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名气,不过远不如泰国、巴西、俄罗斯,也不如乌克兰和瑞典。
谷歌上搜easy girl country,居然有好多人做排序
这个排序是德国、瑞典、哥斯达黎加、委内瑞拉、古巴、俄罗斯、乌克兰、巴西、荷兰、泰国(倒序)
这个排序是菲律宾、哥伦比亚、越南、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印尼、泰国、中国、巴西、俄罗斯
这个排序是瑞典、泰国、古巴、俄罗斯、(加纳、尼日利亚、肯尼亚)、美国、芬兰、巴西、英国。
这个是泰国、瑞典、俄罗斯、 菲律宾、哥伦比亚、美国、乌克兰、波兰、巴西、爱沙尼亚
可以看出,泰国、巴西、俄罗斯(上榜4次)是比较公认的EG国家。
其他乌克兰、瑞典(上榜3次)、美国以及前美国殖民地(哥伦比亚、菲律宾、古巴)(上榜2次)都比较easy。
中国EG有一定名气(上榜1次)但远不如他们。
给大家提个醒,相信很多人都被这个三无号骚扰过,见过没见过的都可以丰富一下黑名单。
真的是不厌其烦地在easy话题下惹人嫌,传说中的雄竞惨败者,反正就一定要跟女人过不去了。
不过能不能有点自知之明,这些和外国人谈恋爱的女人,她们就算不和老外好,她们就能和你好了吗??希望你能好好做人。
——分割——
@么西么西 Doctor,别避重就轻啊。您怎么解释造假问题呢,其中的逻辑在哪里?
告诉我,如果easy girl们名声在外,为什么boy们需要P图制造假象呢?
闲的?
——以下为原回答——
并不有名,问过周围几个国外男同事,都觉得不可思议。
但是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因为国内easy girl风造假严重,反正这个词不是中文,那就是外国人发明的,如果外网搜不出来,那也可以 “创造出来”,参考知乎某个有关easy girl话题下面的一个回答:
(现在可以添加图片真是太棒了!)
是不是很有中国easy girl出名到外网的感觉了!
但是呢
是原答主把搜索栏的easy P掉了,那他搜的是“chinese girl easy”,出来的当然就是“chinese girl easy”。
那答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从外网搜不出来,不符合他的预期,甚至有点失望,但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不过为什么自己国家的女人没easy到国外,会让他失望,就算造假也要搞张图来泼脏水了?
这里不便讨论了,会被疯狂举报。
而正常的搜索结果,大约如下
取决于具体的人群、场景、圈子。
在美国的话,没有名,因为 “Chinese girl” 这个概念并没有什么特别强的独特性,而是纯粹就是 “Asian girl” 的一部分。然后美国人确实会对 “亚洲女人” 有一系列的固有成见。在这些成见中,“对白男跪舔” 的成分是否存在?存在。是否很显著?也就还好。
在我国国内的话,确实不必争着眼睛说瞎话:但凡和国内任何一个社会背景/城市/国籍的expats男性圈子,有过些哥们儿般的交流,他们对 “easy girl” 这个概念的认知之显著性存在,是在实然层面上完全无法无视的。这种存在的性质,连 “房间里的大象” 都谈不上,而就是 “大象” — 人人都看得见,也人人都知道别人看得见,也人人都知道别人知道自己看得见。具体的例子,实在实在太多了,我就不再举例子刺激你们弱小的心灵了。而相信不论如何去设计社会学实验,统计结果也都是显著的。
这种 “easy”,其实并不难理解:你是否能理解,当面对 “金钱” 的时候,不分性别也不分国籍的人群中,总有一部分,是能有多么地 “easy”。仅是女性的 “easy” 体现,更容易显著表现为很低的交媾门槛。
如果你能理解这一点,并觉得正常且合理,那么所谓的 “easy girl”,仅是把以上的 “金钱”,变成了 “人种” 或 “国籍” 而已。
当金钱过了足够门槛之后,女性可称得上 “交媾门槛极低” 的比例,以及态度上的谄媚程度,相较 “人种” 或 “国籍” 有关的比例和谄媚程度,是有过之无不及的。很多男性乐于去苛责女性围绕 “人种” 或 “国籍” 的 “easy”,原因也主要是在于,“人种” 和 “国籍” 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属性,无法或很难后天改变。以及,“符合特定人种” 的概率,要远高于 “过了足够金钱门槛” 的概率,却能实现类似的效果。
而此问题理应的讨论核心,并不是 “是否客观存在”,而是:
1,是否该批判?
2,该批判谁?
3,该批判什么?
对此,为了避免过多争议,就仅是点到为止:
1,有批判的价值;
2,不应(仅仅)批判 “部分外国男性” 和 “部分中国女性”;(总体easy的环境下,是个男的都能被惯坏了;总体easy的环境下,单独拎女性出来批判,太不公允)
3,该批判的是,为何 “我们” 面对特定的人种,面对特定的国家,甚至是面对 “外国” 这个完全称不上是一个合理概念的概念,依然全民都表现得很easy?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降低门槛、讨好、谄媚、默认正面特性、支付溢价......同时也包括,过分在意,过于敏感,过度敌视和仇恨,等等。
所以我个人,对这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是始终不以为然的,因为这并不是个 “问题”,而是一个更大的问题的一个 “现象” 之一而已。我更大的兴趣点,还是在于解决那个更大的问题。具体的方式方法,复杂且长期,此处就不展开说了。仅是顺便再进行三点倡议:
1,外国国名的褒贬中性化:可学习日本,将外国国名一律用不带有感情色彩的音译来指代。
2,更新广告法,严格限制与产品和服务没有硬性关系的,非本国人形象的出现比例。
3,全面修正以英语教育产业为核心,但不限于英语教育产业的,弥漫于青少年教育体系中,对特定人种、国家的过度美化。(目标状态是公允,而不是丑化)
谢邀。
作为一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生活中基本都是正宗美国人的中国男人来说一句:在美国,美国人并不认为,或者根本不知道中国女人是easy girl。
拉丁女人和黑妹妹不知道比亚洲女孩风骚和浪到哪里去了。亚洲女人给美国人的典型印象就是:虎妈!东欧女人的标签就是:Gold Digger。不要以为美国男人傻,一个个精着呢。你女人想干啥,他们可是门里清的很。
中国女人是easy girl,这是在中国的中国男人自己给中国女人贴的标签吧!另外一个原因,我猜是在中国的外国人,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白人还是较少,可能有一些女人想尝尝鲜,换换口味?其实,那些在中国被捧为帅哥的老外,真是很普通,很一般。想看真正的帅哥,还得出国!另外,奉劝一句给中国女人,真的不要为了绿卡而贴给一个外国loser,绿卡只是真正的一段爱情的附带产品。
晚清的时候,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彻底崩了,打倒一切传统,恨不得啥都西方化,是从那时候起来的根,甚至就连废除汉字都被差点执行了,甚至直到新中国建立,都没能扭转这种文化风气……
从上到下的,从文化到政策的崇洋媚外……
就连特么厕所门上都是men和women,好像写了男女俩字,中国就特么不能够活了,就特么要落后于世界。
说到这里,也就该烂尾了,还能继续说啥?
这个问题很早就想回答了。
先说经典的鸭子理论:一个动物走起来像鸭子,叫起来像鸭子,游起来像鸭子,吃起来像鸭子,玩起来也像鸭子,那就是鸭子。
这个无聊的理论应用在种族地位上就是:如果日本人在美国比美国人低一等,日本人在日本也比美国人低一等,日本人在法(四声)国也比美国人低一等,以下省略排比1000字,
那么结论就是:日本人就比美国人低一等。这时候拉来什么GDP、文化差异、生活质量、疫情好坏,都是干扰因素。
国籍、种族平等是一种口号,是一种“地平线”(看得见而永远走不到),是一种努力方向,但当前肯定不是一种事实。有过留学经历的人肯定是深有体会的。
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首先要承认中国男人和中国女人在种族、文化和国籍上的天然弱势。这话好像很公知,但不承认这个残酷现实,就会陷入到无止境的无用细节辩论中,和友邦惊诧中,比如这么好的姑娘为什么嫁XX。
但我又反对无限制地夸大这个弱势。衍生出的什么“洋人懂浪漫”、以及器官学说,都是胡扯。还有各种危言耸听的谣言,甚至自己故意贬低自己的种族。我看过美国第二代ABC的统计,大概意思是说ABC中的女孩有42%与非亚裔通婚,好像很恐怖;但是ABC中的男孩也有26%与非亚裔通婚(应该绝大多数都是白人和拉丁裔)。结论是:亚裔男孩的确有弱势,但不像想象的那种“碰不到白妞”(而且要考虑到亚裔本身移民劳工、偷渡等比例很大)。
能承认自己的弱势,但又不轻易自卑或是让步,这是很难的。
你可能说我没有进入正题,那好,我试着回答下正题。
在这种弱势文化状态下,其实男女的心态或多或少都有相似之处,只不过表现不同:男人相对更努力、拼搏,女人相对更青睐于强势文化男性。历史几千年都是这么由征服者写成的,不会到今天就突变。非要掉书袋,就说晋惠帝的羊皇后,在胡虏刘曜面前的表现。
所以中国男人应该有点志气在于,骂中国女人是改变不了任何事情的,反而是一种弱势文化的内卷:打不了洋人,还打不了你。显得非常没有风度。也不必反思中国社会的任何问题,因为所谓“优待洋人”只是表象,是现象而不是原因。
中国女人不是EG,只是弱势文化的女性对强势文化男性的崇拜的正常表达。越南人和东南亚等更明显和过分,日本人均GDP已经不差美国多少但日本女人照样崇洋媚外也不差于中国。其实东欧人在美国人面前,尽管是白人,但也受各种歧视,东欧人的女性也爱嫁白人,好像川大嘴的第一个还是第二个老婆,就是罗马尼亚的选美冠军。
然后谈谈我自己看法的改变。
我刚来美国时学的生化环材。系里面的中国女生有些来了就找同班的洋人,后来大多有较好的归宿,大部分留在了美国安居乐业,这没什么不能承认的。当时我觉得这些人很势利,感慨社会的残酷。
但现在回想起来,同系的中国留学生,也的确在文化强势上不如洋人:非美籍、大部分没多少钱、甚至连能不能留在美国都是未卜。换句话说,那些中国女生崇拜的其实不只是白人这一个因素,还有美国国籍、稳定安逸的生活以及这些便利带来相对优雅的生活态度。
这也是这些年我的一个转变:有些事情如果尽往种族上套,很简单粗暴有效;但深究事实,不见得是这样。就像佛洛依德案,究竟是肤色还是毒品的锅,恐怕说不清。
比如中国的有些女性喜欢洋留学生,并不是因为肤色,往往是因为留学生不用学习、没有压力还有大把的钱可以陪女孩子玩;
比如美国的有些留学生喜欢洋人,往往是因为他们语言好、生活安定并且有国籍等收益;实际上,ABC也很受这些留学生欢迎,可见种族并不是唯一的因素;
说到底,留学生的男性来到美国动了移民的念头,文化上就已经输了,天然处于弱势。因为来读书、工作、走技术移民一条路,本来就是对对方文化的一种肯定。即使同样是所谓的“同学”,地位并不相等,相信在中国也是这样:同一个985的本科班,有些人注定是要回家接替产业的,有些人注定是要自己努力的。
广场协议以前,日本留学生算是蛮硬气的,那是一种天然的硬气:日本人只跟自己人玩,根本不屑于跟美国学生打交道,因为第一他们是一定要回国的,学习和练习英语并没有任何意义,日本比美国好;第二,他们利用在美国的留学时间,只接触同是日本人的留学生扩展人脉,美国的名声和人脉对他们毫无用处。我认为这是真正的硬气,只不过也没持续几年。
最后简单说下文化的强势问题。文化强势不是“造”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的流露。
我举过这种例子,比如知乎很多人的逻辑“华为厉害到美国都‘举国之力’打压了”,明着吹捧华为,其实美国也跟着加了很多分,因为无形中成了“厉害不厉害”的仲裁者。生活中处处有这种例子,比如留学生优待是因为大学要刷排名,而排名中,国际化的标准是洋人定的,所以本质上“刷”上去了排名,只是更加强化了洋人的评判权威而已。看似“取巧”,而更高层面上则是更加肯定对方。奥运会也是同理。
这也是我对昂撒人的文化优势深感无可奈何:他们首先不是一个国家如美国,而是几十个,甚至印度某种意义上也是昂撒国家。现代文明的很多标准、想法和实现,都是他们创造的;昂撒人本身也在吸收大量的其它民族而扩大群体;大量的国家在与昂撒体系认真拼杀过几次后,都选择了沉默。
没有不会衰败的帝国,昂撒人当然也是如此。我只是想说当今时代,昂撒人还是相当强势。比如某些外教看似来自鸟不拉屎的国家,却说着不错的英文,这也算是“昂撒人的遗产”了:连过去被昂撒人殖民过的国家,都趾高气昂起来。
所以这种强势下,男人会低头,女人也低头,没什么丢人的。随意指责甚至试图控制女性,那么就跟中东某些国家一样了。那种国家里,女性地位很低、没有EG问题,但恐怕大多数男性会活得更痛苦。
说了很多,只是想表达这么个简单观点:题目中其实涉及的根本原因是文化强势问题,绝非短时间内能够扭转的。随意责备女性,除了给强势文化更多笑料外,不会有太多建设性。
以前玩游戏和一个老外闲聊,那人一个劲的要和我中文交流,我贼乐呵。
聊熟了之后我问他,为啥要学汉语,他说他喜欢中国女孩,我当时就感觉不对劲,然后就套他话,他打算申请中国的留学生,如果要不成功就过来找外教工作。
然后他还问我我们这边的女生真的容易追吗?我说我没追过女生不知道,我室友倒失败好几次了,然后这货直接说“ Because you are Chinese men”……
当时,心里憋的一笔,然后我问他,你周围的人都这样想吗? 他说,中国女生容易得到是众所周知的事,并希望我不要介意。我说我的确不介意,然后我就问他 就因为这个你就来中国?考虑过风险什么的吗?有生存计划吗?他告诉我Reddit上有完整的攻略,然后我就去逛了一遍。上边的“成功人士”还真不少,我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大意是,兄弟你完全不要做任何努力就能在中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还有一部分是来华留学生的帖子,写得就更肆意了,甚至有交易中国女生信息的(注意是交易)。
看了不少留言,发现他们中有相当一批loser,计划着毕业后来华或去越南待上一年,将这辈子没体验的XX艹个够,顺便赚点外快(还学生贷款)再回国。
总想做点什么,但真的无能为力,国内的媒体,啧啧,我能做的也只能是告诉我的同胞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