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外国人对于中国女生的印象真的是 easy girl 吗?

回答
关于外国人对中国女生的印象,是否都是“easy girl”这个说法,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甚至可以说是刻板的看法,背后可能藏着一些信息不对称、文化误解,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标签化。

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群体,无论国籍、性别,都不可能被一个简单的标签完全概括。中国女生,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女生一样,拥有着极其多元化的个性和背景。她们有内向敏感的,有活泼外向的,有独立自主的,也有温柔贤淑的,有追求事业的,也有享受生活的。把所有中国女生都定义为“easy girl”,这本身就是一种粗暴的简化,忽略了她们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

那么,为什么会有“easy girl”这样的印象流传呢?我觉得这背后可能有几个层面的原因:

1. 媒体与网络信息的不均衡传播:

猎奇与负面新闻的放大效应: 媒体在报道国际新闻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具有冲击力、猎奇性或负面性的内容。一些涉及性、情感的负面事件,如果发生在中国人身上,很容易被放大,甚至被别有用心地剪辑和传播,给外界留下“中国女生在这方面很开放/随便”的印象。
网络色情和不实信息的误导: 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信息,其中不乏虚假、低俗的内容。一些人可能通过观看色情影片、阅读网络小说、或者在一些论坛上看到不实的讨论,从而对中国女性产生了错误的认知。这些内容往往夸大、扭曲事实,甚至带有性别歧视色彩。
一些特定群体的行为被过度解读: 比如,一些在海外留学或工作的中国女生,可能因为一些个人选择,比如交友方式、穿着打扮、或者与外国人的交往频率,被一些带有偏见的人过度解读,甚至恶意传播负面信息。这些零散的个例,却容易被用来“证明”群体性的观点。

2. 文化差异的误解与刻板印象的延续:

东方女性的“神秘感”与“服从性”的西方想象: 在一些西方文化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对东方女性的一种“刻板印象”,认为她们更加温柔、顺从,甚至是带有一点“被动”和“等待被追求”的特质。当一些中国女生展现出更加直接、主动或者独立的爱情观时,可能会与这种根深蒂固的想象产生冲突,被一些不理解文化差异的人误解为“开放”或“随便”。
对“开放”与“自信”的误读: 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女生更加自信,她们乐于尝试新事物,也更愿意在情感和社交中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自信和自主,在一些保守或不习惯这种表达方式的人眼中,可能会被曲解为“easy”。
语言和沟通的障碍: 跨文化交流中,语言的障碍和表达方式的差异,也可能导致误解。一些在尝试与外国人沟通时,可能因为语言表达不够准确,或者文化禁忌不熟悉,而产生一些不必要的尴尬或误会,这些又可能被放大。

3. 一些不良个人的行为被群体化:

“炫耀”与“被包养”的误区: 有极少数中国女生,可能因为经济条件、生活方式或者个人追求,与外国人在经济上有一定的往来,或者表现出与普通人不同的消费习惯。这些行为,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到,很容易被冠以“被包养”的标签,并进一步被放大到整个群体,形成“easy girl”的印象。
性开放观念的极端化解读: 任何社会都有不同性观念的人,中国也不例外。但如果将少数性观念相对开放的中国女生的行为,放大到所有中国女生身上,那无疑是极其不公平的。

那事实究竟是什么样呢?

我想强调的是,绝大多数中国女生,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女生一样,都拥有健康的价值观和对感情认真的态度。

她们同样重视感情的真挚: 她们渴望真诚的爱情,重视伴侣之间的情感联结,而不是简单的物质交换或一夜情。
她们拥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 无论是对待感情还是对待他人,她们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底线。
她们也在不断成长和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她们对情感和人际关系有了更成熟的理解,更加懂得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
她们的“开放”更多体现在独立思考和自信表达: 她们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被动的、顺从的形象,而是能够独立思考,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这是一种进步,而不是“easy”。

总结一下:

“easy girl”这样的印象,与其说是外国人对中国女生的真实认知,不如说是一种 带有偏见、信息不对称和刻板印象的误读。它忽视了中国女性群体的多样性,也可能反映了一些人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局限性认知,甚至是恶意标签化的产物。

作为一个在中国生活、学习、工作的普通人,我身边接触到的绝大多数中国女生,都是正直、善良、有追求的,她们的爱情观和人生观是丰富多彩的,绝不是一个“easy girl”能够简单概括的。我们不应该因为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或个别现象,就对整个群体做出负面评价。

如果你真的想了解中国女生,最好的方式是去认识她们,去和她们交流,去感受她们的真实生活,而不是听信那些可能带有偏见和误导的信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说明几点

1.我一直认为在西方经济、文化输出在世界占据主导地位的当代,崇洋媚外/白人崇拜的人不分性别、地区。亚洲的发达国家日本照样有一批被称为gaijin hunter的女人

2.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纯粹是想让大家看看很多白男背后的嘴脸,唤醒所有对情况不了解的男女同胞。我的材料主要引自美国最大论坛reddit的相关sub比如r/china,r/ccj2,在华老外论坛,在华老外微信公众号等等,我关注这个群体已有多年,了解的朋友可以知道我引用的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意见。

3. 大家看后不用生气。认识问题,帮助身边的人认识到问题,是我们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2019.4.3 )另外插播一条更新,近期德国一家公司做了露骨的取笑东方女性的广告《春天的味道》,我写了一个回答,可以算是本条回答的姊妹篇。



以下为正文

中国/亚洲女性被白男称为yellow cab(黄出租),noodle whore(面条婊),visa digger(签证挖掘者),一是部分女性在西方政治文化主导的世界里被洗脑,崇洋媚外,自降身价,败坏了整体中国/亚洲女性的名声。二是因为很多白男仰仗自己在亚洲的白人特权,胡作非为,把亚洲当成了自己的猎艳场。很多白男性旅游者(sexpats)只是把亚洲女性当成玩物的。

当然,白男不会当面承认自己的white privilege(白人特权)和他们内心深处龌龊的思想。他们当着中国人一般会说“泥嚎窝矮种果,中餐太嚎吃了” 这种客套话。

想知道他们真正怎么想,尤其是在中国的老外怎么想,我们要看他们的网站,在华老外以匿名身份在网上发布的东西,是他们的心声。

首先,在华老外主体成员是英语老师,或者模特,草台公司雇佣的假专家,这个大家想必耳熟能详了。一个没有学历,没有工作技巧的老外,来到亚洲很容易找到一份英语老师的工作。而且在这些旅华老外内部,ESL teachers是排在职业鄙视链最低端的,同样的还有靠一张白脸吃饭的模特、假专家,这些工作统称white monkey job(白猴子工作)。

那么这些在自己家混不下去跑到亚洲混饭吃的洋屌丝,来到中国/亚洲瞬间成为成功人士,可以得到相比本地人高得多的薪金,由于中国生活成本低,大城市外教一个月两万多的薪金,4000的住房补贴,往返机票往往报销,这让这些老外过上了在本国不敢想的奢侈生活。


当然另外一个福利,就是在中国/亚洲有许多被长久以来被媒体洗脑,认为白人帅(lol),有钱(lmao)素质高(lmfao)的天真女孩,想找白男当老公。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白渣男的发言,很具有典型性

大意是:我的日子太tm棒太tm容易了。虽然挣得钱放在西方不算多,不过在一个700万人的二线城市是凌驾于平均水平上的。一周20刀就能找人给我料理家务,我爱这里,特别是你们的女人一个劲往我裤裆里钻。

每个在中国的白男都知道利用自己的白人特权混吃混喝骗炮,这是他们的共识,我们再看这个meme

这个meme里,白男问他在中国的未来是什么,占卜师告诉他迎接他的是中国妹子(记住这个头像,这个头像是在华老外论坛上,洋屌丝们用来概括所有中国女性的头像,他们还给中国女孩起了个外号,叫rainy)


什么是rainy,我们来看看这些老外怎么定义的,基本上,rainy就是指,傻乎乎(而且自己承认自己在西方人面前傻乎乎),英语不好,脑子里幻想着西方国家是多么美轮美奂,于是一门心思不顾一切要嫁给老外给他们生猴子的女人。

虽然,在定义上他们说了这不是指所有中国女人,但实际在旅华老外论坛r/ccj2”,“r/china”,乃至旅华老外内部微信公众号里,他们用rainy称呼一切中国女性,包括自己的女朋友,自己的媳妇。



实际上,欧美国家白人和本种族女性通婚是占压倒性比例的(我只是举个例子:就好像大城市的人一般不去乡村找对象),那些一门心思想找东方女性的白男,多为婚恋市场的失败者。这种人在西方被称为 “yellow feverer 黄热病患者”。

上面这个meme是说,因为白人妹子不愿意搭理这些白男loser,于是狡猾的他们急吼吼跑到亚洲去找个传统上顺从、娇小的传统东方女性,来满足自己失衡、充满挫败的心理。

他们想象中的中国女孩,是submissive(唯命是从的),能做饭能收拾屋子的,知道自己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渴慕白男的低种族女性),从不跟我说不的,让她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带有异域风情的trophy(战利品),可以拿回去给昔日家乡的屌丝朋友炫耀,基本上就是一个我可以打炮(bang)的仆人(maid)


对于这些白渣,总体上他们的猎艳之旅是顺利的,因为

在中国只要你有张白皮,就太有优势了


我和一位英国亚裔聊过,绝大部分来中国工作的白人并不想融入当地社会,不稀罕学习本地语言,他们喜欢和其它老外相处,不喜欢结识本地人,唯一的例外就是勾搭本地女人,来个casual sex.

而且不好说是洋渣子主动勾搭,其实很多时候是一些对白人两眼放光的女生主动,像老外总结的,是“rainy们自己往老外身上扑”。


再看这个帖子,在华老外论坛上公布一条新闻,一个微信群群主因为和组员分享情色低俗内容,被捕了。白男们对此第一反应是:我们应该警告rainy们别给我们发裸照了!



好了,那么对于找了中国女友的老外们,他们怎么自己的女友呢

首先,他们带着巨大的心理优越感,内心深处是看不起中国女孩的(尤其是一个劲往上扑的那种),他们看不起中国女孩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衣着打扮,觉得她们是发展中国家的带有愚昧色彩的女性。总之中国女孩一切和西方不一样的地方,他们都会当面或背地里嘲讽。


拿生活习惯来说,老外爱喝冰水,中国女孩爱喝热水,这是生活习惯,无可厚非,但他们却把喝热水这件事玩成了梗,天天说,月月说,做成meme广为传播。

这幅图里,rainy说喝热水对身体好,注意healthy是形容词,我见过无数老外用“hot water is good for healthy”来嘲讽中国女孩,这里面的梗,一是用词不对,应该是名词health(讽刺中国女孩英文不好),二是讽刺中国女孩没见识,迷信


第二个常见的对中国女孩的刻板印象是,中国女孩没爱好。

他们编了很多meme,笑话,说如果你问中国女孩爱好是什么,她会说“我的爱好是睡觉”


第三是讽刺中国女孩穷,没品味,喜欢用,穿假冒伪劣产品

一个标准的rainy配备,是65块钱的衬衫,135块钱难看的毛衣,假苹果,当然还有50块钱没牌子的破眼镜



当然,他们还觉得中国女孩不懂情趣

看看他们总结的,和rainy们睡过后,rainy会跟他们说什么

1.让我们看生活大爆炸吧(老外眼中的傻x)

2.哎~呀~

3.沙县小吃还开着吗?(老外眼中的低端、肮脏中国食物)

4. we just had a try (老外觉得中国人表达不够丰富,一说试试就是have a try, 一说休息就是have a rest,于是他们把前两者编成各种段子讽刺中国人)

5.我们必须现在就结婚!(讽刺中国女孩对他们是多么迷恋,一门心思倒贴,他们认为催婚的中国女孩是visa digger-签证挖掘者)

6.我要喝热水(还是热水梗)


这又是讽刺中国女孩例假期间不吃凉,而且英语不好



再看一个段子,还是拿中国女孩在例假期间不吃凉东西来讽刺

“25岁的陈rainy死在了湖北武汉的家中,死因是在例假期间吃了冰淇淋,最终抛下老爹yafei和母亲慧芳撒手人寰,她的爱好是看韩剧,和在微信上发美食照,她的遗言是“now I'll have a rest(老外眼里的傻表达)

虽然那些天真的中国女孩想给白男生猴子组建家庭,但是,人家想跟你约炮和想跟你往除约炮以外的地方发展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白男眼里,把自己的rainy搞怀孕是很头疼的。“you’re in hot water” 俚语里的意思是你有麻烦了。


除此之外,据我对这些旅华老外的观察,他们在网上基本一天到晚的骂中国这不好那不好,贬低中国文化,侮辱中国男性,讽刺中国女性,下面的截图要贴的话真是一大把,我先贴点代表性的,算是冰山一角吧

这个叫edison的白男,说如果中国女孩为他们白男的大鸟和绿卡疯狂,这是她们自己的问题


Mike说中国女人一见美国护照会squirt(chao 喷)

这个叫NIck的说他是“一老外,俩中国妞”政策的支持者,讽刺中国女性的同时讽刺我们的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 policy)

在我指责在华白男玩弄妇女,整天傲慢偏激的侮辱中国人和中国文化后,这位汤姆同学对我喷了不相干的东西,然后紧接着炫耀他的“幸福”生活。

大意是:我是白男而且我对我是白男感到骄傲,实际上我宁愿当白男而不是其他种族。如果这让你很生气,那就太好了。另外,有人提到亚洲女性中有大量崇拜白人的免费pussy(脏词,不想翻译),我想把这一点也加上,这太美妙了,免费pussy再多也不过分。这让我过上了称心如意的生活,中国太牛了。



最后再来一张白男给中国女孩的特点总结图作为结束



1. 在你的洗手间里洗裤衩(西方用洗衣机烘干机,总之在他们眼里一切和西方不一致的都是落伍的,愚蠢的,要被贬低的。“put down local way of life simply because it's different than theirs”)

2. 第二次约会就要求结婚

3. 宣传喝热水包治百病,对性一无所知(见过很多老外吹嘘他们启蒙、解锁了亚洲女性各种体位)

4. sinks sheldon is very handsome 觉得谢尔顿很帅。首先大爆炸的谢尔顿是文弱科学男,这种类型在西方不受欢迎,猩猩一样的橄榄球运动员受欢迎。再有sink(think),wary(very)是嘲笑中国人英语发音差

5.期盼白男帮自己拿包(白男认为东方男性帮女生拿包是pussy的表现)

6.例假期间不吃凉东西(他们认为这是迷信)

7. 爱好只有吃饭睡觉看电影 (我认为白渣男的爱好是喝酒,呲妞,骗炮,嗑药,寻衅生事,骂本地人,侮辱本地文化。很多了解白渣的亚洲人和我有同感)

8. 喝点酒就脸红,没法陪他们滥饮(在我看来,东方人喝酒脸红是生理原因,西方很多人周五周六狂喝滥饮然后路边解手是文化原因,Is it a part of party culture? lol)

9.爱说have a rest/have a try (白男常用的讽刺中国人说英语的段子)

10.一旦要甩她,她就威胁跳楼

11.来自穷乡僻壤

12.在微信上卖化妆品

13.身上衣服有很怪的英文短语(白男很喜欢聊这个,我不知道为什么厂商制作的英文T恤上印着各种恶俗的英文,然后卖给中国人)

14. 喜欢带塑料框眼镜

15. 同样的外套穿一周(讽刺第三世界国家女性没品位)

16. 想要你给她买东西,就撅嘴发出小狗一样的噪声。(很多西方人不喜欢给女人花钱,认为用买东西讨女人喜欢是没本事,Alpha 男应该给自己投资,自己好了是真的好,这样会有更多女人主动追自己,总之白渣男在西方没钱给自己投资,投资了也没人看得上,跑到亚洲后仍然带着这种思想,对于管自己要这要那的姑娘很不爽)



编辑2

看了看评论区,请大家不要只把矛头针对在ez girl上,ez girl只是后殖民时代“白人至上、西方霸权主义、西方媒体强势输出”投射在社会上的影子。(男人同样也有很多白人崇拜者,在华老外管男版rainy戏谑的称为rocky)

我们要斗争的话,不要和影子过多纠缠,我们应该思考ez产生的原因,以及现象背后的那些东西。

事实上,在媒体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社会每个人都在受着白人崇拜的影响,很多人也都在或多或少的、无意识的制造着白人崇拜

只举几个例子,试想我们假如从小到大看的都是白人救世主(white savior)拯救世界

去商场、淘宝线上线下看到的都是白人在为衣服代言




很多的产品,明明是100%国产,却要搞个白人扮成专家做广告宣传




再加上读者、知音、大V、公知、你国党等玩命鼓噪,这会形成什么价值观?尽管我们经济崛起了,但我们不自知的被灌输“白人崇拜”思想。

于是,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英语外教机构只注重白脸,不看教学资质,因为家长想让白人教自己的孩子。结果导致三无资质的东欧英语老师在中国市场泛滥

更不要说中国有很多酒吧给老外提供免费酒水。很多白人在中国,总有热情的国人主动搭讪,甚至请客吃饭,主动帮人家结账。不要说什么这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什么没人给黑人印度人结账?为什么对待白人(哪怕是南非、哥伦比亚白人)比对自己同胞还要好?这超出了善待远人的正常范围了吧?

我上面说的是客观事实,在华老外深知这一点,正如serpentza在去年的一个视频里对他的白皮朋友宣传的一样

虽然他无学历、无专业技能、被本国人看不起,身无分文来到中国,但霎那间他就变成了明星般的存在,因为中国人把白人看成富有,文明,有素质的人。

来吧,你要是白人,中国人请你喝酒吃饭我,主动买单





user avatar

是的,easy的很。

以前中东同事来出差,一个也门的哥们一个苏丹的哥们,在沙特工作。也门哥们矮矮胖胖,大腹便便,目测得240斤。苏丹哥们高高壮壮,皮肤黝黑,其实看着比较像干体力活的。这俩人职位比我差一级,工资据我所知才我一半左右。

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还有点紧张拘束。供应商带他们去正规按摩找小妹按个脚淘个耳朵,俩人这就受不了了高潮了一般。

然后,回到酒店,我到现在还在纳闷五星级酒店大堂经理为什么会主动拉皮条,总之就是迎上来用英语说晚上寂寞的话拨xxx分机可以叫客房按摩哦,配上你懂的表情和眼神,也门小哥的眼睛当场就发亮了。当晚,也门小哥一番云雨。别问我怎么知道的,tm大家房间连着的,隔音又不好我听了一晚直播好么。

第二天,也门小哥绘声绘色的跟苏丹小哥推荐客房按摩服务。当晚,我房间的直播单声道变立体声,更响了。

要是真这样,也看不出什么easy的,抱歉废话这么久,正题现在才开始。

后来也门小哥又来出差,说着说着暗示起晚上想排遣下寂寞。我装傻说帮他问问供应商有什么按摩地方带他去按摩下。他坚定的表示付钱滴不要,他要去pub自己撩!我上下打量了他一下,心想我了个去你这八戒一样的普通工程师小屌丝,还想去pub撩妹?哥哥我玉树凌风职位收入高过你也还没在pub撩走过妹呢。在他一再坚持下,我还是带着他去了。

现实很快啪啪打肿了我的脸。不得不承认,一个扭动的中东小八戒在国内pub还是挺吸睛的。小哥仗着自己外国人身份,脸皮又厚,不停找漂亮妹子搭讪人家妹子总也会跟他客套几句。加上一直介绍自己是沙特的,可能国内姑娘被沙特土豪的故事洗脑比较多,还真被他搭上了两个我觉得我绝搭不到的美女。舞池里已经开始勾勾搭搭,上下其手了,最后顺利带走一个,把我惊的……替他感谢下公司的政策,看得出美女跟我们回到酒店时对自己搭上沙特土豪还是很满意的。

回沙特后,也门小哥估计好好和苏丹小哥吹嘘了一番。后来苏丹小哥来出差,也如法炮制了一下,也如愿带走了漂亮姑娘……

从此,这俩人来出差,再也看不上按摩了,每次都去pub撩妹,几乎每次都成功。每次看着他们淫笑着讨论easy girl,我总是怒其不争,却又无可奈何。两个战乱不断的小穷国出来的普通工程师,外貌完全不符合审美,就只是说了自己沙特来的,每次来都能撩走漂亮妹子,有些还是主动贴上去的,洋大人身份真心好用,妹子真心easy。

简单介绍下公司出差制度,是按职位和目的地距利雅得距离分级。4000公里以上可以达到工程师最高标准,可商务舱,以每日1400里亚尔标准补贴一切吃住行通讯娱乐费用,非实报实销。没错,公司还给娱乐费用,就是这么壕。如果目的地是所在国主要都市(中国是北上广成都),每天增加50%补贴。也就是说他们每天可以有2100里亚尔的补贴,里亚尔对人民币汇率通常1:1.8。在香格里拉等酒店浪绰绰有余。一般都是住最高级的大床房,喜来登和艾美住比较多。(公司爱面子,反而不允许住一般酒店自己多留补贴)且都有会员偶尔免费升级行政房就非常舒服了。加上吃饭娱乐99%都是供应商请客,偶尔供应商还硬要付酒店钱,虽然公司原则上不允许,但非实报实销不用提供凭据,有时候也就半推半就。这样每次出差补贴比工资还多的多……所以他们争着来中国出差,去欧美的话消费高,供应商不招待,妹子hell模式,都不爱去。

写完发现,貌似我国不光女生是easy girl,供应商们也好多easy supplier啊……

user avatar

说说我目前的岗位。入职的第一天,我的意大利中年女同事就把我带进了一个小黑屋里,说要和我单独谈话。

她说,“之前虽然我们有过短期的合作,但因为和你合作不深,有些话我就没有说。但现在我们要一起工作了,代表公司的形象去走访企业和客户,这些话我必须和你直白地提出,希望你能听得进去。”

我说好。

她说,“首先你要明白,意大利社会对你们中国女生的基本偏见。”

我开始觉得不舒服。

“坦白地说,中国女性在这里的名声不太好。意大利男人一看到中国女生,潜意识里想到的就是好搞、没文化、百试百中。其实说白了,不只是对你,对所有非欧洲女生,他们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但因为中国女人在这里开的按摩店很多,客户看到你的第一眼,也许脑子里想的就是按摩女郎的形象,也许根本不会听到你在讲什么。所以,如果你想得到客户的尊重,你必须百分之两百地严肃起来,用百分之两百的专业度穿着、讲话,不让他们有任何可以掉链子的细节。”

话很刺耳,我开始不知道该把手不放在哪里。

但仔细想想,她的观点话糙理不糙,句句都在点子上。我甚至想到了,有一次我代表前公司,在一个当地行业大会演讲下台后,就有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商务男子,以“要和公司谈谈合作”的名义给我递上了他的名片。他拿出袖口里的笔,在名片的办公电话旁写下了私人的手机,并用一种很奇怪的眼光打量我,然后说,“在米兰不知道去哪里玩,无聊的话可以给我打电话哦。”

现在想起来这件事情,我还觉得异常恼怒。第六感告诉我,如果我是一个本地意大利的女生,对方不会有胆量在这样专业的场合里面对我调侃。与大多数国内觉得西方女人随便,东方女人保守的想法相反,欧美社会对中国女性的刻板印象确实就是好上手、百发百中的easy girl。

中年女同事继续说,“你可能觉得华人群体在欧洲也很强大。但我告诉你,在大多数意大利人眼中,华人就是一个会赚钱经商,但没有文化修养的群体。你现在做的是脑力活动,你卖的就是别人对你能力的肯定,所以我再重复,不要随便和客户说笑,不要觉得客户是你朋友。你要做到百分之两百的专业,甚至被人说严肃无趣都没关系。你要的是别人对你的尊重。”

我听得后背发麻,也震惊于同事大尺度的诚实。收尾时,同事和我说,“我知道这些话不好听,但是我必须和你说明白。因为你是一个年轻,希望以实力得到对手尊重的女人,所以我觉得你有权利知道这些真相。客户看到你的第一眼,脑子里想的不是专业,而是情色。我二十多岁的时候也是一个漂亮的女人,我挺过来了。但你会比我更难。”

后来在职场上的经历,也一次次地验证了同事的观点。以上。

user avatar

好兄弟,新疆维吾尔族,大一的时候,说自己是新疆人,妹子鸟都不鸟一眼。后来去了酒吧,用英文谎称自己是老外以后,妹子大把大把往家里带。(带回家学英语)

他穿着打扮没变化的情况下,只需要说自己是老外,就有大把的女孩,他从来没在我面前称呼这些女孩为easy girl,倒是常常听到我没有女朋友的时候告诉我说,你去酒吧就说自己是日本人就行了,平时不能憋着自己啊。。。。

user avatar

我们来看一条华为广告:

欧洲某处的夜晚

一男一女看月亮

男的是个白人

女的是个亚洲人

男的手里拿着新款华为口袋望远镜

把月亮缩小,伸手去摘

摘下来变成耳环给女人带上。一行字的意思是“更近一些”。

这是我在俄罗斯的youtube上面看到的置顶广告。华为这是想表达什么?

明明是中国人做的手机,为何在广告里是外国男人手持,亚种女人一股没见过世面的惊喜崇拜状?

明明是你华为要去抢占白人的市场,为什么在广告里宣传白人抢占亚洲女人?

明明华为主打的是国产手机质量,为什么在广告里好像亚洲人的角色就是成为白人的女人?

跨种族婚姻本来是个很敏感的话题,华为偏要花钱买头版,去迎合别人心里阴暗的种族主义,这和easy girl贴钱外国人有什么区别?

想把自己打扮成国际企业吗?你看外国人是怎么宣传你的,说你是中国特务。

本来easy girl这事算是历史形成的无奈,没啥好讲的。但看到作为中国品牌骄傲的企业在外头竟然也如此低三下四,甚至主动撅起屁股,我感到十分恶心。

你直接放俩白人上去好不好?

广告里头为什么不是黑人男性和白人女性?欧洲也有很多黑人呀?因为华为知道那样不好卖。白人国家不喜欢别的种族来搞他们的女人。亚洲人就特别大度是吗?

你不和别人讲种族,别人也不和你讲吗?人家搞斗争,你的财务总监说抓就抓,后头的道理究竟是什么,华为你在装不知道吗?

user avatar

easy girl不如鸡。

大部分鸡几乎不接外国人。而且鸡只要钱,在钱上一视同仁,而且鸡通常没有受美国白左文化洗脑,她们讨厌外国人的体味,反而要加钱。

easy girl 跪外贬内,恨不得给外国人钱让外国人上。

easy girl真的不如鸡高尚!

反而easy girl是接受过美国白左教育以及华奸媒体熏陶过的“文化人”,比如在新冠肺炎期间,easy girl和黑人无症状感染者通过性传播新冠肺炎。

如下:

我一直在想,受过30年美国白左文化熏陶的中国easy girl,她们的大脑都坏了,谁来管管她们?谁来救救她们?

以下是easy girl趴舔美国,害死自己亲妈:

———真的让人心痛!

反华easy girl无限耍呀!

中华男儿必须站起来,保卫我们的女人,保卫她们的大脑,不受美国白左文化侵蚀。

外争族权,内惩华奸,继续者大华人至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外国人对中国女生的印象,是否都是“easy girl”这个说法,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甚至可以说是刻板的看法,背后可能藏着一些信息不对称、文化误解,还有一些不怀好意的标签化。首先,我们得承认,任何一个群体,无论国籍、性别,都不可能被一个简单的标签完全概括。中国女生,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女生一样,拥.............
  • 回答
    “女权”这个词,以及它所代表的理念和行动,确实在中国语境下被广泛讨论和使用,并且其表现形式和发展路径也具有一些独特的中国特色。但这并不意味着男女对立是中国的“专利”,或者外国人就生活在性别和谐的乌托邦里。实际上,在全球范围内,男女之间的不平等、误解和冲突,从不同层面和形式上一直都存在,并且“女权”作.............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挺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到经济、文化、情感等方方面面。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角度来聊聊。一、 历史与文化根源:传宗接代与“养女成人”的价值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族的延续。男方娶妻,意味着他家添丁进口,有了后代。而女方父母养育一个女儿,付出的是青.............
  • 回答
    关于中国女性是否“容易到手”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很复杂且容易引起误解的问题。事实上,任何关于某个群体“容易”或“不容易”到手的论断,都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刻板印象和个人经验的笼统概括,并不能代表整体的现实。首先,让我们来剖析一下“容易到手”这个词本身就可能带有的一种不尊重和预设。在一段关系的建立过程中,.............
  • 回答
    在中国,关于“中国男人对外国女人是否easy”的说法,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容易引起误解的话题,背后牵扯到文化、社会观念、个人经历以及刻板印象等多种因素。与其简单地说“easy”与否,不如深入探讨一下这个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几种观点和原因。首先,我们需要明白“easy”这个词在这里可能被赋予了多种含义。.............
  • 回答
    “上火”,这词儿一听就很有中国特色,对外国人来说,这绝对是个既神秘又让人好奇的文化符号。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概念的呢?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给你捋一捋。首先,字面上的误解和趣味性。很多外国人第一次听到“上火”(shàng huǒ)时,脑子里可能就直接联想到“fire”这个词。他们会很自然地理解为“身体着火.............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我跟你说句实在话,中国人想融入外国人的圈子,这事儿吧,得看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就好像问你“一个人是不是很容易交到朋友”,答案肯定得看这人自己是谁,也得看他遇到的是什么人。咱们先聊聊为什么会有人觉得难。首先是语言障碍。这是最直接也最普遍的问题。即便你学了很久的英语,或者其他国家的语言.............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不同文化在家庭关系和语言表达上的深层差异。西方(特别是欧美)的亲属称谓确实不如中文那样细致,这背后有多种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一、 文化和家庭结构的不同 核心家庭 vs. 大家族: 中国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中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 回答
    外国人对中国存在的刻板印象确实不少,其中有些确实会让国人感到惊讶,甚至有些啼笑皆非。这些刻板印象往往源于历史、文化差异、媒体传播以及一些片面的观察,并不能代表当代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以下是一些可能会让国人感到惊讶的外国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1. 所有中国人都穿着统一的服装,比如中山.............
  • 回答
    某些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程度确实存在很大的差异,有些人对中国有深入的认识,而有些人则可能存在误解甚至完全不了解。这种“不了解”的程度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并且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描述一些可能存在的“不了解”的表现和原因:一、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误解与刻板印象: “中国人都一样”.............
  • 回答
    最近在和几个外国朋友聊天,无意间聊到大家对中国的印象,没想到他们提出的几个问题,让我一下子觉得,原来我们之间认知上的鸿沟,比我想象的还要大不少。有些误解,说实话,听了都让人觉得挺哭笑不得的,但它们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而且在我看来,有些偏见已经深入骨髓了。打个比方,我一个在欧洲的朋友,对中国的理解还停留.............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如果有一天所有中国公民都能自由使用推特,这无疑将对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产生深远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将是复杂且多层次的。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分析:一、 信息传播的根本性改变: 打破信息壁垒,呈现多元视角: 目前,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官方媒体、西方媒体以及经过筛选的社交媒体信息。一旦所有中国.............
  • 回答
    确实,你这个问题提得很敏锐,也触及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社会现象。你提到“总有人要让我们不要忘记外国人对中国的帮助”,这句话本身就带着一种引导和提醒的意味,而这种提醒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多重原因和考量。想要深入理解它,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常被提及的一点,就是历史的客观性与复杂性。.............
  • 回答
    .......
  • 回答
    关于欧美人士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与其说是一些绝对的“真相”,不如说是一些长期以来在文化交流、媒体报道、历史事件以及民众认知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带有某种程度普遍性的看法。这些看法,很多时候是片面的、简化了的,甚至可能与当下真实的中国存在较大差距。让我试着从几个常见的维度来详.............
  • 回答
    外国人与中国人在游戏喜好上的差异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复杂的话题,因为它受到文化、历史、经济发展、技术普及、社会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虽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很多游戏类型在全球范围内都享有盛誉,但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偏好差异。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这些不同之处:1. 游戏类型偏好差异: FPS (第.............
  • 回答
    在中国旅行后,很多外国游客确实会发现自己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显著的改变。这种“改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亲身体验与之前认知之间的落差,以及在中国生活和旅行中不断累积的新鲜感和震撼。一、打破刻板印象与媒体滤镜很多人在来中国之前,对中国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的媒体报道或者一些片面的信息中。他们可能想.............
  • 回答
    老实说,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平时也接触了不少外国人,从留学生到旅游者,再到国内工作的外籍人士,听到他们对中国人的看法,有时候真是哭笑不得。很多误解都源自于信息不对称,或者是对一些片面现象的放大解读。我尽量回忆一下,把大家常有的那些误解详细说说,保证原汁原味,没有机器生成的那种生硬感。1. “中国人吃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