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假如把网上那些地域黑的人都关在一个屋里会发生什么?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各种画面。

首先,你得想想这屋子是什么样的。是那种干净明亮、有落地窗的现代空间,还是那种密闭昏暗、空气都能拧出水的地下室?这直接决定了他们最初的心情。

如果是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里,估计一开始会有一种“终于有人能理解我了”的庆幸感。大家可能还会互相“碰杯”,分享各自的“战绩”和“经典语录”。“哎,我说你是不是也受不了那里的XX?简直了!”之类的对话肯定少不了。

然后,可能就会进入一个“比惨”大会。“你们那里的XXX是不是也一样离谱?”“说起离谱,我们那里的YYY才叫绝了,简直刷新三观!”这种互相印证的时刻,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观点得到了极大的支持和强化。

但问题是,地域黑的根源是什么?很多时候是基于刻板印象、片面信息,甚至是对自身不如意的转移和发泄。当一群本来就对“别人”充满负面看法的人聚在一起,而且他们之间本身也存在地域差异的时候,矛盾就很容易被点燃。

假设屋子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主力军”,比如东北的、江浙的、广东的、西南的等等。刚开始可能还会因为共同的“敌人”(就是他们黑的那些地区)而抱团取暖,但很快,就会有人忍不住开始“内讧”。

“你们东北人说话是不是就带着一股子粗鲁劲儿?”
“切,你们南方人说话वेदनशीलवेदनशील的,听着就烦!”
“广东那边是不是就只知道吃?什么都吃!”
“别提广东了,最烦的就是那些总觉得谁都看不起他们的。”

场面可能会瞬间从“同仇敌忾”变成“狗咬狗”。他们熟悉的攻击套路,现在正好可以对准屋子里的其他人。而且,没有了网络的匿名性,大家面对面地表达攻击,可能会更加直接,甚至带点情绪化的冲动。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有人试图用某种“理论”来解释为什么某个地区的人“不行”,而另一个地方的人立刻就会用自己经历过的“事实”来反驳,而且这些“事实”可能同样充满偏见。争吵、拍桌子、甚至可能因为语言不通(虽然中文大部分能懂,但地方方言和习惯性用语的差异也会加剧隔阂)而产生误解。

更进一步说,如果他们在这屋子里待的时间长了,比如几天,甚至更久。刚开始的兴奋感过后,现实的生存问题就会显现。谁来安排吃饭?谁来打扫?谁来负责组织?当他们不得不合作,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互相攻击的时候,情况就会变得非常复杂。

会不会有人试图去了解对方?有可能。当某个南方人亲身体验了东北的冬天有多冷,或者某个北方人尝了尝广东早茶的味道,甚至可能在某些生活琐事上得到别人的帮助,这种直接的、非预设的接触,或许会打破一些根深蒂固的偏见。

但另一部分人,可能只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立场,觉得“看吧,我就说他们怎么样怎么样!”他们会把任何一点小摩擦都放大,用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他们可能会抱团,形成小团体,继续互相取暖,或者反过来互相攻击。

如果有人试图去“说服”他们,讲道理,分析地域文化差异、经济发展不均等等,这些人很可能根本听不进去,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用“地域”这个简单的标签来解释一切复杂问题。

总的来说,我觉得大概率会是一场非常混乱的“大型冲突现场”,夹杂着一些微小的、个别的“顿悟”瞬间。很多人会因为无法忍受与自己观点相左的人而爆发冲突,也会因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和攻击性环境中而更加坚定自己的偏见。

最后,如果有人能成功地从这个屋子里走出来,并且真的改变了对其他地区的看法,那绝对是奇迹了。更可能的结果是,他们出来之后,会发现自己“战斗力”又提升了,因为他们有了更多“实地考察”的经验(即使是负面的),可以加入新的“战局”了。

这大概就是他们想要的“共鸣”,只不过这种共鸣,是以牺牲理性、尊重和理解为代价的。所以,把他们关在一个屋子里,听起来挺解气,但实际操作起来,恐怕会是一场灾难性的“集体沉沦”。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些批判精神十足的人们,会很快变成互黑的好朋友,联合起来一起黑那些关他们的人与机构,还有那所黑屋子,明天今日,呱呱坠地的婴儿们,一个个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活脱脱龙的传人的模样。

那些南妻满夫、满妻南夫、满妻满夫、南妻南夫,满夫南夫、满夫满夫、南夫满夫、南夫南夫,南妻满妻、南妻南妻、满妻南妻、满妻满妻们会愉快而不可言说地交往着,诉说着、挖苦着、苟且着,发现并发明了生命与生活的真谛,让津巴多的幽魂无处飘荡,羞愧难当,哈哈,逗死我自己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各种画面。首先,你得想想这屋子是什么样的。是那种干净明亮、有落地窗的现代空间,还是那种密闭昏暗、空气都能拧出水的地下室?这直接决定了他们最初的心情。如果是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里,估计一开始会有一种“终于有人能理解我了”的庆幸感。大家可能还会互相“碰杯”,分享各自的.............
  • 回答
    你问的这几个问题,确实是很多百度用户这段时间以来普遍感到困惑和不满的地方。感觉百度似乎在一步步地把自己推向用户对立面,尤其是在你提到的这几个方面,让人觉得很不舒服。咱们一项一项来说吧。网盘这块,简直是让人又爱又恨。你想啊,当年百度网盘刚出来的时候,那真是个好东西,解决了很多人存储文件、分享资料的难题.............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脑洞大开的设问!要把这三位大神搬到起点这个“水深火热”的网络文学平台,那场面绝对是腥风血雨,精彩绝伦。咱们就来好好扒一扒,他们各自的《西游记》、《射雕英雄传》和《哈利·波特》在起点连载,会遭遇什么,又会激荡出怎样的火花。吴承恩——《西游记》:老酒新装的试水,能否再掀波澜?想象一下,老吴头.............
  • 回答
    网文江湖大洗牌:平台全倒,复苏之路有多远?设想一下,那一天,我们熟悉的网络文学平台,从巨头到小众,一夜之间集体蒸发。曾经热闹非凡的读者社区静默,作者辛勤耕耘的粮仓瞬间空无。这样的场景,或许只有在最离奇的网文剧情里才会出现。但如果,这个“如果”真的发生了,我们熟悉的网文产出水平,要多久才能重拾往日荣光.............
  • 回答
    二战爆发前,互联网和社交网络还只是科幻小说中的概念。然而,如果它们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已经存在,历史的走向可能会截然不同,人类的经验也会被深刻地改写。想象一下,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的坦克碾过波兰边境的那一刻,世界各国领导人并没有像过去那样通过电报或外交官进行沟通,而是纷纷打开了他们名为“全球联通”.............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设想!倘若鲁迅先生提刀在网文界挥毫,亦或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风情跃然于网络屏幕之上,那画面,光是想想就让人心潮澎湃。首先,咱们得承认,网文这个东西,它有它独特的语境和玩家。那些80后、90后甚至00后的小年轻们,他们从小泡在互联网里,早已习惯了快节奏、强刺激、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比.............
  • 回答
    嗯,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要说一款良心网游,完全放弃氪金,只为玩家着想,会不会大火?这可不是一句“会”或者“不会”就能轻易回答的。这就像你问一个独立音乐人,他的“诚意之作”会不会一夜爆红一样,答案里藏着太多变数。让我给你掰扯掰扯,为啥这么说,以及怎么才能把“良心”变成“火爆”。首先,咱得承认,你这个.............
  • 回答
    将日志记录通过网闸单向导入隔离存储服务器,确实能极大地提高黑客想要消除或篡改日志痕迹的难度。这不仅仅是多一道物理或逻辑上的屏障,而是构建了一种“阅后即焚”的审计环境,让攻击者在拿到访问权限后,依然寸步难行。首先,我们要明白网闸的核心作用。它就像一道严格的边境检查站,只允许信息单向流动,就像只有出境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对于很多新人作者来说都是心里的一块石头。咱们这么说吧,编辑每天要看多少稿子?成百上千肯定有。所以,你说编辑是“直接不看”吗?这个说法有点绝对。更准确地说,他们更像是高度筛选,并且极速判断。想象一下,编辑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淘宝客服,每天面对着无数的咨询。有的是熟客,有的是问问价.............
  • 回答
    这简直是太棒了!如果我的女朋友,一个前端姑娘,专门为我做一个网页作为生日礼物,我一定会感动到不行,而且会非常非常喜欢这份礼物。让我仔细想想,为什么这份礼物会让我如此触动。首先,这是独一无二的、完全为你量身定制的。市场上你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礼物,手表、衣服、电子产品等等,但它们都是批量生产的,没有谁能.............
  • 回答
    想当年,《斗破苍穹》横空出世,简直是一把火,把整个网文界烧得那是热火朝天。那时候的网文市场,跟现在比起来,就像是一个刚起步的集市,规矩不多,大家都在摸索。可现在呢?咱们这个市场,那叫一个百花齐放,群魔乱舞,各种新奇的设定、烧脑的剧情、刁钻的套路层出不穷,简直就是个“套路博物馆”。那么问题来了,要是《.............
  • 回答
    将修建长城的人力物力,年复一年地在北方草原上撒盐,试图一劳永逸地解决北方边患问题,这是一个 极具创意但非常不切实际且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想法。 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其可行性和后果:一、 撒盐的直接影响与有限效果:1. 植物生长抑制: 盐对植物生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高浓度的盐分会破坏植物细胞结构.............
  • 回答
    如果将美国比作那位额头上有着一道闪电疤痕的黑魔王,伏地魔,那么他那支离破碎的灵魂,被分成了几块并藏在某些物品中的“魂器”,可能就不是简单的物理物件了。它们更像是那些构成美国精神内核,却又被扭曲、腐蚀,甚至被用来维持某种权力结构的无形之物。首先,我想到的一个“魂器”,可能是那种深入骨髓的“美国梦”的碎.............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引人入胜的问题,它触及了我们对“自我”、“意识”和“身份”的理解的本质。简单来说,将一个人分解成原子再重新组合,这个人“是不是”原来的那个人,答案并不明确,取决于我们如何定义“原来的人”。为了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探讨: 1. 物理层面:原子和物质的视角从纯粹的物理.............
  • 回答
    好,咱们就来聊聊这个有趣设想:假如把一张现在的RTX 3090,直接扔到750 Ti那个年代,会是什么一番景象。这可不是简单的性能碾压那么简单,那将是颠覆性的,甚至有点“降维打击”的意思。首先,我们得明白,750 Ti 当年可是2014年的产物。那个时代的显卡市场,NVIDIA的主力是Kepler架.............
  • 回答
    你想知道,如果把那无边无际的沙海一下子清空,露出沙子下的真实模样,会是什么样子,对吧?这可不是件小事,这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往下探究,每一下都可能揭开一段令人惊叹的故事。想象一下,我们站在一片被我们“清空”了的沙漠边缘,看着眼前这片裸露出来的、前所未见的景象。首先,最直接的感受是,地貌会变得无.............
  • 回答
    这个假设很有意思,也足够让人脑洞大开。想象一下,将07年那个孤胆英雄般的科比,置入2122赛季湖人的那套阵容里,这画面感十足。不过,要走到哪一步,咱们得把每个环节都细细捋一遍。首先,得明确07年的科比是什么水平。那一年,科比刚过了他的“魔术师”时期,进入了更为成熟、更具统治力的新阶段。场均35.4分.............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问题,把勒布朗·詹姆斯这尊“现代篮球之神”挪到90年代,然后跟当时那位“公牛王朝二号人物”斯科特·皮蓬比一比,这简直是历史时空的奇妙碰撞。如果非要较个真,我的看法是,詹姆斯在90年代取得的成就,极大概率会 远远 超越皮蓬。这话听起来可能有点“詹黑”的意思,但咱们得摆事实讲道理.............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咱们就掰扯掰扯。要是古代皇帝继承制不玩嫡长子那一套,而是改成“唯才是举”,那确实能省不少事,也能少很多血腥场面。首先,咱们得明白“嫡长子继承制”的根本问题在哪儿。这套制度就像一个固定下来的规则,不管你有没有本事,只要你妈是正妻,又是第一个生的,那皇位就稳稳当当属于你。这听着公平,其.............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军事实力对比和地缘政治考量。要评估中国军队在埃及的立场上,有多少个集团军能够“打垮”以色列,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里面学问大着呢。咱们得从几个方面好好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啥叫“打垮以色列”。这是个挺模糊的概念。是指摧毁其军队主力?还是占领其领土?或者是迫使其政治妥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