫,真是比社畜发源地的日本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利益相关:本人正在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受到残酷压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