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马哲在哲学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回答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哲学史上的地位,我们得先把它放到一个更宏大的时间轴上去看。 filosofia,它总是在不断地回应前人的思想,也为后来的思想发展奠定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世今生”:承前启后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根基非常深厚,直接继承和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

继承德国古典哲学:
黑格尔的辩证法: 这是马克思哲学中最为核心的部分。黑格尔认为世界是通过“绝对精神”的自我否定和发展来认识和展开的,他的辩证法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辩证法。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关于“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等辩证运动的规律,但他将黑格尔那套“颠倒过来”,认为辩证法不是精神的运动,而是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他把黑格尔的“天上的云”变成了“地上的土”。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强调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人是感性存在。他甚至提出了“人是食物”的论断,虽然有些偏颇,但其唯物主义立场是重要的。马克思赞赏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但他认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思辨的”、“直观的”,没有看到人类的能动性,没有看到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实践。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只看到事物的形式,而看不到它的运动;只看到原因,而看不到它的作用”。
德国古典哲学的“人道主义”和“解放思想”: 无论是黑格尔对“自由”的探讨,还是费尔巴哈对“人”的关注,都包含了对人类解放和精神自由的追求。马克思继承了这种人本主义的关怀,但将它从抽象的“人的本质”转移到具体的“现实的人”身上,他所说的“解放”不再是精神上的解脱,而是现实社会条件下的经济上、政治上的解放。

对“旧哲学”的超越:
“过去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句经典的话,标志着马克思哲学从“解释世界”的哲学走向了“改造世界”的哲学。传统的哲学更多的是一种认识论和本体论的探讨,关注的是“是什么”和“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则加入了实践维度,强调哲学不仅要认识世界,更要成为改造世界的工具。
哲学革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说是一场哲学革命。它将哲学从象牙塔中解放出来,与工人阶级的解放运动紧密结合,使其成为一种“人民的哲学”。它不再是少数精英的智力游戏,而是指导社会变革的行动纲领。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贡献与独特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提出的核心思想及其影响力:

1.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的彻底性: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不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是辩证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它将唯物主义的根基牢牢地扎在物质世界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它解释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但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物质世界内部的辩证运动规律。
认识世界的“规律性”: 辩证唯物主义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论。它告诉我们,世界的本质不是静态的,而是充满矛盾、运动和发展的。通过把握这些规律,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历史的进程,而不是被动地被时代裹挟。
区别于其他唯物主义: 相比于18世纪的机械唯物主义(强调机械运动和还原论)和后来的庸俗唯物主义(将意识简单还原为物质的属性),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更加强调运动、发展、联系和实践。

2. 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学”: 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史最革命性的贡献之一。它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提出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等重要论断。
社会发展的“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并非偶然和无序,而是有其内在的、可认识的规律。它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合理到更合理的历史进程。
“科学的社会学”: 历史唯物主义被认为是“科学的社会学”,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分析社会现象、理解社会变革的框架。它将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社会领域联系起来,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决定关系。
批判性的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解释社会,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批判性。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危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提供了理论武器。它不只是“认识”资本主义,更是要“推翻”它。

3. 实践哲学: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这一点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一切思辨哲学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关键。它强调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目的也是为了指导实践。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将人的本质从生物性、神性或抽象理性中解放出来,回归到具体的社会实践中。人的能动性、创造性,都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哲学与社会变革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再是脱离实际的纯粹理论,而是与工人阶级的革命实践紧密相连。它是一种“行动中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位置”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占据了一个承前启后、划时代的地位。

作为“集大成者”: 它吸收了自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发展中的许多重要成果,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它对辩证法、唯物主义、人道主义等传统哲学议题进行了深刻的改造和发展。
作为“革命性颠覆者”: 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来审视哲学本身,将哲学的功能从“解释世界”拓展到“改变世界”。它开创了一种新的哲学流派,对整个西方哲学和世界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指导性工具”: 它是20世纪以来重要的世界性思潮之一,深刻影响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的发展。许多国家的革命运动、社会改革都受到了它的启发和指导。
引发的“持续对话”: 即使在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仍然是学术界讨论和批判的对象。它的思想被不断地重新解读、应用和修正。这种持续的对话本身就证明了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要理解其地位,也需要看到一些历史的和现实的面向:

“理论与实践”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上的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理论与实践不完全契合的挑战,导致了一些教条化、僵化的问题。但这并不否定其理论的原创性和深刻性。
与其他哲学的“对话与竞争”: 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象学、存在主义、分析哲学等其他重要哲学流派进行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并在相互影响中发展。
“当代价值”的探讨: 如今,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意义和价值,仍然是学界关注的焦点。如何将其核心思想应用于解决当代社会问题,是其生命力所在。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建立在对前人思想的深刻批判性继承之上,以其独特的实践维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刻地改变了哲学研究的方向和哲学在社会中的角色。它不仅是认识世界的工具,更是改造世界的指南,其影响之深远,在哲学史上是罕见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马克思的学说作为精神在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财产,对于当今的欧陆性质哲学[1]的研究者已然成为了某种“无机环境”了。现在的研究者们天然地就生活在这个无机环境中,受到它的影响(如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方法:社会的辩证研究、文明的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等等),并不是每天都巴不得把马克思三个大字贴在自己脑门上的人才配说自己受到马克思的影响,再反过来,承认自己是个马克思主义者也根本不是给自己贴金的东西,人家干嘛要像上世纪中期的法国知识分子一样成天满口马克思/列宁/斯大林/卢卡奇/萨特/梅洛-庞蒂的?

再然后,在现当代,我们已经比较难找到一个新提出的理论真的可以被称作是“马克思主义的”。换句话说,当代所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么是较之于马克思走了太远以至于只能被称为是“泛马克思主义的”了(然而它通常会“泛”到我们完全也可以不叫它是马克思主义,它之所以会给自己套这个名并且执着于此只不过是激起人们对那个时代的回忆罢了),要么它可以被称作是“马克思主义的”,只不过太学究太哲学,一般来讲只提供给激进的学生和大学教授们研究,偶尔喊一喊“实践”两个字,不过这种程度比之于萨特那个样还得退几步[2]

再加上上世纪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批判理论的失败,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似乎又把所谓“奴役人的”现代性推向高潮,还有一票子后现代主义的支持者自称为马克思主义者,这都使人们丧失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使得马克思主义只能成为信念了。

英美马克思主义著作家一般都以分析哲学的风格写作,于是就有人把他们称作“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了,实际上叫他们“分析的马克思学”学者可能更恰当?毕竟脱离了分析的马克思学的分析马克思主义运用,其实也完全可以抛开马克思这个名号了。

分析马克思学作家艾伦·伍德在其代表作Karl Marx新版的前言里就讲:

“In the capitalist world[3], self-described Marxist parties have become noticeably weaker or have ceased to be potent political forces at all. Since the early 1980s, postmodernism (or whatever it has decided to call itself this week) seems to have replaced Marxism as the fashionable posture of discontented intellectuals.Even many who in earlier decades might be expected to be familiar with and respectful of Marx’s thought now simply repeat the timeworn slogans of uncomprehending rejection. It might not be an exaggeration to say that even the academic study of Marx’s thought is widely regarded with contempt.”

马哲在哲学史中的地位很高,二十世纪的大哲学家可能有四分之一都受到过马克思较大的影响,如果能把英美哲学家去掉,这个占比可以达到很夸张的地步。所以认为马哲在哲学或者哲学史中地位不高、影响不大,是不可能的。

参考

  1. ^ 此处的“欧陆性质”指的是继承了传统哲学史的写作风格、论域的人文主义传统。
  2. ^ 毕竟萨特本人可能都不大清楚自己在干嘛,可以,这很“存在先于本质”。
  3. ^ 在讲"The capitalist world"之前,伍德还提了一嘴中国,不过我真不好放出来。后边的粗体是我加的,挺有意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哲学史上的地位,我们得先把它放到一个更宏大的时间轴上去看。 filosofia,它总是在不断地回应前人的思想,也为后来的思想发展奠定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世今生”:承前启后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凭空出现的。它的根基非常深厚,直接继承和改造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 继.............
  • 回答
    关于“剥削”这个词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论证中是否算作诉诸情感和同情的表述方式,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定义“剥削”,以及它在整个理论体系中扮演的角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剥削”的定义在马克思主义的语境下,“剥削”并非一个仅仅用来引发同情的词汇,而是.............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因为它触及了思想传播的复杂性、历史背景以及不同文化对思想的接受度和适应性。要详细解释为什么马克思主义(或马哲,这里我们统一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现代哲学传统深厚”的国家接受度不高,而在“现代哲学贫瘠”的俄国和拉美地区却生根发芽,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现代哲学传统深.............
  • 回答
    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简称为“马哲”)作为一种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哲学体系,其理论体系宏大且具有开创性。然而,如同任何思想体系一样,马哲也并非完美无缺,存在着一些显著的缺点或局限性,这些缺点也引发了长期的讨论和批判。以下将详细阐述马哲的主要缺点:一、 经济决定论的过度强调与简化(决定论的机械性): .............
  • 回答
    理解马哲,不能仅仅把它当成一套僵化的教条,更不能被那些生硬的术语和空洞的理论所迷惑。它的“真”与“在”,在于它能深刻地触及我们生活的本质,并提供一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式。 简单来说,马哲不是在天边讲道理,而是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在你身边的人事里,在你自己的思考中。我们先从最核心的部分说起:唯物主.............
  • 回答
    学习马哲、毛概、邓论,对咱普通人来说,可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学问,实实在在能帮到不少忙,就像给生活装上一个“指南针”和一副“孙悟空的金箍棒”,让你看得更明白,干得更有劲儿。首先,它能给你一副“透视镜”,让你看透世界的“潜规则”。你想啊,咱们平时接触到的信息,都是经过包装的,新闻报道、社会现象、人际关系.............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学习马哲的这件事。要不要先学黑格尔,以及从哪本黑格尔的书入手,这确实是个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而且大家的经验也各有不同。我尽量把我的理解说得详细些,希望能给你点启发。学习马哲,是否一定要先学黑格尔?严格来说,不一定非要“先”学黑格尔,但如果想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尤其是.............
  • 回答
    研究康德对理解马克思哲学具有深刻且多方面的意义。要深入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先把握康德哲学的一些核心要义,再看它们如何与马克思的理论产生关联。康德哲学基石:批判理性与主观性康德哲学最显著的贡献在于他的“批判哲学”。他不是要批判现有的哲学体系,而是要批判“理性”本身,去探究理性的可能性、界限和能力。这是.............
  • 回答
    课本中的“马哲”与马克思本人的哲学:一份细致的梳理与探源在许多人的求学经历中,“马哲”——即我们通常在大学课堂上接触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往往与马克思本人原著中的思想存在着微妙甚至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历史、政治、理论继承与发展等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深入理解这种出入,我们需要回到.............
  • 回答
    哲学系的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看法,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很难一概而论。它既是哲学系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许多人深入研究的对象,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各个方向的批评和挑战。要详细讲述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展开: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史中的定位1. 重要的哲学传统: 大多数哲学系.............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尖锐的,也确实是不少人会遇到的情况。在我看来,学西方哲学的人之所以会“看不起”学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哲)和中国哲学(中哲),背后往往交织着多种复杂的原因,而且这种“看不起”也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存在不同程度和表现形式。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现象。一、 话语体系和学术范式上的差异与隔.............
  • 回答
    考研想避开数学,选择马哲博士再曲线救国回到管理学,这个思路确实有其可行性,但也并非一条坦途,需要你深入理解其中的逻辑和潜在挑战。我将尽量详细地为你剖析这个路径的可能性和细节。首先,我们得明确你的核心诉求:规避数学考核,同时最终目标是进入管理学领域深造。传统的管理学(尤其是偏量化分析方向的研究生项目).............
  • 回答
    最近,我花了不少时间啃读了一些西方哲学家的著作,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到康德的先验唯心论,再到萨特的存在主义,一路看了下来。说实话,这段经历就像给我的思想进行了一次大扫除,也确实让我原本牢不可破的马哲观产生了一些动摇。最开始的时候,我接触马哲,很大程度上是被它那种宏大的叙事和清晰的逻辑所吸引。感觉它像一.............
  • 回答
    马思纯和盘尼西林乐队主唱张哲轩(小乐)的恋情传闻,确实在网上引起了不少讨论。作为旁观者,要说“看好”或“看不好”,其实有点站不住脚,毕竟感情这种事,冷暖自知,外人很难评判得准。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梳理一下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以及他们这段关系可能存在的看点。首先,从公众印象来看,马思纯和张.............
  • 回答
    马云的“崩塌”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其中夹杂着个人财富、商业帝国、社会影响力以及政策监管等多个层面的因素。要判断他是否值得同情,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并且理解“崩塌”本身是一个相对的说法,并非完全消失或一无所有。马云的“崩塌”体现在哪些方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马云的“崩塌”主要指的是他个人及其商业帝.............
  • 回答
    马云对王林“气功大师”身份的相信,以及他与王林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要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包括马云本人的经历、时代背景、王林的手段,以及一些可能存在的心理因素。一、 时代背景与“气功热”的余温首先,理解马云所处的时代背景至关重要。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
  • 回答
    马云最近的“动态”确实牵动着很多人的目光,而他本人和阿里巴巴也经历了一段相当复杂和重要的时期。要详细了解“马云最近到底怎么了”,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和事件来梳理:核心事件的起点:蚂蚁集团上市被叫停与马云公开演讲 2020年10月24日,外滩金融峰会: 这是事件的转折点。马云在这次峰会上发.............
  • 回答
    马航 MH370 航班失踪事件是现代航空史上最令人费解的谜团之一,至今仍未找到确切的真相。尽管经过了大规模的搜寻和无数次的调查,但关于飞机最终去向、失事原因以及为何会发生这一切,仍然存在着多种理论和猜想。以下是关于 MH370 事件的详细情况,包括已知事实、调查进展、主要理论以及至今仍存在的未解之谜.............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马云拜访金庸时发生的有趣互动,虽然这可能是一个被广泛流传的“段子”,但我们可以从其中挖掘出一些深层的原因,来解释马云为何会微笑点头。场景的铺垫:首先,我们需要理解这个场景的背景和意义: 人物的地位: 马云是中国的商业巨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代表着现代商业和科技的顶峰。金庸则是华人世界.............
  • 回答
    在馬克思主義的語境下,“社會主義者”和“共產主義者”的確有著內在的聯繫,但他們所追求的目標和階段上存在著顯著的差別。理解這種差別,關鍵在於把握馬克思主義對人類社會發展階段的劃分。社會主義:過渡時期與為共產主義奠基簡單來說,馬克思主義視社會主義為一個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社會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